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高程误差量高程的误差有多大

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全站仪三角高程范围有多大?
发表于&&4条回复&&1434次阅读&&&&&&&&
我在一个厂房地基土方工程做测量。场地很大(600m*1000m),普通全站仪中国货。新手提问高手见笑!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全站仪利用&三角高程&测高程的帖子。今天索性试了一下,效果不错,误差在10mm以内。不过范围只是在100以内,第一次使用。请问各位前辈:三角高程的极限范围有多大?如果范围太小应该利用什么方式进行大面积测量!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奖励&&&&&&
&&&&&奖励于& 17:09:59
&&发表于&&|&
只知道,要想提高精度,仪器的检校非常重要(国产的不一定都是废材),其次,精平是必不可少的,以及良好的天气情况,前后视距不要相差太大(包括高差,,,这应该和水平仪神似吧,个人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后视杆一定要相对的绝对立正,十字对中要尽量对中镜头中心。做到这几点,再采用不量仪高的测量方法(前后镜杆等高),我相信精度还是不错。关于你说多少米可保证精度,这就不好说了。因为精度是有很多因素影响。我觉得在你做到以上几点的情况下,只要你能保证你能看清(对中)镜头中心,会很好的。实在没把握,你可以多观察几次,比如你可以测10次后视,测10次前视,均取平均值。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做你说的大面积N个点的测量(这样会很慢会累死人)。但如果你是要转水准点,或者干其他工作量小但精度要求高的测量工作,这样是很好的。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奖励&&信誉分+20&&&&
&&&&&奖励于& 05:55:00
&&&&不错的经验
点赞
&&发表于&&|&
100以内就行了超过100米就要进行球气差改正了
奖励&&&&&&
&&&&&奖励于& 19:23:19
点赞
&&发表于&&|&
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测距较长时会有误差,但如果测量作业前布好足够密度的图根控制点,土方测量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奖励&&&&&&
&&&&&奖励于& 20:43:30
点赞
&&发表于&&|&
高程是通过高差来计算的,所以要求竖直角精度很高,仪器都有竖直角校正,精确瞄准同一点通过正倒镜可以校正
奖励&&&&&&
&&&&&奖励于& 01:09:18
点赞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400-900-8066[] <font color="#FF元/年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
发布人: 网站: 发布日期: 浏览统计:1344
核心提示:全站仪测量放样
全站仪校准
全站仪维修 全站仪维护保养 全站仪出租 租赁
核心提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测绘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迅速提高。测绘作业手段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测绘仪器设备由过去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测绘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迅速提高。测绘作业手段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测绘仪器设备由过去的光学经纬仪,逐渐地过渡到半站仪,接着又推出了全站仪,随着仪器设备不断地创新,测绘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逐渐减轻,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高。本论文对全站仪在施工中放样精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站仪;放样;估计精度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相当普及而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全站仪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快捷的定位功能在目前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许多新技术运用到全站仪的制造和使用当中,如无反射棱镜测距、目标自动识别与瞄准、动态目标自动跟踪、无线遥控、用户编程、联机控制等。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仪器精度的选择
  为了能够满足施工中测量精度,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测角和测距精度要求匹配的原则进行仪器选用:
  ρ)≈mS/S或mγ/ρ≈ms/S
  式中mβ、mγ为相应等级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方向中误差,(″);ms为测距中误差,m;S为测距边长,m;ρ为常数,ρ=206265″。
  例如: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平均测距长度S为按500m计,按照精度匹配原则有:mγ=ms/S×ρ=5P6265=2″,因此,当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时,应选用测角精度为2″级经纬仪。
  2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精度估算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1)
  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由式(1)可得S2=[(M2P-m2s)×ρ2]/m2β………………………………..(2)
  顾及s2=(Xi-XA)2+(Yi-YA)2
  因此(Xi-XA)2+(Yi-YA)2=(M2p-m2s)/(mβ/ρ)2………………(3)
  式(3)表明,对一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A。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A,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3全站仪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距仪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
  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
  hAB=Ssinα+i-l……………………………………………….(4)
  式(4)是假设的水平面来起算的,实际上,高程的起算面是平均海水面。因此,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在高差计算中加两差改正,即:
  hAB=Ssinα+i-l+h球+h气=Ssina+i-l+s2/(2R)-k2s/(2R)……………….(5)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h球、h气为大气折光系数。一般来说,两差改正很小,当两点间的距离小于400m时,可以不考虑。
  由式(5)可知:
  m2h=m2ssin2α+(s/ρ)2m2a+[s2/(2R)]2m2k+m2i+m2l……………….(6)
