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遗症表现怎样写请假条

头痛那些事(一)
​​
​&&&&&&&&&&&&&&&&&&&&&&&&&&&&&&&&&&&&&&&&&&&&&&&&&&&&01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坐在我对面的美小护唉声叹气的说:“看了星爷的最新电影没有?感觉我再也不欠他的电影票了!”。
其实美小护除了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她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唱歌的臭毛病之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去电影院消磨时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叹?”我不解的问道。
“现在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在炒冷饭,好好的西游系列,硬是被炒成了臭豆腐!”原来美小护是因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被现实打败而有所感叹,她又说道:“得到的永不珍惜,失去的追悔莫及。”
这句话说中的我内心:“最让你难忘或者有感触的电影情节又是什么呢?”。
美小护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几分钟后告诉我:“当变身齐天大圣的至尊宝即将永远失去紫霞仙子的那一刻,他甚至连守住紫霞肉身的机会也要失去的时候。”
如果非要对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会是一万年。年轻时我们不懂这句话的真谛,我们会轻而易举的说出它,但是转过身后又会将它抛在脑后。直到失去了那个曾经我们不以为意的人后,才会留着眼泪懊恼自己的冲动。
“或许,他们又会再下一个路口相遇了?”我好奇的问。
美小护的回答却又让我沉思了:“相遇又怎么样呢?无论如何此时的他们都已经不是彼时的他们了,那份曾经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头痛,是多少次在午夜梦回时的心有余悸,是无论多少年之后都会遗憾的经历。只有珍惜当下,才能不给许多年之后留下遗憾。
“呼吸困难系列写完了,你再写一点关于头痛的文字吧?”美小护满是期待的看着我。
其实不用美小护来要求,我已有了这方面的打算,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头痛而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头痛是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一种体验,它指的是位于眼眶耳孔基线以上的疼痛。有的时候头痛可能只是普通的偏头痛,有时候却可能是脑出血的外在表现。有的时候头痛可能只是持续数分钟,有的时候却能持续许多天。有的时候头痛可能会再短时间内自我缓解,有的时候却必须要用药。有的时候头痛只是隐隐作痛,有的时候却会要患者有种死去活来的感受。
“那你就写一点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头痛的知识,不求高深,让大家有初步的了解,对一些特殊类型的头痛有警惕之心就足够了!”美小护给我提出了很不错的建议。
她说的很对,能够导致头痛的疾病有很多,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美小护谄媚的笑:“那就说说为什么会头痛吧?”
其实头痛总体的说起来无非是因为血管病变、脑膜病变、肌肉病变、神经病变、内分泌系统病变等机制罢了。
&&&&&&&&&&&&&&&&&&&&&&&&&&&&&&&&&&&&&&&&&02
急诊室里走进来一位浓妆艳抹的女性患者,她用手捂着头告诉我:“我不舒服,头好痛!”。
其实在这样春意浓浓的夜晚里,经常可以遇见因为头痛来就诊的女性患者,有的人是因为感冒发热,有的人是因为常年的偏头痛发作,也有的人是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导致的头痛。
事实上头痛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有一部分头痛是由很多原因共同导致的,而有些头痛也根本查不出原因。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患者忧心忡忡的说:“我头痛,上不了班怎么办?”
头痛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一种体验,有的人可能只会是隐隐有些不适,但是也有的人会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当然,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头痛过的人来说,是无法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
“以前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是第一次?”患者的既往病史是我必须要搞清楚的。
患者眼神飘忽的回答:“是的,以前从来没有过。”
对于那些第一次发生明显头痛,而血压、体温又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患者,我通常都会慎重对待。因为曾经有过类似的患者而被漏诊、误诊,比如脑膜炎、胶质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等。
每一个病例都是让人心有余悸的教训,每一次分享总结都是对自己的警惕。
美小护一边按摩着自己的“叉腰肌”一边说:“就是偏头痛吧?以前我也有过。”
美小护的话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偏头痛患者之中,女性要远多于男性,而且这位患者同样描述为头部单侧的搏动性疼痛。
虽然患者自诉头痛难以忍受,但是她却以自己平日没有任何疾病为借口拒绝了头颅CT等检查。
“先开点口服药对症处理吧,如果没有缓解的话,还是要做头颅CT的!”我只能给出这样的建议。
但是,这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休息几天就好了,你能帮我开一周的请假条吗?”。
听完这句话后,我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巴巴的说了半天,原来是被耍了!她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病,只是为了骗病假条!
