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图手机壳哈利波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服狮院校服高清原图,万分感谢

看完国外网友与《哈利波特》的这些故事,已泪目_网易新闻
看完国外网友与《哈利波特》的这些故事,已泪目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话说,一本书究竟能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最近,Buzzfeed就邀请了他们的哈迷读者来分享——《哈利波特》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的1.“我现在28岁,在上学的时候我并没有读进《哈利波特》,一直到我被诊断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情绪都极端不稳定,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语都能让我受伤。最让我沮丧的是,人们告诉我这些都是我大脑出现问题”“当我终于开始去读《哈利波特》系列时,我立马就喜欢上了,从第一本一口气读到了最后的《死亡圣器》。在那里面,我读到了我最喜欢的一段来自邓布利多的话:当然这些都是在你大脑中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不真实的。”“这句话让我重新做回自己生活的主宰,我现在明白尽管我的精神问题会让我有不好的感知,但对于我而言这些都是真实的,这才是重要的。罗琳用这么一句话,拯救了我的生命”—tantalus2272.“当我9岁大时,我家从弗吉尼亚搬到了德国。我爸每天都为了新工作加班,我们守在我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祖母身边,我的姐姐已经上大学,我的哥哥在另一个国家念高中。而我,一个初来乍到没有朋友的小孩,正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的冲击”“进入校园的1、2个月后,一个老师在班上播放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有声书籍,我立刻就深深喜欢上了。我把当时出前三部都借来看完了,那年的圣诞节,我收到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作为礼物”“《哈利波特》给了我一个共同兴趣点,一个纽带,让我能和班上其他孩子联系在一起。在这之前,我都挺畏惧他们的。我老爹因为工作原因带着我们又搬到了弗罗里达,尼泊尔,澳洲,纽约,英国,是这一系列书一直在帮助我交到朋友。在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朋友的时候,《哈利波特》给了我一个朋友。并将我带领到一个新的世界,让我能逃离我所恐惧的世界”—cnomad3.“那时我10岁大,我有阅读障碍,根本看不进书。我讨厌去上学,我感觉自己蠢透了。尤其是英文课,假装自己能跟上内容,然而我只感觉所有单词就在书本上跳来跳去”“我妈努力想要帮助我,一天她带回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她的同事告诉她孩子们都在看这个。那个晚上,我打开了它。那时我人生中第一次,能够读进一本书,并且感受到了乐趣。”“我沉迷进了《哈利波特》的系列中,并且它给了我信心去阅读其它的书籍,让我在学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重拾了自信”“最后,我拿到了英语文化的学位,如果当时我没有打开《哈利波特》,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kime4f97c7c6d4.“我第一个孩子出生就有严重的心脏缺陷,他只存活了6个月,那6个月我们都待在医院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我决定开始读《哈利波特》。”“住在重症监护室里是让人感到非常压抑的事,但霍格沃茨让我能够暂时逃离痛苦,帮助我度过了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我现在怀着一个心脏很健康的宝宝,Harry将会是他的名字”—Pcaruso5.“在我8岁那年,《哈利波特》的第一本书发布了。当时我正经历着很严重的食物中毒,医生说只有不到50%的存活几率。我当时状况太糟糕,一周瘦了9斤,朋友和家人都来带着礼物来我家看我,我想他们是在和我告别”“我非常害怕,因为太过痛苦,我开始不在乎一切事物了。直到我在电视上看到《哈利波特》的新闻报道,那是我近一段时间以来第一次感兴趣的东西。我的妈妈立马去把书买回来给我,然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一晃19年过了,我仍然坚信如果没有那本书,我很可能走不到今天。它给了我无比惊奇的感受,给我恢复健康的希望。一如既往的感谢你,罗琳,从我的内心最深处”—a6.“我6岁那年,我的哥哥去世了,那无疑对我和家人来说一段艰难的时光。我当时还太小,不被允许知道他死亡的细节。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的内心很难接受失去了他的事实”“他去世后不久,我的邻居借了我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立刻就喜欢上了。罗琳的语句将我带到一个魔法世界,让我能暂时忘却生活里的背上。我睡觉前,我的爸爸和我会轮流念一章。”“《哈利波特》故事里那些离开的人,帮助我明白了我其实并不是孤单一人。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它带我逃离了现实世界。