上海类风湿性脊柱炎治脊柱的有哪些

关注今日:11 | 主题:2083066
微信扫一扫
【招聘】国内知名脊柱微创治疗中心招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招聘脊柱外科及疼痛专业优秀人才
页码直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作为医院规划扶持的临床重点专科之一,为了配合骨科(脊柱外科)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特向海内外招聘如下优秀人才:高年资住院医生或低年资主治医生1-2名:脊柱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良好外语及科研能力。主治医生1名(在骨科脊柱外科工作):麻醉科或疼痛科专业,博士学位,良好的临床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良好,今后主要从事脊柱疾病(颈腰痛)的微创介入、经骶管脊柱内镜治疗下腰痛、内镜下脊神经后支损毁等工作。我们将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简历请邮寄至以下邮箱:链接地址: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外科中心目前开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有:
1)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2)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3)经皮穿刺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
4)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
5)Joimax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6)Joimax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各种髓核消融技术;
7)显微内镜辅助下的椎间盘切除术(MED);
8)显微内镜辅助下的椎间盘切除术(MED)结合各种髓核消融技术。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颈椎外科手术是我院脊柱外科又一特色技术及主要研究方向。我院开展了所有颈椎外科的各种手术,包括上颈椎畸形、外伤的手术治疗,枕颈融合手术,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颈椎病后路减压手术,颈椎肿瘤切除手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等。侯铁胜教授及贺石生教授是国内颈椎外科手术经验最为丰富的专家之一。侯铁胜教授至今主刀开展的颈椎手术超过3000例,是国内主刀颈椎手术最多的专家之一,至今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其颈椎手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贺石生教授至今参加及开展颈椎手术超过1500例,至今无因手术操作失误所致神经损伤发生。贺石生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显微颈椎微创技术的系统化培训,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显微颈椎微创培训的基地:蔡司中国显微脊柱微创培训中心,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显微颈椎微创论坛暨国际显微颈椎微创操作班。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上海最好的脊椎科医生是谁?哪些医生没有传说中的好?
您当前位置:
家人要做脊椎方面的术,调查了下资料,上海这方面的人才还真是不少,看介绍一个比一个厉害,还真不知道该找谁。
  现实的说,再好的医生也有可能有盲点和失误,所以在找医生的时候,谁都想找个最好的把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点。特别是脊椎术是个风险不低的术。这种术也让人挺担心的!!
  根据自己或家人或朋友看病的经验。都来说说,哪些医生没有传说中的好??哪位医生是最好的??说说原因,说说经历!!
叶晓健,男,主任医师,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医疗博士。现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微创学手术带头人,上海市医疗会骨科分会秘书长,上海市康复医疗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疗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骨科专科分会微创学组组长,SICOT中国学会上海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会常务理事,国际内固定学会讲师团讲师,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及脊柱外科分会委员,国际脊柱功能保全协会委员。《脊柱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医疗杂志》英文版、《上海医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杂志的特约编委、编委。1997年获国家教委公派留学基金。曾先后赴法国、美国等国家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深造。从医近30年,在脊柱外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刀高难度的脊柱术逾数千例,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外伤、肿瘤、畸形、结核的诊断与治疗,除了继承长征医院传统的国内优势技手术之外,率先在国内开展多项脊柱外科新技手术,如胸腔镜、椎间盘镜、椎体成形等微创技手术。疗效达到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军医药卫生重点课题、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医疗领先专业等一系列科研课题。在中英文学手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在spin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编《脊柱外科聚焦》、《当代颈椎外科学》,参编脊柱外科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在脊柱脊髓损伤、颈腰椎病诊治领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军队科技进步奖、临床医学成果奖和新技手术新疗法奖等多项奖项,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先后指导国外留学生、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叶晓健编辑
  叶晓健,1964年11月出生,博士学历,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医生,骨科副主任,上海市医疗会骨科分会委员兼秘书,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
  中文名叶晓健
  国& & 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4年
  职& & 业医生
  毕业院校第二军医大学
  1职务经历
  2学手术专才
  3职业成就
  1职务经历
  1、现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
  2、上海市医疗会骨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3、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
  4、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会常务理事
  5、国际内固定学会讲师团讲师
  6、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及脊柱外科分会委员
  7、《脊柱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兼编辑部主任
  8、《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2学手术专才
  1、1997年博士生导师
  2、获国家教委公派留学基金
  3、曾先后赴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深造
  4、从医20余年,在脊柱外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刀高难度的脊柱术逾千例,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病、间盘突出、脊柱外伤、肿瘤、畸形、结核的诊断与治疗,除了继承长征医院传统的国内优势技手术之外,率先在国内开展多项脊柱外科新技手术,如胸腔镜、椎间盘镜、椎体成形等微创技手术。疗效达到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
  3职业成就
  1、承担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医药卫生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医疗领先专业等一系列科研课题。
  2、在中英文学手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3、主编《脊柱外科聚焦》专著
  4、副主编《当代颈椎外科学》
  5、参编脊柱外科专著10余部
  6、获得国家专利1项,在脊柱脊髓损伤、颈腰椎病诊治领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军队科技进步奖、临床医学成果奖和新技手术新疗法奖等奖项
  7、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8、指导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国外留学生。
