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料拌料过程中石灰加了火影忍者ol双倍材料量会出现什么情况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平菇培养料ph值多少最好,石灰放多少啊,干的还是湿的啊?
花小姐丶uuQ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ph5.8--6.2, 石灰用量3%(石灰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种植蘑菇用原料,能否做沼气原料?我们村种植蘑菇用原料是:小麦秸秆、棉籽壳、少量化肥、磷肥、石灰粉.每年用完后还有大量废料需要清理.每家废料都堆积如山.如果这些废料能进一步做成沼气,那将是我们村的又一大突破,也将是我们市的一大贡献.
失恋33天dt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种植蘑菇用的原料,用来发酵沼气,从发酵原理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要做个实验测一下原料的产气率,要是产气率高,就完全可以利用,可以用一种混合厌氧发酵的办法,有点是没有沼液外排(沼液全部回流发酵罐再次利用了),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种植.产气率低就要另想别的办法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通过百度hi或者是给我留言的方式来联系我,我们交流一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种植蘑菇用的原料,用来发酵沼气,从发酵原理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要做个实验测一下原料的产气率,要是产气率高,就完全可以利用,可以用一种混合厌氧发酵的办法,有点是没有沼液外排(沼液全部回流发酵罐再次利用了),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种植。产气率低就要另想别的办法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通过百度hi或者是给我留言的方式来联系我,我们交流一下。...
可以就像上面说的我是来证实一下的
按你说的,有化肥磷肥,石灰的话应该就不好发酵了。这会升高pH。发酵适宜pH为6.8~7.5。而且池内最好不要有化肥等物质。如果实在要发酵,化肥等成分需要了解再论。可以先做一次分离,但成本太高,不实际。不过麦秆倒是可以发酵产沼气的。你们村在哪儿?具体种植什么菌?化肥使用的是什么?我要具体了解分析后才能下定论。你们村在哪儿?...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600斤玉米芯培养蘑菇怎样比例配料我想种植蘑菇2600斤玉米芯请问都需要那些配料.比例是多少.例如生石灰需要多少菌种需要多少.谢谢请回答的详细一点.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用玉米芯种植蘑菇,所用粉碎玉米芯、粪肥要干燥、无霉变,以每100 ㎡栽培面积为例,配方为:玉米芯3 000 kg,棉子壳500 kg,干牛粪1 000 kg,尿素30 kg,石灰60 kg,石膏粉80 kg,过磷酸钙50 kg,并添加少量麦草,以增加堆肥的透气性.一次发酵 在8月中旬开始建堆,首先将草料和粪肥分五层堆放,辅料分层洒入,料堆宽1.5 m,高1.4 m,边建堆边喷水,料堆含水量调至65%左右,然后分别于建堆后第5天,9天,12天翻堆3次,翻堆时要翻均匀,过干时可局部补充水分,为防止厌氧发酵,可用竹棍在料堆打通气孔,若遇雨天须用塑料膜覆盖,天晴即揭.在第3次翻堆2 d后,当培养料呈咖啡色,生熟适中,pH值7.8.5,含水量65%时,选择晴天进行后发酵.二次发酵 在二次发酵前,先将菇棚用甲醛4 kg,敌敌畏1 kg熏蒸,密封24 h,充分通气后即可进料,进料时要将堆肥装入80 kg的编织袋或铁筐中,再整齐放置于用钢管支起的高20 cm的台面上,用两层塑料膜覆盖,后封棚让其自然升温,视料温上升情况抖动塑料膜调节吐纳气量,促其自热48~52℃升温培养1~2 d,在巴氏消毒时,可用汽油桶改装成的炉灶或锅炉通入蒸汽使料温达60℃,保持6~10 h.一般上午8:00点火,11:00左右达到60~62℃,保持到晚上可达到要求,之后保持48~52℃继续培养3~5 d,每天抖动塑料膜1~2次,促其有益放线菌生长.后发酵结束时,培养料pH7.7.8,具有浓厚的料香味,料内长满棉絮状的嗜热微生物菌落,具有较强选择性,可供蘑菇优先利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双孢蘑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技术研究和应用.pdf4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双孢蘑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姓名:黄建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农业推广
指导教师:黄丹枫
双孢蘑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双孢蘑菇 Agaricus
是一种营养 卫生的保健食品 是市
民菜篮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花色品种 消费量逐年递增 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上海市郊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正在逐步发
展和建立 双孢蘑菇生产和其它农产品一样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率和鲜菇的品质 增强市郊农民栽培双孢蘑菇的市场竞争能力 必须打
破小而全落后传统的双孢蘑菇栽培方式 建立双孢蘑菇培养料专业化生
产基地 将制备好的培养料供应给农民 并配套推广双孢蘑菇高产栽培
技术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双孢蘑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技术 结合上海的
生产条件 研究双孢蘑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技术工艺 配套实施双孢蘑菇
高产栽培技术 集中发酵培养料得到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主要实施结
通过对集中发酵的隧道结构的设计和所需的设备研制 配备
设计了前发酵隧道结构 一次发酵隧道长 19m
发酵隧道长 17m
集中发酵装置由二 底 层组成
下地层是水泥地板 与上层的间隔为 55cm
上方盖 6cm 厚水泥板 水
泥板每间隔 20cm 设一个排气孔 排气孔上小下大 上方直径 2cm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蘑菇的养殖
我的图书馆
蘑菇的养殖
