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怎么考研,没学过电路这门课,考研考这个,电路很难吗?9月开始认真做题来得及吗?找个考上去的人教有用吗

大家好啊~~~`请问有谁知道专科怎么考研?我现在在实习快毕业了
一位在职大专生的考研心情
--------------------------------------------------------------------------------
& & 我是一名大专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就分在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初中教书。在毕业前就听到了众多的职场中的尔虞我诈,但我对此并不以为然,我相信我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会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现在想想是太幼稚了,还没过6个月,我就对一些职场上的现象不以为然了,我无法改变现状,我很无奈,不久便学会了慢慢的去适应,慢慢的去接受,我感到很害怕,我在老教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以为自己也会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上一辈子,每天过着像驴一样的生活,不断的在转着圈,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一个尽头,更没有什么目标,什么理想,一切在现实面前都变得如此的苍白无力。每天只能自己骗自己,但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如同有一根鞭子在不断的抽打着自己的心灵——你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就如同一头驴般吗?我无言以对。
& & 毕业后的第三年,小似进入了我的视线中,她是那种没有美丽容颜,但很实在,很纯朴,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切优点的女孩子,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对她产生好感的。我曾若干次的想着向她表白,但是由于我的胆小和怯懦,我始终没有开口,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面对小似,见到她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终于有一日,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在网上向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她并没有拒绝我。
& & 小似是我真正深爱的第一个女孩子,我曾经告诉自己要好好爱她,可是她的那句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却深深的让我痛,我坚持了,我希望能用我的双手为她编织幸福!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一直以为爱一个人就要放手让他幸福,这真的对吗?可能是由于我的毅力不够,或者是坚持的还不够,在她第三次说出我们还是做朋友吧的时候,我同意了。我深知自己还在深深的爱着她,但我真的不希望我坚持了到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我不希望她痛苦,只希望她能过得好。身边朋友、同学的例子见多了,有时候心中就不由得发毛。
& & 此时正值一年一度的考研放榜不久,我有几个同学决定考研。我也处在极度的彷徨之中,我所学的专业是化学,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如果是凭专科的文凭是很难有所做为的,而化学又是我的最爱,考与不考,我左右为难。一天在网上她说她鼓励我考研,也许是她的一句话,让我下定了决心。我决定考研了,我知道考研是一门系统工程,而这门系统工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英语,而这正是我最薄弱的。
& & 今日,去系里,系里几个熟识的老师见我立马跟我说你可要准备拿出学位证书啊!拿出学位证书准备考研。一句在别人眼里看来极普通的话语顿时激起了我的回忆,我记得大学三年里拼命的学习化学,每日不到12点是决不会休息的。当时自己不就是想能够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想考研吗!三年的工作磨掉的是我的意志和我的坚持,我学会了逃避,学会了妥协,学会了放弃,学会了苟且偷生。
& & 我深知一名在职大专生考研所要付出的,可能是别人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但我会执着的坚持下去的。我决定在一至两年内打好英语的基础,而其它的课程对我来说都不会是很难的。我始终相信自己,只要我能够坚持下去,我就能行!
& & 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了,我深深爱着的是——小似和化学。我告诉自己我会坚持到底,最后将几句我很喜欢的话写出来与各位研友共勉:
& & 我会不辍耕耘,困难吓不倒我,坚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难!
& & 我会坚持下去!我乐于做一个有用的人!我相信自我!
一个大专生的三年考研心得与体会 15:29:14 来源: 考研指南网   网友评论 1 条  第一 计划
这决不是打官腔,请各位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特别是像我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更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使我们临危不乱,循序渐进,最终取得胜利。做计划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切合实际,不要贪多。想一口吃个胖子的,往往都会消化不良。结合自己的实际,量体裁衣,才合身体。切勿看着同学一天都做多少多少,而自己才看那么点,好胜心油然而起,就囫囵吞枣。这样面子是有了,却埋了个定时炸弹,一旦考场引爆,你会欲哭无泪。
2.要详细。计划要具体到上午、下午,这样可以量化地认识到你的进度,做到心中有数。详细的计划适合短期,比如你是8月份开始,那么这一计划的期限适于9~10月。因为情况都是不断在发生变化,要视具体情况来更正、修补已有的计划,使之更为合理、有效。在这里我可以向各位推荐一种方法:自己做一张表,具体到上下午,每天完成了,就打√,没完成的就打×,到一周看看√多还是×多,如果√多,而且自我感觉舒适,就是合理计划,全是√的,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对自己太仁慈了点,如×多√少,看来你对自己有过高的估计,是该正视一下了,在打√、×时,一定要严格,没完成就是没完成,不要自己骗自己。
3.严格照章办事。不要找借口,今天累了,明天再补吧,你怎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我就不说了,相信大家早就听腻味了,可就是这个大家一听就烦的道理不知害了多少人!
