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3d打印属于什么专业公司专业性比较强?

干货:最详3D打印行业及标的梳理
我的图书馆
干货:最详3D打印行业及标的梳理
来源:雪球/roader一、概念& & &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或光敏材料,通过逐层打印并粘合(或固化)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增材制造”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去除型”制造。传统数控制造一般是在原材料基础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蚀、熔融等办法,去除多余部分,得到零部件,再以拼装、焊接等方法组合成最终产品。而“增材制造”与之截然不同,无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增材制造的优势在于能够节省大量材料,实现复杂产品的直接制造,同时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而且产品结构越复杂,其制造速度的作用就越显著。二、产业链其中,设备环节技术壁垒高,全球龙头已通过并购不断壮大,国内仍是散弱格局;材料环节和工艺是核心,目前3D打印使用的材料主要为:树脂类(光敏树脂类等)、塑料类(ABS等)和金属类(钛合金等),其中金属材料壁垒更高,独立的材料供应商模式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国内企业而言,对金属粉末(如钛合金粉末等)技术掌握对3D打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服务环节市场空间大,模式创新值得期待,与互联网融合(整合设计师、3D打印服务商)是未来发展模式之一,代表公司shapeways。三、3D打印主流技术比较专业,未做深入研究,借用一张图大概了解下吧:四、应用领域& & 从应用领域看,传统机加工制造就适用于大规模、需要量产的部件,3D打印适于小批量、造型复杂的零部件。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提升产品开发周期)、汽车设计制造(原型制作和模具开发)、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和性能提升)和医疗(修复性医疗和生物3D打印)等领域。五、各国格局&世界范围内,3D打印行业初步形成了“以美国和德国双雄并立,日本跟随,中国后起”的格局。 就3D打印机的数量来看,美国占据全球的40%,德国和日本分别占据10%,中国占据8.5%。美国:为全球3D打印产业领导者,是3D打印设备生产和采购的龙头,约70%以上3D打印设备由美国生产,政府将其作为美国制造业发展方案的重要技术之一。拥有两家全球3D打印龙头企业3D systems(设备产品收入占比44%,服务占比31%、材料占比25%) 和 stratasys(设备收入占比超过80%,其余来自服务收入。工业级统治地位)。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推出3D打印飞机项目,计划2050年完成对飞机零件的3D打印制造。中国:总体上仍处于早期阶段。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是激光直接金属加工技术发展较快。我国3D打印产业主要形成北京(依托北航、清华、中航625所)、湖北(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陕西(依托西安交大)和江苏(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产业区域。政策层面:& 2013年国家863计划中首次将3D打印选入。& 2014年3月,北京市科委公布&促进北京市增材制造(3D打印)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工作意见&,提出设置3D打印科技重大专项,全方位支持3D打印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持续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2015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领域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增材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30%以上。”& 2015年8月,国务院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问题,并邀请我国3D打印领域唯一的院士卢秉恒院士在国务院给李克强、张高丽、刘延东以及各部委领导讲授3D打印。&根据国家3D产业发展规划,指明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在产业化方面,3D打印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增速30%以上的快速增长,形成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在行业应用上,3D打印要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初步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在全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在政策措施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措施。以材料研发作为突破口,鼓励优势材料企业从事3D打印专用材料研发和生产,针对航空航天、汽车、文化创意、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突破一批3D打印专用材料。