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比贵州还穷,是因为甘肃有沙漠,地质不好,贵州青山绿水,有世界上最大望远镜吗?

仅以此文,写给我已经逝去的在软弱中度过的青春岁月,和已经开始或是即将开始的软弱的后半生。
  题记:
  一个不能了解自己缺点的民族,是一个自大的民族;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缺点的民族,是一个自卑的民族。
  我不知道我写的东西天涯让不让发出来,也更不敢想像国人看到我写的东西后路上有多少板砖和闷棍等着我。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只是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并一定要想法大声喊出来。
  我只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不想再等五百年后,我们国人的历史书中,会有什么抗菲寇的“英雄”或者是“抗越寇”的伟人。
  勇敢的面对自己民族的缺点,正视自己民族的软弱,我们才会在改进中强大,从而一点点坚强起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软弱的中国人一  引子  从前,一个村子里住着汉大中、汉二华、汉三民、汉小族兄弟四个,他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吃着地里自己打的粮食,穿着自己织的土布,生活过的忙碌而富足。可是经常让他们感到头痛的,是自己的邻居不化总是抢他们的东西。开始时,兄弟四个曾几次打败不化,并换来了数日的安宁。安逸的日子里,兄弟四人的日子一天天富足起来,竟成了村子里的首富,为了防止不化再次来抢东西,他们砌起了村子里最高的院墙,修起了坚固的房子,想把不化挡在高墙大院的外面。有了这道院城,汉家兄弟四个每天关起门来,过着男耕女织的封闭的日子,身体也渐渐弱了起来。可是不化并没有被高高的院墙和深深的宅子挡住,他靠着自己彪悍好斗,总是想方设法地想冲进来,好去掠夺汉家四兄弟。过惯了封闭富足逸生活的汉家四兄弟,已没有了原来的强壮的身体和勇敢的精神。只有汉小族对不化进行了还击,三个哥哥怕害怕打不过身强体壮的不化,不仅不敢帮小族,在汉小族被不化打败后,反而把他死死地劝住,兄弟四个躲在高墙大院里不敢出来。  有一天,汉三民因为不满汉大中的家长作风,偷偷跑出了院子,正碰上时刻想冲进汉家大院的不化。汉三民惧怕不化的强悍,更想借不化来教训汉大中,于是认不化当了自己的爹,并带着不化闯进汉家。作为家长的汉大中早已吓的瘫在地上,汉二华也不知如何是好。只有汉小族冲了上来和不化打在一起,瘦弱的汉小族远不是生性彪悍身高马大的不化的对手,很快被不化打翻在地。很快,在汉三民的帮助下,不化就占据了汉家所有的房子、财产和土地。然而,汉大中、汉二华、汉小族始终都不肯叫不化一声“爹”,令不化很不高兴。  正在这时,汉三民跪在不化面前,边讨好的叫着“爹”,边给不化出主意:“爹,您在村里这么厉害,让我们汉家兄弟认您做爹,是我们汉家兄弟的福分。按理说,跟了您,就没有人敢再欺负我们,是件好事。可是我们汉家是村子里的首富,又是人口最多的人家,无论怎么说也是很有‘面子’的人,小族他们不肯管您叫‘爹’,还不是怕丢了‘面子’让村里人笑话。我看这样吧,您老人家受点委屈,按照我们汉家的规矩改了我们汉家姓,我们叫您‘爹’不就顺理成章了吗?如果你按我们汉家规矩,让我做老大来管理他们兄弟三个,哪个不听您的,只要您一个眼神,我就让他死无丧身之地!”不化听着有道理,就改姓为“汉”,改名“汉化”。汉大中和汉二民见此,也改口称“汉化”为“爹”。汉小族不从,汉三民带领汉大中和汉二华,将汉小族杀死在祖坟前。  汉家终于又成为一统。  汉化很是满意,赏给了三兄弟一些原本是他们的房屋和土地,三兄弟感激的以头跄地,“爹,统一汉家是您老人家神武无敌,我们一定将您统一汉家大业的丰功伟绩写入我们汉家的史册,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记您的光辉历史。”  完成汉家的一统后,汉化带着汉家兄弟三人,又抢了村里其他几户,并逼着村里其他人也认了汉化做爹,这事也被三兄弟写入了史册:汉家占领了多半个村子!  日子久了,汉化适应了汉家的生活,和汉家人真正融为一体,他开始失去了原来强健的体魂和勇猛好斗的性格,变的和汉家兄弟一样的软弱和怕事了。他又一次加高了院墙,加盖了房屋,整天躲在高墙大院里再不出来。  终于有一天,又有人冲了进了,在接受了汉三民的建议,改为汉姓,用了汉家的管理方式后,取代了原来的汉化。  历史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多少年后的今天,汉家的后代们翻开汉家的家史,还在向村里的人炫耀着:想当年,我老祖宗“汉化”在的时候,我们汉家可是占了大半个村子!  他们唯独忘记了,那个叫“汉化”的他们的祖宗,原来叫“不化”。
  马克思说过一个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作为上层建筑里意识形态的一种:民族性格的形成,当然也离不开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济形式的基础。而当今的中华民族,从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到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间经历了的2196年封建小农经济体制,相比之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和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及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建小农经济对现今国人性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也可以说:现今国人的性格基础,也正是基于中国2196年的封建小农经济积垫的这一前提。  “软弱的中国人”的开篇,就从封建小农经济说起。
  封建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一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  而“世外桃源”里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与世隔绝的封闭排外的生活,也成了封建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的最大的理想社会。  而这个理想社会的前提就是封闭。  所以,“封闭”就是国人性格的第一个标签!  于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发动全国人民兴建阿房宫和万里长城两大举世闻名的工程,到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结束,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史,就是一部国人用自己砌起的高墙大院,将自己一点点封闭起来,从而形成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不愿冒险性格的成长史。
  说到封闭,离不开的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以下是我从网上查的一些资料:从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称做长城。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公里;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公里;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公里;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公里;北长城长约650公里。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原来各国的长城联为一体,形成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公里。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公里。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公里。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公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公里。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五千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迹。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嗯,占个位置慢慢看。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从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建立直到灭亡,万里长城都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耗费了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正是由于中华民族自始至终对修建长城这一伟大工程的情有独衷,因而也有人说,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长城无论从花费的人力、财力和技术含量上,就是现在看来都令世人折服,我不想否认长城体现了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只是有些问题不明白:我们能发动百万甚至几百万的的人力修建长城,为什么不能用百万的人力消灭匈奴?秦能举全国之财力修建长城,为什么不举全国之财力整军备战?秦能举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修建长城,为什么不能举全国之技术改进武器和战术?此外,为什么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历史中,没有出现一支远征军;没有一个真正的探险家和冒险者?  我们只能说:长城的修建,可能在一时一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国家的基础战略工程,长城的修建,只是一种缺乏远见的懦弱的封闭的象征。也可以说中国的万里长城,最集中的体现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特征。  长城,也正是中华民族封闭保守性格的象征!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古至今,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一支走出我们国门的远征军(我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家门口的缅甸的那支所谓的“中国远征军”,在世界上能不能被称做“远征”?),更不要说能走出亚洲或者走出我们近中国海的远征军!
  说到远征,国人肯定还会想到一个人——郑和。  不错,郑和作为一个伟大的航海家,确实令国人心头一振。可是郑和的七次下西洋是干什么去?他从海外带回了一块殖民地吗?他从海外带回一个奴隶吗?没有,一个都没有!  他是给外国人做生意去了。  是不带一点侵略性质的做生意。
  翻开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北部游牧民族自北向南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征服与融和史。  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自己修起的高墙的民族,你能说他充满了“冒险的精神”?
