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阳台效果图,阳台2.5米,后屋长12米大梁怎样配钢筋?诚谢?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61个村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61个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名单第五批日公布,共38个镇、61个村
01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02 天津市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
03 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
04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05 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大阳泉村
06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07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08 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09 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10 山西省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
11 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12 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13 山西省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1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
15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16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17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
18 浙江省仙居市白塔镇高迁村
19 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
20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
21 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
22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
23 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24 安徽省休宁县商山乡黄村
25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关麓村&&&&&&&&26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
27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
28 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
29 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30 福建省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
31 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
32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
33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
----------------------------------------------------
34 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35 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
36 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
37 江西省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38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
39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
40 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
41 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
42 湖南省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43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
44 湖南省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
45 广东省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
46 广东省梅县水车镇茶山村&&&
47 广东省佛冈县龙山镇上岳古围村 4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
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
50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
51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
52 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
53 四川省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
54 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
55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 56 贵州省雷山县郞德镇上郞德村
57 贵州省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
58 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驿村&&&&
59 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电达村
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五堡乡博斯坦村&&&&&&&
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
第五批名单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达350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13日在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共有99个镇、村入选,至此,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分布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聚落形成和历史演变过程,有助于展示我国优秀传统建筑风貌和优秀建筑艺术,是建造技艺和民族风情的真实载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纳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今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将不断完善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的指导,建立名镇名村的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
01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京郊的“中国传统村落”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焦庄户村位于顺义区东北部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东直门60公里,距顺义城区30公里。全村383户,1251人,旅游接待户122户,其中市级旅游接待户12户。从业人员195人,共有床位330个,可供400余人就餐。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1979年被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定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焦庄户地道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连接龙湾屯、大北务等5个村庄,全长23华里。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巧妙地利用地道支援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由于功绩卓著,1947年10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人民第一堡垒”锦旗一面。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1987年建成开放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保存完好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面。现在供人们参观的地道遗址有650多米。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创下的不朽业绩,显示了人民战争伟大、神奇的力量。
每年来地道战遗址参观的人数达10余万人次,电影《地道战》的部分镜头就是在此拍摄的。这里背倚层峦叠嶂的燕山-三十里山峰,峰峰相连,层林尽染;环抱碧波潋滟的金鸡河十八湾河水湾湾相挽,山水连天;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休闲度假的天然“绿色氧吧”,著名作家浩然就是在这里创作了长篇小说《艳阳天》。
 地道全长23华里,内有单人掩体、翻板、作战指挥部、辽望孔、暗堡、通气孔、水井、休息室及驴槽、锅台、柴棚、樯柜出口等。其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精巧,定会令你惊叹不已。
  谁能想到,这绵延数十里的地道,竟是抗日民众用铁镐土筐修筑而成。当年焦庄户军民利用地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日本侵略者,荣获“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置身于这中外闻名的地道中,你会对我们这个顽强不屈的民族油然而生敬意。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现可供观众参观的地道650多米,且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单人掩体、陷阱及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另外还有看地道战争电影、听战斗历史、吃“抗战饭”、看“地对空导弹基地”、秋季苹果采摘等项活动。
  焦庄户民俗旅游村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睡农家炕为突出特色,让您亲身体味农村、农民的生活,品尝可口的农家饭菜,尽享农家的乐趣。这里有推碾子、骑毛驴、放鞭炮、采摘农产品、品尝绿色天然食品、干田间农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新兴建的环山公路让您步步见景,三十里的绿色长廊令您处处生情,万亩飘香的果园让您流连忘返。焦庄户的特色果品有苹果、贡梨、酥梨、柿子、酸枣、山里红等,既可观赏,又可采摘,其中龙湾贡梨、苹果、桃、枣已获得安全食品认证。
久居城市的人们来到焦庄户,徜徉于绿野田园之间,闻一路果香,揽四方美景,摘时令果品,尽享久违的田园生活。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龙湾人以饱满的热情笑迎八方游客,诚邀四海宾朋。游客入住焦庄户民俗旅游村,享受反璞归真的农家乐,感受浓浓的乡土情,同时在闻名遐迩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留下您的脚印。也许带给您的不仅是对历史的感叹,也许还会让您产生对今天生活的些许思考。
小贴士:焦庄户遗址纪念馆(开放时间:8:00—17:00)
自驾线路:开车走京顺路,到牛栏山十字路口右转,然后向前直行20公里即可到达。
乘车路线:东直门乘934路直达。电话:010-461250
石头村――西井峪
  穿过蓟县县城北侧的铁道洞,绕至府君山后身,环山行至空旷处,一村落豁然呈现眼前。西井峪村位于蓟县县城北2.5公里处,与繁华的渔阳古城仅一山之隔,犹如“世外桃源”。整个村落坐落于石山之上,拥有8亿年地质石岩。除此以外,当地村民世代以当地的叠层石垒砌各种建筑物,院墙、厕所、胡同、禽畜、房屋均为石头垒制。村中,石院石房、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桥石栏随处可见,且垒砌得光洁、整齐,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此,该村又被称为“石头村”。
  村内幽静古朴,群山环抱,绿树蔽舍,石街石苑,石屋石墙,石头广场一派古朴遗风,形成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如今,该村有着“五景、十坊”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五景:即石头广场、万卷石书、穿云晚眺、寿山福水、天龙觅踪等五处自然景观;十坊:即皮影坊、草编坊、缝绣坊、根雕坊、泥塑坊、石艺坊、豆腐坊、煎饼坊、菜干坊、漏粉坊。古老的宅院,传统的工艺,粗朴的山民,让几近失传的民间“瑰宝”在这里寻找到成长发展的沃土。近些年,该村受到摄影家、民俗专家等的青睐,中国摄影家协会邵华、导演谢晋和本市民俗专家冯骥才等人均曾慕名而来。(
&02 天津市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
西井峪村位于蓟县渔阳镇府君山脚下,人口700人。2005年,镇村两级充分利用该村古朴特色,对村庄行保护性开发,整合村内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深入挖掘石院石方、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桥石栏,和万卷石书、穿云晚眺、福山寿水等自然景观,打造出“五景十坊三十院”,其独特的石材风貌和醇厚的民俗民风,更吸引了津京众多摄影者的关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摄影基地,形成了以石头及摄影为特色的旅游专业村。2010年,西井峪村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截止2011年底,共发展农家院33户,人均收入显著提高,达到了人均一万余元。
03 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辉煌。有人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大梁江始建于元末明初,旧时属山西平定府管辖。新中国建立以后隶属山西平定县,1959年划为河北省井陉县。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荣誉称号
井陉大梁江村[3]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武举人”的“一宅九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进一道门,可以走遍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里有楼,楼上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楼,院能通院,可以说是深山里的大宅门,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石家庄市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处。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井陉县大梁江村成功入选。
离“一宅九院”不远处,一株千年古树见证着古村的历史。据考证,这株老槐树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老槐树的树心已经枯朽,仅有部分树皮活着,整个树身向东南侧倾倒,被村民们用一个拱形的小牌楼支撑起来,它又顺势向上生长,依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老槐树表皮苍劲皱黑,枝干屈曲虬结。
据石家庄市文物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大梁江村主要是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大梁江村党支书梁顺义告诉记者,这些石头建筑房屋大部分都没住人,很容易老化坍塌,村集体经济无力实现保护修缮,急需有眼光的投资商注入资金管理。石家庄市文物局人士表示,大梁江村的古建筑年久失修需抓紧抢修、保存完好古风古貌。市文物局还将逐步拨款,用于古村的保护和修缮,
04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
走进村中,仔细观察,窑洞由两部分组成。村东的窑洞只露出窑洞的门面。初看上去,与普通窑洞没什么区别,但仔细再看,洞体却是隐蔽在山体内,村里人称之为地堡。这些地堡,都由碗口大小的河卵石碹成,顶部为拱形,墙体垂直,地面铺着方砖。
地堡大小不等,高度也不同,大的三十几平方米,小则仅几平方米,有的高七八米,有的仅高两三米。但不管大小高低,所有的墙上,都有数个通向其他地堡的拱形门。穿门而进,又是一个地堡。后一个地堡如同前一个地堡一样,又有若干个小门通向另一个地堡。以此类推,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除此之外,还有重叠式地堡,由下而上,用长条状的石头做成台阶,一堡连着一堡,宛若现在的楼中楼,一直通向半山腰间。更有奇妙之处,地堡连着暗道,暗道又连着暗道。错综复杂,曲折迂回,一直通向野外,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堡暗道群。
令人称奇的是,一条暗道内,有股泉水,甘甜醇香。有的地堡内还有碾子、石磨、灶台,不出地堡,就可以加工粮食、生火做饭。有的地堡内还筑有瞭望台、通风口、排水渠、采光孔……村中一些老人介绍,他们小的时候,经常在地堡里发现一些古代兵器,六七寸长的枪最为常见,但谁也没有保存下来。这更为暗堡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
村西的一部分窑洞建于地面之上。有一层也有二层。一层看上去像是店铺,多为临街,一间挨着一间。二层多为单间,窗户向阳,通风透光,像是旅店。村西还有一处古戏台。村北,有一紫竹林寺庙。梵歌声声,萦绕在村庄上空。从这些建筑看,又像是商业之地。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前,村中一直有人居住。之后,村民集体搬迁至晋祠公路的六合新村(又称晋阳苑)。现在,只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独自守望在村中。老人说,七十多年前她嫁到此村,村里就是这个模样。
店头村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地堡又是怎么形成的,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从村中9棵苍老的古槐看,该村至少也在一千年以上。从紫竹林寺的碑文中,该村的历史可推算到唐代。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要比唐代早得多。村庄对面的山上,有一棵古柏,更给店头村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相传,古柏能走,来去自由。后人发现这是一棵宝树,便用钉固定在此。记者看到,该树为一根两身的连理树,直径分别为80厘米左右,树的身上钉有古代用的铁钉。
  一位活络村民热心开发故土
李贵虎是土生土长的店头村人,他养过汽车,开过石矿,也经常到各地旅游,但他还没见过像自己村中结构如此奇特的窑洞。去年9月,他产生了开发本村窑洞的想法。当时,他就成立了太原市灵邱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之所以叫灵邱峪,是因为紫竹林寺的一通碑文中写着,唐朝以前,风峪沟就叫灵邱峪。
据李贵虎初步调查,店头村原有3000余间石碹窑洞,现存较完好的有460间,其余皆倾圮。上世纪80年代村民搬迁前,村中有400多口人。搬迁后,因为长时间无人居住,大多二层建筑物已倾圮倒塌,三层、四层的建筑物也有一半倒塌,现只剩残垣断壁和基址。一些建筑物的墙体发生裂缝和变形,墙皮剥落。院落的门楼、照壁大部分已残损或倒塌,窑洞内上下层间通暗道口的石台阶风化较严重,木制梯子大多不见踪影;窑洞内的杂物、垃圾、尘土到处都是。在院落中、窑顶上杂草丛生,一些窑洞已成危窑。
从残存的垣壁基址遗存可考,像这种楼层式的石碹窑洞,设计如此独特,在全国也实属罕见。但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军事基地,只当作民宅开发。后来,省城的一位专家来此考察,提出店头村可能是古代的军事城堡或屯兵之地。
这些民宅,虽已废弃,但产权还在。通过查看,他选择了村中心较集中的四处地堡作为开发的重点。与宅院的主人签订了协议,开发后利润四六分成。李贵虎为六,宅院的主人为四。
王春生也是店头村人,爱看古典书籍,也热心。得知李贵虎要开发本村古窑洞时,他整理出有关古窑洞近十万字的文字资料。王春生也认为,从店头村现存的石碹窑洞群的结构、功能初步推测,历史上店头村应是一个军事堡垒和屯兵之地。这更增加了李贵虎的信心。记者看到,一个古建筑施工队正在施工,因为要修旧如旧,恢复原貌,进度相当缓慢。一年时间了,只对三组二层、三层、四层式具有代表性的石碹窑洞进行了内部清理和墙体的前期保护性维修。地堡内许多拱形门还未打开,由此通向何方,还是个秘密。
山西风光旅游规划局一位专家说,保护开发店头古村落及其文物景点至少要用五年时间,投资两亿两千万元。这让李贵虎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亿两千万元,从哪里筹集?
