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看一下这个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偏高单!

当前位置:
为方便医生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常常需要患者做血常规检查,即抽取患者部分血液进行检测。在孕期,准妈妈也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医生掌握胎儿和母体最新的健康动向。那么血常规的检查方法是什么?该检查的具体指标是什么?孕妇如何看懂血常规报告单?
血常规是什么
血常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血常规检查,是一种针对血液检查的最为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针对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和形态所做的检查。通常需要针刺法采集血液,测定血液中的细胞数量,也要进行血涂片等操作,依次进一步观察血液中细胞的形态大小等。
血常规检查方法及意义
血常规检查即采集静脉血或末梢毛细血管血来帮助诊断病情,具体血液分析方法有手工法和仪器分析法。手工法为一种传统方法,通过显微镜来检测红细胞、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四项。仪器分析法则通过仪器来检测血液。血常规检查检验速度非常快,不少疾病的前期症状都可以通过这项检查及时察觉。比如贫血的基本检查就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各项指标;血小板检验身体各部分的止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排除血栓风险;血液系统疾病更是能够从血常规检查中看出端倪。血常规检查对很多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都有积极意义。
血常规检查的相关常识
血常规的检查项目主要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1.红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系统更多的和供氧相关,如果各项指标有所下降,就表明有贫血的症状,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各项指标升高则可能存在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2.白细胞系统:总的来说,白细胞指标过高则表明体内有炎症,过低则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具体来说,白细胞由五种白细胞组成:中性粒细胞最多,其它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细胞又具有不同功能。3.血小板系统:血小板检查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检测人体止血凝血速度。
血常规检查的具体指标
1.红细胞(RBC)红细胞即红血球。血液中的全部细胞中,红细胞是最多的,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媒介,还具有免疫功能。红细胞为双凹面圆饼状,正常直径为6μm~9μm,低于6μm则为小红细胞,正常人偶见,超过9μm则为大红细胞,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生成与破坏发生异常会引发其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从而诱发疾病。红细胞数的正常参考值如下: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m3)。3.血红蛋白(Hb)我们的血液会呈现为红色,正该归功于血液中为数不少的血红蛋白,其作用主要是运输氧。其数量增减的意义往往和红细胞增减意义保持一致,但在不同类型的贫血中,两者的减低不一定会保持平行关系。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20~140g/L4.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多或减少具体情况如下:(1)增多a.相对性增多由于体内水分骤然减少,血液浓缩而造成红细胞含量相对增多。通常严重腹泻、长期剧烈呕吐造成的脱水、大量出汗、身体大面积烧伤会出现红细胞相对性增多;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导致红细胞相对性增多。b.绝对性增多机体缺氧,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都可能造成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高山区居民,长期剧烈劳动或受到惊吓等都会造成生理上的红细胞绝对性增多。排除生理性增多之后,就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导致的病理性红细胞增多。常见疾病有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如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多完全没有代偿意义,机体也未出现任何缺氧现象的话,就要考虑肿瘤或肾脏疾病的风险,比如肝细胞癌、肾癌等。(2)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与年龄有一定关联。人类在3个月大到15岁之间时,身体发育需要大量的原料,造成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比成人少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则因为自身血液容量的增加造成的红细胞比容的降低、老年人的骨髓造血能力降低等都是生理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的表现。在病理上,红细胞数量的减少主要导致人体贫血状况,但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有很大差异。骨髓造血功能的衰退往往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伴发的贫血等;造血物质的缺乏或利用障碍常引起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巨幼细胞性贫血表明身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且患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为直径15μm以上的巨红细胞。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也会导致贫血,比如地中海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一些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等。急性出血或消化道溃疡导致的慢性出血也会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减少而出现贫血症状。5.白细胞(WBC)白细胞即白血球,通常称作为免疫细胞。白细胞不仅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还大量分布在血液和淋巴之外。白细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吞噬病原并产生抗体,增强人体免疫抵抗力。&6.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即计数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目,正常参考值如下:成人:(4.0~10.0)×10^9/L&&&&&&儿童:&(5.0~12.0)×10^9/L6-24个月:(11.0~12.0)×10^9/L新生儿:(15.0~20.0)×10^9/L&&&&&&&&&&&&排除剧烈运动、受惊吓、刺激、紫外线照射、体力劳动造成的生理性白细胞数量变化外,病理性的白细胞计数变化不容忽视。白细胞增多:各种细菌急性感染、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组织损伤、白血病等。