就因为这样,它将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sofiejadeb7.“我一直都有抑郁和焦虑症,一直到我20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得到解救。在我的认知行为治疗中,我的治疗师让我去想一个非批判性的人,当我特别焦虑抑郁的时候,想象他会对我说些什么”“我想到了卢娜,毫无疑问她拯救了我的生命。我难过的时候总会想到她,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回以我微笑,让我感觉做一个不完美的人是ok的,只要我做的是自己。”“很难和人们解释,卢娜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从小就有精神疾病的我可以很诚实的而说,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那么快乐和健康过。”—charlottehowle808.“我患有一种功能退化症,慢慢的,我将会需要坐轮椅,语言辅助,呼吸机,管道喂食。我也已经经历过很多有生命危险的病症。”“我将我自己看作是哈利波特,因为他和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无论到哪都会收到他不想要的关注。我被哈利的朋友所感动,无论多危险的状况,他们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这让我想到一直在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尽管我病得很严重,让他们十分焦虑,但他们一直都努力给我最好的陪伴”“最重要的事,《哈利波特》教给了我生活可以带给你各种各样的苦难,并不总是那样轻松,但只要你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你会找到一个方法度过困境的”—lucyhfb9673899.“我是法国人,从小生长在法国,没有什么朋友那种。我喜欢阅读,当我9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看了《哈利波特》。嗯,立马就深深喜欢上了。”“我很快就读完了前三本书,第四本出来时激动坏了。但那之后我意识到,每当新书出来时,要等很久很久才能等到它从英语翻译成法语发售,我觉得很难接受”“我的英语不是很好,但11岁的我决定训练自己。我已经看过法语版的前四本书,我纠缠我的老爹老妈给我找了英文版的来对照读。”“当《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发布后,我立马就定了英文版,并且意识到我竟然能大部分读懂,慢慢我的阅读变得越来越顺畅。我16岁面临上大学的抉择时,我决定要选择一个伦敦的大学。”“我其他学科的成绩都很垃圾,但因为我的英语很好,所以平均下来还ok。我收到了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到了伦敦,完成学业然后进入新闻行业”“三年后,我现在正在伦敦的Buzzfeed办公室里现在这段留言。如果没有《哈利波特》,我相信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Marie Le Conte,Buzzfeed记者-----------------------暗香疏影一剪梅:十年骨灰级哈迷快哭了,拿到人生第一份奖学金后先买了全套的书。我相信每个哈迷都曾在十一岁生日那天熬夜等待 望着窗外,没想到我们的猫头鹰迟到了这么多年 HP就是永远的铁三角就是教授爱着莉莉就是小天狼星跌向拱门后就是雷古勒斯死在湖底。我会一直一直爱HP。现在,我们一起翻到第393页吧度半小怪兽:别的不多说 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麻瓜oyaoyAli-:我的猫头鹰啊迷路了六年了信还没到手里呢明凯的小迷妹-:小时候,离愁是一道索命咒,哈利在这头,詹姆莉莉在那头 长大后,离愁一帘黑色的帷幕,哈利在外头,小天狼星在里头 后来啊,离愁是一方白色的坟墓,哈利在外头,邓布利多在里头 最后啊,离愁是一盆银白色的记忆,哈利在外头,西弗勒斯在里头 而现在,离愁是七本厚厚的书,我们在外头,霍格沃茨在里头天悬星河_星辰飞扬:立志成为魔法师的我选择了法学,毕竟Harry也是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嘛YouaretheluckwhichIwannakeep:勇敢 友谊 信念 坚持 (看完HP一遍又一遍 真的觉得自己是个狮院的人
易掕Animagis:骨灰级哈迷也前来签到,印象最深的是爱的力量,还有校长说人们害怕的只是未知。张啊朱:这个世界,走进去我就没出来过。康三幸:我记得 小天狼星说:我宁愿死,也不会背叛朋友。----------------------------版权声明:本文系“英国那些事儿”(公众号:hereinuk)授权哒哒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英国那些事儿”获取授权,严禁私自进行二次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哒哒-自媒体
责任编辑:宋欣蔚_NX210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哈利波特》中汹涌澎湃的政治斗争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论《哈利波特》中汹涌澎湃的政治斗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8:59:3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哈利波特》中汹涌澎湃的政治斗争