  虽然长城没有让封闭起来的国人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我们国人追求世外桃源的步伐,却从没有停止过。而最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那就是修建高墙大院。高墙大院的修建,既满足了封建小农经济下国人生活需求的同时,相对封闭的结构,又可以在遮风挡雨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有效抵御虎狼等猛兽和土匪强盗以及外族人的入侵,起到与世隔绝的作用,从而使高墙大院里,形成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这应该是国人封闭性格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了。  除长城以外,目前仅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在中国就有100多座。不要忘了,这是在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大兴拆墙之风后,尚存下来的城墙。稍年长的国人应该记得,在当时,小到一个村落,大到一个城市,有哪里没有城墙?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全城堡式的乔家大院,更是民间“长城”的代表。院城高大如城墙,布局方正稳定,整座大院结构呈“喜喜”形。整个宅院内的六所大院、二十进小院、 313间房屋,都处于一种外实内静的封闭之中。楼高院深,墙厚基宽,站在大院中仰看,天空被圆墙划分成一个又一个条块型,局促又不安,我们时刻都在感受到一种莫须有的压抑。封闭的整体结构,主次森严、内外有别的房舍布局,无处不透出大院所监守着的封闭之美,努力拒绝着外力。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院的主人保守自闭、墨守成规。实际上,营造豪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处致命伤:晋商资本大量流向土地和房产,不利于商业资本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从而向近代资本发展。尽管他们有着让今人也赞叹不已的经营思想、管理体制,但他们希望能给自己的后代子孙以富足和稳定的封闭的大院,给他们的后人留下的是什么呢?  几百年后的如今,这座大院的后人们,只是做着这个大院忠实的清扫者,而大院外面无数被称为“乔家”的小店铺、小摊贩触目皆是,让我们对“晋商”这一曾辉煌一时的历史有着不曾相识的感觉。山西大院最大的价值就是一个历史的警示和教训:富足了以后,不是继续开拓新的领域,寻求更新的生活,而是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院,五年、十年、几十年、一百年不停地修建着,使自己和子孙世世代代扎根、厮守于这片黄土地上,不仅不能使自己的子孙后代高枕富足与安稳,留给后人的除了“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的哀叹,就只剩下大院这一“活化石”,让大院的子孙们睡在过去祖宗留下的辉煌的梦里,久久不能醒来。  随着封建经济在中国的土崩瓦解,中国农村的“大院文化”并没有随着消失,相反的却随着改革开放后生活的富足,开始了新一轮的“大院”建设。为了把流动的人民币变成固定的看着见摸的着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封闭的房子,中国八亿农民辛辛苦苦劳碌一辈子,也就是为了建座自己的房子。
  细细算来,一个农民一生中至少要经历二次建房。第一次是10-20岁,这时候,盖房的主力是自己的父亲,盖房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娶老婆;第二次是35-45岁,这个时候盖房已经成了自己的事,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娶媳妇。而这二次建房,不仅要花光大多数农民一生的积蓄,相当一部分的农民更会为些而背负上沉重的债务。以现在笔者所在的河北农村为例:现在盖四间房,垒上高高的院墙,加上装修,一处房子最少也得花十万,要是盖的再好一点,那花二三十万也是正常的。而我们这一个农民工一年的纯收也就是一万左右,这还是这几年的收水平。就是按现在的收入水平,一个农民盖一处房子,最少得十年不吃不喝,何况前几年,一个农民工的收入还远远低于现在。好多农民刚还完父亲为自己盖房和为自己结婚欠下的外债,就得要四处借钱甚至贷款为孩子盖新房,然后用自己下半生的辛苦,加上孩子上半生的奋斗,来偿还二次盖房和为孩子娶媳妇所欠下的“窟窿”(窟窿:方言,外债的意思)。  而现在,中国有一亿多农民工长期在城市打工,这就形成了农村高高的院墙里,宽敞的屋檐下,只有一把锁子,将盖好的新房封闭起来的中国特色的景观。即便如此,只要回到家里,看到自己一生的心血换来的房子,没有人会觉得不值。  农村如此,城市呢?  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拆墙透绿,从表面上看,“大院文化”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已经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了。而现代都市人的“大院”情结,却在买房的疯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看一个城里人有多少钱,基本上只要看他有几套房子就行了。  面对国内各大小城市里疯狂的房价,我们难道说这是只是投机和“黑心”的开发商造成的吗?在此我想问一下四十多岁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或者在一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工作的都市人:你买过几套房子了?有几个人说自己只买过一套?有多少人买了二套三套甚至十几套,而又卖了几套?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我相信很少会有人将自己手里多余的房子卖出去。我们听说过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他们买房,谁又见过他们卖房?  我们的媒体经常会报道一些因病生活困难的人,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为了治病,家里的房子都卖了。”这句话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人的传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房的。  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没房子的要买房子,住小房子的要买大房子,住大房子的要为孩子买房子,给孩子买了房子又开始为了给孩子多留下一点看得见的财产再买房子……如此循环,得盖多少房子,才能满足中国人全民买房的购房欲?
  来自新华网的消息:根据建设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其中,上海为33.07平方米,北京为32.07平方米。而日本东京只有15.8平方米。东京人均GDP超过3.5万美元,上海、北京人均GDP刚超过5000美元,而居住水平却早已是东京的2倍。  有人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我国目前的国内住房总价值91.48万亿元,计算的依据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7.1平方米,而当年的城市人口约为5.77亿人,由此可以推算2006年城市住宅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56.37亿平方米。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两年累计的住房销售数据分别为7.62亿平方米和6.21亿平方米,今年累计销售4.94亿平方米。因此,到目前为止,城市住宅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75.14亿平方米。再来看目前的房价水平,今年以来,住房累计销售额2.35万亿元,除以今年累计销售面积4.94亿平方米,全国平均房价约为4754元/平米。2008年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1亿平方米,销售金额为2.4亿元,销售单价3870元。按年头和年尾的均值计算,全国住宅每平米价格为4312元。结合前面所计算出来的城市住宅总建筑面积175.14亿平方米,可以得出全国城市住房总价值约为75.5万亿元。目前的农村住宅总建筑面积约为228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重置成本700元计算,目前农村住宅总价值为15.98万亿元,再加上城市的75.98万亿元,目前全国住宅总价值约为91.48万亿元。而目前我国的GDP累计值约为31.4万亿元。全国住宅总价值超出GDP近2倍。  按照这个计算,如果我们按照2008年国家的外汇牌价中间价1美元兑人民币683.53元计算,91.48万亿为13.17万亿美元,2008年美国GDP总量14.265万亿美元,以此计算我国的房地产市值可以买美国GDP的92.32%,着实令人乍舌!  日本统计局公布了2008年GDP初步调整数据,现价计算的绝对额为4978807亿日元,比先前数据4973737亿日元多出5070亿日元,根据CIA《世界概况》的日元年平均汇率,约为48067.26亿美元。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给出的数据是49237.61亿美元,世界银行给出的数据是:49092.72亿美元,我们按照世界银行给出的4.9万亿计算,我国的房地产市值可以买日本GDP的2.64倍。  以上几组数字,足以证明国人性格里,那深入到骨子里的封闭的小农意识。
  一国财富模式,决定了一国未来的竞争力。当欧美人甚至印度人的财富选择了集中投向教育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从而创造出日益强大的跨国公司,正在逐步控制资源的全球分配走势。而我们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却没有能够成长起世界级的大公司(虽然我们好多“窝里横”的国企市值已经足够“世界级”)和世界级的企业家,更没有相同幅度地提升国人的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当我们把财富都凝聚在不动产上的时候,也就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而靠这种方式积累的财富,却不会给自己的长久竞争力增添砝码,反而会直接削弱竞争力。“乔家大院”的悲剧,难道还要在我们伟大的民族重演?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封闭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封建社会的解体而消亡,虽然我们已经脱离了封建社会里“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可我们的骨子里透出的仍是封闭、保守的性格。
  就说现在北京的“两限”:限房和限车,就是国人封闭保守性格在当今社会里最典型的体现。  先说限车。为了缓解北京市的交通压力《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下简称“限车令”)于2010年底开始实施。条例的要点有以下几点:1.2011年上牌总数为24万台,平均每月2万台。其中个人指标占88%;运营小客车指标占2%;单位和其他指标占10%。  2.车辆上牌需通过摇号,个人买车每月可摇号一次,单位买车每两月可摇号一次,流程为提出摇号申请,获取申请码,确认有效后可获得摇号机会。指标管理机构每月26日进行摇号。个人或单位需在获得指标6个月之内办完。  3.本市人员和持有本市工作居住证的外地人以及在京纳税5年以上且有纳税证明的外地人拥有摇号资格。  4.外地进京车辆在工作日7-9时,17-20时禁止在五环以内行驶。  5.五环内停车收费单位由半小时改为15分钟,进一步降低五环外停车收费。  6.北京市汽车销售企业12月23日前销售备案的小客车需于24日18点前到企业所在地商务委备案。24日后购买车辆需参与2011年一月份摇号。  无疑“限车令”对北京市日前已经有车的人顺利出行,垒起了一座高高的围墙。而在围墙外的无车族,则只留下了一个“每月两万辆”的用车指标小门。而这个小门外,还有一道不低的围墙“本市人员和持有本市工作居住证的外地人以及在京纳税5年以上且有纳税证明的外地人拥有摇号资格”。这一条,更是将户籍不在北京而在北京的“外地北京人”,死死地堵在围墙之外。外地人如此“外地进京车辆在工作日7-9时,17-20时禁止在五环以内行驶”的规定,更是将外地车用一道时断时续的高墙,挡在保障日有车的北京人顺利出行的墙外。  面对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在产量基本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小客车存量基数没有改变、用车频率没有改变、用车成本公交配套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为了保障高墙内已有车的北京人出行的方便,仅仅将需求用高墙挡在外面,靠使本地车增量出现一定比例缩减,难道就能从根本上治愈北京的拥堵?  这一规定,除了证明: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外,还证明了:北京不是全国人民的北京。  首都属于北京人,不属于全国人民。
