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病糖尿病史,但每年都体检我一直没有

同胞哥哥有二个是患脑主干出血逝去,另一个貌似心脏病突发离去
同胞哥哥有二个是患脑主干出血逝去,另一个...
同胞哥哥有二个是患脑主干出血逝去,另一个貌似心脏病突发离去,都没有救治过来。请问大夫,此二类病症算不算是家族病史,一般出现什么情况较为重视?作为提前预防注意的?我家糖尿病属家族遗传病,加以参考!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擅长: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心肌炎等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情感性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
&&已帮助用户:15754
病情分析:脑出血、心脏病大多是继发性因素引起的,跟遗传的关系不是很大,既然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估计还是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积极控制糖尿病,每天锻炼身体,适当节制饮食,控制好体重,一般不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体重超标就应该引起重视。
意见建议: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40045
病情分析:
心脏病目前不确切知道是不是但是前者是明确的,要注意一下,是不是有脑血管畸形的问题
意见建议: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骨科、胃肠道疾病
&&已帮助用户:57376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你的情况,建议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看一下是否存在这方面的疾病
意见建议:
问同胞哥哥有二个是患脑主干出血逝去,另一...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放射 影像技术
&&已帮助用户:75548
病情分析:你好!你这个可能是有家族史呀。
意见建议:
你这个遗传是没有什么办法呀。
问什么是糖尿病和糖尿病的预防
专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219331
病情分析: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意见建议: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问你好,我丈夫今年25岁遗传了母亲的高血压和父亲的心脏病,我25岁无遗传病,我想问我以后的孩子会健康么?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7832
病情分析: 青年女性,结合你的描述,一般来说,若是家族性遗传高血压,多是通过基因表达呈现出来的,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只是说后代中患高血压病的机率很大,部分家族中的发病率是100%。意见建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和后天因素有关,最好是积极控制易发因素,比如:低盐饮食、低脂饮食,控制体重等,
问血压高心脏病糖尿病每年有必要进行预防性输液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血液疾病
&&已帮助用户:4246
病情分析: 您好,最好的预防就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意见建议:建议定期复查血压血糖,按时用药,平时注意适当的运动,提高免疫力就可以。
问怎样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
职称:医师
专长:痛经、子宫肌瘤、绝经
&&已帮助用户:6131
病情分析: 预防心脏病六法
对于心脏病的预防,除了求医问药以外,良好的生活准则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介绍六条:
1.了解自己的性格、行为模式,采取乐观的处世态度,保持心情舒畅。
2.避免精神紧张,消除疲劳,平时可以练练气功、打打太极拳,以修身养心。
3.提防心脏病的先兆,当出现失眠、头晕、胃痛等不适时,应引起警惕。
4. 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要超负荷工作。即使回家做家务,也应放慢节奏。
5.平时与家属、亲友保持联系,建立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遇到不愉快的事件,与朋友谈谈心,以宣泄心中的烦恼。
6.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共度美好时光。意见建议: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
起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
相对缺乏所至,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终生疾病。
正常人的体内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为我们的日常活动提供能
量。当我们进食以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
β- 细胞分泌)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经一系列生物化学反
应,为人类活动提供所需能量。要预防高血压,一定要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练,保待身体不发胖,心情舒畅。祝你好运来,好运来身健康春常在!
问对于同时有糖尿病,类风湿,心脏病的老年人,平时用于预防...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69366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说的这种情况,如果是抗血小板的话,如果不能用阿司匹林的话,可以用氯吡格雷治疗,意见建议:您好,建议患者到医院的内科就诊,确诊后,医生会给患者更换药物的,安乃近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 & & & & & & & &日本Z
第九届泛珠大会官网
贵州都市报
贵州工业经济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持续增加,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对于存在不可干预的因素(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遗传背景等)的人群,建议早期进行血管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肥胖等。
  一、高血压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
  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决策不仅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以下诸方面:①其它危险因素;②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③并存临床情况如心、脑血管病及肾病等;④患者个人情况及经济条件等。
  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它疾病情况。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之外,还应当根据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同时患有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层(组),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治疗策略与估计预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血压测量的步骤
  首先要求病人坐在安静的房间里,5分钟后开始测量。至少测量两次,间隔1~2分钟,若两次测量结果相差比较大,应再次测量。采用标准袖带(12-13cm宽,35cm长);当病人上臂较粗或较细时,应分别采用较大或较小的袖带;儿童应采用较小的袖带。无论病人采取何种体位,上臂均应置于心脏水平。分别采用Korotkoff第I音和第V音(消失音)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首诊时应当测量双臂血压,因为外周血管病可以导致左右两侧血压的不同;以听诊方法测量时应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对老人、糖尿病人或其他常有或疑似体位性低血压的病人,应测量直立位1分钟和5分钟后的血压。第二次测量坐位血压时,应触诊测量脉率(30秒)
  血压测量
  1.通常以诊所血压作为参考
  2.下列情况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更多的临床价值
  诊所血压变异大的病人(同次或不同次就诊时);总心血管危险低而诊所血压高的病人;
  诊所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差距明显的病人;怀疑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研究所需。
  3.鼓励采用家庭自测血压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以下情况不宜采用家庭自测血压
  导致病人焦虑;导致病人自行改动治疗方案;诊所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的正常值不同。
  治疗目的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心脑血管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的关键。
  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治疗方: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者,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利尿剂、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ARB及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
  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目前,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是巨大的,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为300亿元人民币,脑血管病为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直接医疗费和间接耗费)3000亿元人民币。
