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专业 选那个好 大学什么专业好找工作作的

哎,好难填高考志愿! 应该选211大学的一般专业还是本一本二的好专业?
30回复 5799浏览
求过来人帮帮忙参考,万分感谢发自手机虎扑
什么211,必须是有名气有口碑的211才填,否则连好的二本都不如,不点名了,反正我是找工作的时候才明白的,好学校和别的学校是真的有差距的,当然,我的属于比较好的学校吧…发自手机虎扑
本一好专业。看你是为了名气大的毕业院校还是为了毕业找个好工作。个人建议本一好专业发自手机虎扑
除211,985
一本,二本没什么区别
尽量上个好专业发自手机虎扑
分已经出来了?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4楼 @ 发表的:
分已经出来了?
没,估分分数很尴尬啊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2楼 @ 发表的:
本一好专业。看你是为了名气大的毕业院校还是为了毕业找个好工作。个人建议本一好专业
但是考研和找工作,211很重要啊,是吗?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楼 @ 发表的:
什么211,必须是有名气有口碑的211才填,否则连好的二本都不如,不点名了,反正我是找工作的时候才明白的,好学校和别的学校是真的有差距的,当然,我的属于比较好的学校吧…
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还有湖北湖南有几所211的,哦,我是文科生。
怎么问可以大一转专业?发自手机虎扑
首选211好专业,其次一本好专业,再次211一般专业,再次一本一般专业,再次二本
大学档次越往下,选专业越重要。大学越好,选学校越重要。楼主都一本线多20分了,这个毫无疑问,宁可去985读马克思主义也不要去去二本读热门专业。当然前提是志愿要报的稳妥。也许以后你就业和赚钱不如it金融什么专业的,但你的人生绝对不会后悔。
引用6楼 @ 发表的:
但是考研和找工作,211很重要啊,是吗?说实话,大企业招聘会很在意211神马的。
引用5楼 @ 发表的:
没,估分分数很尴尬啊
什么时候出分?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什么时候出分?
23 24号发自手机虎扑
…………………………[ 此帖被Hazard713在 05:12修改 ]
211必须是该校王牌专业且要好找工作行业好的专业。有的211某专业在学术上是挺牛,国际上都响当当,但是是化工材料机械这种,牛破天就业也就那个样,行业不行。这种专业别说你是211,就算你是985也和一本二本进一样的公司。无非你容易进,别人费点劲进罢了。
本人已研二,最好选学校平台,对继续深造或找工作更有好处,研究生找工作很多最低都要本科和硕士是211,,能上九八五更好。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6楼 @ 发表的:
本人已研二,最好选学校平台,对继续深造或找工作更有好处,研究生找工作很多最低都要本科和硕士是211,,能上九八五更好。
学校平台很重要吗?其实我成绩能读一个一般的211或者一般本一的好专业,该选择哪个?
选好学校无疑,专业多的是机会换,可以去985基础学科,然后考研的时候换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7楼 @ 发表的:
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还有湖北湖南有几所211的,哦,我是文科生。
怎么问可以大一转专业?
转专业很难,至少我西电尚无转专业成功的先例,其他学校应该好点,我是湖北人,并不觉得湖北的几个一般的211有什么好的,也就华科武大武汉理工吧,其他的都一般,很一般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7楼 @ 发表的:
学校平台很重要吗?其实我成绩能读一个一般的211或者一般本一的好专业,该选择哪个?
以后要上研建议211,不上研建议好专业,另外这个好专业必须是这个本一的王牌专业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6人参加识货团购259.00元97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167人参加识货团购219.00元161人参加识货团购348.00元288人参加识货团购659.00元292人参加识货团购369.00元54人参加识货团购368.00元270人参加识货团购239.00元45人参加识货团购675.00元38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262人参加识货团购148.00元106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原来大学专业的选择有这么多技巧!