  不赞同楼主观点。  个人认为不能说中国人软弱,其实深层核心是体制。  你让美国人在中国生活几代也一样软弱,你让中国人去美国接受独立宣言熏陶几代人,肯定不一样。
  而更为可悲的是,在北京市出台“限车令”后,许多受拥堵之苦的国内城市,难免以后也纷纷仿效,而一旦国内各城市都出台各自的“限车令”,那我们和封建时代用高高的城墙保卫城里人的利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限车令”的高墙刚刚在北京落成,全国各地的“限房令”更是扑面而来,大有不把国内大中城市围在各种“限购令”之中而不能自拔的气势。  先是北京为了抵制高涨的房价,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规定,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持有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在北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则暂停向其售房。  《北京青年报》消息:继北京16日出台“国八条”实施细则后,近日广州和贵阳的“国八条”细则也相继出台,从即日起,已经拥有两套房产以上的本地居民禁止购买第三套房,已经有一套以上房产的外地居民禁购第二套,而符合一定条件的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则可限购一套房。至此,已经有青岛、上海、成都、南宁、北京、贵阳和广州7城市出台了“新版限购令”。  记者昨天从贵阳市有关部门得到证实,贵阳“限购令”也在2月16日出台。贵阳名为《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国八条”实施细则明确:自意见实施之日起至日内,对已有一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一年以上(含一年)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对已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年以上(含一年)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出售贵阳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房价过高一环内的住房。  昨天,记者也从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广州《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虽没有全文公布,但18日下午已获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正式将广州楼市限购的范围从市内十区扩大到从化、增城两个外围县级市。  根据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暂定对在本市(含市辖十区和从化、增城市)已拥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同时,对于已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居民家庭、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和不能提供两年内在本市缴纳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余美英)  《财经快报》消息  南京居民限购第三套房   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相关房市调控办法,南京市政府办公厅19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规定本市居民限购第三套房,能提供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则限购第二套房。  南京市刚刚下发的《通知》包括五方面内容十六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执行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住房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通知》,对已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一年以上(含一年)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新购一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年以上(含一年)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  《通知》要求房地产市场执行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记者 蔡玉高)  不难看出,各个城市的限购令,和封建中国的封闭的城墙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护城里居民。  不同的是:封建社会封闭的城墙保卫的城里的人不受外敌入侵;如今的限购令,是在保卫城里居民的房屋不被城外的人拥有!  刚听一个在北京的朋友讲了一个笑话:一天去菜市场。想买点蒜薹,一问,七块钱一斤。问了一下大蒜,十块钱一斤。不由的感叹,真是贵啊。卖菜的却笑呵呵地对外说,你还嫌贵。别不知足了,现在只是贵,等过几天北京蔬菜水果就限购了,你想买贵的都没资格。到时候你都没地哭去。我晕倒。  如果把城市的交通拥堵和高涨的房价看作饿狼,那无疑各种“限购令”就是抵御这只饿狼的高高的围墙。不从有效的道路治理和供给上治理交通拥堵;不增加房屋的有效供给来遏制高涨的房价,就如万里长城的修建一样:可能在一时一世阻挡了外族对中华民族的入侵,躲在长城里的我们终于会沦为外族的统治对象。  我们用了两千多年修建万里长城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用于两千多年持续不断地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伐,今天的中国历史,还会是一部闭关锁国和北方游牧民族一次次自北向南的征服史吗?中国的北方,还将会有外族的存在吗?
  面对交通拥堵和房价高涨这只饿狼,我们现在的限购令只能让这只饿狼在我们的限购令的高墙外徘徊。如果我们不从加强城市现有道路治理和进一步加大道路及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入手,从提高用车成本入手去解决城市拥堵;如果我们不从扩大住房有效供给入手,而是不是将需求用高墙挡在外面,那这只饿狼迟早有一天会变成恶狼。  正如万里长城都不能抵御外族一次次对中华民族的践踏一样,一旦限购令的威力失效,交通拥堵和房价高涨变成恶狼冲进来,又有谁能遏制了它?
  不知道,是我们国人缺乏冒险与创业精神导致了国人在“大院文化”中失去自信的自欺与媚外;还是“大院文化”中失去自信的自欺与媚外的国人,造就了我们缺乏冒险与创业的精神?
  中国人为什么娶媳妇?  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接下来再问有了孩子的国人一个问题:你辛苦一生,拼死累活的打拼为了什么?  我想只有一个词:孩子!
  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封建小农经济,加上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大院文化禁锢,家庭成了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一个人年老体衰时,唯有儿女的劳动成果才能给父母以赡养,才能使自己老有所终。所以,中国人养儿育女是为了自己老了的时候能有所依靠,可以说是为自己进行的“养老”储备。当自己老了的时候,子女手中土地的多少,房产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女正处于年轻的创业时期,如果作父母的不能为儿女留下足够的土地和房产,那么儿女也不可能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提供多少物质保障。  除了自己给儿女留下土地、房产等财富的多少会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儿女数量的多少,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在封建社会里,生产力水平较低,人,既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有人就有一切”,成了封建社会里的一条“硬道理”。甚至在现在的农村里,“儿子就是硬道理”(指谁的儿子多,谁在村里说话就算数)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现在的农村村委会和党支部的选举过程中,儿子多和兄弟多,家族人多,成了当选两委的重要条件。道理明摆着:不光是人多票就多,人多拳头也多。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已经被历史证明了伟大而正确。在农村的选举中,“拳头里面出政权”靠的不正是人多吗?  中华民族历来将后代的繁衍是作为了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不仅是为了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中国人注重下一代的繁衍和生育,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在封建社会里,男性一直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心,女儿总归要嫁人成为“泼出去的水”,只有儿子,才会成为自己养老送终的归宿。所以,中国人重男轻女思想的形成,也是封建社会封闭的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  “重男轻女”的性格,我在此不想多述,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说上好多这样的例子,甚至好事的国人,都有了“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是众男轻女的”的论述,将国人的这一性格,进行了“与国际接轨”。
