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诗 致橡树致橡树中表现两人祝福与共的句子,

分享《致橡树》
来自小组:
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 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现居住于厦门市鼓浪屿,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创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
评析《转》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
全诗共36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评析《转》
《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这种爱情观极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是你——/绝不象攀缘的灵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是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总之,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是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皮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她接着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真正的爱情,当然应同甘共苦。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根叶纠结,“终身相依”。只有这样的爱情,在舒婷的眼中才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的伟岸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在这里对爱情的“坚贞”提出了她独特的见解:爱情的坚贞,不只在于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止于容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结合,而是更进一步,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从精神上完全相融和相互占有;不仅在形体上、而且在思想感情上达到完美的结合,站在同一个阵地,拥有相同的生活信念,追求同一种目标,才算得上“伟大的爱情”。
全诗明丽洗炼、概括集中,作者运用了抒情主体拟物化的表现手法。诗中抒写的对象明为橡树,实为木棉。写法上也独辟蹊径,不去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却用了一连串精妙的喻象从各个角度反衬出木棉的品格、特征、信念和抱负。接着又从心理上对她的爱情观作进一步的剥露,从性格特征上加以刻划。在刻划中用“叹息”、“火炬”两个意象对比,更深一层展示了木棉丰满的个性。然后,又把“寒潮”、“雾霭”等意象铺开对比,衬托和渲染出木棉和橡树这一爱情形象的典型环境。这就从四面八方突出而饱满地表现了木棉对橡树的爱情。在艺术上巧妙的比兴、鲜明的形象、蕴藉而柔婉的调子,构成了全篇的独立特性。全诗收束处,既是虚拟,也是实写,虚虚实实,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开拓了题旨,对木棉的爱情观加以理性的升华,以理想之光反照那象征爱情的形象,使木棉的坚贞倩影更为挺拔和崇高,显得那么饱满、美丽、鲜明!
评析《转》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舒婷《致橡树》韵律分析(转)
舒婷《致橡树》之所以能在她那个时代独具魅力,直到现在仍散发着吸人注目的美,除了它本身所包藏的一般优秀文学作品所具备的艺术品位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在语音上营造的优美的音乐效果,也就是说它扣人心弦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它整齐的韵律上。我所说的整齐不是指诗行音节的整齐,而是指它通篇用一个韵总领全局。一韵到底的诗歌的用韵规则我们通常称之为通韵。通韵在汉语诗歌里的应用是最广泛的,远比换韵诗歌要多,这种用韵特点从古诗到新诗,从民谣到译诗,在所有真正可称为诗的优秀诗歌中,其数量和质量都是换韵诗难以比拟的。这其中隐藏着一个诗歌语音学上的秘密,这个秘密我心里十分明白,但有许多人对此是朦胧的、不确切的。知道通韵的好处大于变换的诗人其实也很多。外国语中也有爱用通韵的大诗人,比如波斯伟大的诗人哈菲兹。我所研究的诗歌语音学里就涉及到通韵与变韵这两种最基本的韵律手法的基本原理和美学特征。以后我另撰论文专门阐述。此文主要是让爱好诗歌的诗友们明白,诗歌是一定要讲究韵律规范的,否则诗将不诗,辛苦了一辈子在写“诗”,也是白搭,出不了任何成果,因为作者所写的很可能压根就不是诗歌,充其量只能被看作散文,这被看作散文的“诗”甚至在散文大家看来也许连三流散文也算不上,也有的人干脆摇头说:这既不是诗歌,更不是散文,是文字垃圾!小心啊,爱好诗歌的人!你看就是连舒婷自己,她有几首可称为真正的诗?她这首之所以流传下来,别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的可被称为诗歌的作品本身就只有那么几首,余者大部分都称不上是诗歌,最多也只是分了行的散文,在她的可称作诗的几首里,刚好就这首有显明的韵律。无独有偶,极力反对韵律的戴望舒就是他早年写的韵律悠扬的《雨巷》一首使他名垂千古,可以说是诗歌女神给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我敢说他别的作品极少有象这首那么韵律显明而整齐的,诗歌就是因为诗人强有力的韵律意识的指导才生发出感人肺腑的音乐美效果。席慕荣《一树开花的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之所以这样流传下来,而他们别的作品不能为人所称道,什么原因?首先就因为他们别的大部分被标榜为诗的东西压根儿就不是诗。为什么不是诗?因为它们没有韵律,更谈不上显明的韵律。反对韵律的人爱用文章内在的韵律来标榜自己的分行是诗,而且很多人爱用古代一首名诗来做例证说唐代的大诗人陈子昂所写的《登幽州台歌》难道不是诗吗?他这首就没有韵呀。持这种观点的人会给人这样朗读:
前不见古人ren,
后不见来者zhe。
念天地之悠悠you,
独怆然而涕下xia。
这四行文字,没有任何押韵的痕迹。