一方承载厚重历史之地盼重现风光
晋源区旅游局局长杨秀生说,晋源区虽然是重新划分的新区,但其历史悠久,从公元497年古晋阳城创建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毁废晋阳城,这里一直是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而古晋阳城,就位于风峪沟前,距店头村约5公里。现在的风峪沟,是古晋阳城通往古娄烦国的惟一通道。从该村现存的石碹窑洞群的结构、功能初步推测,店头村就是守护在晋阳城西侧的一个军事基地。相传,此村还是唐高祖李渊起兵时的军营。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原先,店头村的对面,也有石碹窑洞,后来因为修太古公路,将窑洞毁了。
店头村北面的蒙山寨,海拔高1325米,这里不仅是北汉帝刘薛王(刘继元)的一处避暑行宫,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的军队在此还修了很多碉堡。站在蒙山寨,向下俯视,太原市区尽收眼底,晋阳湖鱼塘般大小,湖面波光粼粼。即使是最北端的二电厂,也清晰可见。
有人说,古代店头村并不叫店头村。在宋毁晋阳城后,地堡失去军事功能的作用,才逐步演变为村庄。因店头村地处交通要塞,又渐渐成为客商的驿站。在村东窑堡的基础上,又建起了村西窑洞,成为商业繁华之地。地堡内也住上了村民。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年,该村有500余户人家,3000余口人,马帮、驼帮、推车帮熙熙攘攘、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号称“小太谷”。又因该村位于风峪沟第一个村庄,人口、店铺也居各村之首。故名店头村。
晋源区新闻中心主任杨润德说,晋源区文物名胜丰富,境内现存各类文物古迹95处,太原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个,晋源区就有4个,分别是晋祠、天龙山石窟、古晋阳遗址、龙山石窟。店头村背依蒙山,南面龙山,东距晋阳古城和晋源街办5公里,东南距晋祠风景名胜区10公里,北毗邻蒙山景区,南紧邻天龙山、龙山景区,太山龙泉寺在村域内距村仅1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很容易形成一个大型的旅游开发区。
杨秀生说,店头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既是晋文化的一角,也是晋国古军事的载体,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晋源区的财政收入有限,尤其是刚刚开发了蒙山大佛景区,一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开发店头村。但一些基础工程,政府将统一规划实施。记者看到,晋源区交通局已绘制出晋源区西山旅游公路示意图。店头村也在规划之内。晋源区政府把店头村作为继蒙山以后又一推出的项目。现在,最好的办法是鼓励民间人士开发。如果有人愿意开发,政府将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省城一位史学家说,店头村承载展现了古晋阳的历史文化、军事科学、农耕文化价值,保护与开发刻不容缓.
05 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大阳泉村
日前,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榜上有名。这是继娘子关镇、小河村之后,阳泉市第三个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村子。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从2003年启动,入选目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较完整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大阳泉村是阳泉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有全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古代集镇建筑群。古村内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村落布置格局和历史风貌,是阳泉市现存较完整的古村落。
大阳泉村是继娘子关镇、小河村之后,阳泉市第三个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村子。该村有全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古代集镇建筑群。坐落在阳泉市中心,始建于宋朝末年的村落。村内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村落布置格局和历史风貌。
&日新中国第一个命名的英雄城市——阳泉市正式建立。郭沫若在“赞美阳泉”的七律中写到:“飙轮迎月入阳泉,电灯照亮半壁天;争赞浑如到香岛,飞来仿佛遇桃源。”。这“香岛”即是阳泉发展的写照,而“桃源”胜景却可到市地名出生地——千年古村“大阳泉”去寻觅。
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距区政府驻地13公里。古名德裕城,后因这里泉水很多,风景甚佳,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阳泉,阳泉市因此得名。“阳泉春色”为平定古八景之一。明嘉靖年间,以村北寺沟古庙为界分为大阳泉、小阳泉2村。大阳泉地处小阳泉南侧,村子较大,故名。
大阳泉村是阳泉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从航拍图上看,大阳泉村犹如一只爬行中的乌龟,头向西方的狮垴山,尾朝东边的桃河。风水学认为,此种村形,出人寿而性灵,其中多为文士。村中现存古建有、郄家院、冯家院、姚家院、故居、观音阁、玄天阁、冯氏宗祠、庙育祠(高禖祠)、五龙宫、遏云楼等。
06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西黄石村古名叫金玉村,始建于唐代,明末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村落。现村内的成姓家族祖上,是金玉村最早的定居建设者,并经商入仕,对村落早期营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又有赵、张姓氏家族迁入。明末期杜氏家族迁入,经几代经商,在清中期超越成氏家族,成为名噪一时的晋商大户,兴建大量宅院,西黄石村发展至鼎盛时期。时至今日村中主要姓氏仍为成、杜两姓。
&西黄石村现存古院落达250余幢,占地面积达4公顷,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古建筑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建筑类型以居住院落为主,地方特色明显,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其中清中期完成的杜家大院为典型实例。
西村位于省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北接高平,东临陵川丹河流域中段,毗邻晋长高速公路,南距晋城市区36公里。于日来到此,村外的一切都早已找不到历史的遗迹,如果不是对这些历史遗迹喜欢,是不会来这里的。
西黄石村古名叫金玉村,始建于唐代,明末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村落。现村内的成姓家族祖上,是金玉村最早的定居建设者,并经商入仕,对村落早期营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又有赵、张姓氏家族迁入。明末期杜氏家族迁入,经几代经商,在清中期超越成氏家族,成为名噪一时的晋商大户,兴建大量宅院,西黄石村发展至鼎盛时期。时至今日村中主要姓氏仍为成、杜两姓,家族的相对固定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材料。西黄石村现存古院落达250余幢,占地面积达4公顷,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古建筑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建筑类型以居住院落为主,地方特色明显,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其中清中期完成的杜家大院为典型实例。
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早已远去,留下来的这些遗迹对今天的人来说那只是些破砖烂瓦,腐花朽木。逝去的都已成为历史,残存的有幸让我们饱了眼福。走在这些古街小巷中,常常让我浮想联翩,有时总试着让自己回到那个年代,长袍马褂,手拿一扇,喝酒作诗,那是多么有情调的事情啊!可是总是摆脱不了这个世俗的社会了,怎么也逃脱不出去。只有在这古街小巷,才能勾起那些曾经逝去的岁月,那些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年代。常常感叹古人那种对生活的期望是多么的雅致,多么的奢华又不外显。
07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苏庄村是晋东南的一个古村落,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北部的河谷平川区,距高平市约10.5公里,河西镇1.5公里,国家重点保护寺庙“游仙寺”0.5公里,交通便利,有207国道通过,村周边还有长晋高速公路,全村480户,人口1700人,耕地面积3300亩,6个村民小组辖2个自然村,2007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苏庄村历史悠久,相传初有苏姓建庄,但是创始年代仍不可考.此后不断有李姓等迁入,只是到明代中叶至清代初年,才分别有贾、杨两姓迁入使人口剧增,村庄扩大.