最赚钱? 现在养殖什么 蘑菇 最赚钱?平菇最容易操作 ,各个环节掌握好了,出菇率高,且一等菇比例高,不敢说最 赚钱,但收入也相当可观。蘑菇养殖其实不难,关键是各个操作步骤都要严格细 致,不管什么品种都是如此。只要你认真钻研,严格按工艺流程细致操作,啥品 种都能养好,当然也就能赚钱。市场上不是缺某个品种的蘑菇,而是几乎每个品 种都缺优等品。 所以, 不存在最赚钱又最好操作的, 只要把最简单的平菇养好了, 其他的稍用点心也就会养了。 如何养殖蘑菇 在地下室养殖蘑菇需注意患蘑菇肺病 蘑菇肺病是指长期在潮湿的地下室或密封的大棚内从事蘑菇栽培工作,因空气不 流通造成螨虫滋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 2~ 3 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 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 比 1:1 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 0.3%的碳酸氢铵、2%的 磷酸二氢钾、约 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 匀后,pH 值为 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 68%~70%。然后建高 1 米、宽 1.2 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 计。 当温度上升到 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时间约为 10 天) 每次翻堆前, 。 在发酵过程中, 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 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 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 4~5 次,时间间隔为 10、9、8、7 天。若时 间来不及,可翻堆 3 次。 蘑菇的养殖方法, 蘑菇的养殖方法,需要准备什么越详细越好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 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 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 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 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 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 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四是提高 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 量的孢子已经分生、 老化, 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 据了解, 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 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 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 产品就不再购买。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1 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 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 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 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 产品由单位来销售。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 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 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 成功率偏低, 菌丝不易长到瓶底, 水分不易控制, 菌种易老化 2000 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 制母种的成功率达 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 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 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 2~ 3 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 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 比 1:1 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 0.3%的碳酸氢铵、2%的 磷酸二氢钾、约 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 匀后,pH 值为 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 68%~70%。然后建高 1 米、宽 1.2 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 计。 当温度上升到 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时间约为 10 天) 每次翻堆前, 。 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 在发酵过程中, 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 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 4~5 次,时间间隔为 10、9、8、7 天。若时 间来不及,可翻堆 3 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 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 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 60℃以上,则不必 调节。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 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 加入麦粒体积 1/4 左右的锯末发酵料, 然后加人生石灰, pH 值调至 7. 将 5~8。 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 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 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 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 后接入菌种。 大棚蘑菇养殖技术如何种植蘑菇 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 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 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 2 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 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 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 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四是提高 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 量的孢子已经分生、 老化, 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 据了解, 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 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 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 产品就不再购买。