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索尼a7r2如何安装app2

索尼A7R II体验:小巧且画质好的全画幅相机
[摘要]对于那些想要选择拥有紧凑机身设计的全画幅相机,且同时希望获得高分辨率照片的用户来说,索尼A7R II值得考虑。
腾讯数码讯(编译:大禾)A7作为索尼推出的Alpha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每一款都各有长短:感光度高但分辨率低的A7S II;画质清晰但自动对焦缓慢的A7R;自动对焦快但画质有所欠缺的A7 II。但是,该系列的最新产品——A7R II——索尼却对其倾尽所有最新技术。专业级相机在分辨率方面的战火再起,索尼A7R II为用户带来4200万像素的分辨率,介于佳能5DS R的5000万和尼康D810的3600万之间。但对于全画幅相机来说,分辨率绝对不是使其脱颖而出的唯一因素。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其还需拥有超高画质、出色的视频表现(包括对4K的支持)以及紧凑舒适的产品设计。索尼A7R II的售价为32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339元),同样介于5DS R的3900美元(24788元)以及D810的3000美元(19068元)之间。但该产品绝对物有所值,这一价格换回的是拥有出色品质且设计紧凑的全画幅无反相机,其在上述几款产品中拥有最为出色的视频拍摄性能。画质该产品配备了一颗全画幅背照式CMOS传感器(索尼的Exmor R)。背照式传感器变得无处不在,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在低光照条件下较传统CMOS更为敏感,同时该技术在读取速度上具备绝佳优势,更适合高帧率下的视频与照片拍摄。背照式技术让索尼将4240万感光单元塞满传感器的同时还能保持最高ISO 102400的感光度,这一指标同样适用于视频拍摄。索尼表示,其目前的FE卡口镜头可以为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带来更多细节数据,但公司所指的应该不是价格适中的28-70mm f3.5-5.6镜头。测试人员尝试了蔡司(Batis 25mm f2 以及85mm f1.8)以及索尼的ZA系列(35mm f1.4、 90mm、55mm f1.8、90mm f2.8 macro),它们似乎都可以接受挑战。作为A7R型号的特点之一,它们的传感器都没有配备光学低通滤镜(OLPF),在提升画质清晰度的同时容易形成摩尔纹。索尼在JPEG处理的过程中明显减轻了摩尔纹现象,因为同样的照片在RAW下就存在一定的摩尔纹。然而,即便在RAW格式下,该相机产生的摩尔纹程度也显著小于其他一些产品。相机在噪点方面表现良好,只存在一个例外。JPEG在ISO 1600的时候看起来干净无比,直到ISO 6400时也表现良好,一直到ISO 102400时也能够接受。当然,“能够接受”的标准取决于具体用途。前述的唯一例外在于:当感光度超过ISO 6400时,横条纹开始在黑色区域出现,似乎现存的处理软件也无法消除。这一现象并非在每一张照片中都会出现,但却在相当数量的照片中存在,对于一些用户来说肯定是一个问题。直到ISO 6400时,阴影部分的细节还保留完好,但高亮部分的细节在任何感光度取值下都表现不佳。RAW文件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很多,JPEG采用的缺省“Creative Style”风格会提高对比度,其结果便是丢失照片高亮以及阴影部分的细节。希望索尼能够在计划于年内推出的固件更新中解决这一问题。该更新将会增加RAW无损压缩功能,有望带来一定的改善,有损压缩的首要问题就在高亮与阴影区域方面。而另一方面,该产品的清晰度与色彩表现极佳。即便在缺省Creative Style风格下,色彩的再现也极为适当,即便在饱和度略高的情况下,照片也没有出现色调偏移现象,除了一般情况下略难再现的红色色调。在高品质镜头的配合下,照片拥有出色的细节表现。A7R II的画质极为出众,以至于前述的问题都可以忽略,在受控的光照条件下拍摄时尤为如此,例如摄影棚中。