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送闺蜜一款好看的蓝牙耳机音质,当然音质也要好一点,她喜欢入耳式的,有建议吗?

查看: 16194|回复: 5
蓝牙音乐耳机巅峰之战——之入耳式耳塞 (最真实裸体的肉搏战评价)
本帖最后由 浮云帝 于
16:15 编辑
& && &&&随着入耳式蓝牙无线音乐耳机的频繁出现,看似有要火的趋势,我想是时候搞一批说道说道了。买了5条,都说自己很NB的产品^_^。但是用起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只有三个,分别是缤特力的“BBG2”、捷波朗的“ROX洛奇”和吾爱WOOWI的“COBRA眼镜蛇”、。另外还有两款具备一定的实力,但在市场上还不具备和以上三款竞争的素质,至于什么原因,我后续会慢慢说。
三个产品依次为:眼镜蛇COBRA、BackBeat GO 2、ROX洛奇
1.jpg (17.63 KB, 下载次数: 21)
13:35 上传
一、基本参数对比:
2.jpg (84.08 KB, 下载次数: 26)
13:35 上传
二、产品外观及佩戴舒适度对比
先分别讲解一下每款产品的大致情况,首先是三条耳机的整体外观:上面缤特力BBG2、中间吾爱“COBRA眼镜蛇”,下面是捷波朗“ROX 洛奇”
3.jpg (42.18 KB, 下载次数: 21)
13:35 上传
整体感觉捷波朗 ROX 的个头偏大,跟其他两个比起来显得比较臃肿,线材质偏硬,有很典型的北欧硬朗感觉。
缤特力一如既往的简洁,朴素;
从外观质感上来看,吾爱 “COBRA眼镜蛇”部分恰到好处的电镀工艺质感也颇具特色,时尚的黄黑色搭配,很抢眼。
4.jpg (42.79 KB, 下载次数: 23)
13:35 上传
捷波朗 “ROX洛奇” 用了少许金属材料(耳塞盖子和线控背面是拉丝效果),看起来颇具质感,但是蓝牙无线距离不知道是否会因此受影响,金属会屏蔽蓝牙信号,这也是为什么蓝牙音乐耳机很少使用金属材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5.jpg (59.88 KB, 下载次数: 19)
13:35 上传
而缤特力BBG2倒是一改过去,塑料感极强,略显粗糙,整体也比较朴素,看起来还是很结实。
6.jpg (55.36 KB, 下载次数: 15)
13:35 上传
a、从佩戴的舒适度来看:
吾爱 “COBRA眼镜蛇”因为它的倾角设计得恰到好处,入耳直径应该是经过专门的优化,所以整体舒适度颇佳;
7.jpg (39.78 KB, 下载次数: 17)
13:35 上传
缤特力 BBG2其次 ,可能主要因为他的耳帽是直筒型的,直径较大,耳朵会稍有胀感
8.jpg (34.72 KB, 下载次数: 24)
13:35 上传
捷波朗 “ROX洛奇”也是直通型设计,但是它入耳直径做得很小,这部分是很舒适的;但是它塞在耳廓的部分比较大,且因为金属材质的原因,有点偏重,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的耳朵会有明显胀感,不是很合适。
9.jpg (26.09 KB, 下载次数: 24)
13:35 上传
b、从佩戴的外形来看:
缤特力“BBG2”看起来有点过于朴素,但也没有什么挑剔。
吾爱“COBRA眼镜蛇”显得充满活力,线条流畅,看起来很舒服;
捷波朗“ROX洛奇” 则是内敛质感,低调;
以下为带效果(请自动忽略下面的大脸):
缤特力 “BBG2”
10.jpg (37.95 KB, 下载次数: 13)
13:35 上传
吾爱“COBRA眼镜蛇”
11.jpg (37.33 KB, 下载次数: 45)
13:35 上传
捷波朗 “ROX洛奇”
12.jpg (36.75 KB, 下载次数: 20)
13:35 上传
三、蓝牙性能及音质对比:
a、从蓝牙特性上看;
捷波朗“ROX洛奇”:蓝牙实测距离大约10米,捷波朗对金属材料的优化不错;“ROX洛奇”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一对有磁铁的待机模式,有不错的实用性;但甩动幅度大的时候还是很易脱开,还不如线扣来得实在。
13.jpg (43.49 KB, 下载次数: 23)
13:35 上传
吾爱“COBRA眼镜蛇”:蓝牙距离超过10米,在15米之内,还算比较理想;
缤特力“BBG2”:蓝牙距离至少15米,甚至还可以穿墙,不免有些担心这样的信号是不是会对人有啥辐射(一般用于接触式的蓝牙是不允许使用高于CLASS 2(10米)的,蓝牙还有种方案是CLASS1 (100米),但是不适用于人体接触产品。
b、从音质部分上看
用iPhone5s 分别戴着这些耳机试听了完整的《加州旅馆》、《渡口》
缤特力“BBG2”: 低音很猛,是一款很有占有欲的耳机,但是除了低音之外中高频部分跟ROX和“眼镜蛇”就不在一个级别里了,解析略差,只能说他是一个很美式的耳机,适合嘻哈音乐。
捷波朗“Rox洛奇”:声音还算不错的,中音醇厚,高音细腻不刺耳,低音弹性也比较良好,但是在中高音与低音交集较多时显得有些拖泥带水,受低音影响较多,过渡不够干脆,甚至有点闷的感觉,这也是一般小直径动圈喇叭比较难解决的;
吾爱“COBRA眼镜蛇”:很有磁性的声音,特别是人声部分很享受,低音弹性十足,且量感充实;中低段的口感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但高音部分略微有点过度,分离度不算特别理想;
嘴说无凭,上曲线吧(红色:吾爱 眼镜蛇;绿色:缤特力GO2;蓝色:捷波朗ROX)
14.jpg (99.15 KB, 下载次数: 34)
13:35 上传
从以上曲线也可以看出整体三条的曲线风格类似,唯独不一样的是,眼镜蛇在中高频部分还维持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捷波朗洛奇下跌明显;缤特力GO2曲线算比较平滑,但是亮点不足。
另外,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产品,后来买的,一个来自著名的JBL ——J46BT,另一个是来自美国的JayBird ——BLUEBUDS X。
前图为:JBL J46BT,后图为:JayBird BLUEBUDS X
15.jpg (17.9 KB, 下载次数: 18)
13:35 上传
16.jpg (58.91 KB, 下载次数: 36)
13:36 上传
这两个的期望值刚好彻底颠覆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小揪揪,JBL的那个充电方式真的让人很蛋疼,居然是个夹子,不是国际惯例的MICRO USB,难道是为了个性?
17.jpg (35.38 KB, 下载次数: 17)
13:36 上传
而对于JayBird这个品牌没什么印象,似乎是这两年起来的一个美国牌子,主要以运动基调为宣传,我以为它只是徒有其表,没想到它彻底颠覆了我的感官。
18.jpg (57.79 KB, 下载次数: 16)
13:36 上传
JBL J46BT佩戴效果
19.jpg (36.91 KB, 下载次数: 20)
13:36 上传
JayBird&&BLUEBUDS X佩戴效果
20.jpg (35.26 KB, 下载次数: 18)
13:36 上传
在音质这方面:
JBL&&J46BT:这款耳机还是对得起这个品牌的,但是跟它的音箱地位比起来还是略有有些差距;分析力三段较为均衡,显得中规中矩,有点欧洲耳机那种偏冷的风格,很难第一时间抓住耳朵,但适合古典音乐;低音比较弱,有点非主流了;显然这不是JBL的一贯风格,我想耳机领域可能还是跟音箱有些区别吧。如果不是那个蛋疼的充电设计,它应该占主流一席,毕竟用户体验是第一准则。
JayBird&&BLUEBUDS X :它彻底颠覆了我对美国新品牌的看法,我以为会跟BEATS那样的,低音很猛,基本不要中高频的。但是这个音质确实是出乎意料的好,各个细节都很干净,该有的时候都有,低音弹性很好,人声的表现也刚刚恰到好处,高音部分也显得清亮自然,连现场的感觉都很完整。尼玛,听这个塞子我感觉是在听一副高档的有线耳机。
但是有一点比较可惜的就是,JayBird BLUEBUDS X居然是 蓝牙2.1的版本,再加上四位数的价格,显然 这是一个土豪机,又卡在一个很难卖好的位置,所以只能把它列在非主流了。
在蓝牙技术这方面:
JBL&&J46BT蓝牙4.0,10米左右的距离;JayBird&&BLUEBUDS X虽然是蓝牙2.1的版本,跟缤特力BBG2一样,距离都很遥远,可以穿墙,但是辐射问题就有待考虑,毕竟是戴在脑袋上。
还有一个参数,JayBird&&BLUEBUDS X说有八个小时的使用时间,我还真花了一天时间测试了一下,我勒个去,水分也太大了吧,还不到5小时!***真想骂脏话。其他四个的续航时间除了缤特力BBG2的短一点(只有4小时)之外,其他都在5小时左右,差距就基本忽略了。而待机时间这个对于蓝牙音乐耳机来说根本没什么太多意义!因为耳机在不连接的状态下,绝大部分都可以进入深度休眠或者关机状态,放几个月都可以。拼待机时间还有意思么?
在通话这方面:
这类耳机主要都不是用来通话的,捷波朗“ROX洛奇”和JBL的“J46BT”甚至还把麦克风集成在耳塞的位置,相当于没有考虑通话这方面的,而其他都是在线控上,这对通话还有一定的优势,至少我可以拿着线控讲。而且,在试听的这几款耳机里面,如果非要找一个通话效果好的,经过实测和对比,吾爱的“COBRA眼镜蛇”是这几个里面最好的。
你看,奇葩的捷波朗“洛奇”,麦克风居然在左边的耳塞上,那我拿什么来通话!