官方公共微信头图加载中...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尽量有趣一点”。phd在读,内容纯原创,会不定期发一些旅途中的美景和遇到的有意思人和故事。
上个世纪末的一个秋天,好像还是昨天,王府井新市场地下一层的书店摆着一排外国畅销小说。那是一本名叫《哈利o波特与魔法石》的书,说不上多厚,封皮上写着歪歪扭扭烫金颜色的字,里页是淡淡的绿色,封面上有个男孩,说实话画的好丑,他骑在扫帚上,玩着我日后才知道的游戏——魁地奇。那时我并不知道,哈利波特这四个字会伴随我十余年,并将陪伴我很远&。
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那么多现在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在那样相对封闭的世界里,有哈利陪伴着自己,和我一起成长。和现在的新读者比起来,我亲身见证了这个系列的成长,看到了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的出版和上映,亲身和哈利波特一起同步成长。那个时候我和哈利同岁,他在德思礼家过了平淡的甚至是受欺负的10年,然后生活突然出现了一个拐点。海格带着他藏了魔杖的伞,给达力变出了猪尾巴,告诉哈利他要去一个名叫霍格沃茨的魔法学校…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年纪,我也希望我能有根魔杖,只需要轻轻一挥,一切都能被解决。我也希望有那么一个对角巷,有只属于我的猫头鹰在等着我。我也希望有个9又4分之3站台,车上有比比多味豆和送巫师画片的巧克力蛙。我也希望有个霍格沃茨,那里的神奇怎么也数不清。
就是这样子,期许了许多年,猫头鹰没有来,自己却慢慢长大了。当哈利终于进入那魔幻的金色大厅时,我也要进入初中。当哈利对秋o张开始有懵懂的感觉,我似乎也开始体会喜欢别人的感觉。当哈利对亲情、友情、爱情都有所动摇矛盾时,我似乎也有了些许的叛逆。当哈利对正义邪恶的界限产生怀疑时,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不会人云亦云。我们长大了,哈利和他的伙伴们也长大了,他们也有学校、也有假期、也有学业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朋友、有敌人,他们比我们多的,或许只是手中的魔杖和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拿着我们的日子和他们相比,其实,真正一样的,是我们同样的时光,和那些在心中孜孜不倦渴望长大又惧怕长大的心情吧。
而真正让人感怀的,是系列电影也忠于原著地拍了十年。他们真正在和我们一起成长,十年前的三个小不点,我们也都是孩子,十年后他们的长大,我们也已经不再是曾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书中的情节,更多的,是自己,是我们。还记得第一部电影上映之后,那时候是五年级放寒假,冬日阳光的午后我蜷在温暖的屋子里,买了VCD回家反复地看,一看便是一个下午。是的,那时还是VCD,中途需要换盘,总觉得,换盘什么的好麻烦。可是现在想想VCD粗糙的画质也好,中途换盘的麻烦也好,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当哈迷翘首以盼的最后一部电影上映时,是大三和大四之间的暑假,那个时候算是哈利波特系列十年之后的终结。十年的时光,还有夹在这其中的种种悲欢离合。我还记得那天在电影院,当斯内普教授抱着中了阿瓦达索命咒应身倒下的莉莉绝望的无声的呐喊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汹涌而出。在电影正片之后的出现演员字幕时,电影院里依然安静,许多人和我一样,都依然坐在座位上没有离去,电影的最后,婚后的哈利一家人和罗恩一家人送着自己的孩子去霍格沃兹,他们期许的目光望着火车远去,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结束了,那个时候我必须承认,红了眼眶。&
现在想来,那些真是美好的回忆,哈利波特似乎改变了我的生活,影响了我许多的方面,我曾经在遇到很多事情时都会这样想,如果能够有哈利那样勇敢就好了。又有谁和我一样,曾经在高一那会儿买了混血王子的原版书,一行一行的自己翻译。虽然只翻译了一百多页,现在回头看看那充满翻译腔的拙劣的译文,还是有些感慨。那一会儿买过许利的周边,国外代购的活点地图,各种小玩具,一件件如数家珍,虽然现在已经不摆放在家中显眼的地方,但却被郑重归置,偶然拿出来把玩,心里也是充满了欢喜。
罗琳辛苦架构了一个魔法世界,那么多的咒语、魔法课、魔法物品、魔法动植物、魔法娱乐活动……她架构了一个完全平行的世界,一切客观的东西脱胎于她的想象,可是主观的情感却来源于真正的生活。十年一梦,如今这个梦终于做到了结尾。曾经的孩子都长大了,我也不再幻想挥动魔杖就能让一切顺心如意。不,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咒语——闪回前咒。只是并非由咒语来触发,而是一句话、一首歌、一张照片、一个人、一个场景……当你看到某个熟悉的东西,听到某段熟悉的旋律,很多的过去就像放电影一般闪回的出现。每当看到HP这两个字母,关于它的一切就清楚地显现在脑海之中。幸运的是,《哈利o波特》见证了我青葱岁月的十年,这样的感情,真的不愿说再见。