  言归正传,正是由于国人将后代的繁衍与传序作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才有了中华民族在外族一次次的蹂躏后,不仅传承了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更一次次地把一个又一个曾经统治和压迫我们的民族,融和进我们这个大的中华民族中。这里面的因素固然很多,中华民族的人口优势,始终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原因。  从汉代开始到清朝结束,有多少个外族曾经统治过我们中华民族,我没有进行过统计。但不管是鲜卑、契丹、蒙古、满族,这些曾经统一或者接近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的人口,能达到我们汉民族的数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而所有这些曾经统一或者接近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没有一个不是沿用了汉族的管理和统治体制,没有一个不是靠重用汉臣和汉将,没有一个不是被汉文化所“同化”。  原因在哪?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在这些不及我们人口数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民族面前,在中华民族的巨大人口优势面前,这些得到中华民族政治统治权的民族,能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统治权。而这也正是我们所宣扬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传承并且没有中断文化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伟大,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多么先进,不是因为我们多少勇敢,而在于我们形成的人口优势,足以令任何一个想统治或者正在统治我们的民族,对我们的文化所“汉化”。  我们面对这部翻开中国史时,我们能说:我们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是一个靠着勇敢和先进文化打改了无数民族,从而传承了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伟大,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多么先进,不是因为我们多少勇敢,而在于我们形成的人口优势,足以令任何一个想统治或者正在统治我们的民族,对我们的文化所“汉化”。  我们面对这部翻开中国史时,我们能说:我们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是一个靠着勇敢和先进文化打改了无数民族,从而传承了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如果有人这样说,我相信,满族的先人听了后会笑;蒙古族的先人听了后会笑;契丹族的先人听了后也会笑;鲜卑(虽然这个民族,已经被魏孝文帝彻底“汉化”,直至与汉人没有一点分别)族的先人也会笑;至于日本民族,不要说先人,怕是现在经历过二战的日本老兵甚至每一个清楚二战中国战场情况的现代人,都会笑的直不起腰……  中华民族的人口优势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即便是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制造大国”的称号,所依赖的不正是这看似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吗?(我不是经济学家,为了引起不必要的争论,不再展开论述。人人心里面都有一面明镜:我们现在除了靠几个靠垄断资源和“窝里横”起家的国企,我们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吗?)  到了现代社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那种“一切为了儿子”变为了现代社会的: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而一个人能生孩子吗?  不能。  所以,中国人肩头“买房子买地娶媳妇”的三座大山,只是每个国人所必须的手段和过程,而“为了孩子”才是每一个国人肩头最深重,最根本的生活目标。
  为了迎接孩子聪明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准备工作从怀孕甚至没结婚就开始了。  小两口从结婚怀孕开始,就开始为下一代的出生而准备了。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戒烟限酒是免不了的,每天学习科学孕育知识,精确计算生育周期,科学安排饮食等等。除此以外,必要的物质准备更是不可少的。现在很多的都市白领结婚后不敢要孩子,都将生育期往后推,为的不就是多挣点钱,好为宝宝的出生打下更好的物质基础,让宝宝出生后在经济上落在别人孩子后面吗?  一旦怀孕,准妈妈就成了一个家庭的中心。从丈夫到公婆,从自家父母到亲戚朋友,都是关爱有加,照顾周到。电脑有辐射,是要远离的;饮食不能马虎,是要讲科学和营养的;公交车不敢挤了,能买车的买车,不能买的尽量打车;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胎教问题是不能放松的等等。总之为了孩子,全家人都会觉地团结在准妈妈身边,时刻准备着为新生儿而奋斗着。  而这些,只不过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序幕。一旦新生儿呱呱堕地,“一切为了孩子”的大幕才正式拉开。  为了孩子的成长,日常生活中,哪怕做父母的吃糠咽菜,孩子的碗里永远是山珍海味;哪怕父母穿的是衣不蔽体,孩子的身上也全是崭新的名牌;哪怕父母买不起一台电视,孩子的玩具也是不会比别人孩子少一件;哪怕父母用白开水抵抗感冒,孩子头痛脑热也得挂专家门诊;用一句现成的话“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口中怕化了”。  为了孩子的成材,做父母的更是为孩子操碎了心。从孩子上学开始,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开始为孩子联系最好的幼儿园、然后是最好的小学、初中;周六日里,要为孩子安排好各种辅导班;每天还要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的一点异常,都会引起父母的不安。  为了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古时有“孟母三迁”(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释文: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现代社会,为了孩子能成材,做父母那是更加重视孩子成长的环境,于是就开始有了,农村的家长在城里买房,要让孩子在城镇上学;城镇的家长在市里买房,要让孩子在市里上学;市里的家长更进了一步,为孩子办留学,去国外上学。总之只要是“为了孩子一切”,家长花多少钱,吃多少苦,都觉得值。  孩子长大了,不用再上学了,做父母的又开始为了孩子的工作忙碌起来。考上好大学的找个好工作自不用说;那些没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没考上大学的孩子家长开始施展三头六臂的本事,恨不得从地缝里找出一条路子来,好让孩子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结婚,这可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的事情。为了孩子后半生的幸福,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婚事是一定要把好关的。孩子自己有对象了,那对象家里有什么人,做什么事,有些什么亲戚,甚至祖宗八代内出过什么人,有过什么事,都恨不得调查的一清二楚。现在虽然不象以前,婚事由父母做主了,但父母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左右婚事的成败。我的一个同事,在婚前检查中发现女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两人感情如胶似漆,同事的父母不顾如果悔婚不仅几万元的彩礼钱白扔了,甚至结婚的请柬都发出去后丢“大面子”的压力,坚决以死相逼,迫使同事忍痛和女友选择了分手。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怕传染给自己的儿子,二怕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总之一句“为了孩子”什么事情都是次要的。  没有对象的,父母那是比孩子都要着急,亲戚朋友全托遍,为的只是给孩子找个对象,好使自己的“下一代工程”早点落实。现在流行的父母之间为子女“相亲”,就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的婚事着急?道理明摆着,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一切为了孩子”的任务,可孩子的“下一代工程”,也是他们肩头不可推卸的责任!
  曾经有一段记者和放羊娃的对话,引起我们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者:为什么要放羊?  放羊娃:“放羊为了赚钱”  记者:为什么要赚钱?  放羊娃:“赚钱为了娶媳妇”  记者:为什么要娶媳妇?  放羊娃:“媳妇为了生孩子”  记者:为什么要生孩子?  放羊娃:“生孩子是为了放羊”  看过这段对话,相信很多国人会觉得放羊娃的一生是一场悲剧,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是我们对于这孩子的唯一诠释。  其实,我们看到了别人,却没有看到自己。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儿子看到别人家里都买车了,找到妈妈,“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买上车呢?”妈妈摸了摸儿子的头,“等你爸爸挣了钱,咱就买。”晚上睡觉时,妈妈说,“咱们什么时候能买上车呢?”爸爸吸了口烟,沉思了好久说,“等儿子长大了,挣了钱,咱一定买?”第二天吃饭时,爸爸边吃饭,边严肃地对儿子说,“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买辆好车。”儿子望了望妈妈,妈妈冲他点了点头,儿子低下头来,限入了沉思。  儿子把希望寄托在妈妈身,妈妈把希望寄托在爸爸身上,爸爸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我们中国的特色?
  然而,社会毕竟不是“世外桃源”,国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封闭而变的安逸,从历史上看,相对农耕文明而言的北方游牧民族从中国的封建社会建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农耕文明的破坏。高墙大院留给我们国人的,是中华民族自欺欺人的自欺!
  远的就不说了,就从近一点的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国土面积最大时期的元朝说起吧。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就是屠杀了我们6000万国人的成吉思汗,在历史上却成了“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汉。即使是现在,我们的国人也总是以自豪的口气说:相当年,我们中华民族在元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曾经打到了欧洲的莫斯科!
  在这里,我并没有挑拔民族仇恨的目的,更没有离间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不轨图谋。往远推一千年,我的祖先也许是鲜卑,也许是匈奴,也许是一个历史上都不曾有过记载的民族。读过中国古代史的朋友知道,从三国两晋献北朝和五代十国直到南北宋的建立,最早的汉民族的祖先,为了逃避战乱,大多逃到了长江以南。现在生活在长江以北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很多是被“汉化”了的北方少数民族。我又怎么能保证自己的祖先不是后来“汉化”了的蒙古族呢?更何况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历史上出现过的人为的文化屏蔽现象,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多元一体格局在统一的环境里变为事实。  我在此只是告诉大家,当时元朝的版图,只不过是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的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只不过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拥有宗主权的蒙古帝国的大汗,在当时的元朝为了便于统治中华民族而“汉化”了,称为“皇帝”而以。说白了,元朝就是当时蒙古帝国的一个汗国。  而到了今天,在我们的历史中,元朝却代替了蒙古帝国,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曾经称霸欧亚的记录!  可悲的自欺!
  明朝建立后,我们的历史又一次将蒙古划在了界内。但有一点很值得人玩味,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一个朝代,为什么我们伟大的老祖宗,会倾全国之力,在自己的院里头,把属于自己的土地,人为的割裂出去?
  而我们的“七子之一”澳门,不也是在明朝就成为了葡萄牙人“借”去的土地吗?  而“倭寇”也不是在这个时期,使我国东南沿海的人民深受其害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战舰数百艘,分路进扰浙东、西及江南、北,沿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嘉靖三十四年,倭寇流劫数省,并深入内地、攻掠徽州、芜湖、南京,所至掘坟墓,掳妇女,杀掠甚惨。有一股倭寇不过七十二人,自浙江严州、衢州,过江西饶州,历徽州等地,而至南京。南京明军与之接战,死者八、九百人,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大小官员皆登城守门,全城百姓也被点上城,虽然倭寇已退走,犹不敢解严。  可我们学习的中国史,除了戚继光抗倭大胜的消息,我只知道倭寇被我们在自己家里打败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的自欺?