除了支持QHD(3840 x 2160@30p、25p以及24p)的拍摄,A7R II也支持超级35mm裁剪模式,其利用传感器中间三分之二的面积进行拍摄,采样率降至800万。这一模式对于想要保留某些镜头的视角时非常有用。A7R II拍摄的视频表现在高清及4K模式下同样出色,画质清晰且对比度高。由于前述的高亮区域细节丢失的问题,用户需要采用适当的配置选项进行拍摄,以便最大限度的保留这些细节。有趣的是,在同样的高ISO取值条件下,拍出的视频较照片在高亮及阴影区域的细节表现更好。虽然在高ISO感光度设置下,画面存在一些噪点,但在低光照条件下的表现就相当出色了,足以击败所有处于这一价位区间的产品。样片分析A7R II生成的JPEG在低ISO感光度下原汁原味的表现了拍摄对象的本质特点,虽然在画刷上存在轻微的摩尔纹现象。直到ISO 1600时,JPEG的表现都还是相当出色,但阴影区域的噪点逐渐开始显现(查看左侧刷子阴影中的白色刷子)。降噪后的平滑效果在ISO 3200时变得明显,但直到ISO 6400时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甚至到了ISO 12800时,JPEG还是保留了相当程度的细节,而噪点在ISO 25600以及更高时变得相当明显。即便如此,照片的可用性还是相当高。当然,这取决于具体用途。遗憾的是,从ISO 12800附近开始,横条纹就开始出现在照片的黑色与灰色区域。不仅仅是JPEG存在这种现象,RAW也是如此,无论采用Adobe的RAW编解码器还是索尼自己的Capture One打开都是如此。当缩小照片查看时更为明显,但在原尺寸大小时也能够看见。在缺省的标准Creative Style风格选项下,A7R II呈现出还原度极高的白平衡,色彩饱和,完全没有出现色调偏移。在Neutral Creative Style风格选项下,对比度以及色彩饱和度较标准风格有所提升,清晰度维持不变。不是所有镜头都能发挥出传感器的最大细节表现,索尼相对廉价的28-70mm zoom就无法与公司自家的蔡司镜头相比,例如Sonnar T* 55mm f1.8 ZA。性能A7R II不是最快的相机,这方面尼康 D750 堪称典范,但前者也算是在全画幅领域的中流砥柱,与28-70mm这类中端镜头或是更好一点的55mm f1.8搭配时,其表现相当稳定。开机、对焦以及拍摄只需短短1.5秒左右即可完成,要知道较慢的启动速度是这类可交换镜头产品的弱点。自动对焦较前代产品有了长足进步,无论在良好或是较暗的光照条件下,A7R II都只用了0.3秒便完成对焦。初代A7R采用了索尼缓慢的25区域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系统,而A7R II不但采用了出现在最新Alpha型号中的混合相位检测/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系统,而且还包括了399个相位检测点,足以覆盖45%的画面。无论是JPEG还是RAW格式,两次拍摄间隔0.7秒,虽然谈不上迅速,但考虑到这是一款4200万像素的产品,也在情理之中。打开自动对焦与自动曝光的连拍速度大概在4.9fps,无论是JPEG还是RAW,在速度显著下降之前可以拍摄24张,然后用户可以立即开始新一轮连拍,只是相机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将照片数据写入卡内。此外,相机在同时连拍RAW+JPEG时同样表现不错。得益于新增加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帮助,产品提供了一系列全新自动对焦选项:wide、nine-area zone、center、flexible spot、expanded flexible spot等等。与多款镜头搭配时,用户都可以手动选择对焦模式,只是某些旧款索尼镜头需要完成固件更新才能支持。通过像索尼LA-EA4这类镜头转换器的帮助,该产品可以兼容多款数码单反相机镜头。相机可以连续显示区域/点/对象,观察这些追踪对象之间的切换很有趣。问题是,锁定自动对焦区域自动变大,最后包围整个对象颇让人困扰。用户无法将其调整为追踪更小区域的状态。视频模式下的自动对焦速度可以在“快中慢”之间调节,以便在连续自动对焦下最小化对焦操作,将自动对焦追踪敏感度调节为“普通”或“高”可以降低重新对焦的频率,这在有对象从镜头前穿过时特别有用。与A7 II一样,A7R II同样搭载了索尼的五轴传感器位移图像稳定系统,每款镜头都可以与其搭配使用。