苏庄村是一个以清代晋商宅院为主要建筑的古村落贾、杨两大家族现存的大量宅院即可证明,这些大宅院,现存24座建筑面积20951平方米,反映了贾、杨两大商家的兴衰史,也集中体现了清代不同时期高平市地区古民居建筑的特色,风格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记载着苏庄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发展的商贾密集,民居冠全县的大村落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苏庄村距高平市区10公里左右,西靠牛山,东临丹河,太洛路穿村而过,自古便是高平通往晋城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势平阔、交通便利,相传初有苏姓建庄,故取名为苏庄。后李姓迁入,至明清,杨、贾两姓迁来,人口剧增,村庄扩大。这里依山傍水,地势优越,是高平市晋商大院高度密集的古村落,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目前现存的杨、贾两家的数十处大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修的墙厚楼高,庄重典雅。与其说是一组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并巧妙地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无论是院内院外,还是房上房下,都随处可见雕刻精细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熂、墀头、斗拱、雀替到础石、门窗、照壁均是精雕细刻,匠心独运,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居民建筑艺术珍品。
08 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原名相谷村。为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又任过都察院右副御史,故居便称“三都堂”,湘峪古城又因其亲自主持修建,所以湘峪古城习惯上称为“三都古城”。“三都古城”位于晋城市沁水县东南65千米的虎山脚下,古城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占地面积32500平方米,四面环山,苍松翠柏,水流潺潺,环境优美,层楼叠院,高低错落,与自然色互为衬映,被北京师大前来考查的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
古城保存完好,护城河宽阔。东嶽庙在西门,分为上中下三阶院落组成,第一阶为土地庙,第二阶为关帝庙,最高阶为玉皇庙。徜佯在这些古堡中,踏着明清的街道上,使我的思绪不由地跨越时空,明末清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沁河的水拍打着两岸,养育着这一方的人们。一位伟人王国光悄然地掘起,他历经三代皇帝,四起四落,由上庄走进紫禁城的领导阶层。在他的提携或影响下,走出了多少的进士和举人,湘峪古城的孙鼎相、孙居相,润城张慎言、张敦仁,皇城陈庭敬等。民间流传着“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进士两千五,如若不够,小城寨上补”,那时的辉煌可见阳城的富饶美丽、文风鼎盛、官商云集。
明末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李自成和其它农民军由陕西多次进入富裕的沁河流域,烧杀抢掠。人们为了保护家园,奋力自救,在窦庄古堡成功抵御起义军后,沁河流域纷纷建起了古堡。郭庄、湘峪、屯城、郭峪、皇城、砥洎城等等多达二三十个。砥洎城是在农民军攻下北京后,大名知县选择了地势险峻、三面环水、中流砥柱的大石上建起了四层防御体系的砥洎城。
&09 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12月1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入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产生。在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中,全国共有99个名镇(村)入选,山西共有2个镇、10村入选。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从全国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忻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王化沟村位于宁武县涔山乡境内,村庄顺崖就势而建,面临深渊、背靠绝壁,所处海拔2300多米,从谷底仰望,好似空中楼阁,所以该村又名“悬空村”,据考证这里的建村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王化沟地理位置独特,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其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村落保护的完整性,引起国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反映了我国北方山区特殊地域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聚落形成和历史演变过程,是展示我国传统空间形态和民俗风情的真实载体。该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保护文化遗产、彰显历史内涵、推动芦芽山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0 山西省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10】山西省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
 北洸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北洸乡距县城五公里处。南临凤凰山,北傍108国道,南同蒲铁路。村周围皆为农田林网,远离现代工业区,自然环境良好。
北洸村在明清时期,由本村晋商巨贾曹氏家族建有传统古建筑宅院16处,占地300亩。可惜因日寇侵华、三年内战、文革期间乱拆乱建,至今只剩下三多堂、五桂堂、凝富堂、延龄堂、怀义堂几处。这几处宅院总占地面积22252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1890平方米。  
明清两代,由本村曹、杨、吴三姓建有庙宇,祠堂、大寺、神阁20来座,可惜解放后至文革期间大部分拆毁。现存有娘娘庙、关帝庙、观音庙三座,1997年由村民自发修缮关帝庙、娘娘庙两座。其中村中关帝庙有大清光绪十五年修缮时,碑文记载“北洸村河东有关帝庙,建造之详不可考”。据碑碣修于万历,修于乾隆,修于嘉庆。可见最晚也建于明朝。
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北洸村,距乔家大院7公里,为太谷曹家创始人曹三喜开创曹家辉煌基业,成为晋商一支劲旅时所建。按照中国古训,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寿。
三多堂最前端的建筑是位于宅院北端三座连在一起的三层堂楼,气势宏伟,这座城堡似的建筑,长约60余米,高17米,相当于现在的5层楼高。在明末清初,交通还是依靠马车的年代,在乡间竟然有如此气派的院宅,是非常让人震惊的。早在几百年前大清封建王朝时期,在交通不便的黄土高原上,面前这座占地1.06万平方米,有15个小院,277间房舍的宅院竟是中国古老的跨国公司的总部。曹氏家族从明末清初到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300年间由磨豆腐、卖砂锅起家,逐渐积累资本,不断发展。鼎盛时期曹家开设的大小商号640余座,国内遍及大半个中国,国外在英国伦敦、俄罗斯的莫斯科、伊尔库斯克、日本的东京都有曹家的商号,经营的商品有13个种类,雇员达3.7万余人,总资本达1000余万两白银,是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说富可敌国,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11 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近日,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两渡镇冷泉村位于该县县城以北17公里处,自隋唐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该县五大古镇之一,该村是古代通往西北和晋南的咽喉要道,扼境奇而控灵气,近绵山而临汾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4年随着南同蒲铁路修通,该村逐渐衰败,村内现有人口1740人,耕地960亩,冷泉古村落由于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村内院落功能齐全,建筑类型丰富,建筑艺术精美,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惜地节材理念,这对于今天的建筑创作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2 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晋南乃至晋、秦、豫黄河金三角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共占地二百余亩,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整个建筑融合入了北方四合院、南方徽式建筑和欧洲哥特式建筑三大,既有晋南四合院藏风聚气的民族特点,又具江南园林雅舍秀美的特色,并展示着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风采。三雕艺术,三晋一绝;博施济众,世人典范,是中华大地上别具一格、博采众长、南北融合、中西合璧的一朵民居建筑的绚丽奇葩。
承载着丰厚晋商文化内涵、晋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巨商名宅李家大院,在沉寂百年之后,于日再次撩开神秘的面纱,迎来了正式开放后的首批游客,以其独具魅力的慈善文化,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同一景区的运城市民俗博物馆、中国·万荣笑话博览园同时对外开放。
李家大院位于万荣县阎景村。李家在当地多行善举,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素有“晋商慈善家”的美誉。其经商以“信、义、诚、恭、谦、和”为信条,善行数十代不断,官民共誉,声名远扬。当时,从陕甘宁到内蒙古再到新疆,对晋商的“李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李家大院,“善”字随处可见。大门名为“广善门”,门楼上的牌匾题写着“修德为善”,别具风格的廊子内悬挂着“论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镶嵌有365个字体各异的“善”。
13 山西省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村名的由来:始建于北齐(561-577),相传当时人们发现北郊有块地方夜间发光,故起名为光村。