21.jpg (31.64 KB, 下载次数: 17)
13:36 上传
还有更奇葩的JBL“J46BT”,麦克风居然在右边的耳塞外面,叫别人帮他说话呐。
22.jpg (43.06 KB, 下载次数: 19)
13:36 上传
根据下面图片来看,可能也是因为“眼镜蛇”的麦克风离嘴巴的距离最近,且没有其他物件干扰麦克风(图上最上面的是JayBird “BLUEBUDS X”,中间是缤特力的“BBG2”,下面是吾爱的“眼镜蛇”)。 “BLUEBUDS X”和“BBG2”它们麦克风都跟按键在一起,难免会有些电子干扰,这样也可以理解它们的通话效果为什么都不是特别好的原因。
23.jpg (37.98 KB, 下载次数: 13)
13:36 上传
五个的曲线也可以上了
(红色是 吾爱眼镜蛇;黑色是jaybird bluebuds x;蓝色是 JBL J46BT;绿色是 捷波朗 洛奇;粉色是 缤特力 GO2)
24.jpg (120.08 KB, 下载次数: 24)
13:36 上传
毫无疑问,JayBird BLUEBUDS X的曲线最为平滑,音质也是最突出的;只有JBL J46BT和捷波朗 洛奇在某个区间有些下跌厉害,音质上面也有所反应,不过总体来说,几家的调音都是很讲究的。
呼~~终于捣鼓完了,有个产品是我特别喜欢的,它就是JayBird&&BLUEBUDS X。JayBird音质真的完全像个普通的有线好塞子,整体造型也很漂亮,如果不是还用着古老的蓝牙2.1技术,和他那高昂的价格,我想它很完美了。
& & 另外捷波朗的“洛奇”和吾爱的“COBRA眼镜蛇”也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洛奇是献给“高大上”的,金属拉丝质感显得高上许多,如磁吸待机的这个功能挺人性也挺拉风的;吾爱的“眼镜蛇”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它推出时间晚于其他四款,这款“眼镜蛇”的音质完全超过我比较前的定势思维,它竟然跟JayBird&&BLUEBUDS X的调音风格非常接近,彻底“抨击”了我那崇洋媚外的小心脏。在技术上,吾爱“COBRA眼镜蛇”也是唯一一个跟捷波朗“ROX洛奇”同时具备蓝牙4.0和NFC的,甚至,“眼镜蛇”还多了一个apt-X的无损音质传输的技术,最关键的是它更亲民的价格。
再回顾一下各款产品:
25.jpg (63.73 KB, 下载次数: 26)
13:36 上传
综合下来看,这5个产品素质都不低,我只是站在使用者角度的一些拙见,希望给打算买蓝牙音乐耳机的人一个参考。同时也告诫各位专业的“烧货”们,不要用有线的苛刻眼光来看待它们,毕竟蓝牙为你们带来了方便和自由,这是有线耳机给不了你的。
除了呵呵,我想不到任何借口回复
看起来佩戴好方便,如果有平头的就好了。
听过其中的2个,作为蓝牙来说,已经令人满意了
挡住脸的那个,看样子像美女
总觉得蓝牙耳机 和有线的比起来音质还是差了好多~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责编:于梦琦
1你应该咋选运动蓝牙耳机&&&&春暖花开运动时,各位是不是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养(ti)精(zhong)蓄(zeng)锐(jia)之后,在这个逐渐转暖的时候要出去运动运动,但是枯燥的运动是不是很难坚持下去,这时候一款运动专用的就成为了人们的最爱,而传统的有线耳机完全的束缚了人们的运动,通过无线蓝牙连接的耳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在这个运动蓝牙耳机满天飞的现在,你真的知道如何去选择一款运动蓝牙耳机么?&&&&运动蓝牙耳机的种类随着运动热潮的来袭逐渐的多了起来,市场当中出现了诸如入耳式、头戴式、耳挂式等等佩戴方式的运动蓝牙耳机,除了这些之外,一些国际大牌和国产潮牌也相继的推出了拥有自己特色的运动蓝牙耳机产品,繁琐的种类和功能让想要挑选运动蓝牙耳机的用户花了眼。而今天,我们就来跟朋友们一同聊聊怎么挑选一款最适合你的运动蓝牙耳机。嫌运动太枯燥?&是不是您没有蓝牙耳机&&&&与很多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运动产品如运动手环等比起来,运动蓝牙耳机一直都不是用户重视的数码产品,究其原因其实主要的还是因为用户觉得运动蓝牙耳机并不是运动的必需品,随便选择一款就能完成运动,其实运动蓝牙耳机的选择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款合格的运动蓝牙耳机应该考虑的元素有很多,比如运动环境、运动类型、佩戴习惯和防护效果等等都是衡量一款运动蓝牙耳机是否适合您的重要标准,只有选择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运动蓝牙耳机,才能让你在运动当中更好的享受音乐当中的乐趣。怎么选择运动蓝牙耳机,让我们继续看下去。2看需求选择三种佩戴类型&&&&如果按照佩戴类型来分的话,运动蓝牙主要可以分为入耳式、头戴式和新奇的骨传导式,它们应用的领域和适用的人群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种佩戴方式的运动蓝牙耳机各自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入耳式:&&&&这种运动蓝牙耳机是现在市面上最为常见的运动蓝牙耳机产品,这里面主要可以分为传统的圆柱形腔体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和腔体较大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这类运动蓝牙耳机的价位划分较广,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的产品都可以选择到,各类人群都可以找到一款自己预算范围之内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产品。优势:&&&&这类运动蓝牙耳机的优势除了入门、中端和高级都可以选择的不同价位之外,出色的隔音效果、带有不同尺寸的耳塞套保证佩戴舒适度,操控按键更加的集中,携带起来更加方便之外,由于这类运动蓝牙耳机很多都是从普通音乐耳机进化而来,其工艺更加的成熟,蓝牙模块的运用更加完善,带来了更好的防护效果和更加强大的技术应用,是耳机厂商最喜欢生产的一类运动蓝牙耳机产品。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不足:&&&&如果要说不足的话,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最大的不足可能就是种类太过于多样,难免会遇到选择困难,并且很多拥有超强隔音效果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在夜跑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你在户外公路上夜跑的话,听不到车的声音,这一点想想其实还是很可怕的。适合人群:&&&&各类人群都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骨传导式:&&&&骨传导听起来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种听音方式的运动蓝牙耳机可以瞬间提升运动者的逼格,给人一种极强的科技感和与众不同的感觉,但是这类运动蓝牙耳机的可选择范围较窄,市面上就那么几个牌子在做,价格也相对较高,更加适合想要提升关注度,预算较为充足,喜欢更好聆听周围环境的用户。优势:&&&&这类蓝牙耳机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可以提升较高的安全性,比如其对耳膜的伤害较小,其防水效果也得到了很多厂商的重视,在游泳的时候传统耳机通过水和空气传声,会对音质造成一定的损害,而骨传导耳机则是直接通过骨骼传声,在游泳的时候会得到比传统运动蓝牙耳机更好的音质,这种运动耳机也成为了很多专业游泳运动员训练时候的必备装备。骨传导式运动蓝牙耳机不足:&&&&骨传导耳机的音质实在是其最大的败笔(除了游泳运动之外,跟传统的运动耳机完全没法相比),并且很长时间之内也改变不了其音质较差的这一最大缺点,并且这类耳机的价格相对较高,较重的特点在长时间佩戴的时候也会带来强烈的压迫感,这类耳机想玩玩的用户可以尝试,如果想要选个正经的运动蓝牙耳机的话,还是买个普通的运动蓝牙耳机产品吧。适用人群:&&&&喜欢游泳运动和喜欢新潮聆听方式的用户。头戴式:&&&&这类运动蓝牙耳机其实最常见的地方就是在健身房当中,而女生更加喜欢这种佩戴方式的运动蓝牙耳机,主要的原因编辑自己认为除了佩戴比较舒适,没有塞入感之外,应该就是其更加时尚的外观了,说白了就是好看,带上可以萌萌哒惹人爱,也可以玩出女王范拒人于千里之外,价格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高,入门与中端用户都会有很多的选择。优势:&&&&外观设计是这类运动蓝牙耳机的一大亮点,价格相对便宜,能够满足入门级用户的佩戴聆听需求,更加适合简单的有氧运动。佩戴效果也相对舒适,不会有太强的塞入感。头戴式运动蓝牙耳机不足:&&&&对于运动蓝牙耳机来说,这类的运动蓝牙耳机并不能完全的胜任,主要原因就是其防护的效果没有那么强大,较大的单元进水之后极易损坏,并且在激烈运动的时候会有滑落的情况产生。适用人群:&&&&适合女生选择佩戴,健身房当中的最佳聆听装备。3不同运动也有特殊需求&&&&不同的运动类型,对运动也有特殊需求。如何选择,让我们一同来看一下!腔体较大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是跑者的最爱跑步:选择不容易掉、隔音适中、防汗防雨的运动蓝牙耳机&&&&跑步运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的是户外有氧慢跑的朋友们来说,这类运动需要耳机拥有出色的防汗效果和佩戴的牢固度,之前也说过夜跑的安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选择一款隔音并不是那么好的运动蓝牙耳机来提升夜跑的安全性,比如一款腔体较大,能够完美的嵌入耳蜗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就是跑者的最爱。健身房的话还是选择一款隔音较好的运动蓝牙耳机最靠谱健身房:隔音可以更好,音质优先,耐用结实的运动蓝牙耳机&&&&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健身房当中的无氧器械训练,在进行这类运动的时候,隔音效果可以相对的好一些,主要是健身房当中的环境较为嘈杂,并且器械训练的时候人们的精神都较为专注,对于声音的节奏感要求较高,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因为耳机的佩戴牢固度而出现分心,这时候朋友们需要的是一款挂耳式或者是能够完全塞入到耳朵当中,佩戴牢固度出色的入耳式运动蓝牙耳机,这类耳机能够更好的保证牢固效果,并且隔音的效果也相对较强,在健身房当中进行器械训练的人们选择这类耳机最为合适。游泳需要的运动蓝牙耳机对防水要求最高游泳:高级别防水的运动蓝牙耳机&&&&这项运动如果进行的时间较长的话,听到的全部都是水的哗哗声,会感觉非常的单调,所以佩戴一款运动蓝牙耳机也非常的必要。而这类运动要求运动蓝牙耳机要有出色的防水效果,IPX(防水等级)至少在7以上,佩戴牢固度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至少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颠簸,需要的运动蓝牙耳机要拥有强大的防水效果和佩戴牢固度,像是索尼等大牌或者一些骨传导耳机产品就是很多游泳爱好者的最爱。4耳机也能帮你运动&&&&看过了上面的介绍之后,朋友们你是不是已经知道应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你的运动蓝牙了呢?其实很多人都觉得运动蓝牙耳机并不能帮助运动,其实这一点在现在来看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运动蓝牙耳机的发展来看,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摆脱了有线束缚,提升运动乐趣的数码产品了,借助着其自带处理器和电源的优势等等,它已经逐渐的呈现出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趋势成为了一个整合性的数码产品,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一款运动蓝牙耳机真的就能成为你的私人运动教练。