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症,造血功能障碍,伤寒,疟疾等。如果是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减少现象,应当立即停止化疗。&&&&&&&&7.白细胞分类(1)中性粒细胞50%~70%的白细胞为中性粒细胞,它主要起防御的作用,能够吞噬细菌和异物。排除生理性变化,其病理性增多和减少常见如下病症: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代谢性疾病,变态反应和中毒等。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发育不全,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等。(2)淋巴细胞有20%~40%的白细胞为淋巴细胞,也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婴儿、儿童常出现生理性的淋巴细胞增多。病理性的增多常见于百日咳、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等等;病理性的减少可能是机体自身存在免疫缺陷或长期受到放射线影响等等。(3)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在白细胞个头最大,正常值为3%~8%。儿童、婴儿、吸烟人士或处于卵泡期的女性等会出现生理性的单核细胞增多,孕妇或高海拔地区居民会出现生理性的单核细胞减少。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于疟疾、黑热病、贫血等导致的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败血症,活动性肺结核等;病理性减少意义不大,需结合其它指标判断。(4)嗜酸性粒细胞这类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约为0.5%~5%,数量会出现24小时周期性波动,早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分数量增多。病理性增多大多是因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湿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传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病理性减少的临床意义不大,多见于伤寒,烧伤或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5)嗜碱性粒细胞最后这一类细胞不超过白细胞总数的1%,具有抗凝血、改变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增多可能是因为骨髓纤维化症或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减少多见于荨麻疹等I型超敏反应,甲亢,严重感染或出血等。8.血小板(PLT)血小板具有止、凝血以及修复破损血管的作用,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低于5万/μL(50×10^9/L)则有出血危险。血小板增多: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癌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等。9.血沉(ERS)血沉即红细胞沉降速率,其速度的快慢和血液浓度以及红细胞之间的聚集能力有关,临床检验一般采用魏氏法来确定参考值,即:儿童:0~10mm/h;&50岁:男性0~15mm/h,&&&&&&&&女性0~20mm/h;&50岁:男性&0~20mm/h,&&&&&&&&女性&0~30mm/h;&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mm/h。女性月经期、妊娠期后三月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见生理性血沉速度加快、病理性加快多与各种炎症相关,也见于组织损伤或坏死、肿瘤等,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贫血等也都可见血沉加快,因此血沉只能作为一项参考,并不能单独确诊某一病例。血沉减慢可能是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导致。
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1.WBC——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0~20.0)×10^9/L&2.RBC——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m3)。3.HB——血红蛋白浓度:120~160g/L4.HCT——红细胞压积:40%~48%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97fL6.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5~33.5pg7.MV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0~360g/L8.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9.LY%——淋巴细胞比值:17%~48%10.MONO——单核细胞比例:4%~10%11.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43%~76%12.LY——淋巴细胞:(0.8~4.0)×10^9/L13.MONO——单核细胞计数:(0.3~0.8)×10^9/L14.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1.2~6.8)×10^9/L1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11%~14.5%16.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18%17.MPV——平均血小板体积:7.4~12.5fL18.P-LCR——大血小板比例:10%~50%
孕妇应当如何看血常规检查报告
孕妇要多留意血常规报告单上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主要用于观察孕妇是否贫血,在国内,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100~150g/L,小于100g/L时为轻度贫血,不足80g/L时一般为中度,当血红蛋白的结果低于60g/L则应引起警惕。出现重度贫血则可能导致早产或胎儿体重过低。血红蛋白量超出标准值上限时,孕妇就是出现自身含氧量不足、脱水等症状。2.白细胞白细胞主要是起着身体防卫士的作用,妊娠期间,女性的白细胞会有生理性的增多。排除生理性因素,准妈妈出现白细胞增多,就要小心身体已经出现了急性感染、炎症等。白细胞数量的变化要联系中性粒细胞来观察,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往往和白细胞一致;淋巴细胞增多时,孕妇要小心百日咳、病毒感染等,减少时也不能大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小心寄生虫及一些过敏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对孕妇的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孕妇处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可见单核细胞数量增加。3.血小板孕妇要特意留心自己的血小板,血小板对孕妇十分重要。如果血小板过少的话,可能会出现流产,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道撕裂,小心预防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感染。出现过低现象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接受治疗,补充血小板。
相关专家解答
3个回答 - 最新回答: 日已采纳:可能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呕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一定要多喂温开水给...不怎么好,带她到医院看,查了个血常规,白细胞是总数是11.8,中性粒细胞比率...
