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做你害怕的事自己做决定有时候遇到别人的不认同或者反对我就会怀疑自己是错误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春雨诊所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春雨诊所App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春雨医生公众号
小程序 春雨医生+
扫描二维码
无需下载快速问诊
新生儿(0-1个月)
婴幼儿(1个月-3周岁)
儿童(4-11周岁)
青春期(12-18周岁)
中青年(19-60周岁)
老年(60周岁以上)
你好,宝宝多大了?这样的情况有多久了? 哦,是母乳喂养吗?他吃的好吗?精神怎么样? 嗯,能哭多久呢?哭完还能继续睡吗? 哦,有可能是之前抱着睡过,是吗? 你是妈妈是吗?他睡的时候有没有陪在他旁边呢? 嗯,是不是你离开,他就哭呢? 这幺小的宝宝,最好在他睡着的时候多陪他一会,真正的睡熟可能需要多点时间,刚开始睡还是浅睡眠 嗯,下次多陪他一会儿,半个小时以上,会好的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你好。 为什么不让你带宝宝呢? 为什么他不给你带呢?见过孩子吗。 想见的时候都能带吗?你丈夫知道这件事情吗? 这个情况建议你和你的丈夫反应一下,尽管婆婆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剥夺母亲的权利 让你的丈夫和他妈妈沟通一下 还有什么需要询问的吗?可以继续问的 晚上可以吗?现在在出差要忙一下 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这个情况如果你婆婆一直想要霸占孩子,建议你可以和全家人开一个家庭会议,也可以让你的父母和你的婆婆说一下,孩子也是你们家人。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你好。很高兴为你咨询 需要带着孩子去当地精神专科医院检查一下 精神心理科 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能专心听讲 主要是问诊 嗯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可以去医院做一个B超 那你还想问什么? B超结果单上都有写,且妇产科医生应该告诉你了 若你平常月经正常则将近2月 再见 此条不用回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您好,很高兴为您咨询 您觉得能胜任父母的角色,能给宝宝稳定的生活就可以哦
东平县人民医院
建议到省儿童医院去看看,他们那看癫痫还不错。 这个我还不清楚,你可以先到当地儿童医院问问。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分院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 医生是不做这方面的工作的。 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建议您,有疾病先去医生那里。祝您健康快乐。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你好,几周岁了呢?语言表达怎样? 是担心某些方面的发育有问题? 一般到了4岁半左右,会常问为什么 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幼儿的情绪,言行,与父母的关系和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春雨心理咨询专家团
您好,他怎么个叫法?什么时候叫 有时候宝宝想表达自己,也是通过叫来实现
天津市塘沽区安定医院
你好,如果就这两天宝宝睡眠不好应该和天热有关系的,宝宝白天一切都正常吧 噢应该和打针有关的,打针宝宝有点害怕引起的,再观察观察如果没有其他的就没事了 孩子缺乏安全感,用心去爱他,让他吃饱睡足,慢慢会好的。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洛阳市精神病院
咨询人次 2858
好评率 99.8%
擅长:失眠症、神经衰弱、抑郁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咨询人次 2609
好评率 99.1%
擅长:性心理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心理问题、焦虑症、心理咨询
咨询人次 8319
好评率 97.9%
擅长:焦虑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强迫症、躁狂症、睡眠障碍
咨询人次 7591
好评率 99.6%
擅长: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症
咨询人次 4874
好评率 99.3%
擅长:抑郁症、心理咨询、人格障碍、心理问题、焦虑症、强迫症
咨询人次 319
好评率 97.3%
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问题、焦虑症、强迫症、心烦
咨询人次 4084
好评率 98.2%
擅长: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癔症、心理咨询
咨询人次 2950
好评率 99.9%
擅长: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心理咨询、抑郁症、焦虑症、心理问题
咨询人次 14954
好评率 99.6%
擅长: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
咨询人次 1917
好评率 99.2%
擅长:抑郁症、心烦、焦虑症、心理问题、躯体形式障碍、急性焦虑20097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美少女占卜师)
(兔纸无公众号)
(厚德载物)
(西门大官人)
(空谷幽澜)
第三方登录:推荐到广播
13859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小清新中的傻逼)
(來一碗.喵醬)
第三方登录: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
第1节:心理学创造美好生活
  序言 心理学创造美好生活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 胡佩诚
  芦淼是我的学生,是我众多的学生之一。近日看到他的新作即将出版,内心充满了一种惊喜与快乐。年轻人的思维敏捷、大胆、创新,的确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也正是这些年轻人,在创造历史,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人类生活。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大脑思维的科学,也是促进人类精神健康的科学,但同时也是为大众传播科学的思维、记忆、情感、行动、生活的学科。有这样一本通俗易懂、接近生活、形象生动的读物,对普通百姓,包括年轻人、中年人以至老年人都是有益的。
  本书的特点在于:结构合理。它介绍了成长的意义,然后从觉察和调适两方面进行分析。觉察分为三部分:对自身、对人格特质和对情绪的把握;调适也分为三部分:自我心理、自我与他人,以及自我与社会。
  本书的亮点在于和生活联系紧密。书中所述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其文章内容涵盖的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也是最容易为人所忽视的部分。
  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可操作性。每一篇的结尾均有可操作性建议。读者还可以通过此书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文章所述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改变认知进而减少焦虑的;另一种则通过一系列自我心理建设以达到开放心灵的目的。
  愿这本书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陪伴你的成长,陪伴你的人生。如果能为你的心理健康做一点有益的贡献,我们这些心理学工作者将感到十分欣慰。
第2节:像呵护孩子一样善待自己
  自序 像呵护孩子一样善待自己
  在我最开始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常有种疑惑:这玩意儿真的有用吗?那些大师们三言两语,于是来访者就痛哭流涕地痛说革命家史,这种事情真的存在吗?我想:如果不是弟子们为了讨好大师而给他找了托儿,那就只能说大师们在叙述时用了春秋笔法,省去了大量铺垫性的工作。
  再后来我发现了倾听的妙处。很多朋友愿意来找我聊天,愿意向我讲出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不为别的,就因为我懂得倾听。我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闭嘴,什么时候该颔首赞同,什么时候又该用鼓励和理解的眼光静静地看着他。因为这个,我家的电话常常成为朋友们的“咨询热线”,半夜三更也会有朋友打来电话,诉说心中的苦闷。
  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首先撑不住的是我自己。持续不停地做“知心大哥”,即使是铁人也受不了。于是渐渐地,我懂得了说“不”,尝试着体察自己的内心,也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内心感觉而果断地拒绝别人。开始时我充满忧虑,担心拒绝会引起别人对我的不快。但后来我发现,如果一味当“垃圾筒”,那么你只能收获一半的朋友——你只会吸引那些充满忧懑的人。而当他们心理恢复健康时,他们会像抛弃鼻涕纸一样抛弃你。这真应了那句歌词:“如果你正承受幸福,请你忘记我。”
  渐渐地,我习惯尊重感受,尝试着学习该如何爱——既包括爱人,也包括自爱。我不希望做个只能共苦却无法同甘的朋友。所以朋友们也发现了我的改变:我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兼容并蓄,可以坦然接受别人和自己的不足。在我自己而言,我发现我比从前更有力量:我可以坚持那些自己希望坚持的,可以拒绝那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可以拥抱那些自己全心热爱的,同样也可以摒弃那些别人说好却不适合自己的。
  我知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是横在人面前的问题,而一个人的开放性则决定了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去解决这些问题。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开放的时候,他不会给自己设限,不会在事情还没开始前就给自己贴上“不可能”的标签,也不会因为暂时受挫而气馁。因为他知道并且相信,世上总有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这本书所谈及的,就是这样一些在生活里随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来自于封闭内心给我们的自我束缚,来自于心理层面上的一种惯性。就像小象被铁链拴住脚后,即使长成大象,也不会懂得挣开那铁链的道理一样,我们常常把某些禁锢心灵的东西看作理所当然,把自己变成过去经历的奴隶,全然没有想到过该如何去重新打开自己的心灵。而问题,也就因此而产生。
  这些问题堆积在心中,很多时候就会形成“伤痕”,即使是再精心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同样也存在着伤痛,遑论那些要面对严酷社会环境的人们,这些“伤痕”在没以经过系统,细致的梳理时,会表现出“伤”的一面,它会让人在想及念及之时就忍不住心痛;而当它经过梳理后,“伤”的一面渐渐隐去,“痕”的一面得以体现出来,而“痕”,对于一个心灵开放的人而言,意味着经历,意味着从容,意味着用今天的能力与眼光去抚平昨天的问题。
  生活中所会遇到的问题千千万万。我选出一些朋友们常常拿来问我的问题,和读者共享,目的是在于能够使更多的人分享到我的经验,知道原来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自己才会遇到这些问题,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值得去爱去珍惜的美好的东西,知道除了自己固守的一套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困难,知道自己在这世界上并不孤单。
  当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人手中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来就没有什么方法“必然正确”或者“必然错误”。每种解决方法都有它的道理,只是有时候某些情境下,有些方法并不适用而已。本书并不准备否认其他方法,而只是提出:还有其它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这,也正是“开放心灵”的关键之所在。
  我从不认为“心灵完善的人”是完人,尽管我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奋斗目标。或许只有已经被后人神话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孔夫子,才有资格称为完人吧。我们每个人身上永远都有自己无法正视的弱点与缺点。而正因为有了这些弱点和缺点,我们才有了完善自身的动力和可能。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孩子。就让我们像呵护孩子一样善待自己,让自己不断成熟成长吧。
第3节:做个心灵开放的人
  Chapter 1
  做个心灵开放的人
  所谓开放心灵,并不是指一个人什么话都愿意听,或者什么话都能听。开放,其实指的是当听和思考的时候,把自己的思维先变成一张白纸,让自己保持空白。如果把它视为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它的目的是为了腾空大脑,好让自己可以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那些曾经印在脑海里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我们的财富。
  智慧的停顿
  极端的命运是对智慧的真正检验,谁最能经得起这种考验,谁就是大智大慧。
  ——坎伯兰谚语
  有朋友买汽车,一定要拉我做参谋。我犯了难:在我看来,车子无非就是铁皮壳加四个轮子,区别只在于壳子上面刻的标志不同而已。不过朋友却振振有词,说:找你去,不是为了砍价,是为了让你帮忙看看,车行的经纪们有没有说谎话。你们做心理的人不都像半仙似的,别人有点什么小阴谋诡计,全瞒不过你们吗?