运动蓝牙耳机发展快到你想不到&&&&就像是现在市面上最为火爆的某品牌运动蓝牙耳机,售价千元以上,就很好的利用了入耳式这种更加贴合耳道的佩戴方式,耳道里面的皮肤非常的纤薄,入耳式的耳机可以更好的贴合耳部皮肤,在耳机内部还加入了可以检测心跳的芯片,并且拥有医学认证,在跑步和运动当中可以通过APP实时检测你的心率,让你能够更加监看的运动。&运动蓝牙耳机运动检测记录&&&&这种带有心率监测的运动蓝牙耳机就很好的整合了一部分运动手环的功能,让你运动的时候不用佩戴那么多繁琐复杂的装备,可以看成是现在运动蓝牙耳机的楷模级作品,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比如蓝牙耳机的通病,那就是传输问题,低码率的传输导致了音质的缺损与降低,让用户无法享受到高品质的好声音,这一点绝对是运动蓝牙耳机的硬伤。&&&&但是这种运动蓝牙耳机的出现,给整个运动蓝牙耳机市场开了个好头,是不是未来的运动蓝牙耳机还能够脱离手机,来完成单独的对于运动和健康的检测,这一款运动蓝牙耳机可能离我们真的不远了。运动蓝牙耳机发展超乎你的想象总结:&&&&与常规的运动数码产品相比,运动蓝牙耳机拥有着提升运动乐趣,增加运动时间等优势,其逐渐提升的功能和整合了多种运动数码产品的特点也让其成为了运动的必备产品。如果朋友们真的觉得运动很枯燥,无法长时间坚持的话,选择一款合适你的运动蓝牙耳机,之后再去户外跑跑步,去健身房玩玩器械,去游泳池展现下身姿,一定会为喜欢运动的你增添更多的乐趣。注:我们ZOL会在近期为朋友们准备全套运动装备的长测,朋友们敬请期待!&&&&&&&&&&&一款合格的运动蓝牙耳机应该考虑的元素有很多,比如运动环境、运动类型、佩戴习惯和防护效果等等都是衡量一款运动蓝牙耳机是否适合您的重要标准,只有选择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运动蓝牙耳机,才能让你在运动当中更好的享受音乐当中的乐趣。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p&蓝牙从业人员怒答一发。&/p&
&p&先下结论:综合外观、佩戴舒适度、音质、续航、价格等各种因素,AirPods对于ios/osx用户,绝对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蓝牙耳机,没有之一。&/p&
&p&外观:延续了earpods简洁流畅的外形,比市面上大多数蓝牙耳机都轻巧美观&/p&
&p&佩戴舒适度:除了被别的东西蹭到,否则怎么甩头都不会掉,并且不会像大部分头戴式耳机那样夹的耳朵疼,长时间佩戴无不适感。两个耳机之间没有线连接,清爽了很多。&/p&
&p&音质:比earpods略强,受限于蓝牙传输的速率,跟专业的有线耳机不能比&/p&
&p&续航:领先了市面上所有蓝牙耳塞一个身段,配合充电盒使用时无任何续航压力&/p&
&p&价格:能做到或者接近以上几点的蓝牙耳机都比它贵&/p&
&img src=&/v2-63fa848b6e570ed1c882_b.jpg& data-rawwidth=&2040& data-rawheight=&1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0& data-original=&/v2-63fa848b6e570ed1c882_r.jpg&&&p&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敲击耳机的动作,即双击呼出Siri,这个操作真的不灵敏,有待改进&/p&
&p&光电传感器用于感应耳机是否已佩戴,即带上播放,取下暂停&/p&
&p&音量调节,切歌只能通过Siri或者手机控制,这个不太方便,影响用户体验&/p&
&p&耳机底部的金属环接触充电盒里的触点时可以充电,耳机放进盒子时是像macbook的充电头一样吸进去的,很方便&/p&
&p&耳机底部的开孔和耳机臂上的小孔构成降噪麦克风&/p&
&p&以上内容其它答主 &a data-hash=&9f57f91ba2bda200d28e& href=&///people/9f57f91ba2bda200d28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9f57f91ba2bda200d28e&&@郭晓光&/a&
&a data-hash=&1b7a8bfde542cbbed6b52f& href=&///people/1b7a8bfde542cbbed6b52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1b7a8bfde542cbbed6b52f&&@暗潮涌&/a& 都有提到,不多说,作为一只工科狗,还是想写点别的。 &/p&
&ol&&li&&b&充电盒&/b&&/li&
&/ol&&p&耳机盒除了给耳机充电之外,还提供耳机开关和配对的功能。打开耳机盒自动和附近的iPhone配对,如果是Android手机或者ios10以下的iPhone,需要长按耳机盒背面的按钮进行配对。9月份看发布会介绍的时候,心想要实现这个功能,耳机盒不是得支持NFC?耳机盒怎么与耳机通讯?难道耳机盒还需要与耳机再建立一条蓝牙链路?上个月拿到AirPods之后,研究了一番,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苹果只是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以并不算黑科技的技术实现了这一系列看似炫酷流畅的很黑科技的用户体验。嗯,这真的很“苹果”。&/p&
&p&传统的蓝牙耳机上,除了音量键外,都会有一个“开/关”键和“播放/暂停”键,一般长按“播放/暂停”键,耳机会进入配对状态,这时候可以从手机的蓝牙界面上搜索到这个耳机,点击之后可以配对。AirPods为了不破坏耳机一体化极高的外形,将这两个功能键“下放”到充电盒上。开关盒子即是开关耳机的蓝牙,长按盒子背面的按钮就可以使耳机进入配对状态。那么盒子的控制信号怎么传递到耳机的呢?那只能是盒子上给耳机充电的金属触点。耳机放入盒子时,盒子通过金属触点以直流信号给耳机充电,打开盒盖或者长按盒子背面的按钮时,会产生一个小信号,叠加在直流信号上传递给耳机,命令耳机进行“开关”和“进入配对状态”的操作。&/p&&img src=&/v2-02e254dee_b.jpg&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v2-02e254dee_r.jpg&&&p&也就是说,如果听歌挺累了,把耳机摘下来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放进盒子里,虽然音乐会暂停,但耳机是一直开着的,还在默默的耗电,当然由于AirPods的低功耗技术比较牛逼,这个耗电并不大。没有盒子的话基本无法对耳机进行操作。&/p&
&p&出于安全性考虑,打开充电盒需要“靠近”手机才会自动弹出配对框,这也并非通过NFC实现,也是通过蓝牙实现的。经实测,盒子和手机距离1米多就可以弹出配对框了,更远的话手机就没有反应,NFC没有这么远的传输距离。目前不确定的是这一功能是通过传统蓝牙(BT)还是低功耗蓝牙(BLE)实现的。比较倾向的BLE,因为BLE是固定功率传输,手机通过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功率衰减可以大致估算出距离,当估算的距离小于1米的时候才弹出配对框。而BT是可变功率传输,无法通过接收功率估算距离,当然也不排除苹果在打开盒子配对时故意将耳机发射功率设置成某一定值的可能&/p&&p&&b&2. 左右耳音频同步&/b&&/p&
&p&9月份看发布会介绍的时候,就很好奇AirPods是怎么实现左右耳音频同步的。因为目前的蓝牙4.2、11月份刚刚发布的蓝牙5.0协议都未涉及左右耳音频同步的解决方案。当时认为手机和左右耳两个耳机分别建立了两条蓝牙链路,分别传输左右声道的音频数据。蓝牙传输的延迟并不确定,两只耳机是怎么进行完美的音频同步呢?拿到耳机后就迫不及待的用蓝牙抓包卡抓了AirPods建立连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发现只能抓到一条蓝牙链路。猜测手机应该只是与其中一只耳机建立链路,通过这只主控耳机将音频转发给另一只耳机,只有当另一只耳机收到音频数据后,两只耳机才同时播放。至于数据转发的过程,抓包卡无法抓到包,应该不是标准蓝牙协议,苹果可能专门为此开发了一套私有协议。&/p&
&p&体验几个星期后,感觉AirPods的左右音频同步做的还是很完美的,几乎没有出现左右声道不匹配的情况,包括偶尔出现的卡顿,也是左右耳机一起卡的。并且在使用时,两只耳机的耗电量明显不一致,总是相差15%左右,算是对以上猜测的一个佐证吧,因为主控耳机要承担更多的数据传输功能,必然更加耗电。至于哪只耳机会是主控耳机,目前看大多数时候都是右耳机耗电量更大,但是如果实际使用中将右耳机距离放远一点,会不会切换主控耳机以节省传输功耗,目前没有做过实验,没法下结论。&/p&&img src=&/v2-eb555b34b0bb1b2c221fa68b585651aa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eb555b34b0bb1b2c221fa68b585651aa_r.jpg&&&br&&p&&b&3. 多设备切换&/b&&/p&
&p&打开耳机盒iPhone弹出配对框时,配对框上会提示“通过iCloud”连接,点选后iCloud会将连接信息上传到云端,这时打开MAC,会在音量图标下出现“通过AirPods输出”的选项,点击大概两三秒时间后,MAC就与AirPods建立了连接,这时候在MAC上播放音乐,声音就从AirPods出来了。&/p&&img src=&/v2-e87e2a1afb3fef7e35a3c5f_b.png& data-rawwidth=&956&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6& data-original=&/v2-e87e2a1afb3fef7e35a3c5f_r.png&&&p&这个过程其实与苹果声称的“无缝切换”还是有些差距的。从iPhone上听歌切换到MAC上听歌时,需要先在MAC上切换输出设备,再在音乐APP上点击播放,两步操作,大概四五秒时间。这是因为苹果只允许AirPods同时与一个设备建立连接,切换设备时,需要先断开与前一个设备的连接,再与后一个设备建立连接。当然由于iCloud的加持,这个过程用户是不可见的。苹果这样设计的初衷应该是出于稳定性和功耗的考虑,只有一条链路存在避免了多链路下容易出现的业务冲突问题,有利于系统稳定性;并且多链路时一条链路处于“激活”状态,同时还需要保持另外几条链路的连接,显然要消耗更多的功耗。而一般的蓝牙耳机,都支持多链路连接。iPhone和MAC同时使用时,分别与二者建立链路,在iPhone上点击播放时,迅速激活与iPhone的链路,与MAC的链路进入sniff低功耗状态,在MAC上点击播放时,又迅速激活与MAC的链路。这种设计多设备切换其实更加迅速,但是带来了功耗的上升。&/p&&p&&b&4. 低功耗与兼容性&/b&&/p&