而对于有哈利波特情节的人来说,华纳兄弟给了我们这些普通“麻瓜”们一个机会,可以亲自去探索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这就是位于部Leavesde小镇上的哈利波特摄影棚(Warner&Bros&Harry&Potter&Studio)。在这里,哈利波特的世界没有结束,而是以主题工作室的模样继续着魔法世界的故事。这个摄影棚是是当初拍摄哈利波特的片场,在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播出后由华纳公司授权对外开放成为一个主题工作室,涵盖了各部电影拍摄时期的照片、道具、模板、背景、服饰、艺术创作、周边纪念品等,让普通“麻瓜”们也可以进入到哈利·波特的霍格沃兹魔法世界参观。工作室里有很多当年拍摄时演员们亲自使用过戏服和道具,哈利波特摄影棚之于哈利波特迷,就好像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之于宫崎骏迷一样,是一定要去的一个“圣地”。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在哈利波特一书中,想要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必须在位于国王十字车站的9与10站台间的9 3/4 站台,搭乘霍格沃茨快车。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国王十字车站在翻修时,便真的在9与10站台附近装上了“Platform&9 3/4 ”的标志。这次从回到时,火车刚好停在了国王十字车站,因此顺便膜拜一下传说中霍格沃茨特快的停靠点吧。
拍照的姐姐很可爱,在我后来翻看照片时才发现她先自拍了一张。在月台可以拍照,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学院的围巾,我没有犹豫地选了格兰芬多,虽然大家估计都是要选狮院吧。当然,在我前面的小姑娘就默默选定了蛇院的绿围巾,然后就被拉围巾的小哥夸奖了,说她是very&good&choice,嘿嘿。
到达魔法世界
一大早,迎着早高峰坐着地铁到London&euston&换乘城铁到Watford&Junction&station。出站后立马就可以看到醒目的接驳巴士,全身包装着哈利波特的海报,恍如通往魔幻世界。
虽然这里在无数宣传片和哈迷的攻略中见过,但是,当你真正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眼眶还是湿润了。
连接上了。
过往记住的有关哈利波特的种种,此刻都连接上了。
入口大厅里,挂着一排主角们的照片,每个人静而祥和的看着你,一走进大厅就听到了神秘而熟悉的霍格沃茨的主题音乐。邓布利多教授,哈利,伏地魔,摆在了最中间的位置。
排队进入魔法世界的路上,可以看到哈利小时候住过的楼梯间。
奇妙的开场
正式进入摄影棚后,大家会聚在一间密闭的屋子里,旁边有小型的显示器播放哈利波特迷们对哈利波特系列的热爱,同时有工作人员致欢迎词和注意事项。等我适应了屋子的黑暗,屏幕上播放了一段回忆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的花絮。之后进入了一个剧场,落座后,大屏幕里出现哈系列电影里的小主人公,电影内外的成长经历,气氛很好,不得不说,眼眶红了。
&影片的最后,是三个主角站在饭厅大门前的致辞,欢迎大家和感谢大家的支持,然后主角们就躲进了饭厅门的后面,然后就是一个小高潮。
影片播放结束了,屏幕上显示的是紧闭的饭厅大门,在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的时候,这时,也的确就是在这时,屏幕渐渐升上去,露出了真正的饭厅大门,这就是摄影棚的入口了!全场沸腾了,大家呼啦一下围到了门前。走进了,看到墙上真的有雕刻,栩栩如生,仿佛我们就在电影中。工作人员站到了门前,我们即将进入霍格沃兹的大厅。
门开了,我跟着导游,第一个冲了进去,我惊呆了,瞬间弥补了我没去成监督教会学院食堂的遗憾。这里是霍格沃兹的饭堂,当然这个饭厅没有电影中的那么长,电影中是做过特效加长的,饭厅两边有每个学院的校服,餐桌上摆放着精美的餐具。
正中间,是几位教授的一比一模型,一切都那么的真实。
分院帽在一旁安静的坐着,好像在沉思着,然后突然告诉我,“格兰芬多”!
O.W.L.高等魔法考试的试题躺在那里,这次如果去考,会不会考过呢?
敬爱的邓普利多教授站在中间,那个猫头鹰做的简直感觉都要飞了。
斯内普教授站在旁边,总是摆出一副威严的姿态,无论怎样招外人讨厌,我们都知道,你是大家的英雄。
霍格沃兹的生活
转过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看不到边际的场景展示区。正如其名,这里几乎集合了影片中所有场景的道具和角色服装。格兰芬多的休息室,小哈利的寝室,霍格沃茨学校大门,&邓布利多的办公室,魔药教室,思魔镜,陋居,乌姆里奇的办公室,魔法部,破釜酒吧的走廊,海格的小屋。。。不一而足,制作精良,细节丰富,在这里待一整天真的都不算长。&
让我们挑几个随便看看吧。
去格兰芬多的公共休息室吧。当然,先要过了胖夫人这关,口令是什么,还记得么?中间有哈利、罗赫敏的服饰,壁炉上面也有格兰芬多的标志。小时候就憧憬以后也有这样的一间lounge,任冬天外面飘着再大的雪花,只想蜷在沙发里盯着壁炉里的火花噼里啪啦安静的烧着。
旁边就是通往寝室的阶梯,让我们去看看小哈利的寝室吧。看到这的时候我想起了电影中的那个片段,哈利、罗其他小伙伴们坐在床上吃比比多味豆,罗恩吃到了口味,于是像一样在怒吼,王者气质十足;而哈利吃到了汽笛口味,两个耳朵一直在打鸣,可爱的不得了。镜头也慢慢拉远,越过玻璃,留下屋子里男孩们欢乐玩耍的剪影,温暖的一幕。
到了,这里是邓布利多教授的办公室。还记得门口的巨石兽吗?或许念一句“滋滋蜜蜂糖”,他就会转动了。
邓布利多办公室的正面图,里面有两个邓布利多的人偶。在前面的那个是第三部之后的扮演者迈克尔.甘本的形象,后面二楼是第一部第二部的扮演者理查德.克里斯的形象。同时放两个形象应该也是为了纪念故人吧。
邓布利多教授的办公室摆放着许多精致好看的小玩意儿,有第六部出现的放着记忆小瓶的陈列柜,也有窥探别人记忆的冥想盆。有三强争霸赛的奖杯,也有在第一个比赛中获胜的金蛋。
下面是魔药课时间。去魔药课堂看看,一排的魔法药水摆在那里,不知道哪瓶让纳威先生的鼻子肿得像胡萝卜一样。锅里的搅拌棒自己还在均匀地搅着。
魔药课老师不用说,就是斯内普教授了。迟到了,会不会又要给格兰芬多扣10分?