在急诊经常可以遇见假装各种疾病的人,他们的目的都是骗取病假条。只不过有的人会比较聪明,有的人会比较愚钝。聪明的人虽然也会拒绝检查,但是会对医生说:“我自己签字拒绝检查,先开点口服药吃看看吧,能休息一天或两天吗?”。而愚笨的人则会硬生生的说:“我不做检查,也不开药,就是要休息一周!”。
试想又有哪一位医生能够在既没有检查结果,又没有用药记录的情况下开出长达一周的病假条呢?更何况急诊医生只能三天的权限!
被我拒绝之后,她又心有不甘的走进了急诊外科的房间,只不过理由换成了腰背痛。
美小护顿悟道:“无论是什么症状的病人,最重要的之一就是要确认这种症状是否真的存在!”。
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一位老人反复说自己胸闷不适,事实上他只是腹胀;比如有人说自己胸痛不适,其实只是胆囊炎发作罢了;又比如这位年轻的女性患者描述自己头痛不适,事实行她只是为了一张病假条罢了。
&&&&&&&&&&&&&&&&&&&&&&&&&&&&&&&&&&&&&&&&&&&&&&&&&
不知美小护何时呆呆的站在我的面前,说了一句我让我毛骨悚然的话:“我以前听说过一种头痛,如果够厉害的话,血从动脉瘤里喷出来的声音像风一样好听!”
我知道美小护的偏头痛又发作了,只不过她敏感的神经和忧伤的性格总会给你一种意外的“惊喜”罢了!
于是我淡淡的说:”每个人都会为一些东西而坚持,其他人看会觉得是浪费时间。但是自己却觉得很重要。我以为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听见那种像风的声音,直到每一个凌晨三点,我才发觉你完全变了。”
很显然,美小护并没有听明白我的话:“能说人话吗?”
“你知道吗,电影里的欧阳锋绝对不会为一个鸡蛋去冒险。现实中的你绝对不会因为偏头痛而香消玉损。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就是偏头痛发作罢了,干嘛非要故作高深?”其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很担心美小护会暴打我一顿。
事实上偏头痛虽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是我们却会经常忽略它,甚至怀疑一些病人是否有些夸张。很少有人会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偏头痛定义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
所谓致残并非单纯的指肢体的残缺,功能的残缺同样可以被定义为残疾。比如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虽然四肢健全,但是却已经失去了活动功能。比如痴呆和精神障碍,虽然活动自如但是已经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某些偏头痛,虽然外表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是发病的时候却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学习,甚至必须要长期卧床休息。
准确的说,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表现为头部单侧(少数病人也会有双侧)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有的病人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有的病人再发作前会有怕光、恶心、面色苍白等征兆。有的病人头痛的症状仅持续数分钟或者数小时,而又的病人头痛的症状则会持续数日。
事实上导致偏头痛的机制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明白,而且有一半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不能被明确病因,只能对症处理。但是,就目前而言,被公认能够导致偏头痛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血管源学说、皮质扩散性抑制、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等等。
美小护已经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说了这么多,你就直接说偏头痛该怎么治吧?”
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治疗偏头痛,而是在确诊偏头痛之前一定要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可能,因为能够导致头痛的疾病除了偏头痛之外,还有脑出血、脑肿瘤、脑膜炎等等!
几年前,我曾经遇见过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他第一次来到诊室的时候,若无其事的对我说:“感冒了,流鼻涕,诱发了偏头痛,输点液吧!”