4个回答 - 最新回答: 日已采纳:不要太担心了,现在已经孕晚期了,应该多注意营养补充和注意休息就好了,定...血常规和验尿,白细胞值太高,WBC18.19,医生让明天再复查,回家后一直提...
3个回答 - 最新回答: 日已采纳:一定要多喂温开水给宝宝喝,可以顺时针方向帮宝宝揉一揉肚子,促进肠胃蠕动...不怎么好,带她到医院看,查了个血常规,白细胞是总数是11.8,中性粒细胞比率...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必看:新三大常规(血常规、CRP、SAA)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新三大常规检测”概念,即为:WBC+CRP+SAA。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蒋瑾瑾教授鉴于SAA检测在婴幼儿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出的。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威胁着人类健康。早期明确感染病原,对治疗极为重要,故寻找能早期诊断,检测疗效好且特异性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临床及时诊断、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同时避免抗生素滥用,减少耐药菌具有重要意义。
(Creactive protein,CRP)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顶峰。升高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指标,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增高,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也增高。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免疫化学法,如单项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胶乳法、免疫速率散射法比浊发和ELISA等。其原理都是利用特异性抗CRP抗体与待检标本中CRP反应,根据形成的沉淀环直径、沉淀峰高度、凝集程度、呈色程度或其他免疫反应结果判定待测标本阳性、阴性或CRP含量。
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炎症急性期、恶性肿瘤、局部缺血、组织损伤——→肝脏分泌,数小时内急剧上升 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2、半衰期18h——→炎性反应控制后,迅速将至正常水平 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应病情变严重程度
CRP生物学特征:
● 1、受多种细胞因子如IL-6、IL-1、TNF-a等的调节和诱导。
● 2、CRP与补体C1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 3、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
临床上一般<10mg/L为正常,连续结果的前后比较更有意义。
所有年龄段
<6mg/L(平均低于1mg/L)
<2mg/L(平均0.32mg/L)
<2.2mg/L(平均0.16mg/L)
成年男性:
<5.2mg/L(平均0.5.5mg/L)
<4.6mg/L(平均0.42mg/L)
中值为11.5mg/L
CRP的影响因素:
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不良习惯、激素水平及疾病持续时间和感染类型、特别是对怀孕期妇女等因素,CRP的基线水平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应当结合临床的同时能够参考更敏感的指标综合判断。
检验要求:
1、多种样本类型:CRP主要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2、样本周转时间:TAT时间很短,常见要求为小于30min。
误区释疑:
CRP根据临床意义的不同分为hsCRP和常规CRP。常规CRP是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标,hsCRP是诊断和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有效指标,在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SAA)
● 1、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并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与CRP相仿,用以评估急性时相反应进程。
● 2、正常情况下血浆含量很少,当机体受到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抗原刺激后,肝脏合成大量的SAA入血。当抗原清除后则迅速下降。
● 3、SSA是个灵敏的参数,它在炎症反应大约5-6h后开始升高,且上升时间早于CRP,病毒感染时上升显著,病原清除后,SAA又迅速将至正常水平,因此可做为反应集体感染和炎症控制的敏感指标。
● 4、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冠心病风险预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动态观察、移植排斥反应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改善观察方面。临床上一般SAA浓度<10mg/L为正常,与CRP参考范围一致。
SAA的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酶标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免疫散射法或免疫比浊法。原理同酶标免疫法。正常值:<10mg/L,由测定方法确定。
SAA的发展:
1962年 淀粉样变性前体物质
1979年 非感染性炎症指标
1979年 肿瘤检测指标
1982年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1993年 感染性疾病指标
1993年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独立预测指标
SAA的特点:
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感染、炎症、外伤、肿瘤—→肝脏分泌,5-6h内升高约1000倍 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3、半衰期只有50min—→炎症反应控制后,迅速将至正常水平 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应病情严重程度
SAA应用体会
1、快速诊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新试验。
2、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更高。
3、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4、在特殊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如:手足口病、EB病毒感染、CMV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疱疹性口炎、川崎病等上升较显著。
