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台湾陆生转学回大陆念大学的陆生 回大陆考研会比较好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在台湾高校就读陆生社会适应性与满意度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在台湾高校就读陆生社会适应性与满意度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p&诸君难道就不盼着“&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b&”吗?&/p&&br&&p&微博上一片“养老”、“圈钱”的声音看着好揪心。&/p&&p&以他们诺奖、图灵奖获得者的身份,去世界上哪个国家不能养老?况且,要真论养老,中国的医疗资源目前尚不如美国吧,更别提空气质量了。“圈钱”的说法就更搞笑了,如果他们打算在中国建个实验室,不管多少钱政府都会买单,他们“圈钱”干嘛?养老吗?&/p&&p&科学家拿美国籍被说成“不爱国”,现在换成中国籍又被说成“养老”、“圈钱”,这是要他们去火星的节奏吗?&/p&&br&&p&黄晓明结婚时,适逢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前者烧了几亿办婚礼,大出风头;后者辛勤耕耘、屡建功勋,却默默无闻。于是网民纷纷评论“科学家比不上艺人”、“一生努力比不上一场秀”等等,当时我这科研民工还小小地感动了下。然而今天下午当我打开相关新闻、微博的评论时,看到满屏“养老”、“圈钱”的字眼,我又被震惊到了。这届观众。。。&/p&&br&&p&中国多几个杨振宁教授、姚期智教授等为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哪里不好吗?就算他们年纪大了不能战斗在科研一线,但他们作为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可以带来诸如学术交流、合作、人脉等资源,可以左右政府对科研的态度和投入,可以带动年轻人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传授他们的科研经验和感悟等等,那点“养老”钱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我个人巴不得世界上所有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都跑来中国“养老”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都理解了吗?(评论区中有位清华的同学提醒:年逾古稀的姚期智教授如今仍在科研一线,而且&b&今天&/b&还给本科生上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p&&p&姚期智教授在十几年前就是清华的全职教授,“ 姚期智的全职回国,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这不只是因为他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更因为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当时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p&&p&早在2003年杨振宁教授就已回北京定居。&b&日,先生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 从七十年代开始,杨振宁教授为中美建交、中国的教育、科研甚至统一大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除了那段隔了五十岁的婚姻,那些说“养老”、“圈钱”的人,有多少了解杨振宁教授对物理学、对中国、对人类的贡献? &/p&&br&&p&在如今各国的人才争夺战中,中国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现在两位世界级的学者放弃外国国籍加入中国,不管是为了叶落归根也好,为了身后名声也好,这都为国际顶尖人才加入中国开创了先例,正面典型一旦树立,效仿者必定纷至沓来,这就是“&b&风向标&/b&”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p&&br&&p&贞观初年,在科举发榜那天,唐太宗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内侍说:“&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b&!” 大唐盛世由此开始。&/p&&p&“ 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 。”&/p&&br&&br&&p&(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即可,谢谢。)&/p&
诸君难道就不盼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吗? 微博上一片“养老”、“圈钱”的声音看着好揪心。以他们诺奖、图灵奖获得者的身份,去世界上哪个国家不能养老?况且,要真论养老,中国的医疗资源目前尚不如美国吧,更别提空气质量了。“圈钱”的说法就更搞笑了…
&p&钱邓等当年归国的那些人,给予任何赞美都不为过,毕竟国家亏欠他们,看钱家二代的对比就知道。但是尊一个人并不需要贬低另外一个人。杨当年归国,也许中国会多一个两弹元勋,但是同时世界上也会失去一个顶尖的物理大家。说句不好听的,杨能不能活到现在都两说,也许70年代就批斗死了。20世纪上半世纪过于跌宕起伏,是是非非一言难尽,个人在这个乱世间过于脆弱,无功并不意味着有过。而且杨姚二人早已归国,此次国籍转换不过一种形式上的变化而已。另外说养老的就是有点以己度人了。&br&&/p&&p&
杨如果50年代回国,他能干啥呢,他做的理论物理研究国内基本不会有需求和支持。当时国内也不缺理论物理大师,束星北在50年代比他名气还大,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58年就在劳改,坐牢去了,叶企孙,国内近代物理奠基人,杨的老师,被打的精神失常了。姚桐斌,顶级的冶金材料和火箭专家是当时真正急缺的人才,还不是被几个红卫兵在家一棍子打死了。像杨这种又是搞理论的,岳父是国民党高官,回国不被打死,不被逼疯,能为国家做的贡献基本就是扫厕所。&/p&&p&
当年一腔热血回国的那些伟大科学家成为了一场浩劫的悲剧注脚,他们的才华被埋没,他们的理想基本没有实现,他们的肉体和精神被摧残,他们的亲人被牵连,他们的后代因此而平庸。现在大家还在以当年没有回国为名指责一位近代以来中国人在科学史上取得最高成就的伟大科学家,这个和当年以爱国为名打死姚桐斌的人有什么区别!!&/p&&p&&&&&&&&&&&&&&分割线&/p&&p&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第一次知乎过千赞。我觉得杨院士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争议人物,除了那些过于低俗奇特的看法,关键问题还是落在了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国。我在这想说的是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国家对个人重要吗,非常重要,绝大部分人的人生成就,生活水平很难超出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比印度同等社会地位的人生活水平要高,比美国要低,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印度人努力比美国人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比印度好,比美国差。个人对国家重要吗,很重要,国家是大河,每个国民都是河里的浪花,但是同时个人对国家也并不重要,纵观历史兴衰,横看各国成败,其实和民众没有什么关系,基本取决于国家领导团体。所以爱国是美德,需要我们积极提倡,这也符合统治阶级的意愿,而且我们出生在这里,热爱这片土地是应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欠这块土地什么东西。&/p&&p&
有人觉得杨院士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美国,荣誉也属于美国,其实像杨院士这种做基础研究的,其成果是全世界公开的,对美国的意义更多是在人才培养和提高所在单位的学术地位,而这些工作在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办法成功,进入21世纪国内也有土壤做这些事情了,他立马就回来了,并且做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至于诺奖,当年杨不去美国,他能做出诺奖的成绩吗?根本就不可能,所以纠结他领奖的时候是不是中国国籍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奖对当时的中国唯一的意义在于,他证明华人也可以,当然这个在当时非常重要。中国很多人有一种非常奇怪的诺奖情节,其实这也是一种民族不自信的体现,所以经常会听到一些奇特的言论,比如如果哪些拿到诺奖的华人没有放弃中国国籍该多好啊,或者说如果他们不出国,在国内获奖该多好啊。其实如果社会不稳定,经济不发展,就算把所有的优秀年轻人都绑在国内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国内社会稳定开放,经济发达,我们的第二个诺奖还会远吗?我想是不会,也许哪天就突然冒出一个大牛把这个奖给拿了&/p&
钱邓等当年归国的那些人,给予任何赞美都不为过,毕竟国家亏欠他们,看钱家二代的对比就知道。但是尊一个人并不需要贬低另外一个人。杨当年归国,也许中国会多一个两弹元勋,但是同时世界上也会失去一个顶尖的物理大家。说句不好听的,杨能不能活到现在都两…
昨天在去听姚先生给叉院本科生上课,姚先生上课前解释为何用英文上课:&现在我们用英文上课是没办法,英文仍然是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希望二三十年后这些课我们都可以用中文上。我也希望每个同学毕业后不仅在知识上不比stanford, Berkeley的学生差,语言上也不比他们差。&&br&&br&结合姚先生回国这个事件来看,姚先生的话绝不是随便说说说说哄大家玩的,他真的在用实际行动推动民族进步。&br&&br&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世界所以进化无疆,国家所以长存不敝,胥赖于此。
昨天在去听姚先生给叉院本科生上课,姚先生上课前解释为何用英文上课:"现在我们用英文上课是没办法,英文仍然是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希望二三十年后这些课我们都可以用中文上。我也希望每个同学毕业后不仅在知识上不比stanford, Berkeley的学生差,语言上…