如果用户需要整日携带该产品工作,那么最少准备两块电池是必须的,尤其是需要长时间使用取景器时更是如此。大多数无反可更换镜头型号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专业拍摄中数码单反的重要优势之一。下表是拍摄速度(颜色从暗到亮分别代表典型快门延迟、光线不足时快门延迟、JPEG格式拍摄间隔、RAW格式拍摄间隔、首次拍摄等待耗时):下表是连拍速度:设计与功能A7R II总体而言是一款设计相当出色的相机,镁合金材质打造的机身防水防尘,用料十足的握柄以及拇指靠帮助平衡沉重的镜头,甚至单手都可完成拍摄。电源开关以及快门键位于握柄上方。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该产品的快门手感好像慢一拍,与灵敏利落的单反相机完全不同,在加上自动对焦的延迟 ,让人感觉整个相机反应相当迟缓。锁定模式拨盘位于机身顶部,提供了通常的手动、半手动以及自动模式,还有全景模式以及电影模式,拍摄视频时可以配合手动控制选用其他模式,电影模式是通过HDMI将视频保存至外部设备时使用的。顶部还有两个可编程功能按钮以及一个曝光补偿拨盘。机身后部还有另外一个拨盘,旁边是第三个可编程按钮。在后部,用户还能够看到一个按钮,用来在手动及自动对焦模式间切换或者是控制自动曝光锁定。Fn功能按钮可以唤出快速访问设置,下方是查看按钮以及另外一个可编程按钮。拇指靠区域外侧的视频摄录按钮过于平坦,很难感受到以及摁下。虽然用户可以将4个可编程按钮中的任一个配置为摄录功能键,但直接使用厂商设计的总是感觉要好一些。NFC接触点以及存储卡插槽也位于握柄上。厂商要是能够提供双卡插槽就更好了。可倾斜的LCD显示屏非常方便,同时还是一个高倍取景器。如今,几乎所有相机都支持取景器与显示屏之间的自动切换。该产品的菜单项略显繁琐,相机部分就占用了九个屏幕,设置菜单又是另外八页,虽说在其间移动非常方便,但要想记住一个具体的功能项在哪里略有难度。A7的全系列产品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低沉快门声,索尼表示,A7R机身的震动减半,且增加了可手动选择的电子前帘以及一个真正安静的全电子快门模式。后者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略显不便,由于没有提供任何反馈,完全不知道到底拍了没有。索尼的视频画面配置为用户提供了包括伽玛值、色调曲线以及色彩空间、黑色水平、色彩饱和度及边缘锐化在内的参数调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S-Log2伽玛,这是唯一可以用来调节高亮区域保留程度的参数。A7S II上的S-Log3配置或者全新的色域会否随固件更新出现在这款相机中尚不得而知。相机提供了两个实用的音频输出选项——“实况”以及“口型同步”,其本质上是视频质量优先以及音频同步优先模式。与索尼近日推出的其他相机产品类似,A7R II同样具备Wi-Fi以及NFC能力,能够与其他移动设备连接,且支持索尼的PlayMemories系统以及具有下载应用扩展相机功能的能力。优点索尼A7R II以其紧凑且美观的身形为用户带来极为出众的照片与视频品质。缺点续航时间过于短暂,堪比无人机;快门反应偏慢,影响拍摄体验;结论该产品需要略微改进,但总的来说仍不失为一款出色的相机。对于那些想要选择拥有紧凑机身设计的全画幅相机,且同时希望获得高分辨率照片的用户来说,索尼A7R II值得考虑。
来源:腾讯视频
[责任编辑:yannw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专业抓拍之选 佳能5D4 VS 索尼A7RII
作者:来源:中关村在线 09:44
  如果说对焦精度决定了抓拍的成功率,那么相机的对焦速度则决定了抓拍的效率。在对焦速度这块,佳能5D Mark IV与索尼A7RII究竟孰优孰劣呢?我们依旧用实拍的方法来进行展示。与前文中的追焦不同,这一阶段我们采用单次对焦模式来对比,看看它们的对焦速度分别如何吧。
  佳能5D Mark IV对焦速度及操控演示
  为了更好地展示两款相机的对焦速度,笔者将焦点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来回切换,并且通过视频的形式来向大家展示。先看看佳能5D Mark IV,可以看到在来回切换焦点时,5D Mark IV有着非常快的合焦速度,此外在实时取景下,不得不说佳能的全像素双核对焦配合触摸屏的确很好用。