倪斌,男,主任医师,现任长征医院骨科教授,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分管行政和医学工作,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8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1991年8月获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曾赴德国著名脊柱外科中心、德国著名脊柱中心 SRH 、瑞士Schulthess Klinik 医院、英国牛津大学医院脊柱外科进修学习。接受国际内固定协会高级培训课程全面系统培训。
  学手术兼职:任国际脊柱内固定协会中国理事,中国医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委及颈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学会脊柱学组常务委员,全国中西医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科学会常务委员,上海骨科学会脊柱学组组长,上海医师学会骨科委员会委员。国际AO学会会员和讲师,美敦力-中国上海脊柱外科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等学手术团体职位。任《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等7部杂志常务编委、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相关人士,军队和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评审相关人士、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相关人士。
  医学专长:从事脊柱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尤其擅长颈椎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胸腰椎复杂疾患诊断与治疗、枕颈部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术经验,成功抢救许多危重患者。针对一些严重危害伤病员生命健康的疑难、复杂脊柱疾患,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手术、新业务,进行了系统探讨、改良与创新,形成了从外科理念、围术期处理到手术后综合治疗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所领导的学手术团队在脊柱复杂疑难疾病及创伤的术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崛起、发展、跃居国内领先水平作出了贡献。
  获得荣誉:
  国家级、军队、省部级等:获国家科学技手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卫生部、中华医疗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4项,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赵以生博士奖,美国脊柱科学发展基金会杰出教员奖。科研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手术奖一等奖一项,获上海市医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先后荣获解放军总后勤部三等军功二次。入选第二军医大学\&5511\&计划优秀学科带头人才库,获\&十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十一五期间\&科技金星称号。2005年荣获\&名医奖\&, 2012年荣获\&建功长征 奉献长征\&年度人物。
  科研: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全军指令性课题及上海市医疗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8项。二项国家专利成功实现专利技手术成果转化,研发相应的脊柱内固定产品将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编著作:在国内外学手术期刊共发表学手术论文330余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发表在本专业国际最具权威性杂志Spine、Spine J、Neurosurgery、Eur Spine J等杂志。主编专著共5部:《颈椎外科学 》、《上颈椎外科学》、《AO脊柱手册》、《颈椎伤病诊治新技手术》、《新编实用骨科学》,参编专著及教材共25部。
  教学:担任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授课和临床带教工作,对医疗生教学和技能培训等课题进行研究,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迄今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2名。目前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4名。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曾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文名倪斌
  国& & 籍中国
  民& & 族汉族
  性& & 别男
  1个人简介
  2职务经历
  3学手术专才
  4职业成就
  1个人简介
  在职信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所属科室:脊椎外科
  职称信息:主任医师,教授
  学历信息:198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1994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出生年月:1962年3月出生
  2职务经历
  1、担任美敦力-中国上海脊柱外科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2、国际AO会员学会会员
  3、华裔骨科学会会员
  4、全国中青年学手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
  5、全军卫生技手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
  6、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7、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
  8、脊柱外科杂志编委
  9、颈腰痛杂志编委
  10、中国现代术学杂志编委
  11、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
  12、武汉大学学报学手术论文评审相关人士等多种学手术职务
  3学手术专才
  医学专长:颈椎病、胸腰椎病、枕颈部疾患,脊柱创伤、畸形、炎症和结核的诊治
  长期在大学教学医院担任医学、科研、教学工作,指导培养研究生。曾在德国、美国等国外著名脊柱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业务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的经验。在脊柱疾病、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职业成就
  1、博士研究生导师
  2、承担了国家、军队、上海市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
  3、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编写专著19部
  4、获国家和军队科学技手术进步二等奖各1项
  5、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一等奖1项
  6、国家卫生部中华医疗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奖各1项
  7、中华医疗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
  8、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9、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赵以生博士奖
  10、美国脊柱科学发展基金会杰出教员奖
  11、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对:颈椎病、腰突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结核、脊柱侧弯、微创治疗腰突症、老年人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结核等引起的胸腰椎后凸畸形 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对脊柱转移性和原发性肿瘤的治疗在国际和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也很有特色。 在国内多次接受骨科专业杂志约稿、电视台和各种媒体采访,发表相关人士述评和相关人士访谈,关于“腰椎病、颈椎病和脊柱骨折”的规范治疗的经验。
  执业经历: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疗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骨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华医疗会上海分会骨科委员,上海市脊柱学组副组长,中国脊柱脊髓协会全国委员、脊柱肿瘤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常务委员,上海脊柱病协会副主任委员、骨伤科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工作委员会全国委员、胸腰椎学组委员,骨肿瘤工作委员会全国委员。上海市及全国医学事故鉴定相关人士。
  担任许多国家级协会全国委员。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疗专业,同年分配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骨外科从事临床工作至今。1996年冬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疗博士学位,师从陈中伟院士。历任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等职。
  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高科技发展“863”计划、上海市医疗重点项目等多项在研课题。
  经常在全国各地讲课与指导术。
  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