我的图书馆
原来大学专业的选择有这么多技巧!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能走进一所理想大学,但是大学专业的选择也许是你下一段人生的新起点,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1、如果想去的专业分数线不够怎么办?首选必须要科普一下的就是,学校的录取线和各个专业的录取线是不一样的,录取线是这个学校的所有专业最低的录取线。如果你要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同时还要看看专业录取线。所以,如果你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又很想上这个学校,最好服从专业调剂,保守地说,即使上不了那个专业,至少还可以上那个学校,进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也是可以的,很多学校换专业还是比较简单的。2、兴趣第一,不要为了报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选专业。你要记得,你要去的专业,选择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你自身的兴趣,其他只能参考,不然你可能会后悔一生。因为一生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奋斗才可能快乐。况且,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好找工作,因为大家都去了,人才过剩怎么可能好找工作,冷门专业,或者说是不那么热门的专业,也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的。3、如果你想学好A专业,建议你去选同样或次要感兴趣的B专业,两个专业最好性质迥异。这一点是我上大学后体会出来的,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奇怪,到一个专业不是更能学好的?事实上以我在大学和观察别人的经历来看 :第一:你最想去的专业往往和你所想的不一样,有很多你不感兴趣的东西,有很多羁绊你的非学术性的东西,有很多设置并不合理的东西,所以很有可能会让刚入学的你感到失望;第二:我发现业余反而能学的更好,爱因斯坦不是说业余时间才是真正将人拉开距离的吗?上了大学,我觉得这句话还真是有道理,我就认识很多其他专业但是把某一个自己感兴趣专业学的比那些专业学生学的更好的同学;- 第三:处在专业之外,你对那个专业反而能看的更加广阔,我不能完美的解释这点,可能是眼界不受限制吧。总之,专业选择建议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不能为了选择而选择。
馆藏&203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高校招生网
选择大学哪些专业好找工作?
  在本质上,社会不需要的专业,大学会自我淘汰的,所以没有不好找工作的专业。
  好不好找工作,除了专业以外,还有更多的情商、软实力、职业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真正的专业影响不会太大
  除了特别的专业岗,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是没有固定专业限制的。比如:你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上所有公司都有这个需求;你学IT技术的,也几乎是所有单位都有这个需求
  现在热门的专业未来未必热门,所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是真正的专业选择之道。
  目前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有:金融、互联网、物流等。
  总结:把专业学精、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好专业可以选择,而且现在也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且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都是比较不错的。  (责任编辑:李培兰)
专业咨询?报名
请选择籍贯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高铁乘务专业
飞行员专业
飞机维修专业
机电一体化
酒店管理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影视表演专业
影视后期制作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主持专业
艺术设计ui设计
工商企业管理
会计财务金融
计算机云计算
新闻报纸编辑专业
vr虚拟现实技术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育路高校招生网”或“高校招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来源:育路高校招生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考热门专业
重点航空专业招生院校
高考招生官微
在线报名?咨询
专业院校大全「好奇心日报大调查」大学毕业,工作都找好了吗?_城市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城市「好奇心日报大调查」大学毕业,工作都找好了吗?
温欣语 龚鉴 石玉 谢若含 曾梦龙 陈心怡 朱若淼
50 多个面对面访谈和 2000 份在线问卷,我们试图给你一些线索来理解这个显然已经非常重要的人群。