到2016年,基本实现钛合金、高强钢、部分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专用材料的自主生产,满足产业发展和应用的需求。&六、涉及个股银邦股份(流通市值约45亿元):1.公司的传统业务为金属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生产企业之一,产品的应用市场主要有电力、工程机械、汽车和家电等行业。2.公司自2012 年就合资进入了3D 打印行业,目前持有合资公司飞而康45%股权,并持有银邦精密90%股权,构建了3D 打印业务完整的产业链;合资公司飞而康,.其产品设计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与“3D打印”技术原理相似,核心技术团队领导人吴鑫华,系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国家轻合金研究中心主任;目前,公司已经拥有5 台3D 打印机及1 台制粉设备,设备全自海外进口,装备水平已居国内领先。2014 年,飞而康实现销售收入412 万元,净利润亏损136 万元,银邦精密的营收为160 万元,净利润也亏损了85 万元。公司3D 打印产品已经布局了三个最具潜力的业务领域:航空、医疗与模具。其中,在航空领域,公司在军用、民用两个市场中均实现了突破,已经通过中航商飞的认证,实现批量供应,并有望借此通过全球适航认证;在医疗领域,公司已经与杰冠医疗进行3D 打印义齿业务的合作,并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发医用订制化医疗器材;在模具领域,公司3D 打印制造的模具具有高效、低综合成本的特点,目前已经在强生等知名快消品企业试用。在3D 打印原料环节,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制粉设备,生产的钛粉性能优异,完善了3D 打印业务链条,既可满足公司3D 打印业务的需求,也可对外销售。银禧科技(流通市值约61亿元):1.公司利用传统从事改性塑料研发生产的优势,扩展了下游LED 照明灯具专用塑料配件的研制,研究3D 打印高分子材料,此外,还拓展了CNC 金属精密结构件的业务。2.2015 年,公司研发的ABS、PLA 线材及复合材料、PVA 线材、PA 粉末及复合材料都实现了上市销售,公司是目前国内对3D 打印材料覆盖最全面的公司,同时还能提供3D 打印服务(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深圳三维魔坊网络有限公司,个性化定制3Denjoy 创意平台已上线()),不过3D 打印能够实现大量利润还将取决于行业前景。银禧光电2015 年实现了130 万净利润,并获准在新三板挂牌。宏昌电子(流通市值约36亿元):1.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级环氧树脂的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电子级环氧树脂专业生产厂商之一。公司以电子级环氧树脂为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的绝缘和封装、涂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和粘接剂等领域。据了解,3D打印中黏结各种粉末的胶叫镁基胶,所用的材料是类环氧树脂,为宏昌电子的主营产品,另外纳米级 3D 打印中使用的打印材料是液态树脂,也是宏昌电子的主营产品。宝钛股份(流通市值约70亿元):1.宝钛股份是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钛材加工企业,主要应用于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2.与航空材料专家王华明、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海宝特种金属材料等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公司以现金150万出资,占股15%。合资公司将参与增材制造、开发3D打印用设备、技术及材料等。王华明教授因其3D打印飞机零部件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楚江新材(流通市值约50亿元):1.主营产品已经包括有铜板带材、铜棒线、铜杆、钢带管等国内主流铜加工产品,同时通过收购顶立科技,进入军工装备新材料领域。2.顶立科技已成功开发出钛基合金粉以及镍基高温合金粉两个系列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金属基3D 打印材料,自主研制了规模化生产高端金属基3D 打印材料的等离子旋转雾化成套设备。安泰科技(流通市值约110亿元):1.国内金属新材料技术领军企业。为特种材料制品及装备(包括非晶材料、磁性材料、焊接材料等)、超硬及难熔材料(钨钼制品、高速工具钢、金刚石、粉末冶金等)和清洁能源先进材料(过滤元件、储能材料)三大板块。2.15年10月,安泰科技与陕西省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3D打印、新材料等相关领域具有诸多合作基础。为发挥双方优势,集聚优势资源,先期启动3D打印金属粉末领域的合作,双方约定共同组建渭南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开展技术研发与转化合作,对3D打印金属粉末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云海金属(流通市值约33亿元):1.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镁、铝合金生产的龙头企业(镁铝业务占公司比重80%以上),已形成“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完整产业链”2.14年4月17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梅小明表示,公司镁合金作为半固半液快速成型(一种新型的铸造方法,主要用于制造薄壁件)的主要新材料,根据各方面的性能看,日后也会成為3D打印的一种新材料;公司将加強加大此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储备。