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摄影的话,还需要学习胶片吗

学摄影,是不是一定得学 Photoshop 一类的后期工具? - 知乎1448被浏览185220分享邀请回答151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3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复古之美 坚持用胶片机学摄影的10个理由|拍摄技巧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使用技巧 &&正文
复古之美 坚持用胶片机学摄影的10个理由
  本文转自佳友在线
  编者按:虽然我们进入数码摄影时代已经很多年了,但有很多朋友仍然对胶片时代的相机和摄影感觉念念不忘。都说摄影器材是买新不买旧,但数码摄 影就真的在所有方面都完全碾压了胶片摄影吗?可能也不尽然。小编由于太过年轻,对于胶片摄影时代没有太深的体会不敢妄下定论,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资深摄影师Christopher Cheng对于胶片摄影和胶片相机怎么说吧。
  特别提示: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在入门卡片机只值数百元,人人手持摄影能力手机的时代,相机变成每人随手可得的工具,但有意学习摄影者,往往因数码年代相机自动曝光、对焦之便,构图以外的 技术,完全依靠相机或者后制软件,忽略摄影基本功之重要。在这个时代,提出以手动胶片相机为学习摄影的最佳选择,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 认同。
  我在这里介绍热爱数码摄影的你们,推荐新手以手动胶片相机学习的理由,以及我的看法:
  有型 (Cool)
  近年有说,伪文青标志物之一,是胶片相机,青年胶片摄影圈中,更有人笑说Nikon FM2因为人熟悉,成为伪文青首选。
  相对电子单反发展至今,大多都离不开一样的设计;手动年代的胶片相机,则各有特式与质感。线条硬朗,金属机身镜头,每拍一张手动过片等等,都令外观以至操作上令人着迷。当然,代价是你把相机挂在身,还是用来拍摄,难免引来旁人(羡煞/奇异)的目光,甚至数句寒喧。连部份厂商都在推出新相机时,以复古造型吸引用家目光,可见设计潮流是一个循环。
  胶片无情 (Film is Unforgiving)
  有 听说,胶片的物理特质与冲印的化学反应,更让人感受到影像的“温度、速度、温柔和愤怒”;但在技术层面上,胶片确实无情。一筒偷得格数再多,也只给你约四 十个机会,出错便少一个机会,用正片的话,曝光差距多于一级,已经无法挽回。即使你有无限胶片在身,也会一样心痛,特别是你想留下的“决定瞬间”,错过便 无可补救。无情的限制,让你更重视每个机会,重质量多于数量,也直接提升作品的精品程度。
  没有现代科技协助,照片成败,大多时在乎你的摄影基本功。
  学习设定 (Settings)
  先 行说明,以下所指的,是没有P(程序曝光)、A(光圈先决)、S(快门先决)模式的手动相机。当然你可以反驳,我把有手动功能的相机,调整至M(全手动) 就可以吧!我会说,那你可以把显示屏的预览关上、全段时间把相机只保持单一ISO,全程不检查屏幕吗?(笑) 道理有如小学不容许学生以计算机学习基本数学,就是以免学生日后连基本加减乘除,也要依赖计算机。
  学习曝光 (Exposure)
  在 电子年代,相机影像处理器、测光表为我们准确计算一切,没多少人再愿意花时间学习晴天十六法(Sunny 16 Rule),以固定胶片感光值、安全快门为前提,于不同环境光度,转换光圈大小拍摄,简易道出光圈与快门的基本应用。有相当宽容度的负片,设计就是让摄影 者于相约曝光设定下,保留高低光位更多细节,提供调整空间。即使在数码年代,相机的测光也无法百份百准确,晴天十六法在高反差与测光失效时大派用场。
  手动对焦 (Manual Focus)
  数 码年代,我们在评价一台数码单反相机的价值与实用度时,自动对焦点数量、分布、速度、准绳度,成为重要指标,甚至有人因对焦选择不合自己心水,而于论坛吵 闹一番。但是无反相机兴起,因镜后距较短的优势,加上第三方厂商开发多款转接器,令大量手动对焦老镜一一重生,甚至带起热潮。Sony更为NEX相机率先 加入峰值对焦(Focus Peaking)功能,使其他厂商重新重视辅助手动对焦功能。