  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市医疗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
  全国性及国际主要学手术团体任职:
  中国康复医疗会脊柱脊髓协会全国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常务委员;
  国际华人脊柱外科协会委员;
  国际华裔骨科学会理事,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中华医疗会上海分会骨科委员,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神经伤残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柱外科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全国中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全国委员;
  中国中西医疗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中西医疗会上海分会脊柱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疗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脊柱非融合技手术学组创始委员;
  国际脊柱内固定协会委员;亚太区讲师团讲师;
  日本骨科学会会员;
  日本组织工程学会会员;
  美国骨代谢学会会员。
  学习教育背景
  2009年7月赴意大利博洛尼亚Maggiore医院骨创伤与脊柱外科,随国际著名骨科相关人士,脊柱肿瘤大师Stefano Boriani研修脊柱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并与之同台术;
  2008年7月赴国际顶级脊柱外科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脊柱中心做访问教授,学习交流脊柱侧凸及脊柱后凸的矫形,并与众多美国著名医师同台术;
  2007年4月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第戎大学医院、Orleans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做访问教授,学习交流人工椎间盘等脊柱非融合技手术,并与法国医师同台术;
  2006年4月赴美国费城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院脊柱外科做访问教授;
  2006年3月赴美国Las Vegas国际脊柱外科研究所进修脊柱外科,研修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术治疗,并与美国医师同台术;
  2005年8月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脊柱外科;
  2005年5月赴德国法兰克福类风湿关节炎中心Dikonie-Krankenhaus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并与德国医师同台术;
  2005年4月赴世界最大的关节外科医院之一,德国汉堡关节中心Endo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并与众多德国著名医师同台术;
  2004年9月赴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医疗中心进修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技手术;
  2003年12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脊柱外科;
  1999年—2002年赴日留学期间到日本多家大学医院学习进修骨科;
  专业方面
  熟练掌握骨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从国外学习交流回来后,先后开展了各种高难度术和新技手术,如全椎弓根螺钉技手术、腰椎后凸截骨矫形手术、经后路胸腰椎肿瘤全切手术、脊柱非融合技手术、单枚融合器TILF技手术、显微外科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胸腰椎骨折、脊柱原发和转移性肿瘤、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等腰椎后凸畸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将国外的先进技手术与中国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最适合病人的方法治疗。
  专业方向
  脊柱外科。
  专业特色
  小切口显微镜辅助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口仅为3cm,手术后两天下床,最早三天出院;
  小切口胸腔镜辅助微创治疗胸椎结核、胸椎骨折等,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
  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手术后三天即可下床,大大缩短恢复时间;
  侧后方入路脊柱肿瘤全切术治疗脊柱原发和继发性肿瘤,减少病人术次数和创伤,有利于病人及早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全椎弓根螺钉治疗成人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
  人工骨修复各种良性骨肿瘤和创伤导致的骨缺损;
  人工关节治疗髋膝骨关节炎,手术后三天下床,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大小便问题和各种并发症。
  主要编著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文章近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40篇,影响因子积分120分。申请国家专利六项。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杂志Biomaterials、Stem Cells等多次引用,部分方法、技手术被作为关键技手术采用,引用单位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国际上他引达300余次。
  主编《腰椎退变性疾病》,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主译《脊柱外科术图谱》,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编《骨科创伤诊疗常规》脊柱骨折的章节,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外科学》颈椎疾病的章节,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骨科学》腰椎疾病的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颈椎外科术学》,科学出版社。
  《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参与撰写《辞海》第六版中骨科全部条目。
  表彰与奖励
  98年参加上海市青年志愿者活动赴云南贫困地区进行医学扶贫活动。因在当地艰苦条件下连续成功救治了多名疑难重症病人、医学工作出色,受
  当地媒体:电视台、杂志及云南日报等专访
  上海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专门报道
  1998年度广南县青年标兵,优秀[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
  1999年云南省青年岗位能手,1999年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1998年、2002年被评为中山医院优秀青年医师
  1997年、1999年、2003年、2007年被评为中山医院优秀党员
  2007年获得上海市医疗科技奖二等奖;
  2007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2007年被评为复旦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200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9年被评为中山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9年被评为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优秀党员”
  研究方面
  1999年3月-2001年3月,获日本文部省、日本学手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在日本产业技手术综合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从事人工骨的组织工程的博士后研究;
  2001年4月-2002年1月,接受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学手术促进会&&邀请,参加“战略的基础研究推进事业,任研究员。师从东京大学著名组织工程学家立石哲也教授和日本国立产业技手术研究所人体组织工程中心、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骨科客座教授植村寿公先生。研究工作被日本最大的报纸之一《日本经济资讯》技手术版报道。多次参加欧美、日本等国际学手术会议并发表文章。
  目前还担任上海市医疗会徐汇医学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疗会全国医学事故鉴定相关人士以及“863”国家高技手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相关人士。
  脊柱外科,脊柱的严重创伤,脊柱退变性疾病,腰突症的预防和治疗,骨及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工程研究,骨诱导及骨缺损的修复,骨相关生物材料。共培养研究生30人,其中博士12人。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高技手术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子项目、国家211计划、上海市医疗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重点科技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教育部科研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和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等十余项。