其实,这样的分析正是这类人在诗歌语音学上的无知造成的。我前些年也这样无知过,我在诵读《唐诗三百首》等诗歌时也遇到过这类问题,我曾为了证明诗歌就是韵文,化费了很多光阴,在我研读古诗时,我一首首地分析其用韵情况,分门别类地分析,可也就遇到了有些诗句并不押韵的情况,我对《唐诗三百首》还做过专门的统计,当时是按现代普通话的基本读音进行分析的,分析结果是其中有十几首没有用韵规则。当时也只是纳闷,很有些怅惘,心想编书的人也有弄错的时候,把本是散文的作品当成了诗歌,可能是因为有些文章句子比较优美,如诗如画了,就被人视之为诗。后来读了语言学家王力的《汉语诗律说》以及别的一些理论文章,我如释重负,原来我们以现代普通话来分析的诗歌,在古代的发音中有许多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本身就是用当时的地方方言写成的诗,但无论怎么说,汉语古代诗歌是没有一首没有韵律的!古代的文体分类就只有两类:文和诗。文就是散文,诗就是有别于散文的韵文。所以也可以说文体分散文和韵文。韵文就是诗歌。根据语音学家研究证明,《登幽州台歌》正确的发音是这样的: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za上声)。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ha(ha去声)。
其实古代汉语的一些读音,在一些地方方言里继续生存着,并至今依旧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活的语言。就陈子昂这首《登幽州台歌》而言,笔者发现,如果用江西方言来朗读,就不难发现这是一首押韵很工整的诗歌。究其缘由,很简单,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其中大多以江西为中转的,北方语系对于江西方言必然发生影响。因之江西方言里面依旧残留了较多古代汉语的音韵痕迹。这导致我们今天用江西方言来朗诵一些似乎不押韵的诗歌,却依旧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再如阮籍的《咏怀》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za 上声)。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ma上声)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ya 上声)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ha 去声)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xia上声)
我读王力的《楚辞韵读》《诗经韵读》等著作后,更加坚定了我诗歌韵律化道路的信心和勇气。“有韵为诗,无韵为文。”这是对诗歌与散文界限问题最好的解释。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现在我以“标准诗行”这个观念对舒婷的《致橡树》重新编排,这种编排是依据诗歌朗诵时韵拍语气进行化分的。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
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全文连标点305字,不算诗尾标点276字,行内每一标点其实在朗读时也基本上刚好占一个音节,这样算来全文平均每行13个音节。也就是说该诗共用了22次同韵字,计22个(绝对)标准诗行,韵间距平均13个音。这样的韵律构成,其韵密度是比较适中的,既不算太密,也不算太疏。舒婷这首《致橡树》可谓自觉地是运用了韵律来构建诗歌的,它的成功一是依靠了两颗树这样一个意象,二是依靠把“一七辙”这样一个优美的韵律体系。
感慨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一些古诗,注音都用的是现代普通话。散文发音无关紧要。诗歌是声音的艺术,尤其是诗行的韵脚部分,那是诗歌的核心啊!可现在的语文课本就是这样注音的,编辑这样编,老师这样教,那会误人子弟,把诗歌引向邪途,因为这就给受教育者一个错觉,诗歌可以不讲韵律,只要一分行,就是诗!
现在的网络或纸质诗刊,能坚持诗歌韵律化道路的有几家?我想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教科书的罪过,当然主要是网站的管理人员和纸刊的负责人和编辑的错误导向引起的。
谁来改变,谁来拯救?
评析《转》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评析《转》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评析《转》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所陶醉。
评析《转》
读诗能使人睿智,读一首好诗能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操陶冶。读了舒婷的《致橡树》我算是真正领悟到这个不容置喙的道理了。
舒婷的诗歌是典雅端丽、委婉绰约与美丽忧伤的完美化身,她的诗歌总是有明丽隽美的意象,字里行间渗透着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她的《致橡树》就是这些特色的表现。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很多人都见仁见智。
有的人说这是对橡树雄伟的热爱与赞美,他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他能够忍受一切的严寒逼迫,依旧坚贞地守卫在自己的领土里面不动摇,是英雄的化身,他以自己伟岸的身躯守卫着自己脚下的土地,如此也可以引申为执着坚持自己的梦想,热爱自己国家,从这个层面上分析也可以看做是一首爱国主义诗歌。
也有的人认为这纯粹是一首浪漫、真挚的爱情诗。男人是橡树,女人是站在他近旁的一株木棉,他们彼此根叶相交,彼此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永远不分离,坚守自己的爱情,他们心心相惜,渴望了解彼此以此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好美的爱情,爱情的坚贞在舒婷细腻的笔下刻画地淋漓尽致。
还有的人认为它是表现在爱情面前保持个性、自由的一种独立人格的呼唤。如果爱他,就不会像攀援的凌霄花那样用它的高枝来夸耀自己,也不会像痴情的鸟儿那样随声应和对方,不会像源泉、险峰那样牺牲自己独特的个性去衬托对方。他们认为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他拥有像刀、剑或是戟的铜枝铁干,对方不会因为那样而否认自己是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绝不会为了展示对方的英雄本色就迷失了自己,甚至是放弃自己独特的性格,认为是作者的一种独立人格的真情呼唤。
我读了舒婷的这首《致橡树》后也深感朦胧,一开始也只是认为是对坚贞爱情的赞颂,再认真细读赏析,发现它并非如此单纯地描写美好的爱情。
在我看来,这首诗启发了人类对女性地位重新命名的思考,它开启了女性文学的先河。这首诗以“橡树”、“木棉”这些独特的对比意象一反传统的叙述模式来呼唤人类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思考。
橡树固然具有英勇、神猛的形象,舒婷借这个意象象征了刚硬的男性之美,他有着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而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则体现了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摒弃了传统女性所持有的柔弱、妩媚,它像沉重的叹息,也像英勇的火炬,无形中木棉就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女性也能像男性一样以自己伟岸的身躯爱自己坚持的位置和脚下的土地。多么有阳刚之气的一株木棉形象啊,多么有个性的一株带有新时代女性的木棉啊!
