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强迫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关的问题

强迫症产生的原因,通常认为有性格特征、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强迫症的产生或与Sapap3蛋白质有很大的关系。刊登在《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强迫症病因的生理机制。这篇论文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在文中,专家提出了强迫症病因可能与Sapap3蛋白质有关。Sapap3蛋白质是Sapap家族蛋白质中唯一在纹状体中供职的蛋白质,它的缺失会引起一些信息传导出现异常。专家在进行谷氨酸神经递质信息传导实验过程中以小鼠为对象,发现在敲除Sapap3蛋白质后的小鼠会反复抓自己的脸(小鼠通过抓摸来“洗脸”),直到毛皮破损,甚至流血,还无法停止,同时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这与人类强迫症行为十分相似。研究人员指出,行为是受神经元控制的。处于高速运转的大脑皮层下纹状体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其不同的神经元通过该中心传出的信号,接受任务。而其中的蛋白质Sapap3则负责把这些信号分门别类地从中心的一个部门传到下一个部门,直到将大脑完成的抉择判断交给相应的神经元去完成任务。可见,在考虑强迫症病因时不可忽视蛋白质Sapap3。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小鼠感到自己脸脏,抓几下就会感到干净了,但缺失Sapap3时,脸“干净了”的信息不能传回大脑,于是小鼠就会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无法停止。
免责声明:本站常见心理问题全部收集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问答平台的问题和答案均由网络来访者自由提交,本站将不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在线回答大家的问题,如你的问题在此得不到理想的解决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99291你还可以扫描或识别下面的二维码,下载安装心灵花园合作APP“嗨忧心理”,得到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有趣内容和服务。 下一篇: 有什么办法可以舒缓抑郁心境?
为什么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性格内向者为什么会被放大效应抹黑?
“嘴甜”为什么有时也会招人反感?
左撇子抗压能力更强吗?
你必须 登录 后才能发表评论。有关强迫症
问题: 药物治疗有用吗?我感觉得类似这中心理的问题,只要自己想开了就好了,并没有什么严重的.为什么还要这么多的理论,当然稍微接触还可以但是我感觉接触多了反而不利于改善这种心理问题.你门说呢?答复1: 你好:强迫症最好神经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可以使用放松训练CD,口服抗抑郁药物有效。针灸和物理治疗效果良好。答复2: 心岸医生谈强迫症 大家都感觉强迫症不好治疗,在多篇强迫症的论述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定论。我在多年的治疗中也多次思考这个问题,尽管我个人没有体会过强迫,但是作为专业医生,我可以很深切的体会和设想强迫的痛苦。 思索更多的朋友,我一直感觉到健全人格的建立是治疗的重要突破点。比如有的强迫症朋友,事实上一开始强迫症状很轻,但是经过了解强迫症,看到很多人都说难以康复,就开始恐惧和担忧,自己又把自己吓出了更多的强迫症状,不断出现泛化,不断的陷入泥沼中。真的象他设想的那样难以康复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人格中的缺陷,比如自信心的缺乏,意志的缺乏,负性的思维模式,等等,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个体素质,人格的独立特异性和他人是有着区别的。就象感冒发烧,不同的感冒药,各人体会的疗效就各不相同。有人说,我吃感康效果好,有的人说白加黑我吃了效果好,感康吃了一点没有用,或者有的人说喝感冒冲剂好,等等,个体的差异性使得康复过程也不同啊。身体的疾病是这样,心理疾病也是一样的。 另外正确的认识强迫是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强迫症患者不能接纳自己的症状,很焦急的渴望立刻消失自己的症状。很急噪,很浮漂,而不是沉下心来领悟自己,领悟症状,认识强迫。越是急噪,越让自己在强迫症状里象无头的苍蝇乱撞,越焦虑,越强迫。就在恶性循环里就地画了一个封闭的圆,向哪个方向走,都是碰壁。这种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的确陷入强迫里很痛苦,很难受,但是强迫的典型特点:前锋冲阵就是鸡蛋碰石头,如果你采用敌进我退的方法,反而会缓解症状。强迫不喜欢勇士,在这里英勇反而容易徒劳无功,成事不足,败是有余。如果你平和心态,坦然接纳强迫,沉下心来正确的认识强迫,了解了强迫的深邃,你就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才可以百战百胜。用智慧,用巧思来克服强迫。坚强的支撑自己对生活的信念,信心百倍的来面对强迫,你就向康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另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强迫症康复的重要因素。不少患者看心理医生,就很被动的依靠医生来拯救他,一直认为医生可以告诉他,有什么锦囊妙计可以药到病除,就可以马上康复了。