编者按:《好奇心日报》从 6 月开始推出了一个专题,它的主体是访谈和一系列小故事。我们和 50 多个大学生面对面聊了聊,关于如何花钱、如何看待工作和爱情,怎样处理自己的焦虑和迷茫,以及手机里 APP 的使用方法等等有关。这些同学都是本科在读或者新近毕业,他们分布在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等。
同时,我们发出了一份同主题在线调查,目前已经有 2080 人提交答案,所读大学不限。你也可以看到更多人关于这些“宏大命题”的看法。
《好奇心日报》做这一系列事情的初衷并非为了获取统计报告式的数据,而是源自一个朴素的好奇心“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花钱?”,它随后引发了一系列好奇心。准确地说,我们打算用受访者的回答来表达一些看法——它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你将看到的第二篇报道是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工作这件事。欢迎你提出你的意见。
今年年初,在复旦大学念大四的张驰特地制作了一张 Excel 表格,罗列出了自己申请公司的行业、网申时间、笔试、面试第一轮、第二轮等等,做这张表格当然有整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工作季结束之后,他可以把这张表格展示给大家说 “这就是我的战功赫赫。”
现实要是都这么顺利就好了,然而结果是 “最后我被淘汰了很多,表格上就是标红,一个红格,这个怎么说?就是那种祥林嫂哭诉的证据。”
两个月时间,他投了 50 家公司,面试了二三十家,有的在面了六轮、七轮后收到拒信,最终他被最后一家面试的公司录取了。
今年夏天,中国会有 750 万和张弛一样的学生从大学毕业,很大一部分人会进入职场,但这群人正在慢慢减少,MyCOS 的显示,2015 年有 77.4% 毕业的大学生最终找到了全职工作,2014 年这个数字是 79.2%,2013 年的更多一些,是 80.6%。
在我们最初采访的学生中,尽管他们分散在不同专业和学校,但毕业后的打算几乎都是继续读书,起初我们认为这只是个巧合,但并不是。
的估计, 2015 年有 3% 的学生创业,10.1% 的学生选择继续读书,这两个数字都比前一年更高了。而今年 4 月份,前程无忧发布的显示 2016 年毕业后继续求学 (26.0%)、当公务员 (3.0%) 和创业 (1.3%) 的学生加起来占到了近三成。
即使像张驰一样从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容易找到心仪的工作,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原因使大学生拒绝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
“我还没想清楚” 是我们反复听到的答案。杨畅是上海交大数学系的学生,早在大一他就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数学,但他还是做了与金融数学相关的实习,到了大三他就处于各种挣扎中,但最后保研结束了这场没有尽头的挣扎,“保研是选择一种逃避,我未来三年四年知道我要干嘛了,读研了,我确定了,这个选择把各种疑问推到了的后面。” 他说。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部分学生选择工作——而工作的原因经常是保研失败。
有很多人也会选择到国外读研,但无论是国内国外,看起来都像是在逃避对未来对工作的未知与不安,而出国又让选择看起来似乎更“合理”,更光鲜一些。
也有学生把拒绝工作想得很“清楚”:因为恐惧工作。“每天日复一日的做事情,无止境的循环,你会觉得有一种恐惧感。” 他们认为在学校考试结束了,这门课就算结束了,你至少知道尽头在哪里。
他们的担忧也并无理由,Manpower Group 的显示全球 12% 的千禧一代(在中国指
出生的人)都认为自己到死的那一天才有可能停止工作,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 18%。
Work Till Death
当大学生在思考是否要工作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户口福利问题、是否离家人近,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等等。
哈佛大学的专家建议房租应该保持在税后收入的 30% 内,而这对于很多刚毕业的中国学生来说并不轻松,这可能也说明了为何“分享住房”模式开始变得流行, 认为这是因为“不停扩大的贫富差距和停滞的经济,让中国年轻人无法支付大城市高额的租金,而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比西方国家的人更大程度地拥抱分享经济模式,同住一个屋檐下” ,有些房间甚至同住 6、7 个人。
庆幸的是,即将毕业的这群大学生并不会偏执地用这些传统观念衡量一份工作,包括公司名气、薪水高低、职位是否诱人等等,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很多次围绕着个人成长与价值的回答,高盛集团的也显示中国千禧一代最看重的是这份工作是否可以实现他们的志向。
北大广告系大四的学生王珊并不想拥有一份公务员式的稳定工作,她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后选择了入职,尽管在河北的父母认为这份工作对女孩来说太累,但她还是说服了他们,因为在那里的工作她收获了成就感,“我工资不高,也没有北京户口,但是我觉得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