全景网15年12月3日讯云海金属(002182)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镁合金材料是理想的3D打印耗材,公司会考虑为3D打印提供原材料。东睦股份(流通市值约55亿元):1.国内最大的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制造企业之一,主要应用与家电(业务下滑)与汽车行业(业绩上升),2015年公司为特斯拉等品牌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用于前后两个逆变器齿轮箱壳体和前后两个马达终端壳体的粉末冶金零件也已经进入批量生产。2.全景网14年9月25日讯,总经理朱志荣介绍,公司一直在关注3D打印,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和开发。深圳惠程(流通市值约105亿元):1.公司是一家城乡配电网络高可靠性装备供应商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投资业务也是公司主营业务之一,2015 年,公司投资业务收益超过1亿元。控股股东变更为信中利。信中利集团在体育行业深耕细作,先后投资了一系列优质体育创业公司。2.2013年,拥有聚酰亚胺产业链的深圳惠程日前表示,公司有意凭借材料优势进军航空航天3D打印市场。深圳惠程董秘张国刚表示,聚酰亚胺的开发最早就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所以聚酰亚胺作为材料应用于3D打印没有问题,在这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是国内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公司,具备从树脂原料到纤维、薄膜、纳米纤维薄膜、泡沫制品的研发生产能力。深圳惠程将根据全球航空航天3D打印需求,研发推广相关产品。积成电子(流通市值约45亿元):1.主营业务涵盖智能电网、智慧燃气、智慧水务、能源管理信息化、行业信息安全测评,并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水利信息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是国内技术领先的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公司与宁波中物力拓超微材料有限公司日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公司使用3000万元对中物力拓增资等相关事项进行了约定。中物力拓超微金属粉末加工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本次双方共同投资建立超微金属钛合金粉末及衍生品产业化基地,以金属超微雾化制粉技术为依托,加快其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实现进口产品替代,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双方共同投资进入以超微金属粉末为基础材质的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布局下游产业,将有助于公司完善超微金属粉末产业链,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蓝光发展(流通市值约75亿元):1.公司坚持“人居蓝光+生命蓝光”双轮驱动的战略。“人居蓝光”包括房地产开发运营板块(成渝地区)和现代服务业板块(西南区域的物业管理龙头地位),房地产板块是公司现阶段的核心业务,而现代业务板块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短期有望实现业绩爆发。“生命蓝光”包括3D 生物打印板块和医药板块,是公司长期业绩的另一增长极。2.公司3D 打印板块以蓝光英诺为业务主体,研发层面已实现重大突破,首创全球首台3D 生物血管打印机。未来有望实现组织器官打印,进入精准医疗,3D 影像等新蓝海。公司组建了以康裕建教授(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美国国家毒理科学院院士)、周惠兴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国际特聘专家、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高级研究员)、罗涛先生(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同时组成了由国内外再生医学、材料学、组织工程学领域和3D 生物打印前沿的顶尖科学家为主的专家顾问团,保证了公司在科研、学术以及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全球首台3D 生物血管打印机问世,标志公司以干细胞为核心的3D 打印技术体系走向成熟。临床应用尚需时日。南风股份(流通市值约50亿元):1.南风近几年围绕核电业务精耕细作,在夯实HVAC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业务的同时,收购中兴装备涉足核级特种钢管,战略投资成立南方增材发力核电铸锻件3D 打印业务,同时以核电为中心向地铁、公路隧道等领域发展。福岛事故前公司核电营收占比接近70%,2014 年降至32%,2015 年核电重启,公司显著受益。3.3D 打印方面,公司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 万元,其中公司持股51%,国内3D 打印技术专家王华明教授持股比例31%。王华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材料与结构研究部 “首席科学家”,国内激光制造的学术带头人。