锦囊妙计就在患者自身,医生要做的也是从患者本身的人格基础,症状特点来一步一步剖析,象警察破案一样,步步侦查,步步剖析,步步寻找克服的线索,协助患者走向康复啊。医生不是一下子就能马上列举一二三四,告诉你,你就好了。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本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断的剖析自己,认识自己,认识强迫,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你的答案。自己的症状自己是最清楚的,拯救自己必须要依靠自己,如果把责任完全放到外力上,那么就很难走出沼泽了。因为不管是医生还是别人,毕竟不能替你去活,替你去做事情,替你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自我。这些都不能让外人来做呀,那么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怎么可以康复? 再者,融入现实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的实践也是康复的关键。 有的患者天天就陷在强迫症状里,不想工作,不想交往,日常生活也无心。说是等着强迫症好了再去做事情。那么正好弄反了因果关系。只有你去做事情了强迫症才会好,而不是强迫症好了再去做事情。必须做起来,行动起来,才能康复啊。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太清闲,生活没有目标,才会得了强迫症,如果积极调节生活模式,忙碌起来,充实起来,有目标,有积极的参与社会劳动的实践,那么强迫症状就会得到大的缓冲,再结合良好的认知,那么冬天已近,春天还会远吗?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关于强迫症的两个基础知识 | 周末科普
医脉通导读
很多人都知道强迫症(OCD),但对该病的理解仅限于反复洗手及检查等行为。此外,OCD与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也常混为一谈。来自Baylor医学院的Elizabeth McIngvale教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澄清。
在一些不必要的、侵入性的强迫想法的驱使下,强迫症(OCD)患者可出现各种强迫思维及行为。患者自身想要摆脱这些强迫思维,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并陷入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中。他们的强迫行为正是为了摆脱这些强迫想法,并不会给他们自身带来任何满足感或愉悦感。
一、OCD有很多类型
除了较为常见的强迫洗手及反复核对外,OCD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以下为七个主要的类型:
▲污染:患者惧怕病菌,惧怕血液传播疾病,惧怕家庭及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
▲ 宗教:患者反复参加有关祈祷、道德及信仰的仪式,并陷入到这类行为当中。
▲ 核对:这类患者会反复检查锁、家用电器,以防发生意外。
▲ 病症:与疑病症非常相似,患者存在侵入性的想法,认为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并陷入了恐惧这种疾病的强迫思维中。
▲ 完美主义:这种类型的OCD患者会花费数小时反复阅读或重写文件,尽管患者已经知道没有错误,还要反复检查以确保完美。
▲ 有关性的侵入性强迫思维:患者存在非自愿、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常认为性行为是怪异的、可怕的或是令人厌恶的。患者会进行各种仪式行为,以摆脱这种思想。
▲ 有关伤害的侵入性强迫思维:患者担心自己可能会使用暴力伤害他人,尽管自身并没有这样的意图,而且这种事也从未发生过。这类患者的强迫行为表现为躲避所有尖锐物品,并清理掉所有可能成为武器的物品。
二、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个体沉湎于秩序和完美,以及控制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行为。McIngvale教授指出,社会上所说的「强迫症」其实通常指的是OCPD。
生活中,OCPD患者可能会把衣柜整理得非常整齐,把所有的东西按颜色、样式、种类排列起来;或者,OCPD患者会冰箱里所有的东西都排列整齐,每样物品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然而,OCPD患者的这些行为并不是由非自愿、侵入性的强迫思维所致,对这些行为也没有恐惧心理。他们只是以这种方式排列物品或做一些类似强迫行为的事,来让自己感觉更舒服。
与OCPD不同,OCD患者的强迫行为不会让自身感受到任何的满足感和愉悦感。OCD患者之所以进行强迫行为,是因为想要摆脱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和恐惧感,而非自我意愿。
住院患者心声:如何与强迫症相处
信源:Expert discusses the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edicalXpress. June 28, 2017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拒绝访问 | www.1398.org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1398.org)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cc8d17f5e743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强迫症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