基本情况:光村位于泽掌镇中部,有4个居民组,396户,1585口人,劳力数740人,其中党员32人。耕地面积3160亩,近年来支村委一班人,团结一致、勤奋敬业,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主导产业以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为主。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村内汉、唐、宋以及明清时代古建筑保存颇多,2007年被新绛县确定为“古村落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就座落于此。有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绛州澄泥砚。该砚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历代皆为贡品,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2011年村人均纯收入达6902元。光村古村落属新绛县泽掌镇辖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就座落在该村。村内的寺庙、舞台、祠堂、民居等建筑独特,不仅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且极具研究价值。光村位于新绛县城北20公里处的姑射山南麓下,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属于仰韶文化的光村,村居形成于东周战国时期。3000年辉煌的光村,有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多座明清建筑、大小四合院、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国家级保护文物福胜寺、面塑、剪纸、书画、雕塑等,形成了该村独树一帜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特色。
1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北部玉祁镇西南,属惠山区。这里河网交错,码头林立,是江南明清时期著名的商业集散地。老街现长200余米,两侧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石库门、方砖楼、花墙、雕梁、花园等别具一格。礼社老街为薛氏聚居地,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著名画家秦古柳、微雕大师薛佛影等故居均坐落在老街。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荣誉称号。
玉祁镇是一颗璀璨的江南明珠,始于唐末五代以前,迄今有4000多年历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人辈出,人文荟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国家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都出生于玉祁。9点不到我们首先就来到了玉祁镇的“文昌公园'和"风阜寺‘,游览完后去了镇边的“大唐平湖”,后又到了临近的“礼社”古村、参观游览了老街和孙冶方、薛暮桥故居。礼社村人才辈出、有一家“一门四博士”和“一村四院士”真是了不得呀。今天大家是游兴渐浓、收获颇深、不虚此行。
15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南部,东与兰溪上唐村接壤,南与上吴方为邻,距330国道线和国家风景名胜区大慈岩“江南悬空寺”6公里,距著名的诸葛八卦村8公里。据了解,当年玉华叶氏始祖叶坤入赘玉华夏氏,但夏氏后因为不堪贫瘠而迁走,留下来的部分,由叶坤后人遂复姓叶氏,&顽强地维系着血脉的传承,繁衍三十代,眼前这座隐藏在深山处的小山村历经了宋、元、明、清、民国长达八百年的漫长岁月了。曾经这里有三大姓氏:白、夏、叶,所以村名即白夏叶,1951年7月,正式更名为新叶村,取“万象更新”之意。
新叶村位于浙江西南部的建德市境内,村落始建于宋末(公元1208年)。由于该村以村后的玉华山为祖山,所以新叶村支系被称为玉华叶氏。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叶坤到这里安居后的800年间,它排斥了各种外界的干扰,避开了战乱灾祸,繁衍成了一个30余代、3000多人的巨大宗族。据考证,新叶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落。玉华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的住宅,至今仍保留着12座古祠堂,以及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类型丰富,从而被海内外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
新叶村的整个村落以五行九宫布局,包含着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新叶村的街巷有上百条之多,宽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两侧房子高而封闭,巷子窄而幽深。纵横交错的街巷,将户与户、房子与房子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构成一组体现东方神秘文化的立体图像。
新叶村像江南许多宗族世家一样,玉华叶氏在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子弟读书,村里开办有书院、私塾、义学和官学堂。为鼓励读书上进,叶氏家族还对读书有成就者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
新叶村的汉族农历“三月三”庙会,从玉华叶氏六世祖(1357年)开始,族谱有诗云:“一年花市九分九,千古兰亭三月三”。叶氏以延兰亭诗会之风,耕读传家,形成了祭祀、祈求风调雨顺、文运昌衡的传统节日,它也是新叶村的文化节。
昆曲是中国的古老艺术,被称为“百戏之祖”,被誉为戏曲中的幽兰,为士大夫们钟意的阳春白雪,唱腔流丽、悠远、轻柔、妙曼,表演细腻、优雅,新叶昆曲具有比较长久的演唱历史并传承至今。
建于明代的抟云塔是新叶村目前年代最早、最完好的一幢古建筑,塔身上下无任何雕饰,造型秀丽、端庄,周围衬着起伏的山峦,异常挺拔、精神。文峰塔建成之后300多年,清同治年间,在它脚下又造了一座文昌阁。文昌阁是文峰塔的配套建筑,同样为了祈求文运。后在北侧紧贴文昌阁封火山墙建成一座土地祠。土地祠是祈求丰年的,文峰塔和文昌阁是祈求文运的。土地祠与文峰塔、文昌阁建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农业时代玉华叶氏的“耕读传家”的理想。新叶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古村落,是一幅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历史画卷,是一处令现代人流连的世外桃源。
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自驾车沿320国道到寿昌县向南,拐入330国道至大慈岩,再向东进入县乡公路(柏油公路)至新叶村.
16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交通:瓯北码头开往岩坦方向的中巴均经过溪口与屿北。岩坦镇餐饮店多,溪口村也有面馆。
&&屿北,古称菰田,始建于唐中叶。这个美丽而古老的村子至今却鲜为人知。
&&悠游村中,古趣盈然。一条1500米长,完全由岩坦溪的卵石垒筑而成的寨墙,饱经风霜傲然绕村壁立,3米多宽的,以石头驳坎的护寨河静静地流淌着,依附在墙脚川流不息。在屿北村内,众多卵石围墙的包围之下,便是古老的木质瓦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历史……
&&这座村庄的格局很有意思,听当地老人介绍,是根据天地星辰二十八宿布局,而且整个村落犹如莲花绽放。四周环绕的五座山体就像莲花盛开的莲瓣;村落则为莲心,绕村的环路、寨墙和护寨河界定了莲心的形状;内圈的民居和外围的祠堂就仿佛颗颗莲子。老人们说,屿北莲花象征的是对后世子孙人格的警示,希望他们“出官则清正,出仕则清高”。
&&在屿北村的南面,寨墙南门刚进来便是汪氏宗祠尚书祠,因汪氏先祖汪应辰及其子汪逵皆为吏部尚书,所以以“世尚书”标榜。祠堂里现仍悬挂着年代久远的“世尚书”牌匾。
&&村落间,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其中“十八堂”遗址保存较为完整。最为奇特的是屿北的民宅大多有自己的雅号,“乐德堂”、“轩贤堂”、“毓秀堂”、“娴存堂””、“阳和堂”、“茂秀堂”、“钟寿堂”……匾牌林立,翰墨交辉。
全国独一无二的寨墙和护寨河
  来到屿北村村口,首先看到的便是古老的石拱桥,进入村子满眼的卵石山石让人立时有了远离现代,置身农耕时代的感觉。卵石铺就的村间道路两旁,同样也是卵石垒砌的院墙,这些无规则形状的卵石,就像经过艺术家的手,把它们堆在合适的位置,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立体空间。
  最外围更有古老的“护城墙”和“护城河”,把整个村子都保护在内圈,整个古村落防御体系令人惊叹不已。60岁的村民汪德元介绍说,“护城墙”实际上叫寨墙,为避免战乱和内部宗族之间的械斗,古时楠溪江流域许多村落都建有寨墙,除了保障自身安全外,还对明确划分宗族边界、增强村落领域感等有着重要作用。
  环绕屿北全村的寨墙,完全由岩坦溪的卵石垒筑,高约2米,底部宽约1米,顶宽约0.5米,总长近2000米。寨墙内侧,是一条环形的护村路(如图),路面的卵石因岁月久远而光滑异常。记者一路摸着寨墙走过,看到墙身每隔数米便留有铳眼。据介绍,这是为便于瞭望观察,打击入侵者所用。
  整座寨墙外围还包围着一圈护寨河,宽10多米,只要蓄满水,便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村民在护寨河里还捞起了削尖的木桩,这些都是当初阻敌的防御设施。“抗日战争时期,民兵利用寨墙和护寨河,多次打退日本鬼子的围剿进攻。”汪德元说。
  据了解,同时具备寨墙和护寨河的古村落,全国独此一家,别无他处,可见其弥足珍贵。
  村庄布局别具一格文化传承经久不衰
  在屿北村内,众多卵石围墙的包围之下,便是古老的木质瓦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历史……据介绍,屿北村始建于唐代,迄今已800余年。
  汪德元对记者说,村庄的格局别具风貌,是根据天地星辰二十八宿布局,而且整个村落犹如莲花绽放。四周环绕的五座山体就像莲花盛开的莲瓣;村落则为莲心,绕村的环路、寨墙和护寨河界定了莲心的形状;内圈的民居和外围的祠堂就仿佛颗颗莲子。
  老人们说,屿北莲花象征的是对后世子孙人格的警示,希望他们“出官则清正,出仕则清高”。
  屿北村汪氏先祖便有着“父子两尚书,一门三进士”的荣耀。在屿北村的南面,寨墙南门刚进来便是汪氏宗祠尚书祠,因汪氏先祖汪应辰及其子汪逵皆为吏部尚书,所以以“世尚书”标榜。祠堂里现仍悬挂着年代久远的“世尚书”牌匾。
  村落间,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其中“十八堂”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在一个挂着“闲存堂”牌匾的三合院中,记者看到了3个四四方方的石缸。汪德元说,这便是过去村民印染所用,直到民国时期,印染坊仍在经营。
  此外,“茂秀堂”曾是寿面作坊,“钟寿堂”曾是纺织作坊,“更新堂”曾是豆腐作坊……老人们告诉记者,这些古老的民居,传承的不仅是古老的建筑风格,更传承着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文化。
  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木构牌楼群
  和屿北村同时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则另有一番风味。该村初创于唐末五代,现存传统民居除个别外多为晚清和民国时期所建,与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建筑同属浙南穿斗式木构建筑体系,建筑采用地方木、石、砖和土坯建造,结构轻巧,形式多样,风格纯熟,布局灵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介绍,明代是南阁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以章纶为代表的典型人物。村中至今留存不少明代文化遗产,包括章纶故居、尚书第、牌楼群、笃思堂、藏书楼、章纶墓等。