第二 生活上争取舒适、安静的环境
大凡世上的事总是要有点曲折,不仅安静的环境难觅,生活中还时不时发生点插曲,让你心猿意马,看了半小时的书,冷不丁回过神:\&刚才我干吗来着?\&不可否认,这会儿的看书速度是最快的,却也最没效果,所以我想告诫各位:
1.尽量不要和那些能够让你心思不宁的人联系,比如你的前女友,你的爱慕对象,这些人是你在考研路上的一种考验,我想少点考验大家都不会反对。
2.由于经济的原因,身处校外的考生都会选择合租住房,同样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经济的原因勉强和一个并不理想的人同住,坏的心情是你考研的大敌,这个时候,放下面子,张张嘴,我想你总会碰到愿解囊相助的人。实际上,你算一下,花费并不很多,更何况,若多考几分能上公费,你省的钱会更多。总之,一个平和的心态是你考上研究生的有力保证。
第三 课程的学习
公共课和专业课是我们的全部敌人,特别是英语、数学更是让无数考生恨得咬牙切齿。咱们可以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先说阅读,40分的份量是任何一个考生都不能忽视的,它是大大的重头戏,没啥说的,做题,搞定它。至于技巧,我不想多说,只强调两点:一是忠实原文,记住在做题时,就当自己婴幼儿水平,所有的知识都从短文中学来,它说是啥就是啥,错的也是对的,千万不要上升,一旦有你的意识在里面,你会发现,很有把握的题却是错的,以至追悔莫及;再一个就是仔仔细细地审题,有无NOT,双重否定,这些都是害人的陷阱,你如有慧眼得以识破,那就祝贺你通过了。
20分的听力会令你垂涎欲滴,特有的题目形式,使你拿个10分并不是难事,想得高分那就听吧,每天1小时,坚持就是胜利。提起连读大家都会皱眉,却也不难,不妨让我们看看咱们的母语--我们讲汉语时的样子\&你去不去\&,你会发现,\&不\&字被弱化,我想这是一个道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自然也是一样的。完型填空20个空,10分,为它下太大的功夫,不值,平时即便不练得个5、6分总不是问题,这就达到及格分了。翻译同样,想拿高分很难,但你一点不会也不可能,我认为顾到就可。总之,切勿平均使用精力。
说起数学就是做题,但我认为数学概念搞不清是很危险的,基本题型能做对,可稍微一变便做错了,其原因就是概念不清,拿不准。同济四版的高数,不管你是基础好,还是基础差,都需仔细研读一遍,会收获不小,特别是基础弱的,很有必要挑两道课后习题做做,稳固基础才能建起高楼大厦。此外,上一个好的辅导班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要在之前把课本过一遍,听课的重点是思路,不是做题,切勿丢了西瓜抓了芝麻,经常看到老师在上面讲题,他在下面做题,那就失去上辅导班的意义了。多做题是很有好处的,什么题型都见过了,考场上才不会慌张,正确率也会提高,数学总分为150分,在初试中的比重加大了,拉分也正在于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在三年的考试过程中,我越来越熟悉这门课,可成绩却越来越低了,第一年72,第二年67,最后是65。痛定思痛,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偏离了复习重点,因为自觉熟悉这门课,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便自以为是,不再细究,一味搞偏题怪题,真是本末倒置。忠于课本,扎稳基础,找一本好的资料细读几遍,才是上上之策。须知考试才是目的。
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竞争的激烈性可想而知,各个学校也都加大了专业课试卷的难度,但因为它本身的特点明显(比如出题范围相对狭窄、本校出题等),所以就要抓住它的特性,细细研读,尽全力收集相关资料,千万不要怕耽误时间而放弃,要知道历年试题、笔记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盲目崇拜历年考试题,万一学校改题型,那就完了,要做全面的复习和准备,万无一失才行,在它上面抓分比起公共课要容易得多,所以高分是目标。
廖廖数语,祝愿大家都能如愿以偿。(作者系中国科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一个没过英语四级的大专生的考研之路
--------------------------------------------------------------------------------
日&&15:21:26& & 杭州网&&
  一、写在前面的“絮”言
  如果你已经顺利地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如果你的考研目标分数大于380;
