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2017年蛋鸡养殖前景效益

如何提高笼养蛋鸡的经济效益
【编辑日期:】 【来源:
中国农业推广网】 【点击数:】
  一要千方百计节省饲料,降低料蛋比,这是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关键。坚持少喂勤添,日喂四次,食槽不剩料。产蛋期要限制饲喂,即产蛋率在50—60%时,每只鸡每天饲料量为95—100克,产蛋率在60—70%时,每只鸡每天饲料量为115—120克,产蛋高峰时让鸡自由采食不限量,并适时调整饲料营养浓度。坚持给鸡加喂沙砾,每周喂一次,以促进饲料消化吸收。 二要及时排出舍内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三要使用人工照明,促进母鸡多产蛋。利用人工照明,使120日龄母鸡每天光照时间为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15分钟,增加到16小时为止。同时配备备用发电设备,防止临时停电。 四要精心管理。要勤观察、勤拣蛋、勤给水,不惊群、不穿色泽鲜艳的衣服,为鸡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五要重视防疫卫生工作。蛋鸡入笼前用消毒药给鸡舍及环境、用具消毒,同时按规定接种各种疫苗。尽量少串门,非饲养人员不能进入饲养区域,严防传染病传入,保证鸡群健康。
本网申明: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服务"三农",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rowCount++;
主办单位:四川省农业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四川凯普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序号:蜀ICP备号蛋鸡场如何提高养殖效益 - 行业动态 - 中国养殖网
蛋鸡场如何提高养殖效益
  咨询:请问专家,蛋鸡场如何提高养殖效益?  解答:一、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一般来讲,育雏温度从33℃开始,每周减少2℃,直至21℃;光照从每日24小时开始,每周减少2小时,至12小时。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8~10日龄进行断喙,注意通风换气,以纵向通风、湿帘通风为好。育雏期关键是提高成活率。育成期的关键是抓体重控制,提高均匀度。  光照对提高蛋鸡成活率、促进产蛋有直接作用。雏鸡1~2日龄给予24小时光照,以利于摄食,以后逐渐转为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育成期以自然光照为主,有条件可实行密闭遮光的恒定光照8~12小时。  二、降低饲料成本  1.开辟饲料资源。应用价廉、营养丰富、自产或进货渠道方便的原料,根据不同阶段鸡的生理特点,做到合理配制日粮。2.自配全价饲料。从质量和信誉可靠的厂家购买预混料,自己按参考配方配制全价饲料,这样可以减少运输费用和中间环节,而且质量可靠,成本大致能降低10%~20%。3.合理加工。粉碎粒度过粗,鸡容易挑食,造成浪费;粉碎过细,适口性差,而且加工费较高,每只鸡一年将增加加工费0.6~1.0元。4.加强蛋鸡场的疫病防治。蛋鸡场一般进行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和产蛋下降综合症的免疫。执行免疫程序时,要注意疫苗的选择、保存和接种方式。粪便和病死鸡是传播疫病的不良因子,死鸡应做到深埋或无害化处理,靠近鸡舍的地方决不要堆放鸡粪。做好日常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尤其是出鸡清粪后一定要彻底清洗,认真消毒。特别在冬季鸡舍的消毒更加重要。(甘肃省“12316三农”畜牧养殖专家李新社)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提高蛋鸡饲养周期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蛋鸡饲养周期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目前,在蛋生产上如何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是蛋鸡饲养者最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养鸡生产实践与调查.对如何提高蛋鸡饲养周期效益这一课题.提出要切实抓好的几项技术措施。
1 选购良种蛋鸡品系提高鸡群质量
首先,对养鸡者来说.确定饲养蛋鸡的良种品系.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蛋鸡品系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在国内较受家和养鸡户欢迎的有罗曼、海兰、伊沙、京白等良种蛋鸡品系,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品种,在相应的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一,不同品种鸡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因此,在选购良种时,首先应当选择当地饲养量大,生产表现好的鸡种饲养,切不可求新求异。避免不了解该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而造成失败。