  由于α角一般比较大,因此,测距误差ms对测定高差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若采用对中杆,仪器和棱镜高的测量误差mi,ml大约为1mm,竖直角的观测误差m对高差测定的影响与距离
  成正比,大气折光系数误差mk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这正是影响高差测定精度的两项主要误差。因此,除了要保证一定的竖直角观测精度外,更要采取克服大气折光影响的措施,并限制一次传递高程的距离。
  如图1所示,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а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а)。
  首先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差H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а,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AB=V+i-t。
  故HB=HA+Dtanа+i-t……................................................................(7)
  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为:假设B点的高程已知,A点的高程为未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它待测点的高程。首先由(7)式可知:
  HA=HB-(Dtanа+i-t)………………………………………………(8)
  上式除了Dtanа即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i,t都是未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i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跟踪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t值也固定不变。从(8)可知:
  HA+i-t=HB-Dtanа=P……………………………………………………(9)
  由(9)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HA+i-t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P。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仪器任一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点通视。
  (2)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P的值
  (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施测前不必设定)。
  (3)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P,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
  (4)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结合式(7),(9),
  HB′=P+D′taná………………………………………………………….(10)
  式中HB′为待测点的高程;P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á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垂直角。
  从(10)可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程随着测站点到其的水平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而改变。
  将(9)代入(10)可得:
  HB′=HA+i-t+D′taná…………………………………………….(11)
  按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可得:
  HB′=P+D′taná+i′-t′……………………………………………(12)
  将(9)代入(12)可得:
  HB′=HA+i-t+D′taná+i′-t′……………………………………………(13)
  这里i′,t′为0,所以:
  HB′=HA+i-t+D′taná………………………………………………………(14)
  由(11),(14)可知,两种方法测出的待测点高程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4测量操作注意事项
  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应重点提高竖直角测量精度,尽量控制测距边长在规范规定的有效距离以内。为提高放样精度,在操作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放样之前应对点位进行检查,检查点位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点位坐标资料是否正确,将实测的导线点距离和角度与计算值比较。
  (2)仪器整平对中要仔细、认真,要用光学对点器对中,整平误差以长水准泡偏离不超过1格为限差。
  (3)后视点和放样点立棱镜杆要平、稳、正,尽量使用三角架立棱镜,现在放样一般都用棱镜对中杆(强制对中杆),其上有圆水准器,照准目标测角时,尽量瞄准目标的下部。
  (4)距离测量应加气象等改正,计算值应加高斯投影等改正,还要保证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在范围内;选择测距边时,应顾及所用测距仪的最佳测程,一般测线长度不得超过测距仪的
  有效测程。在特别困难的地区,可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段观测;测线应高出地面或远离障碍物,一等边为6m,二等边为2m;测线与35kV以上的高压输电线平行时,测线应远离高压输电线50m以外,测站不应设在有磁场影响的范围内。
  (5)阳光对着镜头照射时,成像视差较大,要尽量调节物镜与目镜焦距使得视差较小,应尽量避免视线过低、视线跨塘和沿线地形严重不对称等情况;光电测距的最佳观测时间与大气稳定度、空气中的能见度、地形条件、地面覆盖物、气象因素等有关,一般最佳观测时间段为日落前2~0.5h,或日出后1~2.5h;在全阴天可放宽观测时间,一般连续观测时间上午不超过2h,下午不超过3h,在气温突变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观测。
  (6)每测站结束时,应检查后视方向归零差,不得超过±12″(2″经纬仪)。实际操作中,考虑同时控制三角高程精度,一般情况下放样距离控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之内。
  在施工区域内要合理、均匀地进行控制点加密工作。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加密控制点的控制作用,更重要的是使放样点精度得到了保证。一般点的放样,精度亦可适当放低;但涉及到
  结构控制点施工放样,应该适当控制放样距离,精度亦需加以控制。如果放样点作为重要结构部件尺寸的放样点,则必须严格控制放样距离,确保放样精度。
下一条新闻:
上一条新闻:
资讯Top 10
Copyright &
山东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号-1
Corpor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名片平台内客户资料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盗取
此内容系编辑上传的结果,不代表智慧名片赞成内容或立场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律师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征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为什么我用全站仪测量高程,前视的高差和后视的高差差距达到几十公分呢?