7/16更新:&br&因为鸭蛋小姐指名道姓让我看她的文章,所以这几天有好几个知友提醒我看,于是我就点进知友给我的链接,瞟了一眼那一篇写给我的文章。&br&通篇看下来,不知所云。唯一知道的,就是大概鸭蛋小姐觉得香奈儿、迪奥不算国际大牌?可能对你来说,爱马仕或者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奢侈品才算国际大牌吧。我真是太土了。oh~NO!&br&ps:我无意中发现一件挺好玩的事情,过几天再更新吧~这几天比较忙,一句两句又说不清楚:)等有空再po上来~&br&&br&---------------------------------我是看不懂鸭蛋小姐文章、感觉自己好土的分割线------------------------------------&br&&br&7/12更新:&br&关于第13点,也就是台湾大学新生群里曾经发生的关于刘亚丹众筹一事的争论,其中是否有侮辱嘲讽的言辞、是什么程度的论争,请看 &a data-hash=&fbb892cd6b785d84e1582570& href=&///people/fbb892cd6b785d84e158257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秦& data-tip=&p$t$fbb892cd6b785d84e1582570& data-hovercard=&p$b$fbb892cd6b785d84e1582570&&@苏秦&/a&的答案,她今天凌晨贴出了群里的聊天记录截图(打码版,据说是部分对话),能上Facebook的小伙伴可以去Facebook上看,据说Facebook上有完整的聊天记录截图,这算是第一手资料,大家看过之后,应该会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说了。最后,向大家致歉,因为昨天修改第13点的依据并不是第一手资料(因为我不在台大群里,并没有围观当时的争论),所以我所说的一些话并不完全准确,一切以截图和清大男生发的文章作为第一手资料。以后还是多弄弄第一手资料好了XD。另外,有热心的小伙伴发给我聊天记录的截图,由于我打码手法实在太渣,所以就不发上来了,大家看 &a data-hash=&fbb892cd6b785d84e1582570& href=&///people/fbb892cd6b785d84e158257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秦& data-tip=&p$b$fbb892cd6b785d84e1582570& data-hovercard=&p$b$fbb892cd6b785d84e1582570&&@苏秦&/a&的打码截图就好。&br&&br&刘亚丹这件事情比较敏感,三限六不政策在台湾一直很有争议。一方面,台湾有些仇恨陆生的媒体会借此事件黑陆生,指责陆生的素质,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刘亚丹并不能代表任何其他的陆生,但是在台湾许多人的眼里,陆生是一个整体,就好比大陆许多人会以个案来辱骂一个省的人一样。陆联会应该是保护陆生的,所以希望借这件事情推进废除针对陆生的三限六不歧视政策的进程,我看这份声明主旨也是如此。三限六不确实不合理,作为利益相关者,我也确实希望早日废除。但仅仅针对这件事而言,刘亚丹并不适用于陆联会所说的“经济上背负了巨大负担”的群体。说她无耻也许过重,但是我真的就是这么想的,一个连基本的食物等生存必须品都要蹭周围人的人(而且是长期蹭),居然攒钱买了迪奥、香奈儿之类的国际大牌,也许这就是她能够长久维持远远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生活状态的秘诀吧。&br&&br&另外,我把下面前几天贴的文修改了一下,令各个论点更加层次分明,又加了点新东西,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再次看看。&br&&br&(本文允许转发到朋友圈、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但是禁止任何公众号以及其他媒体转载)&br&&br&------------------------------------------------我是不断修改完善的分割线-----------------------------------------------------&br&&br&7/11修改了第13条,这一条可能有点争议,欢迎继续探讨,我会继续完善。&br&&br&---------------------------------我是期待大家都能看到事件完整的真相的分割线---------------------------------------&br&&br&7/10再次更新数据:&br&&br&一.讨论台湾大学陆生的生活费用以及刘亚丹众筹5万人民币一学期的不合理性。&br&&br&据热心人及事件女主私信指出,台湾大学比新竹的清华大学贵,我7/9依据新竹的清华大学数据所计算的费用不太准确,所以我重新查了下台湾大学的生活资料,也重新计算了台湾大学陆生的生活费用。&br&&br&我得出的结论是:女主众筹的5万人民币/学期的费用非常不合理,远远超过了绝大部分在台湾大学念书的陆生的费用。&br&&br&以下是计算过程:&br&&br&这个是知乎上关于台大陆生费用的答案:&br&&img src=&/113a8a0b6ea87dca0dfa_b.pn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1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113a8a0b6ea87dca0dfa_r.png&&&br&台湾大学学费约22000元人民币/年,据女主私信告诉我,新闻专业的学生住的宿舍住宿费是4900元新台币/月,汇率4.8216&br&&br&一学期学费加住宿费:0/4.81.3(元人民币)&br&&br&台湾似乎一学期都是按5个月算,暑宿另外安排,所以我按5个月计算,按6个月计算的结论不会变化,所以不再计算。&br&&br&而刘亚丹众筹5万人民币,我再次读了一下前期你给别人的留言:&br&&img src=&/e17a847bec4de0b920cd0f05603dc44a_b.png& class=&content_image&&&br&并不是如你后来私信里给我解释的“一年初步预计花费七万,现在手头还差5万”,而是你确确实实默认了你打算一学期花5万人民币,也就是每月生活费:&br&(.3)/5=6783.74(元人民币)&br&&br&对比上面知乎截图的女生,她台大在读,她的生活费是:&br&&img src=&/1b58f2ab040ae1e6e76e8da45d1e1951_b.png& data-rawwidth=&883& data-rawheight=&6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3& data-original=&/1b58f2ab040ae1e6e76e8da45d1e1951_r.png&&&br&请注意,在这个问台湾大学费用的问题下,这位身为台大在读生的答主说:“维持基本生活的生活费不到2000,滋润一点”。&br&&br&女主众筹5万,其预算的6783.74元人民币/月的生活费足以令她香奈儿、迪奥月月不断了,不过我私自猜想,也许女主去了台湾,连香奈儿、迪奥都看不上了,因为女主可是在自己工作的工资仅为1000元人民币/月的时候都用着迪奥、香奈儿呢。台湾的国际大牌本来就比大陆便宜许多,女主依靠着众筹的钱,加上自己一贯蹭吃蹭喝的作风,想必能活得相当滋润。&br&&br&二.根据刘亚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eggy0808,名字:蛋壳家)的文章,说几点感想。&br&&br&1.刘亚丹大学期间的学业成就。&br&&br&你自诩是一个家境清贫、学业优秀、有远大理想的学生。那么,请亮出大学的成绩单好吗?让我们看看你在大学有多优秀?你的公众号以满不在乎、自以为幽默的口吻告诉我,你在念大学期间实习(或者工作之后)被老板开除、你的毕业论文因为质量不过关被老师斥责并责令修改、你还靠着朋友帮你修改论文(或者课堂作业)才顺利过关,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十分怀疑你的专业素养。我没看到你大学扎扎实实的成就,你读了多少书?成绩怎么样?我只看到你那些耀眼而浮夸的事迹,比如交换之类的,大部分人管这种经历叫做“刷简历”,华而不实。此外就是被开除、毕业论文被嫌弃等等不甚光彩的事迹,不胜枚举。然而你似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br&&br&我看你似乎还考了GRE?令人惊讶的是,一个清贫的学生竟然会舍得花钱去考GRE,你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呢?虽然也有穷学生省吃俭用考GRE,那是为了出国,你怎么考了GRE却没出国,而是工作了呢?说到工作,一个武大的毕业生,只要学业有那么一点点优秀,肯吃苦,找的工作一年攒5万并非难事。另外,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能接受1000一个月的工作,我家附近的麦当劳招清洁工都是2000+了啊。是因为不够优秀所以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不过貌似你并非一直拿着1000的工资。总之,一个武大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了一年,没攒下什么钱,实在难以让人不质疑她的优秀程度、努力程度以及花钱习惯。&br&&br&从你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在校学业由朋友代劳、实习被老板解雇、工作水平堪忧、消费水平过高的女生形象。&br&&br&2.女主大学期间及工作一年的消费水平,以及她对金钱的态度。&br&&br&许多篇文章看下来,你的生活还是挺小资的。我不太明白,你自称家境清贫得需要通过众筹来完成梦想,却在高中的时候就有钱出去租房子单住(高中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是住学校宿舍或者住家里吧?),你现在工作了,明明有更加便宜的职工宿舍可以住,也出去租房子住?本科的时候,你追星、学吉他、去台湾交换,以及后来的做头发、买化妆品、四处品尝美食、“出去浪”等等,一样也没落下,还有各种讲究的生活细节,比如半夜打出租去武大看樱花、没事儿买点花等等,虽然也就是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事儿,但是积少成多,数额也比较可观。而且你整个的消费习惯就是非常小资的。你比我都过得讲究得多,这至少说明,你是一个哪怕在经济条件无法承受的时候,也要追寻超出你力所能及范围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享受的人,各种层出不穷的花销融入了你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你本该将这些钱省下来,作为你研究生生涯的经济储备。&br&&br&在你看樱花的三篇文章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让雷军送你iPhone,还非常真诚地附上了邮箱,我读过这几篇文章的感觉,就是你在调侃雷军之余,心底里是热切期盼能有人送你一个iPhone6 plus的,同时你还表达了想出名的想法。现在你更是要用众筹得来的钱(excuse me,我管这种方式叫“不劳而获”)维持这种生活水准,不,是比这更高的生活水准,这种生活水准令绝大部分在台陆生咂舌。或许你的梦想就是轻松搞到足够多的钱来维持奢侈的生活?而你一再在文章里强调你对金钱的淡漠与不在乎、你的清高自持与傲人风骨:&br&&img src=&/651fca8a20ebc6af7aebbf23_b.png& data-rawwidth=&1039& data-rawheight=&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9& data-original=&/651fca8a20ebc6af7aebbf23_r.png&&同时,你却在另一些文章里多次表达了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和在意,钱在你的许多文章里出现频率非常高,而且你确实一直在追求超出你能力范围的生活品质,这和我前文说过的我的本科同学以及清北学霸在北京靠几百块钱一个月生存的状态真的有云泥之别。造成这种天壤之别的心态也值得玩味。你的那种心态,我管它叫过分的虚荣。如果你能稍微节约一些、砍掉一些非生存所必须的花费,多攒点钱,我相信你不用众筹5万一学期就能攒够钱去台湾念书。另外,绝大部分在台陆生都不会一学期花费5万人民币,何况是你。&br&&br&叹息,看来我真的是太穷了,我还没有能力像你一样,一言不合就花几千块钱去买李欣频讲座的票,还是坐飞机去的。另外,你去台湾其实可以坐船的,比机票便宜,又可以看海景,也很快,一晚上就到了。而你貌似还是打算坐飞机去台湾念书呢?你在文章的末尾还加粗写道,希望有人打赏你一张去台湾念书的机票钱。我不明白,一个女生拿着1000出头的工资,在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的前提下,怎么可以每次出远门的时候,首先想到乘飞机而不是火车或者轮船......&br&&br&话说,你似乎打算众筹5万人民币/学期,自己和家里一分钱都不用掏呢。&br&&br&而且,你居然大言不惭地在公众号里说,你众筹,并不代表你要过得比别人差(大概这个意思),5万/年,你这不是过得比别人差,你这是过得超过了我们绝大部分陆生,然而你的家境在陆生里应该算非常贫寒的了。