根据公司公告,南风股份现已做了AP1000 核电贯穿,件模拟件样件,主要是同三大核电集团合作,目前已同国电投以及中核集团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在走核级铸锻件验证流程,走完之后就将申请重大专项。后续展望来看,按照核电传统采购及产品验证流程,中核集团以及国电投需要确定各个铸锻件的参数,参数确定之后预计2016 年上半年由南方增材公司打印出来新的样品,包括ACP100 反应堆贯穿件等,之后由中核集团、国电投走完验证需要大概2-3 个月,预计公司2016 年该业务或有重大进展。未来规划来看,公司将成立3D 打印工程技术中心,开发新的产品,也可延伸至修复业务,比如核电站的海水泵,受氯离子腐蚀,叶片很容易腐蚀掉,可在表面添加3D 打印涂覆技术。同时3D 打印业务同中兴装备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上游原材料端可由中兴装备提供,形成3D 打印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中航重机(流通市值110亿元):1.三大主业:锻压(业务占比75%,占国内航空锻造60%以上市场,随运20、ARJ21、C919 等大飞机量产,大型锻件需求量将加速提升)+液压产品(业务占比17%,下游主要为工程机械和农机机械)+新能源(业务占比9%,投资风电场和风电叶片领),新兴培育业务包括激光增材制造(3D 激光打印)、战略金属再生利用、智能装备等。2.公司下属天地激光(持股27%)为国内3D 打印龙头。王华明是航空材料与结构研究部“首席科学家”,国内激光制造的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北航团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在飞机上装机应用技术的国家。王华明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凭借“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型技术”获得 “2012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二款自主设计制造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 的零部件制造上。仅需55 天便可以在实验室中打造出C919 机头的四个主风挡窗框。若向国外公司定制,则需至少两年以上时间,且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许多。并且以此项技术所打印出的钛合金零部件很可能大规模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战斗机之上。2015 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74 万元。森远股份(流通市值约15亿元):1.公司主要从事新型路养护机械的技术开发和制造,产品包括面除雪和清洁设备、 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和预防性养护。2.日,公司公告显示,与大连理工大学(鞍山)研究院签订合作共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进军3D打印行业。 日-2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森远增材将展出PIRP-1500型,3D打印机,它是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姚山教授3D打印技术团队发明的轮廓失效激光3D打印法(PIRP方法)及其配套工艺制造而成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3D打印设备,该技术已列入国家863计划,获批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制件大型化与制造成本、效率、精度上的矛盾,该设备主要用于生产砂模,铸造模具和进行艺术品加工。金运激光(流通市值约28亿元):1.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激光业务,主营中小功率激光切割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服务以及设备的生产和销售。2.“金运·3D+平台”简而言之就是“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创意设计=极具商业价值的创意订制产品”。2014 年,“意造网”成功上线运营,线下“意造科技体验中心”也开业迎宾,而专注于3D 人像打印的“3D 记梦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已有40 余家连锁店,并推出了集商品售卖及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第4 代店。与此同时积极部署集中式大型激光3D 打印加工厂——云工厂。公司在云工厂和云平台上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最顶级的3D 打印设备,并积极开展光固化、金属粉末烧结等3D 打印设备工艺的研发;同时公司还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点云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和3D 打印材料工艺技术,尤其是瞬光动态3D 扫描技术,具有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体验;另外,公司拟打造一个五星级酒店式创意设计中心,提供给入驻的创意设计人员使用,以俱乐部的形式聚集全球创意设计力量。公司还在裸眼3D 技术、虚拟现实人机界面技术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大族激光(流通市值约215亿元):1.大族激光是全球激光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小功率激光加工设备收入合计占比达到公司总营收的约3/4,其中,小功率设备占比为56.9%。