海格的小屋!先从窗户向内望望,里面那个乱啊,尤其是屋顶,也难怪每次哈利他们三个人去拜访海格的小屋,仅仅只是坐下,就已经没有地方再走动了。
陋居,哈利每一部里都要在韦斯莱家住过,而在书籍和电影里也逐渐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魔法家庭的日常生活。这里有很多机关,熨斗会自动熨衣服、碗会自己刷、毛衣会自己织,还有那只会显示韦斯莱家庭人员目前在哪的钟。
记得第一部里,金妮想要去仔细看看传说中的哈利波特时,韦斯莱夫人说:&&这个可怜的孩子又不是动物园里的动物,让你看来看去。&到了巫师界的哈利作为&大难不死的男孩&一直因为&大难不死&被陌生人指指点点,而只有韦斯莱夫人,是把他当作一个孩子在看待。
陋居的旁边,就是魁地奇比赛特效展示区,还有绿幕体验区,一个是教授如何挥魔杖,一个是可以穿着魔法袍在绿幕前骑飞天扫帚,然后会转化成实时的影像。想骑上光轮2000,还是火弩箭?
在魔法部,我专门去看了大反派之一乌姆里奇的办公室,真的令人发指,办公室哪里都是粉粉的,哪怕是她在电影中的所有衣服。
第六部里,斯内普为了保护自己的双重间谍身份,不得不亲自处死了同是傲罗的同事,并且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丝的感情波动。是的,在社,他是一个可耻可恨的出卖者,在食死徒中,他是一个多年来什么也没有干只是安全的待在邓布利多那里的一个背叛者。他没有任何的地位,在整个魔法界,他都被人唾弃。斯内普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黑色的油油的头发,常年不洗;斯莱特林学院的院长,经常扣格兰芬多的分数;非常希望教黑魔法防御术;从一开始见到哈利就对他很不好,形似仇敌;很少笑,笑起来也是阴恻恻的;永远生活在黑暗中,黑色的巫师袍子,暗夜里的办公室;被邓不利多赋予了足够的信任,信任到可以结束他的生命;没有朋友,只有一个永远的深爱的女子。&但是,亲爱的西佛,最后的最后,大家知道了真相,大家都爱你,你是最勇敢最真实的英雄。&
第一段霍格沃兹的生活展示就告一段落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文里提到的场景和细节,不到摄影棚的四分之一,更仅仅是整个哈利波特世界里的沧海一粟。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往前走着走着,从走廊的尽头传来了哈利那段神秘又熟悉的旋律。我不免脚步快了起来,跑到了走廊的尽头。转过弯,整个宏伟的站台映在眼前。是的,这里就是电影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无论怎样的控制情绪,还是当场飙泪了。如果只是说激动,我又要抱怨自己的词穷。
全身Royalty&Red的霍格沃兹列车。这辆鲜红的蒸汽机车,车头正中一块标志鲜明地写着&“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十一点正发车”。每一列车厢全是包厢,车上买有各种魔法小点心,记得使用金加隆、银西可、铜纳特。
看到过一个视频,是哈利片场的最后一天,大家纷纷欢呼拥抱发言,我依稀记得几个片段,他们说自己是幸运的,自己是拥有财富的,自己是开心的,自己是感恩的。在看到那个视频中大家拥抱在一起,抱头哭泣,其实心里也一点都开心不起来,我始终不愿意相信,在每年一次的电影,直到今天,就已经完全终结了,就好像是与自己的过去再见,与自己的十年再见。眼前看到的,不仅仅是和我想象完全一样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一眼望去,看到的是自己的童年。
&我们是要感谢哈利,它最美好的地方,并不单单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年的故事,而是它真正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一种情结,这情结里包含着对自己的回望、对未来的期许、对正义的宣扬、对美丽的渴望,它蕴含着的活力和激情,正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被忽略的,而正式因为它的出现和延续,让我们拥有了可以发现它珍惜它的时刻。
我庆幸它出现在了我的少年,如果是现在,或许我不会如此地去追捧和狂爱,当时年少轻狂,但又对世界充满了幻想,书中是一个魔法的世界,是一个不同的空间,但真正引导它发展的,确实现实里最最平常的情感,那就是——邓布利多教授也反复说的——爱。
虽然现实中我们无法拥有魔法,无法使用魔杖让门打开,没有隐身衣让自己隐形,没有各种咒语只是给予自己方便,没有冥想盆存放自己的记忆,没有死亡圣器做死神的主人,书中所提到的种种,我们一切都没有,但我们拥有爱,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但却务必珍贵的爱。是爱让我们可以彼此依赖,是爱让我们快乐悲伤,是爱给予了我们希望,也是爱,给我们的这十年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感怀、难过和哭泣,不仅仅是因为一个电影的终结,更重要的,是我们缅怀的在陪伴哈利系列的那些时光,我们十年的终结,我们已经长大,我们都已经不再是挥舞着扫把也希望它能够飞起来的孩子,我们的初中过去了、高中过去了、大学过去了,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在这个社会里冲锋陷阵,但是现在,哈利电影的终结,让我们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自己一路过来的道路——这时,我们又怎能不感慨呢?