&br&&br&3.女主谜一样的家境。&br&&br&女主自称家境清寒、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然而我看了下你的公众号里那大半夜去武大看樱花的三篇文章,发现你妈妈今年3月还用着iPad,你姐姐还用着iPhone,你的小米经常丢,所以经常换,而你私信告诉我,你家里连1年掏出2万都困难,但是仅仅这两个苹果产品加起来,价格已经接近一万。你还私信我说,你那些香奈儿、迪奥大部分都是姐姐给的小样,只有极少数是自己买的。你说你的财力证明是姐姐借给你的钱,看起来你姐姐家境不错,那么你为何不可以向姐姐借钱,毕业之后努力工作来还?这样看起来,还是众筹比较轻松,不用还钱。&br&&br&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小康(或者中产?)家庭的孩子,现在看来,我是无产阶级最真实的代表。你用得起的迪奥、香奈儿我用不起,你买得起几千块的门票我想都没想过,可是你明明自己说的,“父母每年提供2万都很难保证”,而我在这一点上明明比你好很多很多啊啊啊啊啊啊啊~~~2万还是轻松的啊啊啊啊啊啊!!!我心理不平衡!知友们求安慰!!!不————平————衡╭(╯^╰)╮&br&&br&4.女主的文字功底。&br&&br&麻烦女主写作的时候分清楚“的”、“地”、“得”,我之前以为你是手滑,所以偶尔打错,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我阅读你公众号和截图的时候,看着满屏乱用的“的”、“地”、“得”,无数次如鲠在喉、如芒在背。还有你那个“资助”写成“支助”我也是看得尴尬。身为武大的高材生、台大的准新生,麻烦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字水平,让你的实力配得上你的标签。&br&&br&另外,希望你的文章能有点条理和文采,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展现一下文采。公众号的那些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br&&br&5.女主独特的视角和观点。&br&&br&你作为一个湖北人、在武汉念了四年书,小时候遭受过洪水,在武汉见过了大水侵袭,你居然对发洪水、炸堤坝、淹房子抱着快乐的期待。我不想说你是故作惊人之语,然而我又希望你是故作惊人之语,而非真心希望如此。我和你同龄,生长于洪水泛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洪水的冷酷无情深有体会,对98年电视上簰洲湾抢险等画面记忆犹新,发洪水意味着会死人,炸堤分洪,意味着数以万计的百姓会流离失所,每每想起来,我都非常心痛。我不明白,你作为一个分洪区、一个被牺牲地区的人,居然能笑得出声,我作为一个被分洪区所保护的地区的人,都不希望出现炸堤分洪的一幕好吗!!!这是我特别愤怒的一点,今天(7/11)修改的时候着重强调一下。你以为你的这些言语是有创造力的表现、是与众不同的表现、是具有发现深藏在生活中的美的能力,但你是不是忘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或者说作为一个自诩有点人文情怀的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比你所谓的惊世骇俗的、新奇而凉薄的观点要可贵得多。我个人认为,任何人都不该以标新立异的名义挑战人类的普世价值观。&br&&br&6.女主的个人修养。&br&&br&佩服你,能把自己被老板开除、毕业论文被老师嫌弃写成“我玩了老板”、“我玩了老师”之类的话。你说出“知道你们没文化,给你们科普下”、反复强调自己颜值高、智商高、学历高、各种优秀(然而我认为你似乎并不优秀,不论是学业、写作还是品行,都有待商榷)是什么心态?我同样不明白,你为何称你的领导“土到聚餐只吃炒饭”?excuse me?满篇都在秀优越,你字里行间的优越感让我气血上涌,也许是因为你抬高自己的同时贬低了别人?总之,这些话倘若是生活中和闺蜜开玩笑也就罢了,写在一个你想要红的公众号里,就显得不那么有修养。你的幽默总有种让我不舒服的感觉,那是一种略显粗鄙的幽默感。我恐怕也是你口中的“土到出门从来不化妆的女生”了,没有半夜打出租去看樱花还要精致妆容出门的你洋气。&br&&br&7.女主与他人在物质上进行交换的习惯。&br&&br&关于你公众号那篇《生日的时候,许愿真的会很灵咯!》,说实在的,我想起了《伪装者》里王天风的话:“有些人不是真的纯洁,是貌似纯洁,而且她们很会利用这种纯洁。”(大概这个意思)感觉你交朋友的时候有点用小恩小惠来换取大利益的倾向啊。你节衣缩食的好多手法,都是以占别人便宜的小聪明来实现的,蹭别人的指甲油、水果、米、油、生活用品等各种东西,还要求别人请你吃饭,不无自豪地炫耀着自己解决了生存难题,而你省下自己的钱去买迪奥、香奈儿?你告诉我,你攒钱买的迪奥粉底性价比高,sorry,性价比再高,它的价格对你来说太贵了也是事实。你就没别的便宜点的牌子可选?而你在这次众筹的文章里,也让我有相同的感受:&br&&img src=&/1f97ee2a7db915eef63607_b.pn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1f97ee2a7db915eef63607_r.png&&&img src=&/a7aedf7a2edeb1a2c7f6baa29df9a549_b.png& data-rawwidth=&1121&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1& data-original=&/a7aedf7a2edeb1a2c7f6baa29df9a549_r.png&&这是一场价值严重不对等的交换,所以别和99元众筹哈佛换取学习资料那件事儿混为一谈。这和你公众号里你朋友的一篇文章里说的,你在她家住了一阵子、送了点东西给她,你常常蹭别人的东西用是一脉相承的,实质上是以小恩小惠加上一点人情换取大的经济利益。而你那副天真无邪、不挂怀金钱的态度,无疑是极大的伪装,使得你的同龄人(她们往往较为天真单纯)会误以为你是没有心机、直白爽快,但我作为旁观者,看到的是你可以主动让别人请你吃饭、给你提供物质帮助,而当你的“脑残粉”(借用你的词)要求你请她们吃饭的时候,你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拒绝。那些“脑残粉”中是不是有给你提供过物质帮助的你的朋友?如果有人和你算算经济账,你多半会以“我对金钱没有概念”搪塞过去,一个对金钱没有概念的你,长期在占别人便宜。&br&&br&倘若别人在对我付出金钱的时候,对钱表现出一种不在意的态度,我可能会认为他是真的不在意,而倘若一个人向他人索取金钱,还要表现出对钱不在意的态度,那么我会认为他只是想让他人觉得不好意思算清经济账,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br&&br&算了,我这也只是诛心之论,不足为证。所以这一点存疑。&br&&br&8.女主的志趣及爱好。&br&&br&从你公众号的文章来看,你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你所有的,只是一些小女生的小聪明和卖萌,虽然我自认也没有什么忧国忧民的情怀,但是这个对于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一个把奥普拉之类的人奉为偶像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不那么能让我接受。你写的“众筹去台大看帅哥、吃冰”是什么鬼?所以大家就要花钱送你去台大看帅哥、吃冰、旅行、香奈儿迪奥买买买?你以为坦诚就是最大的美德?美得你!这就是你的“追求”,不要给物质享受冠以梦想之名。&br&&br&我并未读完你的所有文章,但我感觉得到,你所有的文章反映出来的个人品位与一个有大志向的新闻工作者并不相符。你文章的焦点就在吃吃喝喝、看韩剧、化妆、首饰以及其他的各种物质追求等享乐上,而且毫不掩饰你常常占家人、朋友的便宜的事实,还认为这样显得很可爱。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我感觉你确实如你公众号的简介所说,主业:看韩剧、泡男人、认干爹。很难想象你的辞职理由居然会写“没空看韩剧了”。你文章中有许多类似的卖萌桥段,而这些并没有让你显得更可爱。&br&&br&9.虚荣。&br&&br&一切的一切,都是虚荣惹的祸。你试图在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的前提下,去追求一种体面的生活状态,而且还是通过众筹、蹭别人的东西等不是自食其力的方式,让我不能认同。用昨天有个答案的意思就是:你们这群人是没办法理解清贫的我追求理想、追求品质生活的决心的!追求没问题,可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夸耀自己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武大的时候是否想过,和你一同赴台的同学也都是985/211的(因为台湾的录取政策早已甄选过了),许多人起点甚至高于你,所以考入武大并不是什么能够骄傲的事情,你拿出来说,我觉得有点虚荣。攒钱买迪奥、香奈儿,把拒绝一次面试的机会吹成了“拒绝24-40万的工作的机会”,都是虚荣。你在公众号以及众筹文章里夸耀的种种,恕我眼拙,实在没看出来哪里特别能让人眼前一亮。&br&&br&10.或许你的目的真的如 &a data-hash=&76f8829362aca9cb8bf0cf& href=&///people/76f8829362aca9cb8bf0c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山羊月& data-tip=&p$b$76f8829362aca9cb8bf0cf& data-hovercard=&p$b$76f8829362aca9cb8bf0cf&&@山羊月&/a&所说,并不是为了众筹,而是博眼球。我在你公众号里也发现你有想出名的想法呢。是的,你做到了,正如张爱玲所说,“不论是好名气还是坏名气,名气总归是有了”。而且顺带也有了钱。你说你退款了,怎么我看答案说,很多资助了1元的小伙伴并没有收到退款?&br&&br&11.&br&&img src=&/b7ac5a4e2e0fab09e870a248b88f538e_b.pn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b7ac5a4e2e0fab09e870a248b88f538e_r.png&&迷之尴尬,你知不知道有个梗叫做“我相信你们那天晚上是盖着被子纯聊天”?&br&&br&12.特别重要的一点,希望大家能就事论事,不要一棍子打死一船人(譬如所有陆生),也不要引到台湾大陆之争的问题上。&br&&br&13.更加重要的一点,这个姑娘似乎承受了许多言辞过激、没有论据的谩骂,而且似乎有些为她说话的人也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比如,据说在台湾大学的群里(我不在台大群里,所以此处只能是“据说”),在我还没有写这篇文章指出女主的个人消费水平以及思想行为不合理的时候,某些人就已经嘲讽羞辱了刘亚丹,理由是“募集资金很low”。清大有个男生指出他们这样的羞辱是不对的,被踢出了群,我看许多同学留言也是说这个男生“洗地”,于是我重新阅读了这个男生po出的原文,我想大家之间可能有些误会。清大男生原文如下:&br&&br&我是清大社會所(此处隐去名字),今天決意揭露台大陸生中發生的一樁醜聞:
“台大某新生陸生(以下簡稱A),因家境清寒,無力負擔學費,於是採取公共募資的方式。台大***等幾個陸生,在台大全體陸生新生群組中(即A的全體同學),公告此事,並無端嘲諷A、指責A公募學費的行為。台大陸生新生群中,在全部欺辱過程後,沒有一人發言制止***等人。
A不堪惡言與壓力,選擇主動退還已經公募而來的學費,目前陷入求學困境。
當有人站出來要反駁***等人的做法時,以**為首的若干陸生如***、***等人,反复要求站在受害者一方的人對此事噤聲,不許再提,理由是為了維持陸生之間的和氣,並努力發圖刷屏,隱藏A放棄公募的聲明。當我譴責這些人是非不分,犧牲受害者換取虛偽的和氣時,被他們抱團以各種理由圍攻,最後並被踢出陸生群。”
以上是事情的大致經過。這件事,開始於幾個陸生無端霸凌一個清寒學生,直接導致她的學業可能因此止步,終止於許多陸生為了追求大家的和氣,選擇犧牲他們的弱勢同學A,並採取侵犯權利的手段讓異見者噤聲。
這無疑是一樁真實發生,卻最為黑暗、醜陋、駭人聽聞的醜聞!