  如果你想报考的是名校;
  那么恭喜你,你又可以节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省得看我在下面所要写的对你用处不大的零散文字,也省得听我在你的耳边唠唠叨叨。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本人的考研经历。
  2000年7月,大
专毕业,英语四级考了3次,其中一次52分,一次57分,最后一次是57.5分,市场营销专业。
  2002年1月,英语大纲词汇一遍都没看完,就仓促应战,成绩还算满意,44分,当年英语分数线是57分。总分还差几分。
  2002年10月,向杂志社请假3个月,在学校教室复习。一心想通过自学把英语补上来。
  2003年3月,成绩公布了。总分超过分数线26分,英语只有48,还差8分。
  2003年7月,到北京新东方学校培训了半个月,想借助外力攻破英语难关。
  2003年10月,辞了工作,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复习。妻子一人在外辛苦地赚钱养家。
  2004年3月,收到了成绩单。外语57,多了3分。
  2004年9月,我开始坐在0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室里,静静地听导师们上课。
  本来是轮不上我来瞎掺和的,我的考分在所有考上的当中算是最低层次的,而且考上的又是极普通的大学。然而,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身边很多人无私和无偿的帮助和鼓励,是他们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今天,我想把这份信心和力量传递下去。如果这篇文章还能承载点什么的话,我希望将它献给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妻子和家人,献给自己即将到来的26岁生日。
  二、醒脑,考前总动员
  考研是什么?
  考研是一件事情,是你人生路上碰到的许许多多事情中的一件。
  你有没有考上,仅仅是意味着你没有做成这件事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内涵。有些内涵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地强加上去的。当你把复杂的考研看得简单时,很多棘手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考研的定位,比如考研所面临的压力和种种结果。
  人生道路万千条,条条通罗马。但是,如果你认为考研是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向往,是你这一辈子必经的过程,那么请你千万不要犹豫。现今社会里,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件极为幸福的事。倘若你还能时常用一用“梦想、理想”这些美好而又奢侈的词语的话,那更是幸福,幸福得一塌糊涂。
  考研就是自己和自己作战。选定你所热爱的专业之后,你自己和自己的战斗就开始了。同时,与自己过去的战斗也就跟着开始了。
  曾经,你是大专生。于是,你自卑,你先天低人一等。
  曾经,你考了几次英语四级,不是差两分,就是少五分。于是,开始不想挣扎,开始学会放弃。于是,多年的梦想就这样被你一直搁在角落里沾满厚厚的灰尘,年少的激情就这样被你冷却和冻僵。
  现在,是时候了!
  如果你腻烦了枯燥的工作,那么是打破这种沉闷的时候了。
  如果你将研究生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那么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了。
  没时间——向自己讨时间,少做几个梦少上几趟厕所!工作忙,静不下心来——辞掉工作,让“猪脑袋”老板的白眼见鬼去吧!没钱——厚着脸皮去借,再不就找一个有钱的男友或女友!英语很烂——如果你是自己实力考上大专的,英语就不会太烂,至少可以去参加考研,而且你只要拿到不算高的保险分57就OK啦。……如果你不想突破自己,如果你想在你老了的时候坐在破旧椅子上懊悔不已,那么完全可以信手拈来一大堆不去考研的理由和借口。可是,青春的词典没有“借口”这个词,更不需要这个灰色的词。有的是想法,有的是勇气、热情,有的是行动。
  行动吧,摘掉这顶“大专生”帽子。你离成功不远,一步之遥。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人能主宰你,只有你自己,也只有你能拯救和决定自己!