  建 议:高血压的治疗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居民预防脑卒中的意识,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
  建议≥35岁者每年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经常测量血压(至少每2~3个月测量1次),以调整服药剂量。
  2.对于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二、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他类型心脏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如二尖瓣脱垂、心内膜炎和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房间隔动脉瘤)等也对血栓栓塞性卒中增加一定的危险。
  建 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
  (3)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但必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范围控制在2.0~3.0;对年龄>75岁者,INR应在1.6~2.5之间为宜;或口服阿司匹林75~30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4)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三、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 OGTT (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200ng/dl)
  解释如下:
  (1)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是指以75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2)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3)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病因分型
  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又分为2个亚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有8个亚型。
  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和代谢控制的目标
  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还是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因此糖尿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顾。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纠正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的治疗应是综合性的治疗。“综合性”的第一层含义是:糖尿病的治疗是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综合性”的第二层含义是:虽然糖尿病主要是根据高血糖确诊因而需要医疗照顾,但对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往往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所以糖尿病的治疗应是包括降糖、降压、调脂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等措施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理想 良好 差
  血糖(mmol/L) 空腹4.4~6.1 ≤7.0 >7.0
  非空腹4.4~8.0 ≤10. 0 >10.0
  HbA1c(%) 7.5
  血压(mmHg) 130/80~<140/90 ≥140/90
  BMI(kg/m2)男性 <25 <27 ≥27
  女性 <24 <26 ≥26
  TC(mmol/L) <4.5 ≥4.5 ≥6.0
  HDL-C(mmol/L) >1.1 1.1~0.9 <0.9
  TG(mmol/L) 2.2
  LDL-C(mmol/L)* 3.3
  注:TC:总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 TG:甘油三酯, LDL-C:低密度脂蛋白. HbA1c:糖化血红蛋白。BMI:体重指数。
  治疗方案及原则 糖尿病的治疗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使糖尿病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成年人2型糖尿病约占绝大多数,且以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一般估计,儿童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约占一半。以下简单介绍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及原则:
  (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的目的是以维持标准体重,矫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为原则。对肥胖成人/儿童宜渐减至标准体重,且因人而异。
  (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在成年人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应根据性别、年龄、体型、体力、运动习惯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
  (3)药物治疗:对年2型糖尿病原则上可先用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2~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标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以保证成年人正常代谢状态和儿童的正常发育,对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及应用儿童基本同成年人一样,但要注意用药个体化。儿童胰岛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同。药物治疗一定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4)心理教育和自我监控。
  (5)监测:成人应该医学会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定期接受专科医师指导;肥胖儿童应每半年至1年到门诊随访一次,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性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疾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患病率高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高,估计我国现已有糖尿病患者三四千万。
  2.糖尿病并发症多 发生率高,造成组织器官毁损,具有致残致死性,危害严重。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关节病;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伴发病及感染:低血糖症;代谢综合征;急、慢性感染。
  3、心理障碍。糖尿病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及抑郁症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30%~50%。
  4、沉重的社会经济代价
  我国糖尿病的花费根据2002年一项11城市的调查结果推算,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直接医疗费为188.2亿元人民币,占总卫生费用的3.95%,其中有并发症的直接医疗费为152.4亿元人民币,占81%;无并发症的医疗成本为35.8亿元人民币,占19%。
  糖尿病的重点人群为:
  1、年龄≥45岁,BMI≥24,以往有IGT或IFG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在重点人群中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1、糖尿病教育,特别是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如肥胖、活动少、不适当的营养及生活方式等。
  2、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分期分批进行特殊人群体检,如干部体检、单位集中体检。
  (2)利用其他个别的体检方式,如司机体检、婚前体检、出国前体检。
  (3)通过各级医院门诊检查。
  (4)加强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使之能尽早发现糖尿病。
  (5)对于一些因大血管病变、高血脂、肥胖及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住院者,进行常规筛查。筛查的方法可采用空腹血糖(FPG)或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
  四.肥胖病及代谢综合征
  肥胖病是指体内的脂肪总含量及(或)局部脂肪含量过多,其程度已达到危害健康及(或)能量消耗量减少导致能量正平衡,过剩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于体内。这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每日能量仅1%的正平衡,在1年内就可积累10000kcal的热量,使体脂增加1kg以上。
  肥胖病的发病因素可分为遗传及环境两类因素,大多数肥胖病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且相互作用引起的的复杂疾病。
  肥胖评定的简易测量及计算方法如下
  (1) BMI(体重指数):直立、免冠、脱鞋并仅穿内衣情况下测体重及身高。BMI=体重kg/身高2。
  (2)腰、臀围及其比值腰围(W)测定时需两足分开(距离25~30cm)并直立。测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缘与髂嵴最上缘的中点水平面。臀围(H)测定时则并足直立,测量部位在臀部最宽处。使用软皮尺,让皮尺贴着皮肤表面但不压迫软组织进行测量。腰臀比(WHR)=W(cm)/H(cm)。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超重和肥胖诊断分割点BMI(kg/m2)
  体重过低 <18.5
  正常 18.5~23.9
  超重 24.0~27.9
  肥胖 ≥28.0