在詳細說明過程前,我提出以下立場:
1. 大家同為台大陸生,在同學因無力負擔學費面臨輟學危機,沒有一人提出幫助,反而大肆無端加以嘲諷其募資學費的行為。這違背了基本良知。
2. 任何人都有追求生存的權利,這個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A的行為沒有傷害任何人,她卻被***等人以發起公討的手段,侵犯追求上學的權利。這違背了法律精神。
3. ***等人向A的全體同學嘲諷A求學,不止是企圖誤導他人對募資求學的解讀,更是以自己最為惡意的猜想和言辭,侮辱A的人格與尊嚴。這違背了基本底線。
4. 這是一個有是非對錯的事件,**等人,選擇為了追求和氣,在受害者退款並承擔一切傷害後,反复強調禁止對此事討論,並試圖讓大家遺忘A。這違背了是非分明的基本原則。
5. 在我說明我的基本立場並表明態度後,我受到一群人的攻擊,尤其是**將我踢出了陸生群,這侵犯了我的權利,也違背了基本的程序正義。
非常明顯,這件事情的性質無異於一群人中,幾個惡人無端懲快欺辱一個弱者,群體裡不少其他人為了和這幾個惡人繼續做朋友,選擇犧牲這個弱者,並且把打抱不平的人消滅。 這是台大陸生新生裡真實發生、不為人知的醜聞。我願意對本文發表的每一個字負責。
A現在正面臨困境,沒有任何一個傷害她的人向她道歉,所有與此事相關的人都好好的,只有A在默默承受後果。
我發表此文,為了澄清是非,討回公道。我請大家所有人,都來關注這件事,來對話,來討論。如果沒有討論,公道無法澄清。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背後,顯示出了長久以來我們忽視的許多制度問題,例如身份團體的微信群,究竟有怎樣的管理規則?這些都需要釐清。
如有必要,我會提供驗證我言論的詳細證據與細節,包括***等人對A的嘲諷,***對我個人的多次人身侮辱等等。
歡迎大家轉載此文,從各個角度討論此事。
我宣布,我接受任何辯論。&br&&br&以上繁体字部分是新竹清华那个男生的文章。(我隐去了若干当事人的真实姓名,以*代替)&br&&br&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那时候我的注意力都被刘亚丹的筹款行为所吸引,所以看了刘亚丹发出的筹款文章,后来又看了她终止筹款的文章,也去她公众号eggy0808里看了她写的文章,找了许多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件事的资料。因为不忿于她过分奢侈的生活方式和想要不劳而获的想法,才写下这篇长文。我在7月11日之前一直着力于评论女主的经济情况、思想以及文字,7月11日的今天,我发现了一些之前被我忽略的事情 ,所以贴上来,大家共同探讨。&br&&br&我重新仔细读了一下新竹清华这个男生的文章,文章的重点应该是他不忿于台大新生群中某些同学对这个女生进行辱骂,所以为这个女生打抱不平。我今天问过他,他似乎并不清楚女主的经济能力和她的实际消费水准之间有差距这个事实,新竹清华的男生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群里某些人群起而攻之的理由是“众筹行为很low”,我个人觉得,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不能证明众筹学费的不合理,在知乎这个问题下,一些以“台湾的新闻媒体如何如何”、“去台湾念书的人如何如何”的理由反对女主的文章,理由同样是不充分的。&br&&br&我们大家关注的重点在于刘亚丹的筹款行为,而新竹清华的男生关注的重点在于某些人对女主进行没有真凭实据的辱骂。大家(包括我)犯了个错误,就是因为女主行为的不合理性,而忽略了事件发酵过程中的一些瑕疵,忽略了台大某些同学过分的言辞。这位新竹清华的男生也犯了个错误,就是因为相信女主的文章而预设了“女主是个清贫上进、无力负担上学费用的好孩子”的前提,这个预设的前提一旦被证明是错误的(也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他为了女主辩护的行为的合理性也就被大家所质疑,而且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再仔细读他的文章了。他已经被视为“女主的同党”、“洗地”。一开始,我也认为他在洗地。&br&&br&但是今天重新读了下,我发现可能有点误会。&br&&br&这个事情应该分成两个部分:1.女主的一系列行为
2.台大某些同学对女主的过分言行以及把为女主辩护的人踢出群是否合理&br&&br&关于女主的一系列行为,我在前文已经说过,我十分不赞同,而且认为极其不合理。但是我同样坚持:哪怕她做错了,某些人的肆意辱骂、践踏女主自尊的不当言行也是不可取的,并且应该被指出来。&br&&br&我猜想,我们大部分人都认可这样一个观念:一个人倘若做错了,人们针对他的错误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和批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有证据之前便群起而攻之的嘲讽是不可取的。&br&&br&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常常无意识地这么做了:一个人被证明有错(有罪),他所遭受的不合理待遇便会被忽略。(我猜想,这也是雷(洋)案中,涉事警察拼命想要证明雷洋嫖娼、有错在先,并把舆论重点引向他嫖没嫖的原因,如果能够证明他嫖娼,而且把舆论引向他嫖娼,那么他的死便会被弱化,死的不合理性也会被弱化,舆论会倒转。然而,雷(洋)一案,重点在哪里?重点不在这里,不在于他是否嫖娼,而在于人是怎么死的。)&br&&br&女主已经被证明众筹不合理,她所遭受的没有真凭实据的辱骂便被忽略了。&br&&br&然而我认为不应当被忽略,因为这个事情中有些现象深思一下是很可怕的。&br&&br&“为了群里的和谐”而把人踢出群是一种可怕的行为,对,可怕。台大的优秀学生云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将会握有话语权,此刻在群里可以为了“维护群里的和谐”而把人踢出群,并且禁止讨论这件事,将来这些人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握有话语权的时候,也很可能会为了建设和谐社会而把许多东西和谐掉。相信这种现象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一言堂是非常可怕的现象。&br&&br&何况,我们谁可以保证,群里谴责女主的人个个都是真君子?谁可以保证,没有伪君子混迹其间、附和着众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女主肆意践踏?我一直认为,迅速拉近两个人的关系的很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共同谴责、对付另一个人。新生群大家彼此不熟,但是因为这件事,很可能有伪君子可以借机迅速和某些团体打得火热。&br&&br&以上许多臆测的内容,欢迎指出不足。&br&&br&我不赞同她的做法,但我捍卫她以及所有为她说话的人的权利,同时也捍卫所有反对她的人的话语权。欢迎姑娘及所有关注这个事情的人继续私信或者留言讨论,也欢迎指正我措辞不当之处,如果有道理,我会修改(微笑)。&br&&br&PS:身为答主的我明明是小美女,所以你们私信和给我留言的时候不要再喊我“学长”、“兄弟”了,可以吗?&br&&br&&br&----------再次分割-------------&br&&br&最新更新!!!她用香奈儿和迪奥!!!我顿时觉得,和她一比,我不是清贫,我是赤贫啊么么哒!跟着我唱起来:“我们是无产阶级接班人”!我算是小康(或中产?)家庭的娃,至今唯一一瓶迪奥还是闺蜜送的,没有香奈儿,然而我竟然交得起学费(微笑脸)。对的,如果你要维持迪奥、香奈儿、天天吃冰的生活水平,一个月也许8000还不够。&br&&br&………………原答案的分割线…………&br&&br&用事实说话。根据女主自己的话,加上我对台湾的了解,我推断出姑娘为自己预设的消费水准——一个月6500——8000元人民币生活费,然而在台湾的陆生群里,有新生问起每月生活费大概多少,有学长推荐7000新台币,也就是不到1500元人民币。我猜想,这大概是平均水平,学长才会向新生推荐。姑娘,你一个月花接近8000元人民币当生活费,我真是一个大写的“服”,你说你是农民家庭出身,还有姐姐,然而这消费水准,我等小康家庭(或者中产家庭?)的独生子女真是不敢望你项背。&br&&br&以下是推断过程。&br&首先,我根据她的回答推断,5万人民币花销并非整个硕士过程,而是一学期!!!&br&&img src=&/e17a847bec4de0b920cd0f05603dc44a_b.png& data-rawwidth=&1046&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6& data-original=&/e17a847bec4de0b920cd0f05603dc44a_r.png&&这段话出自她的《众筹的第三天,我还是选择了终止》&br&所以那5万人民币并非整个硕士阶段,而是一学期的花费!(新闻专业的人“的地得”分不清真的好吗?是“自然完美地运作”好吗)&br&&img src=&/2daadd166ca_b.pn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2daadd166ca_r.png&&
这是台湾清华大学的学杂费,想来和台湾大学相差不大,我懒得去找台湾大学的学杂费,就暂时用清华的费用代替吧~&br&
你是新闻专业的,那么应该是26300学费基数+2100*学分数。硕士的话,我们算30个学分(根据台湾清华某人文学科研究所学分要求大致近似推断)、2年修完好了,那么一学期费用:*30/4=42050(新台币)&br&
住宿费的话,我记得台湾清华是12000多新台币一学期(双人间),你一学期学杂费加住宿费的花销约为:=54050(新台币)&br&
你知道人民币对新台币的汇率吧?现在是4.8216,那么54050新台币=11210元人民币。&br&
你的众筹目标是5万人民币,交完学费和生活费,你还剩下:=38790(元人民币)&br&
台湾每学期都是按5个月算(住宿费是5个月的好像),你每个月能有约8元人民币的生活费。当然,你要按6个月算我也没意见,大概6465元人民币/月。&br&&br&
而据我了解,新竹清华一个普通学生每个月不到1500元人民币就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且也不拮据,不至于说吃饭什么的都要精打细算。你一个农民出身、并非独生子女的学生,自称家境清贫,口口声声需要学费去完成梦想,你的梦想就是每个月花着七八千块别人因为好心而捐给你的人民币在宝岛挥霍?&br&&br&
总之,一学期5万,也就是一年10万,作为一个在台湾的清贫陆生,真的是太奢侈了,对于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哪怕是中产家庭出身的学生来说,都略显奢侈。作为一个没有收入、出身清贫的学生,你比很多出身小康家庭、一二线城市大学毕业的毕业生一年的开销还要多,一个你母校武汉大学的刚毕业的学生,一年能有10万多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一般大学毕业的孩子都在攒钱买房子,他们一年是不会花10万的。&br&&br&
哦,对了,你工作了一年,攒了多少钱?是不是月光族?如果不是月光族,你为什么还要筹钱,工作一年攒的钱不够你第一学期的花费?如果是月光族,我只能说,你不愿意委屈自己过一种符合你经济水平、相对清贫的生活罢了,你想要维持一种依靠你个人能力根本达不到的生活水准,不要说你这样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无法达到,估计大部分小康家庭甚至中产家庭都不会一个月给孩子&a href=&tel:&&&/a&人民币/月的生活费吧?(也许是我见得少?听说知乎有钱人挺多的。)而你想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给你提供这种水准的生活费。&br&&br&
看了你的文章《真正想做一件事,根本不会考虑钱》。是的,你想凭借别人的施舍轻松过上不用考虑钱的生活。你的梦想就是在台湾享受这种略显奢侈的生活吧?&br&&br&