  记得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主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有句歌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曾引来国内万人引唱。而康熙的光辉形象与丰功伟绩,也又一次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们在世界面前挺直腰杆的机会:在清朝的康乾胜世,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而元朝汉臣刘秉忠(刘秉忠(年),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后迁居邢州(河北邢台)。蒙古人来后,被元世祖重用,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面对蒙古皇帝的“知遇之恩”,他改了名字,自称“秉忠”以表忠心。正是他建议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寓意,将蒙古政权更名为“大元”。刘秉忠是元朝“大都”和“上都”的总设计师。尤其是修建元大都,等于划定了现代北京的原始轮廓。至元三年,刘秉忠受命开工。新城规模宏伟,耗资庞大,刘秉忠与同僚张柔、段桢等人事必躬亲,尽心竭虑。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 刘秉忠参照《周礼?考工纪》等古籍的形制,总揽规划元大都,这是我国历代都城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其中洋溢着汉族统治者建都的主导思想,也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 新落成的元大都,城墙周长28公里,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此外,还有384火巷、29弄通。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直到1285年才告完工,前后历时18年之久。宫殿巍峨,寺庙雄伟,是元朝“汉化”最成功的地方),清朝汉臣洪承畴(洪承畴(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清兵入京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洪承畴建议清延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献计甚多,大多被顺治采纳,加以推行。如恢复明代的内阁票拟制度,以便大学士对用人行政等要务能有所指陈,六科也可以据以摘参,从而达到杜渐防微的目的。他还建议九卿科道会推督抚提镇官员实行保举连坐法,慎重用人行政。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洪承畴建议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逐渐淡化满汉之间的畛域。顺治二年(1645年)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也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内的义士,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人领导的抗清武装。)在历史上不仅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更成为了“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而吴三桂(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其父襄原为明锦州总兵,以武举承父廕,授都督指挥,少而善战,勇而果决,后金汗屡以书闻,欲纳之,皆不受。甲申,流贼迫近燕京,授平西伯,急招入卫,半途,闻京师陷,引兵还。初欲投诚于闯,闻其妾为顺军所掠,遂决意借师于清,约事成,割地纳款,仿辽宋故事。及清军入关,吴挥军追击李闯至庆都,还。清帝已在燕京继位,封平西王,明帝亦在金陵使人北来,封三桂蓟国公,权衡再三,辞公就王。其后转战各地,大小凡百十余战,破城无算,擒明帝于滇南,专镇云南。就藩日久,清廷疑惧,撤藩议起,恐。遂决意反正。奉明三太子,建元周咨(官方史书称吴帝制自为,国号大周,实际上是把“周咨“的“咨“字删了,考古所见确有昭武通宝,但未见有大周年号标识,吴是奉明嗍还是帝制自为,无定论)。纵横西南数年,病卒。其子应熊于京师为质,滇事起,被杀。孙世璠,守昆明,城破,戮尸。亲族连坐,一部遣回辽东,发配下五旗为贱丁,隶奴籍。及至辛亥,东北下龙旗者---民国众议院长吴景濂者,即为吴氏宗孙。子曰:邪门。)、尚可喜( 尚可喜,辽东人。父学礼,兄可义皆世职明将,战殁于明金战阵。初为广鹿岛副将,后受同僚所诬,率所部亡命后金,其军号天助兵,封智顺王。从伐朝鲜,克明皮岛。从龙入关,追击顺军,克延安,转战荆襄,下九江,邀击李自成于九宫山。功还,镇海州。后又随孔有德南下,封平南王,专镇广东。以老乞归辽东,旋三藩反正,其二子之信,之孝彼此相攻,遣兵守可喜籓府,不令出,以忧愤卒。后尚之信,与其弟之节,之璜,之瑛皆被清廷赐死。削爵。唯有二弟之孝,七弟之隆侥幸得免,回归辽东,守可喜墓)、耿仲明(耿仲明字云台,辽东人,矿徒出身。初为明登州参将,后随孔有德叛投后金。封怀顺王。与伐朝鲜,征明国诸役,隶正黄旗下。从龙入关,征陕平闯,底定东南,于湖湘战场连克衡州,祁阳,武冈诸郡县,以功封靖南王。继提兵入粤,因所部收纳亡人,以逃人法为刑部所弹劾,疑惧,自经死。其子继茂袭爵,移镇福建。不久病卒,孙精忠袭,初尚肃亲王豪格女,封和硕额驸,后从吴三桂反正,战不利,又降于清,清廷初许以既往不咎,待战事平,磔于市)等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罪人”的理由,不是由于引清军入关,将中华大好河山拱手送与外族,而是由于对满族人的“不忠”,成了分裂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罪人。
  在此我抖狗胆做个小小的假设,如果二战中交战的双方只有中国和日本,再如果小日本一不小心“统一”了大中国,汪精卫为了“大东亚共融圈”而做出的贡献,会比他们两个小?如果是那样,今天的中国历史上,汪大人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全体国人学习的榜样吗?  由此及彼,我们是不是自欺欺人?  面对历史,我们自欺欺人,面对现实,我们仍不改自欺欺人。所以我们听不得别人对我们的排评,看不得别人对我们的指责,容不下别人对我们的不同意见,总之,老子天下第一,谁也惹不起老子。
  曾在Q群里收到这样一则贴子:每直接或间接地购买100元日本货你就是:   1. 为日本厂家增加40元的毛利收入   2. 为日本企业增加了20元的扩张资本   3. 为日本政府增加了5元的税收收入   4. 给日本的所谓自卫队增加了10颗子弹   5. 多印68页的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和文件   6. 送给小犬蠢一狼参拜鬼社的汽油费。   如果你买日本汽车,将来开上中国街头的日本坦克就是你造的!!。   如果你买日本橱具,将来射穿你儿子头颅的子弹就是你造的!!。   如果你买日本电视音响,将来就会在战地喇叭中听到中国人被杀的哀鸣!!!   如果中国人1个月不买日本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   如果中国人6个月不买日本货,日本将有一半人失业。   如果中国人1年不买日本货,日本经济结构彻底瓦解,日本还能这样嚣张吗!  我们可以不买日本车,但我们却不得不买日本车的技术;我们可以不买日本橱具,但我们却不得不买日本橱具模型;我们可以不买日本电视音响,但我们生产的电视音响却离不开一颗“日本芯”……好多日本货,我们不得不买,甚至要看人家的脸色去买;而我们出口给日本的,都是我们“窝里斗”后、利润几乎被日本人榨干的、消耗了巨大能源的初级产品!今天中国之所以获得世界工厂的称誉,是建立在大量耗用原材料、大量耗用能源、大量耗用初级劳动力、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产权以及大量牺牲环保及生态资源的成本之上的。  如果中国人1个月不买日本货,将有多少家日本在中国的工厂面临破产?如果中国人6个月不买日本货,将有多少日本企业的中国员工失业?如果中国人1年不买日本货,将有多少利用日本技术的中国相关经济产业彻底瓦解?……
  在“民族利益”面前 ,我们自欺欺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前几天,我问不满十岁的女儿:“你们学校运动会,你为什么不参加?”  平日里酷爱运动的她想了想,仰起头认真的说:“我才不参加呢,参加运动会又苦又累,傻子才去呢?”  “你平时不是最喜欢参加运动吗?是不是你不如别人强呀?”我严肃的问。  “小玉(她的同学)比我强又怎么样,上次运动会上不也没在学校拿上名次,多丢人呀。”她不屑的撇撇嘴,丝毫没有技不如人的折服,脸上只有自欺的骄傲。  孩子都如此,我们做“大人”的,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事升官了,“他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巴结人?”  朋友发财了,“他有什么本事,不就是靠上了几个有钱的朋友?”  亲戚开上“宝马”了,“他那点老底我还不知道,想当初他刚起步时,十块钱都得到我这借!”  同学考“托福”出国了,“他也就是运气好吧,上小学我拿奖状时,他只有在台下给我鼓掌的份!”  ……  可怜的自欺!
  我们越是自欺,越是从内心对自己强烈的不自信!正如卡夫卡在《万里长城建造时》中说的:“长城,其实是中国人内心里巨大恐惧的象征”一样,我们国人的自欺,其实正是封闭的我们内心对外界的巨大恐惧。这种恐惧,除了表现为自欺欺人盲目的排外欺外,另一种表现则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据传,提出这一观点的应当是胡适(日—日,原名胡洪骍、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二年多;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贻笑万年的话,在21世纪的中国,却被证实是正确的:2005年广东天文学会预告,今年中秋“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是因为今年的中秋月最圆时刻出现在九月十八日上午十时零一分,中国各地都看不到最圆的中秋月。而位于欧洲的法国和西班牙,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南美洲的巴西和委内瑞拉,都可观赏到最圆的中秋月。所以中国目睹不到最圆的中秋月,是一种正常的历法现象,并且符合唯物辩证法。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那么汉字与外国文字比较呢?以下引用几位名人的语录:
  鲁迅():“汉字不灭,ZG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陈独秀():“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钱玄同():“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既然“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都“符合唯物辩证法”,那么以上几位伟人的语录,相信一定会得到现代国人的论证。  君不见:“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价值观,正在被西方社会自我中心主义的“国事、家事、天下事,关我屁事”的人生哲学所取代;走在现代化了的大城市街头,哪座城市不是西式建筑的天下,哪里还有自己的文化底色?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大行其道,还有谁曾记起中国的“春节”和“七夕”? 而各高校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学生外语水平大幅上升,而汉语水平却一再滑坡,出现了大学生英文水平普遍优于汉语的奇怪现象,不少大学BBS上的语言简直与小痞子相差无几。在能用现代仪器看得见摸的着的西医面前,“中医无用论”的大行其道,都是论证伟大语录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至于那些“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风水”、“八卦”等玄学理论,更是成了“封建迷信”的代名词!