  其中,最有特色和壮观的便是牌楼群,这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木构牌楼群。既保持了宋代《营造法式》做法,又有鲜明的地方特征,集中反映了明代当地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南阁牌楼群原有七座牌楼,现存五座,沿中直街从南向北一字展开,依次为“会魁”、“尚书”、“方伯”、“恩光”和“世进士”,鳞次栉比,古朴典雅,庄重森然,路面以青褐色卵石铺成各种吉祥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采访中,记者看到古村落和古建筑散发的古朴魅力,同时也看到了年久失修,缺乏足够保护的现状。
  “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村民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没有产出,主动保护的愿望并不迫切。”屿北村村委会主任汪世昂说,村里的很多古建筑年久失修,亟需政府加大投入进行保护,同时也希望能与愿意投资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公司进行合作,共同保护开发。记者肖建永/文李立/摄
  ◆相关链接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公布了五批,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169个符合条件的古村落,其中浙江有14个。
17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
金东区傅村镇的山头下村,最近又多了一个头衔。前几天,在全国648个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中,就有它的身影。然而,在网络上搜索“山头下村”,显示的资料少之又少。在不少名村的旅游开发有声有色的今天,已有不少招牌的山头下村显然有些低调。金义都市新区建设进行时,山头下村将迎来怎样的新面貌,着实令人期待。
&&&&位于金华和义乌的交界处的山头下村,建在一座名叫“蝴蝶形”的小山坡上。村内的房屋古朴,颇具浓郁的江南古民居风情。村里60岁的老人沈宾信说,该村列入保护的古建筑有28幢,面积达2.96公顷。
&&&&如果仅仅只是有几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样的村落并不稀奇。而山头下的神奇之处,在于其整个古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暗合了五行八卦。村子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溪自北向南流过,东侧为慈航溪,西侧为潜溪。历史上,有典塘、横塘、湾塘、安塘、柑塘、思姑塘、经塘、破塘八口塘包围村庄,与“开”字形的道路和东西两条溪水形成一个“八卦图”。
&&&&另外,村子的入口也很特别,在东面、西面、北面各有一个村门,南面则有两个,据说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道建造设计的,只要关上门外人就无法进入。
&&&&沈宾信介绍,这里即使雨下得再大,路面都不会积水,因为五个村门分别连接五条小道,每条小道旁根据高低地势巧妙地挖置了排水沟渠,雨水沿着这些水道流下,形成了村内完善的排水设施。看来,名不见经传的石子路,竟有现代水泥柏油路无可媲美的优势。
&&&&对于多数市民来说,他们对山头下的了解并不多。有村民分析,也许山头下只是作为一个观赏景点,并未形成一条成型的旅游线路,很难吸引团队前往。另外,对外的宣传可能还有所欠缺。
&&&&自从金义都市新区建设开展以来,旅游开发被提上议事日程,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和整体包装成为规划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古建筑群,这几年,山头下村陆续进行房屋修缮。村主任沈锦禄说,村里想尽量让古屋保持原样,原来用松木做房梁的,现在还是换上新的松木。目前,村里一边修缮,一边进行合理规划,期待着古村落的破茧成蝶。
18 浙江省仙居市白塔镇高迁村
高迁古民居位于仙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白塔镇高迁村,拥山环水,交通便捷。高迁村是吴氏家庭的聚集地之一,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间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自明末至清乾隆咸丰年间,吴姓白岩、应岩兄弟及子孙仿照太和殿模式,大兴土木,建成六叶马头,四开檐楼房十三座(称宅院),除烧毁二座外,现存十一座,每一座宅院风貌特异非凡,各具风格,外形优美,立面简洁,庭院高墙,马头雄姿。
高迁古民居装饰十分讲究,木雕、石雕、砖雕、悬雕、浮雕,巧夺天工;凤凰、锦鸡、稚鹿、狮子、孔雀、麒麟及花草,雕工精细,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飘逸,或简洁,或繁复,或劲道雄奇,或细密工整,无一不恰到好处,别具匠心,集我国古代民居雕刻之大观。抗战期间,浙江省保安处,宁波高级工业学校迁址高迁数年。现古村落格局保持完好,是研究古民居一份难得材料。&
高迁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群内村民天性开朗,心灵手巧,生活淳朴,尚留有相当多的传统习俗,如纺纱、结带、编草鞋、捣年糕,做佛事等。人与古居相得益彰,一幅与世无争的和平景象令游客羡慕不已。
高迁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是我国古代民居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尤以木透雕动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19 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
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是一处古文化的聚集地,村中完好保存的古地道、明清古居、古道等历史遗迹谜团如云,令人费解。小村子地下方圆2万平方米内古地道纵横交错,有地道口7处,是富家惧劫?官家拒敌?还是为美丽的女子一遮容颜?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虹卧波,无云何龙……”在钢筋混凝土普及的今天,人们已很难见到古代美丽建筑的真面目了。但在离庆元县城不到3公里的松源镇大济村却还能见到巧夺天工的明清古屋、木屋廊桥、接官亭、青砖和鹅卵石镶嵌成的金瓷街、古道等。置身其间,会误以为是历史时针倒转到宋明时代。在大济村,尤其引起轰动的是神秘莫测的古地道。
这个村的每一位村民从咿呀学语起,就知道他们的脚下有古地道。可是,到他们齿落发白时也不知道这地道何时挖成,究竟何用?有人说以前村里很富,为躲避土匪抢劫而建地道;有人说旧时男尊女卑,女人白天不能出来见人,但为了能到溪边洗衣服,就建地道通向溪边。客人上门拜访时,妇女们就躲进地道以回避;还有人说,曾有忠臣为逃避奸贼迫害,回故乡大济隐居后,建地道逃难之用……
种种猜测莫衷一是,这个村方圆2万平方米内,现已探明有地道口7处,地下坑道纵横遍布全村。
那么,大济村是个什么样的村呢?
雕栏玉砌今犹在
日前,记者带着种种疑问前去采访。随该县文管干部走到村口,便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拱廊屋桥,共有5间廊屋,长11.5米、宽4.5米,两头出口如两扇门朝外洞开,成牌坊式结构。在桥中心的横梁上,写有“宋天圣二年建”字样。文管干部告诉记者:在1024年,该村吴毂兄弟俩同时进士及第,谓“双门进士”,衣锦还乡,建此桥以光宗耀祖,故叫“双门桥”。这是全省最古老的木拱廊屋桥,沧海桑田,悠悠千载,风采依旧,是一大奇迹。
走进村里,小弄纵横,旁边既有高耸的青砖墙,也有经雨水洗刷满是凹坑的泥墙,这些古屋都刻着模糊的字迹和雕花,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
据当地长者口述和有关史料记载:到此建起村落的吴氏先祖,不惜重金兴办文教事业,从而使这个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尚有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100余人,被誉为“历史上的进士村”。
这些读书人做上了达官显贵,荣耀家乡。据记载,自宋朝以来,该村就有很多人在朝廷加封赏赐。在村口还有一座二层楼双重檐,四面翼角翘起,雕梁画栋的“接官亭”,并且村里原来的金瓷街都是采用巴掌大的小青砖逐一紧密砌成“人”形,非常美观。
至今村里仍完好地保存有明代民居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德堂、挹清楼等7幢,清代民居有达德堂等10多座。每个大门保存有砖或石刻匾额,文字有:延陵世泽、延陵旧家、恩迎北阙等。199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毛昭晰教授等组成的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评审小组到该村考察时认为,大济祖先巧妙利用该村南高北低的地形,一层坐南朝北,合理利用,二层却利用回廊转朝南,并且整座建筑是前院套后院,大院套小院,统分结合,相得益彰。大门以曲见幽、见奇,构思之巧妙,千古奇绝。
扑朔迷离古地道
该村古地道纵横交错,迄今已发现地道口7处。第一个地道口在村北的一块菜地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构造,地道的两壁下部用鹅卵石砌筑基础,上部用平砖错缝纵向迭砌,顶部用扇面砖砌筑相互挤紧。地道顶部离地面约1.5米,可容一人躬身轻松而行,但在离洞口2米处,地道已被堵住,用的是大小如一的大鹅卵石。
在村民吴良福的猪圈里,也有一地道口,同样用鹅卵石堵住。
在村民吴宗太厨房间的灶旁却是一个长方形的地道口,全部用石板拱砌。
文管干部说,现已发现的地道口可分为通往野外和通往其他屋内两种,并且确认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地道口的拱圈规模大小不等,拱砖的规格也不一样。
村委会主任吴美福是少数进过地道的人。据他回忆说,1970年上头号召“深挖洞”时,他想起了村里自古就有的地道,于是就领人掘开了封住的地道口子。地道口全部用砖石铺砌而成。刚开始下去的部分,是很光滑的2米长的石板,一共铺了7阶。在地道壁上还留有可以放置灯具的凹洞。下面的泥土非常结实,他和10个壮劳力整整干了一星期,才挖了10米深。挖到10米深时,空气越来越稀薄,挖掘难度也加大了。同时,当时周围的住家都担心这会影响到房子的地基,于是,吴美福等又匆匆将它填上。
去年,村里开始考虑发展旅游业,又从这里把洞挖开,却发现当初干燥的洞如今已经积满了水。
那么,在这么一个古文明村地下蜿蜒的地道作何用呢?文管干部专门进行研究,推测最早的古地道是宋末元初为抵抗敌人入侵而修建此巨大的躲避工程。宋时大济村有不少人官居要职,他们注重忠孝节义,宋将亡时,许多高官归田大济以效忠大宋,该村至今仍留下
“三不降”的警句:“主降奴不降,男降女不降,老降少不降”,可见其民族精神。
可惜这只是一个推测,缺乏科学依据和史料佐证。究竟什么年代建造,还是一个谜。
在发黄陈旧的《吴氏宗语》中,另有这样一段话:叔伸于万历年间出任西苑马寺盐政……讲明朝万历年间“伸公”将“假太子”李尚迁正法后,遭官宦诋毁,愤然归田,在聿新堂辟“学圃”,开地道有四,使地道“如环之蜿转不绝”,据此推算,聿新堂的地道距今已有400多年。
文管干部说,地道是在古代不同时期建的,但在何时因何被全堵上,又是一个谜。
谜团如云费思量
该村的卢福神庙位于回龙山西麓,整座古庙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
该庙为纪念古代神医而建,多年来,当地从事医务的学者、专家对庙内保存的100份古代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研究,确认这些原始处方用药分量适宜,具有充分的医学道理,是一份古代医术的精华,说明这些处方出自古代高明医生之手,这人究竟是谁?