  从今天开始,你需要付出的是专注,持久的专注,像凸透镜聚焦太阳光一样的专注。
  三、备战,实干加上巧干
  翻开大纲,细心的你会发现,考试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一旦过了分数线,你就会很有成就感的。人家是要求本科生,而且还要优秀的。“优秀”是什么概念,是总数的10 %~15 %。而你仅仅是专科生,还不见得很优秀。清楚这一点,很有必要,这也是你学习的动力之一。
  1、关于政治课
  先说说政治课吧。尽管我至今弄不明白教育部为什么要将它当作必考科目,但是你还得提高警惕,以免阴沟翻船。引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有好好复习过政治。如果你是学文科的话,也可以在这上面少花点心思。
  哲学,这么多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动。学了好几年了,大话不敢说,对付考试还是绰绰有余的。哲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活学活用,结合实例出题,比较灵活。当然,这部分也是最有意思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有着太多的共同点。抽时间梳理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注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经常翻翻报纸看看电视,看看听听有些枯燥的时事分析,在熟记和适当背诵一些重要文献就行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也可以和时事热点联系在一起复习,再结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注重深度的分析。
  政治经济学是最复杂的,概念繁多,一不小心就弄混淆了。虽然有很多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但是有必要把所有涉及的定义摘抄下来,进行分析比较,最好是半个月就拿出来翻翻。等你弄清楚后,就万事大吉啦。如果这部分占20分的话,你起码可以拿到15分。
  如果你是10月初开始备考,那么可以开始第一轮的精读。逐节逐章,不留一个疑点,如有想不通的问题写下来,请教别人或老师。很惭愧,对于这一点,我做得远远不够。大部分时间,我是在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第一轮过后,时间大致会是11月下旬。进行第二轮的时候,一部分一部分看,比如哲学,全部过一遍后,做做题目,找找感觉。做错的题目,留个底,集中起来最后复习。这个过程会持续到12月中旬。第三轮是查缺补漏。模拟练习后的模糊考点再好好嚼嚼。开考前的20天左右可以准备时事,最好能过三遍。最后一个月,拿出政治大纲,对照着复习资料,每个考点过两遍,在脑海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问问自己,政治要考什么,试着回答一下。
  2、关于英语课
  我知道,你感兴趣的是英语复习,因为令我们头疼的是它,压迫得我们透不过气也是它。
  首先要说的是,两个思维。
  第一是求同求异思维。具体一点就是,比较英语和汉语两者之间的异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和汉语是相通的。汉语学了十几年,你可以试着把学汉语的办法移植过来。平时多揣摩、体悟和对比英语和汉语学习之间的异同,会令你受益匪浅。
  第二是化整为零思维。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当你觉得英语成绩达到国家分数线是那样的高不可攀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把英语拆分,具体落实到每个细小部分。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然后各个击破,这样会省些力气,至少会增加些信心和心理上的优势。比如,5500的词汇,先可以筛选掉大部分你熟悉的单词和词组。然后,再对不太了解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归类。有的是加了前缀或后缀,或者是经过了词性的转换。还有的就是根据词根来拆分,每个词根都是有着特定意思的,就像汉语中汉字的偏旁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自己归纳或者买一本这方面的参考书。就这样,经过几道的筛选,所剩的词汇已经不多了,再慢慢地啃,相信你会觉得更容易些吧。
  买一本英语大纲是很有必要的。英语考试有哪些总体的和具体的要求,这些都是要了如指掌的。再熟悉一下出题类型和了解所要考察的5500左右词汇。明年的题形变化比较大,比如,听力在笔试阶段不考了,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选择填空题,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对于听力不太好的人来说,难度有所降低,因为听力又不考,而应用文写作则可以拿到基本的分数。
  英语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词汇;二是语法。有些人可能对语法不以为然,可是,我
们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句子里的每个单词都认识,可就是无法准确理解句子意思。其中最重要的是你不清楚句子的结构和所作的成分。如果你是在做翻译题的话,你就会觉得举步维艰。
  5500的词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具体数量比六级略少,但是考研侧重对每个单词具体用法的考查,所以在背单词的时候,不仅要记词义,而且要知晓其用法。
  背单词,是件很痛苦很头疼的事情。往往是边背边忘,也没什么捷径,就是不断地反复。反复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每天定量阅读文章,和生词混个脸熟,再翻词典查,就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识记和了解单词用法,一举两得。但是最好不要单纯拿一本词汇书从头至尾地背,这样效果并不太好。但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就是在冲刺阶段,可以拿着词汇书,每两三天把大纲所有词汇都快速地过一遍。