  担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疗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伤》、《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国家级权威专业杂志编委、常务编委。
  担任著名的医疗科普《大众医疗》杂志骨科相关人士团顾问。
  在全国及省市级骨科会议讲课及发表论文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原发性恶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初步应用
  PLIF与单枚Cage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疗效比较
  脊柱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的治疗
  带显微镜头灯辅助下显微外科腰突症髓核部分切除手术
  单枚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颈前路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棘突内固定系统在腰椎疾病中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胸椎后路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报告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局部麻醉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松性骨折
  修复关节囊及旋后诸肌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关节脱位的作用
  前路MACS TL 术治疗胸腰椎疾病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术治疗策略
  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治疗原则
  发表文章列表
  临床论文:
  1.& & & & Jiang YQ, Liu CC, Li RY, Wang WP, Ding H, Qi Q, Ta D, Dong J, Wang WQ. Analysis of Apparent Integrated Backscatter Coefficient and Backscattered Spectral Centroid Shift in Calcaneus in vivo for the Ultrasonic Evaluation of Osteoporosis. Ultrasound Med Biol. 2014 Mar 15. pii: S71-4. :E286-92.Corresponding Author
  3.& & & & Li C, Wang HR, Li XL, Zhou XG, Dong J. The relation between zoledronic acid infusion and interbody fu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surgery. Acta Neurochir. : 731-738.&&Corresponding Author
  4.& & & & Yiqun Ma, Xilei Li, Jian Dong. Is it useful to apply transpedicular intracorporeal bone grafting for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Acta Neurochirurgica. , :&&Corresponding Author
  5.& & & & Hui-ren Wang, Sheng-sheng Cao, Xi-lei Li,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Sandwich”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Repairing Spinal Dura Rupture. Orthop Surg. -40 Corresponding Author
  6.& & & & Fang T, Dong J, Zhou X, et al. Comparison of Mini-open Anterior Corpectomy and Posterior 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for Solitary Metastases of Thoracolumbar Spine. J Neurosurg Spine. -9.&&Corresponding Author
  7.& & & & Li XL, Ma YQ, Dong J, Zhou XG, Li J.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using mono-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compared with short-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Eur Spine J. 34-2042.&&Corresponding Author
  8.& & & & Jiang J, Li XL, Dong J. Plate-only open-door laminoplasty with fusion in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degenerative cervical disea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809.&&Corresponding Author
  9.& & & & Zhou J, Wang B, Dong J, et al. Instrumente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single c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er disease. 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 39-45.&&Corresponding Author
  10.& & & & Che W, Li RY, Dong J, et al. 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rthopaedic Surgery. 2011, 3 : 152–157. Corresponding Author
  11.& & & & Zhou J, Li XL, Dong J, et al. Thre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self-locking stand-alone polyetheretherketone cages.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5-9.&&Corresponding Author
  12.& & & & Zhou J, Xia Q, Dong J, et al. Comparison of stand-alone polyetheretherketone cages and iliac crest autograf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 Acta Neurochirurgica. 5-122.&&Corresponding Author
  13.& & & & 李熙雷,车武,董健,等. 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27. 通讯作者
  14.& & & & 王会仁, 周晓岗, 董健, 李熙雷, 马易群. 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 中华骨科杂志, 2012, 32 : . 通讯作者
  15.& & & & 董健,李超. 腰椎术失败综合征. 中华骨科杂志. 2012, 32&&:984-989 通讯作者
  16.& & & & 姜允琦, 李熙雷, 董健. 腰椎融合手术后邻椎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华医疗杂志8-2080。通讯作者
  17.& & & & 赵明东, 傅云根, 林红, 等. 应用明胶海绵“三明治”法在硬脊膜缝合后预防脑脊液漏的作用. 中华骨科杂志. 2012, 32&&:957-961 通讯作者
  18.& & & & 董健, 马易群. 胸腰段脊柱骨折分型指导下的植骨方式选择. 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 481. 通讯作者
19.& & & & 李熙雷, 马易群, 董健. 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 496-499. 通讯作者
  20.& & & & 李若愚, 车武, 董健. 脊柱手术后术部位感染的治疗进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 : 366-369. 通讯作者
  21.& & & & 林红,李超,姜允琦,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未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14 : 207-210. 通讯作者
  22.& & & & 马易群, 李熙雷, 董健等. 经皮与开放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完全胸腰椎爆裂骨折. 中华医疗杂志. 4-908. 通讯作者
  23.& & & & 董健. 利用显微外科技手术,提高脊柱外科术操作的精准性. 中华骨科杂志.25.通讯作者
  24.& & & & 周健, 马易群, 董健,等. 带头灯的术显微放大镜辅助与开放式髓核摘除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 4-1146.通讯作者
  25.& & & & 李熙雷, 周晓岗, 董健, 等. 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华外科杂志.-319.通讯作者
  26.& & & & 陈农, 李熙雷,董健.胸腰椎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华医疗杂志,17-2519. 通讯作者
  27.& & & & 郭常安,阎作勤,董健,等.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相关问题的探讨.复旦学报,-100.