在卢福神庙的后山有一条长1公里多的跑马场,全部用鹅卵石紧密嵌砌。在跑马场旁有射箭丘。有人说是古代达官贵人为休闲赛马而建;有人说是古代武士为习马练箭而建,究竟为何而建,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该村通往县城还有一条2.5公里长的古道,全部用香糕大小的青砖“人”字形墁砌,做工精细,如此浩大的投资出自何人,建于什么年代,又是一谜。
令人称奇的还有该村的古井,井壁全部用大鹅卵石砌成,但砌的井下大上小,却仍牢不可摧,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神秘的大济古村,谜团如云的大济古村,何时才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呢?
&大济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距庆元县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吴氏先祖,历代尊师重教,崇文尚礼,人才层出不穷,使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遗存金街、古道、古地道、卢福神庙、吴氏宗祠、木拱廊屋桥、明清民居建筑等诸多古迹文物。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理学家朱熹、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到大济讲学,民国时期,孔子南宗第七十四代奉祀官孔繁豪恭护孔子夫妇圣像,曾避隐于大济,死后葬在大济的仙宫山。
崇煦公在开发大济前夕,于宋真宗戊戌十六年(998)在竹坑庄(松源镇西门村竹坑)不惜重金建造一座“豹隐洞”书堂,聘请名师教授四子应试制艺文章,长子吴榖在仁宗天圣二年(1024)登甲子科进士,次子吴毂在景佑元年(1034)登甲戌科进士。十年内伯仲双双题名雁塔,赫然名震乡里,时称“一门双进士”。
村东南部群山环抱,西部河谷盘地,有济川溪从村中经过。大济村为松源镇最大的行政村,有耕地面积1328亩,林地面积7006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业收入,因距离县城近,村民主要以进城务工以及经商为主,新兴产业有苗木及从事旅游业的收入。
&20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
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的中直街上。牌楼群原有七座,现存五座,皆坐南朝北。五座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一字排列,全长150米。保留较多早期手法,具有明显的浙南地方建筑风格。牌楼立于明正统至嘉靖年间,高7米左右,面阔5.5?7米,进深4米左右。现保存情况较好,周围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五座牌楼形制、结构相近。均为木石混合结构,单开间三楼悬山式,进深分心用六柱。用材比较粗壮,收分、侧脚、升起均很明显。同时又出现异形斗栱、异形梁、插栱造和屋面平缓等。南阁牌楼群规模宏大,形制完整,是明代牌楼少见实例。既保持了一些官式做法,又有浓厚的地方风格。构造上中柱深埋以稳定整体建筑,空间透露以减轻负荷,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五座牌楼建造时间相隔百年,细部的变化反映了地方风格的演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温州乐清南阁村牌坊群
南阁村的明代牌坊群,原有七座牌坊,现存五座。自南往北依次为“会魁”、“尚书”、“方伯”、“恩光”、“世进士”,五座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一条由卵石铺砌成图案的直街上一字排开,全长150米,层层递进,气势不凡,动人心弦。保留较多早期手法,具有明显的浙南地方建筑风格。牌坊群立于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均高7米左右,面阔5.57米,进深4米左右。现保存情况较好,周围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由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秉性刚正敢于直谏的章纶始建,其后裔续建而成。均为一间(进深两间)六柱三楼木石坊,悬山顶,梁架斗拱结构,组成三楼,明楼悬中遮盖次楼,屋面阴阳合瓦,脊饰龙吻,龙吻高耸、造型奇特,用材粗壮,中柱用石、有收分、侧脚,柱间联以大小额坊,中悬红底金字匾。柱下做石台基,斗拱硕大、并用月粱。
世进士坊(1544)斗拱出翘极长,为地方做法。恩光坊(1506)月梁起拱很大,做法特异。
方伯坊(1465)月粱弧度极大,成了木拱。尚书坊(1485)协心斗拱七踩三翘,山面月粱殊形异制。
会魁坊(1439)偷心斗拱五睬二翘。五座牌坊,形制相同,做法相似,屋顶飘逸飞动,屋脊灰塑精美,前后相随,形成整体,极富韵律感和地方特色。五座牌坊两根主柱均是园角方形的石柱,四根边柱是圆形木柱。柱子的基座用条石叠成,高约50公分或80公分。柱梁上的斗拱结构,颇具时代和地方的特色。以“尚书”牌楼来说,它的正梁上有护斗14个,小斗36个,木正梁的替下又有斗之个;两边柱头有护斗14个,小斗24个;又有单下昂18条。牌坊群在清初作过重修,近年也有修缮,但主体部分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乐清南阁牌楼群
乐清南阁牌楼群(日公布)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建造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原有七座,现存五座:“世进士”(1544年)、“恩光”(年)、“方伯”(1465年)、“尚书”(年)、“会魁”(1439年)。分别为礼部右侍郎章纶及其后裔广东布政使章玄应、广西参议章朝凤、江西湖口县令章玄梅所立。牌楼沿南阁村入口主街道自北而南成直线排列,木石混合结构,单开间三楼悬山式,进深分心用六柱。用材比较粗壮,收分、侧脚、升起均很明显。同时又出现异形斗拱、异形梁、插拱造和屋面平缓等,即保持了宋代《营造法式》做法,又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21 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21】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
许家山,在宁海茶院乡境内,距县城16公里多。交通闭塞,经济落后,700多村民大部分“逃离”了小村,只有200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坚守在村里。
许家山村民没有一个姓许的,只有祖上叶梦鼎、张纯诚,王俊华、胡献来,都是宁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乡贤、清官。人称“许家山四贤”的“叶、张、王、胡”四姓。叶氏宗祠建筑不起眼,他们的祖先却是赫赫有名的右丞相兼枢密使叶梦鼎。根据宗谱记载:南宋末年,宁海东仓的叶大卿父子因避乱,至此定居。所以说,许家山建村的时间,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
许家山又名石头村,这里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屋子是石头砌的,路是石头铺的,就连很多人家里的家具,也都是用石头做的。由于村边上的山里有众多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俗称“铜板石”。140万年前,浙东沿海发生区域性大断裂,滚烫的岩浆从地底喷涌而出。许家山村的玄武岩石矿形成于那个时期,属火山喷出岩。玄武岩石或纵向,或横向,像书页一样一块一块有规则地排列着,只需用铁钎或木棍插进岩石缝隙,用力一撬,一块平整的石头就能完整地取下来。石质坚硬、表面光滑、纹理细腻,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许家山所有的民居都由这些石块砌成,风格一致。
许家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时期,是宁波市区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许家山在清代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许家山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同事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坐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等。
22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
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坐落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九峰山脚下,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最漂亮的砖雕民居村,也是中国古代十大美女银娘之乡。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538户,人口1668人。村行政总面积6780亩,其中林业面积3280亩,旱地1500亩,耕地近2000亩.寺平戴氏祖先从元末迁徙于此,繁衍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据说明宪宗时期村中有“银娘”被选入宫成为“娘娘”后,村中逐渐兴旺,二十四座主要厅堂构成“七星伴月”布局。走进寺平,村中的古宅厅堂清逸秀丽,长弄蜿蜒,阡陌纵横,木雕砖刻,移步换景,砖瓦栋梁异彩纷呈,展示着历史交融的古村文化。徽派建筑风格的古屋遍布全村,古砖雕工艺之精美,古建筑保护之完整,令专家、学者、游客叹为观止。
从市文物局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我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名列其中。至此,我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已达6个,为全省第一。
&《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我国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国务院日将金华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市提出了“浙江之心、山水八婺、人文江城”总目标,形成了“市域、市区、旧城、街区、文物”五个层次的保护格局,积极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据了解,此次各省、市、自治区共上报了300多个推荐名单,经多轮论证、评审,最后确定了61个镇村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我市2个,分别为市本级的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和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据悉,此次浙江省只有9个镇村入选,我市的入选数量在全省和全国的地级市中都是最多的。
&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坐落在省级风景名胜区———九峰山脚下,该村始建于元代末期,原有厅堂24座,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厅堂还有8座,建筑面积
