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怎么选择杂交亲本了?

这种水稻太神奇!种一次可收获十年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蒋君芳
“现阶段你们一定要重视人工除草这个环节,草不除的话会影响水稻根部在冬季的发育。”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徐晔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四川三江天然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家全。
为了这片水稻,不久前徐晔还专门来了一趟崇州市锦江乡天明村,“亲眼看到水稻成熟后的样子,心里更踏实了。”
这片让徐晔一直牵挂着的稻子,被称为越年再生稻,是中国科学院与重庆一家公司联合试验培育的新型杂交优质水稻品种,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新品种认证。
与普通水稻相比,这种水稻拥有神奇的“再生”能力:栽插一次可延年循环再生,有望连续收割十年以上,这或将改变传统稻种需要年年插秧的栽种模式。
神奇水稻引来“吃螃蟹”者
栽种这片水稻的是四川三江天然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别人眼里,公司董事长周家全堪称“胆大”:此前,他一直在泸州栽种核桃和药材,并没有从事过水稻种植业务。
今年1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周家全第一次了解到越年再生稻,被其特性打动,当即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崇州试验种植,“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形下,栽插一次延年循环再生的特点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在崇州共栽插了3000多亩越年再生稻。
事实上,再生稻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一季稻成熟收割后,剩下稻节和根系,经过施肥和管理,还能再收割一季。“但普通再生稻二季产量很低,根系过不了冬。”徐晔介绍说,常规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到了一定时间根系就会衰败并腐烂,熬不过冬天,“越年再生稻的特点是随着气温回升,可以大量发出新芽,并且这些新芽具备自身再生能力。”“今年收割后,下一季稻子大约会在明年6月左右收割。”周家全说,正在收割的越年再生后,下一季稻子大约会在明年6月左右收割。”
周家全说,正在收割的越年再生稻,亩产最少达到450公斤以上,好的地块超过600公斤,单季亩产量与普通高产水稻的产量相当,“因为今年种得晚了,只收了一季,明年应该能够顺利收割两季,亩产量翻番。”
生态种植提高品种“身价”
一年种下来,周家全也发现这种水稻的另一个优点:很少发生病虫害。但他并不明白为什么。“你尝尝看,什么味儿?”徐晔没有直接回答周家全的问题,而是扯来了两株收割过后的稻节和叶片,一株是越年再生稻,一株是普通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叶片和稻秸味道有些清香和甜味,我们的水稻尝起来却是苦涩味。”听到周家全的回答,徐晔笑着解开了谜底,“正是这种苦涩味,使得虫子不喜欢吃。”
嚼着自己种植的稻叶,甚至连洗都没洗一下,周家全心里很坦然。按照种植要求,周家全在栽种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除草剂。
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然化的生态种植,使得产出大米的身价也比普通大米高出不少。“经过农业部权威机构检测,越年再生稻大米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9%,而普通大米不到8%。”目前,周家全将收割后的稻谷经过加工后,由重庆专业公司回购营销,价格在32元/公斤。
“量身订制”农业生产机械
徐晔到的这一天,正赶上了周家全组织进行最后的收割。收割机在田地里操作的情形,让他想到了另一件必须抓紧的事情——为越年再生稻量身订制收割机。
“我们现在的收割机在操作时会压到不少水稻,使水稻根部受损,会影响下一季的生长。”在现有条件下,周家全有些为难,“人工收割的话,成本太高了。”
这一难题,徐晔正在寻求突破,“我们已经在跟日本的久保田公司接触,请他们根据栽种的距离,为我们设计个性化的机械。”
当天,周家全还特意邀请了另外一位“贵宾”一起参观他的再生稻——崇州上银村镇银行行长龚建文。“明年我们准备扩大栽插面积,肯定就需要金融机构给予我们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周家全盘算着说。
转完一圈后,龚建文对周家全的越年再生稻给了不少正面评价,但仍有一些担忧,“我现在担心的是,一旦扩大种植面积,销售这一端怎么解决?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样一款有些‘昂贵’的新品种?”
对此,周家全倒是很有信心,“毕竟我们的品质摆在这里。”
本文编辑:张庭铭&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违者必究
扫描或长按关注川报观察微信号(微信号:cbgc2014)【图文】水稻的生长过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水稻的生长过程
大小:5.1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水稻是怎么种出来的?