  所以,经济上我们要与国际接轨:油价太低,我们涨点是正常的;粮油甚至好多城市的自来水等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被国外资本垄断,是正常的;我们大到大飞机发动机小到太阳能硅晶等工业关键技术被国外“卡脖”,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国际分工”是正常的;我们大量耗用原材料、大量耗用能源、大量耗用初级劳动力、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产权以及大量牺牲环保及生态资源的成本经济增长,是国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更是正常的……  在政治上,我们要向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看齐:中国不搞“三权分立”,就是没有自由;中国不搞“民主”直选,就是没有平等;中国不搞“人权”运动,就是没有博爱……  一切只要与美国不一样,那就应该统统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在生活中,我们更要不落后与国外,我就引用网上一个贴子吧:  拿沙特工资,住英国房子,  用瑞典手机,戴瑞士手表,  娶韩国女人,包日本二奶,  做泰国按摩,开德国轿车,  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  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  穿意大利皮鞋,玩西班牙女郎,  看奥地利歌剧,买俄罗斯别墅,  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  洗土耳其桑拿,……  这些,不都是在证明着国人心中“中国的月亮没有外国圆”的情结吗?
  而这样做的结果呢?  经济上,我们沦为了“中国工厂”,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出口受制于人;而在国内,我们的粮油等的价格,也受制于国外的垄断企业;我们用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却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忧。  政治上,我们讲人权,有了“最牛的钉子户”,连国道都修不通了;我们讲民主,农村“村两委干部”选举演出了多少闹剧;我们讲自由,暴力抗法和无序上访层出不穷;我们讲平等,黑社会却成了我们好多时候讼求公正的舞台。  这就是我们自欺的后果,这就是我们不顾自己国情,一味崇洋的后果。  除了这些,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更是我们封闭性格的鲜明体现。其实计划生育最早提倡者不是马寅初,而是韩非子(韩非子《五蠹》原文: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译文:古时男子不须耕种,野生的果实就足够食用;妇女不须纺织,禽兽的毛皮就足够穿着。不需要做费力的事,给养就很充足,人民少但财物有多余,所以人民之间不争斗。因此不需实行厚赏,不用采取重罚,人民的生活自然安定。现在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算多,每个儿子又有五个儿子,这样祖父没死就有了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民多而财物缺少,干体力活干得很劳累,可是给养还是很少,所以人民发生争斗。即使加倍奖赏和加重惩罚,还是不能避免纷乱。)人口多了,食物不够吃了,房屋不够占了,大家不是向外找食物,而是在封闭的空间里,想着去减少人口。何其的悲哀?  封闭的我们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走到了今天,带给我们的后果就是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未富先老的”困境。  羊城晚报:要正视“未富先老”带来的挑战  “未富先老”带来的最大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不少年轻人可能承担难以承受的养老之重,而很多老年人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不但政府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养老成本支出,而且公民个体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以说,“未富先老”带来的某些问题,今天我们或许还不能完全估计到。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2月20日《广州日报》) 蔡昉认为“未富先老”是“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其实“未富先老”也是未来中国的最大挑战,“十二五”期间恐怕难以完全解决“未富先老”这个难题,不信的话,问问有关方面,早在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后就提出“未富先老”这个命题,到今天为止我们究竟做了哪些准备。  所谓“未富先老”,一言以蔽之,即国家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从种种迹象来看,无论是从社会角度应对“未富先老”,还是从经济角度应对,现实似乎都与期待有差距。  从经济角度而言,“未富先老”的出现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不可持续,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又不可能很快实现,因此,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蔡昉认为人口红利三年内消失,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却道出了“未富先老”给国家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显而易见,正因为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快速增长,一系列改善民生之举才有了经济基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才有了物质保障。如果人口红利很快消失,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又难以接力的话,经济放缓将带来失业率上升、影响改革效率等一大堆隐忧。  “未富先老”带来的最大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不少年轻人可能承担难以承受的养老之重,而很多老年人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不但政府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养老成本支出,而且公民个体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以说,“未富先老”带来的某些问题,今天我们或许还不能完全估计到。尽管很多发达国家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发达国家不仅国富而且民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远远高于我们,而我们的国家经济势力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从这个意义而言,“未富先老”将影响到未来我们国家的竞争力。  毫无疑问,要应对“未富先老”关键在于社保,但很多地方社保连年亏空,让人对社保养老充满无限忧虑。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但在独生子女时代已不现实。有人提出买房养老,但在房价疯狂上涨的今天,梦想难以照进现实。至于说商业保险养老,那是少数有钱人的养老依靠。由此可见,应对“未富先老”,我们准备不足。  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依然面临“未富先老”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这一信息再次证实我们“未富先老”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有加剧之势。  几年前《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探讨“未富先老”的文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观点,老龄化社会最大的挑战是:有没有一代有能力超越前辈,能创造更多财富的年轻人?试问,以后的年轻人是否具备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和意识?  在我看来,应对“未富先老”这个命题已经提出很多年了,我们有必要从人口制度、经济制度、社保制度以及教育制度上系统盘点一下,我们应对“未富先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还有哪些不足。惟有多问应对准备工作如何,我们才不至于在“未富先老”的社会陷入被动。□冯海宁  面对人口的增长,不是想方设法创造社会财富,而是用一道道高墙,将人口增长挡在外面,总有一天,这座高墙,将会成为将我们困死在里面的一个监狱!  而我国的户籍政策,更无疑是现代国人最无法逾越的一道存在了几千年的封闭的高墙。
  没人看,接着来。
  就是不知道怎么修改贴子。写的太乱,想整理却不知道怎么办?
  软弱的中国人之二  引子  记得我刚记事时,听到村里大人说外面来了一群猴。我急忙和小伙伴们跑到大街上。三五个外地人女人被大家围在正中,被众人评头论足的议论着。我好奇的问了一句:猴在哪呢?引来了众人的一阵哄笑。旁边稍大一点的孩子告诉我:这几个外地人,就是猴!  从那以后,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比我的家乡更好,我的父老乡亲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群,所有的外地人,都是被我们戏弄的猴!
  面对陌生人时,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是哪里人?  想知道一个中国人是哪里人,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事。说简单那是只要知道他的籍贯就够了,说复杂那就是除了行政区划划分出的广东人、上海人等外,还有许多种习惯的分法。且不说在全国有北方人、南方人、东北人之分,就以我老家所在的藁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县级市)来说,想说清楚我是哪里人,也不是容易的事。如果从全藁城市来说,以境内一条木刀沟(河名,流入海河)为界,分为了“河南边的”、“河北边的”;而就是我们“河北人”靠近木刀沟的管我们叫“老北边子的”,我们称他们则是“河边的”;就算到了“老北边子的”我的家乡杨马村,还分为了“东头的”、“西头的”、“南头的”、“北头的”“街当中的”;不要以为告诉了你我是“东头的”,就万事大吉了,“东头的”人可多了去了,你是“张家胡同”、“李家胡同”还是“大牲口圈的”这还是要说清的。  总之,在中国,一条天然的河,一条人工的路,都可以成为划分你是“哪里人”的标志。成为一座座看不见却穿不透的深深的高墙,为每个人身上写下抹不去的标签。还说我这吧:“河北边的人”说“河南边的人”太滑,“河南边的”说“河北边的”太傻;“老北边子的”说“河边的”有钱却不实在,而在“河边的”看来“老北边子的”就是贫穷愚昧的代名词;就是我们村里“东头的”也会说“西头的”尖(“尖”方言:不讲理);“南头的”懒;北头的馋;自然,“东头的”也被别人概括为:傻。当然“张家胡同”、“大牲口圈”也都有不同的含义。正像“南方人”看“北方人”,“北方人”看“南方人”一样,每一个称呼,都是一种性格的代名词。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称呼,所有的人,对不属于自己圈子的人的评价,很少有好的。  先说对外国人,那就是一个词“洋鬼子”,国内而言,“南蛮”、“北夷”的对南北方人互相的“尊称”,其内在的含义想来国人都懂。特别是春晚小品中你只要听口音,就基本能知道这个人物是什么形象。比如,傻瓜,一般说的是陕西话;骗子,一般说的是河南话;暴发户,一定是广东话;土,一般讲的是东北话。至于融大气、智慧与根正苗红于一身的正面人物,一定是在讲地道的普通话。道理很简单,央视就在北京,在我们伟大的首都,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我们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北京人”当然就是全中国人民优秀智慧的代表。我们还可以查一下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方言为基本方言,以北方官话为基石的全中国统计表的语言。连全国通用的语言都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北京人”当然就是根本苗红的正面人物代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域歧视更是随处可见:小村子里的人,被大一点村子的人歧视;大一点村子的人,被镇里的人歧视;镇里人被县城人歧视;县城人被省城人歧视;而只有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好像不敢被人歧视。而现在所谓的“北京人”中,往前推一百年,有几个是根本苗红的纯粹“北京人”?