因为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完全正常,所以在一番沟通后我满足了他的要求。但是输液后患者的症状不仅没有任何缓解,头痛的症状反而越发的严重。
第一时间做了头颅CT并没有发现肿瘤、占位、出血等疾病,难道真的只是偏头痛吗?其实我的内心也是疑虑不决,因为症状很明显的患者坚持自己是偏头痛,但是症状、体征和偏头痛却又不符。
后来在门诊又为患者做了头颅磁共振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脑膜炎!也就是说导致患者头痛的根本原因并非所谓感冒诱发的偏头痛,而是脑膜炎!
所以,对于那些第一次发作或者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一定要在排除了继发性头痛之后,才能考虑偏头痛的诊断。
如果是一位中青年患者突发的剧烈头痛,应该考虑到脑外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的头痛症状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则要考虑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的可能;如果患者的头痛伴有发热或者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需要考虑脑膜炎、血管炎、结蹄组织病的存在;如果是一位孕妇或者哺乳期的女性,还要考虑垂体卒中和静脉窦血栓的可能;如果是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脑梗塞、脑出血的可能。如果是患有肿瘤的患者,则要考虑颅内高压、脑转移瘤的存在。
总之,小心使得万年船!
如果对一位因为头痛就诊的患者出现了漏诊或误诊,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麻烦。
在排除了继发性头痛之后,才能考虑偏头痛的诊断。事实上偏头痛也分为很多类型,常见的有:无先兆性偏头痛、先兆性偏头痛、偏瘫性偏头痛、散发性偏头痛、儿童周期性综合征、基底性偏头痛、视网膜偏头痛等等。具体每一种类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不在累述,如果你突发严重的头痛应该第一时间就诊,而不是在网上自我诊断。
至于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一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巴比妥类镇静药、曲坦类药物、麦角类制剂等等。
美小护翻着白眼怒道:“巴巴了半天,等于没有说!”
”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说的够清楚了,直到有一天听见你说的话,才知道自己错了,在凌晨三点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患者没有出现,却是你站在我的身边。头痛一定要排除继发性头痛,诊断要结合实际情况,用药不要听多巴胺那样触摸不到的网络建议!”听完我的这些话后,虽然美小护没有心花怒放,但是头痛的症状却神奇的消失了!
“简而言之,就是这么几句话:偏头痛药及时去医院,头痛也是可以死人的,用药要结合实际情况,听医生的话,不要自我网络诊断和用药!”美小护丢下话后又转身离开了诊室。
&&&&&&&&&&&&&&&&&&&&&&&&&&&&&&&&&&&&&&&&&&&&&&&&&&&
“谁的一生不会遇见几个烂人呢?”美小护的话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扬言要揍我的人。
两年前的一个午后,急诊室窗外的梧桐树上知了在欢快的歌唱着。
一位17岁的高中女生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了急诊室,可是这位女生并不愿意说一句话。类似的情况我遇见过很多次,中国的孩子来就诊的时候大多显得很腼腆,不仅不愿意说话,甚至不愿意和医生进行任何交流。
我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的性格使然还是教育的缺失,但是我也遇见过很多次年轻的外国患者,这些国外青少年在面对医生的时候很健谈,能够将自己的情况说的很有条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每一次在接诊这些的患者时我的内心都有一万种冲动:如此腼腆的性格又怎么能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呢?
陪同高中女生来看病的爸爸怒气冲冲的对她吼道:“有什么不舒服对医生说呀!”。
原来这位患者从两天前就开始出现间断性头痛,甚至不能够正常看书学习。刚发病的时候以为忍一忍就可以了,但是这种症状却持续了两天没有缓解,于是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
在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后,我判断患者可能是单纯的偏头痛发作,于是建议患者回家休息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但是,患者的爸爸的焦急的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是给她挂点消炎药吧,好的快一点!”。
这位爸爸口中的消炎药其实指的是头孢等抗生素,和他一样,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一是把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二是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三是认为输液效果要比口服更好更快!