为什么我用全站仪测量高程,前视的高差和后视的高差差距达到几十公分呢?两个测点间的之间距离为2km,读斜距和垂直角两个数据计算的.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怎样测量才正确或者提高精度?不用全站仪测量高程,用啥子仪器测量精度好些呢?
因为一般的全站仪测距为500米,2KM当然不会准确了,由于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影响.几十公分有可能出现.最好不要用全站仪测量高程.
与《为什么我用全站仪测量高程,前视的高差和后视的高差差距达到几十公分呢?》相关的作业问题
这个很好算的,我是学测量的.比如知道a,b坐标和a-b的方位角,求c坐标,前提是已知a,b,c三点之间的夹角α首先计算b-c方位角,方法是a-b方位角加上他们之间的夹角α,再加上180,如果最终结果大于360,责减360,小于0,责加360,注意这里α的符号为左加右减,就是α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边,责加,右边责减得出b-
如果是坐标测量就不用置零,角度测量就必须置零,如果嫌麻烦用房子上的天线定向的话,基站坐标就必须知道,另外还要知道基站与天线之间的方位角,这样就相当于角度定向,没有棱镜头也是可以的 再问: 能具体说下角度定向的步骤吗?比如说有2个已知点,在其中一个点上摆站,把另一个当后视点,输入坐标以后点角度,仪器会自动计算出方位角,瞄
不一定要置零,对后视主要是确定测站点(置镜点)和后视点方位角,以此为准,放出其他相对此方位的其他点位.你用房子的某部分做后视也可以,不过那是相对独立坐标系,也就是你自己建立的,用来测量房屋其他角点位置.一般有设计坐标的,都会给你已知点的.
后视的高程是不必须的,首先要搞明白后视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定向,只需要后视点的水平坐标,跟高程没关系,所以测量时后视点的高程可以不用输入.全站仪测量点的根据,通俗的说就是,根据你测站点的水平坐标与高程,以及后视定向所确定的水平方位角确定未知点的坐标和高程,其结算公式是在仪器内部自行结算的.
全站仪测高程是应用了三角高程原理,误差较大,需要连续的复测.一、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α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HA为A点高程,HB为B点
h=d*tan(竖直角)
未知点的全站仪读数减去镜高就是了
我在做控制测量的时候用了宾得的全站仪,测量的高程也不准确,误差很大.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就是采用正倒镜测量和对向观测就能减小误差.另外,你这种
有两种形式:1、仪器架在控制点上,正常设站,仪器输入前点棱镜高.得到高程. 2、仪器随便架在合适的地方,只要能够看到已知高程点的棱镜,直接测出仪器到棱镜的高程差(棱镜高度要对).测差是负值加上已知点高程,得到一个高程A,把A输入到设站里.反之相减.仪器输入A之后一定要复核已知点高程,是否是已知的.
