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患者使用后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程序处理程序?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手术室特殊感染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我的图书馆
关于手术室特殊感染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一、 朊病毒1. 消毒方法1.1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1.2 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a)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b) 将使用后的物品采用清洗消毒机(宜选用具有杀朊病毒活性的清洗剂)或其他安全的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浸泡于1 mol/L氨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 min,并置于压力蒸汽灭菌l21℃,3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c) 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lmol/L氢氯化钠溶液内作用60 min,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水漂洗,置于开口盘内,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菌50min或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嚣134℃灭菌6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1.3 &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根据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采用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lmol/L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至少作用l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1.4 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采用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至少作用15 min。为防止环境和一般物体表面污染,宜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操作台,操作完成后按特殊医疗废物焚烧处理。1.5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肌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脑脊液、肾、肝、脾、肺、淋巴结、胎盘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传播朊病毒的风险还不清楚,可参照上述措施处理。1.6 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肌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一般物体表面和环境表面可只采取相应常规消毒方法处理。1.7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其他无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采取以下措施处理:a) 清洗并按常规高水平消毒和灭菌程序处理;b) 除接触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外科内镜外,其他内镜按照国家有关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处理.c) 采用标准消毒方法处理低度危险性物品和环境表面,可采作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处理。2.&注意事项2.1 当确诊患者感染朊病毒时,应告知医院感染管理及诊疗涉及的相关临床科室。培训相关人员朊病毒相关医院感染、消毒处理等知识。2.2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使用后应立即处理,防止干燥;不应使用快速灭菌程序,没有按正确方法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应召回重新按规定处理。2.3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商度危险物品,不能清洗和只能低温灭菌的,宜按特殊医疗废物处理。2.4 使用的清洁荆、消毒剂应每次更换。2.5 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二、气性坏疽病原体1. 消毒方法1.1&伤口的消毒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可选择碘伏原液擦拭悄毒。1.2&诊疗器械的消毒:&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 -2000 mg/L浸泡消毒30min-45min,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5000 mg/L-10000 mg/L浸泡消毒≥60 min。然后按规定清洗,灭菌。1.3&物体表面的消毒手术部(室)或换药室,每例感染患者之间应及时进行物体表面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4 环境表面的消毒手术部(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采用0.5 %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裁擦拭。1.5&终来消毒&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3%过氧化氢按照20 mL/m3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按照lg/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h;5%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5 mL/ m3气溶胶喷雾,湿度为20%~40%。1.6&织物 &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时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2.注意事项2.1 患者宜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2.2 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防护和隔离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接触患者时应戴一次性手套,手卫生应遵循WS/T 313的要求。2.3 接触患者创口分泌物的纱布、纱垫等敷料、一次性医疗用品、切除的组织如坏死肢体等双层封装.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置。三、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瘸的病原体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届时发布的规定要求。没有要求时,其消毒的原则为:在传播途径不明时,应按照多种传播途径,确定消毒的范围和物品;按病原体所属微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的微生物,确定消毒的剂量(可按杀芽孢的剂量确定);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单项选择题 1.0: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正确的处理程序是() A.消毒、去污、清洗、灭菌
B.去污_题库网
当前位置: >
> 试题与答案
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正确的处理程序是()A.消毒、去污、清洗、灭菌
B.去污、清洗、消毒、灭菌
C.清洗、去污、消毒、灭菌
D.去污、消毒、清洗、灭菌
E.清洗、灭菌、消毒、去污
参考答案:A解析: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除污物、清洗,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公众账号查找答案
手机随时查找答案
试题推荐 / tuijian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物品的处理流程2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一、操作者穿工作服和防水围裙,戴口罩、圆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橡胶手套或防刺穿的乳胶手套。二、处理流程(一)疑似或确诊的病人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包装,并有明显标识,焚烧处理。(二)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流程:1、回收的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并有明显标识。按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严格控制消毒液浸泡时间;浸泡时打开器械所有的轴节和卡锁,完全浸没在液面下,以便器械与消毒液充分接触。(1)疑似或确诊朊毒体的病人污染的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分钟。(2)气性坏疽污染的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45分钟,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10000mgL浸泡至少60分钟。2、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处理。3、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2℃,30分钟。4、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三、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四、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五、小心操作,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或自身的职业暴露。
& 果果文库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3739&&人浏览
11799&&人浏览
18340&&人浏览
8664&&人浏览
15809&&人浏览
12374&&人浏览
13200&&人浏览
15251&&人浏览
2118&&人浏览
9193&&人浏览
14414&&人浏览
7461&&人浏览
16878&&人浏览
12090&&人浏览
10116&&人浏览
本文标题: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物品的处理流程2 链接地址:
201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果果文库 版权所有 联系站长: ;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品竞拍管理程序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