  我有些啼笑皆非。哈里波特那样的人只存在于畅销书当中,生活中怎么可能有?而且到时候人家几句术语下来,恐怕瞠目结舌的会是我啊。
  不怕不怕。说着,朋友抽出张单子来,说是专家指点过的,上面林林总总写了几十个衡量标准,什么马力啊,扭矩啊之类的,都是些专有名词。他说:有了这张单子,就不怕被骗。
  到了车行,经纪很仔细地挑选了几款车以供我们比较,最后重点推荐两款车。
  朋友犯了难:究竟哪个更好呢?外观、性能和价格都相差无几,实在让人难以取舍。最后他问:这两辆车,哪辆快一些?平时在城里跑来跑去,时间就是生命。我要辆快一点的车。
  经纪想了想说:左边那辆。
  朋友很好奇地问:我看它们两个的参数都差不多啊,为什么左边那辆快?是因为发动机好吗?
  经纪淡淡地说:一辆车子能开多快,不在于发动机有多棒,而在于刹车有多好,在于它开快了,刹车时能不能刹得住。
  我和朋友面面相觑。第一次听到这种“欲扬先抑”的说法,有些不知所措。不过细想想,觉得他说的却很在理。
  年轻人年富力强,什么也不怕,最有冲力和干劲。他们做事情时很容易凭借着一腔热血从而一往无前,很勇敢。
但人很容易沉浸在惯性当中,而在惯性中的人很容易顺着走下去。就像在酒吧打台球,只要有膀子力气,把球打出去是很容易的。然而优秀的台球手之所以优秀,在于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让球停下来。当人陷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时,如何把握好每一分力气,如何在该停止的时候停下来,又如何能在每日奔波忙碌的生活里保持一个时时给自己刹刹车的心境,这叫智慧。
  如果没有勇气,这世界上可能至今还是一片废墟——在做事情时,“鼓起勇气”通常是良好开端的第一步。但当人们开始放开手脚以后,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而停不下来,有时候,是出于自己的面子;有时候,是别人的爱让人们头脑不冷静;有时候,则是生计所迫,生活的重担逼着人们不能停下来。但不管因为什么,停不下,往往会比跑不快更惨。
  城里人过得很累,不在于每天要起早贪黑,而在于城市就像个大钟表,而每个人就是里面的螺丝钉。即使自己想停下来,即使想找个机会平复和梳理一下自己已经疲惫不堪的心绪,却仍然会被周围快节奏的环境裹挟着,不知疲倦地永远向前。
  朋友终于还是买了那辆刹车性能最好的车。他说:我不追求一往无前的刺激,我更向往适可而止的悠闲。
  我想,这就是智慧。
  芦 淼 告 诉 你
  城里人很累。城市本身就像个大钟表,每个人不过是里面的螺丝钉。想停下来,常常只是个人的奢望而已。智慧,就是在这种忙碌中不向往一往无前的刺激,而是更喜爱适可而止的悠闲。
  做个心灵开放的人
  别自寻烦恼地只想比你同时代的人或是先辈们出色,试着比你自己更出色吧。
  ——美国小说家 福克纳
  脑子要更活一点儿,思想不要拘泥,不可停滞不前。老辈们这样谆谆教导,期望我们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相传当年,有个智者带着一个打着死结的绳子来到亚历山大大帝所在的城市。他说:如果有人能够解开这个绳子上的结,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王。所有的人都去尝试过了,不过没人能解开。只有幼年的亚历山大走上去,抽出利剑,把绳结一砍两段。
  成年后,亚历山大大帝真成了霸主,这是后话。不排除这个故事是故意给君王脸上涂脂抹粉的可能。不过如果它是真的,那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亚历山大天赋异秉?这基本上还是君权神授的另一个改头换面的说法而已。
  说明了亚历山大小时候就是个神童?这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没什么特殊意义。
  可能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亚历山大采用的这种方法。他掏出剑的那一瞬间,就说明他的思维已经跳出了传统的桎梏,开放了自己的心灵,尝试着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开放心灵的人,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相信就算是某件事没做好,自己仍然有能力弥补过失。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得失,还有自己心灵上的平静。
  所谓开放心灵,并不是指一个人什么话都愿意听,或者什么话都能听。开放,其实指的是当听和思考的时候,把自己的思维先变成一张白纸,让自己保持空白。如果一个人企图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新的知识,就像企图把一块方蛋糕塞进圆盒子。当蛋糕大于盒子时,无论怎么塞,最终得到的只能是一块圆蛋糕。
  所以,当他企图用旧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新问题时,他会在潜意识里就拒绝那些和以前知识不同的东西,只愿意接受那些能够用原来的知识进行解释的部分。原有的知识结构越牢靠,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本领就越差。
  如果把开放心灵视为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对以前知识的“浪费”只是一种外在表象。它的目的是为了腾空大脑,好让自己可以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那些曾经印在我们脑海里的知识、能力,都是我们的财富。不必担心自己完全忘却,反而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腾空自己的心灵上。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就是要放下架子。先把自己当成个无知的人,去寻求身边哪怕是贩夫走卒的意见再说。要知道,所有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因为它们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很欣赏王选的一句话:院士其实只是对人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不代表他将来就永远正确。所以,放开心灵的第一步就是,哪怕你是个院士,也要学会像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那样。
  第二步,尽可能多地博采众家之长。有句话说得好,知识就像画在地上的圆圈。你的圆越大,接触到的空白就越多。你所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越多。小孩子学了1+1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通晓了数学,陈景润却还在继续研究。那在数学的路上究竟是谁走得更远?这世界上有无穷无尽的学问。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以为自己已经穷尽了所有的学问。一个满满的杯子,是装不下水的。
  第三步,把自己当做一个平常人。不管自己之前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在面对新领域时都是个一无所知的孩童。不要企图用自己之前的框架去套新知识或是新看法。要知道,自己之前的领域就算掌握得再熟悉,但可能在世界观或是方法论上与新理论格格不入。如果仍然要用老眼光去看问题,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第四步,保持心境的平和。有句话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只可惜,这世界上的君子太少。这也不怪人们自身。要说缘由,可能要上溯到老祖宗那里。那时候自然环境恶劣,人们只有依靠原来的经验才能存活。对于人的心理而言,有一个所谓的“舒适区”。老祖宗告诉我们,待在这个“舒适区”里的时候,人会觉得最安全。而面对未知的挑战,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就像猴子,如果给它指一条到果树的新路,猴子很可能会拒绝。谁知道新路上有没有毒蛇猛兽?这种想法和“舒适区”一样,都是本能。而要想开放自己的心灵,就要学会克服这种本能。
第五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人会平和地对待不同的意见,会用一种无知和探索的心态来面对世界,会用坦然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从这样的点点滴滴开始的。如果捧起一本书,先以专家的眼光去挑剔,那只能是让自己的旧观念再一次得到强化。而如果要论及自我,论及心境,论及成长,那势必要学会的第一点就是:把自己放空,让心态开放而平和。
  芦 淼 告 诉 你
  开放心灵是,而且理应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善于开放心灵的人,他的脑子随时可以接纳最新的事物。曾经的过往,是最宝贵的财富。但我们不应该做把财富藏起来的守财奴。相反,我们应该成为最懂得开放、最懂得放空的人。
  为了自己,请坚强起来
  鸟儿在暴风雨后歌唱,人们为什么在阳光普照的时候还不尽情享受快乐呢?
  ——肯尼迪总统母亲 罗丝?肯尼迪
  刚刚毕业的时候,她是个很要强的女孩。为此,她舍弃了回家做公务员的安稳之路,而选择了留在大城市从小职员做起。她想,大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不过终究机会多。如果真回了家,那生活固然衣食不愁,但这辈子也就限在了那方寸之间。出入上流社会,紧跟流行潮流,有空可以出国去旅游休闲……这是她的梦想。
  对她的寻梦之旅,朋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过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祝福这个倔强的女孩。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当时她在一家大公司的销售部做小文员,而销售部的经理是个惯会欺上瞒下的“老油条”。初出茅庐的她,天真地认为人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在工作上狠狠地得罪了经理几次。在她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家都是一心为公,就算有什么分歧也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再说,那么大的一个部门领导,犯得着和她这样的小人物较劲吗?
  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忘了。直到有一天,几个气势汹汹的保安把她的抽屉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居然真从她的私人物品里翻出了几件公物。
  毫无疑问,这是栽赃。平时大大咧咧的她,似乎从来也记不住锁抽屉。不过面对那样的现实,她的辩解显得如此无力。公司人力部门“宽宏大量”,最后只是把她辞退了事。但面对着往常亲近的同事们如避蛇蝎的目光,她整个人似乎都要崩溃了。
  百口莫辩的她开始酗酒。每次喝醉了,她总会拉着朋友说个不停。然而渐渐地,她发现身边的朋友们从最开始的宽容,渐渐变得苛刻。他们再也不愿意陪她一起聊天,一起逛街,就连坐在那里听她说自己的苦恼,也不再愿意。
  其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样的“受害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伤害永远在所难免,无论它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间造就。这种循环往复的“受害者”心态,最终会造成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疏离感。就像人们初听说“祥林嫂”的故事,都会为她感到伤心遗憾。然而听的多了,却又觉得“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尽管我们可能在其他领域都是佼佼者,但在人际交往中,却往往遵循着一个古老而幼稚的法则:好人干好事,坏人干坏事,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对于那些内心感觉到孤单的人,我们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会给予关注,然而渐渐地就会觉得:为什么被孤立的人是他,而不是别人?他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才会引起别人对他的不满?我是应该继续给他支持,还是像别人一样对他疏远?尤其是,当身边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人不好,该集体“制裁”他一下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坚持自己对他的判断?