正好我身边有几个鲜活的例子,也许优秀得有些极端,但是我想告诉你,不如这几个例子的主人公优秀、但是比你优秀的人多着呢,别贩卖梦想了,人家比你更有资本贩卖梦想,然而人家没有。人家对于真正想做的事,都是通过别的途径绕开了钱的问题,而不是明明可以靠别的方式解决,偏要靠伸手要。&br&&br&
例子1:我本科同班同学,毕业的时候我才听说她的事迹,人家并没有刻意贩卖自己的梦想。她是个学霸中的学霸,在自己本专业的分数排名中,总分第一(注意,是各门科目的总成绩加权,没有乱七八糟的活动加分),后来转入我们学校最好、最难的专业,又是年年总分第一。你以为这样就完了?没呢,她辅修(或者是双学位)了西班牙语,和西班牙语本专业的同学一起排名,总分又是第一。据说她每个月伙食费300块,不知真假,并未求证过,但是她真的很节约,看她在食堂经常只吃一个菜。我们一起上专业课的时候,我常常看她拎个袋子,不知道放了什么,后来听说放了一个抱枕,因为她中午就在自习室趴一会儿,大学四年,绝大部分晚上自习到11点回宿舍。她家境也不好,本科毕业的时候,她申到了牛津(或者剑桥),但是去不了,因为没钱,我们院有个老师知道她的事儿,愿意借给她20万(还是30万),最后她还是没去,去了西班牙的一个研究所,全奖。忘了说,我本科的学校,比你本科学校的录取分数高那么一丢丢,说这个只是为了拿个和你差不多出身(不过我同学貌似没钱像你一样本科去台湾交流、追星和学吉他)、差不多学校的人比较,别人的才是梦想。我挺钦佩她的。&br&&br&
例子2:我的好几个二代同学仍然在做代购或者拿奖学金,自食其力,你凭什么做伸手党?四海之内皆你妈?按你的说法,貌似你亲妈都不给你钱了吧?可是你居然要找陌生人要这么多钱去维持你略微奢侈的生活。我一个发小现在在澳洲念书,做代购挣学杂费,她自己家以及家里的几个亲戚都有自己的公司,穷的家里是八位数资产,富的是九位数资产。不是房产换算,而是实打实的家底,嗯,小时候听她无意中提起过一次。一个小时候的同学在美帝,也在业余时间做代购,她家十几年前就已经住在武汉最富裕的别墅区了。一个中产阶级的朋友,只比你大一届,在美国读研的时候就已经基本靠优秀的成绩申请到奖学金了,现在仍然靠奖学金活着,已经申到博士了。明明可以靠家里的人都能积极地自力更生试图养活自己,你为什么能够理所应当地朝素不相识的人要钱?&br&&br&
例子3:一个在国内top2(没错,就是清华北大其中一个,此处为模糊个人信息,怕有人认出来)读研的学长,家境也不好,从上大学开始就靠给人做些专业相关的工作赚生活费和学费,4年只向家里要过一次钱。后来考北大蜗居什么的就不说了,考上了,读研更是没向家里要过钱,靠奖学金生活。研究生毕业答辩,被一个老师称赞:“这是我今年见过的最好的硕士论文。”他真的是“学识渊博、虚怀若谷”,而且从未拿自己的家庭出身叫苦,而是非常能体会别人的不容易,这些事儿都是我点点滴滴观察出来的,他从未炫耀。我觉得,如果他众筹,我可能还会考虑捐点儿,表达我的钦佩。但我实在找不出一个理由,向既不够穷也不够优秀的你捐款——何况还是满足一个经济条件远不如我、却为了不劳而获过上比我好太多的生活的“梦想”。&br&&br&
我自己就不说了,如果你那些事儿叫“吃苦”,那我也吃过苦,走过许多弯路,失眠、消瘦、厌食神马的,嗯,六年之后,总算回到那条注定要回到的路上,现在算是苦尽甘来,能实现梦想了。&br&&br&
我想说的就是,自己付出过努力的才叫“梦想”,别人成为学霸、通过正当途径挣钱,都是付出,你那个,我真的没看出来你付出过什么,你有骄人的成绩吗?或者有什么成就?别说你做过什么采访,那都是工作需要,工作中你吃的苦自有薪水来补偿,而不是在薪水之外,还要由善良的好心人来买单。&br&&br&
真的替你难为情,“资助”写成“支助”,一次两次还能理解成打字太快、手抖打错,满屏“支助”看得我好难受,武大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台大准新生的文字素养就这样?&br&&br&
当然,比别字更让我难受的是你那神奇的三观。槽点太多,比如你放自己那么多美图之后的照片是啥意思?和你众筹有关?更多槽点,就不一一列举了。&br&&br&数据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老生来指正,我会重新计算~&br&&br&不匿,被朋友圈安利了一遍,忍不住我计算数字的习惯,于是算了一笔账。
7/16更新: 因为鸭蛋小姐指名道姓让我看她的文章,所以这几天有好几个知友提醒我看,于是我就点进知友给我的链接,瞟了一眼那一篇写给我的文章。 通篇看下来,不知所云。唯一知道的,就是大概鸭蛋小姐觉得香奈儿、迪奥不算国际大牌?可能对你来说,爱马仕或…
氦氖氩氪氙氡 的答案说得很不错了,&br&&br&在这个答案的最底部还有一些我写的(关于大学入学准备的)干货,欢迎阅读。 ~&br&&br&我在台湾待了三年,从这几个方面回答:&br&&br&学校方面【1.1可考虑的学校方面】【1.2学校对比】&br&生活方面【2.1校园氛围】 【2.2生活氛围】【2.3工作氛围】【2.4社会氛围】&br&交往方面【3.1台湾人】&br&考生方面【4.1对于高三同学】【4.2对于向往台湾的人】&br&延伸方面【10.1延伸阅读】&br&&br&&br&【1.1可考虑的学校方面】=====================&br&对于我们可以去的大学,去台湾可以考虑的大学&br&(国立大学名额极少,私立大学有的不错名额也多)有&br&S:台大&br&A:清大.交大.成大.政大.&br&B:中山.中正.中央.北大.北科大&br&C:辅仁.淡水.中原.逢甲.东海.铭传.实践.义守.东吴.中国文化&br&D:全都在底端的网页里,参考看看不要受骗了 :)&br&&br&【1.2学校对比】=====================&br&由于没在大陆大学待过,所以参考 氦氖氩氪氙氡 的答案&br&&blockquote&台大在清北浙旦上交之后,给我感觉和南大差不多。&br&成清交政和中上游985接近,华科西交人大中山。&br&台师台科和中下游985接近,大连理工、重庆大学等等。&br&其中政大和人大很像,不如人大;&br&北大和中农一样,是农学见长,不如中农。&/blockquote&【2.1校园氛围】=====================&br&1.1.台湾同学迟到、上课吃早点的人比较多&br&1.2.台湾同学作息时间多为一点睡觉九点起床&br&1.3.台湾同学大二之后搬出宿舍,在外租房住的人很多&br&1.4.台湾同学不会认真学习英语,想出国的比例没有大陆同学多&br&1.5.台湾因为就业面广,没有职业歧视,薪水差异小,所以很多可能毕业后会投身于大学不相关专业&br&1.6.台湾一些优秀同学会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学习,他们高效率的时间是9pm-5am。通常熬夜过后他们第二天会睡到中午12点起床。周围有几位同学在三年中,一周三天熬夜晚上不睡觉编程做模型一直这样下来。&br&1.7.台湾一些优秀的同学会把精力用在社团上,大学期间每天跑社团办活动。有位同学掏钱夜店包场,让本校同学去参加,我们交入场费他赚回钱。&br&1.8.台湾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体不错,但是理论知识没有大陆同学过硬&br&&br&2.1.台湾老师比较亲切,大家内心上平等,对学生没有架子脾气&br&2.2.台湾老师没有“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而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功利思想&br&2.3.台湾老师多是来自台大或是留美的博士&br&2.4.如果找老师问问题,台湾老师会态度很诚恳地解答&br&2.5.学一样的知识,台湾老师会用比较简单易懂的话来教,听起来省力&br&&br&3.1.台湾人说话比较直白简单,不装,阅读他们写的文章比较省力 (:P)&br&3.2.文化差异:概述&br&由于去台湾读书的大陆同学大多数读私立大学,少部分读国立大学,所以去的那部分人本身就是代表大陆的一部分的家庭的背景(既弱于欧美澳留学生,又强于“想出来但不得”的大陆学生),所以抛开这一个群体的人的社会背景来谈文化差异,本身就是在耍流氓....==&br&文化差异由这几个方面产生的:历史&”非我族类“&家庭&家庭期望&成长环境&价值观&br&3.4.文化差异:“非我族类”思想&br&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是因为国家环境,媒体报导的倾向,一直以来历史价值观,以及”对于外国引入的不同思想潮流的我们自己的解读“ 而产生的我们对自己同族或同乡的人的相互的认同感。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会让我们在外地更懂得抱团取暖,也会让我们排斥外人。&br&3.3.文化差异:家庭背景&br&大多去台湾的大陆同学家庭家庭条件大都还算不错,家长工作稳定或是有一些闲钱&br&而台湾同学的家庭条件体现了他们地区各个收入层次,所以有好的有不好的&br&而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所以在两地人交往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观念上,认识上的不同&br&3.6.文化差异:家庭期望(majority)&br&大陆同学被期待:在高考能考名校、成状元,工作高薪事业成功,迎娶白富美(别人认可)&br&台湾同学被期待:学业顺利,找一份不有错薪水的工作,有自己的爱好,有生活情趣(自我认可)&br&这一点要首先考虑到&br&3.5.文化差异:成长环境(majority)&br&台湾同学被教导:简单直白,意见自由,服从心声,体会生活...&br&大陆同学被教导:装强装弱,思想一致,胜利第一,努力进取...&br&3.7.文化差异:价值观&br&由家庭背景导致的价值观的不同,而这其中每个个体也不尽相同。所以会有差异。&br&总而言之,大陆同学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现象,而台湾同学代表着是整个群体的现象。&br&3.8.文化差异:融入时间&br&以上这些差异会影响我们融入当地的环境。具体多长时间能适应这种社会环境,因人而异,我个人估计适应时间(对台湾社会不感到奇怪)是四个学期。&br&&br&【2.2生活氛围】=====================&br&1.1.课堂上多是自由发散和轻松愉快的讨论&br&1.2.学校很大方,各种设备和图书馆资源以及教室随便借&br&1.3.学校各院系之间的联系很频繁,如果想投身研究的话各院系互相之间的资源使用也是很方便&br&1.4.办手续方便,大家比较热情,你的事情做好了大家也替你高兴,不会难为你&br&1.5.校园环境整洁环境优美,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各楼和草坪的配置很和谐,不会有突兀奇怪或者土豪的感觉&br&&br&2.1.台湾社团种类很多,活动也有很多,能满足你的兴趣爱好&br&2.2.台湾社团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少一点点&br&2.3.台湾同学玩社团很认真,部分人花许多时间在上面(每天玩社团超过每天学习时间,因为他们考虑到毕业后也可以通过做这些活动赚钱养家,而不仅仅是学习一条出路)&br&&br&3.1.饮食与中国南方(浙江省、福建省)的口味习惯类似,饭菜稍甜。&br&3.2.日常午餐晚餐在学校食堂或者生活圈周围夜市&br&3.3.当地饮食的价格(台中市)&br&学校食堂,夜市的盒饭(便当),便利店便当,关东煮 100-;&br&小型火锅,装修还可以简餐店,平价牛排,热炒人均,铁板烧,麦当劳 100+&br&中型火锅,百货商店简餐店 200+&br&轻井泽火锅,争先寿司,装修不错简餐店 300+&br&烤状猿自助烧烤 ,陶板屋牛排 ,西提牛排 ,艺奇日式料理 500+ ;&br&王品牛排,三次鱼屋龙虾 1200+;&br&&br&【2.3工作氛围】=====================&br&1.1.你不找同事说话,你的同事不会找你说话&br&1.2.同事人很好,很体贴身边的人,自掏腰包请大家吃点心&br&1.3.早上9am-12am,下午1pm-6pm,在4pm大家会休息一下吃东西、拖地板&br&1.4.