  从整个国家来说,九十年代末歧视四川民工;到现在全国人民对河南人的歧视;以至我们说到东北人怎样都是黑社会云云,地域歧视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网上大到“天涯”、“搜狐”、“新浪”等国内的大论坛,小到一个县甚至一个村的小贴吧,地域歧视的贴子都是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其中有一个河南人的“地域贴”对国人的地域歧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说河南人商业诈骗,广东人笑了;说河南人卖假货,浙江人笑了;说河南人贫穷落后,甘肃人笑了;说河南人斤斤计较,上海人笑了;说河南人夸夸其谈,北京人笑了;说河南人小偷小摸,新疆人笑了;说河南人都是河南人,山西人笑了……  正如我小时候在村里听到的一句话:这些外地人,就是猴!
  而为了地域歧视,好多用人单位一听说应聘者是河南人或者东北人,干脆理都不理,甚至都有人打起了官司:日,住在深圳市怡丰路黄龙塘市场附近的居民们发现,在市场附近,挂着警方“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的大横幅。引起作为河南人的李东照一纸诉状,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告上法庭。  不仅是打官司,地域歧视的问题甚至都上了政协委员的提案: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北京欢迎你》中,一对来自广东的小夫妻,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尾音都带上一个标志性的“啦”。至于两人的言行,则丝毫没有广东人的精明干练,反而“浑身透着一股傻里傻气的味道”。这引起广东省民革副主委、省政协常委刘纪显的不满,他说再往上追溯,十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同样把广东人形容得很俗气。因而他打算向省政协会议提交一份提案,呼吁改善广东人的形象。刘委员的疑问也是很多广东人的疑问:为什么春晚节目中的广东人形象总是那么“雷人”?  好在,这些事都发生在国内,咱不说没有知道。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地域歧视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意大利《欧联时报》2009年当地时间2月5日报道:最近,在意大利热那亚一间游戏厅内,几个东北籍青年和浙江籍青年因为一点小矛盾,引发依地域理念互相挖苦职责,大打出手,最后不得不借助警方来平息。事后连处理此事的警员都疑惑不解,既然都是中国人怎么会因为地域观念发生纷争呢?
  在该报道中还说: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地域歧视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据媒体报道,“有房出租,上海人免问”,“招聘厨师一名,不要长乐人”等类似带有明显地域歧视内容的小广告在纽约华人区随处可见。在意大利华人社会里以浙江温州、青田籍华人居多,约占华人移民总数的85%以上。浙江籍华人顺理成章的成为意大利华人的主流。如果说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那么于是乎相对于其它地方的人,浙江籍华人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绝大多数浙江籍老板在用工时都优先考虑同乡。进货找同乡,雇工找同乡,保姆找同乡,结婚找同乡,甚至连打官司都要找同乡律师。甚至于会讲青田话都成为了应聘的先决条件。
  可怜的自欺!
  就说一说“小日本”吧。记得网上有一篇“武大郎与日本国”的文章想来大多数网民都读过。在这是里我摘了下来:  想当年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毒死后,抛入黄河中漂入大海。大郎命不该绝。冰冷的海水使他醒过来。 这时游来一只大乌龟,托起了大郎。“我现在救了你,你以后一定要报答我”。大郎应之,乌龟托着大郎到了一个岛上。这个岛上全是一些矮个子的渔民,渔民看见了大郎大喜,奔走相告,说是岛上来一个高大、英俊、威猛的男子。  渔民们开会,商量着:“咱们的祖祖辈辈都这么的矮,要利用这位志的身高优势来改良咱们的人种,就推举他为咱们的国王吧。”于是武大郎就当了国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就有一群王子。这些王子散落到民间与平民女子通婚,于是从此以后当地的居民的身高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武大郎当了国王以后仍然不忘对西门庆的仇恨,每天想着:“西门庆真是可恶,日来日去,日到本人头上了。”正好一大臣前来求赐国名,大郎随囗道:“日本人。”另一大臣拿出白布求画国旗。大郎随手摸出一块炊饼,大力拍去,想到西门庆,羞怒交加,喷出一口鲜血在炊饼上。就成了日本的国旗。大郎又想,“西门庆和潘金莲想害死我,然而我的运气不错,挺长久。”立即下诏,在国旗上写上:武运长久。意思就是:武大郎运气长久。又想起当初对大乌龟的承诺,下令全国视乌龟为神物。大郎是卖炊饼出身,见人就大鞠躬为本色。全日本见国王如此,无不仿效。 武大郎作为国王,开头还相当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无事早早退朝”。但过了一些日子,他觉得很没劲。官员们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讲大半天。于是他说:“你们以后把事情的重要内容写成奏折,交给我看。”大臣们很惊奇的说:“什么叫做写?我们不识字,不会写。”武大郎说:“好吧,我给大家办个补习班,扫扫盲。”于是武大郎凭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大臣门开了个扫盲班,学习文字。但武大郎是个卖炊饼的人,只认识很少的字,很多字他只记得一些边旁部首,大臣们在学习及往外传播的时候,又忘了一部分字,于是这就是形成一种“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类。这是东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天,大郎发现臣民没有姓。于是他又说:“这可不行,得有名有姓才行。这样吧你们住在哪里就姓什么吧。”于是就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类的姓氏。至于名字,就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是我的忌讳,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是我弟弟武松武二郎的忌讳,只能叫次郎,其余的你们就按顺序叫吧,我没有意见。”于是这个国家就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山本五十六等等名字。   武大郎当了国王后,老是吃山珍海味,吃都吃腻了。他想起当初在海上漂流时,没有东西吃,只能捉生鱼吃,现在回想起来那味道还是相当不错,于是他叫厨师做鱼时一定要生做,不用做熟。这道菜推广开来,得到日本人的欢迎,从此成为该国的一大名菜“鱼生”。 武大郎还发现,日本人象中国人一样,睡觉都睡在床上。他很生气,想当初潘金莲和西门庆搞婚外情,西门庆经常到自己家里,搞到自己没有地方睡,只好睡在地上。既然我当国王的都要睡在地上,你们也只能睡在地上!这样子才能不忘夺妻的耻辱!于是他按照这个意思又颁布了一项法令,从此以后日本人只能睡在一张席子上,这就是所谓的“塌塌米”。   武大郎在中原时被人称作“三寸丁”,有些自卑感,他在日本怕被人看扁。便下令全国比自己高的男子都处死。很多家庭为了让儿子不死,将儿子打成罗圈腿。所以日本人矮而且罗圈腿多。大郎因为潘金莲而痛恨女人,下令日本女人只能在家伺候丈夫,而且要跪着伺候,已示惩罚。漂亮的女人全部处死,所以日本的丑女极多。武大郎当了若干年的国王,无疾而终。他临死之际,仍然为打不过西门庆、报不了夺妻之仉而耿耿于怀,于是留下遗训,要子孙后代找西门庆报仇雪恨。后来他的子孙们日夜操练,跑到少林寺偷学了几招功夫,为了纪念国王武大郎,取名“武氏道”,后来因为日本人的文化程度低,加上该国的文字是假文字,结果被传成了“武士道”。因为武大郎白手得天下,这些功夫又被称作“空手道”。   到了明朝,武大郎的后人便开始派人登上中国领土,寻找西门庆报仇,被申国的英雄戚继光赶下了海,那就是历史上的“抗倭”。进入了二十世纪,日本人在中国自北向南,自东向西跑遍了中国大半河山,还是没有寻到仇人西门庆。于是他们居然要中国人学习他们的“假文字”,要中国人取他们那样的名字,要中国人在“炊饼”旗子下面实行“大东亚共荣”。这真是让中国人笑掉了大牙。   最近,武大郎的后人据说有可靠情报,怀疑西门庆躲藏在台湾一带,于是在台湾对面的钓鱼岛,好像整天有人在那里卖炊饼了。  综上所述,中国人是日本人的祖宗。
  这个故事,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会只会有一个感觉:解气!  解了气的同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而正是这个我们称之为“发源于中国文明”的小小的岛国,却无数次地令我们这个无论人口还是土地都数倍与我们的“后人”欺辱。从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到清朝日本占领台湾,到“九一八”和抗日战争中的“小鬼子”,直到今天满地跑着的日本车,除了一个“小日本”的蔑称,除了炫耀我们是日本人的祖宗,我们记忆里的日本民族是什么样子?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日本民族的仇恨,除了对“小日本”的瞧不起,我们对日本民族根本没有过应有的公正的评价,提到日本人,我们很多人从心里瞧不起!而只是因为他们的文明发源于我们(而这个结论,也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结论),因为他们曾经落后于我们(这也是据我们的历史记载)。  君不见我们触目所及的影视剧及其他文学作品中,除了像祥林嫂一样对日本侵华期间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的血泪控诉,就是英勇机智的中国人民,如何一次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地打败了残暴的“日本鬼子”。这里我不禁要问:既然“小鬼子”作战不如我们国人勇敢,智慧又比不过我们聪慧,那为什么他们能越过黄海,在我们的国土上任意残杀我们的国民?我们试想,如果没有太平洋战争美国打败了日本,如果没有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只有中国和日本,今天的中国,还会叫中国吗?大和民族还会被我们叫做“小日本”吗?  (我在这有一组数字:多尔衮在入关时动员的女真10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加上蒙汉八旗一共才19万人。十岁和七十岁左右的士兵是根本打不了仗的,只能作点后勤工作,其精锐的满族骑兵,也就十来万人。而就是这区区十万人,就已经在二三年内纵横大江南北,轻易击败了李自成百万军队,南明百万军队,张献忠百万军队,消灭了白莲教等反清组织,统治了四亿中国人四百多年,直到鸦片战争外国列强入侵,才从根本上动摇了满族人的统治。就是这样满族人在我们的称谓里,也不过是“鞑子”!)