相关信息要求:1.采用旱地育秧,培育壮秧 选择选择地势高朗,土质肥沃疏松的旱地用
作苗床地,要严格培肥,增加有机质,严格土壤消毒与保护偏酸性状态。播种育苗等严格
按照四川省水稻旱育秧技术规程臊作。
2.栽插密度 该品种分蘖力较强,生长势旺,因此,若采用人工手插,最佳密度为1.875
万穴/亩,规格与13.3厘米为佳或以(20厘米+33.3厘米)×13.3厘米宽行窄株方式。若采用软
盘旱育抛秧技术抛栽,最佳抛栽密度为2.2万穴/亩,即每平方米不得低于33株,抛后须匀密
补稀,并拾出田间管理所需走道,一般20厘米即可。
3.肥水管理 金优141需肥量中等,一般要求底肥亩用纯氮7.5公斤,过磷酸钙30-35公斤,
氯化钾5-10公斤,优质农家粪500-750公斤。肥管要求一般不施分蘖肥,但须追施"坐胎肥"和
"保花肥",为了提高品质,可选优质高效有机液追施粒肥。水管要求:分蘖期以露田为主,浅
水灌溉,干湿交替,够苗即刻晒田至裂口、白根田面串为度。孕穗期与抽穗扬花期,确保水层。
乳熟至蜡熟期保持湿润,黄熟以后,开始逐渐排水落干以利收割。
4.病虫防...
相关信息要求:1.采用旱地育秧,培育壮秧 选择选择地势高朗,土质肥沃疏松的旱地用
作苗床地,要严格培肥,增加有机质,严格土壤消毒与保护偏酸性状态。播种育苗等严格
按照四川省水稻旱育秧技术规程臊作。
2.栽插密度 该品种分蘖力较强,生长势旺,因此,若采用人工手插,最佳密度为1.875
万穴/亩,规格与13.3厘米为佳或以(20厘米+33.3厘米)×13.3厘米宽行窄株方式。若采用软
盘旱育抛秧技术抛栽,最佳抛栽密度为2.2万穴/亩,即每平方米不得低于33株,抛后须匀密
补稀,并拾出田间管理所需走道,一般20厘米即可。
3.肥水管理 金优141需肥量中等,一般要求底肥亩用纯氮7.5公斤,过磷酸钙30-35公斤,
氯化钾5-10公斤,优质农家粪500-750公斤。肥管要求一般不施分蘖肥,但须追施"坐胎肥"和
"保花肥",为了提高品质,可选优质高效有机液追施粒肥。水管要求:分蘖期以露田为主,浅
水灌溉,干湿交替,够苗即刻晒田至裂口、白根田面串为度。孕穗期与抽穗扬花期,确保水层。
乳熟至蜡熟期保持湿润,黄熟以后,开始逐渐排水落干以利收割。
4.病虫防治 优质稻品种的田间病虫防治一定要抓紧。根据病虫测报,结合田间病情,作
好二化螟、粘虫、稻苞虫,以及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工作。一般亩用"甲基毫升对
水45公斤喷雾治螟虫2-3次(前期、中期、后期),分蘖末期亩用5%井岗霉素100毫升对水45
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破口前期亩用"富士一号"100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稻颈瘟,发现稻叶
卷筒时,亩用"敌百虫精"100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稻苞虫等虫害。
5.收获 优质稻品种一定要选晴天或抢晴天收割,并及时晒干。风净装仓入库,防止雨水
等引起霉变,降低大米品质。
首先作物是在作物小贩那买滴,用锄头刨地.锄头是在工具小贩买滴.还要注意地形.不是绿地那种的.是在耕地地形上面锄的.耕地地形是在建材小贩那买滴.看清楚是耕地地形....
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其实在种植是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定的,南方(东南沿海)基本是在春和秋两个季节种植的,叫1年两熟,就是说水稻一年内可以种植两次,两次熟的种...
不知你在什么省份,如果在北方需要的东西要多一些。1、育秧设备。含育秧大棚(骨架、棚膜、绳子等)、育秧盘。如果是机械播种,还需要播种机。为了监测大棚里的温湿度,还...
A广东 ——三季,不是三种
答: 进□食用农产品包装、标签有哪些要求?
答: 呵呵,我来说说,我是大地的一名培训学生,之前一直在大地学习表播编,老师很亲切,对学生很关心,平时还有专家授课和补差课,虽说老师们在课堂上要求很严格,但课后一样可...