“孩子的病情暂时不需要使用“消炎药”,缓解考试的压力,口服一点药物,休息后大多数都可以缓解的。输“消炎药”对这种病情并不会有明显的效果!”我尽量耐心的向家长解释着。
可是这位火爆脾气的爸爸根本听不进我的意见:“明明有头痛,为什么不能用“消炎药”?”。
让我苦笑不得的是,在我向他解释了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之后,他却更加的糊涂了,并且更加坚定的要求使用头孢输液治疗。
正当我们纠缠不清的时候,一位等候看病的老太太出来解围:“医生不让用,肯定是为你好。现在电视上不是说了,消炎药不能用太多,不然以后就没有药可以用了!”。
在众人的劝说下,他终于带着女儿离开了诊室。但是不久之后他的话却又在急诊走廊里回荡了起来:“现在的医生真无德,连消炎药都不会用,还又脸当医生,真应该把腿打断!”。
其实类似这样泄愤的语言在急诊室经常可以听见的,只有他们没有当面威胁,一般我都是当做听不见的。
事后我对美小护说:“他以为我听不见呢,其实我是不想和他一般见识罢了!”。
美小护却笑呵呵的回答我:“他就是想让你听见!”。
偏头痛的诱因有很多,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有遗传因素作用其中之外,大多数都是因为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和来自家庭情感纠纷的困扰所致。
中国的家长在乎的只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对孩子的内心健康不够重视,而且自己的一些决策甚至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一味要求使用抗生素,比如对医生的出口不逊等等。
&&&&&&&&&&&&&&&&&&&&&&&&&&&&&&&&&&&&&&&&&&&&&&&&&&&05
美小护突然推开门莫名其妙的说:“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吧?”。
“滚!”不要埋怨我不懂怜香惜玉,也不要埋怨我不懂风情,因为我对美小护抽风似的多愁善感已经产生了免疫。
几个小时前,急诊刚经历了一场让人压抑让人无语凝噎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让美小护突然觉得应该开开心心活好每一天。
120送进来的是一位年仅27岁的年轻女性患者,当我看着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且散发出大小便失禁的恶臭味的患者时,我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预感:凶多吉少!
陪同患者前来医院的是一位不到30岁左右的男性,他手足无措的对我说:“晚饭后,她说自己有些头痛,然后就去休息了,开始我没有在意。等我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喊不醒了!”。
其实这位男性是患者的同居男友,虽然两人已经交往三年,同居一年,但是男友对她的病情并没有多少了解。
患者以前有过高血压之类的病史吗?
应该没有吧?
患者之前经常头痛吗?
应该没有吧?
患者之前有有过药物过敏吗?
我也不知道。
“我现在告诉你,患者现在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昏迷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性很大,而且她现在的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随时会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向他简要的交代病情后,我关上了抢救室的大门。
患者的情况极度不乐观,因为几分钟之外便出现了四肢抽搐,指脉氧持续下降。美小护看着正在为患者气管插管的我,突然冒出来一句:“要不要报警,毕竟患者的家人不在场?”。
美小护的话提醒了我,因为所谓同居男友在法律上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居男友不仅不能代替患者签署任何知情同意书,甚至要为患者的病情负上一定的法律和道义责任。
但是,患者的父母却远在千里之外,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事实上,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女儿最后一面了。
因为患者的病情很快进展到难以挽回的地步,大面积的脑出血不仅导致了严重的脑疝,而且病发了神经源性肺水肿。
从患者的气管里喷射出了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如果用“血溅三尺”来形容的话虽然有些残忍,但是却毫不为过。
后来在警察的见证下,我不得不宣布患者临床死亡。她的男友死死的拉住我,哀求道:“她只不过是头痛,怎么会突然就没有了........”