我们是当代伟大的木棉,我们都要爱我们伟岸的身躯,也爱我们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评析《转》
诗人以六个比喻直接列出六个否定,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
诗的前半部落脚点落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诗上,诗人借“木棉”向“橡树”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两者是独立的,又是并立的。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面貌表现对旧观念,旧伦理道德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的决心跃然纸上。   
那么,怎样看待诗的后半部分“伟大的爱情”呢?这种“伟大的爱情”植根于平等: “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很明显,这是一种平等的爱情观。互相独立、平等;心灵相通;相互尊重;息息相连;男有阳刚之气,女有阴柔之美;共享生活的甘苦荣辱,共同承担人生的重担;忠贞不谕,心心相印。
从这首诗的整体看来,它就是一首“女性独立”的颂歌,在这曲颂歌里表达了一种平等自由的爱情观。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把《致橡树》看作一首经典的爱情诗是有失偏颇的。
理想的爱情与人格——舒婷《致橡树》深层抒情内涵探析
爱情,是人类生活之树上的鲜花,是人类心灵竖琴的小夜曲。她以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魅力。成为以表现人类生活、心灵为中心的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从古至今,她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而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则是浩如烟海的爱情诗篇中颇具特色的一首。它以诗人对理想爱情与理想人格的追求的艺术抒写,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赏。
诗篇开头,女诗人以木棉树的口吻,含蓄而果决地向自己爱人的化身——橡树,开始个性鲜明的诉说: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冰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诗人以“我如果爱你”领起全诗,既明白无误地传送了爱的信息,又不失追求独立不羁的人格的现代女性那深沉含蓄的风度美。若把“如果”这一假定之词去掉,直陈“我爱你”,诗句则因过于直白而失去宛转的诗意。女诗人在传递爱的信息时是以不确定的语气, 但在表现自己如何爱的态度上则是明确和坚决的:“绝不学攀援的冰霄花”,因为诗人不想借对方的显赫高度来炫耀可怜的虚荣;“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因为诗人不需借对方的巨大绿荫来筑巢栖息、躲风避雨。在这里,诗人毫不犹豫地否定了“冰霄花”攀援高枝和鸟儿依托绿荫的爱情方式。这实质上是诗人对漫长的传统中形成的一种依附型的爱情观的否定!从女方的角度看,依附反映了历史上女性地位的长期低下,和由此积淀的卑微孱弱的心理意识。在封建社会里,女子一旦委身于人,就把他视为自己终生的依托。封建社会中的许多诗文反映过女性这种扭曲的心理。甚至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中,仍不乏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而50年代以后的一些爱情诗,又不免会贴上显眼的政治标签:即不能容忍爱人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必须是高大完美的英雄模范。这实质上仍变态地传达了爱情中缺乏自立意识的攀附炫耀心理。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最复杂微妙的关系,它受着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制约,受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伦理诸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现实中权势财富魅力的引诱,结合双方往往出现主人和奴仆、统治和受制的关系,从而导致爱情的本质的异化。所以,诗人在此对依附爱情观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现实中人身依附关系的否定,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爱情本身。诗句中“如果”与“绝不”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人格上的自爱与自重,也流露了舒婷诗歌柔中有刚的抒情气质和抒情个性。
与依附型爱情相对的是,是奉献型爱情观。应该说,为爱情而奉献,是美好的情感引发出的高尚行为。献出的一方在精神境界上因行为的高尚而升华为崇高,接受的一方在情感上也往往能因对方无私的给予而深感幸福。对这种爱情关系,诗人的回答是: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爱情需要奉献,奉献欲是热恋着人都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动人引来了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的多姿多彩的抒写。晋朝陶渊明为爱人曾一口气发出了十个愿意:“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愿在竹而为扇,合凄飚于柔握”。而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则毫无悔意地表示:“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我愿意是……》)。这是何等感人的为爱情而献身的赤诚,但是,在舒婷看来,爱情仅有奉献是不够的,她在自己的诗中只是有保留地肯定了它,而没有到此为止,以此为满足。作者把“绝不”换成了“也不”语气委婉了,但作者的态度在根本上仍未改变,因为在具备明确的现代爱情观的女诗人的心目中,奉献型的爱情并非最完美的爱情。因为奉献,就意味着以牺牲一方为前提,它与依附关系中以压抑一方为前提一样,反映了长期封建社会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中的一种历史积淀。依附与奉献,同样反映出爱情双方在人格上的不独立,地位上的不平等;而失去了独立平等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爱的完美。所以,尽管是出于纯情的热烈的爱,在一种近乎圣洁的情绪支配下作出的崇高奉献:象泉源为对方“送来清凉的慰藉”;象山峰,增加对方的“高度”,衬托对方的“威仪”;象月光无保留地赠对方以七彩的温暖,象春雨而无私地洒对方以生命的霖汁。所有这一切,诗人都感到仍不是爱情的精义所归真谛所在,因而诗人没有在她的诗中轻易首肯这一几乎是世代赞美人人讴歌的题旨。正是这一点使得《致橡树》一诗在立意与境界上迥异于前人和他人,从而实现了观念上的超越、突破,闪射出独具的个性光彩。针对奉献诗人果决地说:
不,这些都还不够!