  28.& & & & 袁维,李熙雷,董健, 等.不同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评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9-771. 通讯作者
  29.& & & & 陈农,李熙雷,董健,等.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中国脊柱脊髓杂志.-628. 通讯作者
  30.& & & & 郭常安,阎作勤,张键,董健,等.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手术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中华骨科杂志,9-53.
  31.& & & & 方涛林,李熙雷,董健,等.前路小切口术椎体切除MACS-TL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性肿瘤.临床肿瘤学杂志,-414. 通讯作者
  32.& & & & 周健,陈农,董健,等.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外科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复旦学报,-383. 通讯作者
  33.& & & & 周健,董健,李熙雷,等.脊神经根哑铃型节细胞神经瘤2例报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6-7. 通讯作者
  34.& & & & 马易群,李熙雷,董健,等.颈椎脱位的术治疗选择.中华创伤骨科杂志.8-299. 通讯作者
  35.& & & & 陈农, 董健.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基础与诊断治疗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9-392. 通讯作者
  36.& & & & 李娟, 李熙雷, 董健.成人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1-296. 通讯作者
  37.& & & & 董健.胸腰椎骨折的术指征及方式的合理选择. 中国骨伤.-487. 通讯作者
  38.& & & & 陈农,董健,潘福根.Pipki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中国骨伤,9-230. 通讯作者
  39.& & & & 董健,陈瑜,李熙雷,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术治疗胸椎疾病. 脊柱外科杂志,-217. 通讯作者
  40.& & & & 赵明东,尹望平,董健. 腰椎滑脱治疗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7-369. 通讯作者
  41.& & & & 赵明东,尹望平,董健. 血管束植入治疗骨缺损. 复旦学报,0-622. 通讯作者
  42.& & & & 李熙雷,冯振洲,董健等. 甲基强的松龙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的应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41. 通讯作者
  43.& & & & 董健, 李熙雷, 方涛林. Osteoset人工骨修复四肢骨缺损及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 5. 通讯作者
  44.& & & & 林红, 董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543通讯作者
  45.& & & & 阎作勤, 董健, 冯振州. 椎板整块切除后回植椎管成形手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学报,
  46.& & & & 董健, 陈中伟,陈统一 . 保留前纵韧带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稳定性分析. 中华创伤杂志,.
  47.& & & & 董健, 陈中伟,陈统一. Kaneda器械治疗不同程度胸腰段损伤稳定性研究.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48.& & & & 董健, 陈统一, 陈中伟. 胸腰椎三柱同时损伤内固定方法的实验与临床初步观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49.& & & & 董健, 陈中伟, 陈统一. Steffee后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脊柱不同损伤的研究. 临床骨科杂志.