&img src=&/v2-cdbf9acaacaf_b.png& data-rawwidth=&1486&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86& data-original=&/v2-cdbf9acaacaf_r.png&&&img src=&/v2-b5ce84dbb6aacc07bc1f0035_b.png& data-rawwidth=&1692& data-rawheight=&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92& data-original=&/v2-b5ce84dbb6aacc07bc1f0035_r.png&&&p&相对于单只4克的重量,AirPods单次充电5个小时的续航简直是感人至深。从充电盒的盖子上可以看到充电盒的电池容量为398mAh,可以给AirPods两个耳机充电四五次,每个耳机的电池容量不足50mAh。AirPods的低功耗技术绝对是领先业界一个身段。拿尺寸和AirPods比较相近的Jabra Eclipse做比较,5.5克的重量只能提供3小时的续航(顺便比较一下价格,发现AirPods真心不算贵)。再搭配可以给耳机充电四五次的充电盒,以前蓝牙耳机广受诟病的续航问题在AirPods这里算是被终结了。日常使用中,上厕所的间隙将耳机放回盒子里一小会儿,回来之后耳机几乎就满血复活了;充电盒基本上两三天顺手充一下就可以,基本没什么负担。充电15分钟,使用3小时,倒不是因为充电速度多快,而是由于耳机电池足够小,而苹果的低功耗技术又足够牛逼。&/p&&img src=&/v2-99cfbf8e5798edc3fafd361_b.png& data-rawwidth=&1456& data-rawheight=&9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6& data-original=&/v2-99cfbf8e5798edc3fafd361_r.png&&&img src=&/v2-66a1114653_b.png& data-rawwidth=&1802& data-rawheight=&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2& data-original=&/v2-66a1114653_r.png&&&p&AirPods的功耗能做到极致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只允许单条链路外,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苹果几乎不需要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其他蓝牙厂商在生产蓝牙耳机的时候,一般都会与市面上大多数主流设备进行连接测试,以保证与大多数设备连接都能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否则消费者买到蓝牙耳机后,万一与他们手头的设备不能用,必然恶评一片。兼容性要求的提高必然带来设计复杂性的提升。而AirPods则没有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AirPods不出意外应该采用的是博通的蓝牙芯片,作为蓝牙业界的标杆,大多数厂商在生产蓝牙设备时都会与博通的芯片进行对通测试,使得博通芯片的兼容性天然比小厂商要好,另一方面是,AirPods在设计时只需要考虑与ios/osx设备对通,只需要与自己设备对通自然可以做一些&小动作&甚至开发出一些私有协议来极致的优化功耗。苹果为了提升其生态系统内的用户体验而开发的蓝牙私有协议,经常会被国际蓝牙组织采纳,成为推动蓝牙行业发展的一股重要的力量。&/p&&p&&b&5. 一只耳机能用吗?&/b&&/p&
&p&亲测可用。&/p&
&p&为了做实验,我将一只耳机用放到隔了好几扇门的阳台上,和手机断开连接,另一只耳机放入充电盒,打开盖子时,iPhone上依然会弹出配对界面,并且远处的那只耳机上有红色的警告标志。只是每次弹出配对界面时,上面都有&通过iCloud连接&选项。配对后,左右声道音频数据都从这只耳机出来,可以正常使用。&/p&&img src=&/v2-835fa0c63fcdb64caeb1b1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835fa0c63fcdb64caeb1b1_r.jpg&&&p&那么,两只耳机可以分别连接两台手机使用吗?&br&&/p&
&p&答案也是肯定的。&/p&
&p&先将两只耳机都放入充电盒,开盖和一台手机配对后,拿走盒子和一只耳机,使其和手机断开连接,再将这一只耳机放入盒子里,开盖长按背面按钮,在另一台手机的蓝牙界面上就可以搜索到这只耳机,点击就可以配对了。两只耳机分别配对完成后,即使再在一起,也分别与两台手机连接着,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恢复方法是,将两个耳机都放入盒子中,合上盖子,再重新打开,在一台手机上点配对,两只耳机就都同时连着一台手机了。&/p&
&p&一套耳机两个人用,厨子真是良心-_-&/p&&p&&b&6. AirPods开启的无线未来&/b&&/p&
&p&相比手机的累赘,耳机轻便更适于长时间佩戴。耳机的语音控制使其可以成为未来智能世界的一个非常便捷的入口。并且这个入口没有自带geek属性的Google眼镜生硬,更加易于接受。&/p&
&p&畅想一下,iPhone作为主控设备,AirPods作为输入设备,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方便的智能化未来。比如,当身边的家居设备都可以联网的时候,通过双击AirPods,Siri就可以帮我们开空调,打开电视或者告诉我们今天的行程,抬手间一切尽在掌握。&/p&
蓝牙从业人员怒答一发。
先下结论:综合外观、佩戴舒适度、音质、续航、价格等各种因素,AirPods对于ios/osx用户,绝对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蓝牙耳机,没有之一。
外观:延续了earpods简洁流畅的外形,比市面上大多数蓝牙耳机都轻巧美观
佩戴舒适度:除了被别…
好久不出现的我正在挽救因为过年失去控制的体重。&br&&im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436& src=&/v2-9cb1df87dab5b9f7089b9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v2-9cb1df87dab5b9f7089b9f_r.png&&&br&
跑了三天损失惨重,无数次被耳机线挂到不算,还把陪我多年的挚爱阵亡了,允许我肉痛一分钟。&br&&img data-rawwidth=&285& data-rawheight=&224& src=&/v2-94bc050cfe9c2ee3749cb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br&&br&终于怒下决心要入一款合适的运动耳机。先问了各位新入iphone7的小伙伴,毕竟它的蓝牙耳机是装逼利器。结果……听完建议的我更凌乱了,且不说众说纷纭,听得脑壳儿疼,问题是像我这种颜狗,除了性能,还要它有个好看的外表,性价比也要高,嗯……真是困难啊。&br&&im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267& src=&/v2-3ded94d1df9dad1573f9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br&不过万能的我怎么可能会被这点小事难倒,于是经过多方比较,冒充老司机给大家分享下心得哈。&br&&br&1、 Jabra Elite Sport 捷波朗 臻跃&br&&br&原谅我手残拍出了某宝爆款的既视感,不过手残既真实&im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src=&/v2-2a1f8f7e635e8ccff2be4ad1a0b855c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2a1f8f7e635e8ccff2be4ad1a0b855cd_r.png&&&br&这是捷波朗的一款最新的耳机,也是我最终决定入手的一款耳机。同样是蓝牙立体声耳机,它支持安卓和ios双系统,这方面直接甩苹果几条街。&br&同时配备了一个兼备充电功能的收纳盒,最大的待机时间可以达到二百个小时,真正达到充一次电就可以通话九小时呀。&br&&im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366& src=&/v2-d8e0aff5ba6b9f2ecf5d4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br&最大的体会是,因为有合适的耳翼,即使在许多台阶的广场跑步也不会震掉。难得的是他配有不同大小的耳塞方便选择~让我这种小耳朵星人感受到了地球人类深深的善意。&br&&img data-rawwidth=&245& data-rawheight=&200& src=&/v2-8a3f3f2ff2e75da65d10333ffcede104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5&&&br&还有还有,对于我这种真正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呸,我装的什么逼,他的亮点在于包含心率监测和智能语音教练功能&br&&im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474& src=&/v2-dfbd9c868f4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v2-dfbd9c868f42_r.png&&&br&他可以检测你的心率是不是正常,配合着专业的app ,监视你的运动记录,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当你的运动出现不合理的安排的时候,他会给你提示,或者是给你安排一个专业的指导。&br&&im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649& src=&/v2-ceb64e4adde069c22a85f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v2-ceb64e4adde069c22a85f6_r.png&&&br&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br&&br&2、 拜亚动力耳机&br&
拜亚动力是一家现在的科技制造商,也是主要专注于耳机相关方面的研究,但是,拜亚动力的蓝牙耳机,大多数的都还是有电子线的,还都属于入耳式的蓝牙耳机,应该说他还只是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科技运用。音效上还不错,但也就是单纯的当作耳机用,并不能像捷波朗那样是一款真正无线分体式智能心率监测运动立体声蓝牙耳机。&br&感觉比较适合工作或者学生,不太适合高需求,高标准的人~&br&&br&&img data-rawwidth=&403& data-rawheight=&371& src=&/v2-f923ecffa7c3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br&三、三星运动耳机&br&说完拜亚动力的耳机,在科技行业不得不提的就是三星了吼!三星所覆盖的范围是非常的广泛的,所以他的耳机电子行业也是值得一提的。&br&三星的运动耳机有比较热卖的,就是三星Gear Circle 运动蓝牙耳机,在设计上,这款耳机是项圈形式的设计,所以在美的角度还不错;在智能方面,和臻跃两者都能完成语音的通话,这都是好的蓝牙耳机都需要做到的工作,操控方面,都可以很简单的熟悉操控感方法,一键化的味道很足。&br&但是从运动 角度来说,Jabra臻跃这款会更加的敬业,对运动的敬业,智能化的对人的运动检测以及分析,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三星的circle性价比也是很不错哒~&br&&img data-rawwidth=&230& data-rawheight=&145& src=&/v2-03e859b64fcdf10f49a80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0&&&br&&br&四、缤特力耳机&br&缤特力企业耳机在运动方面不是很强,缤特力耳机主要是潮流化味道很足,对潮流化,对颜色的配色以及装饰都是非常的专业,颜狗真的容易舔屏呀!!!!在待机方面也是能够撑个一天的,新奇的是他们对三维模型的研究很足,让佩戴者能够感觉到佩戴耳机的舒适感,所以,在用于体验方面做的很足,但是智能方面也是一些蓝牙耳机的基本功能,通话等等,但是对于运动的专业性我觉得还是要在提升一下的~&br&&im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94& src=&/v2-20b9de571e2aa66f080b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br&好啦好啦,就说这些,希望能对正在纠结的你们有一点点的帮助啦。我要带上刚刚拔草的装备&br&&im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467& src=&/v2-7ec44a8fa8cbcc9a86fd2ed0c0fe67e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v2-7ec44a8fa8cbcc9a86fd2ed0c0fe67e3_r.png&&&br&去追回我的95斤。&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v2-41f4fa148a83f4d80aa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41f4fa148a83f4d80aa0_r.jpg&&&br&&br&咳咳,就酱……