  尽管我们身处一个“我的世界我做主”的年代,而且已经习惯了在各种事情上特立独行,但在遇到那些“祥林嫂”式的人时,却往往屈从于身边众人的感受。自己的不耐烦,会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一个群体里(对于那可怜的女孩,这个群体就是她的朋友圈),如果大多数人渐渐开始不喜欢某人,那么即便是不明缘由的人,也会很自然地用更加谨慎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人。这是植根于人类群体心理中的特殊心理现象,是一种群体生存的技巧。
  于是这种“技巧”带给了社会更多的“受害者”。当一个群体想“给谁点颜色看看”时,个体的反抗往往是无力且脆弱的,而且最后自己常常也会屈从于群体的压力。
  我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善良又温柔。但事实上,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成为孤立和排斥别人的帮凶。社会心理学家把这归结为亲密关系:那些企图从朋友或亲人处得到帮助与支持的人,往往身上就带着一种“被孤立”的标签。这种标签会吓走那些与其情感距离较疏远的人,使其他人拉远与他的距离,进而感受不到他的情感,也无法被他所影响,更难把对方看成是与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标签的作用,往往是从“受害者”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就像那些企图从别人那里得到支持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因为他们首先就没能拥有这些。大多数情况下的“孤独感”,其产生的最初阶段是发自内心,是一种单纯的自我感受。而那些对接纳缺乏信心的人来说,他们就像斗士,常常冷眼看待世界,认为身边充满危险。在他们的内心里,首先就预测了自己会遭到排斥。
  《秘密》一书说的好:你其实就像个发射塔,吸引着宇宙间和自己相同波段的东西。如果认定自己身边充满危险,“神奇的巨人”就会让你的身边变成这样。
  那么,那些对自己价值产生怀疑的人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
  第一步,停止扮演受害者。很多时候,受害者的标签都是自己给自己贴上去的。当你向朋友们倾诉痛苦时,其实也是在向他们传递一个危险的信息:我很可怜,你看到了我的弱点,现在是我最虚弱的时刻,我需要你帮助我。
我从不怀疑别人的善意与同情,但我会质疑这种耐心存在的时间。如果总是向别人哭诉,短暂的同情过后可能引发的是一种被歪曲的思考:你是不是真的犯了什么错,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你不好?那种幼稚的对错观会不自觉地抬头,从而加深自己的孤独感。要想倾诉情绪,请选择那些绝对可以包容你的人。
  父母、伴侣或者朋友,在最开始都可以包容你。但这种包容常常会因为时间而改变。所以,不要让原本可以包容你的人变得对你不耐烦。
  如果你察觉到对方已经开始有些言语闪烁,那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对方不耐烦的前兆。换个人倾诉是个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安慰。
  第二步,就算内心再害怕,也要保持昂扬的心态。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才能真正摧毁一个人。所以不管是觉得被孤立还是真的被孤立,都要让自己充满斗志。第一步中所提到的发泄情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自己给自己鼓励。当孤立感出现时,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情绪。可以试着做张小纸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10个优点。每次感到沮丧的时候就念上几遍,会有不错的效果。
  人在逆境中不外乎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振奋精神,第二种则是贬低自己。而且中国人通常讲究含蓄美,所以在害怕时,要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其实难度是很高的。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从外表入手,然后逐渐深入,直到最后通过这种描写来肯定内心。
  比如说,最开始可以写“我身体健康”或者“我是长跑健将”这样的话来鼓励自己。在说服自己相信这些优点后,可以更深入一点,找出自己例如“我工作很有能力,写公文很快”,或是“我在朋友中口碑不错,他们都喜欢和我聊天”之类的。
  最后的优点,当然要和自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值得别人去爱”,或是“我能够很清晰地分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此类的评价性话语。
  第三步,找寻那些可以真正支持你的人。这些人可能平时与你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特质,可以让你在不安和彷徨的时候坚定起来。找到他们,善待他们,但不要过分烦扰他们。让他们明白你的情感,明白你是个值得信任的好朋友,这样你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心理学中有个说法,叫“交换好感”。指的是人们往往会对那些向自己主动示好的人回报善意。这并不是指两个人之间像做生意那样进行感情的交换,而是一种类似于磁铁相互吸引那样的心理原则。所谓的“将心比心”,正是这样。
  人们心理的不良改变,往往都是从自我形象开始的。孤独感、对自己的怀疑与不信任,或是在众人压力前对自己的贬低,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本文开始时所说的那个女孩,她所面临的情况比较极端,平常人很难遇到。大家在日常生活里遇到的可能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事请,没有人教过该怎样处理,所以常常会导致行差走偏。人们常说,“要对自己好一点”。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正是“自己”,有时才是造成困境的最大压力源。
芦 淼 告 诉 你
  不要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受害者”,尤其是不要让自己有意变成这种“受害者”。伤害在生活里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个昂扬的心态,同那些能够支持自己的人一起,粉碎“受害者”的标签牌。
  改变习惯的4个秘诀
  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
  ——西班牙哲学家 乌纳穆诺
  习惯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人平时行为做事或考虑问题的一种模式。
  那习惯究竟好不好改?这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习惯不好改。但也有人说:人的习惯从哪里来?还不是爹生娘养老师教出来的?又不是抽大烟,有什么难改的?
  说到这里,就不由得想起我一个朋友:
  他原来每顿饭无肉不欢,常常戏说自己上辈子是属狮子的。可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忽然得了一场重病,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
  出院以后,他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之前的大鱼大肉,一下子变成了素食主义者。问他原因,他就感叹道:在医院的时候,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一个多月基本上什么也没吃过。病愈出院,忽然发现那些没油没盐的素食,味道还着实不坏。
  一年以后,有次和他吃饭时,我们正准备照顾他一下,帮他点几道素菜,谁知他一张嘴就点了烤鸭和酱肘子等诸多荤菜。
  我等大惊失色,急忙问他原委。他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工作关系,去内蒙古待了几个月。穷乡僻壤之地,青菜是稀罕物,倒是牛羊肉不缺。没奈何,他坚持了几个月的素食计划就此流产,又重新回归到以前的生活习惯。
  那对于他,习惯是好改还是不好改呢?
  我们常常会说“你要改掉这个坏习惯”,或者“我帮你改掉这个坏习惯”。其实,一个习惯怎样养成和改变,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通常是没意识的,甚至那些天天见面的亲朋好友也意识不到。所谓“改掉”,其实只是新旧习惯的一种交替而已。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重复25~30次,哪怕是无意识重复,就足以养成一个新习惯。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家长培养他好好吃饭的习惯,其实也是一次又一次言传身教,然后他才逐渐学会的一种本能——不然孩子饿了就哭,吃了就睡,他们怎么会知道一天该在什么时候吃饭呢?
  同样道理,成年人也如此。每天上班走什么路?最爱吃的饭菜是什么?这些都是习惯。再往深里说,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是小心翼翼还是大大咧咧,是与人为善还是提心吊胆?这些也都是习惯。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由过去的一点一滴所组成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就是从一个人的种种习惯(生活习惯和思想习惯)上,看他日后的发展。
但习惯不是凭空而成的。就像盖房子总要有地基,要想养成习惯,总要有基础。那么养成习惯的基础是什么呢?
  ◇ 能改变习惯的只有自己
  没人能替别人下决定,也没人能替别人改习惯。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对其他人负有责任,对那些我们的朋友、亲人或者爱人,总希望能改变他们身上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东西,但事实证明,这样企图通过自身施加影响去改变他人的努力总是白费——说不定还会让两人反目成仇。
  就算是负有养育之责的家长,对孩子习惯的改变也不是无止境的。当孩子尚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塑造他。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家长的影响就仅限于“潜移默化”了,因此也才会产生诸如“心理断乳期”之类的问题。
  而对那些同辈或者长辈,我们常常自以为对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足以让他们改变某些习惯,但实际上这只是错觉。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鼓励或影响。凡是想改变的,必是从心里自愿改变的。
  ◇ 旧习惯不会自动消亡,只是被新习惯替代了
  除了你培养新的习惯,旧有的习惯从来不会自己消亡。你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培养一种新习惯来替代它。期待随着个体心理不断成熟,某种习惯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就像刷牙时的刷法,从小到大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短短几个教育片或宣传海报就能完全“下岗”。新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很多时候,它需要的时间同培养旧习惯时花费的时间成正比。
  思维方式也正是如此。谈及心理,必涉及思维。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人,就像鼻子上的眼镜一样。外在世界是美是丑,是真是假,全要经过眼镜的把关。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结论,也正是因为眼镜在其中起作用。
  而这个眼镜是不是能如实地反映客观?这就要看这个人的思维习惯如何了。我们常说:某人是负面思维,指的就是他在看到任何事物时的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在面对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他的反应常常是“逃避”或者“挑刺”。这种习惯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普通的说教等等完全不起作用。
  是真的不起作用吗?并非如此。新习惯取代旧习惯,是一个主动而漫长的过程。
  ◇ 不断地重复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
  你知道电视里经常放的广告意味着什么吗?重复!广告人每天都在研究,用何种频率进行重复,最能调动人的购买欲,最能培养人们的消费习惯。
  同样道理,人要是想培养个好习惯,也必须不断重复。想培养把桌子收拾干净的习惯,就要在每次看到桌面上有杂物时就去收拾。当你重复足够多次以后,这种习惯就会深深地植入你的性格当中。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轮到自己做决定时,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人可能因为与他人比较而自惭形秽,然后决定培养某种习惯。但这种“见贤思齐”的激情,很难持久。所以必须在主观上确定,“不断地重复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这个观点。
  同样,人也要注意不能重复那些准备抛弃的旧习惯。如果你想抛弃每天晚上不洗脚的习惯,就要牢牢记住,哪怕你已经快沉入梦乡,只要想到自己还没洗脚,就要爬起来把脚洗干净。
  ◇ 远离那些充满诱惑的环境
  环境总是充满着诱惑。戒烟者之所以重新开始吸烟,往往就是来源于身边朋友无意中递出的一支烟。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理性的。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在下定决心改变习惯后,却仍然管不住自己呢?很大程度就是环境的压力。当周围人都采取某种动作时,个人会因为处于群体当中,所以感觉到“责任分散”,即“大家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也这样做呢?”同时,周围人都采取某些行为,也会给坚持不这么做的人以压力:“我不这么做,是不是显得太异类了?他们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不合群?”