  索尼A7RII对焦速度及操控演示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索尼A7RII的对焦速度如何。从视频中来看,索尼A7RII在焦点切换中出现了些微拉风箱的问题,不过整体上也有着不错的合焦速度。至于对焦点的选择方面,A7RII采用纯按键的操控方式,实际拍摄时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位置。
  正如之前所说,街拍的题材非常广泛,而拍摄时间自然也不仅仅局限在白天,事实上很多摄影师都有着夜拍的习惯。那么这两款相机的夜拍表现如何呢?接下来我们针对佳能5D Mark IV与索尼A7RII的暗光对焦能力进行了测试,同样用视频的形式来为大家展示。
  佳能5D Mark IV暗光对焦性能展示(24mm)
  佳能5D Mark IV暗光对焦性能展示(70mm)
  暗光环境下,5D Mark IV在对焦精度与速度上依旧有着稳定的表现
  先来看看佳能5D Mark IV。从视频中不难发现,5D Mark IV在暗光环境下同样有着很快的对焦速度,焦点在高亮与暗部区域之间切换时非常流畅,没有出现迟疑、卡顿的现象;配合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镜头时,在24mm与70mm端都有着良好的对焦表现。
  索尼A7RII暗光对焦性能展示(24mm)
  索尼A7RII暗光对焦性能展示(70mm)
  索尼A7RII在暗光对焦时出现了对焦失败的问题
  之后看看索尼A7RII。从视频中的表现来看,暗光情况下,索尼A7RII面对高反差区域时有着不错的对焦速度,当焦点放在暗部区域时出现了拉风箱的问题;配合索尼FE 24-70mm f/4 ZA OSS镜头时,在24mm端有轻微的拉风箱现象,70mm端的拉风箱问题要严重一些,同时出现了对焦失败的情况。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前言说到全画幅无反相机,SONY 简直就是开创者,除非你把 LEICA M9 也看作无反相机。
去年的 SONY A7R 背负着改变传统单反结构的使命而诞生,作为第一款全画幅无反相机,它拥有的非常小巧的机身,并且搭载当时全画幅阵营里最强的 3600 万像素传感器,可谓是赚足了噱头。但它较单薄的握持手感,和较慢的对焦速度都是它的短板,还有就是它震耳欲聋的快门声,每次按快门就像地震般惨烈,当然最不能接受的还是那感人的噪点以及有损的 RAW 文件,这不是坑爹吗,这么多问题加起来导致 SONY A7R 看上去华而不实,所以,SONY A7R MARK 2 来了(以下简称 A7R2),它看上去几乎和上一代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上从里从外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下面未央就来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第一眼看上去,新的 A7R2 外观和上一代几乎没有区别,但在很多细节上都做了调整。第一就是机身的涂层从以前的光面变成了大部分单反所采用的磨砂颗粒质感。第二是调整了手柄的握持感受,虽然无反相机因为先天比较小,所以握持感受肯定不能和单反比,但新的 A7R2 也做到了在无反相机里数一数二的握持手感。第三就是调整了快门键,前后波轮,以及机身背部一些按键的手感和位置,现在使用起来再也不反人类了。
第四是军舰部的造型稍微有所改变,看上去比之前更加自然,并且在电子取景器的旁边还能见到常在蔡司镜头上标注的 T 星镀膜,连取景器的光学结构都能用上 T 星镀膜,SONY 也是肯下血本,这样以来,全新的电子取景器拥有 0.78 的放大倍率,并且刷新率也高了不少,再加上 236 万像素点,它是除了 LEICA SL 以外,体验感受几乎最好的电子取景器。当然其它的改变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SONY 深深的知道上一代 A7R 的快门太坑了,所以全新的 A7R 在快门改变上下足了功夫,支持了电子前帘快门,终于摆脱了上一代 A7R 的双炮响问题,更厉害的是,它还像 A7S 一样可以使用纯电子快门,也就是支持静音快门,完全没有声音哟,这在一些较为安静的场合比如音乐会或者是博物馆等等地方还是相当有用的。