诗人否定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不满足于一方为另一方牺牲,是为了追求爱情双方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平等。所以,诗人对自己爱人的化身——“橡树”宣告: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里有的是做为一个人格上独立不倚的现代女性的庄严!如果说诗人在前面是以否定和有保留地肯定来从反面和侧面表现自己的爱情观的话,那么,全诗至此意义上是一个转折,即转入了对自己理想爱情的正面抒写:做为树,卓立丛林,你我同高;做为人,人格尊严,你我等值!诗人在追求理想爱情的同时追求自我人格价值的实现:橡树既是木棉的爱人,同时又是木棉作为主体寻求自我实现的客体;反之亦然。这是精神上勇于自立的青年一代崭新的当代意识。这当代型的爱情关系,爱的双方彼此是平等的,这平等的基础是独立不倚的人格。既是互不依托的,又是“站在一起”,深深相知的: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听懂我们的言语。
有了彼此精神的沟通,沟通得深沉:“根,紧握在地下”;才有双方形体的结合,结合得高尚:“叶,相触在云里”。他们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他们对变幻莫测的风云有着共同的敏感:“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交换着信息,交流着体验,互赠着鼓励,互传着警醒;或相顾无言,或相视而笑,或琅琅地大声问好,或切切地对耳私语。试问,这在相爱双方心领神会的高度默契下发出的灵魂密码,又有谁能够破译了呢?相爱双方已远远超越了肌肤之亲的低级境界,而臻于神交:“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爱情关系的最佳状态。德国诗人海涅曾借彼此相望的星星,来描写过这种美妙的情形:“他们说着一种语言,/这样丰富,这样美丽;/却没有一个语言学者,/能了解这种言语”(《星星们动也不动……》)。其风韵与舒婷笔下木棉与橡树“互相致意”相仿佛,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爱与爱人《转》
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谢冕的文章《在新的崛起面前》,在中国诗界引起了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讨论,从而引起了广大诗歌爱好者和研究家的兴趣,结果,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一批青年诗人以其含蓄轻灵的诗风将“朦胧诗”这股清泉汇入了我国浩瀚宏大的新诗潮流中,为我国的文艺百花园增添了一朵具有独特韵味的小花。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及以艾青、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其他如新月派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文学研究会中的诸诗人也有不小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独具特色。“朦胧诗”产生之后,虽然还不能在诗坛上占据主要位置,但其影响和价值却不容低估。舒婷做为这些青年诗人的灵魂人物,以超凡的人格理想力量,以女性特有的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以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体验,为诗歌爱好者奉献了一首首心灵之歌,创作了《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船》、《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她的《致橡树》,以明丽隽美的意象,以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以全新的思想内涵,在读者的心海中激起阵阵汹涌的浪潮,成为爱情诗中的精品。《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一书收入了《致橡树》这首诗,实际上,舒婷的诗并不“朦胧”,她虽然极少采用直抒告白的方式,多数诗都运用了隐喻、整体或局部象征等手法,表达的意象也有一定的多义性,但只要你能准确把握舒婷诗歌的创作手法,了解她善于在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社会哲理的特点,她的诗就不难解读。
《致橡树》反映了舒婷诗歌创作的一种普遍的观照方式,在比较单纯的爱的外观下,蕴藏着比爱情本身更丰富的社会内涵。
《致橡树》是一曲歌颂独立、平等、理解、深情、互爱互助的新时代爱情之歌,它美妙悦耳的主旋律中跳动着“自爱与爱人”的爱情最强音。
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我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刚刚从一场恶梦中醒来的人们,开始了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开始了对命运和前途的抉择,也开始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思想领域、文艺领域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在重新认识自我的同时,进行着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批判和扬弃。文学是反映生活的最好形式,作者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对人生的体验,对真理的探求,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沉思。舒婷的《致橡树》做为这个时期的产物,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她巧妙地给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以诗的形式表达了现代女性追求幸福、向往真正平等的爱情的强烈心声,为新时期中国的女性文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致橡树》的成功,在于诗中纯美的意境,更在于诗中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爱情是生活中最美丽的字眼,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力量源泉,爱情虽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没有爱情的人生却是残缺不全的人生,生命中如果没有爱情,就象花朵没有阳光的照耀一样,既没有色,也没有香,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人在生活中找到重心,在事业上获得动力。一代导师马克思说:“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最富于感情色彩的事物,对爱情的描写最容易展示人物的感情世界,最容易以情感人。也正因为如此,爱情的话题对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产生了极大的、特殊的吸引力,成为文学创作上最拥挤的一条通道。