  回 到手动年代,人眼配合单手转动对焦环,便是对焦系统,速度当然比不上现今科技,但论可靠度绝对数一数二,对焦过程也让摄影者有更多空间,思考摄影的更多可 能。传统对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靠相机的裂像、黄点、叠影等对焦辅助工具;另一种是依靠传统镜头的景深尺,把光圈与景深范围预先配合调节,在观景窗内专 注构图快拍,于突发场合与街头题材十分方便。
  贼人不会有兴趣 (Nobody will Steal It)
  这点,要视乎贼人是否懂得分别老相机价值,毕竟一些胶片相机仍然有价有市。不过,过去单反相机外壳以铁、不锈为钢、铝等传统金属制造,如你选择在被劫时勇武抗贼,确可作为坚硬的自卫武器。总之小心保管器材为上。
  没自动感光度设定 (The ISO Isn't Auto)
  胶片摄影年代,对新闻工作者最头痛的,模过于感光度的限制,特别在室内与晚间,选错胶片要甚中途回片更换,那么硬着头皮先完成在机内的一筒。每筒胶片选定感光值,就可以限制你务必随环境光暗,在同一基准下改善光圈快门设定,学习两者如何互相配合。
  让你放慢脚步 (Slow you down)
  这 也是不少习惯数码相机的摄影者,回到胶片摄影的主因。摄影科技让摄影更普及,但也让我们于较少限制下,拍下更多不必要、重覆、甚至劣质的照片,浪费更多时 间在选择、后制、补救。随突发事件以外,摄影在绝大多数时候,应该在按下快门前,思考按下快门的构思、原因,而这种“慢”,也让你更深入学习每一种摄影设 定,以拍摄更好的作品。
  器材便宜 (Cheap Gear)
  虽 然135全片幅机身,已经降至近万元水平,但全手动胶片单反,可以低廉至三五百元连标准镜(如欧俄M42、Fujica X、Pentax/Ricoh K接环等),而较受欢迎的全机械单反(如Nikon FM2、Pentax MX、Olympus OM-1等)或者旁轴相机(如Voigtl?nder R、Leica M、Konica Hexar RF),只要购入前货比三家,也相对任何不断跌价的数码相机保值。而且在维修与保养上,全手动机械相机也比较容易。每筒胶片购买至冲扫成本,最平暂时约 六、七十元;胶片价格在这几年间确实维持上涨,但入门常见负片价格,仍然维持在合理水平。
  不需再更新 (No Need to Upgrade)
  举例,如果你满足于Nikon FM2具1/4000s快门、多重曝光的功能,除镜头以 外,基本上你无须再于机身上不断升级更新,甚么立体矩阵对焦、更高像素、更高感光度等更新,都与你无关。器材上正常操作、适时保养,支出随时比数码系统更 少,二手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只要你拍数量不太多,也不常用幻灯片的话,常用彩色、黑白负片价格仍然合理。(当然,实际上要视乎个人负担能力而定)。
  另 一个无须更新的好例子,是无数“父荫”的故事。笔者可没这种福气,但有不少人,因为找到上一辈人放在家中防潮箱,甚至衣柜、床底的老相机,而重新拍起胶片 来,廷续上一代相机的摄影生命。电子年代的相机,再耐用也总在若干年后失灵,然后师传一句“没有零件”,便要宣布死亡,成为装饰品,甚至电子垃圾。机械相 机相对耐用与容易维修,一台相机只要适当使用,便可以用上数十年,甚至一代传一代。
  结语:历久常新的美好 从限制中不继成长
  在 这个随手也有一台自动对焦、连拍的相机/手机年代,很多经典的摄影理论渐渐为人忽略。虽然感光元件与高容量记忆卡,渐渐令具限制的胶片淡出主流,但胶片限 制为摄影带来更多的思考、期待。从传统工具开始学习摄影,也许为你带来一些麻烦,但从中所得的基本功与思维方式,对未来的摄影道路,必定大有帮助。
启动速度将更快、照片将更清晰、日程提醒将更易设置。
该机仍保持了全键盘特色,但它的实体键盘是固定的。
出错原因是苹果公司使用了过期的安全证书去验证应用。
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拍照,GoPro正在被边缘化。
参考价格3288元
苹果性价比之选
参考价格2799元
前置1600万像素