没人怕领导&br&&br&【2.4社会氛围】=====================&br&&br&【3.1台湾人】=====================&br&1.1.我可以说很呆萌么 ==&br&1.2.喜欢日本,喜欢日本旅游,喜欢学日语,喜欢日本的一切(不知道奇怪的电影算不算)&br&1.3.真诚,不会撒谎(majority)&br&1.4.爱憎分明,他们要是讨厌你就不会理你,不会两面三刀曲意逢迎&br&1.5.比较有公德心,敬老爱幼帮助弱者维护环境做得比较好&br&1.6.体贴家人,对父母好,对于兄弟姐妹比较有同理心&br&&br&【10.1延伸阅读(看不了跟我说)】=====================&br&1.台湾各大学列表&br&&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F%25B0%25E7%%25E5%25A4%25A7%25E5%25B0%%%25E6%25A0%25A1%25E5%E8%25A1%25A8%23.E7.B6.9C.E5.90.88.E5.A4.A7.E5.AD.B8.EF.BC.8F.E5.AD.B8.E9.99.A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5%8F%B0%E7%81%A3%E5%A4%A7%E5%B0%88%E9%99%A2%E6%A0%A1%E5%88%97%E8%A1%A8#.E7.B6.9C.E5.90.88.E5.A4.A7.E5.AD.B8.EF.BC.8F.E5.AD.B8.E9.99.A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台湾的各档次私立学校列表&br&&a href=&///?target=http%3A//dhe-fund.yuntech.edu.tw/school.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教育部獎勵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資訊網&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看看按赞的人多不多,我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写下去~ :)&br&&br&与这个问题,额外相关的答案=====================&br&大学新生装备推荐(浓缩我四年经验的一张表):&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大学新生装备推荐? - 沙昱的回答&/a&
氦氖氩氪氙氡 的答案说得很不错了, 在这个答案的最底部还有一些我写的(关于大学入学准备的)干货,欢迎阅读。 ~ 我在台湾待了三年,从这几个方面回答: 学校方面【1.1可考虑的学校方面】【1.2学校对比】 生活方面【2.1校园氛围】 【2.2生活氛围】【2.3工…
回归早就已经开始了,学术圈外面不知道而已。10年之后美国学术界的funding情况就走下坡路了,国内则是节节高升,现在川普上台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知识分子需求层次基本已经到了自我实现级别,自我实现自己的事业这一动力下大家都是逐水草而居,哪钱多去哪。&br&具体套路就是:&br&年轻人(40以下)抱团回去找大腿:几个好熊弟从理论到应用,各自技能树能从零开始拼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大家都是名校有出身在国内有人脉根基的,一起回去以后组队刷paper你挂我我挂你,申funding互相吹,可以实现整个科研领域跨越式发展。累归累,也算是能比国外更早更好的开始自己的事业,很多人还是觉得值的。&br&当打之年的回国来开分基地:自己已经国外tenure,有可能遇到了从正教授到院士这么个天堑,就回国找个大学,搭上线以后挂个名,拿国外的研究去国内申笔钱,开个组,招国内学生,毕业来自己国外主基地或者国外好基友组里刷个海龟经历,回国青千起,自己的学派就这么开始生根发芽了,美滋滋。&br&功成身退的回来养老:带着一大堆title,来国内挂个名,没事教教课,审审funding,还有精力的就找几个自己徒子徒孙当小老板,来带个大组,自己可以完全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不要小看这点,这是很多科学家毕生都没能实现多久的梦想)国内这个级别的养老服务还比美国大部分地方好,祖国生活也方便,爽歪歪,国籍是啥,能吃?&br&越是美国难拿funding的领域,回归的越多,水平也越高,做的也越好。比如美国拿funding已经拼的刺刀见红的生物啊,化学啊,还有马上被川普怼死的大气啊新能源啊,保持现在砸钱量的二阶导数为正,赶英超美指日可待。&br&相反,美国好找的领域,比如cs这种,海龟就少的多了,fresh phd都能回国副教授了…
回归早就已经开始了,学术圈外面不知道而已。10年之后美国学术界的funding情况就走下坡路了,国内则是节节高升,现在川普上台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知识分子需求层次基本已经到了自我实现级别,自我实现自己的事业这一动力下大家都是逐水草而居,哪钱多去…
&blockquote&&b&「台大傅鐘每天只打二十一響,因為要提醒台大人,一天至少要留三小時給自己思考。」&/b&&/blockquote&&img src=&/44d745b0ee470fcb028fd601d4951823_b.jpg& data-rawwidth=&754&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4& data-original=&/44d745b0ee470fcb028fd601d4951823_r.jpg&&&a href=&///?target=http%3A//blog.xuite.net/rita5031/blo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xuite.net/rita5031&/span&&span class=&invisible&&/blo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謝絕轉載,僅限知乎,前為感悟,原答案生活圖文可看後頭)---*---*&/b&&br&畢業後過一陣子回頭看自己三年寫的這個答案,有些感觸,簡單總結一下,&b&先說好,後說壞&/b&:基本上在台大念&b&大學部&/b&是很好的經驗,擁有綜合大學選課自由、學科完整,畢業方式彈性(雙主修放棄本系畢業、輔系修畢事後核可),在主要以中文教學的大學裏頭給予學生相較大的職涯彈性。&br&&blockquote&校風&b&基本上是在保持民初以來的新儒家傳統及部分的前日本帝大文化(當然兩點是好是壞都見仁見智)給予相當的大自由(解嚴後的台灣社會自由主義特色,各種層面上的)及個人選擇權。&/b&&/blockquote&而學校的專業科目排名和世界聲譽基本上還是在全球QS 50之前(物理 資工 醫學 藥學 材料 機械 土木 牙醫 法律),部分優勢科目 (電機 化學 化工) 在全球前25左右,頂尖學校如UCLA EE UCLA MSE UCSB校長 UCB校長 Cornell EE UMich ME UIUC AE UCSD BME等 (應該還有更多,記憶力有限見諒)的系主任 院長 首席校長職位 都曾被台大的校友長期染指過(同時可見台大主要是以理工醫農法見長的學校)。&br&&blockquote&這主要意味著台大學歷基本上作為一個區域經濟體的代表,目前仍有世界等級的人才能見度,&b&並保持學生日後在世界上競爭及留學申請上的彈性。&/b&&/blockquote&成績中等(GPA 3.5) 的同學基本是美國各專業Top15-10開始往上申,同屆同學(2012年入學)基本上各系最優秀的同學Top3每年都會有2-3左右錄取 (2017 MIT EECS 3位 Chicago Econ PhD~=1位),本身大學期間曾在美國北卡、華盛頓及荷蘭交換觀察,由於台灣的經濟發展較早&br&&blockquote&基本上在1985以前壟斷了海外華人的留美潮,並一度為美國第一大輸出留學生區域,在這樣的背景下,&b&70-45歲的台大校友及台灣留學生搭上了美國戰後 經濟 科學發展及EE(半導體)在過去取代傳統機械製造風潮,基本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b&&/blockquote&如諾獎得主李遠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沃爾夫獎得主楊祥發,沃爾夫獎得主翁啟惠及在ECE領域的無數大老級人物 (胡正明 施敏 孟懷縈 etc.)等,甚至在經濟學及量化交易也有一位奇葩(前MIT 教授 黃奇輔)這樣的背景造就了美國的台大校友會在2010之前基本上是生機勃勃,保持強大的凝聚性和職涯發展可能,其中又以北加 南加 休士頓 達福 華盛頓 紐約為盛。&br&&blockquote&&b&然而台大主要的困境及缺點是什麼?&/b&這點很明顯,問題主要都源於台灣區域發展徬徨的未來感。&/blockquote&受制於台灣作為一個區域經濟體在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及台灣社會在千囍年後對菁英主義的不信任及普遍的自由主義影響下,政府對台大的資源挹注基本上在2010之後,缺乏社會上基層民眾的認同及支持基礎,導致給予的台大資源相對於同等級的亞洲及歐美學校在全校化加劇的資源投注成長下,完全不是一量級,校方的預算在2005推動兩期的5年5百億推進全球百大計畫計畫逐漸退場後,政府給予的預算收入只佔台大整體預算的40%,主要收入源自於產學合作及校友捐獻~=45%。&br&&blockquote&作為學生最主要的感受是,在2012之後,不論是留美交換研究或赴歐,相對於中國大陸及香港學校同等區域地位的學校校方補助力道差距稍大,即使源自於海外學術校友的機會大把,但基本上還是自費出國,&b&導致於最優秀的同學如果家境沒有一定基礎,國際化職涯的發展相對受限&/b&&/blockquote&(但整體姊妹校數量、交換締結數還是比大陸的學校多的,我在校的時候基本上與清華北大相當,約10-15%的學生有海外交換或暑期研究經驗),即使隨著亞洲成長,台大的世界大學排名仍是逐年上漲(2016 QS 68 與LMU慕尼黑大學相當),但相比於2012 13年前明顯高出復旦一截,到小幅低於上海交大,可見一斑,比如說像千人 百人計畫基本上是別想,甚至台大還有很多中生代的教授被北大清華挖走,姚期智教授主要的是個人的生涯規劃及情感抱負這就不多說了,推到更極端的例子更早之前有抱籃球渡海後北京到芝加哥的林毅夫先生(前台大農工系友),不過更是少數。&br&&blockquote&然,&b&用這些至今仍有爭議的國際排名方式量化台大的學習經驗、感受及更往後的職涯發展 一定正確或是有道理嗎? 或許&/b&&b&不然&/b&&/blockquote&舉例來說在陳水扁政府 推動台灣電子業分紅費用化之前,從95年到2006年初逐漸蓬勃,甚至取得世界上領導地位的半導體及IC設計產業,讓留台各大學的的畢業上基本上碩士畢業後薪水在進入IC Desgin House後2-3年內可達600-800萬台幣(120-180萬人民幣),基本上沒有出國的誘因及必要,而普遍詬病國際觀及台灣新聞文化,周遭的台大同學(及台灣正常國立大學的學生)基本上是比較少看新聞台的,不是打開電視按5有CNN,轉個幾台有阿拉伯半島電視台 NHK BBC及網路及國際媒體,給個體的選擇及尊重的空間是充分的,而對於經管學生 BCG McK BNP UBS etc. IBM Intel Google 等國際公司在台北都有分部,雖然名額較少,但不至於沒有發展空間。&br&&blockquote&基本上多數的人發展不是問題,但&b&相對於亞洲多數地區的青年對於自己區域經濟狀況的發展普遍樂觀&/b&,台大及台灣學生在前人(多數且優質幾乎全盤留美PhD的台大教授)的努力下,有幾分把握,恐怕又是一個十分動態、沒人得準又帶著相對些許悲觀的問題&/blockquote&不過日子也是要過,作為校友還是期待台大最為一個學校機構找到他自己的出路,感悟以上,希望曾經在台大或是之後將來台大求學的你,都能有一段美好的時光。