答: 那得看哪些刊物.现在有个别期刊是以经济为目的办刊,只要交了版面费,哪怕是论文的质量一般也给刊登了.但大多数刊物还是好的
答: 红牛可以让你的注意力大大提高还能让你的反应力有所增加。我考试前都喝红牛,效果杠杠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水稻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水稻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08-11-20 &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 有效分蘖期 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 形成期 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 蜡熟期 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 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 (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由于高温条件下水稻光呼吸作用增强。其光合作用适宜温度范围较大,籼稻为25~35℃、粳稻为18~33℃,当籼稻低于20℃或高于40℃和粳稻低于15℃或高于38℃时,光合作用急剧减弱。稻根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高至32℃时迅速加快,然后缓慢增加,至38℃时达最大值,接着减慢,而稻叶呼吸在20~44℃之间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强。低温(尤其霜冻)情况下,光合效率受抑制,稻根吸水减少,导致气孔关闭和叶片枯萎。根呼吸对高温危害的反应比叶片更敏感。 水分 水稻全生长季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之间,大田蒸腾系数在250~600之间,水稻蒸腾总量随光、温、水分、风、施肥状况、品种光合效率、生育期长短及熟期而变化。单季中、晚稻在孕穗期、双季早稻在开花期、双季晚稻在拔节、孕穗期蒸腾量最高。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57%时,水稻光合作用效率开始下降;当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时,稻叶光合作用最强。随着湿度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减弱。水稻需要水层灌溉,以提高根系活力和蒸腾强度,促使叶片蔗糖、淀粉的积累和物质的运转。淹灌深度以5~10厘米为宜,但为了除去土壤有毒的还原物质,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根系活力,还应进行不同程度的露田和晒田。水稻幼苗期应采取浅水勤灌,有利扎根;分蘖期为促进分棵,以水调温,水层保持在2~3厘米左右,分蘖后期排水促进根系发育;拔节孕穗期是水稻需水最多时期,宜灌深水(6~10厘米);抽穗开花期根据天气与土壤条件,可以轻脱水或保持一定水层,空气相对湿度70~80%有利受精;灌浆期田面要有浅水,乳熟后期干干湿湿,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及物质调配和运转。水稻在返青期、减数分裂期、开花与灌浆前期受旱减产最严重,返青期缺水,影响秧苗活棵和分蘖;减数分裂期缺水,颖花大量退化,出穗延迟、结实率下降;抽穗期受旱,影响出穗,减产严重。灌溉期受旱,粒重下降而影响产量。水稻在返青期、减数分裂期、开花期对淹水最敏感,长期淹水会导致死苗、幼穗腐烂和结实率降低。 光照 水稻是喜阳作物,它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水稻单叶饱和光强一般在3~5万勒克斯左右,而群体的光饱和点随时面积指数增大而变高,一般最高分蘖期为6万勒克斯左右,孕穗期可达8万勒克斯以上,但其光合作用随照度的增加不如C4作物玉米明显。据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i976年对50个水稻品种在6万勒克斯光强下测定,其光合率为34.5~62.1毫克·分米-2·时-1(平均约44.6毫克·分米-2·时-1),同化量因品种、叶龄、含氮量、叶片厚度而异。在光饱和状态下,水稻上部第一、二叶光合率和光饱和点明显高于第三、四叶(见图)。水稻穗的光饱和点为1~3万勒克斯,同化量最大值为2毫克·分米-2·时-1。叶鞘的光饱和点为2~4万勒克斯,同化量最大值为3毫克·分米-2·时-1 。 据观察,水稻抽穗时,若叶面积指数为7.1,平展叶在冠层顶下30厘米处即有90%日光叶片截获,而直立叶只有50%。因此从理论上说,直立叶水稻群体净光合作用要比水平叶群体大。但当叶面积指数相当小时,水平叶水稻群体显示较高的光合作用。此外,当阳光直射时,水稻群体叶片只有一面受光较强;阳光散射时,群体下层叶片受光比直射时多。当群体叶面积指数大于3时,反射辐射约为太阳辐射的20%,群体吸收太阳辐射在孕穗期最高,齐穗后逐渐下降。大部分能量被传导和蒸腾作用所消耗。水稻净光合强度最多不超过吸收总能量的5%~6%,其中孕穗期净能量转换率约为5%,抽穗期最高为7%,然后迅速下降。水稻是短日照作物,不同类型品种对光照长度的反应不同,在广州用41个品种经人工控制光长,其反应见表2。