好久不出现的我正在挽救因为过年失去控制的体重。 跑了三天损失惨重,无数次被耳机线挂到不算,还把陪我多年的挚爱阵亡了,允许我肉痛一分钟。 终于怒下决心要入一款合适的运动耳机。先问了各位新入iphone7的小伙伴,毕竟它的蓝牙耳机是装逼利器。结果………
&p&&b&Bose耳机,主动降噪系列 与运动系列 的总结:&/b&
1、先是 大降噪耳机 qc35 与qc25;
2、再是 小降噪耳机 qc30 与qc20;
3、最后略带 运动耳机 建议。&/p&&p&=====分割线=====
后更新内容:
『如何确定 具体买哪款 主动降噪耳机?』
简要来说:&/p&&p&一、 确定需求:&b&
Ⅰ. 打算追求『音质』的,别买 主动降噪耳机( 如bose qc系列)
①主动降噪耳机的音质:只值 原价格的一半,考虑清楚 能否接受;当然 有失去 会有获得。&/b&
②蓝牙:会有所局限,还可能 丢失细节与掉帧;
③如果一定要追求音质:建议买HiFi、没降噪功能、非蓝牙、镀银线材、动铁\圈铁\无源 的耳机\音箱;顺带一提,不建议购买大火的bose soundlink mini便携音箱等等,因为bose音箱产品线中,跟其运动耳机系列差不多价位的,都是毒毒的;
&b&④不苛刻的耳机使用者(99%):请根本不用在意bose耳机的音质。因为完全绰绰有余了。
Ⅱ. 要『在运动时』使用,别买 主动降噪耳机与普通耳机&/b& &b&①普通耳机,进汗水后 报废是小事;但运动过程中『受伤、听不见周围人\车的提醒』,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尤其是户外运动; &/b&
②专用运动耳机,哪怕是刚过百元的正规厂商品牌,在设计与材质都会特殊;&b&
③稳固性是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是防汗水 与听清环境音;接着是舒适度;最后才是音质;&/b&
④带了线的耳机,无论是不是蓝牙,都不推荐,因为只要有耳机线,就容易勾到东西;
⑤推荐用Plantronics缤特力的backbeat fit,或类似构造的运动耳机,详细原因见文末;&b&
⑥题外话… &/b& &b&户外跑,空气新鲜、时间流逝快、不沉闷、膝盖磨损相对少、后腿肌肉自然发力,但需要环境安全… &/b& &b&跑步机,因为多少会被履带“扯”着往后走,最好设置坡度为2到6度,才能尽量模拟户外跑…
&/b& &b&长期没运动的盆友,或膝盖有伤,或体重过大,不要一开始 就靠跑步来锻炼…&/b& &b&膝盖半月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坏的影响太多…&/b&&/p&&p&&b&下图为bose qc35。&/b&&/p&&img src=&/86ede9ffaec312ccbbf53c_b.png& data-rawwidth=&886&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6& data-original=&/86ede9ffaec312ccbbf53c_r.png&&&p&&b&下图为 qc30。&/b&&/p&&img src=&/acf603acda1ace_b.pn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3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br&&br&&p&&b&Ⅲ. 追求『消除' 偶尔出现的尖锐人声\噪音\高频噪音』,『可酌情买』&/b&
①因为消除不了的,不过能降低一些分贝——产品设计就是如此; &b&
②如果靠降噪来「消除人声\临时的喇叭声」,很容易发生意外;&/b& &b&
Ⅳ. 追求『消除'嘈杂\无规则\普通噪音——尤其是差旅中的发动机声等』,『很推荐买』&/b&
①哪怕不听歌,&b&光带着耳机 开启主动降噪功能,都会感觉穿越到了一个『新世界』,像在密封玻璃瓶里一样&/b&——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作为自来水粉丝的原因。。
②不用的话,永远不会知道 你身边的低分贝噪音有多少。。&/b& &b&也永远不会知道 为了盖过噪音,曾经把音量 增加了多少,还损伤耳膜。。&/b& &b&
二、通常遵循『买新、不买旧』:&/b&
关键是『降噪芯片的性能』一直有所提升,只是提升的越来越慢了(例如qc2\20后)。&/p&&p&&b&三、 大耳机or小耳机? 怎么选择?:&/b& &b&Ⅰ. 『使用场景少、随身的行李空间大、对音场等要求相对高、经常单次使用时间超过20小时、且不愿用移动电源充电』的人:&/b& &b&适合 大耳机qc35、qc25、1\2\3\15;&/b&&/p&&p&&b&Ⅱ. 『追求便携、不喜欢高调带大耳机、经常移动、随身的行李空间少、更追求佩戴稳固性』的人:
适合 小耳塞qc30、qc20;&/b& &b&
附言1:大小耳机之间,降噪性能的差异很小;&/b& 以同一世代的 大耳机qc25与小耳塞qc20来比较的话,因为大耳机并不能 塞紧耳朵孔,所以不分伯仲的;
&b&附言2:其他差别,大多可忽略不计;&/b&例如 &b&降噪续航时间 &/b&等具体丁点儿的信息,就见下文吧;
四、其他品牌的主动降噪耳机?——不推荐:&/b&
Ⅰ. 在sony、华为、bb、b&o、森海等一系列品牌下都能找得到,&b&效果一分钱一分货、三分钱两分货;&/b& &b&Ⅱ. 降噪性能上要比bose略差&/b&,这个观点几乎无争议;「当然这句话不针对愿意花几倍钱来买越来越接近非民用级降噪耳机来做对比的人。。」
&b&Ⅲ. 舒适性比bose差;&/b&「主要说的是耳塞之间的对比,鲨鱼鳍设计应该是佩戴最舒服的了,除了定做的之外。。」
五、买被动降噪耳机?——不一定适合所有人:&/b& &b&一是佩戴不一定舒服;&/b&大多靠物理材质隔绝噪音,大多是入耳式,靠的是 撑胀耳朵孔,达到降噪的目的;「虽然bose小耳塞同样是入耳式,但因为其设计专利,就是舒服一些...」;
&b&二是忘记取下时 容易出意外;&/b&作为真正的全频降噪,佩戴时听不见外界的某些声音,如人声\喇叭声,
&b&三是更可能出现 听诊器效应;&/b&即佩戴时,走路或跑步等情况下有回音;「谢谢@sean Y的补充提醒」
&b&四是没有像&/b&主动降噪耳机一样的&b&一键开关降噪功能;&/b&&/p&&p&========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一、关于 QC 35 与 25。&/u&&/b& &b&1、发售时间:&/b& &b&QC35,16年6月;&/b&&/p&&p&附言:
qc1耳罩式,发售时间2000年;
qc2耳罩式,03年;
qc3压耳式,06年;
qc15耳罩式,09年;
qc25耳罩式,14年。
&b&其中qc3到qc15的进化应该是最大;&/b& &b&不过从qc25开始,bose主动降噪耳机系列 才能在电池耗尽后当普通耳机使用。&/b& &b&
2、产品类型:耳罩式、over ear 耳机。&/b&
拥有大耳机的优点,如『音场与音质』;
&b&缺点是『太占地方』,不适合 常要移动、且行李空间有限、不喜欢高调带大耳机 的人。&/b&&/p&&p&附言:&/p&&p&耳罩式,相当于耳机「包裹住」耳朵;&/p&&p&压耳式,只有qc3是这一种,它的耳机内侧是扁平的。&/p&&img src=&/b4c73b5dbebdd0d225e403ff_b.png& data-rawwidth=&183&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3&&&p&上图为qc35。
3、可能影响到『使用习惯』的改变:&/b& &b&
① 电池方面(电池时间 = 主动降噪时间)
—— 关键是「新款qc35不能换电池,旧款qc25能换电池」。&/b& &b&新款 qc35,一次最多使用40小时的有线降噪(略多5小时,),20 小时的无线降噪 &/b&——消耗的是&b& 内部锂电池&/b&。
&b&旧款 qc25,一次最多使用 35 小时的 有线降噪(没无线蓝牙功能)&/b&——消耗的是&b& 普通电池&/b&;所以,能多带几节电池做备用。
附言:&/b&
1. &b&没电后,&/b&能插一根线,做为普通耳机来使用,只是没降噪能力了;
2. &b&长距离路程&/b&,单次使用时间通常会超过20小时; &b&短距离&/b&,通常3~5小时。
3. &b&充电,&/b&可用 移动电源\手机充电头+microUSB常见数据线,电流1A上下,电压5V上下,这都是常规参数。&/p&&p&&b&②『音质』:&/b&
1. 音质略有提升,但&b&对主动降噪耳机的客户群来说,音质方面的意义有限。
2. bose在降噪上,是民用里最好的;在音质上,只等同于50%价钱的耳机音质。&/b&
——一定要追求音质,可选用 b&o、惠威 等等品牌的产品;
——尽量用有线,至少不要用蓝牙,哪怕用airplay等等新型协议都好一些;
——bose的大多产品,天生低音浑浊,但一般人(99%)难听得出来,如果不把几台设备放在一起,是比较不出优劣的。比如我…
&b&3.蓝牙,偶尔会丢帧与丢失细节。蓝牙的通病。&/b& &b&
③『降噪能力』:&/b&
④舒适性:&/b& &b&1. 佩戴眼镜的人&/b&,使用这两款耳机都影响不大;
&b&2. 大耳机的重力略大&/b&,但一般都能适应。
⑤耐折腾程度、听诊器效果、配套软件与服务 等细节:&/b& &b&1. 前两项&/b&,大耳机比小耳机好一丁点;毕竟 小耳机 追求的是精细\便携;
&b&2. 从qc35、qc30开始,多了手机软件的支持&/b& &b&——用于 调节主动降噪的程度 与均衡器 等;&/b& &b&——只能说 &/b&聊胜于无。&/p&&p&&b&⑥外观:&/b&
改变不大,见仁见智。
一定要推荐的话,还是qc35。
只是因为耳机通常买新不买旧。&/p&&p&========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二、关于QC 30 与 qc20。&/u&
1、发售时间:&/b&
qc30,16年9月。
qc20,13年。
2、产品类型:『鲨鱼鳍』耳塞、小耳机。&/b& &b&
个人感觉,&/b& &b&耳塞中 佩戴最舒适的是 bose特有的鲨鱼鳍耳塞了…&/b& &b&1. 上方的软橡胶,能&卡&在耳朵的褶皱\凹痕里;&/b& &b&这种材料与设计,既难脱落、又很舒适;&/b& &b&2. 塞入耳朵孔的橡胶,也略有不同。&/b& &b&3. 相反的,&/b&大多入耳式耳机(被动降噪),要靠&b& 撑胀耳朵孔 &/b&来获得更好的音质效果。&/p&&p&小耳机适合『追求便携、不喜欢高调带大耳机、经常移动、随身的行李空间少、更追求佩戴稳固性』的人。&/p&&p&&b&3、可能影响到『使用习惯』的改变:
① 电池方面 (电池时间 = 主动降噪时间)&/b& &b&旧款 qc20,一次最多使用 16 小时的 有线 降噪(没无线蓝牙功能)&/b&;
&b&新款 qc30,一次最多使用 10小时的
无线 降噪 &/b&。&/p&&p&附言:依旧可以用 移动电源or手机充电头+microUSB常见数据线 来充电,电流1A上下,电压5V上下,都是常见参数。&/p&&br&&img src=&/0ebb7aa8f154ce06f5d54e0cdb58b7b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ebb7aa8f154ce06f5d54e0cdb58b7b1_r.jpg&&&p&&b&上图为qc20。&/b&&/p&&br&&img src=&/66c41aaac7f02adae94505_b.pn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br&&p&&b&上图,均为 qc30。&/b&&/p&&p&&b&②『音质』:&/b&
——挑剔音质就不要选bose的qc(主动降噪)系列了,具体见文首。
③『降噪能力』:&/b&
小耳机qc20接近全频降噪,加上鲨鱼鳍设计,与大耳机qc25不分伯仲;小耳机qc30与其他产品的比较结果,待定;
④舒适性:&/b&
推荐。 原因见上文。
⑤材质、听诊器效果等细节&/b&
不是特挑剔的话,可忽略此点。
⑥外观:&/b&
个人感觉,qc30各个方面都变丑了。