&br&&br&*---*---&b&原答案描述,多圖---&/b&*---*&br&&ul&&li&&b&&u&一、精神及價值面 Spirit &/u&&/b&&br&&/li&&/ul&如果說深究一所大學給人的就讀體驗,也許在畢業後的幾年,我們的感受是比較技術面的,比如說選的主修在世界上的排名Ranking、或是校友人脈Network之類的。但是其實放大幾年來看,一所良好大學的價值及深層思維模式,或許是在老了之後回首才是真正在生命裡放的些許調味料。&br&&br&就我來看,在台大的文化體驗,可以大致分成三個源自大背景複雜歷史的思索&br&&br&&b&一是、源自日本殖民時期的的大學前身: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七校同樣的前帝國大學傳統&br&&/b&&img src=&/b1e4eebe29feb4a5192616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1e4eebe29feb4a5192616c_r.jpg&&&ul&&li&日本人殖民建設種下的一條與天際線綿延遼闊的椰林道前身&br&&/li&&/ul&台北帝国大学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尽管其学科门类齐全,教师阵容强勁,实行讲座制,研究风气浓郁;但大體上是日本青年菁英所就讀的大學,差別教育挤压了台湾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空间(只能進理農、醫學部),学术研究为日本的南进政策服务,实质上起的是殖民建設的作用。&br&&br&&b&二是、在國民政府戰後撤退到台灣,所帶來的一批前北大、清華的頂尖教授及中華文化傳統&/b&&img src=&/91d0a6e406edb66fa01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1d0a6e406edb66fa017_r.jpg&&&ul&&li&臺大校徽的元素之一為傅鐘,勉勵學梓「作息定時,生活有序,俾聞聲惕厲,精進不已」。&br&&/li&&/ul&傅斯年校長所代表的價值想像,已經成為台大校園的歷史遺產。他連結著台大與前北大的關係,並承繼近代自由主義將大學視為「公共領域中批判性言論的知識來源」。以斯賓諾沙「貢獻這所大學給宇宙」的精神辦學,在反對與戒嚴統治時,成為台灣社會學術獨立,抵抗的象徵,也使台大成為當時華語區學術風氣最自由的高等學府。&br&&br&雖然在校園的真實空間內,傅鐘的存在不巨大也不沉重,但它是一種表徵(再現)的空間。&br&&b&三則是、尚未完全定型、在八零年代民主化之後,一直到現在的台灣菁英創意和文化一種鋪張&/b&&img src=&/bcdad3ac3df5c65d77bc340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bcdad3ac3df5c65d77bc340_r.jpg&&&ul&&li&圖為台大85週年校慶總圖光雕,上圖為台大不同的學院畢業,所擁有的各自學士服代表色&/li&&/ul&&img src=&/22a046fc2beb3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22a046fc2beb3b_r.jpg&&&ul&&li&台大總圖光雕,把總圖內部佈置融入總圖建築&/li&&/ul&我是在國立台灣大學就讀大學部(本科生),同時也在臺大的研究所做學士專題,以下就以個人的經驗提供一些看法,希望對之後有興趣來台大交換和求學的朋友們有一些幫助。&br&&br&&ul&&li&&b&&u&二、台大的特色課程(學術在第三部分)&/u&&/b&&br&&/li&&/ul&先說些有趣的課吧,作為一所華語和全球的頂級大學,必然要有一些奇葩且讓人津津樂道的課。&br&&br&需要早上六點起來排隊搶課的夢幻通識課,在南投深山森林中,由森林系專業教授上的&b&「森林多樣性概論」&/b&&img src=&/95c25fdad3ebf1baba000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95c25fdad3ebf1baba000_r.jpg&&&br&此課程在兩個周末的上課期間前往臺大實驗林,在原始的溪頭森林中,觀滿天繁星、紀錄動植物。&br&(由於規劃實在太過於夢幻,之前被台大學生戲稱是戀愛巴士)&br&&br&&br&&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1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愛情社會學 - 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OpenCourseWa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u&愛情社會學&/u&&/b& 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br&&br&&b&愛情可以教嗎?&/b&&br&&br&&p&18年前開風氣之先,在台灣大學教授「愛情社會學」的社會系教授孫中興說,學校如果不教愛情學分,讓學生自己衝撞,受傷更大。更甚者,「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羅蜜歐與朱麗葉」都有個悲劇結局,遇到父母的反對阻力就只能死給他們看,難道沒有其他的解決方式嗎?&/p&&br&&p&「這些偉大的創作多少會影響後代讀者的價值觀,以為愛情就該那麼激烈,而忽略了情感其實有很多面向,這些傳統愛情迷思需要被打破」孫中興說。&/p&&br&&ul&&li&&b&&u&三、華語區研究型大學比較&/u&&/b&&/li&&/ul&&br&由於考試的模式不太一樣,所以與大陸本身一些的首批985大學比較,一般同學可能是難以量化和感受比較的,當然這種排名一直是不客觀而且不準的,只能稍微做一些粗略的參考。&br&&br&&a href=&///?target=http%3A//www.shanghairanking.org/data201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1两岸四地百强大学&i class=&icon-external&&&/i&&/a& 台大 Rank with 清華 co-1* &br&&a href=&///?target=http%3A///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3%23sorting%3Drank%2Bregion%3D%2Bcountry%3D%2Bfaculty%3D%2Bstars%3Dfalse%2Bsearch%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 NTU Rank 82 &br&&a href=&///?target=http%3A///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14%23sorting%3Drank%2Bregion%3D%2Bcountry%3D%2Bfaculty%3D%2Bstars%3Dfalse%2Bsearch%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14&i class=&icon-external&&&/i&&/a&
NTU Rank 21&br&&a href=&///?target=http%3A///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5/engineering-electrical-electronic%23sorting%3Drank%2Bregion%3D%2Bcountry%3D%2Bfaculty%3D%2Bstars%3Dfalse%2Bsearch%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5&i class=&icon-external&&&/i&&/a& NTU EE Rank 15 (清華17 東大18 港科19)&br&&br&參照這幾年的資料,在兩岸四地的排名中,大體上跟清華大學呈現拉鋸,而QS世界大學排名系統裡頭,臺大(82)在985工程名校中,確實低於北大(46)和清華(48),而略高於復旦(88)和其他並未進入全球百大的學校。&br&&br&不過相對於大陸的學校,台灣由於早年親美、留美的教授較多,也沒有明顯的學術斷層,九成以上的教授都擁有博士學歷,而多半是美國各大學的博士。&br&&br&而在亞洲大學排名中也是呈現類似的情形,但是值得觀察的是臺大這幾年受限於台灣政府的政策,並沒有得到相當量級的資金投入,導致於近五年來亞州大學排名一個維持一個不上不下的局面,多數的領域進步,多半來自於個別教授的創新突破,而優秀教授被經濟較好的新加坡、香港等頂尖大學挖角的狀況也是漸漸出現。&br&&br&&img src=&/4f16afdf180c99b5ce50e54_b.jpg& data-rawwidth=&2200& data-rawheight=&1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0& data-original=&/4f16afdf180c99b5ce50e54_r.jpg&&&ul&&li&台大醉月湖日景&/li&&/ul&&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F%25B0%25E6%25B8%%25BA%25A4%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清交成&i class=&icon-external&&&/i&&/a&&br&在台灣本地學生在升學考試而言,多半會有理組台 清交 成、文組台 政 師這樣的說法&br&(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成功大學)&br&&br&今年QS-UPenn辦的全球大學創新大賽還是有好消息,葉丙成教授在426個不同國家的參賽隊伍中拿到了E-learning Award的 Final Champion(全球數位教育創新大獎世界第一)&br&&a href=&///?target=http%3A//ww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novativ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for Higher Educ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台大其實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個推出中文的Couresra課程的學校,包括紅樓夢,機械學習等課都十分有名,特別是機率課程還上過全球的熱門線上課程排行榜的Top10&br&&a href=&///?target=https%3A//www.coursera.org/taiw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ursera.org&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src=&/3ca86cea98b_b.jpg& data-rawwidth=&815&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5& data-original=&/3ca86cea98b_r.jpg&&&br&從個別領域的歐美新聞排名來看,台大較強的則是工程和醫學領域。