  人是社会的生物。环境的砝码足以改变一个人内心的天平。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很难,同样,坏习惯的养成也很难。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什么“学坏容易学好难”的说法。只是我们有时会放纵自己,结果回头一看,似乎生命中总是些“不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是什么?其实就是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习惯,就像“饭后不刷碗”,或是“起床不叠被”之类。
  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好习惯与坏习惯,就像一棵树上的枝丫,跟随着天性而自由生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一个“园丁”的本分:用那4个法则为剪,以爱心为肥料,调整我们的心灵之树,呵护好自己温柔而美丽的花园。
  芦 淼 告 诉 你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由过去的生活所组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种种习惯。但不管怎么说,能改变习惯的只有自己。我们应该像个辛勤的园丁那样,呵护自己生活之树上的“习惯”果实。
  学习爱
  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会黯然失色;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爱情,它就会毁灭。
  ——法国作家 亨利?德?蒙泰朗
  有位中学班主任,她班里有个爱偷东西的学生。这个学生已不可用顽皮来形容。从最开始偷拿同学一枝铅笔、一块橡皮,渐渐发展成偷拿别人的钱财,说他是“小偷小摸”,实在不够贴切。甚至有一次,趁老师课间帮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人多手杂的时候,他甚至把老师收的班费都偷了去。
 班里的同学对此敢怒不敢言。有几个学生曾经私下向老师举报过,但苦无证据,也拿他没有办法。但后来他愈演愈烈,其他学生渐渐忍无可忍。终于有一天,他们联名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要求老师把那个学生开除,至少也要调到另外的班去。
  老师却说:不,我不能把这个学生调走。
  学生的家长们听说这件事后很愤怒,来找老师理论,并且威胁她说:你是不是怕那个学生有后台?告诉你,如果那个学生不走,我们就让自己孩子都转学。到时候不管他有什么后台都救不了你。
  老师却慢慢地说:不,他没后台,而且我也不怕什么后台。不过哪怕你们都走,只剩下他一个人,我也要教。
  学生家长都蒙了。有个家长问:为什么?莫非他与你沾亲带故,所以你才这样铁了心?
  老师说:你们的孩子品行端正,毕业走上社会,我放心。但这个孩子,他现在正需要人的关心,需要人爱。我怎么可以舍弃他呢?
  家长们听了哑口无言。
  那个孩子,后来果然不再偷东西。
  这个故事有很多变种。有的故事里,充满爱心的不是老师,而是老和尚,学生们则是小和尚;有的故事里,那个老师是校长;还有的故事里,干脆就是一堆志趣相投的朋友。
  不过最终的焦点,都落在了老师的身上。其实有时候我会想,那个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翻然悔悟,学会了人间最美的事——爱?
  长久以来,我们的学校只教知识和技能,似乎知识到位了,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品学兼优了。这颇有几分过去“一美遮百丑”的意味。也可能在他们看来,“爱”这种东西,和生理卫生课本一样,讲起来都要羞煞人。又或者,随着学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老师能把课讲好已属不易,实在没有多余的爱心拿出来教育小朋友。关于如何爱人,如何被爱,似乎孩子们都理所当然地应该从家里学到。
  其结果就是那些小太阳和小皇帝们,不是不愿意去爱,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爱。
  那个教师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在所有人都准备放弃这个孩子时,发现了这个孩子身上充满了学习爱的渴望。
  那个学生不懂得爱,他只懂得去通过别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资格获得爱——但爱是什么,他不明白。
  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爱”的产生,是一个很奇怪的历程:最开始婴儿呱呱坠地,他就像一张白纸,什么也不了解。外界给他什么,他就会学习什么。外界给他善意,他就会学习善意;而外界如果告诉他自私,他也就会因此而变得自私。
  因为“爱”是技能而非本能,所以它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学会。有很多人虽然年纪一大把,却仍然不知道,或者说从来也没学会过该如何去爱。他们就算在谈情说爱时有过那么一丝半缕的萌动,但更多的却是操纵与盘算。等到那萌动消失时,他们就又回归到了计算机般刻板的生活——既不懂得爱人,也不知道该如何爱己。
爱是什么?当两个人真心沟通交往时,感情就像一种能量,能够在两人之间流动。在这种沟通里,人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陌生的、奇怪的感觉。不要为此而担惊受怕。这种新的感觉,往往就是人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就是“爱”所带来的感觉。
  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这个层面上讲,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两个相爱的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心有灵犀”,正是因为“爱”,让交流过程里,两个人的情绪可以相互感染,进而相互影响。而如果把“爱”的外延放开,不局限于情人,而放到整个人际交往过程中,就会发现:在这个故事里,教师和那个学生就是一对互动。教师提供了爱,而学生正好要学习爱。如果把这对互动比喻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是借相互交流,让负责理性思维的大脑与负责感性思维的大脑之间相互传递了信息。
  爱,把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融合在了一起,迸发出了生命的奇迹。要学习爱,首先就要知道:当一切都终结时,爱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其他一切价值,归根到底都要归结于此。按照马斯洛的人格实现理论,人的一生有五种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它们呈递进关系排列: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比较低,其意思就是“能安生活着”。而社交需求更多地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连接。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这种人最高级的需求,恰恰正与“爱”这种终极情感相关。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很难做到对别人和自己尊重,也没有足够多的力量去给别人提供帮助,更无法做到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
  其次,要想获得这种爱的能量,或者说要想学会爱,最基本的来源就是——自爱。
  因为在最开始学习爱的过程中,其实人是很脆弱,很容易受伤害的。在将爱逐渐放出的交往过程里,人很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而灰心丧气。所以在最开始联系的时候,先应该将这种爱投注于自身。不妨试试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说服自己将这些优点发扬光大,然后再找出5个缺点,说服自己接受这些缺点。
  再次,要习惯接收爱的回馈。
  正如前面所说的,爱其实是一种流动的能量。或者说,它是由付出和接收共同组成的一个过程。单纯像太阳一样只付出而不接收(哪怕是不懂得接收)爱的回馈,其实不能说完成了学习爱的过程。举例而言,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觉得该对父母好,所以给他们买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和滋补品。但实际上呢?我们一方面没有关注到他们真正的需要(可能他们更需要的是和我们一起说说话),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回馈。我们只是很简单地付出,然后就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我已经付出过了”,全然没想到其实这根本不是爱,而只是对自己责任心的满足。
 最后,不要企图用其他任何的东西来衡量爱。
  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就爱的本质而言,任何爱其实都是伟大的,也是无法衡量或比拟的。它在数量上会有所差别,但是在质量上却一样。无论是对自己、对朋友、对恋人,或是对亲戚,那种因为爱所引发的感动是一样的。所以如果当你在和某人的关系中,觉得“爱的感觉”有一些异样时,不妨检视一下你们的关系。因为这时的关系肯定出了问题。
  我把这个秘诀告诉给了一个朋友。他刚刚毕业,就被分到了一所重点中学当老师。他很怕自己的学识不够,素养不够,很怕学生不喜欢他。我告诉他:你和你的学生都一样。你们来到这个世界,出生,成长,再慢慢变老。你的任务,不仅仅是通过各种学习班让自己脑中充满知识,也不是一天天像地主老财数金币那样盼着心灵成长与完善。要记得,你来到世间,是为了学习爱。
  芦 淼 告 诉 你
  社会上的很多人看似很冷漠,但其实内心很脆弱。他们就是那追寻“爱”的孩子。他们并非不愿意去爱,而是从未学过该如何去“爱”。当“爱”这种特殊的情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时,请铭记你的终极目标:学习爱。
  底子厚,就不怕黑
  到头来,你活了多少岁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度过这些岁月的。
  ——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
  大多数年轻人是靠工资在吃饭。靠工资吃饭,不同于自己做老板,竞争是免不了的。刀兵相见,常常是职场里的“潜规则”。有时我会遇到找我做咨询的年轻人,他们常常是怀揣着本《厚黑学》,来请教如何给自己的同事或是领导下绊子、使阴招。
  这很正常。据说毕业10年的人,薪水收入可以相差10多倍。要是不早早下手,说不定10年后,自己就是那吃饭时喝酒的人(据说某人参加大学同学10周年聚会,参加者20人,其中开车前去者15人,剩余5人均打车或者搭乘公交前往。在吃饭时,服务员给大家倒酒,但凡开车的人都淡淡地说:要开车,喝茶。结果真正端起酒杯喝酒的人只有那5个人而已。酒喝进肚子,脸越来越热,心却越来越凉。第二次聚会,这5人全部缺席)。
  这时,我往往会送他们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想挣钱,当然可以,而且很正当。不过扪心自问,你自己做好了挣钱的准备没?张嘴竞争闭嘴竞争,你是否已经成熟到不畏惧竞争?
  有一半人会因此失望而归,觉得我是个老古板,完全不知何为“我不是叫你诈”。还有一半人会留下来,问我:怎样才能自身硬一点儿?