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 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 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 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 产品由单位来销售。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 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 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 成功率偏低, 菌丝不易长到瓶底, 水分不易控制, 菌种易老化 2000 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 制母种的成功率达 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 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 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 2~ 3 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 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 比 1:1 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 0.3%的碳酸氢铵、2%的 磷酸二氢钾、约 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 匀后,pH 值为 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 68%~70%。然后建高 1 米、宽 1.2 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 计。 当温度上升到 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时间约为 10 天) 每次翻堆前, 。 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 在发酵过程中, 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 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 4~5 次,时间间隔为 10、9、8、7 天。若时 间来不及,可翻堆 3 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 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 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 60℃以上,则不必 调节。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 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 加入麦粒体积 1/4 左右的锯末发酵料, 然后加人生石灰, pH 值调至 7. 将 5~8。 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 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 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 3 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 后接入菌种。 求种蘑菇的技术 1)、 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油菜 杆等)、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粪便等。另外,添加一定量 的矿物质元素。 二、配方。(以 0.25 亩种植面积,净播 1000 平方尺为计量单位)。 原 材 料 单位 数 量 原 材 料 单位 数 量 菌 种 瓶 100 农家肥 担 40-50 干稻(麦草) 斤
尿 素 斤 20-25 蘑菇专用肥 斤 200 石 灰 斤 50-80 油 枯 斤 200-250 菌 膜 斤 18 其中无尿素,可用 n、p、k 为 15-15-15 的复合 60 斤,或 n、p、k 为 13-5-7 的 复合肥 120 斤替代。 (2)、 堆料发酵 1、堆料时间:最迟应在 9 月 10 日前。水稻收获后,及时抢晴天晒干稻草,尽快、 尽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决定宜种菇的稻田内建堆。料堆宽 2m,高 1.5m,长度不限。 一般 100 瓶菌种的料可堆长约 8-9m。技术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烂稻草堆 制。堆料头一天,稻草要充分预湿,建堆前,蘑菇专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 匀。千万注意:不能将尿素与石灰混和。在建堆时,先铺稻草,并将草棚改散, 再泼粪水,后撒配料(辅料)。每层稻草厚度 15-20 ㎝,共堆 10-12 层。料堆顶 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进入。料边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细腰,必须 堆制规范,以利发酵。 3、翻堆:堆沤时间 22-25 天,翻堆要求:必须将培养料上下、生熟翻匀,做到 内往外翻,四周往中间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匀堆直。第一次翻 堆时,边翻堆边撒石灰。料如果偏干,可将石灰化入水中,泼在料上。建堆规格: 第 1-2 次翻堆,料堆宽应每次缩窄 10 ㎝;第 3-4 次时,每次放宽 10 ㎝,其高度 不变,长度缩短。培养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紧一把稻草指缝间滴水滴数 计算,建堆时约 15-20 滴,第一次翻堆时 10-15 滴,第二次翻堆时 5-7 滴,第三 次翻堆时 4-5 滴,第四次翻堆时 3-4 滴。设置排气孔要求:从翻堆第三次开始, 在料堆的正中应设两排间距为 1m×0.8m, 直径 10 ㎝的排气孔, 以改善通气状况, 利于发酵和排除氨气。料堆好后含水量在 60-65%左右,用手紧握,指缝间滴水 2-4 滴;⑤ph 值在 7.5-7.8 之间。 (3)播种 1、种菇稻田土壤要求。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开厢。搭建棚架的标准:以 100 瓶菌种为例,可建一个棚。棚宽 10m, 4 长 15m,可开 7-8 厢,或建两个棚,棚宽 8m,长 10m,可开 6-7 厢。每厢之间留 走道,两边的边厢宽 50-60 ㎝,厢埂宽 10 ㎝,除掉厢埂,净厢面宽 40-50 ㎝, 中间厢面,净厢面宽 110-120 ㎝,走道宽 40 ㎝。