一体化金属机身
正面指纹解锁
图形处理能力较弱
参考价格5688元
参考价格2699元
骁龙820旗舰芯片
超高性价比
造型无革新这3件事,真希望在我学摄影的一开始就有人告诉我
这3件事,真希望在我学摄影的一开始就有人告诉我
佩罗特先生
我们在开始学习一个新事物的初期,总会走很多弯路,犯很多错误,我们的失败往往并不意味着成功,它只能成为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尽快学到一点儿东西。今天,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经验,也希望它们能帮助到正进入摄影领域的朋友们,真的去享受摄影本身的乐趣。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相机?这个问题困扰了大部分人,我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是尼康N65胶片相机,以及一个18-55mm的套机镜头,那时我18岁(已经是15年前的事情),依然觉得自己应该需要一台更好、更专业的相机,才能拍摄到更好的照片。而如果你问我什么是专业的相机,我也无法告诉你。那时我希望有人告诉我,最好、最专业的相机根本不存在。唯一重要的是能让你使用任何相机都能拍摄出好作品的技术和思想。要知道时代已经改变了,成像技术发展异常迅猛,有些人已经靠手机摄影为生,你现在觉得专业的相机或许在一年之后就彻底落伍了。做后期还是不做后期?一开始,你可能会听到一些言论说,做过后期的都不算真正的摄影,因为这不真实。但其实,这也算是一种误解。当然,我最初也这么想,认为“在相机中直接得到最正确的曝光”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意味着我不需要在拍摄后进行制作。其实,我希望有人告诉我,所有照片,甚至是电影,几乎都一定程度的受益于后期。安塞尔亚当斯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对后期的思考:“底片相当于作曲家的乐谱,而照片才是真正的演出。”安塞尔的这句话让我明白,拍摄的过程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完整的表演现场,其中更重要的是运用你的创造力。后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第二步创作。你不可能达到完美没有照片是完美的,我们中很少有照片能被提升到美术的水准,无论这意味着什么。在我早起学习摄影的过程中,这个想法让我不堪重负。而且我很清楚,我的照片看起来不像网络里的一些图片或者杂志图片精彩,我感到很沮丧,似乎我所有的学习都是错误的。我希望有人告诉我,即使你从事摄影工作,你也永远不会拍到一张完美的照片,但是你的照片一定会越来越棒,因为你在磨练技术,并获得更多灵感。要知道,你不会等到有一天能说:“啊,我是完美的,我所有的照片也都是完美的。”这个时刻永远不会到来。摄影是一种伴随着个人进化的实践,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放松,享受这个美丽的旅程。你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这是我的一些感受,大家是否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可以分享出来呢?希望在留言处可以看到你们的想法。每日手机图投稿如果你是一个用手机的人,并热爱手机拍摄,请将你的手机拍摄图片发给蜂鸟微信,我们将选择最有趣的、最及时的、最有逼格的手机作品刊登在微信上。……请在蜂鸟网微信(fengniaoweixin)进行投稿。留下你的: 1组手机作品(不超过4幅); 手机型号; 你的联系方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佩罗特先生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排他性视角,个人独创性,科学探索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