5、知道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6、与CRP联合检测能有效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避免抗生素滥用。
7、poct及时检测,快速、精准。
检验要求:
1、多种样本类型:因和CRP的联合应用更具备临床价值,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2、异构体的影响:以单抗为原料的试剂盒,专一性强,可避免与SAA异构体的交叉,结果更准确,但成本会有所增加。
临床开展依据:
1、是否对诊断有帮助
2、标本采集是否方便
3、报告快速
4、价格合理
5、病家接受
SAA与CRP联合检测
● SAA、CRP联合检测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对真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多一份依据。
● SAA/CRP比值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应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中与CRP的比较
比CRP升高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
明显增高★★★
不增高或略增高
SAA、CRP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并非是简单的重复检查,二是1+1>2,两者优势互补,使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加上血常规检查,被称为临床检验新三大常规。
文献报道:
● 1、SAA、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及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时SA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RP。病毒感染者SAA检测敏感性为100%,CRP检测对病毒感染不敏感,而细菌感染者SAA与CRP均升高,病毒感染者仅SAA升高,而CRP不升高 因此同时检测SAA和CRP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鉴别细菌和真菌感染。
● 2、SAA和CRP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
结论:联合检测SAA和CRP有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血清SAA/CRP比值的诊断更有意义。
● 3、SAA、CRP与血常规张WBC计数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科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诊断,病情评估,指导治疗,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应用,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血常规、CRP、SAA
临床常见组合
临床诊断辅助
常见治疗方案
WBC正常+CRP正常
依赖经验推理,可能为非细菌感染原因导致
依赖经验推理
WBC正常+CRP↑
提示存在细菌性或病毒感染的可能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WBC正常+SAA↑+CRP正常
提示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契合循证医学的要求
WBC↑+SAA↑+CRP↑
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的可能
男、12岁、主诉‘’咳嗽、头痛2天、伴呕吐”、门诊查体情况尚可、体温39.5℃。
WBC:正常、CRP:6.2mg/l、中性粒细胞:65%、SAA:80mg/l。
根据患者体征及CRP+SAA+WBC联合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经过西地兰口服治疗,嘱咐患者多喝水多休息,三天后门诊复查SAA<6mg/l,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
入院时WBC、CRP、中性粒细胞正常;SAA升高,是典型的病毒感染症状。出院时SAA恢复正常,也印证了感染时上升快、治愈后下降快的特点。临床用药准确得当,节省了患者费用,也避免了抗生素滥用。
以上病例可以看出,通过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组合使用,从而获得快速的、特异性辅助诊断效果是应用的创新;血常规、 CRP、SAA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从而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检验医学网微信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孩子脾气暴躁,父母应当及早进行纠正。但是,父母在纠正孩子暴脾气的时候……
孕妈妈们在怀孕的晚期,为了给宝宝更多的营养,妈妈们需要补充更多的东西……
我没怀孕时96斤,怀孕长了32斤的样子,宝宝生出来是6.6斤,月子里就瘦到……
过完今天就到9月了,这是个好月份9月对孩子们来说是开学季,但对今年的……如何看懂儿童的 血常规化验单
& & & & & & & & & & & &
&&&&&&&&&&
如何看懂儿童的 血常规化验单
本报记者 李政亭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看病时,医生一般都会让孩子查一下血常规。面对血常规化验单上的一堆数据,您应该看出些什么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儿童医院药学专家张伟,请他为大家讲解其中的奥秘。 张伟说,血常规能反映孩子的机体状态。 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热、没有精神、咳嗽等状况时,血常规可以看出身体是否遭遇了感染,还能初步判断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 血常规能反映出机体的造血状态,看出孩子的营养状况,还能体现出其他疾病,如是否存在贫血或凝血功能问题等。 血常规中有各种细胞值,这些细胞值说明了什么呢?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可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感染。 1.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而且中性粒细胞也高于正常,说明孩子患上的是细菌感染。 2.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而淋巴细胞升高,说明孩子患上的是病毒感染。 3.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单核细胞数量也增多,说明孩子是受到病毒感染。 4.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 5.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6.