中外文学史上,不仅那些有才华的作家要到这里来一试身手,以各种体裁形式描写爱情,揭示社会矛盾,表现时代风貌,而且大批平庸的作家、作者也纷纷涌向这里,以爱情的故事给作品增加吸引力,甚至不惜以胡编乱造去哗众取宠。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曾慨叹说:“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完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着旋转的轴心了。”潮涌之下,难免鱼龙混杂,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中,的确有不少是平庸之作,甚至是糟粕,但同时又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动人心魄的优秀篇章,其中有些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它们为整个文艺创作增添了特有的认识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文艺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散发着生活的芳香。试想,《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等传世名篇中,如果没有对爱情的充分描写,其艺术感染力将会下降到什么样子?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重新确立了“爱情的位置”。长期禁锢的闸门一经打开,潮水便汹涌而出,短短几年,对爱情的描写便从禁区一变而成为热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这其中,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航鹰的《东方女性》、张抗抗的《北极光》、王安忆的《金灿灿的落叶》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讴歌了新时代的爱情观念,向封建守旧的传统世俗宣战,让思想冲破牢笼,还爱情以甜蜜和温馨。这时候,舒婷以《致橡树》应和着小说界的知音们,用清纯温婉的抒情诗加入了这曲文学交响乐,从理性的高度为这乐曲插入了一段华丽的间奏,一节富于人格美的爱情咏叹调。
诗人在全诗的开头,便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对在人格上独立和平等的美好爱情的渴望,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待爱情的自尊和自爱的态度和自我价值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传统的爱情观,总是要受到它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和传统伦理观念的干扰和制约,因此,爱的结合,往往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结合,而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变成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从而失去了爱的本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造就了旧式传统畸形的爱情模式,使中国的女性自甘于扮演卑弱的女奴角色,世世因袭“女人天生是男人附庸”的落后意识,在心理上形成了对男人的彻底依赖,不敢崇尚爱情平等、婚姻自主,一如既往地生活在逆来顺受的心灵桎梏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个性解放”的口号,也敲开了中国女性尘封的心门,使她们猛然觉醒,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现在,正是抹去中国女性身上这个封建烙印的时候了,诗中的抒情主体——代表着具有强烈时代观念和思想品质的新时代女性,一开始就大声疾呼:“我们不愿成为男人的附庸,我们追求人格独立、价值平等的真正爱情!”在这里,诗人借助“樊援的凌霄花”、依人的“鸟儿”两个喻体,表达了新时代女性“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的心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李大钊说过:“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压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正是基于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舒婷沿着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爱情观点:“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诗人认为,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是两个人的事,是真诚、高尚的互爱,不应以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和人格为前提,不应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去衬托另一方,诗人在这首诗里摒弃的正是依附性的爱情观和单方奉献性的爱情观。如凌霄花之于高枝、如痴情鸟之于绿荫,如源泉送来慰藉、如险峰衬托威仪,这些陈腐的爱情观,都是把恋爱的双方置于失衡的天平之上,都是以牺牲一方为爱的前提,都反映出漫长的封建思想意识在我们民族心里上的历史沉积。诗人追求的是双方彼此平等的超越世俗的爱情,并特别强调了人格的价值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爱情要能忘我而又不丧失自我。忘我是对视人格如财物、视爱情如交易的一种超越;不丧失自我是对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一种超越。读者读到这里,已经对诗人鲜明的观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舒婷在否定了陈腐的依附性爱情观和单方奉献性爱情观的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平等的爱情?要如何去爱一个人?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给读者留下太大的思维空间,她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说得多明确呵!诗人与读者的心灵在这里产生了共鸣,全诗也在这里掀起了第一个高潮。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木棉”象征抒情的主体,代表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她一改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特点,充溢着刚健、丰盈的生命气息,恋爱的另一方则是象征着有刚阳男性美的“橡树”。人格上和价值上平等的恋爱,就象“木棉”以“树的形象”与“橡树”站在一起;理解是爱的基础,恋爱的双方彼此心心相印,相互爱慕、相互关心,共同担负起人生的责任,共同经受岁月风雨的洗礼,如橡树和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双方“相互致意”,心灵相通,“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我们”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但却心有灵犀一点通。诗人对爱情的涵义有着深刻的体验,认为“爱人”就要爱得诚挚,爱得真切,就要把对方的一切融进自己的生命,就要愿意为所爱的人奉献自己的真情。但奉献是双方都必须承担的义务,绝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附庸或衬托,更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奉献。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一样,只有建立在“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的基础上的爱情和婚姻,才是真正能够持久的,也才是真正能够幸福的,