可见,早稻和中稻无一定出穗临界光长,在短日或长日条件下都可正常出穗,属短日照不敏感类型;晚稻品种大都是短日促进出穗,长日延迟出穗,有严格的出穗临界光长,属短日照敏感型。 二氧化碳和氧 水稻叶面的光合作用速度随C02浓度上升而增加,当C02浓度为100Oμl/L时,水稻幼苗生长速度相当于C02浓度为300μl/L时的2.5倍以上。大田水稻作物上一日内C02浓度变化可达60μl/L,中午稻田不同层次的C02值最大差异也可达40μl/L,稻田C02通量值可以下式表示:P=D1-2(C1一C2),P为C02通量,C1和C2分别为Z1和Z2两高度上空的C02浓度,D1-2是Z1和Z2之间交换速度(与风速有关)。当稻田风速大于0.3~0.9米/秒时,对进一步增强光合作用所需C02的输送已足够。水稻对CO2的吸收受02含量影响颇大。当02浓度低至3%时,水稻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会明显加强;但却会直接损害水稻受精过程而产生严重不育现象。 光温反应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变化受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三个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基本营养生长期反映水稻品种在高温短日条件下的生育期长短;感光性反映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对不同日长的反应特性,感光性强的品种在短日下生育期明显缩短;感温性是水稻品种生育期对温度的反应特性。感温性强的品种,当温度高时,生育期缩短明显。感温性、感光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期等特性如表3所示。 生产与气象 引种 研究中国水稻品种出穗期日数变化与纬度、海拔、经度的关系表明:由南向北,纬度每增加1度,年平均温度降低0.8℃,水稻生长季平均温度降低0.3℃,夏至日长平均增加(不等差逆增)5.4分钟,水稻品种出穗日数延迟2~2.5天;由西至东,经度每东移5度,水稻生长季平均温度和日长变化极小,出穗日数相差不多。因此南稻北引,平原移向高原,生育期延长,出穗迟缓,宜引较早熟品种;北稻南移,高原移向平原,生育期缩短,宜引较迟熟品种;东西相互引种,生育期变化小,易成功。此外,在低纬度地区(26°N以南)籼粳早、中晚稻可在本地互相引种;中纬度南部地区(26~32°N),可引种早、中稻和早熟晚籼、粳稻,中纬度北部地区(32~40°N)可引种早粳和中粳稻;高纬度地区(40~53°N)只能引种早粳稻。 适宜播栽期 早粳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塑料薄膜育秧在8℃左右)播种,15℃以上栽秧;早籼在12℃以上播种,17℃以上栽种。为保证水稻齐穗扬花期基本不遇低温危害,粳稻安全齐穗期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无连续3天以上低于20℃的低温,籼稻(包括杂交稻)要求22~23℃以上,无连续2~3天低于22~23℃的低温。北方早粳与南方早籼还要避过孕穗期低温冷害(最低气温粳稻不低于15℃,籼稻不低于17℃)。要使水稻抽穗灌浆期处于光、温、水分比较适宜,又尽量避开病虫害大发生时期,以获得较高的光合产量及子粒产量。 合理的群体结构 水稻抽穗灌浆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很大最适叶面积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量,中国水稻齐穗期适宜叶面积指数在6.0~8.0。水稻前、中期适宜群体,要根据温度与季节条件来掌握。早、中稻季节短,要求叶面积上升快,晚稻则要求叶面积上升较慢,但一般均要求在中期(拔节后10~15天)封行,有利壮秆并结出大穗。 杂交稻制种与气象 ①定父母本播期差的有效积温差(X):X=A一(B十B/),A、B分别为父母本播种至始穗的有效积温值(见表4),B/为保证父母本盛花期相遇母本比父本提早2~3天抽穗所需的有效积温。父母本花期特点差异很大。父本花期较集中(5~7天);母本花期较分散(15天左右),故父本应分两期播种,并要求母本始穗比第一期父本始穗期早2~3天。②根据开花天气条件确定花时相遇时间。正常天气下,杂交稻父本(以IR24为例)上午9~11时始花、下午1时左右闭颖,峰期在10~11时;母本(以珍汕97为例)上午7~10时始花,下午2~3时闭颖,无明显峰期。阴雨全天无花;阴天始花推迟且集中;晴雨相间,雨隙花时集中。秋季制种穗部气温在27℃ (春繁在30℃ )以下,较高的相对湿度有 利开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稻(学名:Oryza)是草本类稻属植物的统称。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1到1.8米高,叶子细长,约有50到100厘米长,宽约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30到50厘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长,2到3毫米厚度。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现时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耕种方式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厘米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姆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免耕抛秧法现在人工种植水稻的一种新方法,可以省去整理土地的苦累。