全站仪2秒级地完全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但是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测量
全站仪能够测出棱镜中心的高程,然后再减去输入的棱镜高,求得地面点的高程.现在的情况是,输入的棱镜高小了,那么少减去0.1米,测出的高程数据比实际的高程高了0.1米.如果需要改正的话,就把所有测点的高程都减去0.1米(用电子表格).(注释:我指导过全站仪错误数据改正的课题,当时特地做了实验验证过的.)
一般情况下全站仪测量高程的精度以40mm×√n公式简易判断,N代表公里数,例如200米等于0.2公里.如果实际测量大于上述公式计算结果,则按一下步骤检查:1) 检查测量用的棱镜杆是不是竖直,可换基座式棱镜使用光学对点方式对中整平测量比较高程误差;2) 按照说明书附页“检查指标差i角”的方法检验校正;i角偏大影响会直接影
假设“输入的棱镜高度比实际棱镜高度要高h”,那么测出的点位高程普遍比正确高程要低h,如需改正,只需要在已测量值基础上加上差值h即可.
若不一致的话,所测的点地面高程不是地面实际高程值,若你不需要高程的话,可以不用考虑;不影响平面坐标xy.
高差=后视-前视读数=-0.304m,A点高,B点高程=A点高程+高差=87.121m.不知道绘图要说明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 问得有些奇怪.仪器高归零 说明 你采用的是2D平面测量后视归零,说明采用的是自定义北方向.但是 你的描述 也可以理解为 你在进行坐标放样测量.
在放样模式下输入测站和后视就以建站,只要你不重新建站,那么这个站点在坐标测量下同样有效
通常全站仪内已经存储有测区的已知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就不用在人工输入坐标和高程了,直接输入测点的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是后视 还是左右盘? 你问的不太清楚啊,要是看不清十字的可以调一下啊,要是一直是你一个人看的话,和带不带眼睛没有关系 希望对你有帮助 再问: 是后视而已,我现在后视都取了眼镜,感觉视线宽广多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比较与误差分析》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比较与误差分析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比较与误差分析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张莉[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传统三角高程测量和中间觇法三角高程测量,分析阐述了两种方法观测高差时的误差来源,介绍了中间觇法全站仪任意设站测高差,不需要量取仪器高、棱镜高的理论依据。采取中间觇法测高差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同时施测过程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对一些工程测量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三角高程测量传统方法中间觇法精度误差在工程建设的勘测、施工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测量,现场采用的传统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直接测定高差的方法。在平坦地区,当精度要求较高时,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控制点的高程。但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用水准测量测定高程,外业作业量大,工作效率较低,有时甚至非常困难或无法实施。三角高程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距尺(或棱镜)间接测定高差的方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是丘陵和山地测定高程的常用方法。随着全站仪的普及,三角高程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使测量的外业工作愈加高效和快捷。本文通过几种全站仪高程测量的方法比较,提出使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更快的方法。一、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是通过观测地面测站和照准点间的竖直角、水平距离,并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间的高差来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一)当A、B两点相距较近(小于300m)时,HB的计算如图1所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HA,求HB。图2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由图2可得,考虑球气差影响的高差计算式为:hAB+νB+MM′=D?tanαAB+iA+FE令球气差:f=FE-MM′hAB=D?tanαAB+iA-vB+(FE-MM′)=D?tanαAB+iA-vB+f2(3)图1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在测站A点架设全站仪,在照准点B竖立觇标,观测竖直角α,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觇标高)v。由于A、B两点相距较近,可将水准面近似看成水平面,且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视线视为直线。