我知道这个时候再多的解释也是苍白无力的,再多的泪水也是于事无补的。
美小护在为患者做最后的清理工作,拔去输液针、气管插管、搽干净身体上的血迹;男友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我在补写着抢救记录。
这个年轻人的离去,又让我想去了一年前的另外一个病人。
那一晚,患者被工友们架进了急诊:“有人晕了过去,医生快来看看!”。
当我看见患者的时候,立刻感觉自己如同掉进了冰窖一般:“人都已经没有了!”
一位工友告诉我说:“今天晚上喝了一点酒,其它人都出去玩了,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有些头痛留在宿舍睡觉,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喊不醒了。”
虽然经过积极的抢救,但是因为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过久,患者依然被死神紧紧的抱在怀中。有一句话说起来可能会很残忍,那就是院外发生心跳呼吸停止而被送进医院抢救者,绝大多数都要魂归西方,心肺复苏也只是宣布死亡前的一种形式罢了!
但是,死者的工友们却不愿意让这种形式结束,他们七嘴八舌的要求道:“一定要抢救到他的家人赶来才能停止!”。
而患者的家属却远在千里之外,最少需要七个小时才能赶到医院。我无法满足工友们的要求,一是因为这种抢救毫无意义,二是浪费了抢救资源,三是因为这会使患者丧失最后的尊严。
萨博机咚咚的按压声,呼吸机管路里来回游荡的血液让我下定了决心:“现在必须要停止抢救,不仅因为毫无意义,而且持续的按压会使得患者的肋骨断裂,时间久了就会僵硬,到时候连寿衣都穿不上了!我不需要征得你们的同意,因为我有宣布死亡的权利!”。
很快在警察的陪同下,殡仪馆将死者运离了抢救室。
美小护一边进行着消毒操作,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只是头痛,却送了一条性命,化作孤魂,不能归根。”
其实这两个患者的根本死因都是突发大量的脑出血,而不是所谓的“头痛”。
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内细小动脉硬化,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脑出血,比如: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瘤、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淀粉样脑血管病等等。脑出血患者的症状不一,轻则可以只有头痛,重则可以短时间内致命,这主要和脑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
或许我们无法预料那些先天性动脉瘤患者会在何时突然发病,但是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患者,如果在活动中、情绪激动时、饮酒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甚至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的话,一定要小心脑出血!
&&&&&&&&&&&&&&&&&&&&&&&&&&&&&&&&&&&&&&&&&&&&&&&&&&
一对年轻的小夫妻走进了诊室,虽然是夏季,但是患者却穿着厚厚的睡衣并且瑟瑟发抖的说:“我很冷,头痛,浑身都觉得不舒服!”。
因为急诊室里的中央空调坏了很久都没有维修好,所以有些燥热得我好奇的问这位女患者:“你是冷的全身寒颤吗?”
原来这位25岁的女患者刚分娩不到两周,从晨起便出现了头痛、畏寒、肌肉酸痛,开始以为是感冒发热,但是自服药物后却没有任何效果,凌晨的时候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最后不得已才来到了医院。
说实话,当我简单了解患者的病史后,并没有认为她的病情有什么特殊之处。因为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患者,她们大多都是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尿路感染。
因为有感染,所以会发热,因为发热所以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而四肢颤抖不正是发热之前的正常现象吗?