维洛那城的广场上竖立着两座金像:美丽的姑娘闪着春月般的眼睛,纤纤素手温柔地抚摸着横卧在她身边的英俊青年,像座的下面一行字写道:“在仇恨下惨遭牺牲的人儿—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两家贵族父母为一对多情儿女而立的悔恨纪念碑。罗密欧与朱丽叶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出自十七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莎士比亚的笔下,这个以悲剧形式告终的爱情故事多少年来一直感动着各国的青年男女。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写朱丽叶一心要与她所爱的罗密欧结合而不愿嫁给家族指定的巴里斯时,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啊!只要不嫁给巴里斯,你可以叫我从那塔顶上跳下来;你可以叫我在盗贼出没,毒蛇潜迹的路上匍匐行走;把我和咆哮的怒熊锁禁在一起;或者在夜间把我关在堆积尸骨的地窟里,用许多冻死的白骨,霉臭的腿胴和失去下颚的焦黄的骷髅掩盖我的身体;或者叫我跑进一座新坟里去,把我隐匿在死人的殓衾里;无论什么使我听了战栗的事,只要可以让我活着对我的爱人做一个纯洁无瑕的妻子,我都愿意毫不恐惧毫不迟疑地去做。”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梁祝化蝶”的美丽故事,也以神话的方式表达了对“爱人”一词的朴素理解。论断事物一向有着明显理论色彩的黑格尔把爱情称为“精神化的自然关系”,认为爱情是对性欲的超越,是男女之间在精神上、感情上的完全锲合。他在《美学》中写道:“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示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有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只有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就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能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统一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的实质乃是男女间互相倾慕以至使人能冲破重重阻碍,执着地进行追求以达到高度统一的强烈感情,如“橡树”与“木棉”之枝叶相触、根脉相连,使人无怨无悔地“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致橡树》是一首寓意明白的爱情诗,但并不意味着它便是一首单调乏味的诗,诗人对新时代爱情观的论证是全方位的。在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向往自由平等、互爱互助的爱情之后,诗人话锋一转,提出了“恋人间允许并应该存在距离”的新观点,把读者的想象引向另一个空间,使全诗的人格理想力量进一步得到深化,从而使“自爱与爱人”这一主题更加突出。事物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株百年大榕树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两个人在相貌、才能、性格、品质、学识、所处的环境等条件上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是距离。距离产生了美,也使恋爱的双方各具独立的个性和人格。诗中的抒情主体“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而抒情的另一方“橡树”则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又像戟”,他们既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又相互支持,既求同又能存异,“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既“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又“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就是爱情的真谛!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爱情“要求得到另一个人重视的不只我的抽象的人格,也不只是我的人格在某一具体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整体,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或她)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爱一人就要爱他的一切,包括爱他的追求和理想:“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在全诗的最后,诗人画龙点睛,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这里掀起了又一个高潮,“自爱与爱人”的主题也得到了彻底的升华。
舒婷的《致橡树》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这种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胸臆。在创作上,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具有独立人格而又真挚相爱的爱情双方,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具体形象中生发和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一点也不会使人感到有说教的意味,而只有被诗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最有特色、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二点:第一,大量采用对偶及长短错落的句式,发挥诗歌的语言优势,增强全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全诗一共三十六行,除了六个诗意转折行未成对偶外,其余三十行皆成对偶,而且其中有二十四行对偶非常工整,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等。