公司在稳步推进小功率设备的同时积极发展大功率激光设备、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2.3D 打印方面,日,事业部总经理陈燚宣布:大族激光钣金装备事业部成立3D金属打印装备中心,事业部总工程师陈根余教授兼任技术总监。大族激光钣金装备事业部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入金属3D打印研究,在过去的几年中,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交付了多台金属3D打印装备给用户,可实现最大幅面1.5米复杂金属构件的打印。3D金属打印装备中心的成立,标志事业部金属3D打印产品正式步入市场化运作。全景网:大族激光(002008)表示,公司3D打印样机于去年底完成制作,今年实现了小批量销售,目前不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光韵达(流通市值约33亿元):1.公司是国内精密激光应用龙头企业。2.公司是国内最早切入3D 打印应用的企业之一。2013 年,公司凭借在激光应用的技术积累,切入3D打印工业服务领域,积累了3D打印在汽车、模具等领域的应用经验,对3D打印工艺、设备参数、材料应用有了进一步理解。公司与比利时Materialise 合作的“三维打印赛车项目”顺利完成,大幅提高了公司在3D打印行业的知名度。2014 年,公司与上海交大成立联合医学工程部,2015 年,公司为巩固与王成焘教授团队的合作,投资设立了上海光韵达医疗数字公司,通过“医学+3D 打印+云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境内外医院和科研机构提供医学3D打印服务。光韵达在公司总部已设立了3D 打印创新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人才,专注于3D 打印技术的研究、推广、生产和销售,开拓3D 打印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机器人(流通市值约360亿元):1.公司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拥有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及最齐全的机器人产品线,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26%;2.前期公司已联合各领域高新企业和院校单位开展多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包括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快速扫描建模技术、基于智能机器人的3D 打印技术、基于智能数控机床的增减材复合3D 打印技术,基于冶金制粉和拉丝实现3D 打印原材料在线制造技术、基于数字化车间智能物流制造系统的3D 打印快速制造技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智能工厂的3D 打印数据整合技术等,将3D 打印的个性化分布式制造和基于机器人集中式批量制造的数字化工厂结合,最终实现产品个性化快速制造。 2015年11月,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共募集资金近3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工业机器人项目、特种机器人项目、高端装备及3D打印项目、数字化工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华中数控(流通市值约38亿元):1.公司目前已经是国产中、高档数控装置的领先公司。2.14年华中数控1月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与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华科三维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4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67%。据悉,华科三维主要从事计算机、光机电、3D打印一体化技术相关材料、设备、测量、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等。初步判断,公司并不重视3D 打印业务,更多精力用在数控机床、机器人领域, 不排除后续出售华科三维股权的可能。华工科技(流通市值约150亿元):1.华工科技系国内激光器行业领军企业,在大功率激光设备以及中小功率的激光设备都有最顶尖的技术储备。公司有激光加工设备、光电器件、敏感元器件、激光全息防伪产品、计算机软件及信息集成五大业务板块的产业链布局。2.15年3月31日公司在全景网互动平台表示,华中科技大学的史玉升教授团队正主导3D打印技术的开发、研制。华工科技一直密切关注3D打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进程,也具备产业化的基础。不过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3D打印的应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华工科技将其考虑为公司的长期战略产品。海源机械(流通市值约35亿元):1.营业收入中,符合材料制品占比45%、机械装备业务48%。2.3D 打印方面,公司参股福建海源三维打印高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5%。15年5月中银调研纪要:公司在3D的投入不是很大,目前没有太大的想法,还没有好的商业合作机会。泰尔重工(流通市值约28亿元):1.公司主要从事工业万向轴、齿轮联轴器、剪刃、滑板、卷取轴、打捆机、汽车传动轴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2.