事实却并没有如此简单,真相也不会如此明了单一。如果你像我一样这般想当然的话,那就会跳下一个危险万分的火坑。
这位患者拿着白细胞高达19X10*9的血常规坐在我面前,用手捂着头说:“我现在连抬起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快点给我输液吧!”。
感冒发热是可以导致头痛,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患者并没有发热,二是患者头痛的程度似乎超过了正常患者的表现。“还是做一个头颅CT吧,如果CT没有异常,我就给你输液!”因为对于中青年患者如此明显的头痛,我还需要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
幸运的是这对小夫妻十分配合我的意见,不幸的是头颅CT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更加不幸的是我按照上呼吸道感染予以输液治疗了。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美小护的话:“这个人就是感冒头痛吗?看起来病情很重的样子!”。
在输液治疗40分钟之后,虽然四肢寒颤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但是患者头痛的症状却持续不缓解。于是我拨通了神经内科会诊医生的电话:“这里有一个25岁女性头痛的患者,看起来应该是你们科的病,请你过来会诊一下吧!”。
很快,神经内科会诊以上穿着他那犹如卖油条师傅一般的工作服,手里拿着破旧的叩诊锤风风火火的来到了急诊。
“不行做一个头颅磁共振吧,看看会不会是血栓性疾病?”神经内科医生那双征求我意见的眼神让我觉得十分可怕。
我的内心在不停的犯着嘀咕:这么年轻的患者,之前并没有任何特殊疾病,又可能会是血栓?神经内科医生会不会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因为患者的的确确是血栓性疾病导致的头痛不适:上矢状窦血栓!
事后美小护嘲笑我道:“你猜中了这故事的开始,却没有猜中这故事的结局。”
上矢状窦血栓是脑静脉血栓的一种类型,而80%的脑静脉血栓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美小护好奇的问:“为什么她会有脑静脉血栓呢?”
其实我们一直都犯有一种低级的错误,潜意识的认为脑动脉栓塞、脑静脉栓塞、脑梗死、脑出血这些病都只会发生在那些有着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身上。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却反复告诉我们:年轻人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各种老年病正在年轻化!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感染性因素:头面部的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等;二是非感染性因素:癌症晚期的恶液质状态、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脱水状态、长期口服某些避孕药、肾病综合征、酮症酸中毒、反复高热,车祸外伤、各种手术、血小板增多、妊娠、分娩等等。”我把刚从神经内科医生那里学到的东西有照搬给美小护。
一边玩弄着叩诊锤一边写着会诊意见的神经内科医生头也不抬的鄙视着我和美小护:”简单的说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血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和家属谈谈吧,建议住院。后面可能还需要做脑血管造影等一系列检查。”
后来这个刚分娩不到两周的患者再次住进了医院,而这个病例也让我受益终生。从此之后,每当我遇见妊娠或者刚分娩后的头痛患者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一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病例。
其实脑静脉血栓引起的头痛大多是因为颅脑高压、窦壁肿胀、脑表面血液渗出。患者可以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也可以逐渐加重。有的患者会在48小时内头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有的患者也可以会因为头痛不明显而拖延一个月以上才会就诊。
至于治疗除了对症处理,还可以根据情况急性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处理完这个病人后,美小护板着脸说:“做女人容易吗?不仅分娩的时候犹如过鬼门关一般,就连分娩后也不安全!”。
“你还是把避孕药停一停吧!”说完后我把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她丢在了门外。
&&&&&&&&&&&&&&&&&&&&&&&&&&&&&&&&&&&&&&&&&&&&
急诊室里来了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还没有来得及坐下,他就急匆匆的说:“我今天觉得头痛,帮我量个血压吧?”。
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会有头痛的症状,也不是所有头痛的症状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但是,对于头痛的患者,测血压应该作为首要完成的检查项目之一。
“可是你的血压现在很正常呀?120/70mmHg,并不会让你产生头痛头晕的症状,还有其它不舒服吗?”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发生头痛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血压飙升,甚至在不测量血压的情况下,就会服用降压药。
患者有点将信将疑的说:“我没有什么病啊,之前头痛的时候都是血压的问题。”
或许大多数医生都会有类似的遭遇,那就是你的患者明明患有多种疾病,但是他们却总要告诉你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你换一种询问方法,他们的病情就会在你面前原形毕露。比如:“你最近都用了什么药物呀?”
“阿司匹林、氨氯地平、格列美脲………”这位50岁的男性患者如数家珍般的说了起来。
“等等,你有糖尿病吗?吃格列美脲做什么?”我赶紧打断了这位说自己没有病的患者。
事实上这位患者已经患有高血压病18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患有2型糖尿病10年,长期服用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10年……….