399 个相位对焦点你怕不怕。A7R2 的对焦系统也做了大升级,399 个相位对焦点几户覆盖了传感器大部分面积,使用连续对焦的时候,那些时刻快速变化的对焦点,真的很像贪吃蛇。除了 SONY 自家的镜头对焦速度快以外,转接佳能以及尼康头的对焦速度也不在话下,也就比原厂稍微慢一点点,完全属于可用的状态,你要想想在上一代 A7R 的时候,转接尼康头甚至是无法自动对焦的。
这次 A7R2 最重要的升级当属这快传感器了,全球第一块全画幅背照式传感器,4240 万像素,机身内置五轴防抖,背照式传感器的优势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更好的高感表现和速度的提升都要归功于它。而最重要的是这快传感器提高了开口率,这就使得转接一些个别老镜头变得可用,因为几乎没有红移,其实转接 M 卡扣镜头也是 SONY A 系列相机的乐趣所在,但这在第一代 A7R 上是比较痛苦的,未央实测第二代 VOIGHTLANDER 15 mm f/4.5 在第一代 A7R 上出现了严重的红移,而在新的 A7R2 上红移完全消失,处于可以放心使用的状态,所以我觉得称这快传感器为 135 画幅最强传感器也不为过。
我觉得我所有对第一代 A7R 上的期待,全新的 A7R2 都帮我实现了,显然全画幅无反相机凭借着它的优势在慢慢占领着专业市场,但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比如电池续航和稳定性都还是问题。特别是稳定性,目前来说 SONY A7R2 的稳定性赶单反还是差了一大截,就比如简单的开机,因为先天的劣势,总是要慢半拍。
最后,给大家看一些我使用 A7R2 拍摄的样张,小部分为机内 JPEG 直出,大部分为机内无损 RAW 格式拍摄,Lightroom 和 Photoshop 编辑。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最后一张飞机打的超级赞!模特的造型和场景有点诡异
为何要给麻豆设计如此诡异的造型。。哈哈哈
现在买的话,价格感人啊……
到18000以下了吧。
心水很久,多看看,s2和r2纠结中。。。
我还订阅了你的优酷号呢~
请问稳定性怎么了 什么事先天的劣势 开机怎么不稳定了
选16-35还是24-70呢???
28,35,,肿么选啊
如果你以后还要买镜头的话首先当然是16-35 如果暂时入一个头的话 就直接入24-70 这样会比较实用一些
好久不见的未央-。-
最后一张照片大赞
这段时间也口水7R2,喜欢它的小身板,和电子取景器。但是我目前的需求是拍自己准备出世的BB和外接一些亲子照什么的,可惜就这两点需求来看,感觉索尼的人像肤色和镜头群始终差点意思,还是考虑5D3妥当点。
大把蔡司,徕卡口的镜头,已经远超C,N了,当然是在85MM以下的镜头
未央再现尾巴了
手机拍的不错
a7e2好还是a72好 求科普
询问大家一下,想转接尼康的F卡口镜头用啥牌子啥型号的转接器好?
别最后一张吸引过来&&
带着欢笑离去
总结一下就是:索尼大法好!
如果没有里面那位妹子…
小白求问lz,这些都是直出嘛
看多了A7对单反是满满的嫌弃了。。
好相机,喜欢索尼,苹果,更喜欢百年徕卡。
好机好文,赞
最后一张照片大赞
看这种由器材到样张的帖子总是让人感觉揪心:说参数摆功能洋洋洒洒一大扒…然后一贴样张就呃……只有最后一张稍带feel。楼主加油。
就最后一张还成
拍的不错,女模就一般
拿来我玩转接
每次就看到样图 都坚定了购入R2的决心
第一款全画幅无反相机不是A7 R,是A7.A7系列一共三款机子,A7是相对均衡又入门的一款,A7R是主打超高像素,A7s主打超高感光度
看一下当年最早发售的是哪台,你就知道了
终于弄明白了这几个型号的区别
第一款全画幅无反相机不是A7 R,是A7.A7系列一共三款机子,A7是相对均衡又入门的一款,A7R是主打超高像素,A7s主打超高感光度
本来就叫A7R2,并没有什么A7R MARK 2
你不知道有这些公司叫奥林巴斯,富士么,并不只是是观音厂
并没有惯用,只有感动厂才叫Mark
仔细看应该叫A7Rm2,其中的m代表mark,相机命名惯用。
照片棒棒哒
大法进步很大,色彩不输徕卡。
最后一张飞机是p的么??