6000平方米,古民宅2.2万多平方米。该村的古宅厅堂清逸秀丽,砖瓦栋梁异彩纷呈,徽派建筑风格的古屋遍布全村,保存有完整的“七星伴月”明清建筑群,有着“中国最漂亮砖雕民居村”的美誉。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至今仍保持五门原貌的沈约后裔居住区街巷格局,有着55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有重点文保单位28栋,一般文保单位50多栋。
&23 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
稽东镇冢斜村位于绍兴县南部山区,地处省道绍甘线与县道车竹线的交接处,其东、南毗邻绍兴县王坛镇南岸村,西、北与本镇车头村接壤,距绍兴市区32公里,东接王坛镇,南界嵊州市与诸暨市壤,北与平水镇毗邻。位于会稽山脉南麓的冢斜古村四周环山,北有秦望山南的大龙山,西有象鼻山,南有轰溪山,小舜江北溪从村北来,环绕村东而去,山青水秀,风景优雅。冢斜古村南北长约150米,东西长约400米,村域面积3.8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256户农户,746人口。全村有耕地418亩,茶园420亩,竹园500亩,山林4700余亩。由于村落中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较多,且保存较为完整,历史文化积淀浓厚,
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日,县政府批准,冢斜恢复行政村建制。日,冢斜行政村领导班子建立,县人大退职老领导余茂法兼任村支部书记,稽东镇优秀部门干部余晋洋下派任村委主任。目前新成立的冢斜古村各项工作正在进行,冢斜村的成长,值得你我关注。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在古城绍兴会稽山脉的南麓,中国香榧之乡绍兴县稽东镇境内,有一座叫做冢斜的古村,其四面环山,南临舜江,风景优美。由于村落中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较多,且保存较为完整,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在2010年1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绍兴府志》云:“冢斜在会稽平水上三十余里,接嵊界,相传越国宫人多葬于此”。相传,舜妃和夏王朝开国元帝大禹王的“禹妃”及越国宫人多葬于此地,“冢”,坟墓,按冢者大也,“斜”,宫人之坟也。又有一种说法认为禹妃葬于古村斜后方,故冢斜村名由此而来。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冢斜是早期越国古都——嶕岘大城所在地;著名地理历史学家陈桥驿先生,根据冢斜的地理历史和风水走向,并根据《水经注》和《吴越春秋》的记载,曾论定,古时越国最早古都、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嶕岘大城就在冢斜。
  冢斜的悠久人文历史必然蕴含着悠久的古建筑群。可谓是古建筑“活化石”。古建筑有始建于唐贞元9年(公元793年)的“永兴公祠”;有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余氏宗祠”;有建于明、清的余氏老台门、高新屋、下新屋、上大院台门屋6座;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桥“永济桥”;有明、清官员来冢斜祭典舜妃、禹妃和永兴神的驿站“上道地轿屋”,有闻名全国的“冢斜古戏台”;有建于明末清初的“永济茶亭”和通往诸暨大、小西岭的山区邮道;有始建于清代的“下新屋古井”和大龙山麓的木瓜塘、刺菱塘和下塘湾塘等等,蕴含中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国难得的一处南方农村历史文化名村,对研究中国乡土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型制、环境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除了众多的古建筑群,冢斜古村还处在青山环抱,绿水萦绕之中。村北大龙山,古时称东岩,与秦望鹅鼻同发迹于仙霞,其山气势磅礴,葱郁圆润。村南轰溪山,山形酷似屏风,山势挺拔清秀,气魄宏伟壮观。大、小狗山和螺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村东草山、狮子山,山体连绵,横亘村首。村西象山、门前山,群峰拱卫,高低错落。小舜江北溪宛似官带,从古村西北向村庄东北沿着象山、门前山和轰溪山之脚下绕村而过,溪水蜿蜒、流水潺潺。村前是一大片平坦的农田,呈现出一派美丽的田野风光。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浙江绍兴稽东镇冢斜村:稽山深处的千年古村
24 安徽省休宁县商山乡黄村
黄村,因一座古民居“荫馀堂”飘洋过洲落户美国波士顿而享誉洲内外,这里是一个千年古村,这是山水与人文景观结合最完美的地方。它位于休宁县城南15公里处,紧靠休婺公路,全村6个村民组,212户,823人,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茶园1600亩,山林5200亩,是典型的一个以粮、林、茶为主的皖南小村。2007年5月被定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休宁的乡村旅游福地,它有着极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保存完好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进士第、中宪第、黄村小学、月池塘,以及建于明清年间的众多古民居等,还有荫馀堂、上门厅、男祠、女祠、乡贤里、尼姑庵、关帝庙、牌坊群等众多古迹遗址。
&休宁县商山乡,距黄山市政府仅10公里,距民航黄山站仅5公里。境内区位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休(屯)婺公路、月瑶公路、在建的汤屯、黄塔(桃)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新安江的重要支流-率水、兰水两大河系环抱全境,全乡土地总面积9446公顷。辖19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2.3万人口,是休宁县第一大乡。
&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嘉靖进士黄福、清康熙文科状元戴有祺、清代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科学家戴震、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老先生都出生在商山。历代名人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著名的“黄村进士第”、“戴震墓”、“孙老故居”。另外。还存留许多古居民、古祠堂等古建筑。
&商山地理环境独特,生态优美。境内有安徽历史文化名村——黄村、有市级生态村——溪洲,均是居家旅游、休闲的绝佳之处。
&商山物产丰富,为市级农业产业话示范乡。有茶园面积1.96万亩,是全市第一产茶大乡,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眉茶生产加工集散地,板栗、生姜、甘蔗等土特产品特色鲜明,闻名遐迩,储量超亿吨的膨润土矿,主矿脉就在商山境内。
近年来,商山乡按照生态立乡、农业稳乡、工业强乡、旅游兴乡的总体目标抢抓发展机遇。以发展茶叶经济、城效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为切入点,力切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突破。热忱欢迎社会各届有识之士来商山投资兴业,工闯商山美好的明天。
千年古村 黄村
黄村位于休宁县城南15公里处,黄村因一座古民居“荫馀堂”飘洋过海落户美国波士顿而享誉海外,这里山水与人文景观结合完美,是一个千年古村。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进士第,还有御中丞相建的“中宪第”,以及12幢体现明、清、民国三朝的众多古民居,以及休宁县教育史上创办最早的二等小学——黄村小学。黄村是安徽历史文化名村、中美徽文化交流示范基地、黄山市市级生态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商山乡茶产业基本情况
&休宁县商山乡,是休宁县产茶第一大乡。全乡有茶园面积1.96万亩,年产干茶4万担,拥有茶叶初制厂近200家,茶叶精制加工厂16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销售眉茶15万担,产值1。5亿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眉茶加工集散地。近年来,商山乡狠抓了茶业质量管理,大力开发名优茶。新开了占地百亩的无公害茶叶加工园区,国家农业部948工程子项目(清洁化茶叶流水生产线)在我乡荣山茶厂建成并投产。茶山茶厂已用有国家颁证无公害、有机茶园3000亩。黄山诚泰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入户商山新上有机茶生产加工项目,并在阜源村建立了2000亩的有机茶基地,上井村开辟了270多亩的无性系良种茶园。
25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关麓村
神奇连体古民居——关麓欢迎您!
关麓村,位于碧阳镇西南,距县城7公里,总面积5.13平方公里,黟县——祁门县柏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较为便捷。该村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因此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下”。
关麓村现有古民居40多幢,景区面积3公顷,代表性建筑为宅体相通、造型精美的“八大家”住宅群,经典之作为多姿多彩、美仑美幻的“民居壁画”,2010年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全村现辖9个村民组,442户,人口1232人,党员59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省生态村和市百佳摄影点,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进村中,就象进入一个“中国古代私塾文化博物馆”,仅“八大家”中就有六处的宅名与书学相关,如“安雅书屋”、“临溪书屋”、“问渠书屋”、“双桂书屋”、“学堂厅”、“小书斋”等。正如村中长老所言:“我汪姓祖先是既经商,又习儒;赚钱财,培人才”。正因如此,村人汪曙、汪烈成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村人汪寿椿创立了古徽州地区第一所西医医院“汉美医院”;村人汪希直烈士成为黟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也是黟县地下党组织的创始人。
烟霞百里间
关麓村是一个以旅游为特色,以蚕桑、紫竹为支柱的综合性农业村,现有水田1176亩,桑园905亩,茶园277亩,紫竹基地近2000亩,该村气候宜人,土地宜耕,环境宜居。先后新建了旅游停车场、售票中心、旅游公厕等旅游接待设施;投入120万元新建关麓新区,投入48万元景区进行线路改造;依托“一事一议”、移民资金和发动群众自发捐款、投工投劳,投入40多万元,对鲍村、岭脚、潘村、宏田、泉川等村民组约4.3公里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投资38万元新建了370平方米的村务活动中心,改善了村文化宣传、党员干部学习、图书阅览、远程教育、人口计生和医疗卫生等硬件设施。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关麓人民正齐心协力,勤劳致富,共同建设关麓更加美好的明天!
满园春色关不住关麓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关麓观光考察、投资兴业!