和王珊一样,张驰对最后自己即将加入的公司还算满意,那份 Excel 表格的最后一行也终于以绿色标注结尾,但有时候张驰回忆起几十次的面试过程时,还是会露出难受的表情,因为 “你在不同的轮次被刷下来之后,会否定自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会很痛苦,我得改。”
改到最后让面试官喜欢为止。
经过几十次的修正后,他终于可以安心地迎来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但当这个夏天结束之后,也许就会开始问自己,进入公司的这个人是不是自己。
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更不用说是关乎未来和自我人生的难题,他们有时候甚至希望自己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我想要是我大一的时候就知道大四是要工作的,多做一下这方面的准备, 大三大四就不会这么痛苦了。大一大二又想着保研,又想浪, 所有的精力都在玩和保研上了。我就好希望当时大一的时候有一个人告诉我,你将来要面对这些问题,你需要早做准备,我还有想重念一次大学那种想法。”
注:采访对象的年级与年龄均为采访当时
既然工作是一辈子的事,那还是应该有一点理想主义的
我有远大前程,何必在意现在的得失
我大学刚毕业嘛,现在工资也不高,也没有户口,但是我觉得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现在还年轻嘛。(北京大学的广告系女生,她现在一个民营的广告公司工作)
自由职业者,主要还是自由
我们这儿有的人,上一年学没钱了,就去休一年学,去教高三的考学班画画,一年大概十万,上个大学能拖七年,这种人每一届两三个,我们一个系四十多个人。
我也在酒吧(livehouse)上班过,那算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干活就是端酒水,打扫卫生,上班打车来回就 20 块钱,一个晚上才挣 50,一个月拿六百顶天了,但我就是喜欢这个东西,现在的话就会有很多要考虑的地方,比如毕业面临的房租等等。
在酒吧端酒水的活
我之前找业务的渠道是跑活儿,譬如很多次和 uber 司机聊天,司机会告诉你,哪些商场在装修,我每次去都能碰到要画墙绘的,接着就能认识到里面的设计,关系好点的就能介绍别的活儿,算是比较复古的“人碰人”的方式。等跑完几场我就开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开始有固定的人找我干活儿。(伛偻,天津美术学院,大五,雕塑专业)
希望自己做一件事,被人认可
我小时候就想做医生,那个时候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职业,可能比赚钱更吸引我,我希望自己做一件事情,要被人认可,如果我病人非常痛苦,他离开的时候很轻松,这种成就就会很大。我希望毕业之后,顺利留在第一妇婴工作,快点升主治医生,最好能成为某种疾病上,大家提起某种疾病,会想到我。(希望匿名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学生)
我想找到我自己的价值
我们学校有合作学校,有些同学就选择去那里读研究生,找工作的话,上外和大众有联系,做外文秘书,很多人就选择那么做。我觉得他们都是被机会所控制的人,什么东西来了就去试试,我不想这样,我想找到我自己的价值,然后再去选择一件事情。(徐婧,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和国际贸易,大四)
有趣,接触有意思的人,学到东西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不用把工作弄得太稳定,我宁愿做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不稳定,那也比我每个月就稳定的两三千块钱好。但是如果你工资很低,能学到很多的东西或者能接触到一些有意思的人,这个工作经历本身很有趣,那还可以,如果你就坐在那里,坐吃等死,那就没有意思了。(吕秉洁,天津师范大学,俄语专业)
在工作之前的创业/实习……,都是以后找工作的试错过程
现在创业,可以为未来做些判断
创业对我来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就比如说现在我们一个产品设置这个价,我不是随口喊这个价,肯定有逻辑在里面,有一个价格边际。如果可以,就说明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对的,如果不能,我们就去找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市场错了,还是运营错了,总之肯定是有一个环节错了,我们就去找到这个环节。这个过程是个很有乐趣的过程,就跟我打牌一样,你必须享受你的判断被证明和证伪的过程。(北京大学,一个已经有过 PreA 创业经验的大四学生,已毕业)
我要知道我不要什么
我觉得实习的经历对我来说相当于一个试错的过程,我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比如我在央视实习,很累,他们没有完全的休息时间,一有突发情况马上就要到岗,我实习的时候认识一些四五十岁的老记者,现在还在做一些很基层的工作,我不想以后的职业是这样的。(匿名的北大学生)
乙方公司可以接触更多的行业
我毕业之后去德硕咨询公司,当时选这个是因为是一个乙方公司,你可能会跟不同的甲方公司打交道,可以通过这个来进一步确定可能你对哪个具体的行业感兴趣,但如果你锁定了去快销,比如去宝洁,去欧莱雅,你已经锁定了化妆品行业或是家用行业,你可能永远都接触不到其他行业。(Cello,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大四)
我本来是爱话剧,不是只做一个卖票的
