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想知道他一共整整杜甫一共写了多少首诗诗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在了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腰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头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才有宁静之邦。
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 )
A:波涛&&& B:风暴&&& C:帆&&&& D: 大海
2.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写远景&,诗人用极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大海孤帆的动人情景,然后用两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疑问句勾起了读者对“帆”的探究欲望。
B:第二节写近景,把帆船与风浪搏斗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用两个感慨万端得否定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深处。
C:第三节近乎特写镜头。一上一下,突出了“帆”与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从而强调了“帆”执着地祈求风暴的叛逆性格。
D:全诗一共三节,每一节都是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大海上这只孤独的白帆,其实正是诗人那骚动不安的心灵的象征。
3.诗中的“幸福”是指什么?
4.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4.渴望自由,呼唤斗争。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之涣写了几首诗?
frset00DE9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且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因史料关系,后世对王之涣身世所知甚少,至于他一生作过多少诗更不得而知,他的诗至今仅存世六首,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寥寥数首,每首皆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现今存世的六首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PS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他究竟一生写了多少诗,奈何资料所限,未曾找到记载.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收藏本页面
其实我就是想知道古代诗人一天天啥也不干,还到处旅游喝酒会朋友,他们靠什么经济来源来支撑每天这么扯犊子呢
不急汪伦送我情
李白都是朋友送的钱。
作诗的都是当官的,还有杜甫不就是穷死的么。
在古代,吃不饱饭的人你还想着作诗?做尸哦!文化和艺术永远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有闲阶层的产物,这是必须的。
那么能扯犊子的人,肯定公款啊
跟现在一样,艺术是有钱人的玩艺儿
其实古代只要是大诗人,基本都是有功名的,貌似过个乡试就有俸禄拿的。
李白他弟弟钻石李老五....
李白的老婆都是宰相的孙女,而且他和阔太太们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算是倒插门吧。杜甫是官儿的后代,他爷爷好像是吧杜审言是宰相,所以他不用服兵役,后来家道中落了。柳永是歌女们养着的。苏轼当了几年大官工资相当高了,而且他爸他妈两边都是老家的地主。没人没事闲的写诗。
我也特好奇,都是家境很好的吧,要不就是所谓的门客
13楼名子有杀气
你应该把诗人词人的家庭背景看完,来这里闹笑话。
想起听人说过,武大郎卖烧饼就能在市中心有房,还能养漂亮老婆
83l 真强大,连屎人怀念屎人的原因都知道。
83L,你笑死哥了
李白富二代?尼玛…没学过历史别装逼…李白家早没落了,只能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已,李白跟青楼女子混的熟,那时候那些女的唱的都是李白的歌,都是要给钱的!李白想倒插门到县令门下的好不好!还做过皇后的座上客!哎…
35楼说的对。
古时只要考中秀才基本就饿不死了,朝廷会每个月发响钱,如果努力再考还能有更高的功名,如果不努力,也不会饿死,所以有穷秀才一说。鲁迅代表作<孔乙己>里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个秀才
语文老师讲野史~哈哈。。。
富二代才有心思搞这些。不然就背八股文了 哪有心思写诗
当门人,,,门庭若市
你们就扯吧
好多各地官吏喜欢附庸风雅,名士去他那个地方了,都会热情款待
李白当时不仅是诗人,剑术天下第一,搁那时绝对是豪杰。
当小白脸。。。。
古代大侠也这样哟
撸主尽管尽兴的撸,剩下的勿操劳。
40楼真相,秀才就有工资拿了,是公务员了,见县官都不用跪了,秀才的工资放现在的话,在省会城市也得3000以上
90楼惊现奇葩!!
有名气。走到哪都吃白食。
他们其实都是富二代官二代。或者就是现在的地痞流氓,混混
。。。。杜甫有有房子啊。。。
都是地主啊,有地收租子还要干啥
都是有官或功名。没有的但有才的历史上不会留下名字的。
杜甫草堂地处成都市1.5环繁华地段,能说杜甫是屌丝么?不能
古代有钱人会出资养有才能的人,帮他出书之类的
李白富二代,辞官皇帝钦赐,所过之处,府支一千,县支八百,走到哪都能提款。杜甫穷二代,运气还差,吃了上顿没下顿,死还是饿死的,这都是命
李白富二代,辞官皇帝钦赐,所过之处,府支一千,县支八百,走到哪都能提款。杜甫穷二代,运气还差,吃了上顿没下顿,死还是饿死的,这都是命
青楼出钱让诗人教青楼女子淫诗……
古代读书人基本都是公务员吧
都富二代啦,一天闲的蛋痛,写诗,写你妹啊。害老子天天背你那些破诗
古代家里没钱没权读不起书
科普回复,有意思!