  语法,在高中阶段,一些最基本的都已经学过了。如果你还没有什么把握,可以买一本语法书,薄一点的。掌握了这两点,接下来,就是阅读和写作。听力明年不考,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所有的题目类型都可以延伸为考查你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在围绕文章玩花样。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将好好的一篇文章掏几个窟窿,要你选词填空。第二部分的阅读理解B节,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它和第一部分差不多,区别在于一个是考查单独的词汇,一个是成段的文字,更复杂而已。C节是翻译,英汉表达之间的转换而已。第一二部分有现成的文章给你,而第三部分叫你根据要求写文章,倒过来考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以交叉进行。
  平时除了巩固单词之外,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阅读文章上,写作可以是阅读的副产品。每天的阅读量可以因人而异,关键是每天要坚持,再有就是要注重阅读的质量。在你读完文章答完题目后,第一个就是查生词,扩大词汇量;第二就是把文章中的一些优秀词组句子句型一些优秀的表达抄写下来。一有时间就揣摩,背诵,改写,为我所用。等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你所积累的写作素材已经足够应付考研的作文了。
  还是让我们再仔细阅读一下大纲对阅读理解的具体要求吧。
  1) 理解主旨要义;
  2)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 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7)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 区分论点和论据。
  也就是说,在阅读每篇文章时,如果以上八点你都做到了,那么说明你已经完全读懂了文章,而且还很有效果。我们不说八点,其中的1、6、7、8在阅读时是应该考虑的。不然,即使你每天阅读20篇文章,也还是远远不够的。
  纵观这些年的真题,所考的大多是议论文,也有夹叙夹议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议论文大都是“三段论”,都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这和汉语是一样的,解题方法也是差不多的。首先你要知道,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文章又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这其中涉及文章的结构。还应该知道区分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据,这个例子是为哪个观点服务的,为什么要引用这个人的讲话,目的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自问自答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过程中,注意一些信息词,比如,however是表示转折,furthermore表示递进,等等。这些单词会提示你作者的态度,特别是在完形填空中,更要特别留心。在你对其中某句话意思不太清楚,看一下前一句或后一句,这时,这些信息词就派上用场了。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本质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到有效的信息。考试的时间很有限,不容许你反复比较思来想去。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英译汉,本质上是阅读理解。主要考查你的语法功底和词义推测能力。先通读文章,掌握大意,再分析划线句子的结构成分,然后就是根据上下文推测特定的条件下单词的特定的意思。最后,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通顺地叙述出来。在这里,要记住一条原则——“宁死不活”,也就是说,在你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愿选择直译而不要意译,一词一词地翻译,这样即使个别地方翻译错了,也不至于得零分。如果你养成了边阅读边摘抄一些优秀表达的习惯的话,那么写作准备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减了。只要最后两个每天坚持写上一篇有针对性的200字文章,并总结出一些常用的句型和叙述框架就可以了。应用文更是有固定格式,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发挥一下。
  写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千方百计避开自己没把握的词组或句型,情愿写得平淡一些也不要出错。再就是连贯,多用一些连接性副词或词组,如果前言不搭后语,会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
  最后一点,提醒你充分利用历年考研真题,特别是阅读理解的文章,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按照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一一对照,细细领悟命题规律和选项陷阱出没的规律。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该做都已经做了,英语成绩还是没有什么大的起色,而且现在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往哪个方面来突破自己,如果你把单词背得烂熟,语法弄得清清楚楚,那么,我建议你参加一下辅导班,因为你和我一样都到了需要借助外力的时候了。要参加辅导班,就要选择全国最牛的。谁最牛啊?北京新东方啊。为啥牛?人家老师上课都是开小车来的。为啥?上课报酬高呗。为啥这么高?人家上课有水平啊。凭什么说上课有水平?你没瞅见这黑压压的人群啊,你讲得不好,人家怎么会从海南那边过来,那不是有毛病吗?!(有点像单口相声,没别的意思,就是建议你去参加一下。短训班,14天,报名费600,住宿400,还要加上车费,零用钱。需要相当数量的银子,不过,物有所值。)
  3、关于专业课。
  至于专业课的复习,因所报考的具体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就不赘述了。如果你碰巧报的是新闻学专业,我们可以私底下交流。
  四、实战,一次平常的模拟考试