  于是,我会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小朋友,从外地来京找工作,找来找去,只有家超市愿意收他。老板对他说,你替我整理货架,我按小时付你钱。潜台词是:工资一日一结,别跟我说什么合同与劳动法,也别和我提劳保与三险。
就这样一份在大多数人看来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挣的薪水勉强只够糊口的工作,他咬牙应下来了。与他一起做工的人都在想,做这份工作,只是个跳板而已——饿不死,但也吃不饱。要想挣大钱,绝不能在这个小池塘里折腾。
  就这个一没保障、二没前途的工作,他做下来了。他和我说,整理货架谁都会,那他就要找个别人不会的。
  上班第一天,他就和小组长说:我的时间比较充裕,要是临时有什么事,我随时可以过来帮忙,不要钱的。
  第三天,他去了冷鲜组,说,我有空的时候,就过来帮你们杀鱼。第五天,他又跑去帮人算库存。第七天,他跑去学开叉车……
  几个月以后,他会被炒鱿鱼吗?
  实际情况是,三个月后,那些正式员工有事时就会说,找他吧,他这些事都懂。于是他就从一个朝不保夕的临时工,升为正式员工。没过多久,又以“熟悉基层业务”的名义,被提升为中层领导。相比之下,那些和他一起做工的人,大部分都去其他超市——不过还是整理货架,偶尔有几个学他杀鱼开叉车,但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被其他人当做临时抓差的“万金油”。
  细想想,他究竟做了什么?他用了什么“厚黑”的手段,去坑害过什么人吗?似乎都没有。他只是努力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所以,竞争的真谛,不在于背后捅黑刀,而是要让自己同昨天相比有所不同。不用做个“工作狂”,每天加班4个小时以上,把自己榨成连汁水都吐不出来的渣滓;也不用天天像猫头鹰那样盯着其他同事,然后拿个小本子把他们的过错统统记下来,等待有朝一日变成拉他下马的证据。你所要做的,只是去发现一下,哪些领域缺人手,然后努力让自己成为那方面的专家。
  要超越,要竞争,但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对象:一切都要冲着自己。一个人内心的成熟,不在于他能用多大的力度去改变世界,而在于他知道,一切改变的根源都在于自身。
  说到这里,有人会撇嘴:这不是老生常谈,不就是要自强吗?
  的确,是要自强。但自强也分很多种。漫无目的的自强,只能是让自己累到筋疲力尽。疯狗一样狂咬的自强,结果会是大家两败俱伤,或是干脆损人不利己。
  而一个成长心态中的自强是什么样的呢?
  1. 找一个你擅长,而别人不如你的领域。
  2. 每天不必殚精竭虑,但要做到你预定的目标。
  3. 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点儿。
  4. 坚持正路。
  芦 淼 告 诉 你
  无论是成为工作狂,还是成为时刻准备打小报告的金牌小间谍,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超越或竞争之前想清楚,一个人内心的成熟不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而在于他能如何改变自身。搞不清这点,就只能成为在聚会时喝酒的人。
将压力转为成功
  虽然世界充满苦难,但是苦难总是可以战胜的。
  ——美国盲聋女作家 海伦?凯勒
  我曾经听过一句俗话,叫“命苦不能赖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我很喜欢这句话,每次想到它,就觉得好像看见一个人,愁眉苦脸地坐在墙角,额头上堆满皱纹,但还在冥思苦想: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在我进行企业培训时,常有很多人围上来,问我“如何才能成功”。有几个人更是直接把他们期望的薪水数量或是职位告诉我,请我替他们量身打造一条成功之路。那期盼的眼神,似乎昭示着他们的渴望,也似乎把我抬到了点石成金的地位上。
  每当这时,我总是很平静地告诉他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同他自己的性格和心态有很大关系。具备了某些必备的素质,再遇到合适的机遇,就会成功。
  他们对我的回答显然很失望,因为我没有给他们指明路。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孩子。
  朋友夫妇两人都是家里的独子,老人也不在身边。孩子就是他俩的一切。
  第一次去他家时,我就知道,眼前的这间屋子,实际上这不是我那个朋友的家,而是他儿子的小堡垒。房间里到处都散落着孩子的玩具。已经六岁的孩子,高高地坐在沙发上,不顾我在场,执意要“骑大马”。
  我冷眼旁观朋友的举动。但令我失望的是,朋友充满歉意地看了我一眼,就把我甩在一边,俯下身去陪孩子玩起来。
  玩了一会儿,孩子又吵着要吃鲜草莓。朋友气喘吁吁地从外面买了回来。孩子尝了两个,就把草莓全撒在地毯上,当小足球踢。
  等到晚上上床时,他又开始哭闹,不肯去睡。朋友苦劝无果,只好像格林童话里那样,从客厅到卧室铺出了一条“糖果路”。于是他才不情不愿地顺着“糖果路”走向卧室,一边走还一边把糖果塞进嘴里,全然不顾朋友夫妇在旁边关于“临睡前吃糖会得蛀牙”的劝阻。
  我问起朋友的感觉,他们却很理所当然地说:养孩子,自然要给他最好的。
  我曾经在北京电台做过一档关于“孩奴”的节目。就当我坐在直播间里听着前期采访得来的父母录音时,我又忽然想到我的这两位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育儿方式,我没有孩子,也没权力对他们指手画脚。但我还是忍不住会想: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样?是会感激他们曾经“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会在一事无成之余,对他们的包办“怒从心头起”?
  其实最大的可能是,他们的孩子虽然不成器,但也不会因此而把怒火追溯到自己的孩童时代。他会觉得社会是如此不公,朋友是如此险恶,总之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不顺心。他会迁怒,然后还会把自己没能成功的怨恨全撒在别人身上。唯独不会考虑的,就是他自己在这其中究竟负有多少责任。
 我们已经从小就习惯了自己的事情其实自己是最没发言权的,最好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由别人来替自己负责。我们没权力选择自己该喝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婴儿奶粉,但我们其实有权力选择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该选择在什么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过,当我们终于感觉自己有余力支配生活时,我们尝试着开始为别人负责,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同自己有关。这个时间,不是刑法上说的16岁,也不是民法上说的18岁,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毕业以后”。很可能,这种“心理断乳期”要延迟到一个人30甚至40岁以后。
  在这之前,尽管我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甚至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但我们却独独忘了,最该负责的,恰恰是自己。
  于是痛苦就出现了,尤其是当自己不满足于现状,期待更大的成功时。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对自己认识的多少,以及对自己内心探索的质量,决定了他在这个社会上怎样去生活。作决策很痛苦,而且一旦决策失败,还要承担种种不良的后果。所以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别人头上去,让别人替我们作决定、担责任。
  那么,怎么将自身所经历的诸多压力转化为成功呢?或者说,怎么才能逐渐开始学习对自己负责呢?
  首先,要学会接纳不开心的事。生命中总是充满着很多让人不快的事情,我们也总会遇到一些让人不快的人。困境、敌人,每个期待成功者都会遇到这两个拦路虎。愤怒、复仇、憎恶……这些负面情绪很正常。但浪费过多精力在这上面,却并不是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要记住,企图获得成功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那些敌人。好好生活,接纳那些不开心的事,把它们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改变不开心的事。我们很难去要求或是改变别人,因此改变的是人面对困境和麻烦人物时的反应。
  当一个人受到外界刺激时,他的行动反应过程是:接受刺激,分析刺激,决定行动。这是一个人的基本反应模式。或者说,是他行为做事的“套路”。有好的“套路”,未必一定能成功,但没有好的“套路”,却一定会有麻烦。还记得我那个朋友的孩子吗?当他遇到困境时,除了会坐在地上撒泼打滚喊妈妈外,他还能做什么呢?很显然,什么也做不了。因为那种应对方式已经成了他潜意识里的条件反射。
  没人愿意变成他那样吧?但遗憾的是,这个“套路”合理与否,自己常常是看不出的。这就像如果不借助磅秤,自己评价体重往往误差颇大一样。可能在自己看来,所有的反应都很正确,都在情理之中。但在外人眼中却并非如此。所以这不单需要自我的觉察与反省,同样还需要外在环境的配合。
 最后,避免陷入真正的麻烦和危险中。君子不履危地,永远也不要让自己陷入那些可能会导致潜在危险的境地当中。如果你觉得深夜回家不安全,那么就想办法早点儿走,或是约个同伴。如果你发现某人对你怀有恶意,那么就趁早远离他。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在一段危险的恋情中,那么趁早抽身而退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论是素质或是机遇,也无论在孩童时是否经历过自我责任感的培养,成功的物理基础始终是趋吉避凶。
  有很多的书都企图教导人该如何成功。但是那些看起来很有煽动性和指导性的书,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倒是一个稳定、健康、负责任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德国探险家尼布尔很推崇一句平安祷词:上帝,赐予我平静的心态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让我有足够的智慧识别其中的差别。这三点,我们能做到的有多少?
  芦 淼 告 诉 你
  如何才能成功?这永远不是一个成功者会问的问题。它反映的其实是背后无穷尽的压力。提问者将回答的权力交给别人,但在他自己“接受刺激,分析刺激,决定成功”的反应模式中,一定存在着问题。
  测试题一:你愿意打开心扉吗?
  据说,一个人的开放程度同他对世界的信任有关。所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叫“沙箱”,是从随手构建的沙子世界中研究一个人的内心。现在请你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在纸上画一个你想象当中的太阳。那么你会把太阳画在什么地方?