就算名不见经卷的读书人,不还有济女养着吗?别喷,仔细想想
当时出行简单,辛苦。物价便宜,家里稍微富裕点就能旅游了,人骑驴,马吃草,你算算看,如今坐趟飞机够你吃多少顿大米饭了
老婆养的。。。
李白才不是富二代,他干过倒插门
李白有一块金牌是皇帝发的他可以去各地衙门领钱领粮。杜甫就比较苦逼了,就跟着李白大哥混的时候能吃香的喝辣的。李白死后杜甫非常怀念他,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怀念那酒足饭饱衣食无忧的日子。诗人如果不是地主出身,考不上官的,下场都挺凄惨的
富二代呗。。。。
糗友们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李白是富二代你们都知道,我靠
不是好多人都是青楼女子养的吗?
因为他们写出一首好淫湿
哥们儿,你看看那些诗人的简介,人好歹都是做过几天官儿的,,,
李白的诗大部分都是不得志而写
42楼说的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哈哈
李白他家是开盐铁铺的,还是全国连锁的,和家乐福差不多,岳父是前任宰相,当然有钱吃喝,杜浦就惨了
都是富二代,这还用问
诺,李白不酒醉掉江里了吗?杜甫不饿死了吗?
时不时的他们会扯到一个无敌的小牛牛啊哈哈哈,然后,你懂的啦
当官的居多,或者是当官的房客,没钱的也有,少数,主要是中国是农业大国,物价低。
我来看id的!!
LZ可以穿越去问问
那时候的文人不是门客就是坐官的 有经济来源 笑射不知道的一嘴
个人觉得都有别的职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想现在的歌词曲的作者,因为古代的诗词就和现在的歌曲差不多
只要你有天赋,现在也可以没钱游遍全世界。
大部分都是当官的。杜甫搁现在最次也是建委主任科员,苦逼就在当官没几天,皇上让人赶跑了。。。
说的不错都是当官的哦 人才都被朝廷用了
稿费。。。尼玛。
杜甫是个意外,所以他比较惨。其他得都是有背景和势力的人
楼主电视小说看多了
比起诗人…我更困惑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侠…他们不能都去街上卖艺赚钱吧……
大多数都是做官的
买一首诗就够我吃好几年的了
那时候语文课本上都有他们的诗,他们可以和北师大出版社赚稿费
基本上都是穷文艺屌丝
李白是富二代?那谁是被包养的?求科普。
李白和他老婆近亲,他老婆是他亲表妹,李白有个女儿,智障。李白大多时不在家,因为待家里闹心,长期在外吃喝漂,也写诗,他的诗里很多惆怅,大部分是人生失落的写意,这些是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的。
那都是当官的 你念过书吗
很多是屌丝。最典型杜甫。。。。
38楼,匿漂移了。了。了。
没钱去深山老林挖野菜啊
历史没学好~那时候文人地位高的很 会差钱?!
你们好像是老师啊
分析的太对了
13楼名字亮了
你忘了很多都是辞职归隐的嘛
把扯犊子和扯蛋的感受拿去发表~
现在的书法家诗人不也没饿死嘛
化斋才是王道...
读书乡试,中了秀才就有工资拿了。然后写诗或者在扇子上面提诗作画,有很多钱的。就像现在的作家一样的
吃祖辈赞下的基业
卖诗赚钱呗,
公款吃喝嫖赌就是这么来的
不懂,纯路过
在古代,能读书的都是有钱人
物价便宜啊,三文钱,喝酒吃肉都齐了……
很明显他们都是富二代撒
然后再成高富帅 这都不知道
哈哈,楼主一看就东北人,太可爱了
陶渊明算个奇葩
没听说李白是剑客吗?没钱了,估计拦路干一票就有了
有名气的诗人可以写了卖钱,没名气还扯犊子的是富二代,鉴定完毕
楼上都不知道 看看李白 开始家里有钱 后来老婆家里有钱
就有钱了。。。处女回
古时候没钱的孩子上过学吗?
知道苏东坡吗?搁现在年薪300万人民币,喝酒,写诗,找小姐,还是没有多大压力的
淫的一手好湿啊。。
一般的NB诗人都是做过官..王安石.苏轼.柳永这些都是做过官的.都有工资..