既然患者血压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症状,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头痛呢?
我心中隐隐觉得或许是血糖的原因:“先查一个末梢血糖吧?”
终于,在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查里找到了一丝线索,他的血糖高达28mmol/l、尿常规中酮体(
)、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会不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的头痛?
其实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必须要有三个必要条件:1、糖尿病诊断明确2、酮症诊断明确3、代谢性酸中毒诊断明确。
这位患者已经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并且长期口服格列美脲,所以糖尿病诊断明确!至于酮症的诊断,如果有条件可以检查血酮体,但是大多数医院只能通过尿常规来间接反映,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尿酮体可能是阴性的。最后,关于代谢性酸中毒则可以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来帮助诊断。
能够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降糖方案突然改变、外伤、手术、分娩等等。它的临床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是疲劳乏力、口干多饮、心悸、四肢冰冷、意识模糊,也有一部分以腹痛、反应迟钝、头痛等症状为首要表现。
总之,当你面对一位难以解释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会不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事实上,在急诊室血糖、血压和心电图一样,应该列入常规检查。
有人会说:“你应该给患者做一个头颅CT!”。
其实我很快就为患者完成了头颅CT的检查,只不过除了有些轻微的脑萎缩之外,头颅CT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既然这位50岁的男性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明确,那么导致他头痛的原因真的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
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话,那就和我犯了一样的错误!
真相永远没有那么简单,事实永远需要去探索。
既然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明确,那么就开始予以降糖、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对对症治疗。但是在补液3000毫升以后,胰岛素持续泵入后,虽然患者的血糖和酸中毒得到了纠正,但是头痛却依旧没有任何缓解!
美小护不停的催促我:”病人头痛的症状一直没有缓解,你过来看看吧?”
在这位患者的身体内到底发生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变化呢?
还是去做一个头颅的核磁共振吧,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但是,家属却有着不同的意见:“CT不是没有问题吗?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做核磁共振呢?”
头颅CT是提示没有大碍,但是这也只是局限在没有发现脑出血和占位肿瘤罢了,如果是早起的脑梗死或脑栓塞的话,头颅CT可能会发现不了。核磁共振属于需要预约的高级检查,并非所有疾病一开始就要上最高档的检查,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大问题。
“要是没有问题的话,难道只要是头痛就要上最高档的检查吗?肯定是只有诊断不清的时候才会逐步完善这些检查。”美小护赶紧出来打圆场。
凌晨五点,这个城市已经开始苏醒,我又将放射科的同事早早的喊了起来。我知道,他一定在心理恨死我了。
美小护一边推着病人去放射科一边向我嘀咕道:“这个病人虽然持续头痛,但是没有肢体偏瘫等神经系统的症状呀?”。
“虽然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大多数会有突发的一侧肢体偏瘫、无力、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双眼向一侧凝视、抽搐或者意识障碍,但是不要忘记了有的患者可能只是严重的头痛或和头晕。万事小心为妙,宁枉勿纵,没有问题最好,万一有问题呢?”其实我的内心也没有多少底气,因为我同样很少遇见类似只有头痛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最后头颅核磁共振果然发现了问题:急性小脑梗死!
脑子是一个好东西,也是一个很娇贵的东西。它仅占体重的2%,但是却要霸占全身耗氧量的10%。如果人脑完全中断血液供应超过6秒钟,就会出现意识丧失,超过5分钟就会产生永久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害,缺血1个小时以上就会产生局灶性的脑梗死。
很快患者被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美小护嘲笑道:“其实对于一个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虽然头颅CT没有问题,患者也没有偏瘫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你也应该想到急性脑梗死的。”
“我开始认为只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却没有想到这位患者同时合并有急性小脑梗死!想当然的习惯性思维不仅会害死病人,也会害死医生自己!”对于美小护的冷嘲热讽,我不仅没有任何意见,反而要感谢她。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我的微信公众号:最后一支多巴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
未完待续……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梗死后遗症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