主要思路就是只对土地进行除草,而秧苗是用秧盘进行育苗。不过,只能适用于水田。由于免去了对土地的整理,而且抛秧也比插秧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选择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水稻良种。   适时播种。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坝区、丘陵、山区适时播种期在3月25-4月10日。   二、推广旱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   1、旱育秧。具有省工、节省秧田面积,旱播耐寒,早栽早收促高产等优势。采用旱育秧方式注意床土调酸和消毒。调酸在播前3-5天,按每平方米床土,用过磷肥200克、尿素50克、氯化钾40克混施,调配忌用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消毒按每平方米用敌克松2.5克,辛硫磷2毫升兑水5公斤泼施厢面,防立枯病、青枯病及地下害虫。   2、塑料软盘育秧。采用水育旱管的方式管理。选用434孔或428孔规格软盘,亩备45-60个,使用精量播种器播种,每孔1-2粒。?   三、推广免耕、抛秧技术抛秧省工、省时、省秧田、节约成本,大大降低劳动程度。坝区亩抛1.6-1.8万穴,山、丘区亩抛1.8-2.2万穴,抛足基本苗。   四、科学施肥,重底早追底肥   坝区亩施混肥40公斤,丘陵、山区亩施混肥35公斤;追肥在栽种后5-7天算帐及时追肥。同时科学管水是关键,苗够(每亩18-20万)、时到(栽后20天),及时晒田;拨节复水,湿润灌浆。   五、水稻病虫防治   实行无农药污染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播种前统一用20%三环唑400克+50公斤水,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消灭种子带菌;5月10日前用20%三环唑150克兑水50公斤预防苗瘟;统一预防穗颈瘟,按发现一点,预防一片的防治策略控制穗颈瘟。对白叶枯病,在遇大风、暴雨同时遭水淹的稻田,待退水后要及时施用18%叶净乳剂1000倍液预防。防治螟虫用杀虫双及时防治,一代螟虫秧田防治时间5月15-20日,本田防治在6月5日以前,二代螟虫防治时间在7月20日左右。要求,最后一次使用化学农药距收获前时间为30天。 防治钻心虫可采用以下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 拔除白穗。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造成白穗的第3、第4代三化螟幼虫,一般是准备过冬的幼虫,这时白穗明显,容易寻找,幼虫还停留在稻株的上部,齐根拔除或剪除白穗株,可消灭一部分虫源。 齐泥割稻。晚稻收割时,齐泥割稻可减少虫源和破坏螟虫的越冬场所。 稻草处理。稻草中有许多螟虫残留,如留在稻田里或田埂上,则第二年可作为有效虫源。因此,晚稻收割后要及时将稻草移走,或将其烧毁。种茭白的地区,冬季要齐泥割除茭白遗株,集中处理。早稻草随割随挑,不得长时间摆放在田埂上,以减少2代二化螟虫源;早稻二化螟白穗率超过1%的稻草不能还田,以免残虫直接危害晚稻。 灌水灭蛹。在越冬代螟虫蛹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灌水淹没稻根,能淹死大部分幼虫和蛹;在第1代二化螟化蛹初期(查到有个别幼虫化蛹时)灌浅水,使其提高化蛹部位,再在化蛹高峰期(查到半数幼虫化蛹时)灌深水3-4天,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可减少第2代的发生量。 二是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蛾。从4月下旬开始,在稻田中每隔150米左右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在每代螟虫化蛾期,每天晚上7点开灯,早晨7点关灯,可有效杀死螟蛾。 三是化学防治。防治螟虫应掌握“准、狠、省”的原则。准是指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适时用药,不得过早或过迟施药。一般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狠是指抓住重点,保质保量认真施药。对于二化螟,要狠治第1代;对于三化螟,要狠治第2代。省就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防治螟虫可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40毫升、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15%和邦微乳剂100-120毫升对水45公斤喷雾。采用化学防治时,田间应保持3-5厘米深的水层,让其自然落干。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怎么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