问李白你就知道了。
一般读书的都很穷,有句古话叫穷文富武。当然,富二代除外
比如李白..人家是富二代的..家里钱都花不完..他的诗大多是豪迈壮丽歌颂山河的...像杜甫这个就是比较穷的..没钱没势力好不容易当个管还老被打压..所以他的诗词一般都是比较苦逼的
的确,没钱的玩什么文艺!放牛去吧
没看唐伯虎啊,画画写字都能卖
基本上每个诗人情况不一样,不是这个太守就是那个刺史,有官运的是官没官运的有朋友资助,书上有啊,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等等
能读书的都是有钱人,古代消费水平低。有个几百亩地就行了
反正李白是个富二代。。
学点历史吧
不是富二代还想读书?写诗?早去放牛咯
这个在史书上都能找到答案,诗人属于读书人,读书人在古代属于特权阶层,他们不交税,而且还有宗族把土地存在他们名下,你说他们会缺钱么?
诗人也做兼职、打杂。不知道发不发传单……
作诗卖钱吧
考个闲职,花花公款。
我也好奇!
家境,教书,朋友资助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七首很美的古诗词,我们却不知道作者是谁
文/简书作者:叶初夏
不知不觉间,在简书平台写文近五个月了,其中分享好诗词算是我写作的重点,而以往所推荐的诗词都是有作者有归属的,今天跟大家共享的这七首古诗词,有的想必你们一定听过,然而,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它们。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却留下了美丽而浪漫的诗情。
1.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一种冥冥中的注定,那么,为何有些人来晚了呢?于是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其实我相信,这世间没有什么能阻挡爱情的纯粹,年龄也不行。但我还相信,能阻挡这类爱情的圆满的,或许也正是年龄。
所以这首诗读起来,才有一种令人心疼的无奈。仿佛能看到一个娇柔的女孩仰望心仪的那个他,凄然地想,如果早生若干年,站在他身旁、与他携手漫长一生的会是我吧?
但人生没有如果,你生得迟了,他生得早了,便只能“相思相望不相亲”。
曾经,我对闺密说,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有两句诗让我看到就顿觉爱情的苍凉,但细细咀嚼后又有种说不出的甘甜。一句便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另一句是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命运,然而能看到这份不可改变,能以诗留住如此美好的心声,便会得到繁花尽处的一抹清凉。
知道这首诗确实很久了,却一直不晓得作者是谁,后来特意去查,才发现真的是作者不详。只知道它是刻在唐代瓷器上的诗,有可能是陶工自己所作,也有可能是当时流行的歌谣,所以姑且就用这个标题吧——《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那一组题诗里还有几句我也蛮喜欢的,“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好诗在民间,不假啊。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也是一首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的情歌,但不知作者是谁。
诗文有着属于民歌的直白与质朴,而在感情上烘托出了作为誓言的坚定与激烈,若进行深层思考,则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叛逆。
“上邪”的意思是“上天啊”,以此感叹,来表达那份日月可鉴的心意。
诗中以大量自然景观为载体,以那些无法轻易改变的自然规律为假设对象,当高山没了山峰,当江水枯竭,当夏天下起雪来,当天和地合在一起,当这些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我才会离开你。
大概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会将自己的爱表达得如此激烈了,所以我们才要去好好感知两千多年前的青年男女们的率真和热切。
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首诗可能要发笑,它让我们想起那部重播过若干年的神剧《还珠格格》,
里面紫薇跟尔康的台词“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正是源自这首诗,虽然现在看来这剧确实雷点多多,但人家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很深情的好嘛。哈哈。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搴:qiān;訾:zī)
曾有位朋友告诉我,她最喜欢看的故事是暗恋的故事,最喜欢的一句诗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句诗也让我一听倾心,后来我才知道它出自《越人歌》,作者不可考。多么遥远而古老的歌谣,如林间五月的风,吹去了喧嚣,踏碎了时光,侵入心里,挥之不去。
当岁月回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久至周王朝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越人生活在江汉地区,气候温热潮湿,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所以舟楫才会自然地出现在这首诗中。搴舟,即为荡舟。
而这首诗其实是一位越人歌手唱给自己新来的领主的,以此歌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情和为其效劳的荣耀。当时这位领主听后深受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感激了他。
而今,因为这句“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听起来有了凄美的暗恋味道。仿佛是一个灰姑娘遇见了心仪已久的王子,也许她知道,悬殊的差距不会让两人有圆满的结果,所以只能在心里偷偷地爱着,而不让他知道。
没有结果的爱恋或许是苦涩的,但如果将它当成是自己对爱情最好的纪念与收藏,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直觉得,暗恋是一种很唯美的存在。“心悦君兮君不知”,带着一点点心酸与落寞,静静地沉淀,与时光打磨在一起,偶尔想起仍觉甜蜜,足矣了。
4.题玉泉溪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短短的一首五绝,寥寥二十个字,读起来真是既醉于其中景致,又叹息诗中境况。
这首诗出自一位唐代女子之手,姓名及身世均不得而知,因其最早见于《树萱录》,其中提到“尝游湘中”和“宿于驿楼”,故称此女为“湘驿女子”。
总之这是出自女性之手的一个作品,其婉约细腻给这首诗增添了一种悄然的美感,秋光,红叶,碧溪,琴瑟,无一不美,但又透着某种凄然。
而这种凄然在后两句中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曾经美好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而未来的风雨苦难又何时是个头呢?