泰尔重工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邰正彪设立的投资公司将成为南京增材的控股股东。改制后成为南京增材股东之一的卢秉恒,是中国3D打印的领军人物。今年8月,卢秉恒曾受国务院邀请多次举办“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为包括李克强总理在内的政府要员及金融、央企高管授课。此前15年7月2日,泰尔重工曾策划增发收购智能制造领域的公司,但于9月25日披露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承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此, 市场预期,上述智能制造项目有望在承诺到期、项目成熟后陆续注入上市公司。山东矿机(流通市值约40亿元):1..煤炭机械制造企业。2.2.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高功率激光增材制造(3D成型)成套设备项目”入围年山东省两化深度融合重点规划项目,目前激光项目正处于调试试运行阶段,暂未产生效益。日,山东矿机(002526)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现在生产经营正常,公司的3D打印业务现在已经试打件。沈阳机床(流通市值约120亿元):1.日,沈阳机床(000410)周二上午在全景网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目前未涉及3D打印机床。秦川机床(流通市值约41亿元):1.公司持有西安瑞特快速制造研究工程有限公司10%的股权。西安瑞特的快速成形技术与3D打印成型技术在原理上是一致的,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体,可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手段。(深交所互动平台)博实股份(流通市值约95亿元):1.主要针对石化产业生产自动包装及码垛设备。有医疗机器人概念。2.2014年博实斥资人民币1,850万元收购3D打印公司创程三维复合材料35%的股权。创程三维复合材料拥有3D打印专有技术,能在各种材料上打印,十分适合运用于建筑材料及广告产业。三垒股份(流通市值约11亿元):1.塑料机+五轴机床。五轴机床目前对业务贡献度极小。2.3D 增减材复合五轴机床。按照 2015 年年初的发展规划,进行了高端机床的延伸发展,结合3D 打印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研发了具备国际领先技术的3D 增减材复合五轴数控机床,实现了基于激光技术的金属3D 增材制造与减材加工的同步进行。此举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制定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江南嘉捷(流通市值约45亿元):1.公司是一家主营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人行道的跨国电梯生产企业 。2.公司于2013 年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合作切入3D 打印产业,2014 年已完成部分型号桌面型3D 打印机、工业级3D 打印机产品的研发,1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60 万元,利润11 万元。15年6月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吴江中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机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共同搭建金属3D打印装备研发平台。中瑞机电是快速成型设备和服务在中国的顶级供应商之一,其行业应用软件及金属3D 打印解决方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10 多年服务汽车、航空航天等不同行业的经验。亚太科技(流通市值约55亿元):1.精密管材、专用型材和高精度棒材等汽车铝挤压材和其它工业铝挤压材研发、生产、销售,主要向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提供水箱管、空调管、复合管、盘管、棒材、制动系统用铝型材等铝合金材料。2.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始于自身需求,积极布局3D 打印模具修复和打印机销售,根据公司的公告,未来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50 台金属打印设备、年生产及修复5 万套精密零部件的能力。万马股份(流通市值约180亿元):1.万马股份是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龙头,现有线缆、材料、新能源和电工四大业务板块。2.2014年公司董事会曾确定3D打印材料为公司主攻的新材料项目。高乐股份(流通市值约55亿元):1.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电动玩具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2.3D 打印方面,2013 年5 月15 日公告,高乐股份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于2013 年5 月13 日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深圳分公司的议案》。公司拟投入运营资金4000 万元设立深圳分公司,用于发展3D 打印个性化定制、网络销售及手游产品业务。中利科技(流通市值约58亿元): & &1.收入构成:电缆、光缆业务占50%,光伏电站转让、运营及运维约36%,光伏组件14.12%。2.2015年4月,公司出资人民币2500 万元参与康速金属增资扩股。