我之前做一个票务平台,卖上海高校大学生话剧、舞台剧等的优惠票,主要是为了在大学生中间普及话剧,交大几百个宿舍,30 幢楼,我跑了三天,一个个敲门,发 APP 的传单,还去食堂请同学扫码关注,很快在 1-2 周内就有 1500 个粉丝。最后我放弃了是因为 2014 年草莓音乐节上海学生三分之一的票,800 多张都是我们平台卖的……这有什么用呢,我是想推广话剧的。(杨畅,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大四)
我是一个严谨的人,早就做好了工作规划
国防生至少可以有保障
当时考国防生一个是因为觉得工作有保障,其次是国防生分数低啊,我当时比分数线低了 20 分来的,而且家人也比较支持,觉得即使不去部队的话,国防生这几年至少也可以把身体锻炼好了。(开学大四准备保研的北大学生,如果保研成功,他还会继续当国防生)
考证,是为了更多可能性
我是学法律的,但是现在也会去考注册会计师证,以及获取一些其他的技能,就是希望自己以后选择的余地可以更多一点吧。(陈瑞克,保送北大法律硕士)
专业好,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我对于以后工作没有焦虑过,因为基本都定了,读完博士,如果跟老板关系好可以考虑读博士后...未来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压力,我做的这个主要是跟航空的发电机有 关,这个岗位需求量很大,我觉得关于工作方面觉得唯一的困扰就是走得太顺了,没有什么波澜。(白程安,北京大学流体力学,大四,直博)
工资高很重要
我是江西的,毕业后想继续读书,我们建筑系主要是做设计,近几年外国很多事务所在国内成立了公司,对国内毕业生的需求也挺多的,他们提供的薪酬相比国内一些设计院也要高一些。(三分之 Z 先生,四川大学)
想一想,工作还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人际关系恐惧
我总觉得工作好可怕了,因为要讨好上级,处理好同事关系,这些都觉得好累,升职可能还要送领导礼物,觉得这没法想象。(孙淑,四川大学,建筑学,准备保研)
螺丝钉恐惧
我之前在百威待过,去百威就是因为大学里面从大一开始就被各种宣讲会渲染到觉得快销公司很好,包括像欧莱雅、联合利华,他们都会讲说薪水很高,平台很大,宣讲还会送学生很多小样……但比我大一届、两届的一些学姐学长私底下告诉我他们其实很累,你做的工作换一个人也能做,在越大的企业你就越像一颗螺丝钉,你的主观能动性越小。(Cello, 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大四)
对朝九晚五无聊的恐惧
之前我在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实习过,在这种比较朝九晚五、中规中矩的地方上班,就有点无聊, 我有时候看那些正式的员工他们每天早上来了以后该干嘛干嘛,下午就整点走...所以我会比较想去外企。(陈婧,南京大学英语系大四出国读研,回国后希望在外企工作)
对办公室话题的恐惧
以前携程平台我觉得挺好,但过来以后,我发现这份岗位给我提供的东西和我想要的不太一样,比如说我们 team 里面我是年龄最小的,1993 年 12 月的,我们 team 基本上都是七八零后,剩下的人都已经结婚了,所有人聊天的话题都是自己的儿子跟女儿。(张云飞,上海外国语大学,韩语专业,大四)
对无边无际的无聊恐惧
我会觉得工作的状态和大学的状态会很不一样,工作是每天日复一日地做一些事情,但你在学校里面的话,会有一个目标,比如一个考试你就可以做完它。但你工作你就会觉得它是一种无止境的循环,你会觉得有一种恐惧感。我会想以后一辈子都会这样地度过,会觉得有点不甘心,或者觉得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王铭驰,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四,保研)
我还没准备好,那就继续读书吧
我没有什么创意
我以前本来以为我可以靠创意吃饭,后来发现我没什么创意。(孙淑,四川大学,建筑学,准备保研)
感觉还没学到什么本领
保研说实在话,就是看那个学分成绩,有那个机会,如果自己不上,就好像也挺可惜的,周围读研的人很多,再一个觉得本科好像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自己好像不太想出校园,就再在学校呆一会吧。(秦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四,现在保了研)
对停滞的恐惧
我毕业后去英国 Bristol 大学念历史研究生,我没有考虑过找工作因为我不想进入职场,我感觉进入职场就是停滞了的感觉。我本科学的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在大学里你还在不停吸收新的东西,但是工作了就是用你现在的知识体系去适应,我可能对赚钱没有很多热忱,不会觉得这很有成就感。(陶佳怡,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
先解决未来三四年应该做什么
我喜欢话剧,那是很痛苦的挣扎,一直持续到大三下学期,好处就是最后就保研了,保研是选择一种逃避,我未来三年四年知道我要干嘛了,读研了,我确定了,这个选择把各种疑问推到了后面。至少我还可以继续在学校做剧社。
我选择了妥协,我只能这么说,以后正常的工作,我肯定要找,我还是要有一碗饭吃......我是湖北人, 工薪家庭,一般,非常一般。(杨畅,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大四)
他用很古典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自由
学校待久了就觉得不适应外面的社会,个人觉得我还是走学术的道路。我有过实习,电视台的工作也就那样,一些技术活,很流水线,这期这样做,下期也是。工作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说:每天就是标准化的生活,我觉得这没意思,而且工作之后就不能随时逛街,我现在更自由一些。(丁怡俊,上海交通大学,传媒大四)
就是想找点简单的事
毕业后应该是去美国,因为中国的环境不太适合我,国内课程太难了,都学不会,国外会简单一点。