血红蛋白减少,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贫血,而血小板减少,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就可以了,实际情况还得以医生具体诊断为准。 张伟提醒家长,在给孩子采血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发热24小时后得到的数值才有价值。 当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都会马上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化验。其实,刚发病时的化验结果难以作为参考标准。因为,发热一段时间后白细胞才会出现增高,最好在发热24小时后进行化验,所得的数值比较有参考价值。 2.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对于孩子来说,采血并非易事,家长应让孩子在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最好处于静止状态。同时,为了保证末梢的血液循环比较通畅,在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儿科医生教你:如何正确看宝宝“血常规化验单”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很多宝宝感冒发烧去医院,经常要做这一项检查:血常规。面对满是数字的化验单,家长们往往是一头雾水:化验单上的数字说明了什么?白细胞升高是不是说明有细菌感染?是不是就得用抗生素了?……虽然并不太推荐家长自己去试图解读化验单上的数字,但鉴于咨询这方面问题的家长有很多,所以,今天还是来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确解读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化验单上的箭头说明了什么?面对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能比较直观的就是化验单上的箭头,知道这是代表了升高或者降低。所以,有的家长一看到化验单上向上或向下的箭头,就比较紧张,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异常。但其实血常规化验单上的箭头,并不一定代表孩子的健康出了状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血液指标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一般医院实验室给出的正常值的标准,往往都是参考成人的标准,所以即使宝宝的化验单上出现了一些上下的箭头,也不完全意味着这个孩子有什么异常。血常规化验不是定性诊断,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分析才有意义。最好由专业的儿科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体征来综合判断,而不是简单地把上下箭头来当成异常的指标。&家长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医学训练,千万不要凭借自己有限的医学常识,通过化验单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更不能盲目用药。白细胞数值高是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数值高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所引起,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比较严重的病毒感染,白细胞的数值也是升高的;而有些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宝宝体内的白细胞数值反而会降低;而宝宝如果是染了百日咳杆菌,体内的白细胞数值也会升高,有时甚至会比正常值高出好几倍,但同时还会伴有淋巴细胞的升高。所以,不能单纯将白细胞数值的高和低,做为判断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依据。家长更不要一见到白细胞数值升高,就盲目给宝宝用抗生素。宝宝是否有感染,是被哪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否要应用抗生素,临床医生是要根据多方面来综合判断的,比如:1、看白细胞的分类医生会看是哪种白细胞升高了,因为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宝宝的病情不一样,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发生变化。2、看白细胞的比值白细胞的比值,即各类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比如中性粒细胞比值,淋巴细胞比值。这些比值的变化,跟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3、看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病原体感染的类型不一样,应用的抗生素也不一样。对于典型的细菌感染,可以用青霉素、头孢这类抗生素来治疗;对于支原体感染,首选的药物应该是阿奇霉素;如果宝宝感染了百日咳杆菌,则应首选红霉素来进行治疗。可能这篇文章看完以后,很多家长还是不懂如何看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即使是一名专业的医生,想要完全掌握它,可能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更多地是希望家长在看到宝宝的化验单时,不要一看到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就盲目紧张,或者自己盲目擅自用药。家长如果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还是要听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文章来源:医知袋鼠
| 29人有用 | 11人有用 | 0人回复 | 5人回复
| 157人有用 | 35人有用 | 17人有用 | 20人有用 | 19人有用 | 7人有用
| 2人回复 | 0人回复 | 2人回复 | 4人回复 | 1人回复 | 2人回复 | 2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宝宝出生的前一年最困扰妈妈们的问题是虾米?永远睡不够?一直在...
喜欢被人宠溺地叫着"傻丫头"。因为傻丫头,招人疼。就像这个叫Aries的小姑娘一样。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食物或空气的过敏原),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引发不寻常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
在对待老公找小三一事,日本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中国女人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女人对男人找小三视而不见呢?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常规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