增资后,公司持有其37.50%股权。康速金属主要从事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产业化和制造,是利用国际最先进的激光粉末床3D 打印技术生产金属构件,产品可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高端模具等领域。兴民钢圈(流通市值约70亿元):1.公司主营钢车轮业务,是钢车轮行业龙头。2.公司与在3D打印领域最具技术实力的北航签署合作协议,进行轻量化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汽车车轮研究与开发。公司此前公告拟设立新材料公司开展包括新材料研发应用、高端汽车零部件定制以及3D打印定制等在内的业务。其中,新材料研发应用业务将与北航合作,深入开发以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及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性。随着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公司有望将3D打印用于车轮生产。鑫科材料(流通市值约65亿元):1.鑫科材料主要从事铜基合金和辐射特种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3.25亿元收西安梦舟100%股权。2.13年7月,由合肥工业大学三维打印与激光制造研究中心研制的安徽省首台熔融式3D打印机技术有所突破,具备利用激光烧结技术研发3D打印制造设备的工作。鑫科材料二股东参与了该项目。中海达(流通市值约38亿元):1.公司以卫星定位技术、声纳探测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为技术主线,以空间信息产业链为业务线条,业务范围涵盖高精度卫星定位与测绘、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应用、海洋探测、系统集成四个领域,实现了空间信息产业链(数据采集+数据提供+数据应用及解决方案)各环节的业务全布局,“硬件+数据+软件+解决方案+服务”的全产业模式雏形已现。公司90%以上收入来源于数据采集设备。2.3D扫描与3D打印关联。亚厦股份(流通市值约120亿元):1.建筑装饰行业。2.2.日晚间公告,8月28日公司与马义和、盈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5,412.01万元通过受让股权和增资的方式取得盈创建筑26%股权。盈创建筑科技主要业务为建筑部品部件的生产和制造,其中建筑相关部品部件3D打印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0%。2015年1月,亚厦股份参股子公司盈创建筑与黄山幸福新世界公司签订建筑3D打印/新材料合作建厂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建设集生产、研发、展示、创意、销售于一体的“建筑3D打印梦工厂,预计投资约5.4亿元,全部建成后实现年净利润约3.5亿元。电光科技(流通市值约20亿元):1.中国领先的防爆电气全面解决方案服务商,产品包括防爆控制箱、防爆操作柱、防爆配电柜等,应用领域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石油化工、铁路军工、海洋航空、电力冶金等领域。2.电光科技今15年5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11日与中灵网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通过现金对中灵网络直接增资以实现控股。增资总金额为2020万元,增资后,公司将持有中灵网络51%股权。据公告所述,中灵网络成立不到半年,截至5月8日,公司资产总额127.6万元,净资产86.4万元,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今年1月1日~5月8日,中灵网络营业收入为0,净利润亏损13.6万元。公告介绍,中灵网络主要从事3D打印设计师资源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整合、开发,开展3D设计师互联网综合性服务并在适时在线下开设3D实体店。苏大维格(流通市值约33亿元):1.为微纳光电材料与3D显示领域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涉及微纳光学(镭射)印材、纳米印刷技术、3D成像技术、平板显示(大尺寸触控屏,超薄导光板)、高端智能维纳制造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客户为国内外上市公司和高等院所。主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著名印刷、包装企业、公共安全企业的供应商。3.3d打印激光制版,公司自主开发特色激光原版(宽幅变色银图像原版、金属拉丝原版、正交彩虹原版、斜纹光柱原版等),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公司自主制造了整版激光定位图像原版、模压设备,开发了新型激光定位转移材料,具有整版无缝、支持任意图形设计、精密定位、环保等特点。4.苏大维格进入这3D打印行业的良好基因,一方面部分国外3D打印厂商采用了类光刻技术,而苏大维格有相关技术积累,自主开发过紫外激光干涉光刻设备等;另一方面,紫金立德的模式体现国际合作在推动新兴技术中的重要作用,而苏大维格所在的苏州工业园有与以色列等国企业高校合作的丰富经验,利于公司吸收学习国外经验、快速切入新行业。中航资本(流通市值约420亿元):1.中航资本持有中航天地激光约19%的股权。新北洋(流通市值约70亿元):1.新北洋是我国最大专用扫描打印产品和服务供应商。2.日,公司表示目前尚未开展3D打印机的相关具体研发工作。日,新北洋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新北洋于2013年3月加入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目前是理事单位。