这些诗句,不仅在意象上匹成对偶,而且随着诗情的分降急缓,在语调上也相应出现了抑扬起伏,与诗歌的主题(赞颂独立、平等、互助、互爱。既珍视自身的独立人格,又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的新型爱情)相合拍,句式的对偶和语气的连贯隐喻着双方情谊的融洽,语调的明快和谐暗示着爱情前景的美好;第二,在意境的营造上注重对审美意识的追求。审美意识是指运用美学的观点去审视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美来。《致橡树》堪称这方面的佳作,在审美意识上体现了“新”和“美”的特点。诗中对依附性爱情的否定,主要通过两组“绝不学”表现出来,一是“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凌霄花枝条软弱,只借助高枝把花朵挂在高处,炫人眼目。二是“绝不学痴情的鸟儿”,鸟儿体小力单,无力建造高大坚固的屋舍,只能筑巢枝头,仰仗大树的绿荫以避风雨。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所要摒弃的。在以往的爱情诗中,奉献型的爱情一直是备受礼赞的美好事物,但诗人却独具慧眼,发现了破绽,并用两个“也不”否定了单方奉献性的爱情,提出了平等、互爱、互敬的爱情新观点,从而使《致橡树》在意境上迥异于前人和他人,实现了审美意识上的突破,全诗也因而闪耀着独特个性的光辉。
诗不是理论,即使具有理想倾向的诗篇,也是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诗人创造的形象来表现,因此,在诗的意象所覆盖之下,往往具有更深更广的内蕴和外延。诗言志,诗为心声,评析一首诗,一定要弄清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了解诗人的思想倾向和所要表达的内心感情。舒婷的《致橡树》写于那个思想意识正在转轨的年代,反映了一代人全新的思维意识和对美好明天的强烈向往,也反映了向传统落后的封建意识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尽管诗中对“自爱与爱人”这个主题的揭示在今天看来已经不觉得新鲜,但《致橡树》在中国新诗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感染力却不容置疑。在这首诗里,饱含着诗人主观情绪的“木棉”和“橡树”两个意象,是新颖而妥彻的,代表着充满活力且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新时代青年的形象,两种树茁壮高大,容易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而与此相对应的“凌霄花”和“鸟儿”则显得多么的渺小可怜,诗人采用了象征的寓意和几个排比的对应,使感情逐层递进并最终形成高潮,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致橡树》无疑是一首经典爱情诗,但如果我们把理解的目光看得更远,便不难发现,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向往,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这样:彼此独立和平等,相互尊重和帮助。诗人赞扬人格独立和平等的价值观,并为之献出诚挚的歌唱,这对于刚刚结束的那个轻蔑人的尊严的荒唐年代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一点,也正是《致橡对》超越于爱情话题的弦外之音,是诗中所折射出来的哲理之光,也是这首诗所隐含的更加深远的社会内涵。
比较赏析《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转)
古希腊人有一个动人的假想:男女之所以相爱,是因为他们渴求找回原本就与自己连在一起的另一半,并重新结合为一体。然而无数的爱情悲剧却证明,一旦相爱的男女完全合二为一,丧失了各自的精神独立和人格独立,他们从合走向分的过程就开始了。也许,最佳、最迷人的还是若即若离的状态——既互相吸引、又保持人格独立的距离。下面就两篇诗作表达的两种爱情观所期待的爱情差异作一阐释。
一、意象的选取与主体的定位
《我愿意是急流》中抒情主人公是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意象自喻,这些意象大都比较粗犷、阔大、苍凉,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感;而比喻爱人的意象则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等,相对来说,比较娇小、可爱、温馨,展现了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同时,我们在阅读时绝对不能忽略限制词“我的”。“我的”这个限制词限定了“爱人”的所属关系,反复出现在五组对立的意象中,抒情主人公为他自己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来宣告他爱情的理想。我们不难发现,裴多菲是以男性为主体来表达爱情理想的。
《致橡树》中抒情主人公是以“木棉”这一树的形象出现的,以“木棉”的独体意象来对比“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群,一反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歌咏它们的美好,而是用了一系列限制性词语——“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像”、“甚至”等,对它们予以否定。这些带有极端色彩的词语也传达出了这样鲜明的信息:抒情主人公是以有着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来告白她爱情的诉求。在这里,我们同样不难发现,舒婷是以女性为主体来表达爱情信念的。
二、意象的组合与主题的确立
《我愿意是急流》中“我”与“爱人”的两列意象交替出现,相互对立,每一组借用不一样的意象,在每一个诗节中却以同样的结构模式循环往复。这种层出不穷的意象组合与一成不变的结构安排,使诗人炽热的爱情得到了畅快淋漓的抒发,而始终不变的却是诗人的爱情理想——“爱就是无私奉献”这一主题的强化。在这里,我们很容易被诗人那种博大坚忍的男性气概所震慑,它诱惑着女性梦想成为“他”浪花中那条快乐的“小鱼”,成为“他”树枝间那只鸣叫的“小鸟”,能够在“他”额头上攀缘,能够在“他”炉子里闪现,最后傍着“他”苍白的脸,如“夕阳”般显出“鲜艳的辉煌”。其实,他已经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以男权的言语方式在言说他的爱情理想,诠释着“他”和“他的爱人”之间在爱情中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保护与被保护的两性关系。这样的爱情给男人和女人规定了各自的角色本位,而在这种规定中,女性无疑是被动的。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以比肩而立、各自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歌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是难能可贵。正像诗人她自己所说:“花与蝶的关系是相悦,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儿、阳光、春雨的给予。”
三、男性的主张与女性的宣言
舒婷与裴多菲隔着一百多年演唱着爱情的对抗,舒婷打破了男性沉醉了一百多年的裴多菲式的爱情理想,也摧毁了女性沉迷了一百多年的裴多菲式的爱情神话。这个打击了绝对男人也惊醒了娇弱女人的非常女人,究竟给我们书写了什么样的爱情神谕呢?