  A. 在纸的右侧
  B. 画一座山,太阳在山边露出半个脸
  C. 上侧当中
  D. 在纸的左侧
  A你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而且你也愿意敞开心扉去接受这个世界。你愿意学习新知识,喜欢从新鲜的东西里得到快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世界还是有坏人坏事存在的。在向前冲的时候,也需要多留个心眼。做事情不要太冲动。要知道,过去的经历对于你来说是巨大的财富。
  B当你在画这幅画时,心中想的景象是旭日东升,还是日薄西山?会为太阳再画一座山的人,通常个性比较温和,但是缺乏安全感。对于外面的世界常常抱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喜欢自己给自己下一个限定,在限定之内生活会比较舒服。不是很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更喜欢在自己过去经验的小圈子里生活。
  C你对自己过去的成绩一定很骄傲吧。因为这些成绩,所以你相信自己的能力“没问题”,对吗?这是由于你对事情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及敏锐的判断。你常常由着自己的心意下决定,是个非常独立自主的人。你不会委屈自己做你认为不合理的事,但往往这样的结果会让自己局限在过去的成功经验里,懒得去接受新事物。更多的时候是以过去的眼光来苛求新事物,从而在实际上封闭自己。
  D你的行为做事往往求“稳”。你希望一切都能实打实,脚踏实地。在生活里往往缺乏主动性,也不是很愿意学习新事物。但因为你能够对周围的事观察入微,能够理解他人的心意,所以这个世界对你来说还是充满安全感的。你不会刻意抗拒新鲜事物,但对它们也没什么特殊的兴趣。
第19节:觉察内心世界
  Chapter 2
  觉察内心世界
  人的内心非常脆弱,脆弱到它会以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掩盖缺点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只是掩盖得多了,我们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自己都听不到内心的声音。但如果人有勇气把弱点暴露出来,“弱点”就变成了“特点”。当然,这需要自己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
  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们刚刚学会欺骗,就编织出如此混乱的丝网。
  ——苏格兰小说家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
  以前看武侠小说时,对里面前一类情节印象很深:某剑客的武功攻势凌厉,天下独步。拔剑在手,剑光如同一朵怒放的鲜花,所向披靡。抵挡者无不心惊。有人想过,躲开他的剑花,然后再寻机反击。不过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死在了剑客的剑下。那一招所谓的弱点和空门,其后面埋藏的是无尽杀机。如果想从这上面击败他,就会遭遇到犹如海浪般的攻势。
  但是剑客终有一天败了。因为他的敌手这次没有退开,反而是迎着剑势,从鲜花最强的一点入手,以硬碰硬,把剑客那势如奔流的剑势从中截断。
  剑客自此金盆洗手,再也不问江湖中事。别人问他原因,他叹气道:我原以为那一招天下无人可破。但从那一剑之后,我再不敢挥剑了。
  有一次和众多朋友去登山,其中有个朋友是登山队的。在我们想来,他应该是队里经验最丰富,也最不可能出事情的人。但没想到,走着走着,他忽然在一个陡坡上失足,多亏其他的队友拉了他一把,才没有滚落山崖。
  照我的想法,这次失足一定是某些外界因素所导致,比如鞋带松了,土石松动之类的。可没想到我的朋友却说:谢谢你们。刚才我往下看的时候,忽然有点害怕,觉得头晕,所以没站稳。
  没人相信他的话,都觉得他可能是在开玩笑。但他一再解释,自己的确是害怕。下山后,我将信将疑地问他:你真害怕?
  他说:是的。
  我钦佩地说:呀,你真行。换成是我,我可不好意思当着那么多团员说我害怕的。
  他笑了,说:怕高,我知道这是弱点,尤其是登山队里出来的还怕高,实在是会让人小看。不过与其让大家判断错误高估我,出了问题以后再发现我推卸责任,倒不如直接告诉他们。其实我在登山队的时候,偶尔也会因为太高而头晕目眩。大家都知道我这个毛病,我自己也清楚。但团队是个整体,就算他们知道也无所谓,反而可以根据这个来取长补短。
说这话的时候,他很坦然。
  我们究竟是在掩饰什么呢?掩饰弱点,还是其实在掩饰我们的害怕?
  那我们又在害怕什么呢?害怕别人会因此小瞧自己,还是在内心,自己就先小瞧了自己?
  我问其他的团员,他们是否会因为怕高而看不起他。
  他们都说:不会,谁都有过怕高的经历。大家都是人,人都有弱点,很正常。
  人总会有弱点。在面对自己缺陷与不足的时候,最常见的做法,也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弱点好好地掩盖起来,最好谁都不会发现。这样的谎言重复得多了,可能连自己都会被骗倒。
  于是谎言就像一片阴云,遮盖住了我们的内心。
  这样的谎言其实真不少。我们用它把自己武装成了从不知疲倦的超人、目光敏锐的投资商、深思熟虑的哲人……可要是剥去那层层虚假的伪装,其实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是如此脆弱而敏感,我们对世间万物有擅长有不擅长,我们内心深处有些荒芜已久的土地急需雨露的滋润……
  而硬挺着的结果,就是在其他人面前我们维持的那个精美的假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压力过大而让自己崩溃。
  当一个人选择把弱点暴露出来时,“弱点”就变成了“特点”,不再可怕。
  但如果把它隐藏起来,不但自己会担惊受怕,当别人发现这个弱点时,还会发现你内心的恐惧与虚伪。
  为什么我们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什么我们不能放下怯懦和担心,敞开心灵面对生活,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芦 淼 告 诉 你
  人的内心非常脆弱,脆弱到它会以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掩盖缺点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只是掩盖得多了,我们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自己都听不到内心的声音。但如果人有勇气把弱点暴露出来,“弱点”就变成了“特点”。当然,这需要自己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
  假如有天失去光明……
  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
  ——英国前首相 丘吉尔
  曾经有朋友问我,怎样才能增长人生见闻?是该多读书,还是该去多做社会实践?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在现代社会里似乎是个矛盾。有时候挣了点钱,想出去玩,却总是选不好目的地。是把假期都攒在一起,干脆去远远的地方玩个十天半月?还是积少成多,每年多出去几次,每次少去几个地方?
  开始的时候我很努力地帮她筹划。这种事情见仁见智,我能提供的也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不过说的多了,我渐渐发现:其实她似乎并不在意我的经验和分析。她更重视的,是在假设这个问题时,自己内心所引起的快感。是该多读书还是该多走路?她会既想到读书的乐趣,又体会走路的愉悦。在设计旅程时,无论是远洋还是近郊,似乎都能让她乐在其中。
 上学的时候,有天教授说:大家同学了这么久,一起做个游戏吧。他让我们用黑布把眼睛蒙上,再让其他人领着自己,上上下下,在教学楼里走上几层。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做十几分钟盲人,让同学做自己的眼睛。最后他又说:如果觉得受不了,可以把布掀开。
  每个人在蒙上眼罩之前,都信心满满:上这么多年学了,在教学楼里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然而当黑布真的蒙在自己眼睛上时,一种突如其来的恐惧,就伴随着布的味道,猛地一下从鼻腔蔓延到全身。
  每一步应该能迈75厘米,但战战兢兢之下,总怕踢到东西,实际上连50厘米都没有。身子也像灌了铅一样,双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虽然理智上知道游戏很安全,但是那种恐惧,却完全不是理智所能消除。
  当十分钟的游戏结束时,我们又站回了教室。粗略地看一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在中途把黑布揭开过。
  这个游戏告诉大家什么?教授问。
  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考验大家的相互信任程度,还有人说是检查每个人的记忆力。教授最后摇摇头,说:你们想得太远了。其实,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当一个正常人忽然失去视力时,他是什么感觉。接着,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大的字: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实验,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黑伯首创的。我们课堂上所做的游戏,只是很简单的模仿。真正的感觉剥夺实验,是把被试领到一个小房间里。除了上厕所和吃饭,被试必须一直躺在床上。眼睛?被一副遮光罩盖住了,什么也看不见。手?戴着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什么也摸不出。耳朵?里面塞满了棉花,什么也听不到。总之,就是要剥夺一切可以同外界接触的途径,与外界环境高度隔离。
  黑伯在12、24和48小时后,分别对被试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试。考试很简单,只是些简单的四则运算和造句。但是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时间越来越长,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被试者也越来越焦躁、紧张和惶恐,甚至开始出现错觉和幻觉。就算实验结束也不能当场恢复正常。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噩梦,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渐渐恢复。
  想到这个游戏,我才忽然明白,原来我的朋友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去什么地方玩,而在于“感觉”。
  一次价值10万块钱的旅游,和一次价值100块钱的旅游,哪个会更开心?恐怕所有的人都会说:开心与否,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不过如果不能善用自己的“感觉”,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心,那这两种旅游的结果则会是一样的:都不开心。
  很多人也会有这种感觉:趁着春节、十一长假之际,好不容易找了个旅行团可以出去放松一下。临走之前意兴盎然地准备,可是到了外面,却觉得怎么也放松不下来。花费金钱和时间出去游玩的结果,只是回来后电脑硬盘角落里存放的一堆数码相片——甚至连这堆相片,也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而被置之脑后。
无论是读书、打工还是旅游,如果只是为了做而做,其结果都不会太理想。因为当我们认定一个目标前进时,常常会自动把目光聚焦在最后的结果处,从而忽略了达到目的的过程。殊不知,所谓的见闻和乐趣,就隐藏其中。
  现代人,尤其是忙碌于赚钱的现代人,很容易自己把自己放置于“感觉剥夺”的状态里,而且还为这种状态而沾沾自喜。这也很好理解:一个整天关注自己情绪的人,常会被朋友和领导认为过于“娇气”,不能吃苦,从而也就得不到重用。如果再敏感一些,说不定会因为无法忍受外界的刺激而或疯或死。