国瓷材料(流通市值约65亿元):1.公司主营产品有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用电子陶瓷材料、纳米级氧化锆材料、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材料、高纯超细氧化铝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等。2.公司于2015 年11 月增资幵持有爱尔创25%的股份。深圳爱尔创科技股仹有限公司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氧化锆高技术陶瓷专业制造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行数字化口腔、3D 打印义齿等研发及推广的领先企业,2014 年主要产品氧化锆瓷块国内市场占有率35%。深圳爱尔创是公司纳米级复合氧化锆产品的重要下游客户,此次合作有利于収挥双方各自在先进生物陶瓷材料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实现上下游资源整合。3.2015年 9月16日,国瓷材料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3D打印材料是公司重点关注的领域,正在研发中。北矿磁材(流通市值约30亿元):1.公司主要从事磁性材料和磁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公司生产的磁粉用于3D印刷,以向日本供货。东方航空(流通市值约600亿元):1.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15年4月13日成功将3D打印制造的飞机舱门手柄盖板、飞机座位指示牌等客舱部件配装到全新B777-300ER型客机上执行正常航班飞行,东航成为我国民航首家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飞机部件的航空企业。这次3D打印技术的成功运用,使东航技术成功建立起从改装设计、部件设计、部件制造、部件安装等一整套完整的飞机改装生产流程,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集成的竞争优势,向行业领先的飞机全生命周期综合维修服务商迈进一步。艾派克(流通市值约48亿元):1.艾派克目前是我国领先的打印耗材及耗材芯片厂商。2.日,艾派克(15年度业绩说明会正在全景网举行。公司董秘张剑洲表示,目前公司并无3D打印机业务,3D打印机业务现存于控股股东赛纳科技体系内。互动娱乐(流通市值约125亿元):1.玩具(星辉车模)+娱乐(网游)2.2013年5月上证报讯,公司在2008年即已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SLA)对设计成果进行手板的成型制造,该技术即为相关的3D打印技术。在公司的车模开发设计流程中,获取车厂产品参数之后,就会进行3D文件制作,然后利用SLA激光成型制造手板。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SLA)对设计成果进行手板的成型制造,使手板外观流线、产品曲面角度尺寸等机械要素与设计图纸的误差在0.05%以内,同时,该技术的加工周期比目前流行的传统技术缩短90%以上,使得车模的研发周期从1年以上缩短为4个月以内。七、个股分类:& 按产业链上游材料:银邦股份(钛粉)、银禧科技(改性塑料)、宏昌电子(粘结粉末-类环氧树脂)、国瓷材料(陶瓷墨水)、宝钛股份(钛粉)、积成电子(超微金属钛合金粉末)、楚江新材(钛基合金粉以及镍基高温合金粉)、深圳惠程(聚酰亚胺)、安泰科技(3D打印金属粉末)、云海金属(镁合金材料)、北矿磁材(磁性材料)中游设备:森远股份、机器人、山东矿机、江南嘉捷、大族激光、金运激光、华工科技、华中数控、海源机械、亚太科技、中海达(3D扫描)、苏大维格下游服务:金运激光(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设计师)、银禧科技(个性化定制3Denjoy 创意平台)、电光科技(3D打印设计师资源)& 按应用领域航空:中航重机、银邦股份(通过中航商飞的认证,实现批量供应)、深圳惠程(有意凭借材料优势进军航空航天3D打印市场)、东方航空(3D打印制造的飞机舱门手柄盖板、飞机座位指示牌等客舱部件)核电:南风股份汽车:光韵达(与比利时Materialise 合作“三维打印赛车项目”)、兴民钢圈(车轮)、亚太科技(3D 打印模具修复)医疗:蓝光发展(血管、生物组织)、光韵达(为境内外医院和科研机构提供医学3D打印服务)、国瓷材料(牙齿)、银邦股份(与杰冠医疗进行3D 打印义齿业务的合作,并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发医用订制化医疗器材)工业机床:机器人、三垒股份(3D 增减材复合五轴机床)建筑部件:亚厦股份文化创意:金运激光(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设计师)、银禧科技(个性化定制3Denjoy 创意平台)、金一文化(饰品)、互动娱乐(玩具)&按公司形式设立3D打印事业部:大族激光、机器人、安泰科技、森远股份设立控股公司、分公司:银禧科技、光韵达、金运激光、江南嘉捷、银邦股份、南风股份、蓝光发展、高乐股份、亚太科技 、高乐股份参股公司:中航重机、海源机械、华中数控、华工科技、宝钛股份、昆明机床、中航资本大股东有3D打印概念:泰尔重工、秦川机床、博实股份、艾派克、鑫科材料八、总结:通过梳理相关上市公司发现,目前A 股中还没有公司将3D打印业务作为公司主要的收入、利润来源,基本上很多都停留在概念阶段。因此在标的选择上,重点关注在相关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和公司本身主业关联度高、并前瞻性将3D打印业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重点进行培育的公司,后续将根据催化机会的性质再选择标的跟进。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打印属于什么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