出国交流更加坚定我出去的想法,国外的那种生活相对简单自在,没那么多要求。早上上课,中午回来做个饭,睡个午觉,下午去上课,晚上回来写作业, 写完作业和朋友出去购物,或者打打球健健身,我喜欢这种有规律的生活。(孙墅,四川大学数学系)
感觉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可能也是没有想好未来职业
有人听我讲话
我昨天讲课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你想我读那么多书,我跟我室友 BB,他们就不愿意听。我就得找一个,我说你就得听的那种。(郭浩,南京大学的国防生,花 6 万块钱赎回自己那个)
只要跟游戏有关
我感觉直播挺火的,对自己技术也有自信,也不是为了挣钱,怎么说还是玩儿吧,多的时候几十到一百个粉,也会给我刷礼物,不过都没多少钱,暂时还没见过骂我的。
两年前基本已经没有打比赛了,年纪越来越大,意识和操作也跟不上了,当时主要就是为了玩,也没打算过去打职业,有梦想的人才去打职业。(潘辰,天津师范大学退学,电游,直播)
我喜欢表演
我喜欢表演的时候焦点都在我这边的感觉,就像大学做 presentation,你通过你的讲述吸引大家。魔术是表演神奇的东西,presentation 是讲述一个知识或者想法,我参加过 20 多次演出,有在火锅店商演过,最少一次是 300-400。(吴甜甜,兰州大学经济学系,大三)
没有人能替代我
我工作希望有一定的自由度,不希望做公务员或者企业里面的一个员工,就一个很大流水线上我是其中一个环节,要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我,公务员比较稳定,但是我觉得你做的工作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青青,同济大学,保研,文化产业管理)
“这就是工作”
面试官会安排的
毕业后我会去日企……面试官通过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表现为我们划分了岗位,我们没有权利选择岗位。(崔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
外企有它自己的规律
我在外企待过,觉得外企环境比较轻松,阶级感没有那么强,包括培训体系、职业规划都比较清楚,即使像我不是学那方面专业的也可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入职培训,一两年有一个定期的涨薪升级。(童浩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四出国读研)
通过实习就找到了
当时是大三下学期,我就在微博上找实习机会,比如@上海实习@实习僧,看到迪士尼在招就去了,我最后在迪士尼的 HR
C&B 部门,主要参与薪酬福利方面的工作,日常就是跟表格和数据打交道,要处理发票报销和工资单等等。(许成东,男,山东烟台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四)
用条理来管着自己
政府的工作会让你觉得你的生活被摆到了正轨上,十点半之前就要睡觉,因为第二天要早起,你的生活给你限定得很规律,这个规律会让我觉得,我做事情很条理,我自己是有点乱的人,所以我很喜欢这样。(方佳婷,华中农业大学,广告系大二)
我要清闲一点的工作
我想博士毕业后当大学老师,做学术,获得职称后就每天上课,混饭吃,很爽,因为我不是很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妈妈是广西师大的物理老师,我觉得她的工作挺清闲的,成就感也挺高的,虽然工资不高,五六千,但也挺稳定的。(四川大学中文系张夏丹,她继续上学)
关于工作,父母的意见?
他们只知道中国移动,不知道今日头条
我是在秋招的时候就找了我们老家(惠州)那边中国移动的技术岗位(大概薪资的是 ),家里人都觉得不错啊,又稳定,离家也近。我最近去面试了今日头条市场部,也过了,但是我和家里人表达这个想法的时候,家里人的态度基本上都是群起而攻之,她们会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打拼很辛苦,女孩子不要这么累。
面对家里亲戚对我工作选择的干涉,其实我挺反感的,就是觉得为什么谁都有权利指责你的生活和人生,试着和父母沟通的结果也不太好吧。(陈丽旋,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离家里远点
我找到的是一份在深圳平沙新区教高中语文的职位,薪水一个月 8k-9k ,这也是教师的正常薪资水平,我希望不要离家太近,不想受到父母的束缚。(林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就应该读到博士
其实自己对工作想得不是特别清楚,包括选择保研也是因为第一是随大流,其次是家里的影响比较大,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们觉得你读书就该读到博士,所以我自己也没有想特别多,能保研就保了。
以后对我自己工作的预期底线是,大不了以后回家教高中物理嘛,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而且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晁越,现在的北大博士在读生)
关于大学生和工作,我们还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注明:由好奇心日报在问卷星平台发起,发起时间为 2016 年 6 月 6 号,截至 6 月 30 日晚,共有 2080 人参与调查。
作图:林玉尧
注:罗珍对本文亦有贡献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专业好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