当然,不论“她”与“他”的哪一种爱情观所期待的爱情,从人性来讲,都是渴求一份美好的爱情。但是,从两性来讲,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尼采说:男性为自己塑造了女性形象,女性又按照这个形象塑造了自己。法国女作家波伏娃同样指出:女人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后天被变成的。正是这种潜意识,使女性在浑然不觉中按照男性中心文化的要求不断改造自己,直到合乎男性的理想。
在《我愿意是急流》中,“我的”爱人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整个历程中“我”甘愿承受“崎岖”,勇敢地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漂泊,哪怕毁灭,哪怕生命最后是苍凉。前提是“我的”爱人必须是“我”所希望的那种“小鱼”,那种“小鸟”,那种“常春藤”,那种“火焰”,那种“夕阳”。“她”的贤淑灵动是为衬托“他”的坚忍勇猛,“她”的安逸鲜艳是为见证“他”的庇护有力。这就是男性的爱情主张。在这样的爱情主张中,女性一不小心就会迷失自我,成为男人的附庸。而为了维护这种依附状态——她还以为是为了维护爱,她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越发会丧失自我。
致橡树》中的“我”是“木棉”,这一形象昭示的“她”,既保留了男性主张中女性的那种柔媚的秉性,又充溢着刚健的生命气息,与橡树形象所象征的刚硬的男性气质交相辉映,“她”和“他”同样以“树”的形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爱情境界。
感悟《致橡树》(转)
女:你还记得舒婷的那首《致橡树》吗
男:记得,
你说你有过一种期盼
那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你我都挺立如树
根相缠在地下
枝相握在云里。
女:为什么当初有这种选择
你说,无论时光怎样流逝
我们永远一起迎接朝阳
我读了这句话
凭着一腔浪漫的激情与你一起站立在这儿
男:但是,我们站错了
我们站成了一种距离
地 竟能适应
根却缠不到一起
你努力伸出你的手
我尽量伸出我的臂
我们渴望一种相握
但渴望却使我们弯曲了脊背
依然不能相互扶持
我们失望了,一季季过去
我们茫然相对,
想拥有独立,却变成孤独
女:就这样和我一起站立,你累了吗
我们曾想一起笑傲风沙
我们都想为对方分担痛苦
但是,我们都付出了
却没有减轻对方的痛苦
你问为什么
我也问什么
是我们选择的错误
还是注定中的悲剧
你说 你好累
我也只有沉重的叹息
或许当初,当初我们就该相依相偎
长成一棵不分你我的合欢树
我情愿化作夜的阴柔
只为配合你阳刚的枝杆
情愿化作细碎的花朵
只为衬托你如灌的浓绿
只要你的枝条在疲惫的时候,
轻轻地梳理我的长发
只要你的眼睛在厌倦远方之后
投给我一份深深的爱意
我的古朴的生命,就有了幸福和满足
但偏偏是 你也有自己的柔弱
我也有自己的刚强
我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个性
所以,你所需要的 我却没有
而我所缺乏的,你也无法给予
就这样站着,却站成了一种疲惫
你终于站不住了吗
男:是的,我不能再站下去了
我付不起生命的消耗
我应该告别,告别你
沿途这迷幻的背景,
走进另一个的风尘
重新找寻一切
女:但你就这样走了吗
尽管我们都为各自的品绿
没能完成一种相约
尽管你我相隔
没能相互扶持
毕竟我们曾一同站立在这片苍茫之中
一起仰视过晨光
一起遭遇过风霜
尽管疲惫 尽管沉重
尽管困惑 尽管凄清
但毕竟我们曾共同撑起一片天空
而今你要独自离去
留下这残缺的一方
让我一人承担吗
男:别再希望什么依靠了
别因为依靠的愿望
而白白弯曲了自己
你将更加独立
在我抽身而去之后
你会更加自由的生长
你将长成一株无比健壮美丽的大树
你会自己成就自己
而那些角落的絮语
只是你性格中一丝陈旧的痕迹
女: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你离开我
我害怕彻底的孤独
我怕有雨的日子,独饮那苦水
我怕乌云狠毒的手臂
我怕黑夜醒来
身边是一片完全的沉寂
我渴望听到一点点声音
哪怕是你幽怨的叹息
我渴望一丝影子
哪怕是我终生无缘依靠的臂湾
可是,你终于还是别转身影 离我而去
男:别怨我 无论我怎样做
都是为了生命最理想的境界
你将有茂盛的枝叶,撑起美丽的天空
我将有开拓的足迹
写下青春的记忆
你可以梳理自己的长发
白云会照出你柔美的影子
你还将唱出无悔的歌曲
清风会送给我聆听
也许,我还将从此落寞
也许我会越走越远
但我会永远拥有你的美丽和坚韧
而我 将留给你一份我成长起来的理解和祝福
我们都将追寻自己生命的信念
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
女:一季季风吹过
你还会累吗
我独立站在这儿
证明我生存的意义
就这样成长在这儿
等待在这儿
如果我能忍受没有你时刻骨铭心的思念
你是否能把握没有我时的另一种孤独呢
是的,永不能放弃的是成长的意义
永不能丢失的是我们自己
我将铭记这份爱的理解
将有不再习惯流泪的眼睛
将永远向生活敞开心灵
向你从容地摆摆手
告别你 告别--过去!
对这条话题感兴趣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舒婷 致橡树 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