qc20还算延续了n年来的传统bose耳塞外观,而且有新设计元素;&/p&&img src=&/434ba26cfb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34ba26cfbc_r.jpg&&&p&&b&上图为 qc 20!&/b&&/p&&br&&p&对比来说:
&b&①qc30 耳塞头 外侧面&/b&,
&b&——完全摒弃了bose小耳塞 沿用了十几年的经典设计…&/b& 可以说是一丁点痕迹都不留… 换个logo绝对看不出是bose…
——&b&不能忍的是。。粗糙设计感与价格一点都不匹配… 被&/b&取而代之的是一个&b&普通圆形&/b&。。&b&跟许多低端耳机 的设计 无异。。&/b& &b&②更不用说,戴在脖子上的蜜汁尴尬&/b& &b&——我的第一反应是 这是阿拉伯的项圈(头箍)&/b&么?~&b& 正好同为固定作用。&/b&
——大步跑步时,项圈容易一跳一跳的。(比如赶飞机、追人时,自己或许察觉不到,但都会以15+km/h的速度跑步的,短跑嘛)&/p&&p&下图为qc30。&/p&&img src=&/17ad9d76fe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7ad9d76fec_r.jpg&&&br&&img src=&/db14c65c3fb767cc0fa89cb_b.png&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2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3&&&br&&img src=&/4dcdda3e64cb557ccc37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1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br&&p&&b&上图为 qc 30。&/b&&/p&&br&&p&&b&⑦无线降噪 + “隐形”的无线蓝牙 ——这是一个趋势:&/b&&/p&&p&&b&Ⅰ. qc30是(半)无线耳机,以蓝牙为协议;(qc20是有线的); &/b&&/p&&p&&b&Ⅱ. 但是!&/b&&/p&&p&&b&其他蓝牙耳机品牌&/b&,都尽可能在设计&b&『纯粹的无线蓝牙耳机』&/b&了,也做的越来越&隐形&!&/p&&p&不过价格主要在200刀到500刀;&/p&&p&而且小缺点都不少,不过这是一个趋势:&/p&&img src=&/9c1896deebfcc3bf580e9_b.png& data-rawwidth=&217& data-rawheight=&2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7&&&br&&p&上图为2016年三星新款蓝牙耳机。&/p&&img src=&/f6beeafd2869bea6528e_b.pn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f6beeafd2869bea6528e_r.png&&&p&上图为2014年 靠众筹做营销的德国新品牌耳机;「小缺点太多,等发布新款吧」。&/p&&p&&b&&u&三、运动耳机篇。&/u&&/b& &b&
1、发售时间:&/b&
bose在2016年前,推出了n款有线运动耳机;&/p&&p&2016年9月,bose发售2款无线运动耳机,
一个带心率测试功能、一个不带。
2、选购要点:&/b& &b&①非运动耳机,不推荐&/b&在运动中使用——易报废、易发生意外,具体原因 在文章开篇有提。
&b&②运动耳机 有线版, 大步跑步中,容易碰到线&/b&(除非一开始就整理得特别好);
&b&③运动耳机 无线版 或各种音箱,&/b&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3、个人推荐:
无线运动耳机,推荐 Plantronics缤特力的backbeat fit;&/b& &b&①优点是:续航8小时,开放耳塞、安全设计,无线蓝牙,不容易脱落,防水,柔软,相对精致;适合健身时间较长的人;
②缺点是:降噪能力差,在嘈杂地方不好用蓝牙打电话。&/b&&/p&&p&附言:爱游泳的人,可以用索尼的、或者 一些 骨传导防水耳机。
附言2:商务蓝牙耳机,Plantronics缤特力的也不错,通话降噪能力 刚刚的。(传出去的声音)
4、运动中的注意事项。&/b& &b&①听音乐的app,&/b&
推荐『&b&跑调&/b&』这款软件——能根据 运动节拍 来调整 音乐节奏;二能每次在wifi环境下更新一遍歌单;要下载的话,在搜索引擎里 搜关键词,『跑调+app;
&b&②学习外语\听新闻等,&/b&
能听一些不需要太集中精力的材料,当背景音,来「磨耳朵」。
&b&③有氧运动,适合用运动耳机,&/b&
主要指 耐力训练、持续时间长、强度相对低,如跑步、游泳等运动;
&b&④无氧运动,酌情用运动耳机;因为要更注意动作的准确性。&/b&
主要指力量训练、持续时间短、强度高,如仰卧起坐、哑铃等运动;&/p&&p&&b&附言:&/b&&/p&&p&&b&「无论男生or女生,无论增肌还是减脂,都要做一定量的无氧运动啊;&/b&&/p&&p&&b&只要多注意&/b&『&b&拉伸肌肉、均衡锻炼&/b&』&b&每一块肌肉,就会更好看;比如哪怕是小肌群‘小腿’,都有好几块肌肉。。。&/b&&/p&&p&&b&反之不这样的话,容易像芭蕾舞演员的小腿,因为总是踮脚尖,只锻炼腿肚子肌肉(腓肠肌);深层的比目鱼肌就锻炼不到;」&/b&&/p&&img src=&/5d0dfa5f569b3b5057e1ba_b.pn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5d0dfa5f569b3b5057e1ba_r.png&&&br&&p&上图为bose sound sport pulse运动耳机,续航6小时。
⑤附带心率测试功能的耳机?——精准性 待议;
更多只能测「心率变化的 大概趋势」,但精准性不够:&/b& &b&同时,精确的心率区间 有用,但比起
饮食与坚持 ,&/b&就没那么重要了;
最后,如果一定要精确心率,比如 户外运动、或有心疾的人、或追求极限效率的减脂等等。 那就用 心率带+心率手表 之类的把。&/p&&p&真麻烦。。&/p&
Bose耳机,主动降噪系列 与运动系列 的总结:
1、先是 大降噪耳机 qc35 与qc25;
2、再是 小降噪耳机 qc30 与qc20;
3、最后略带 运动耳机 建议。=====分割线=====
后更新内容:
『如何确定 具体买哪款 主动降噪耳机?』
简要来说:一、 确定需求:
&p&我们“有调评测”购入了&b&21款主流&/b&的蓝牙耳机并进行了评测,帮你找出合适的蓝牙耳机。&/p&&p&按照苹果的作风,iPhone8肯定也会和去年发布的iPhone7一样去掉耳机孔,这就会使得更多的用户将目光投向蓝牙耳机,毕竟&b&少了一个接口&/b&还是比较麻烦的。&/p&&p&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蓝牙耳机呢?&/p&&p&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耳机的人当中,因为大部分选择的是耳塞式,而头戴式的占比较少,所以本次评测主要以耳塞(立体声)为主,头戴的我们日后再说~&/p&&img src=&/v2-e82a6a9aec7aee5d0b01f24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82a6a9aec7aee5d0b01f24d_r.png&&&br&&img src=&/v2-1fea48bba47d464f1fb2c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fea48bba47d464f1fb2c6_r.png&&&p&我们选取了300~2500元价格区间内,知名度较高的&b&11个品牌21款&/b&蓝牙耳机进行评测。&/p&&img src=&/v2-54f43a680ed1eb6ec6231311bfb5fa8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54f43a680ed1eb6ec6231311bfb5fa8d_r.png&&&p&图中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p&&img src=&/v2-38c99bdc304c09460e0a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8c99bdc304c09460e0ab_r.png&&&p&&i&(价格为有调当时购入的价格,采购于京东商城或品牌天猫旗舰店)&/i&&/p&&img src=&/v2-ee6e9cdf73f7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e6e9cdf73f7_r.png&&&p&蓝牙耳机工作原理&/p&&p&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如图的四个步骤:&/p&&img src=&/v2-bb0b1db86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b0b1db86a_r.png&&&p&手机中的解码芯片对MP3等音乐文件进行&b&解码&/b&,产生&b&数字信号&/b&并通过蓝牙发送给蓝牙耳机;&/p&&ul&&li&蓝牙耳机接收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耳机内部的&b&数模转换芯片&/b&,把它转换成人耳能听懂的&b&模拟信号&/b&;&/li&&li&将模拟信号进行&b&放大&/b&,需要用到耳机内部的信号放大芯片;&/li&&li&耳机单元接收放大后的信号并发出声音,此时耳朵便听到了&b&音乐声&/b&。&/li&&/ul&&h2&蓝牙耳机听个响?&/h2&&p&然而一直以来,蓝牙耳机的音质却饱受诟病,在发烧友圈中甚至经常流传“蓝牙耳机听个响”这个说法,其原因主要有两点:&/p&&ul&&li&蓝牙传输音频数据时对音频进行了有损压缩,损失了音质;&/li&&li&数模转换、放大都在蓝牙耳机内部完成,在那么小的体积上想同时做好这两件事&b&就很难了&/b&,所以为了便携和价格,进一步&b&牺牲音质&/b&。&/li&&/ul&&p&其中第二点是最主要的原因,了解蓝牙耳机原理之后我们知道,要使蓝牙耳机正常工作,需要在耳机外壳中装入电池、蓝牙模块、数模转换电路、放大电路、耳机单元等等一系列组件,这就十分考验厂商的产品&b&设计能力&/b&以及&b&综合技术实力&/b&。然而做到这一步,也仅仅是满足了“发声”的需求。想要声音好听,还需要&b&调音&/b&,这个环节要验证不同材料不同振膜不同线材下,耳机声音的具体表现,总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也是厂商的主要研发成本。&/p&&blockquote&简单来说,蓝牙耳机是一种妥协思维的产物,为了摆脱耳机线的束缚而降低了部分音质。不过目前来看,传统耳机大厂做出来的蓝牙耳机音质普遍比较好(当然价格也较贵),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对音乐的欣赏需求,而那些小厂出品的低价蓝牙耳机确实也就只能“听个响”了。&/blockquote&&h2&常见英文缩写介绍&/h2&&ul&&li&&b&NFC:&/b&近场通讯技术,佩戴了此功能的蓝牙耳机可以通过与播放设备触碰的方式,进行快速配对连接。&/li&&li&&b&AAC:&/b&杜比实验室提供的技术,是一种高压缩比的编码算法,Apple music上有大量的AAC音频,同码率下音质优于MP3,iPhone进行蓝牙传输时会使用AAC编码。&/li&&li&&b&AptX:&/b&高通主推的编码技术,比传统蓝牙编码效率更高,声音保留的细节更多。大部分安卓新机配备AptX,但需要蓝牙耳机也支持AptX才能发挥效果。&/li&&li&&b&LDAC:&/b&索尼自己研制的一项蓝牙传输技术,可传输3倍于普通蓝牙的数据,实现在蓝牙下播放无损音乐,不过仅有索尼设备支持这项技术。&/li&&/ul&&p&简单来说,在&b&传输码率&/b&上,AAC&AptX&LDAC。从音源来看,假如播放的都是无损音乐,那么&b&实际听感&/b&AAC&AptX&LDAC,但由于绝大部分用户使用网易云或者QQ音乐等网络播放器,音源主要为128K或者320K的MP3,所以实际听感上这几种编码模式并没有明显区别。&/p&&img src=&/v2-930eaabc22ffeb1536aed0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30eaabc22ffeb1536aed08_r.png&&&p&对于蓝牙耳机而言,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b&戴着舒不舒服,声音表现如何,以及电池能坚持多久&/b&。