  开始考试了。大家都是身经百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调整办法。这里要提醒一下的是,很多考试以外的细节值得注意,免得到时候影响你的心情。比如,带好身份证、准考证,中午不回去的带上收音机,等等。
  临场发挥,主要看自己的应变处理能力了。答题要冷静,不要紧张,这个我们心里都清楚。可是,考试的时候,很多人什么都忘掉了,只顾得紧张去了。反正,考英语的时候,我特紧张。听力A部分,本来难度是比较小的,录音放第一遍的时候,我竟然一个单词也没写出来。幸好,马上调整过来了,写了四个,对了三个。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把实战当作一次平时的模拟考试,可以减轻一些压力。实战,仅仅两天,就看你的啦。
  五、资料,你的枪支弹药
  政治课的复习资料,用哪一种都差不多。关键是要全,其一,大纲上的所有考点都要包括;其二解析要全面。你买的时候,留意一下版本,有些坑人的资料在大纲出来前就在市面上卖了,它只是换了个封面而已。至于时事资料,可以多买几本相互补充,以我的经验,没有哪一种资料能包括所有的时事考点。
  英语方面:
  1、词汇。马德高的星火系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就行了。
  2、阅读。清华大学吴永麟的《精读100篇》。《石春祯的阅读220篇》里的文章,语句长而且复杂,生词多,出题角度一般,而且很久没有修订了,大部分文章只出了四道题。有时间富余,可以看一看《英语世界》杂志,里面的文章有中英文对照。还有就是买一本关于历年阅读理解真题详解的。
  3、翻译。推荐选用新东方的考研培训教材——《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陈采霞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4、作文。考试虫的《万能作文》。实在不放心,就再买一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田育英主编的《考研英语写作专项突破》作为补充。
  5、模拟冲刺。强烈推荐大部分考生在用的毕金献单独出的模拟试题,属于恩波系列的。
  六、写在后面的“续”言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可以,你也可以。想借用一下著名品牌Adidas的推广语来诠释一下我的想法:Impossible is nothing(一切皆有可能)。还有中国的一句古话,事在人为。
大专毕业可以直接考研么?如果可以,怎样报考?和本科毕业生考研一样么?
答案: 辛德瑞拉
(1)可以考研,但难度相对较大。 因为专科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不够,而且有的学校要求专科生考研之前要进修过本科的一些主干课程。 专科考研是和本科一样按统一的考试大纲,基础课没有指定的参考书,但有很多考研复习资料可以购买.专业课可以到所报考的学校去查寻.
(2)教育部对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资格要求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须毕业两年(从专科毕业到录取为研究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但是,招生单位有权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考生的学历提出高于大专毕业的要求。
所以,专科毕业生在选择报考院校前,应向当地招生部门查询,确认所报单位是否允许专科毕业生报考。 但在报考前,必须详细了解所报考院校对此类情况有无其他要求。例如,有些学校要求,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学习过该学科的某些主干课程,或者是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论文,取得过一定的成果。 因此,你在决定报考哪所院校前,必须与该校的招生部门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学校的相关要求和条件。
读完了大专能考研吗?学英语类的能考金融类的吗?
对于专科生考研,要求必须毕业满两年或两年以上,并达到本科同等学力。有的学校会有具体要求,如提交1-2篇论文,本科主干课程通过8门以上,或者对英语水平的要求等。而且复试要加考两门专业课。越是好的学校,对专科和同等学力考生的要求越严格。一旦录取了,和本科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关键是录取这关能否过。
跨专业考研是可以的,除了医学类等需要有相应资格证外,其他专业都没问题。英语类可以跨考金融类研究生。
一下是中央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金融学的情况:(专业课)
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40%)(2)西方经济学(60%);复试:金融学
(1)货币银行学
(2)国际金融学
(3)金融市场学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 黄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学》 姜波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融市场学》 张亦春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汉大学:
金融学(专业课)
01货币银行学
02国际金融
03国际投资
宏微观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金融市场②国际结算
宏微观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会计学②统计学
方向三:金融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高级宏观经济学
②微观经济理论
以上供参考,其他学校的金融专业课可以到学校网站查询。
希望有帮助。
大专考研 经本人验证 大专生考研最好报考一般院校 原因是 上海交大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 其他多数院校对大专生都有一些条件,甚至在复试阶段直接被刷掉 并且大专生在复试阶段要进行一到三门加试 慎重
转了几篇帖子,希望对你有用
共收到 6 条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生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