  50.& & & & 董健,陈中伟, 洪水棕等, 脊柱内固定器治疗爆裂骨折的比较,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董 健,博士学位,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荣誉称号: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疗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职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I、生物医疗研究院PI
  专业方向:骨科,脊柱外科。
  中文名董&&健
  职& & 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毕业院校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疗博士学位
  主要成就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学习教育背景
  2专业方面
  3专业特色
  4表彰与奖励
  5研究方面
  1996年冬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疗博士学位,师从陈中伟院士。历任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等职,目前担任骨科主任、教授、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神经伤残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骨科学会会员,日本组织工程学会会员,美国骨代谢学会会员。
  1学习教育背景
  1999年-2002年赴日留学期间到日本多家大学医院学习进修骨科;
  2003年12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脊柱外科;
  2004年9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医疗中心进修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技手术;
  2005年4月赴世界最大的关节外科医院之一,德国汉堡Endo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技手术和脊柱外科;
  2005年5月赴德国法兰克福Dikonie-Krankenhaus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
  2005年8月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脊柱外科;
  2006年3月赴美国Las Vegas国际脊柱外科研究所进修脊柱外科;
  2006年4月赴美国费城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院脊柱外科做访问教授。
  2专业方面
  熟练掌握骨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专业方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胸腰椎骨折,以及退行性髋、膝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等腰腿痛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跟踪国际医疗先进经验,将国外的先进技手术与中国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最适合病人的方法治疗。主编书籍:《相关人士解答 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人士细说 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人士诊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3专业特色
  小切口胸腔镜辅助微创治疗胸椎结核、胸椎骨折等,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
  小切口椎间盘镜辅助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口仅为3cm,手术后两天下床,一周出院;
  保留黄韧带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手术后粘连;
  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手术后三天即可下床,大大缩短恢复时间;
  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
  人工骨修复各种良性骨肿瘤和创伤导致的骨缺损。
  4表彰与奖励
  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上海市医疗科技三等奖;2011年“上海市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上海市医疗领军人才” 荣誉称号;获2010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手术三等奖;2008年上海市医疗科技奖二等奖;2007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第二十二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银奖;上海医疗院院长奖金奖。
  5研究方面
  1999年3月-2001年3月,获日本文部省、日本学手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在日本产业技手术综合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从事人工骨的组织工程的博士后研究;
  2001年4月-2002年1月,接受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学手术促进会&&邀请,参加\&战略的基础研究推进事业,任研究员。师从东京大学著名组织工程学家立石哲也教授和日本国立产业技手术研究所人体组织工程中心、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骨科客座教授植村寿公先生。研究工作被日本最大的报纸之一《日本经济资讯》技手术版报道。
  研究方向:脊柱退变疾病的防治,脊柱创伤,脊柱肿瘤,骨修复重建及骨诱导,骨相关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在国内外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英文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专利8项。在研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7项。在国内外众多学手术团体及学手术期刊任职。
  朋友的哥哥
  火速送达上海
  我开车带路
  是贾连顺动的刀
  很好..。
推荐长征的倪斌和陈德玉,六院的徐建广。
袁文差一点,陈雄生是贾连顺的学生。
其他人就撞大运吧!!
去最好的医院,门口打听一下搞挂号的,谁的号最贵,哪个人就是最好的,医德医手术一般也最好,
贾连顺编辑
  连顺教授从事骨科专业临床医教研工作四十余年,长期从事颈椎创伤及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在脊柱外科,尤其是颈椎病和颈椎外伤领域进行卓有成效和创造性的工作,系著名的脊柱外科相关人士。
  中文名贾连顺
  国& & 籍中国
  民& & 族汉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
  出生日期1938年11月
  职& & 业医生
  主要成就我国著名骨科和脊柱外科相关人士
  先后获科技成果奖30余项
  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1个人简介
  2职务经历
  3学手术专才
  ?? 医学擅长
  ?? 管理成就
  ?? 教育培育
  4职业成就
  1个人简介