棚架顶端高度为 1.7-1.8m,净 播面 68-70%。如只建一个棚的,应在棚中间顶端开排气孔(天窗),不少于两 个,每个排气孔直径 30-40 ㎝,排气囱高 1.1-1.2m。大棚用专用黑膜覆盖。两 头留可进出及通气的门,并挂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将发酵好的培养料,于播种前一天采用干净的箩篼挑运到已开好的 厢面上,将料堆成红苕埂。播种时,将料抖松、拌匀、抖平,按厢规定宽度,使 培养料在正常松紧情况下,厚度为 15-18 ㎝,一般厚度不低于 12 ㎝,不超过 20 ㎝。培养料越薄,产量越低。培养料太厚,又造成浪费。 4、播种 ①播种前菌种处理:掏种前一天晚上,要用 75%敌敌畏,按药:水=1:1 的比例, 进行菌种熏蒸,以防止菌种瓶口及棉塞的污染。掏种前要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对 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种所用工具和盛装容器要清洗消毒。菌种掏出后,分 成黄豆大小颗料,不可揉搓。 ②播种方法。根据每厢面积,分厢定量播种,先掏一半播种后,再掏另一半播种 封面。具体方法:象撒谷粒一样,将菌种按厢均匀地撒在料床上。菌种要撒播均 匀,第一次播种后,用草扒勾勾轻轻打料床,让部份菌种抖落在二层培养料中, 同时再将另一半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并用草扒背面轻拍床面,保证床 面平整。 ③加盖清洁的报纸。 播种后最好在料床表面覆盖报纸, 播一厢盖一厢, 以利发菌。 5、播种后管理。播种后的管理重点:通风、降温、保湿、防杂菌和补种。 (4)、 覆土 1、覆土时间。掌握覆土时间的原则:“料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料”。即播种后, 菌丝往下吃料 2/3 时,不论播种时间长短即可覆土;播种后 10 天左右,最迟不 超过 15 天,不论菌丝吃料深浅与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将走道上的表土铲掉,用二层土挖翻扦细,边挖边覆土。 3、覆土的要求。泥土要求下粗上细,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鸽蛋。覆土厚度 4-5 ㎝。土壤干湿度以含水量 50-55%为宜,即“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或略粘手” 为宜,土料偏干偏湿覆土效果都不好。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覆土 料采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记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处理。覆土前料床要铺平,覆盖报纸的应揭掉报纸,用克霉灵 2 两、敌敌畏 2 两,兑水 30 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匀喷雾灭除杂菌,一般 100 瓶菌种的菌床面积喷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后管理。管理的重点是通风,保温,保湿,防杂菌。白天揭开两头薄膜 通风,晚间关上。如遇气温偏高,晚上可不关;如遇气温低,白天也可不揭膜。 如果土层偏干,可少通风,多保湿,确实遇干旱天太干的,可用清水喷雾床面, 保持覆土层湿润。如果土层偏湿,又遇涝灾,则要多通风,少保湿。如土层出现 杂菌,可用克雾灵兑水喷施中心病团。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时,在菌丝扭结,菇床普遍出现豌豆大小菇蕾时,可少量喷施 清水,到 1-2 天后,菇蕾有胡豆大小时,应增加喷水量。一般采菇后,除雨天外, 5 均可喷水,特别是晴天,采后更应喷水。喷水的技术很重要,不能多喷,也不能 少喷。具体标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湿喷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为标准,而以菇龄为标准。一般可见豌豆大小幼菇到采收时 间:前 3 潮,2-3 天可采收,4 潮后,气温较低,3-5 天采收,元月后,5-7 天采 收。但 11 月份高温时节,一天要采两次以上。总之,坚持“采嫩不采老,采早 不采迟的”原则。 采菇方法:前 3 潮采用左右旋转扭菇法,第 4 潮后采用扯菇法。 采菇处理:采的菇要轻拿轻放轻运。边采菇边用刀将泥脚切掉,并一刀切平,不 得留有泥脚。 牛粪栽培蘑菇技术在哪里能学到? 牛粪栽培蘑菇技术在哪里能学到?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 成功率偏低, 菌丝不易长到瓶底, 水分不易控制, 菌种易老化 2000 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 制母种的成功率达 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 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 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 2~ 3 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 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 比 1:1 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 0.3%的碳酸氢铵、2%的 磷酸二氢钾、约 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 匀后,pH 值为 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 68%~70%。然后建高 1 米、宽 1.2 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 计。 当温度上升到 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时间约为 10 天) 每次翻堆前, 。 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 在发酵过程中, 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 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 4~5 次,时间间隔为 10、9、8、7 天。若时 间来不及,可翻堆 3 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 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 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 60℃以上,则不必 调节。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 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 加入麦粒体积 1/4 左右的锯末发酵料, 然后加人生石灰, pH 值调至 7. 将 5~8。 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 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 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 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 后接入菌种。 