我们已经不再幻想着可以有一天成为巫师,也不再幻想着可以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但是我们唯一可以利用的咒语,是回忆,是爱,它可以带着我们,重新返回到十年之前,某一个上午或者是下午,坐在妈妈或者是爸爸的单车上,手中放不下的哈利波特。还有那些喜悦的眼睛里隐隐透露出的,对于未来的渴望和期许。
十年的光阴,我们在银幕和现实中都共同见证了很多生命的消逝,但总有一些东西是时间所抹不去的,也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用爱去珍藏的,从某种程度上我,哈迷是值得羡慕的,因为他们在这一段时光流转中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坐标。
室外展览区
走过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便到了休息区。而除了各种好吃的霍格沃茨的魔法食物之外,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黄油啤酒了。黄油啤酒到底多好喝呢?那是在第三部里,哈利拿着活点地图偷偷去霍格莫德村时第一次喝黄油啤酒时的描述:“这是他喝过的味道最好的饮料,而且这就似乎让他从内而外的暖和起来了”。对于这种甜腻腻香喷喷的奶油啤酒,想必是冬日里解渴酣畅痛饮的最好饮料了。
抿了一大口,满足了我对童年非常渴望的这种饮料的所有期待。味道很赞,喝起来像有加了奶泡的软饮。上面厚厚的奶油,很甜。坐在这里,全方位被哈利波特的世界所包围着,思绪不免又飞了出去。
如果还记得那场最终的正邪大战,在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和令人热泪盈眶的流血牺牲中,终于到了伏地魔与哈利对峙的最后关头,电光火石间两人的魔杖都指向了对方——毫无意外地,伏地魔对哈利不假思索地喊出了阿瓦达索命,而这时哈利喊出了什么魔咒?
“除你武器。”
一个最最初级的,某种程度上毫无杀伤力的魔咒,除了防御之外的主要功能大概是搞恶作剧,最后战胜了阿瓦达索命咒。
是的,这并不是哈利第一次在生死关头使用这个没有什么鬼攻击力的初级咒语。火焰杯决战时,同样是阿瓦达索命对除你武器。此外,真假哈利从女贞路战略转移遭到食死徒攻击时,真哈利也是因为面对食死徒使用了除你武器而被识破。可惜的是,电影中展现的哈利在女贞路转移时被识破只是因为海德薇试图保护他,而最终战时更完全没有出现这句咒语,而是按照传统美式大片的套路,射出了某种不知何物但威力非凡的神奇魔法,一道红光与对面伏地魔那道绿光头顶着头彼此抗衡,两人仿佛比赛气功一样使劲发波,最后伏地魔没憋住气就输了。
这个为了商业片而改编的细节真的很可惜。哈利从来就不是因为拥有强大法力或神级道具而成为让人敬佩的英雄,而是因为他的正义、善良与勇敢在任何时候都同样耀眼。在面对恶意时没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地以恶意回击,让我们知道哈利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格兰芬多。这套书也从来不是靠着华丽的文笔或刺激的打斗而吸引读者,而是因为书中传达的精神和情感实在打动人心。哈利的除你武器能屡屡制服阿瓦达索命,大概算是全书主线内核的绝佳投射:正义真的能够战胜邪恶,光明真的能够驱散黑暗。
休息够了,去外面吸吸新鲜空气吧。&女贞路四号,德思礼一家,达力会不会突然跑出来呢?
露天场景里,还有第三部里面可以折叠空间的双层骑士巴士,霍格沃兹校园通往霍格莫德村的破桥,故意做的锈迹斑斑的第一部里的巫师棋,不一而足。雨后的太阳,照在身上,很舒服。
怪物展示区
进了室内,还经过了一个怪物展示区,很精彩的模型展示区。有古灵阁的精灵们,被Harry杀死的伏地魔的残躯,海格指定的那本毛茸茸的教科书,&卢平教授变成的狼人,夜骐,摄魂怪,阿拉戈克(那只大蜘蛛)等等,这些都是会动的!