另外,&b&外观&/b&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毕竟耳机作为随身之物,已经逐渐成为配饰的一种。&/p&&p&因此,我们主要根据&b&外观、佩戴、声音、续航&/b&这几个大方向来对这些蓝牙耳机进行评测,此外,还考虑了除声音之外的&b&其他性能&/b&(连接距离&稳定性、通话质量、操控性),以及&b&附加功能&/b&(快充、降噪、NFC、防水等),每一个方向都注明了所占的分数,详细见下表。&/p&&img src=&/v2-ea2ef0f66e8b77ae25f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a2ef0f66e8b77ae25ff_r.png&&&p&&b&声音与佩戴&/b&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两点。声音好,戴着舒适,才能称之为好耳机,所以分别占了20、30分。其次是&b&外观与续航&/b&,耳机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到底买不买,而且有足够续航的产品才能让人用的舒服,因此外观15分,续航10分。接着是其他性能,包括连接距离&稳定性5分,通话质量5分,操控性10分。最后是附加功能,此项一般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占5分。&/p&&h2&外观(满分15)&/h2&&p&我们根据耳机的&b&质感和做工&/b&来评判耳机的外观,另外,配件的&b&丰富程度&/b&也是评判标准之一。&/p&&p&做工与质感(满分10)&/p&&p&耳机做工怎么样,往往体现在耳机和线材有无毛糙感,接合处缝隙是否均匀。而耳机的质感,则由耳机的材质、表面处理方式,以及拿在手上的手感决定&/p&&img src=&/v2-073dea6081cd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73dea6081cdb_r.png&&&p&我们根据以上标准对这21款耳机进行考量,5分以下为低分,8分以上为高分。&/p&&blockquote&鉴于篇幅有限,不可能在每个维度下都把21款耳机详细列出来,因此,我们在每个维度下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耳机进行说明。&/blockquote&&ul&&li&&b&B&O H5&/b&&/li&&/ul&&p&拥有纯正北欧血统的B&O可谓耳机界的苹果,以设计和外观独领风骚,耳机面板采用了&b&阳极氧化铝&/b&,经过了&b&15道&/b&工序才打造出如此精美的外观,表面还有激光蚀刻的B&O Logo,辅以耐磨的编制线材,给人一种&b&轻奢&/b&的感觉,得到了9.5的高分。&/p&&img src=&/v2-faead14ff5fe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aead14ff5fef_r.png&&&p&&b&Bose QC30&/b&&/p&&p&虽说主体仍是塑料,但是无论是项圈还是耳机塞体,摸上去都比较顺滑,耳塞上除了有很多用于收集外部噪音的孔洞外,还经过了精细的&b&喷涂处理&/b&,看起来比一般的塑料多了不少质感,因此得分8.5。&/p&&img src=&/v2-472d34790aba9f3c106a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2d34790aba9f3c106aa_r.png&&&p&&b&Jabra Sport Rox&/b&&/p&&p&耳机面板采用了高端耳机才会使用的金属材质,并经过&b&金属拉丝&/b&处理,线控部位采用了与耳机面板相同的材质和处理方式,质感很足,因此得8分。&/p&&img src=&/v2-92eda2fab58efe3d37cfa7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2eda2fab58efe3d37cfa7_r.png&&&br&&img src=&/v2-cbc8b3f73ba97bf44a1d52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bc8b3f73ba97bf44a1d52_r.png&&&p&&b&Monster Clarity Wireless&/b&&/p&&p&耳机整体采用塑料+橡胶,但魔声一直走的是比较&b&炫酷&/b&的路线,在耳机上多处采用高光塑料,让耳机看起来很光亮。整体来说,感觉质感对得起价位,所以得分6.5。&/p&&img src=&/v2-521a122bc0b3f005b53f6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521a122bc0b3f005b53f65_r.png&&&p&&b&飞利浦SHQ8300&/b&&/p&&p&耳机采用平头塞设计,通体为塑料材质,并套上橡胶耳套,耳机塞体末端与耳套采用了相同的橡胶材质。造型与配色比较一般,拿在手上质感很轻。从外观设计上看&b&感觉不属于500元&/b&这个价位的产品,所以得4分。&/p&&img src=&/v2-ed782aee06d117a0ef0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782aee06d117a0ef03_r.png&&&p&&b&做工&质感分数表&/b&&/p&&img src=&/v2-75476caa3c832b95df66e84bb04edc0d_b.pn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v2-75476caa3c832b95df66e84bb04edc0d_r.png&&&p&可以看出,在做工与质感方面,由于高价耳塞广泛采用金属,并且对塑料打磨得很精细,所以整体做工与质感明显优于低价耳塞。但也有例外,比如中价位的Jabra sport rox,质感可以达到千元价位的水准。&/p&&p&配件&/p&&p&绝大部分耳机都会标配3组不同大小的耳套或者耳翼来适配不同人的耳道,除此之外,还会提供收纳包、臂带等一些额外的配件。我们根据配件的丰富程度,以及实用性进行评分。&/p&&p&配件&b&最丰富&/b&的是天龙W200,除了标配的皮质收纳包、充电线耳机线、3组耳套外,还附带了登山扣和飞机插头。皮质收纳包档次较高,而且保护性不错,所以配件方面天龙W200得到5分满分。&/p&&img src=&/v2-408ee2a9fed4f3accdaff16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08ee2a9fed4f3accdaff16d_r.png&&&p&Jabra Elite Sport配件也相当丰富,附赠了6组耳套,3对耳翼,以及充电收纳盒。耳套分为硅胶套和海绵套,能让用户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收纳盒为塑料材质,保护性较强,且可以为耳机额外提供6小时的续航,所以Elite Sport也得到了5分满分。&/p&&img src=&/v2-a4d50b4fe2db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4d50b4fe2db3_r.png&&&p&JBL X UA和Powerbeats3都配备了非常精致的配件,JBL X UA有一个质感很好的硅胶收纳包以及5对不同的耳套。Powerbeats3也配备了一个质感不错的硅胶包,但只附带了基本的3对耳套,不过却赠送了3个月的Apple Music。总的说来,两者都得到4分。&/p&&img src=&/v2-1a89c81c38e4dbfe5c48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a89c81c38e4dbfe5c485_r.png&&&p&而缤特力Backbeat fit的配件就显得很少,由于耳机采用了不可拆卸设计,无法更换耳套,所以也就没有标配耳套,另外赠送了一个作用不大的臂带,用于绑手机,所以得2分。&/p&&img src=&/v2-0a418fbefc6a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a418fbefc6ae_r.png&&&p&&b&外观部分分数表&/b&&/p&&img src=&/v2-ba86e6e1f126b347ab700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a86e6e1f126b347ab7005_r.png&&&p&佩戴(满分20分)&/p&&p&我们从&b&佩戴稳固性、佩戴舒适度&/b&这两个角度来衡量这21款耳机。&/p&&p&佩戴稳固性(满分10分)&/p&&p&首先通过甩头15秒来测试耳机戴着到底牢不牢固。掉落的耳机记为2分。&/p&&p&测试前,先摘下眼镜。。。&/p&&img src=&/v2-1cfd576b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cfd576be_r.png&&&p&首先上阵的是B&O H5,因为耳塞体积较大,而且&b&没有耳翼支撑&/b&,就算是日常佩戴也很容易从耳道中滑出,甩头的话分分钟就掉出来了。&/p&&img src=&/v2-df50ff86eafa1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f50ff86eafa15_r.png&&&p&而之前被黑的飞起的Airpods,戴上去能够牢牢卡住耳道,就算&b&经过剧烈的甩头都不会掉&/b&,所以说想在大街上捡到落单的Airpods应该很难。&/p&&img src=&/v2-7fba0f63e75d6e2990a2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fba0f63e75d6e2990a25_r.png&&&p&同样采用真·无线设计的Jabra Elite Sport,由于耳机外面套有耳翼且采用入耳式设计,因此也完全甩不掉。&/p&&img src=&/v2-e5b43ec9bbf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5b43ec9bbfd_r.png&&&p&本轮测试中,没有通过的耳机有:Jabra halo smart,魔声Clarity,索尼EX750BT,B&O H5。说明没有配备耳翼的耳机稳固性都属于比较差的。&/p&&p&佩戴舒适度(满分10分)&/p&&p&接着,为了具体考量佩戴牢固性和舒适度,有调还来到了健身房,进行跑步测试。调整好合适的耳套大小后,让不同耳道大小的男生女生进行试戴,在跑步机上经历3km的匀速跑步(速度为8km/h)后,通过参测人员的主观感受打分。&/p&&p&&b&跑步机上的佩戴图:&/b&&/p&&img src=&/v2-bdf0aed5a7d9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df0aed5a7d9_r.png&&&p&&i&Powerbeats 3&/i&&/p&&img src=&/v2-b67ba38693bab6cded4c0d3e7d82d5f1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67ba38693bab6cded4c0d3e7d82d5f1_r.png&&&p&&i&JBL Reflect mini BT&/i&&/p&&p&通过测试,耳挂类的耳机基本没有掉落的可能,但是舒适度差别较大,舒适度最差的是天龙W200,虽说戴上去很稳固,但是因为耳机本体又厚又重,所以没戴多久便觉得不舒服,经常有一种被硌到的感觉。整体舒适度相当差。&/p&&img src=&/v2-045d971fb12f9796bda3e852c0084fc1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45d971fb12f9796bda3e852c0084fc1_r.png&&&p&&i&天龙W200佩戴效果&/i&&/p&&p&项圈式耳机中,因为项圈套在脖子上,整体比较稳固,在日常走路或者小步慢跑的时候晃动很小,但如果快跑的话就会有大幅晃动。因此项圈式耳机日常使用基本没有舒适度上的问题,但&b&不适合激烈运动&/b&。