  我那个朋友表现得尤为明显:30多岁的她,皮肤粗糙如树皮,任凭她用了无数化妆品也无济于事。曾有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得了皮肤癌。不过我觉得,她这完全是心理作用——要是没有这样树皮式的盔甲做保护,她怎么能够忍受得下平时职场上的钩心斗角和白眼呵斥呢?只有麻木自己、封闭自己,关掉所有通往心灵深处的感觉通道,才可能让她感觉到安全。
  她需要的,不是出去旅行,而是如何觉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与自己的感觉对话。
  对于那些处在“感觉剥夺”里的人,最重要的是要重建自己的敏锐感觉。即使会因此而受伤,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任由外界来操纵、封闭自己的心灵。
  而要想重建感觉,可以遵循以下四个途径:
  第一,拒绝“钝感”。钝感和敏感相对,指的是对外界环境抱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其内涵颇有几分类似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难得糊涂”。只不过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种内心的主动选择,而此处所说的钝感则是迫于外界环境压力而不得已为之的东西。
  要重建感觉,第一点就是要摒弃“钝感”。不可否认,“钝感”带给人很多好处,比如:浑浑噩噩地活着,就可以减少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不那么敏感,就可以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开脱的理由;学会藏起自己的感觉(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丧失感觉),就可以避免受伤……
  但这些都是无可奈何下的选择。所以要摒弃“钝感”,就是要从这种境地里跳出来。敏感固然会在有些地方让人觉得难受,但不妨记住一句话:“它是天赋,也是诅咒。”你所要做的就是自由支配这种“天赋+诅咒”,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敏感起来。
  是的,拒绝“钝感”,不代表在生活中所有时刻都必须敏感。你仍然可以选择在一定的时候装傻,或者故作无知,只是这种选择必须要由你自己发出,而非其他任何环境因素所胁迫,同时你要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敏感起来。
  第二,从五感出发,恢复并重建自己的感觉。人的感觉通常都有一些惰性,对那些时常发生的事情会渐渐变得麻木并视而不见。所以在恢复感觉时,人就要学会对身旁经常出现的事情重新恢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与自我进行对话而得出。比如在上班的路上,看着每天都要经过的街道,看着街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熙熙攘攘的人群,你就可以尝试让自己描述此刻街道上的景色,或者细致地描述某个你比较感兴趣的人。运用你能想象到(而非你惯常会用的)的所有感官,从视觉和听觉,再到嗅觉和触觉,如果有机会你甚至可以尝试一下味觉……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锻炼,你会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近视多年的人忽然配上了合适度数的新镜片那样明察秋毫。
第三,相信直觉。在五感之外,人还有直觉,只是它多年来都和“迷信”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与“科学”相对应的东西。关于直觉灵验与否的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提出“相信直觉”,是因为当一个人违背直觉做事时,其实也是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压制。比如一个人买了张电影票准备去看电影,但在出门前就觉得心绪不宁。然后走出门去他发现自己忘了带钱,忘了拿票,忘了锁门,走在路上又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堵车。好不容易到了电影院,又发现电影出奇无聊。回家路上他又被小偷光顾了,丢了钱包和所有的证件……等他瘫坐在自家沙发里的时候,他是否会想到最开始准备出门时的不安?我并不是说他的一连串不幸必然和最开始直觉不良有关,但当这两者相加时,却会给人带来额外的压力,同时也是对自己感觉的一种不良压制。因此,在合适的时候,学会体察并相信和尊重自己的直觉。
  第四,学会把感觉描述给自己听。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都相当乏味,而这种乏味让他们觉得“生活越来越没意思”。不过“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自己的感觉。我们很少会笑,也已经很不习惯哭。剧烈的情绪波动常常不为我们所喜,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对自我感觉的隐藏。
  所以重建敏锐感觉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学会描述自己的感觉。是快乐,还是悲伤?烦闷,抑或是惆怅?要尝试着把自己的感觉划分得更细一些,不要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还好”或者“不错”之类的词语。
  写下这四条,我对那个橘皮一般的朋友说:
  还记得念书时的景象吗?是不是在脑海里,只剩下为了应付考试而苦读的场景?如果是这样,你已经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想想你能用多少个感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皮肤,远远地传来一阵琅琅的读书声,油墨的香气从指尖飘出,或者,你的直觉告诉你,同桌的男生,正偷偷地用眼睛在瞟你?
  如果回忆不起,那也没关系。重温一下黑伯的实验,找块黑布蒙在眼上,做十分钟盲人吧。然后一点点地把黑布掀开,体会从黑暗中重见光明的喜悦。这时你会发现一些以前从未注意过的东西。记住那种感觉,无论你在工作、学习还是旅行,当你觉得自己正在奋力前进时,别忘了把这种感觉翻出来,检视下你是否遗忘了些什么。只有综合你所有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直觉……才有可能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芦 淼 告 诉 你
  当人穿着厚厚的铠甲时,有可能是要挺枪执矛勇往直前,也有可能是想通过铠甲把自己封闭起来。防弹衣对人有好处,但穿得时间长了,那层厚铠甲就很难脱得下来。从此,再往外看去就要隔着一层铁面具了。
人人都是匹诺曹
  在大欺骗的时代,说出真相才是革命性的举动。
  ——英国左翼作家 乔治?奥威尔
  有个心理学教授上课讲“什么是谎言”。他清清嗓子,对着下面的学生说:“谎言是种神秘的心理现象。几年前我写了本专著,叫《论谎言》,相信大家都看过。现在我想统计一下,看过的同学请举手。”
  所有的学生都把手臂高高举起。
  教授笑了笑,说:“很好。我们现在对谎言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我并没写过这本书。”言外之意,全班同学都在撒谎。
  当年看这笑话时,笑得前仰后合,觉得教授真是风趣幽默。
  时至今日,却觉得教授未免不厚道:谁不撒谎呢?
  朋友约我吃饭,我随口说:“身体不适,改天再约。”放下电话愕然发现:我在撒谎,而且心安理得,一点也没有违背父母师长教诲的不安。
  从以前觉得教授风趣幽默,到现在的心安理得,其中过程,耐人寻味。
  就像青原行思讲的禅宗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谎言,也分三种境界。从最早对谎言闻之色变深恶痛绝,到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再到信口开河同流合污,谎言还是谎言,变的是人们对谎言的看法。
  希望孩子杀人放火做强盗的家长少得可怜。大多数人都是听着师长的谆谆教导长起来的,对谎言持绝对的反对态度。就算有人因谎言而获利,孩子们也只会鄙夷不会羡慕。哪怕是骗子世家,也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坦承“你爸是靠骗人发家致富”这个事实。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走向麻木呢?
  海伦?凯勒小时候曾写过一篇名为《霜王》的短篇小说,最后被法院判定是抄袭《霜仙》这一作品,《霜仙》的作者还举了大量雷同的篇章进行佐证。海伦?凯勒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但她的解释也很有说服力:那段时间,她的家庭教师给她读过许多文章。等到她下笔写《霜王》时,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头脑里独有的想法,哪些则是听来的别人作品。
  电视、报刊和网络如此发达,以至于我们已经淹没在资讯的海洋中。海伦?凯勒犯过的错,正被我们一犯再犯。和古人不同: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凡能想象出来的,必是发生过的。但我们的生活很复杂,在记忆里有很多虽未亲身经历却印象深刻的东西。为更好地表现自己,或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大脑把这些东西作为真实事件提供出来。这些“真实的谎言”几乎完全不能激起我们的不安,从而被内心的道德审查机制滤了过去。
  1983年12月,美国总统里根在国会荣誉勋章协会上发表演说。他说,他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此前他已经讲过很多遍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架B-17轰炸机受到了地面防空炮火的重创。它下面的炮塔已经被击中,里面的炮兵受伤了,炮塔的门也被卡死了,无法打开。当飞机拖着浓烟返回机场时,它甚至已经不能安全降落。这时,指挥官命令所有人跳伞。但炮兵很绝望地发现,他没办法跳伞,只能跟着飞机坠毁。
  最后一位离开飞机的人后来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情景:指挥官静静地坐在炮塔外面,对着里面被吓坏的炮兵说:孩子,别担心,我们会一起降落的。
  这演讲非常感人。
  但这个很棒很棒的故事却有点儿小小的缺憾,因为它从未真正发生过。多年以后才有人发现,这个故事和一部战争电影的高潮部分非常相似。
  很显然,里根曾经在什么时候看过这部电影,然后把里面的精彩情节与实际情况混为一谈了。或者说,他通过暗示让自己相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通过暗示来欺骗记忆,有时候甚至已经变成了人的一种潜在本能。当人们对某些记忆的缺失感到混乱,或是由“外人”植入一个强有力的记忆时,他们会通过暗示来让自己的认知协调起来。
  人类记忆的可塑性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惊人。一旦某位权威人士指出我们有过某种经历,多数人当时都难以直接否认。随后他们就开始用设想来填补记忆中的空白。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模糊,甚至我们会主动混淆这种界限。
  当然,人们若能像测谎仪般精确,谎言也不会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一项未曾公开的测验里,253个人对谎言进行直觉判断,分辨正确的比例是53%。这个概率比扔硬币高不了多少。分辨谎言的难度,其实也纵容了谎言在内心的合理化。被发现的谎言,才是谎言。很多人都会这样想。
  当谎言在人内心聚沙成塔时,量变就引起了质变:我们不再对谎言敏感。默默地,我们接受了自己偶尔会说谎这个事实。
  但默默接受是种被动的状态,不代表人们会主动说谎。偶尔抹抹脂粉很正常,但若不抹脂粉不敢出门,就需要额外的推动。是什么规定了人们必须说谎呢?