&br&&br&源自於產業及學生喜好,&b&電機電子基本上世界上能見度最高的科目&/b&,部分實驗室在甚至會有美國大學生來唸博士班(UIUC),主要的指標像&b&IEEE Fellow&/b&不含海外合聘就在30人以上,指標會議&b&ISSCC&/b&發表可以參考 &a data-hash=&4cc20fb7c1d831f& href=&///people/4cc20fb7c1d831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薛矽& data-hovercard=&p$b$4cc20fb7c1d831f&&@薛矽&/a& 這篇&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集成电路或者芯片设计领域,世界上有比较知名的华裔学者或者工程师么? - 芯片(集成电路) - 知乎&/a& 回答的側寫,機械學習則有林智仁等國際級教授把關,EE全系共擁有27個由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學會 IEEE 所頒發的Fellow院士頭銜(0.1%),每三位教授就有一位是Fellow,像是前UCLA電機系的系主任、Cornell電機系的系主任以及現在北京清華主持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圖靈獎得主&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7%259A%25E6%259C%259F%25E6%2599%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姚期智&i class=&icon-external&&&/i&&/a&教授等全都是台大畢業的,這當然還包含了半導體的許多大家,一如施敏,一如胡正明。(前者為諾貝爾物理獎提名人)&br&&br&是電子電機領域的朋友看到這個應該會很有感觸,而該學院也是台大主要的學院之一,當然這也是跟台灣目前主要的出口產業仍以半導體及其硬體設備為主。&br&&br&&br&&br&作者:匿名用户&br&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国立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br&&br&另外在化學領域部分,校內原分所的諾貝爾獎得主&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8E%25E9%%2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遠哲&i class=&icon-external&&&/i&&/a&教授也提供了一定的學術影響力。&br&&p&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原分所一口氣延攬了近二十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回國服務,這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與震撼。而且在成立短短二十年內,原分所年年在&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8%25A1%25A8%25E9%259D%25A2%25E7%%25E7%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表面物理&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9%259B%25B7%25E5%25B0%%E5%25AD%25B8%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雷射光學&i class=&icon-external&&&/i&&/a&、化學動態學及&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25A7%25E6%25B0%%258C%%25AD%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氣化學&i class=&icon-external&&&/i&&/a&等等領域,屢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表。&/p&&br&&p&基於此,美國知名物理化學家Sylvia T. Ceyer,在200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會議上,還公開發表「美國的化學動態學研究遠遠不及台灣……」言論。&/p&&br&&p&除此之外,近年來,原分所也不斷地孕育出非常頂尖的青年研究人才,例如中研院物理所&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9E%%2580%25BF%25E6%%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耿慧&i class=&icon-external&&&/i&&/a&、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7%258E%258B%25E4%25BA%25A6%25E7%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王亦生&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8%E5%25A4%25A7%25E5%25AD%25B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興大學&i class=&icon-external&&&/i&&/a&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9E%%25AF%25AC%25E9%258B%25B8%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寬鋸&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9C%258B%25E7%25AB%258B%25E6%259D%25B1%25E8%258F%25AF%25E5%25A4%25A7%25E5%25AD%25B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東華大學&i class=&icon-external&&&/i&&/a&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BD%25AD%25E6%E5%25B9%25B3%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彭文平&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C%258B%25E7%25A7%%25AD%25B8%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國科學院&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25A7%25E9%%25E5%258C%%25AD%25B8%25E7%%25E7%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連化學物理所&i class=&icon-external&&&/i&&/a&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A8%25E5%25AD%25A6%25E6%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楊學明&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A%25A0%25E5%25B7%259E%25E7%E5%25B7%25A5%25E5%25AD%25B8%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加州理工學院&i class=&icon-external&&&/i&&/a&的郭青齡、&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258F%25E5%25A8%%25A4%25B7%25E5%25A4%25A7%25E5%25AD%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夏威夷大學&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D%259B%25E7%25BE%%E9%E5%259C%258B%25E9%259A%259B%25E5%25A4%25A7%25E5%25AD%25B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佛羅里達國際大學&i class=&icon-external&&&/i&&/a&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A2%%25BA%259E%25E6%25AD%25B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梅亞歷&i class=&icon-external&&&/i&&/a&以及東京大學的加藤毅等等,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公認的頂尖學術中心,而有人因此戲稱其為「原分所學派」。&/p&&br&而台大中文系則是在整個華語圈有極高的地位,特別是在中國文化和一些近代純文學的部分,台大中文系的大學國際生專班常常也是日韓歐美等國家來學習華語的一個熱門和高競爭的去處。&br&&br&比較有名的大概算是前UCB的講座教授,港科大人文學院創院院長丁邦新教授&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4axfn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Z】丁邦新·我的學思歷程_brightlight_新浪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不過有一點趨勢是,自兩千年之後受限於經濟問題,台大的較為優秀教授和校友部分受到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等地區的強烈挖角,除了部分的耆老之外,多數的中壯年教授客群呈現了某種程度的下降。&br&&br&受限於台灣複雜的國際定位,這幾年多數的國外排名與實際的科學研究學術表現相比仍是對台大不利的,但是在亞州和和歐美大學的台大在學術上自1950年代之後,還是維持著一定高度的聲譽。&br&&br&比較產業結構,相較於以金融業為主的香港的港大,港中文等學校,台大的主要優勢還是由島內高科技產業撐起來的電子業及半導體相關產業相關的工程科系(如台積電、大立光、宏達電等公司)&br&&br&&ul&&li&&b&&u&四、台大校園景觀介紹&/u&&/b&&br&&/li&&/ul&&br&大致介紹一下台大的歷史背景和學校一些文化景觀,因為台大的前身主要一開始是日本人所建的前九所帝國大學之一,除台大外,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韓國的首爾國立大學*、大阪大學、北海道大學等校都是可以說源於這個系統,台大原本校慶是從1945的國立台灣大學復辦開始算,但在2007起追認部分的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歷史。&br&&br&另外其實與中央研究院關係密切的台大,在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思念大陆的诗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