26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
三洲村位于长汀县三洲镇集镇所在地、也是镇政府所在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属中低海拔山区(260-600米),夏季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年降雨毫米,年平均气温19.8摄氏度,年日照1980小时,土地富含稀土,有机质含量高,且含多种适宜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全村种植杨梅面积达4007亩,是三洲镇万亩杨梅基地的核心区。生长的杨梅个大味甜,产品远销上海等地;三洲被益为海西杨梅之乡。三洲村辖26个村民小组、1424户,4267人,耕地面积2235亩,山地面积5382亩,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23元。三洲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乾隆皇帝曾御书赞其为“古进贤乡”,1929年成立的“永红乡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中国红色第一乡”,2010年8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6月三洲撤乡设镇。
27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
中心村是个规划概念,被认为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的完善。...此说中心村,由适中镇所属22个行政村中若干村构成。
适中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素称文化之乡,历史上有“白云钟鼓,长塔薰风、上方晴雪、蔡坑春树、龙埔夜月、虎岭松涛、屏山夕照、柳驷晓烟”等适中八景。2003年1月,适中镇被列为第二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12月,集镇所在地中心村被列为第五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由200多座三层以上的方形土楼组成的适中土楼群气势雄伟,堪称中国民居之魂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保存完整的方形“土楼王”典常楼(瑞云楼)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高五层、总高17.8米的庆云楼(五层楼)和建于南宋、已有880多年历史的古丰楼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屹立在仁和、白叶两村交界处的文明塔,已有800余年历史,被古建筑研究专家称为“中国第一土塔”,现已列入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古塔遥遥相对的魁楼,象征适中是人才荟萃的文明之乡。此外,还有丞相垒、白云堂等文物保护单位。更使人流涟忘返。适中镇特有的民俗活动--盂兰盆盛会,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适中“楼王”典常楼
近年随着永定土楼旅游的升温,与永定毗邻的龙岩适中镇土楼群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参观,而当地土楼中最完善、最华丽,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典常楼,以其独特的风格、雍容雅致的布局受到游客们的青睐,今年1-5月份共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  适中的土楼历经了宋、元、明、清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土楼文化,不但建筑年代久远、数量多、规模大、楼层高,而且汇聚了明清的建筑艺术、宫廷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精神,清代雍正、乾隆、嘉庆期间(年)为适中建土楼最盛时期,达300余座,全境现存的土楼共有228座,是名符其实的土楼群。
&  在土楼群中,典常楼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可谓是土楼群的楼王,它是福建土楼中最完善最华丽的建筑之一,远望典常楼可见分前楼、主楼两部分,为内包外联式四层方形土楼,占地约2800多平方米,雄姿耸立、大气磅礴,建筑面积2526.71平方米。走近土楼,内部的宫殿建筑的形式、耕读两用的设计、雍容雅致的布局、富丽堂皇的装饰,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目不暇接。
 典常楼楼中设上、中、下三堂,中堂为过厅式酒楼,
中轴线上的三堂屋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是公共活动的场所。两侧以门联系,中堂前后环以廊屋,形成前大后小、前方后扁的小庭院。中堂二侧院中,置纵、横的厨房小屋,分隔成两纵四横的小庭院,是各户生活的小天地.每院中心各设水井一眼,共六眼。主楼内设楼梯六部,可通四层,每层均有木质通廊相通。主楼共有房间125间。巧妙的设计,体现大局中有小局,
充分考虑各户差异需求。
&  2001年典常楼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愧为福建土楼中最完善最华丽的建筑之一。
适中镇土楼方形土楼是适中土楼群的特色龙岩适中土楼
28 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屏南县棠口乡际头村---鲤鱼溪!&
  1、际头村曾是屏南明清时期“四大书乡”之首。从科举看,有进士3名、举人3名(其中武举人1名)、贡生31名、禀生3名、增生8名、庠生68名(其中武庠生14名)、监生85名;高士黄童曾参加我国历史上空前浩大的文化工程——明代《永乐大典》的编纂。清朝“叔侄两进士、父子三贡生”名闻遐迩,轰动县内外。《屏南县志》卷六中载:“开县之初,读书颇少。此一时也。张氏叔侄(指际头张方车、张正元叔侄)中进士发甲之后,城乡远近,弦诵之声洋洋盈耳。可谓盛矣!国家举行新政,庠序气象又复焕然一新”。由此可见际头的文风促进了当时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县长刘廷翰送际头“士林硕望”匾额,以示彰扬。清邑文武庠生张步齐,例贝也赠修职郎,屏南开县建城董首,劳苦不惜,卓著功勋,邑宰沈钟,旌以匾曰:“紫电青霜”。清末的张赞(同盟会会员),曾参加辛亥革命。
  2、际头村的戏剧文化可推屏邑之冠,300多年前的清朝初年就有戏班。屏南的“平讲”、“乱弹”、“木偶戏”均开源于际头村,后来又以“闽剧”闻名于闽中各县。解放后的屏南县专业闽剧团的前身,就是际头村闽剧团。
  3、际头村饮食文化早在清朝乾隆末年就已闻名,其中最为出名算是际头扁食、葱肉饼和花生炒米。清代凡县长到际头巡视都要饱尝际头扁食。无不赞扬际头扁食质感好,最叫人欣赏之处就是那滑溜的扁食外皮非常匀薄,卤汁清甜质地爽滑可口。际头扁食不但流传至屏南城乡,而且远播并闻名于香港。日香港《成报》以“际头云吞、滑进喉咙”标题作了大篇幅的图文报道。《福建日报》、《闽东日报》、《白水洋》乡讯等报刊均有报道。&
  4、际头村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二百多年前清世宗胤祯帝(即雍正)即位后查抄了河南嵩山少林寺,作为嵩山少林寺的支派南少林——福建泉州少林寺亦难幸免。泉州少林寺有个大师铁头和尚自己毁容后逃至际头村慈音寺隐居,并传授武术,坐化后由贴身徒弟张宗标挂孝尽哀,扶柩登山,墓葬际头青洋山上。少林武功,博大精深,从此际头村武术有“甲于闽北各县”之称,并代代相传。现健在的武术师有张世造、张尊朋、周家标、张世茂、张尊农、张尊居、张贤桥、张贤注等。值得一提的是,张贤注在宁德八都一带享有盛名,武功显赫,多次参赛均受到宁德市有关部门的嘉奖。&
  5、际头村古文化遗址遗物甚多。有明清两代独具特色的古民居(保存完整的古民宅近42幢,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有黄氏、张氏祠堂4座,大王庙l座)、有造工考究的古墓群(包括高士黄童的御葬墓、南少林铁头和尚墓、文武庠生张步齐墓、空宠,墓……)、有乾隆年间流传至今的鲤鱼溪、有南少林武功真传遗址慈音寺(包括练功石、《脉书》、伤草药以及流传至今的武林故事;有千年古龙井、有大量独特的梧桐柱联和浮雕精美的古牌匾(原牌匾有160多面,大量在“文革”中被毁,现已收存30多面),有历尽沧桑全国少有福建仅有的石牌坊群、有保存完好的清王朝的“皇帝圣旨”、有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红娘树”、有历史悠久的梁亭(凉亭)、有高耸挺拨树龄600余年的大柳杉群和成片《孑遗植物》水松林、有冬暖夏凉的小洋楼、还有造型美观结构牢固的古廊桥……际头村历史悠久,乡贤名土精英荟萃。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积淀堪称我县的瑰宝。早在一九九五年,村两委就做出“保护古村、建筑新村”的决定;一九九八年又发出保护古廊桥的通告,同年,村委会又与每家每产村民签订了保护鲤鱼溪的公约;
29 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芷溪村,客家祖地闽西山村,一万余人建制的行政村并不多,连城县庙前镇的芷溪村就是这样一个客家村落。明清以来,芷溪村先民先后兴建了六十八座古祠,一百三十八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建筑,被客家学研究人士誉为客家“大宅门”。芷溪富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芷溪区苏维埃政府,所辖丰图、官庄等6个乡,进行革命活动,1935年1月,还成立了芷溪区游击队,坚持革命斗争,直到新中国成立。2002年,该村被福建省授予省级“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芷溪村历史悠久,当地群众流传着“邱三千、华八百,姓黄姓杨一百”的口头禅说法。据当地这四个姓的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南迁前均居住在黄河以北,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成群结队跨黄河,渡长江,进,入福建,先在宁化县石壁定居,后再往南迁移,芷溪的邱姓约在元朝中期由上杭迁居到芷溪邱坑牛角屋,而华姓为明初迁至芷溪,距今均已600多年,而杨、黄两姓来芷溪定居也有550-600年。在芷溪至今还可看到古代保存下来的大小宗祠65座,大型祖屋难以胜数,这些宗祠祖屋绝大部分建于清朝中叶,从其建筑的外部结构,内部庭院的摆设,建筑规模的宏大,内藏古老文物之多,在连城可称是独一无二,而可供开发利用和保护研讨的古建筑设计、装饰、雕刻等更是枚不胜举。目前保存最古老的牌匾是邱姓的“纯孝”匾,为明朝万历年间所赐。
芷溪村的客家居民十分重视门建筑。门楼是一幢房屋的门面,体现房屋主人的身份,更兼溶入周易风水学说,当地有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黄姓澄川公祠,是芷溪人重视门楼建筑的生动体现。石门楼高近六米,柱直径达一点二米,顶部刻有人物、鸟兽、花卉和等图案,全部用上等花岗岩砌成,构造天衣无缝,雄伟壮观。走进芷溪村古居,每一幢古居都有一段遥远的传说,每一幢古居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承着先祖的光荣与自豪。庚福公祠、万德公祠、梧冈公祠、龟山公祠、万斯堂、怡关堂……座座深宅古院,人文蔚起。与福建省一衣带水的台湾省高雄市,居住着芷溪开基祖庚福公的裔孙。据谱牒记载,三世祖邓斌公于明成化年间渡台创业,是闽西最早去台的姓氏,如今在高雄已有几千之众。隔海相望,亦常互问乡音。
  1、渔溪公祠
  杨姓渔溪公祠兴建于康熙末年,是为纪念杨氏先祖渔溪公而建。整幢建筑占地五千多平方米,设房间一百零一间,现仍聚居杨姓渔溪公后裔七百余人。据说,该宗祠建筑与北京故宫同一坐向,民间建筑与皇家建筑相同是一大忌,为此,堪舆先生特地在大门名称上做文章,现阴刻于牌楼上的南离辉映四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所书,每字缺少一笔,不注意是难于察觉的,据居住该幢建筑的杨氏后裔介绍,这样设计目的在于求得制化,如此一来,门楼又显得与众不同。渔溪公祠的建筑设计是典型的框架结构。将该幢房子九个厅堂两厢壁板及门扇拆下,恰可铺设十八个天井位置,摆一百二十张八仙桌宴请宾客,晒九十九担谷子,都有显得绰绰有余,其建筑之宏大,布局之科学,令人自叹弗如。
  2、翠畴公祠
  黄姓翠畴公祠因黄姓翠畴公善行义举,被清庭奖掖,清光绪十八年,翠畴公子辈为彰显父母一生善行懿德而建,前后历时八年始告竣工。该幢建筑装饰之华丽、工艺之精致,在闽西客家地区民居建筑中都是罕见的。门楼琉璃瓦顶,金箔鳄鱼翘角,金边金字兰底堂名,金碧辉煌。前厅上下四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建房阳台能飘多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