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消费者伦理道德的问题怎么形成的?

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道德与伦理的涵义
 来源:&&   |
道德与伦理的涵义:
人们大都把道德和伦理视为一个概念,其实,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对此进行界定,首先应该分别弄清楚它们的辞源意义和概念意义。
1、辞源涵义
从辞源上考察,在西方, &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风俗(mores),而mores则是拉丁文mos(即习俗、性格)的复数,后来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根据希腊道德生活的经验,从mores一词创造了一个形容词(moralis),指国家生活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英文的morality就沿袭了这一含义。
&伦理&或&伦理学&(ethics)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伊索斯(&ˊ&0S)。该词在荷马时期表示驻地或公共场所,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中,这个词表示某种现象的实质或稳定的场所。后来专指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惯例,相当于汉语的&风俗&、&品质&、&品格&、&德性&等意思。
可见,在西方道德和伦理的辞源涵义相同: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即一方面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指内在的行为规范心理自我-个人的品德。
但在中国,道德与伦理的辞源涵义却有所不同:&道&本义为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规律。所谓人道,指社会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则,如《礼记》云:&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也。&&德&本义为得。《管子?心术上》曰:&德者,得也&。&德&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文》)&道&与&德&的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中:&故学止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和&德&联系在一起的意思是:&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得也。&(《四书集注?论语注》)可见,中国&道德&的辞源涵义与西方相同,一方面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指内在的行为规范心理自我-个人的品德。
&伦&本义为&辈&。《说文》曰:&伦,辈也。&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五伦&就是指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理&本义为&治玉&。《说文》云:&理,治玉也。&引申为治理和物的纹理;进而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可见,中国的&伦理&就包括如下两个意思:一方面是外在的规范-行为应该如何;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规律-行为事实如何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2、概念涵义
我们是在如下意义上使用&道德&和&伦理&这两个概念的:&道德&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和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伦理&指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和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要正确理解&道德&与&伦理&这两个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道德与伦理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的涵义
作为&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的道德与伦理是指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第一、关于道德和伦理&具有社会效用&
道德和伦理都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应该&是道德和伦理的重要属性。但是,并不是它们的特有属性;因为 &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并不都是道德和伦理。以吃饭为例,西方人习惯用刀叉,印度人习惯用手指,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这三种习惯都是应该如何的规范,但皆非道德和伦理。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使用刀叉或筷子,是道德的和合乎伦理的,而使用其他的手段是不道德的。
道德和伦理的&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的关键在于具有利害社会的效用:道德和伦理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的对社会&具有利害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第二,关于道德和伦理是&应该而非必须的非权力&规范
道德和伦理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但法律也是&应该&的行为规范。这两种的区别在于什么?过去的观点一般认为是法律规范依靠&强制力量&来维系,而道德和伦理规范依靠&非强制力量&来维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强制,就是使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服从他人意志的力量,强制包括肉体强制、行政强制和舆论强制。实际上道德和伦理也依靠&强制力量&维系,是依靠&舆论强制&。因为,舆论同样具有使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意志而服从他人意志的力量。俗语道&唾沫星子淹死人&、&舌头底下压死人&,就是&社会舆论&强制力量发挥的作用。
因此,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不在于是依靠依靠&强制力量&,而在于是否依靠一种特殊的强制:权力。权力是管理者拥有且被社会承认的迫使被管理者服从的强制力量。法律规范是权力规范;伦理道德规范则是非权力规范。
(2)道德是&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的涵义
作为&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的道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是一个人在长期的道德行为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所谓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心理自我,是一个人在长期行为中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一个人长期地遵守或违背道德规范地行为,以致于形成和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就是道德的另一个涵义-品德。如果说&规范&是人们外在的道德,那么&品德&则是人们内在的道德。
(3)伦理是&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的涵义
作为&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的伦理,是指人的行为所固有的具有利害人己的属性的规律。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伦理行为&,是具有利害效用的行为。&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也就是人生而固有的各种伦理行为之本性,也就是道德哲学家所说的&人性&。它是 &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产生和推导出来的根据,因为只有客观上存在&事实如何&的某种行为类型,才会谈到&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如果某种行为事实上就不可能存在,那么,提出对这种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就是无稽之谈。
2017临床医师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42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什么是医学道德与伦理?