&/p&&img src=&/v2-be54cf254a85b2ddd166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e54cf254a85b2ddd1666_r.png&&&p&&i&Bose QC30佩戴效果&/i&&/p&&p&入耳式耳机中,JBL Reflect,魔声clarity这种塞体较大的耳机,稳固性较差,而Bose专利的鲨鱼鳍耳套和JBL的专利防脱落技术,使得佩戴上又稳固又舒适。&/p&&img src=&/v2-66ccf168de371cb8e3d2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6ccf168de371cb8e3d2c_r.png&&&p&&i&JBL X UA佩戴效果&/i&&/p&&p&&b&佩戴分数表&/b&&/p&&img src=&/v2-cc4f4c8fa991e3cbec82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c4f4c8fa991e3cbec823_r.png&&&p&下面是有代表性的佩戴感受:&/p&&p&@陈老湿:Powerbeats3质地很柔软,耳挂与耳朵的贴合程度很好,耳套大小合适,戴上后跑20分钟,不觉得发胀,整体舒适度很棒。&/p&&p&@王椰子:我耳道比较小,JBL Reflect mini需要换上最小号的耳翼,调整角度后,耳翼能够卡在耳朵里,使得佩戴比较稳固,跑步过程中晃动程度比较小,没有不舒服的感觉。&/p&&p&@李大猫:JBL X UA的专利佩戴技术很赞,戴入后转一定的角度就会变得非常牢固,跑步的时候无论怎么晃,都很稳,几乎没有晃动,而且跑久了也没有胀痛感。&/p&&h2&声音(满分30分)&/h2&&p&声音作为衡量一个耳机好坏的基本标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选取了网易云音乐上评论超级多的几首歌曲进行测试,按照&b&低频、人声、层次感&/b&(人声有没有被低频盖住,能否听清楚伴奏乐器)进行划分,根据主观听感打分。因为这三个维度都很能体现耳机到底合不合用户胃口,所以各占10分。&/p&&p&本次测试以iPhone6S Plus作为播放设备,所有歌曲均从Apple Music上下载。前文的科普中有提到过对听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音源,而是耳机本身。以iPhone作为前端,能够公平的反应出每个耳机声音的差异。&/p&&p&&b&试听曲&/b&&/p&&img src=&/v2-399baecc5a37ac8ed8e37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99baecc5a37ac8ed8e37d_r.png&&&p&这几首歌分别是《See you again》、《小幸运》、《晴天》,相信大家应该非常熟悉。&/p&&p&下面选取了几款有代表性的耳机,做一个声音简评,需要注意的是,声音作为一个&b&比较主观&/b&的东西,每个人听到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音频产品才会引发如此多的讨论。以下文字基于的是个人的视听感受。&/p&&p&JBL X UA&/p&&img src=&/v2-9a720e42cf0d511a34fab4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a720e42cf0d511a34fab4_r.png&&&p&低频量感适中,质感不错,听起来&b&很弹&/b&;人声&b&密度相当大&/b&,比较贴耳,三频比较中正,容易分清乐器位置,层次感很好。总之整体的听感很不错,低频、人声、层次感分别得到8、9、9分,总计26分。&/p&&p&索尼XB80BS & EX750BT&/p&&img src=&/v2-653c1a3f521a2f74d899a89be8b7b30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53c1a3f521a2f74d899a89be8b7b303_r.png&&&p&索尼的这两个耳机,调音风格很类似,都是在保证有质有量低频的同时,重点突出人声,而且层次感做得也很到位。区别在于XB80BS特意加强了低音,低频的量感比较大,但是质感却不如EX750BT,导致层次感也没有EX750BT好。XB80S和EX750BT分别得分21.5、23.5。&/p&&p&Airpods&/p&&img src=&/v2-c81cd4fc89ed64b4f21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81cd4fc89ed64b4f213_r.png&&&p&低频量感较少,弹性很好,中频结实有力,人声密度不错,高频与Earpods差不多,层次明晰。整体可以看做是Earpods的升级版,在蓝牙耳机中属于素质听感靠前的位置。低频、人声、层次感分别得到6、8、7分,总计21分。&/p&&p&Bose Soundsport & QC30&/p&&img src=&/v2-1ffae75d8bcbcadabb1e64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ffae75d8bcbcadabb1e64a_r.png&&&p&这两款师出同门的耳机,调音路线也非常接近,两者的低频都具有不错的量感和质感,且人声密度较为优秀。区别在于QC30对于低频有所加强,但人声密度稍微不如soundsport。另外,由于加入了降噪,使得声音的层次感变弱了,不如soundsport。Soundsport和QC30分别得分21.5、21。&/p&&p&飞利浦SHQ8300&/p&&img src=&/v2-adb9e486e2c8d7a66a773f724c049ca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db9e486e2c8d7a66a773f724c049ca8_r.png&&&p&低频量感比较少,但弹性不错,人声密度较好,声音整体通透,容易听出乐器的层次感。整体听来感觉&b&很耐听&/b&,低频、人声、层次感分别得到6.5、7、6.5分,总计20分。&/p&&p&天龙W200&/p&&img src=&/v2-e9f6b983a0f800ed8667bea706b94731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9f6b983a0f800ed8667bea706b94731_r.png&&&p&低频量感很大,有一种轰头的感觉,低频质感一般,听起来非常混。人声密度还行,但很容易被低频盖住,导致乐器也难以分辨。&b&整体听感相当差&/b&。低频、人声、层次感分别得分3、5、2分,总计10分。&/p&&p&JBL Reflect & Reflect Mi&/p&&img src=&/v2-fe45b9f7d63b44f87180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e45b9f7d63b44f87180_r.png&&&p&开始播放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声音又闷又混,低频量感较大但毫无质感,人声比较难听清楚,层次感很弱,整体听感很不好。而它的兄弟型号Reflect Mini,也有相同的毛病,但相比Reflect,在低频和层次感方面,有一点点的改善。Reflect和Mini分别得分9、13分。&/p&&p&&b&声音部分测试结果&/b&&/p&&img src=&/v2-f03da76c4dbdaf33df2e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03da76c4dbdaf33df2eb_r.png&&&p&续航(满分20分)&/p&&p&将每个耳机调整至&b&50%音量&/b&,然后连续不断的播放,直到电量耗尽为止,统计续航时间。&/p&&img src=&/v2-fc3cf801ff147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c3cf801ff147c_r.png&&&p&对于耳塞式蓝牙耳机来说, 实际播放时间&b&6小时&/b&,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超过6小时,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一般连续听2小时以上会明显感到疲劳),可以3~4天充一次电,体验还不错。如果续航只有4~6小时,充电就会比较频繁,影响使用体验。因此,本次测试将续航达到6小时记为6分,在6小时的基础上每超过1小时加1分,少于1小时扣1分,超过10小时记为满分10分。&/p&&p&情况特殊的是Airpods,虽说耳机本体的续航时间为4.5小时,但是由于配备了充电盒可以随时充电,实际续航时间&b&超过20小时&/b&,且具备&b&快充&/b&功能,所以也将其记为满分。而采用同样设计理念的Jabra Elite Sport,耳机本体续航时间为2.5小时,配合充电盒一共具有7小时的续航,也有快充功能,所以将其记为7分。&/p&&p&&b&续航部分测试结果:&/b&&/p&&img src=&/v2-e3d4ff44d75cc08eb72f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3d4ff44d75cc08eb72f3_r.png&&&p&其他性能(满分20分)&/p&&p&操控性(满分10分)&/p&&p&我们根据操作难易度、按键手感进行主观打分,满分各为5分。&/p&&p&&b&操作难易度:&/b&根据切歌、播放暂停、调节音量是否方便进行主观打分。&/p&&p&&b&按键手感:&/b&根据按键回弹速度、按键软硬度进行主观打分。&/p&&p&通过测试发现,将三键线控与耳机分离出来,是&b&最简单&/b&的操控方式,直接按压就可进行播放暂停、调整音量、切歌的操作。而那种将线控整合到耳挂/项圈上的耳机,大多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首先要记住记忆按键的位置,其次,在按键的时候还需要用手保持耳机的稳定,不然很容易让耳机从耳道中偏离,进而需要重新调整佩戴。&/p&&img src=&/v2-b26d92d87afe0f08e8e20f877ca88457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26d92d87afe0f08e8e20f877ca88457_r.png&&&p&因此,对于采用线控分离设计的耳机,我们给出4分的难易度得分,而对非线控分离的耳机给出2分的难易度得分,之后再根据按键手感、按键大小和分布进行增减分。&/p&&p&魔声Clarity配备了宽大显眼的按键,而且是凸起的,很容易操作,因此得到8分&/p&&img src=&/v2-a2c8fed47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2c8fed478_r.png&&&p&Jabra Elite Sport的按键比较小,而且有点硬,操作的时候需要找到支撑才能按下按键,比较麻烦,得4分。&/p&&img src=&/v2-102cfc7c15f4118553cb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02cfc7c15f4118553cbd_r.png&&&p&缤特力Backbeat 3.0的操控很独特,调整音量是通过一个细小凸起的按键完成,&b&短按&/b&提高音量,&b&长按&/b&降低,操作起来&b&很容易误操作&/b&。再加上采用的是将按钮整合到耳机上的设计,所以只有3分。&/p&&img src=&/v2-729c28becb0ec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29c28becb0ecf_r.png&&&p&最特殊的是Airpods,耳机一个按键都没有,由于配备了光学和运动传感器,在摘下一侧耳机后会&b&自动暂停&/b&,很智能。但是调节音量和切歌很麻烦,需要双击呼出siri然后说话让siri来执行语音指令,否则只能通过手机来调节。综合来说给出6分。&/p&&img src=&/v2-4d228c7f9e07a403bda9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质好的蓝牙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