  环境的压力,让善于自我防范的我们迅速进化到:大家说谎,我也要说谎。
  严肃的环境会让人不敢撒谎,相反,宽容的环境会对谎言产生鼓励甚至激化作用。当一个人吃亏上当被人骗了以后,他很有可能会同样采取欺瞒的手段去对待别人。想想看吧,收到假币以后,真能上交到银行进行销毁的人有几个?又有多少人会忍不住把它花出去?这无关个人操守,只是当身边的人都这样做的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做。想与众不同?周围人们无形的压力会逼得你站不住脚。
 说谎,是圆滑的处事方式,还是对自己心灵的荼毒?这个问题暂且不去讨论。只是作为一种现实,从“见谎言痛恨”,到“见谎言麻木”,再到“习惯性撒谎”,这其中颇多耐人寻味之处。如果有人说,我行得正站得直,一辈子没说过谎。那这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谎言。
  说真话的三个秘诀:
  ◇
正视自己,停止自欺。要说到骗人,谎言首先要能骗过自己,然后才能骗过别人。一个好谎言必须要先让自己都坚信它是真的,才有可能让别人相信它。同样,要想讲真话,也必须要从停止对自己的欺骗开始。
  人可以从自我欺骗中获益,同样,也可以从对自我讲真话中获益。
  ◇
谎言有主动和被动,但并不分善意和恶意。以前有句话叫“这世上从没有‘好战争’与‘坏和平’这两种东西”。其实谎言也是一样。我们常常说的“善意的谎言”,其实并不存在。当一个谎言产生后,它必然会对说谎者的内心产生压力。所谓的“善意”和“恶意”,区别只是在于如何对它进行解释。如果解释得很合理,那说谎者就会变得心安理得。但合理与否?这是一个关于道德判断的主观题。就像面对身怀重病的亲人,是该坦诚相告还是该进行“善意的欺骗”?有人选择将病情瞒到最后一分钟,以避免病人产生焦灼感;但也有人坚信病人也有知情权,即使重病缠身,他们也有支配自己生命的权利。对后者来说,“说谎”就代表着一种罪恶。
  所以“善意”和“恶意”归结到最后,其实只是主动或被动的区别而已。面对困境,有人选择了习惯性说谎,那就是被动谎言;有人权衡了利弊,最终选择说谎,那就是主动谎言。相比之下,主动谎言的危害更小,有时候甚至可以让人从后果上觉得这完全不是一个谎言。但不管怎么说,人可以主动选择谎言,但不可以用“善意”来做幌子说服自己。
  ◇
无论如何,不要习惯性撒谎。在西方的漫画和笑话里,常常对政客进行讽刺,尤其是对政客的诚信进行讽刺。很多笑话最后的包袱和笑点都在于:政客无论说什么,哪怕是在根本不值得撒谎的问题上,也会给人造成“这是谎言”的感觉。不去讨论政客本身的素质问题,单就这种“习惯性撒谎”的结果和成因,也会给人的自身带来很大的心理问题。
  对于习惯性撒谎,要学会去分析它的成瘾。有人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在碰到某些和自己相关的问题时,忍不住就会撒谎。对于这类谎言,人应该自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让我如此敏感”,然后找寻记忆中关于此类谎言或其所涉及问题的根源,通过解决问题,来避免习惯性撒谎。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习惯性撒谎也很常见,就是“引导性谎言”。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前面所说的通过暗示而产生的谎言。这类谎言通常是因为外界某种刺激的引导,或是我们内心关于某类事情的渴望(比如小时候渴望去游乐园玩,长大后很可能就伪造出一个关于在游乐园畅游的谎言,而且自己坚信不疑),又或者是别人对我们的某种期待(父母期待我们学习成绩好,所以现在当别人问及自己儿时考试成绩时,很多人都会伪造一个谎言出来)。对于如此种种,其实解决方法都很简单:努力澄清真相,然后坚信自己的记忆。毕竟,伪造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成绩不算什么大事,也不会有什么坏影响。只要在内心深处不给它扣上“谎言”的帽子,它就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如果鲁迅有幸生在今日,他定会感叹:现代人的鼻子无论怎么碰也不会像他的那么矮了。就算碰矮了,说几个谎话,鼻子就会像匹诺曹那样,迎风而长。毕竟,谎言在现今的世上,已经畅销。
  芦 淼 告 诉 你
  就像“看山三境界”一样,谎言也分三种程度。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谎言所带有的负面成分越来越少。它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不好却存在”的东西。怎样分辨假话?怎样才能说真话?确实是现代人遇到的一个新难题。
  怎样整合矛盾的自我
  当人越以自己身份说话的时候,便越不是自己。给他一个面具,他便会告诉你事实。
  ——英国剧作家 奥斯卡?王尔德
  世上最单纯的就是孩子。
  孩子常常会说“&&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在他们的眼中,人是一种很单纯的东西。好人永远好,坏人始终坏。这世界就是这样简单。
  然而实际上呢?人性之复杂,让所有的哲学家和道德家都无法描述。甚至就连原本单纯的孩子自己,随着他不断长大,随着身体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也很难再给自己一个完整的界定。
  事实是,随着青春期的发育,大脑的发育最为迅速,也最为复杂。以前那些偏激的想法,逐渐变得全面;那些形象思维,逐渐变成抽象思维。这些是量变,带领年轻人走向一个新的思维领域。
  除此以外,还有“质变”。相比“量变”,这些“质变”才是人成长的更主要的方面。这其中遇到第一大问题,就是“我是谁”,就是“我”这一概念,是否足够健康。
  根据完形心理学家辛格的理论,那些对自己没有完整觉察,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单一个体的人,他的自我概念是病态的。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写自我总结。每当你准备对自我下个定义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些迷惑:我是个勤劳的人,这毫无疑问。但是我身上就没有一丝懒惰的痕迹吗?或者说,我平时是个很有决断力的人。但是,我有没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呢?
  实际上,人是由很多这样的“两极”概念组成的。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非黑即白”的错误。尤其是,如果我们身上有些特质,是不为我们所喜欢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地去压抑它,最终局限了我们的生活。
  而且人还有一个天性,会将自己不喜爱的特质“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举个例子:男孩子通常都不太愿意收拾屋子,但是住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里,又实在是快乐。于是,他就会为自己不收拾屋子找出种种借口,并对喜欢收拾屋子的人,有一种特别的喜好或厌恶(通常表现为嘲讽)。如果没有学过心理学,或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不太了解的人,常常会对这种感觉不自知。其实说到底,都是源于人自身的投射。
 “矛盾”这个词,不仅仅应用于那个卖矛和卖盾的人身上,也广泛应用于我们自身。
  那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呢?尤其是,该如何认识到那些不被自己所接受的个性特质呢?
  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那些自己强烈厌恶的一面。然后想想看,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特质如此不接受?是不是因为自己身上也有这种特质,而这种特质又是自己非常不喜欢的?这种方法说来简单,但确实很多人平时疏于察觉,而且它在最开始操作的初期,会遇到自身很大的阻抗。
  当你把这些原本忽视的特质重新纳入思考轨道中时,实际上就是让那些被社会规范所局限的特质重新焕发活力的过程。当然,那些人性中的脆弱,比如说贪婪、忌妒等等,没必要让它肆意妄为;但是那些单纯被局限的部分,例如敏感、仁慈、多愁善感等等,却未必是什么坏事。像这种特质,我们就要从内心深处把它们捡回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个体。
  如果把这个过程推而广之,那还可以从其他三个方面来认清自己。
  第一个方面是在观察自己阴暗面的同时,分清那些阻碍认清自己的“阻抗”究竟来源于什么。是源自单纯对社会规范依从后得到的肯定?还是源自自己曾经某次挨的数落?又或者是,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好像就是脾气禀性使然?
  不管怎么说,找到“阻抗”,然后尽力一点点地在不惊动阻抗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对它进行改变,这是对整合矛盾自我认识的前提。
  第二个方面则是收回投射在外的情绪。这其实是一个自我察觉的问题。因为投射,所以这些情绪已经被赋予了其他的名号。比如懒惰,当投射在外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的只是“某某的懒惰”,而不是“自己的懒惰”。这样下来,我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存在着懒惰的问题。
  在这些情绪中,要特别提出的是“愤怒”。因为愤怒是一种无论在自身感觉中还是在社会评价里都不太好的负面情绪,所以人会忍不住将愤怒隐藏起来或投射出去。在面临某些会激怒我们的事情时,常常会“迁怒”,或者把内心深处潜藏的愤怒外显为“抹稀泥”。比如当自己很忙碌的时候,忽然遇到别人向自己诉苦求助。从礼貌上大家都知道,应该听对方讲完,然后再婉拒。但因为投射和隐藏了“愤怒”,所以人们常常会将这种问题“正常化”,用水波不兴的语气对对方说:“唔,这个很正常。不用太担心啦。其他还有什么干扰你的事吗?”而对方则往往会说:“啊,没什么了。”于是,自己被打扰的愤怒就因为这个而被隐藏了起来。
  第三个方面是承认。要想整合矛盾的自我,其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承认。承认自己是矛盾的,承认自己身上优点与不足同时存在,承认自己会像个有强迫症的清洁工那样把所有不被自己接纳的情绪统统扫到别人家的院子里。
  在进行心理调适的治疗方法中,有些需要外界的强力干预,有些则是自己内心认识的慢慢改变。而整合矛盾自我,更倾向于后者。对于整合过程而言,认识到了这些矛盾,承认它们的存在,就是最有效的治疗。
  老子说:“自知者智,知人者明。”近年来非常流行的EQ(情商)测试就是帮助人觉察自己、整合矛盾自我的一种方式。通过EQ测试,人们往往可以觉察自己被理性所压抑住的感性一面,进一步觉察自己情感的变化,体会自己面对不同情况时的感觉。而通过这样的觉察,人才可以逐渐变得完善、统和。
  芦 淼 告 诉 你
  那些对自己没觉察的人是病态的。那些只愿意看到自己好的一面的人是病态的。作为复杂的人类个体,如果没有办法兼顾两面,就总好像在生命中缺了些什么。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面,隐藏在自己的无意识中。
  活在镜子中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德国诗人 歌德
  曾经,我听过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家中的真实故事:
  家里新装修房子,为了方便,我买了块大大的穿衣镜,挂在墙上,显得锃光瓦亮。
  可妻子回家后看了却大为生气,逼我去商店把镜子换掉。问起原因,她说:这种镜子不好,你要买那种照起来显瘦的镜子。
  镜子还能显瘦?显瘦的还是镜子?我百般不解,于是小心翼翼地说:咱家里可没打算开游乐园,买哈哈镜做什么?
  妻子却说我老土,她说,这是现在的流行趋势。买衣服要显瘦,买镜子当然也要显瘦。那种照起来实打实的镜子,现在都砸在店里,一堆一堆的没人买。
  我仍然犹豫,问:自打铜镜那年代,镜子就讲究要纤毫毕现。一个照起来和真人不一样的镜子,有什么用?要是那样,干吗不干脆在门口挂张蒙娜丽莎?
  她说:这种镜子早上临出门前照一下,一天都有好心情。
  我无语。人家都把“心情”这种主观命题搬出来了,我还能说什么?
  于是我只得费力又把镜子拆下来,扛着跑回玻璃店。店员见怪不怪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不必在乎自己究竟是什么样,你只要关心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什么样。
  人的自我,不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独自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我们或者变成狼孩,或者变成猴子。不管怎么说,都很难意识到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什么事都害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