  以腰围或腰臀比(WHR)估测腹部或向心性肥胖(腰部体脂增多)今年多用腰围来诊断腹部肥胖,但是采用的分割点在种群间差异很大。WHR分割点种群间差异相对较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目前暂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腰围男性85cm及女性80cm为向心性肥胖的诊断分割点。
  肥胖病的危害性及与糖尿病的关系
  肥胖病的危害性在于其伴发的健康问题。肥胖病者发生常见的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及其后果如冠心病的危险较无肥胖者至少增加2倍。
  代谢综合征 定义 代谢综合征是指在个体中多种代谢异常情况集结存在的现象,这些异常包括: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指IFG及(或)IGT]、高血压、血脂紊乱[指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高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等。这些代谢异常大多为动脉硬化性心、脑及周围血管病(简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故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必须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不仅是这些代谢异常,还有吸烟等其他行为危险因素。
  危害性及防治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人群BMI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基线时BMI每增加1kg/m2,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12%,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6%。提示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的大多数组成成分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防治上要以多危险因素综合防治为目标,实行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调整并用针对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及肥胖的药物。
  建 议:
  (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成年人的BMI(kg/m2)应控制在<28或腰/臀围比<1,体重波动范围在10%以内。
  五、血脂异常
  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心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标准: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mmol/L)
  脂质名称 合适范围 临界水平 需治疗水平
  TC <5.20(5.72(>220mg/dl)
  TG <1.70(1.70(>150mg/dl)
  HDL-C >1.04(>40mg/dl) <0.90(<35mg/dl)
  LDL-C <2.58(3.64(>140mg/dl)
  建 议:
  (1)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2)对既往有TIA、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5mmol/L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TG增高者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降血脂药物,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肌酶,血白细胞等。
  六.吸烟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10组队列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经常吸烟是一个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对机体产生的病理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建 议:
  (1)劝吸烟者戒烟(动员吸烟者亲属参与劝说,提供有效的戒烟方法)。
  (2)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
  (3)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吸烟法规,如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仅在指定地点可供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七.饮酒
  人群研究证据已经显示,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但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目前仍然有争议。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导致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样在老年人中大量饮酒也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国外有研究认为饮酒和缺血性卒中之间呈“J”形曲线关系。每天喝酒2个“drink”(1个“drink”相当于11~14g酒精含量),每周饮酒4天以上时对心脑血管可能有保护作用。也就是说,男性每天喝白酒不超过50ml(1两,酒精含量<30g),啤酒不超过640ml,葡萄酒不超过200ml(女性饮酒量需减半)可能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每天饮酒大于5个“drink”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酒精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卒中增加,包括升高血压、导致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
  建 议:
  (1)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孕妇更应忌酒。
  (2)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g,女性不应超过15~20g。
  八.缺乏体育活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减少心脑血管病大有益处。研究证明,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也可通过降低升高的血压、控制血糖水平和降低体重等。
  控制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作用来起到保护性效应。规律的体育活动还可提高血浆t-PA的活性和HDL-C的水平,并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活动度降低。
  建 议:
  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4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需重点强调的是,增加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防病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九.饮食营养不合理
  有研究提示,每天吃较多水果和蔬菜的人卒中相对危险度约为0.69。每天增加1份(或1盘)水果和蔬菜可以使卒中的危险性降低6%。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差异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习惯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吃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脂肪的摄入量增长较快。脂肪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继而影响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易导致脑卒中。另外,我国居民特别是北方人食盐的摄入量远高于西方人。食盐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中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研究都确认它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建 议:
  提倡每日的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趋于合理,并应限制食盐摄入量(<8g/d)。
  十.促凝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主要促凝危险因素包括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等。调控促凝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十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根据美国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和Framingham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有相关关系。高半胱氨酸血症的血浆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
  叶酸与维生素B6和B12联合应用,可降低血浆半胱氨酸水平,但是否减少卒中发生目前还不清楚。所以建议一般人群应以饮食调节为主,对高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考虑应用叶酸和维生素B族予以治疗。
  十二. 颈动脉狭窄
  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有发作性一侧肢体无力,视物不清,一侧肢体麻木等症状或具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应常规监测颈动脉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2.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版).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报告(2005年修订版).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刘康
金黔在线微博平台
金黔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