这里既有妖精和怪物的模型,也有各种机关术,如海格头部的操控线,狼人腿部的助跑器,妖怪书内的机械钮…&视频里介绍说,拍摄时为演员制作了250个身体倒模用在死亡、石化和受到击昏咒时。这些道具都是货真价实的技术,并非单纯的CGI。
还记得巴克比克吗?试图跟这高傲的动物打个招呼,朝他鞠了一躬,他真的转过了头,闪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像的小鹿一样,向我低头示好。感觉真是萌萌哒。
往前不消走几步,便到了鼎鼎的对角巷。灯火辉煌的对角巷,是哈利波特中魔法界最繁华的商业街道,多家魔法世界一线品牌商店都在这里有“旗舰店”。它隐藏于麻瓜无法看见的破釜酒吧(Leaky&Cauldron)后的小天井中,通过用魔杖敲打垃圾箱边上特定的墙砖可以进入。
走在摄影棚的对角巷里,却强烈的感觉到这里像极了的小巷。也难怪,哈利波特系列本来就是罗琳在的大象咖啡馆里创作而成的,更不要提对角巷了。
古灵阁,帕特奇坩埚店,丽痕书店,奥利凡德魔杖店,韦斯莱笑话商店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全部挤在了巷子的两侧,也难怪这里的地皮空间愈发不足,地价与日俱增,嘿嘿。
一比一还原的每一家小店,满满的都是细节。奥利凡的魔杖店,书里描述的是一个拥挤、狭窄、破旧的小店。窗前有一根魔杖放在一个褪了色的紫色垫上展览。店内那些直达天花板的柜子里塞满了成千上万装在长形窄盒子中的魔杖。奥利凡德先生将会从中选择来找出匹配适合每一个顾客的魔杖。购买魔杖的顾客首先要量好使用魔杖的胳膊长度、前臂长、身高、头围等尺寸,再根据这些参数选择魔杖。每根魔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使用不同的独角兽毛、尾羽、蛇的神经作为杖芯,以不同品质木料做杖体。这些都是强力的魔法物品。每个巫师适合不同的魔杖,如果你使用了本该属于其他巫师的魔杖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斯拉格药房,则是一个堆满了各式各样有趣东西的迷人地方。地上是一排桶装粘稠物,靠墙的是各式各样的一罐罐粉末、药草,成捆的羽毛、尖牙和利爪悬挂在天花板上。整个药房非常难闻,闻起来就像臭鸡蛋和烂蔬菜的混合气味
而位于对角巷93号韦斯莱笑话商店,韦斯莱双胞胎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开发出了一系列他们想在自己店铺销售的魔法滑稽笑话产品。创业初期,他们在学校开发和测试新产品,虽然受到了韦斯莱太太和赫敏不同程度的阻挠和劝阻,但是哈利给了他们三强争霸赛的1000金加隆的奖金后,他们的事业逐步迈上了轨道,并在他们的最后一个学年,在对角巷买下了一间店铺,正式开始运营他们的韦斯莱笑话商店。门口的这个呕吐糖,玩偶嘴里的糖果也是一直在动呢。
走出对角巷,来到了真正介绍电影“幕后”的地方。在这里,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电影人对这个系列电影的全心付出。你能看很多的模型、很多的设计稿,这些无一不让我震撼。
制作一部电影——尤其是制作一部高质量的电影是如此不易。
每一套戏服都要制作5、6套不同的状态和备用件来保证拍摄的顺利;
哪怕是电影里一闪而过的场景也布满了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符合生活和人物性格的小细节;为了让动物演员和电脑后期无缝衔接光是训练猫头鹰就花了数月;
在绿幕拍摄的电影为了给观众最大的真实感处处充满了隐藏特效,雪地场景时演员呵出的白气;
而影片中出现的近百幅装饰画像,竟然每一幅都是货真价实的油画而不是印刷品;
魔药课堂里一千多个瓶瓶罐罐里面装的奇怪的药材,全部是场景组从旧货市场和玩具店费尽心思地二次加工;
许多出场不多的道具,都是从拍卖会淘来的古董;
而几根主角的魔杖却是画了无数的图纸做了不少模型才定下来的,火焰杯的设计图在道具总监打开时因为图纸太长直接垂到了地上;
因为导演要求聚餐时全部使用真实食物,片场外的大厨房忙活了几天…
最令人称奇的是因为法律规定小演员在拍戏期间必须受教育,所以在片场真的开办起了一所学校,如同调度军队一般,剧组必须确保这八百个孩子能够轮流上课和拍摄。
除了基础教育外还提供选修科目,据说哈利最喜欢的是外语,赫敏喜欢地理,而罗恩则热爱艺术。
第三部的导演还分享了一个小趣事:他让三个主演分别为自己的角色写自传,结果哈利写了10页,十分真诚,赫敏写了50页,全部手写,导演都被吓到了,而罗恩则什么都没写,导演很生气觉得他没有认真对待作业,罗恩说:&我很认真啊但是罗恩是不会写这种作业的。&导演说:&看来你真的很了解罗恩。&如果让我来编辑这个轶事的标题大概是&花式找理由偷懒却让老师无言以对&吧。