  在职信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所属科室:脊椎外科
  职称信息:主任医师,教授
  出生年月:1938年11月生
  籍贯信息:辽宁省辽阳人
  2职务经历
  1、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2、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3、上海市医疗领先专业—脊柱外科学手术带头人
  4、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野战外科学主干学科骨科学学手术带头人
  5、国家级重点学科骨科学学科带头人
  6、国家卫生部医疗继续学教育基地负责人
  7、上海脊柱外科临床医疗中心主任曾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任。
  8、国际截瘫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
  9、中国康复医疗会脊髓损伤学人副主任委员
  10、全军保健委员会相关人士组成员
  11、中国肢体残疾康复志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2、上海WHO健康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13、此外还担任8种学手术杂志的主编、副主任编委和编委等职务
  3学手术专才
  医学擅长
  系统地完成了颈椎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枕颈部损伤、畸形的研究;下腰疾病的研究及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和外科干预等研究;首创多种术技手术、建立多种疾病和损伤诊断标准和程序并使疗效提高到78-96.7%。
  提出恢复和重建颈椎前柱高度和生理弧度,是外科术减压后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提出颈椎椎管容量变化,矢状经变及其硬膜囊变化相关性,为颈椎外科诊断和治疗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对枕颈部创伤,畸形及其不稳作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
  根据其病理变化特点,提出了枕颈部损伤畸形诊断标准,并改良Gallie和Brooks寰枢椎融合手术,提出弓面和表面植骨及其间距,为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提供科学根据。颈椎外科术数量已达20000余例,位居国内外之首、世界前列。
  管理成就
  该同志热爱医学事业,热爱军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敏锐性强。在工作中认真践特科学发展观,在担任科室主任十一年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学科发展方向明确、特色明显,实力雄厚。经历二次跨越式进展,自1997年至2001年获得学科规模的大发展。脊柱外科又分别构筑、形成脊柱创伤、脊髓退变。脊柱肿瘤和脊柱畸形四个主要专业,覆盖了脊柱全部领域,当前以脊柱外科为主要专业领域,包括关节外科,创伤和修复重建外科为主导的多专业领域,并形成以医、教、研为主体框架的现代骨外科学学科,年术量达4000余例。已经完成构筑医学环境相对独立、专业方向较全面的骨科 “院中院”。1995年骨科被评为上海市医疗领先学科,2000年被评为全军重点研究所,2002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国家级医疗教育基地,上海脊柱外科临床医疗中心等。学科已经形成集医教研为主框架的在国内有强大影响的学科,并构建成为全军人才培训基地,医学救治基地和人才储备基地。
  教育培育
  贾连顺教授始终将教学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授,首先将眼光投注于教学,将教书育人作为己任,无私奉献,注重素质教育,为我国脊柱外科发展注入了大批人才。提出教学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的学科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教学工作,从教学作为突破口,提高科室整体水平。他非常重视对年轻医生、博士生、硕士生和研修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手术和学科新进展的培训,在本科室逐步建立了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及终身教育的环环相扣教育系统,以及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悉心培养研究生、进修生,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30多名,已毕业的研究生20余名都已成为国家和军队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或技手术骨干。
  4职业成就
  1、我国著名骨科和脊柱外科相关人士,
  2、“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相关人士”称号
  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先后获科技成果奖30余项
  5、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6、获其它科技成果奖10余项
  7、主编出版专著15部
  8、参编专著20余部
  9、承担重大课题多项
  10、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11、主要潜心于腰椎疾病及颈椎病早期诊断的研究,并获得重大突破,其中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退变性颈脊髓压迫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5、军队医学成果三等奖1项,
  17、中华医疗科技奖三等奖1项,
  19、《枕颈部外科学》一书获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20、获批专利二项,和 ,
  22、中华医疗科技奖三等奖1项,
  24、《枕颈部外科学》一书获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批专利二项。
  25、承担军队“十五”指令性课题1项“跨海登岛作战严重部位伤、复合伤救治技手术与阶梯救治方案研究”;
  26、“十一五”全军重大专项及滚动课题各1项;
  27、“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上海脊柱外科临床医疗中心专项研究。
  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和。
  29、主办全国及全军专业学手术会议10余次。
漏猪这是帮长征医院做广告来了??
真的爱你OX: 举报&& 19:54:58.783&&评论
  我看好大夫互联网上,有些患者写的感谢信,就说给大夫红包没有收。就算收红包也要等到周围没有人时候才敢收,这样的机会不多,医院里总有人。
  -------------
  家属要有诚心
  上班前一小时等着..。
你到底在问谁呀??这种事情不能公开到处问的。只能看医生的个人态度,你可以悄悄找到医生独处的时候,悄悄问他的意思,如要医生的手机,或者询问医生的家大致住在哪个区哪个新村..。医生如果想要,那个,的,就会给你相关信息,好方便你联系他。
  如果的确不要了,就不会给你,或者在你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明确说不要,因为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所以具体情况说不清楚了。
  但你一定不要想省这个钱,因为你这是大术,搞不好会瘫痪的。
  上海好像不流行请相关医生吃饭的??主要给主刀医生,其他人就不清楚了。只有主刀医生怎么说,你再看下一步怎么办,因为主刀医生的钱已经不少了,给其他医生好像负担很重??
上海的朋友注意了,良心商家.
你不想送我不勉强你送 毕竟这不是个小数目,钱首先留着看病用。况且他们的认真和专业我还是认可的。
  但你问的人不对,你问我送过吗??我肯定回答你,没送过,问题是我如果真的没送过,我能说的这样清楚??