  西方也是经历文艺复兴才有今日如此成就的,只是不知我们要等到何时。  
  而当时,日本的关东军,兵力有上百万人!!!   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在我们的眼里,永远都是“小日本”!我们的民族优越感有多强,对外族人(外地人)有多岐视,可见一斑。  此外,提起清朝的刘墉与和坤,谁聪明?如果打开历史你就会知道,是和坤发现和提拔了刘墉。可和坤却很不争气地是一个满族人,是“鞑子”,那不好意思了,在我们伟大华夏儿女的作品中,他就只能被我们聪明的汉族人刘墉刘罗锅捉弄了。
  这种地域(民族)岐视在我们的国家政策中也比比皆是: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而少数民族却可以自由生育二胎,农村户口第一个是女孩子的,也可以生育二胎!我们优良的汉民族,只能生一个;城里人,特别是一些靠高考改变了自己命运由农村人变为城里人的城里人,只能生一个。  道理很简单:少数民族对于我们伟大的汉族,处于明显的低位,我们伟大的汉民族,是高高在上的,是仁慈宽大的,而这些被我们认为的劣势民族中,就有以几百万人统治了几万万汉民族几百年的满族和蒙古族;而对于农村人而言,他们素质低,生了一个女孩子没有男孩子在农村会被人看不起,所以他们可以生。  我们的中高考政策中,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8分,为什么?少数民族的学生比汉民族的学生笨呗!
  前几天,去参加一个金融知道学习班,当讲到当前的金融危机时,主讲者用美国开发的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展示一张中国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布什的合影。合影中布什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握住微笑直立的胡主席。主讲人说:你们看这张照片,堂堂美国总统布什,正给咱们胡主席点头哈腰说好话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你们吧,他在说,胡主席,你们是世界的老大,就行行好,买我们点国债,帮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吧!台下引起一阵会心而又自豪的哄笑。主讲人感觉到大家的共鸣,讲的更带劲了:还有呢,你们看这张20国会议时的照片,咱们胡主席可是站在最前面一排的最中间,这又是为什么?咱们有钱呐,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哪个国家不得向咱们借钱?向咱借钱,不都得看咱中国人的脸色吗?现在的中国,在世界上谁敢惹?在地球上又有谁敢惹?  刚刚停止的哄笑声,被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台下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对美国的不屑,仿佛看到一个个美国佬向他们伸着手,乞求着等待他们的求助。是呀只有中国才是世界的救世主,中国正主宰着地球的生死。  我的手机却不识时务的响了,是两条新闻,标题赫然写着:美韩军演的部队,已经压上三八线;欧洲议会,已经通过了反华涉藏的法案!  我耳边的欢呼声消失了,只听见一个孩子的声音:猴在哪呢?另一个孩子:这几个外地人,就是猴!  回单位的雪铁龙车上,司机听我们说到金融危机,接过了话茬:前几天欧洲不是被金融危机闹的过不下去了,他们找到我们总理说,你们中国现在那么有钱,就救救我们欧洲吧,以前我们不卖给你们高科技的东西是我们的错,现在你们买什么我们卖什么!这下可好,我们马上派出了一个采购团,采购团刚下飞机就被外国人包围了,这个请吃饭,那个忙送礼,谁还敢得罪中国呀!法国这次不就被咱穿了小鞋,快过不下去了吗?现在咱中国可是世界上的老大了,以前大家都听美国的,现在世界得听中国的了。  他的话,立即得到了全车人的赞同:金融危机面前,只有中国会拯救世界,解放全人类!  而此时,我们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正以每天缩水一艘航母的速度在贬值;我们已经有两千万农民工失业,五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我无语。  是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上,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在给我们国人带来自信的同时,还带来了什么。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不缺少自信,我们唯独缺少的,是忧患意识。  当我们的经济、军事力量还远不及美国时,美国人已经把我们作为未来的假想敌,为我们设置了一层层的包围圈,我们呢?除了几万万的美国国债,我们还有什么?何况在经济危机下,美国正在开足马力印制美元,我们的这些国债,谁敢保证我们这几万万美国国债,在哪一天早上会变成一堆废纸?  一个不懂得起码的尊重的民族是悲哀的。
  等等这些,貌似对少数民族的照顾政策,其实下是我们“大国优民”思想的延续。而这种妄自尊大带来的骄傲感,加上国人的封闭生活环境,促成了国人“爱面子”的性格。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总归都离不开吃,我们就从吃开始说说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说到吃,结婚请客想来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请客的日子定下来后,主人就得忙着发请贴了。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自然是一个都不能丢,很快地就发了,可再往下的请贴可不好发了:该发的忘了发,人家会说你瞧不起人,没拿到请柬的人会觉的没有面子。如果碰到不计较的,以后碰到顶多给个冷脸,可如果忘了发的人是领导,那以后的日子好不好过可难说了。让领导没了面子,领导会给你面子?  那如果不该发的发了,更是了不得,人家会说你是为了收取礼金,是“穷疯了”顾钱不顾脸。如果这个人是你的领导,那你以后在领导的面前,永远也别想挣回面子了。  总之,发与不发,关系到主人与客人双重面子,自然是慎之又慎的事。  好不容易发了贴子,请客用什么酒,买什么烟,上什么菜,就成了最关乎面子的事了。中国有句俗话:除了割肉痛就是拿钱痛了。但在“面子”问题上,钱成了次要的问题:别人家宴席上有的,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我力争要有。哪怕就是借钱或者贷款,宴席也不能比别人差了,道理很简单,钱没了,可以再挣;“面子”没了,以后永远都无法在人前抬头了。特别是在农村,好多的家庭结婚都要借钱来操办喜事,好多的新人往往是刚成家,就要开始为结婚的“面子”还账了。  一个个家庭如此,大大小小的单位更是如此,为了应酬的面子,多少干部“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的老婆背靠背”这个话题,太俗了,我就不再多说了。  关于吃,中国人还有一景,那就是吃完饭后抢着买单。别看当时争的面红耳赤,可往家走着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买了单的心里盘算着花完了生活费后剩下的半个月怎么过,没买上单的则开始为下一次请对方,买回“面子”而处心积虑了。  除了在吃上,在花上,中国人的“面子”也足以令世界上其他民族汗颜。我想好多的国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上海车展上,有个穿着旧中山装,脚登而鞋的中年男子,在一辆“悍马”前停了下来。围着转了几圈后,伸手拉了拉车门。车模小姐见状,上前推开他,瞥了他一眼不屑的说:“这车你别看了,你买不起!”中年男子听后,冷冷一笑,从身后拿出一个麻带大的帆而包丢在小姐眼前,“打包,连车带人我一下买。”男子说完,拍拍手头也不回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