正是这些电影人的努力付出,才让哈利波特这系列的电影如此出色的还原了罗琳小说中的情节(其实,最早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时,我心里也曾小小的埋怨过导演为了商业运作而变更一些情节,但是当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如此大的付出后,这点小小的埋怨瞬间淹没在感动中)。这些照片或许无法带给你我在现场亲自看到一面墙的手稿时感受到的震撼,即便是这些所展示出来的,也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满墙的设计稿
经典场景的绘画
非常喜欢的一副作品,整体意境,构图角度非常舒服。
一些建筑模型:
霍格沃茨的整体模型&&
邓普利多教授的办公室
霍格沃兹校园通往霍格莫德村的破桥
天文观象台
卢平叔叔的小屋
奥利凡德魔杖店
学校的顶台
级长专门使用盥洗室的水龙头(prefect's&bathroom&tap&maquette)
猫头鹰巢(owlery)
海格的小屋
魁地奇球场的看台
这个雕塑的脚的四周蹲着,蛇,獾和鹰,正好是格兰芬多,斯莱特林,&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四个学院的代表动物。右手托着是霍格沃兹学校的模型。
当我在魔幻世界里走走停停,已经觉得震撼到不行的时候,一个拐弯处,见到了传说中的霍格沃茨的城堡。当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一刻,依然非常兴奋。&这个城堡是以1:24的比例搭成,不断根据原著添加新的部分,电影里所有城堡相关场景都在这里用微型摄像机拍摄再后期合成。城堡模型里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精细到每一座塔,每一扇窗户,连微小的猫头鹰都是立体的。介绍里称它为&艺术部皇冠上的珠宝&。
而现场带来另外一些小惊喜,留给哈迷们自己去探索吧。
回归麻瓜世界
旅程的最后,走入了一个装潢效仿奥利佛魔杖店的房间,屋子里摆满了魔杖盒,每一个盒子上都写着一位工作人员的名字,大概有上千个。7部小说,8部电影,10年跨度,巨大的投资和制作,几乎全程采用原班人马,这在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The&stories&we&love&best&do&live&in&us&forever,&so&whether&you&come&back&by&page&or&by&the&big&screen,&Hogwarts&will&always&be&there&to&welcome&you&home.&
过了摆满了魔杖的墙,后面就是片场的纪念品商店了,这里是卖哈利波特周边最全的地方,除了和园区的限定品,其他的基本都能买得到。
参观过后,一时间大脑有点泛空。对我来讲,似乎跟那个魔法世界里的他们已经相识了很多年。他们既是亲切的朋友,亦是拥有共鸣的知己。
是的,对于那个并不存在的世界里的人物来说,拿走他们的魔杖,脱掉他们的巫师袍,他们也都只是普通人。现实中没有厄里斯魔镜能让我们看到内心的渴望,没有冥想盆能让人保存最珍贵的回忆,没有老魔杖能让人战无不胜,没有复活石能让人死而复生,没有时间转换器能让人回到过去,没有水晶球能让人看到未来。没有小精灵能对人永久忠诚,没有守护神能抵御死亡之吻,没有的眼泪能让伤口愈合如初。没有摄神取念能够探得他人的内心,没有一忘皆空能轻易地剥除一份记忆,没有福灵剂能让人把好运都招揽上身,没有迷情剂这样的爱情灵药……现实中有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爱与帮助。哈利可以没有魔杖,但是不能没有赫敏和罗恩。我一直都觉得罗琳想说的是无论外部的世界是怎样的,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无数份爱人的情,就足矣。而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被友情、信念和正义所打动。
从工作室里出来的那一刻,从心底你能感受到一份真挚的感动,它可以伟大的牵引你,感染你,影响你,打动你。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你不会太记得你曾经看到的那些情节,但是你一定很在意你感觉到什么。哈利波特在这里,邓布利多在这里。即便他们也不在了的话,电影还在这里,书籍也还在这里。是的,画面在这里,回忆在这里,你在这里。我的青春也在这里。&&
整个哈利波特系列已经终结,然后直到几年前在影院里看到这个系列的落幕时,所有人都知道,它将永远不会结束。至少我,我的内心永远会有一个哈利波特,在那个世界里,永远会有童话,情结也永远不会消逝,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会收到霍格沃茨的offer,然后拿着行李,义无反顾地冲向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本篇游记共含11120个文字,90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城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