  从老周的帖子内容来看,他也大概送过的??但他肯定不承认送过这事情。
  同样的,其他病人肯定不承认送过的,否则他们如果真的送了一旦承认,一旦让你知道,就有可能被你举报,有可能连累医生,这样不但送了白送,医生有可能会为难他们病人的。所以病人家属肯定不会说实话的。
  你如果真的想知道医生是否要,就等医生独处的时候直接问他电话或者住家的大致地址,这时候,医生是否想要就一目了然了。我当初就是这样操作的。
  现在有的医生只拿中间人的钱,认为这样保险。不保险的人不敢要,毕竟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如果这样,中间人会主动问你要的。如果你没有中间人,那就不要送了,毕竟这钱是辛苦赚的,送了心疼,我是这样认为的。
部队医院不受地方控制,所以他们内部有政策,就是普通的医保病人一般不收,哪个医生如果收下就扣哪个医生的工资。因为这样做让医院的效益下降。当然,你如果投诉,他们肯定不承认,他们总能找出这个理由那个理由,这论坛曾经有网友发帖子指责这种行为。而我本人曾经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我对这种情况深恶痛绝,让我决定以后不轻易到部队医院看病。
  而地方医院不敢有这种政策。虽然地方医院也喜欢自费病人。举个简单的例子,出院的时候,自费病人预付的钱,医院会想办法全部把钱给搞掉,或者变成一大包药品,或者开各种检查化验单,仅仅就这样做,就比医保病人赚多了。而以前医保病人开刀据说连纱布都不能进医保,都要自费,让家属和医生头疼。这样明说你应该知道这些区别了吧??
  如果是熟人介绍的,熟人会开价的,说好这钱是给医生的。就只有这一笔钱,没有其他费用了,至于介绍人是否能拿到钱,就看医生和介绍人如何分成的。与你无关。当然,你如果钱很多,愿意另外给介绍人钱则是另外回事,但不必请他们吃饭,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就算你想请,他们也不敢出来吃的。
  医生喜欢有介绍人,我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有人肿块扩散已经病危,没一个医生愿意接手治疗,结果中间人说,博导在国外,正在赶回来,你只要撑到他回国就让他开刀,结果博导几乎一下飞机就上术台,术很成功,竟然是良性肿块,长的太大把脊椎包裹住了,而之前的诊断是恶性肿块侵入脊椎,已经没有治疗的价值了。
  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事实上10年过去了,病人还活的好好的。重点来了,病人家属口头谢谢医生,谢谢中间人,却不打算拿钱出来。结果家属的同事一致要她拿钱出来,盯了好长时间她才勉强拿钱给中间人。我旁观了整个过程,很奇怪同事们干嘛要这样做,结果同事说,她如果不拿钱,就坏了规矩,下次我们想找这个中间人就难了。所以医生喜欢中间人也是在这里,安全,不会出事,同时不会逃单,有中间人帮忙盯着。
  你如果有中间人,就按中间人的吩咐做即可,没必要多给。说实话,我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相当鄙视这种现象,但无可奈何。
红茶这次发言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也基本符合当下的现实状况。
  送红包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门艺手术,就象行贿那样,普通人想行贿哪个国家政务要员还不得其门而入,对于一般没有关系的病人来讲同样如此!!
  至于说不送红包医生也会好好做术这话有点言过其实了,事实上病人如果不送红包的话,一般你瞄好的相关人士医生不会操刀,而是由团队里的其他医生甚至是该相关人士的徒弟上阵,相关人士只是在关键时刻稍微指点一下。不要小看了主刀与否的差别,手势的熟练优良与否和预后的关系非常大。
我推荐长海的付强,毕竟现在微创是大趋势!!
  付强作为上海主要做微创的教授,目前在微创领域具有优势!!
  做微创,如果在上海只有找他,在重庆可以找周跃;
  这两年,微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速度!!
  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也低!!
@真的爱你OX
  倪斌的技手术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找他术的话,外围切口什么的肯定是学生作练习用,当然他也会指导,创口大小和后面的术步骤有关,术医生的水平在这种细节地方就可高下立判。
  如果送了红包,里面所有关键部位肯定全是他亲自动手。不过倪斌也快55岁了,国家规定的上术台操刀的最高年龄限制,以后就肯定是他的徒弟上阵,不过由他在边上全程指导的话应该问题也不大。至于现在风头上不敢收红包也有可能,不过私下通过熟人送的医生绝对照收不误!!其实红包不是主刀医生灰色收入的大头,而是进口的那些内固定材料,医生能得到总价40%的回扣,通常就有1-2万一例。长征医院的脊柱科的术医生据说年收入都超过500万。
付强,1994年起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约5000余台各类脊柱术。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疗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国际脊柱外科SAS学会会员,中国SAS分会委员,中华医疗会创伤学分会交通伤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上海脊柱外科微创学组委员,自然基金委神经精神疾病青年基金项目评委。  在上海长征、长海医院专业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师从赵定麟、贾连顺、侯铁胜等国内著名脊柱外科名师。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约5000余台各类脊柱术。曾赴美国、法国等国学习脊柱外科新技手术。对脊柱脊髓损伤、退变、畸形等伤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复杂脊柱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复杂下腰椎翻修手术、脊柱侧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的微创术治疗。近十年在华东地区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手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手术。  在脊柱外科领域获得发明专利二项,主编出版上海市科技图书出版基金专著《脊柱外科影像学图谱》等专著九部,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军队科研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六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4篇。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脊柱外科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