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α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竖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v为棱镜高;则: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为:hAB=D?tanα+i-v(1)αHB=HA+hAB=HA+(Dtan+i-v)(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为保证观测精度,往往需要直、反觇观测来计算A、B两点的平均高差。此时高差计算式为:hAB=D?tanαAB+iA-vB直觇:hBA=D?tanαBA+iB-vA反觇:h-hBAh平均=ABHB=HA+h平均未知点B的高程为:式中iB为在B点设站时的仪器高;vA为照准点A处的觇标高。(二)当A、B两点距离较远(大于300m)时,HB的计算1、计算原理由于A、B两点距离较远,须考虑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简称球差;大气折光引起视线成弧线的差异称为气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产生的综合影响称为球气差。MM′为气差;EF为球差。球差的影响为:EF=气差的影响主要与空气密度有关,水平视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被折射,一般情况是形成一向下弯曲的曲线,它与理论水平线所得的′读数之差,就是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MM。实验得出:大气折光曲线的曲率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K倍,其折光量的大小对读数产生的影响21)(D为视2为:MM′=,球气差改正数为:f=EF-MM′=(1-线长度;R为地球曲率半径)。由于k的数值随地区及观测条件的变化而异,精确测定k值是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关键,通常k值取为7。2、实际计算公式已知:当A、B两点距离较远(大于300m)时,已知HA,求HB。为提高精度,进行直、反觇观测(对向观测),分别计算高差。若较差不超限,则高差取直、反觇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符号以直觇为准来推算高程。直觇(测站在A点):HB=HA+hAB=HA+DAB?tanαAB+iA-vB+f(4)反觇(测站在B点):HB=HA-hBA=HA-DBA?tanαBA-iB+vA-f(5)取直、反觇高程的平均值可基本抵消球气差引起的误差。二、中间觇法观测随着全站仪的广泛使用,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中间觇法测高差结合水准测量任意置站的特点,在不量取仪器高、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一)高差计算的原理公式如图3所示:为求A、B两点间的高差,将全站仪安置在距A、B两点大致相等的D点,在A、B处安置棱镜,用全站仪观测斜距、天顶距,量取仪器高、棱镜高。单点观测,高差公式有:1-KAhDA=SA?cosZA+(SA?sinZA)2+i-vA(6)1-KBhDB=SB?cosZB+(SB?sinZB)2+i-vB(7)hAB=hDB-hDAA点至B点得高差为:1-KBhAB=SB?cosZB-SA?cosZA+(SB?sinZB)2-1-KA(SA?sinZA)2+vA-vB式中,S为经气象改正后的斜距;Z为天顶距的观测值;v为觇标高;R为测区地球平均曲率半径;K为大气折光系数。—239—方面。1、观测误差观测误差包含照准误差、读数误差和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减小照准误差的方法是在照准时仔细操作;减小读数误差的方法是在读取竖盘读数前,须先将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2、仪器误差包含竖盘刻划误差和竖盘指标差竖盘刻划误差的存在会对竖盘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竖直角测量方法有中丝法和三丝法,中丝法是竖直角测量最常用的方法;而三丝法是以上、中、下三条横丝依次瞄准目标观测竖直角,然后取平均值。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减弱竖盘刻划误差的影响。竖盘指标差是指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读数指标偏离正确位置,其读数与应有读数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这个偏差就称为竖盘指标差。在竖直角测量前可先测出竖盘指标差,在半测且测角计算时予以考虑;或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消除竖盘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3、外界条件影响主要是大气折光,空气对流和空气能见度等影响。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大气比较稳定,便于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同时在观测时,应避开雾气大、阳光照射强烈的观测条件。(二)距离测量误差距离误差主要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现阶段标称精度较低的仪器为5mm+3×10-6·D,只要在使用前对仪器进行鉴定,精度完全能满足三角高程测距的要求。(三)仪器高、觇标高的量取误差仪器高、觇标高一般用钢尺量取斜高或直高,量取方法要统一。在高精度的三角高程测量中,应用专用于量取仪器高的设备,认真、细致地量取至毫米。当采用中间觇法观测高差时,不需对中、量取仪高、觇标高,这样可有效地提高观测精度与施测速度。(四)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能够精确地计算并加以改正,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随外界条件不同,变化不定。