其次.应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场家的鸡苗。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无种鸡来源、小炕房孵化的鸡苗。同时,对购进的雏鸡,要根据不同周龄。进行科学育雏,精心培育,按时进行公母分群.及时淘汰发育不良的劣质鸡、低产鸡和病弱鸡。
2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
其一,抓好育雏关,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雏鸡的体重与产蛋期的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因此,育雏期必须采用高温育雏。即l。2日龄330C;3~4 13龄32℃;5~7日龄30℃;8~1413龄28℃:以后每周降3℃.直到21℃。要供给优质的全价饲料,保证光照时间,1~2 El龄24 h:3~4日龄22h;5&7日龄20 h;8~10日龄18 h;11~14日龄16 h;15&21日龄15 h:21日龄后,逐步保持8~12 h。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在8&9日龄进行断喙。按卫生防疫程序进行免疫和投药预防。
其二,育成期要重点抓体重控制,提高鸡群均匀度。经研究证实,16周龄的均匀度与产蛋的持久性及成活率呈正相关。育雏期由于供给优质全价饲料.雏鸡充分发育,体重相对较大。进入育成期必须通过限饲,将体重控制在饲养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将鸡群的均匀度提高到85%以上。
其三.产蛋期要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以防止鸡体过肥为重点。鸡体过肥.会造成大量的脂肪侵入生殖腺,影响滤泡的发育和其他生殖腺体的分泌功能。将导致产蛋量下降。鸡体过肥还会导致脂肪肝,引起鸡群死亡率上升。
为此,产蛋期同样应当进行定期称重,以确定鸡的体重是否正常。蛋鸡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发生应激反应。造成生理机能紊乱.使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上升,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搬迁、饲料变更、大风、严寒与炎热、通风换气不良、光照突变、疫苗接种、人员往来、车辆噪音等应激因素对鸡的影响。给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稳定的环境,使鸡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3科学的光照管理
良好的光照程序,可以促进蛋鸡多产蛋,增加蛋重,能提高成活率和养鸡经济效益。适宜的光照管理是:1&2日龄给予24 h光照,以利于摄食,以后逐渐转为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进入育成期后,采取以自然光照为主,有条件的可采取密封遮光的恒定光照8。12 h。18周龄至少给予13 h的光照刺激,以后每周或每两周增加15&30 min至17 h为止。光照时间增加过快。会引起脱肛、啄肛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产蛋鸡舍的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10~20 k,产蛋期不可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
4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
要让产蛋鸡多产蛋.就必须尽量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和产蛋环境,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加强舍内通风。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为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以提高鸡的采食量。进入冬季,要特别注意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人工补充光照.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3℃以上。光照15~16 h.饮水适当提温.不饮冰冷水。
5饲养环节环环扣紧注意节约饲料
养鸡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饲料,饲料的费用支出约占整个养鸡费用的70%以上。若饲养管理不当,必然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据笔者调查和养鸡生产实践.因饲料添加过多造成浪费的占5%~6%.饲槽设计安装不科学浪费饲料的占10%一12%,鼠、雀和虫食约占7%,鸡采食流失约占5%。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如下。
5.1 饲料槽的安装高度、深度、长度要根据产蛋鸡的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而进行调换。饲料饲喂添加量不能超过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减少槽内剩食,以产蛋率确定饲料日喂量。产蛋率在50%-60%时.每只鸡每日饲喂量95~100 g;产蛋率600/0-.70%时,日喂量105&110 g;产蛋率为70%时,鸡的日喂量为115&120 g: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饲料不限量。让鸡任意采食。