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愁思为谁,惆怅为何,但我们理解古代女子闺怨情绪里所传达出的绝望,而又有多少属于女性的才思与才情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
所以,这首女子所创作的小诗,如一朵娇嫩的花,在风雨中摇摆,好在留了下来,那不妨就记住它吧。
一枝迎春,送走寒冬万里云。一片丹心,为谁苦追寻?
问声郎君:谁是梦中人?点绛唇,垂下云鬓,着我绿罗裙。
这首词出自一个美丽浪漫的故事。相传伏羲氏用柔软的枝条,鲜嫩的绿叶及迎春,编织出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并将它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姑娘穿上这条裙子后,似天仙般光彩夺目,而她也被伏羲的才华与真情所打动,便以身相许了。后来,在伏羲外出的时候,姑娘被寂寞笼罩,被思念折磨,于是就穿上丈夫为她编织的绿色罗裙,喃喃地唱出一支曲来:
“一枝迎春,送走寒冬万里云。一片丹心,为谁苦追寻?
问声郎君:谁是梦中人?点绛唇,垂下云鬓,着我绿罗裙。”
绿罗裙,就是用绿叶编织出来的美丽裙子。可以说,这是有资料记载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件定情之物。
而五代词人牛希济写过一首有关绿罗裙的《生查子》也是非常美的: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细思,词中所传达的感情是多么的深挚,恋人分别后,若是看到路边的芳草也要加倍怜惜,因为它会让你想起绿罗裙,以及穿着绿罗裙的心上人。绿罗裙在这里饱含指代与象征意义。
正是由于这首词,绿罗裙也成了词牌名。和它的原名《生查子》比起来,《绿罗裙》更加浪漫生动。
6.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可惜它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但每每品读它的时候,我的心都会变得柔软而遥远。
诗的背景是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战争与动乱造成了更多的分离。这首诗中的女子,日日地期盼着,默默地叹息着,却仍然没有等来她远离家乡的丈夫。就那样生生地别离,相安在天涯,没有音讯,也不知道他现在好不好。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是诗中最棒的句子,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将那份思家恋家的情结放于动物的习性中,含蓄而深沉。
但我最爱的还是“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种等一个人等到消瘦的情形多么令人心疼。后来北宋词人柳永化用了这句诗,写下了著名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在缓缓地诉说,一个像凿凿的誓言;我爱宋词的唯美,但也爱古诗十九首的质朴。
诗的结尾,正是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愿望,她没有对丈夫说你要好好闯天下,也没有说你要记得常常思念我,而是说“努力加餐饭”。她的想法就是,你要好好吃饭,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
《饮马长城窟行》中说“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纳言词中有“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可见关心一个人,正是要关心到最日常的生活。
相思是爱,牵挂也是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篇文章中的最后一首,我决定选择《诗经》中的篇章,因为它是我们诗歌的源头,那些来自于民间的没有留下作者名字的美好诗句,不仅让我们看到人类最初的七情六欲,还让我们感受到文学对生活的记录与歌颂。
若说诗经中我最爱的一首,思来想去,还是这首《蒹葭》。它出自《诗经·秦风》,前四句最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可见,故事应该发生在一个深秋,深秋的萧索最能衬托别离的相思。芦苇长长了,露水凝成霜,一个为情所困的男子,站在河边思念着心爱的姑娘,仿佛她就在河水的中央。这是诗经中饱含意境、充满画面美的一篇,诗中的男子用情之深不禁使我想起——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有些缘分,大概就是这样可遇而不可求吧。有些人,是我们伸出手怎么努力也够不到的星辰,是我们踏遍河流也追寻不到的水中花。
那就遥遥地看着吧,看那河水汤汤,看她在水一方。
叶初夏:简书原创作者。诗词迷,文字控,挑食的书虫。我与世界格格不入,我只与你惺惺相惜。
「简书微信公众号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简书 App 上用户原创内容」
版权所属,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简书微信公众号出专题阅读了!在公众号里回复关键词看专题:
回复“书单”看书单推荐;回复“职场”看职场干货好文;
回复“金庸”看金庸系列书评;回复“民国”看民国人物评说;
回复“红楼梦”看红楼读书笔记,回复“出书”看简书作者出书计划;
更多专题阅读正在精选中!
长按下方二维码远离孤独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简书小明”,即可加入丰富多彩的简书微信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你想知道 赞美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