利用牛粪种植双胞菇都有什么先决条件 6 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 双孢菇具有品质优良,口感好,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每 667 m2 经济效益达 1.2 万元,其栽培技术: 一、准备培养料及配方,以栽培 100m2 计算,需备优质干麦秸 1500kg,干牛马 粪 600kg,磷肥 50kg,尿素 15kg,石膏粉 25kg,碳酸钙 12.5kg。 二、培养料的堆制与翻堆 (一)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 25 天左右,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 5 天进行。 (二)堆制与翻堆。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 建堆前 2-3 天,将麦秸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 1.5 石灰粉,再将麦秸堆成 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马粪土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 麦秸,厚薄 15-20cm,然后再在麦秸上撒一层粪,共计 10-12 层,从第二层开 始适量加水,分四次进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以后每次间隔 5-6 天,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三、播种 (一)播种时间:外界温度在 25℃左右,料温在 28℃以下适合播种,根据我市 气温状况 9 月 5 目前为宜。 (二)播种量:每 m2 接种 500g/瓶。 四、播种后覆土前的管理 相对湿度保持在 80%左右, 如料温超过 28℃, 棚内温度超过 30℃, (一) 播种后, 适当通风降温。 (二)播种后 4-10 天内,要及时微量通风,如湿度在 70%左右,属于偏低,可 用纸盖在料面上,再用 1%的石灰水喷在纸上,至纸湿而不积水为止。 (三)播种 10 日后及时把纸拿掉,15-20 天后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即可覆土。 五、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 (一)覆土:按 100m2 计算需 2.5m3 土,在土中拌入 50kg 磷肥,1-2 石灰粉, 用水渗透,抓起成团,撒下散开为宜,把土均匀地铺在料面上,厚度在 2-2.5cm 为宜。 (二)覆土后的管理 1、水分:覆土层的含水量一般在 20%最佳,在菇蕾长成米粒大时,喷一次出落 水。 2、湿度:覆土后要求空间湿度在 80-90%之间。 3、温度:菌丝体生长适温 13-18℃,实体生长适温 13-18℃。 4、适时采收:采收直径 2-4cm。 双孢菇生长营养和条件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 营养: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 秸草、稻草)中 7 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 磷、钾、钙、硫 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 4℃-32℃,最适温度 22℃-25℃;子实 体生长温度范围 5℃-25℃,最适温度 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 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 16%-20%。菌丝 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 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 85%-95%,过干或过 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 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 PH 值范围是 5—8,最适 7—8,进棚前培养料的 PH 值应调至 7.5-8, 土粒的 PH 值应在 8—8.5。 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 以保持 PH 值,抑制杂菌孳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 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 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 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双孢菇大棚种植技术要点 ? ? 来源:荆楚网 日期:2009 年 06 月 22 日 发表评论 点击数: 18 一、大棚规格:长 20 米,宽 12 米,占地面积 1.2 亩(含拌料场、生活房、 路等)内搭 8 架 8 层竹架,种植面积 1000 平方米。 二、培养料配方(1000 平方米):稻草 22500 公斤,牛粪 3000 公斤,菜饼 1000 公斤,复合肥 400 公斤,尿素 100 公斤,磷酸氢铵 150 公斤,过磷酸钙 500 公斤,石膏 500 公斤,石灰 250 公斤,碳氮比 31.8:1。 三、种植时间:8 月至第二年 4 月。 四、菌种:AS2796,每平方米 1.2 瓶(500 毫升)。 五、发酵: 1、第一次发酵。①提前 2 天将饼、干牛粪、尿素、石膏粉、过磷酸钙按比 例称好,拌匀、预湿成堆,用塑料薄膜覆盖备用;②稻草抖散,预湿 24 小时; ③建堆:一层稻草(5~6 寸)一层粪肥(铺满),共 9 层,每建一层适当浇水, 最后底下有少量水流出;④翻堆:建堆后 5~6 天翻第一次,加入碳铵,以后 4 天翻一次, 3 次。 共 第二、 三次翻堆时加入石灰, 15 天, 约 料温稳定在 50~60℃, 8 2 天后趁热搬料入菇棚。 2、第二次发酵。上一层和下两层不放料。每个大棚放入 7~8 个煤碳火炉, 紧闭大棚,升温至 60℃,保持 8 小时;减小炉火,温度控制在 48~52℃,保持 4 天,控温阶段每天扯开四角通风 10~20 分钟。 六、消毒。种植前将菇棚内外床架等用石灰水、敌敌畏彻底消毒一次,清除 地面杂物,撒上一层石灰。 七、播种。发酵后当料无氨气味再播种。一是用克霉灵 0.1%溶液和 40%敌敌 畏 1000 倍喷雾菇棚; 二是通风降温, 打开通气孔和门, 将温度控制在 28℃以下; 三是将料辅匀;四是调好水份至 60%,将菌种掰细,均匀撒播。播后 3 天关闭菇 棚,保温保湿,第 5 天至覆土前,以控温为主,温度控制在 25℃左右,当菌丝 长穿料层时覆土。 覆土材料。塘泥 24 吨,加谷壳 6000 斤(体积比 1:1),塘泥加克霉灵、 加石灰搅拌匀,谷壳预湿喷敌敌畏加石灰,用塑料膜闭 2 天,覆土前将泥与谷壳 混匀,水份 20~22%,均匀覆泥 3.5 厘米厚。当泥干菌丝长出泥缝时加盖经处理 的小颗粒黄土 1 厘米。 八、出菇管理。覆土至出菇 15~18 天左右,棚温保持在 20~25℃,空气湿度 保持在 80%左右,并对覆土层喷保持水。当温度下降至 18℃以下,喷结菇水,要 求每平方米轻、匀喷 3 斤水。当菇蕾黄豆大小时,喷出菇水,轻喷,喷头向上 45 度斜喷。到葡萄大时加大喷水量,空气湿度保持在 85~90%,喷水时需通风。 九、采收。当菇长大未开伞时采收。 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阳师觉醒材料双倍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