当采用传统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时,由于地面附近空气密度变化较大,离地面越近,影响越大,故应尽可能提高视线高度;用中间觇标法观测时,理论上对A、B两点进行双向观测,取双向观测的平均值,可有效地消除球气差的影响。四、结论通过传统三角高程测量和中间觇法三角高程测量的分析,阐述了两种方法观测高差时的误差来源及精度。中间觇法三角高程测量将全站仪置于任意点,不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便可测出待测点的高程。中间觇法融合了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优点,整个过程不必用钢尺量取仪器高、棱镜高,减小了仪器高、棱镜高量取误差对高差的影响,测出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比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更高,同时施测过程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对一些工程测量有重要意义。故该方法值得推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顾考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2]李聚方,赵杰.地形测量[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3]索效荣,李天和.地形测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4]王金玲.测量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5]王晓春.地形测量[M].北京:测量出版社,2010[6]王晓涛,张志恒.全站仪高程测量方法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9X):156-157(4)现状图有村委会注记和自然村注记http:///news/443740DADA61E771.html的地方必须有居民地图斑,没有居民地图斑的地方注记舍掉(若村委会驻地点离居民地图斑较远,则舍掉该村委会注记,取附近较大的自然村注记)。(5)权属界线图的飞地不是本镇的要注镇名,镇名注记尽量横平竖直,特殊情况除外。(6)柱状图面积值应保留两位小数。参考文献[1]祝国瑞主编.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黄仁涛等.专题地图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Autodesk,Inc.主编.AutoCADMap3D2010官方标准教程[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图3中间觇法三角高程由于前、后视高差观测是在相近的条件下进行的,可认为其折光系数相等,令K=KA=KB,则有:1-KBhAB=SB?cosZB-SA?cosZA+(SB?sinZB)2-(SA?sinZA)2+vA-vB中间觇法三角高程测量时,每一测站均应独立施测两次,满足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由上述可知:中间觇法三角高程测量时,不需对中和量取仪高可有效地提高观测精度与施测速度。(二)前、后视用同一根对中杆,且不变换高度,即VA=VB1-KBhAB=SB?cosZB-SA?cosZA+(SB?sinZB)2-(SA?sinZA)2前、后视用同一根对中杆,且不变换高度,不量取觇标高,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差的观测精度。(三)偶数站法[][]图4中间觇法不量仪高用两根对中杆,在同一测段(至少相邻两个测站)中,不改变其高度。如图4所示,为测定M、M两点间的高差,安置了两站仪器,杆1在第一站为后视觇,在第二站时为前视觇;杆2的位置不变,此时M、N两点间的高差为:前前后后前前后后hAB=S1?cosZ1-S1?cosZ1+1-K(S1?sinZ1)2-(S1?sinZ1)2前前后后前前后后+v1-v2+S2?cosZ2-S2?cosZ2+(S2?sinZ2)2-(S2?sinZ2)2+v2-v1前前后后前前后后=ΣS?cosZ-ΣS?cosZ+Σ(S?sinZ)2-Σ(S?sinZ)2由上式可见,偶数站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往、返测计算高差时可不量取觇标高。三、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测定高程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竖直角测量误差、距离测量误差、仪器高和觇标高量取误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几个方面。(一)竖直测定误差三角高程测量中竖直测定误差是三角高程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竖直角测定误差主要来源于观测误差、仪器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三[[]]](上接第238页)(5)制作饼图及柱状图,编制土地面积统计图表。编辑图例,复制位置图、图廓,修改比例尺及页码。(6)进行排版,绘制主图色带及阴影,主图立体化处理。(7)经修改、终审验收后,即可进行图集印刷、装帧及装订工作。六、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地图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将DWG数据转成CORELDRAW数据以前,要仔细检查界线是否有丢漏情况。(2)乡镇级别注记不能取舍,要和乡镇以上权属界一一对应。(3)村委会注记可以看情况进行取舍,基本农田图无驻地点的村委会注记可以表示,也可以取舍,视注记疏密程度而定,根据基本农田表格查村委会注记,可以舍掉一部分村委会注记(注记较密的地方),不能有错的村委会注记。——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