什么是医学道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用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指导的人格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道德往往与具体的现象相联系,并以特定的事实表现出来,道德现象即“有关善恶是非的现象”。道德现象同政治、法律、文化等现象一样,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属于上层建筑,这是道德现象的一般本质。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则是其特殊的规范性和实践精神:特殊规范性表明其不同于政治、法律规范,而是一种非制度化或内化的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的实现开辟道路;实践精神表明其不同于科学、艺术等精神活动,而是以指导人类行动为目的,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的具体实践方法。
什么是医学伦理
伦理与道德都以善为追求目标,但是道德追求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层次性,最高层次的道德是善的理想形式,而伦理则是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展现,具体化为普遍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规范体系,以不同的方式规定在某些社会场景中人们应该如何行动或应该做什么等,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与现实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规范日益地被趋同法律化,而道德则日渐私人化。相较于道德,伦理具有某种更强的约束性。如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若违背知情同意伦理原则而引起患方的不满,需要承担其应有的道德甚至法律责任并受到一定形式的惩处。
基层健康/专业的基层健康服务平台,请关注基层健康,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图文】伦理与道德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从中国古代,到西方,分别对伦理、道德,进行了解析,比较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大小:8.7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基本简述/伦理道德
“伦理”或“道德”之谓(Ethics or Morality),在中文与西文中均可作两个层面上的解释,即:内在的价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为规范。而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实际碰撞中,由于“至简、至圆”、“阴助教化”的本土传统之引导,这两个层面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就其总体情况而言,行为规范意义上的 “伦理化”或者“道德化”始终是汉语基督教的主要路向。这种“单向度”的阐释框架,使“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所应当包含的伦理资源之间,常常存有一定程度的错位。不解决这一问题,基督教伦理便无法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实现其潜在的可能性。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尧新瑜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规范/伦理道德
本专题的教学要求是以道德、伦理与法律相结合,探讨社会的德行规范。伦理与道德视频伦理道德趣图总的来说,本节主要阐述了道德和伦理的含义、范畴、道德与伦理的异同;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中西方论理渊源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本节介绍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着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本节阐述了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范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应用伦理学包括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休闲伦理等。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西方伦理道德观则以个人主意为核心。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本节目标:让学生掌握道德和伦理的含义和范畴,分清道德与伦理的异同,认识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伦理的渊源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重点和难点是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品德与自律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品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融合;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品德也被称作德性或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或某一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特征和心理品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环境和教育等社会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而直接现实的基础则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节还阐述了个体德行的他律与自律,自律是公民道德意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诉求,道德自律精神是现代法制国家本身的内在属性。任何他律只有转化为自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一节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者对品德特征的认识,了解个体品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融合,清楚个体德行自律的重要性,培养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才。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的自律及其重要性。诚信与德行伦理道德趣图本节阐述了诚信美德及其当代价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人无诚信不立。一般而言,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当代,诚信是现代社会伦理的主要德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时代公正、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要义,具有辩证的实践理性。此外,本节介绍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立法者意志。“人无诚信不立”,正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修身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和过程,诚实守信的人生践履是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更深一层地认识诚信的当代价值,了解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让学生懂得“人无诚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更深的诚信意识,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德行天下,诚心为本,自觉践履诚实守信,正心、修身。重点和难点是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民事行为与法律本节主要阐述了公民民事行为规范;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公民的民事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是当事人的行为事实,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习惯、民事传统、民事法律等方面。本节还阐述了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民事行为与守法的关系。本节还介绍了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两者的差异;描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确认民事法律行为采取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通过代理人的代理活动实施民事行为。这一节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公民民事行为规范,清楚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从而提高学生遵守法律规范的意识,把道德与法律规法结合起来,恪守德行规范。重点和难点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1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05:29:51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伦理-伦理道德-两性伦理-家庭伦理_两性_健康一线
婚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旦超出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所造成的悲剧就只有自己承受,同时也该好好的反思。本期节目的主人公小冰就是因为抱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心甘情愿的投入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有妇之夫的怀抱,善良的她...
一个30岁的离异女人,爱上比自己小6岁的未婚男孩,两人的恋情遭到男方父母家人的一致反对,是世俗的压力,还是男友已经变心。
当一个人走入婚姻的时候,便意味着他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当婚姻遭遇婚外情,并且还遇到了除婚外情第三者之外的第四者的婚外性时,当事人自己该如何让抉择呢。
本期节目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曼在她的感情上曾经经历过很多令人伤心的闹剧,丈夫和表妹一同背叛了她,离婚后她和丈夫纠缠不休,且怀上了他的孩子,以为会得到幸福,可谁知事与愿违,表妹再次走入他们的家,善良的她看着...
本期节目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曼在她的感情上曾经经历过很多令人伤心的闹剧,丈夫和表妹一同背叛了她,离婚后她和丈夫纠缠不休,且怀上了他的孩子,以为会得到幸福,可谁知事与愿违,表妹再次走入他们的家,善良的她看着...
哥哥车祸去世,丈夫却爱上嫂子。狠心丈夫和嫂子私奔后,还带走女儿。带着伤痛她离开了原来的城市,然而在面对新的感情时,她却无法逃离以前的阴影。
网上不久前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外遇位居榜首,主办此次票选活动的有关人士指出,网络外遇是一种全新模式的外遇现象,因无法抓奸在床,让人有防不胜防的感觉,从而使本来已经危机...
南非的一些部落名族,风行验证处女身的风俗,验证处女身是祖鲁族的一个古老仪式,这仪式源于祖鲁人对处女神的祭祀,有人认为这位女神得不到应有的崇敬。
据某网站的消息,台湾内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表示,在台湾平均每天就有一位11岁以下的儿童遭到性侵害。有人建议,从根除恋童癖入手解决问题,对虐待儿童者,进行化学阎割,从而有效地避免他们故技重施。
一个从生理、心理、个性全面成熟的女性,最具备吸引男性的魅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