5.2由于鸡有刨食的习性.因此.在7~913龄应给雏鸡断喙。到15周龄左右,对断喙不良者须进行修喙。
5.3及时淘汰不产蛋或产蛋性能不佳的鸡。在育成结束转人产蛋舍时,应进行一次淘汰。凡发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应淘汰。在产蛋过程中,应随时淘汰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停产鸡。进入产蛋后期,主要淘汰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冠萎缩的母鸡应立即淘汰。发现过肥、过瘦的鸡也应立即淘汰。
6科学配制蛋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配方不科学.影响饲料利用率。一是日粮营养不全面,导致有的营养成分过多而浪费,过少而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产蛋率。二是不能因地制宜随时调配当地饲料原料。加大饲料成本。三是不能满足不同产蛋季节鸡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夏季饲料配方的代谢能要比冬季配方低.否则不仅浪费饲料.而且影响鸡的新陈代谢和采食率。因此。采取科学的日粮配方是提高饲料报酬的一条重要措施。
7注意做好鸡病预防工作
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按照科学的防疫程序控制鸡病的发生,根据不同鸡的日龄,分别注射各种疫苗。同时对鸡舍、用具采取定期药物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粪便,鸡舍周围要做好灭鼠,防止老鼠和麻雀进入舍内带进病原。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不准陌生人进入鸡舍,谢绝参观,以确保鸡场安全。
8精打细算注意节支
要充分利用鸡粪喂猪、喂鱼或发酵加工后再喂鸡,以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对舍内笼具、用具、容器要做好维修和养护.延长使用年限,降低,以获取较高的周期养鸡经济效益。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蛋鸡行情低迷,淘汰这样的鸡 才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蛋鸡行情低迷,淘汰这样的鸡 才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随着蛋鸡养殖业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成了鸡场管理的必修课,而做好淘汰鸡管理又是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关键手段之一。及时淘汰不理想鸡,既节省饲料、人工、场地,又使鸡群整齐一致,减少鸡群疾病的风险,提高养鸡效益。1、 在20周龄前,体型外貌应符合本品种的特征,对于伤残鸡要淘汰;对鸡群中的瞎眼、歪嘴、跛行、消瘦、扭翅、秃尾等的鸡要予以淘汰。2、 250天淘汰脚、喙黄色,外表光鲜漂亮的鸡;在同一鸡群中,个体的生产性能是有差异的,当开产持续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约在250日龄时羽毛较完整,富有光泽,活动异常灵活、快捷,鸡冠红润,外观漂亮的鸡往往都是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空耗料,应予以淘汰。3、 280日龄以后的鸡群,应随时注意观察,并淘汰:这时鸡群已产蛋5个月以上,停产鸡多出现冠苍白、变薄,这样的鸡要坚决淘汰;由于长期持续产蛋,色素已退变,各部位(尤其是腿、喙)黄色素逐渐消失呈白色,产蛋越多,褪色越严重。这时若有的鸡腿、喙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发亮,也说明是停产鸡,应予以淘汰。4、 从外表上看,那些因为卵巢炎症而不产蛋的蛋鸡在开始的几个月内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在产蛋达到高峰后即250天,上午不拣蛋,下午四点后观察产蛋情况,对蛋数4只鸡产3枚以下蛋,或3只鸡少于2枚蛋的做记号,然后,连续5天在早起5点左右对这些鸡笼的鸡逐个摸一下是否有蛋,并对没有蛋的做记号。5天之后对于3个以上记号的全淘(这样鸡产蛋率不超过60%,没有饲养价值),之后隔一个月再进行一次。5、 按照粪便去淘汰:夜间或早晨去鸡舍观察粪便,政策产蛋鸡的粪便松软而湿润,而不产蛋的鸡,由于采食少,消化慢,消化道萎缩,其粪便呈干硬的状态,予以淘汰。6、 淘汰大腹鸡:280日龄以后的鸡群往往出现像企鹅样行走,触摸时可感到腹大发硬,(卵黄性腹膜炎)或腹大柔软如水(输卵管囊肿),这些鸡已不产蛋,应予以淘汰。7、 淘汰不产蛋鸡和产软蛋破蛋的鸡:由于疫病或者管理不当,导致的一些鸡由于卵巢遭受感染或其他原因就不产蛋了,而且以后也不会产蛋,对于这样的鸡就要尽早淘汰。8、 淘汰产大蛋的鸡:开产后往往有的鸡产蛋像鸭蛋一样大的蛋,这些鸡往往3天才产一枚蛋,蛋料比核算已经赔本无利,应予以淘汰。9、 淘汰换毛早的鸡:产蛋鸡在完成一个产蛋期后,一般每年9-10月进行换毛。低产鸡则在8月份就开始换毛,且持续时间长,停产时间也长,故予以淘汰。原文题目:做好淘汰管理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冰心为您呈现精彩的新闻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壳蛋鸡养殖前景如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