在很久以前,看过你在优酷做的评测视频!
最后一张赞
拍摄地方在哪
求购买地址!!!!
16-35加机身2W4就够了
a7rm2+16-35头怎么算也要两万六七啊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91拆】摄影师们的新宠?索尼A7RII拆解
稿源:爱搞机
索尼向来是各手机厂商的摄像头传感器组块的供应商,奥运会,FIFA,温网等国际盛会,好莱坞的影片都是索尼的摄像机拍的(索尼娱乐占了好莱坞电影的1/3)。普通民众用的,索尼占了这个市场的78%+,可以看出索尼大法的黑科技有多厉害,今天我们就来拆解索尼A7RII,看看其内部构造究竟有什么黑科技!(来源:iFixit&翻译:91拆)约4240万Exmor&R&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BIONZ&X影像处理器5轴光学防抖系统4K视频录制399个增强型混合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NFC和Wi-Fi连接相机背面为一块可折式的3英寸约123万像素LCD显示屏。相机机身的左侧设有大量的I/O插口,一个HDMI插口,3.5毫米立体声耳机和麦克风输入口,以及一个USB接口。索尼A7RII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全画幅背照式传感器(&BIS)和静音快门的单反相机,采用E-mount系统。采用NP-FW50&7.2&V,1020mAh的可热插拔的电池。索尼很良心,不是只附送一颗电池而已,而是两颗。拆下固定底板的螺丝。拿出底板和金属三脚架板。用镊子将连接LED屏和相机主体的薄带状排线拨开,并将LED屏和相机主体分离。LED屏是采用Retina屏哦,从X光透视图可以观看到整个LED屏的内部构成。先把目镜拿下来,拆下取景框的四颗螺丝,这样就可以拆取景框了。作为一个单反相机,索尼a7R&II并不具备有光学取景器。但是,在取景器使用一个XGA(像素)的OLED屏,可以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图像预览。在相机主体的电池槽里面,拆下几颗难以发现的螺丝。取景框和液晶面板已被拆除,可以取下后壳。轻轻拉出连接LED屏的排线,取出金属固定支架。接着是读卡器。拆除固定主板金属挡板的螺丝,取出主板金属挡板。用撬棒逐个撬开连接主板的元件排线。轻轻地将主板取出。在主板前面可以看到:红色:索尼CXD90027GF&SoC橙色:美光科技5FA98&JWB39&EMCP黄色:SK海力士H5TC4G63CFR&4&Gb&DDR3L&SDRAM而在背面:绿色:索尼CXD4236-1GG,有可能采用最新版本的CXD4236GG图像处理器浅蓝:富士通MB9AF004&32位ARM&Cortex-M3处理器深蓝:村田KM5601002再来张主板的X光透视图。拆下固定相机把手的螺丝。往相机前面板的方向取出相机把手。在相机把手上装有正向旋转器和快门按钮,以及Wi-Fi天线。接着取下躲在主板背后的NFC芯片。把粘着取景器OLED屏排线的硅胶散热垫慢慢撕开,接着再轻轻地拿出取景器的OLED屏。拿走相机主体的上部外壳。撕掉整张覆盖在Exmor&R&CMOS传感器上面的硅胶散热垫,值得一提的是,装备在索尼A7R&II上这颗新的Exmor&R&CMOS传感器是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索尼A7R&II的Exmor&R&CMOS传感器,它与五轴防抖系统牢固的安装在一起,采用索尼自家的半导体工艺打造。最后是机身前部的内部框架,它是固定传感器和防抖系统的框架。给个索尼A7R&II的全家福,ifixit给出的拆解难度是4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越容易维修)。电池可以很容易地更换,无需工具。该三脚架接口和取景器可以在不拆卸相机机身进行更换。但相机的内部元件非常错综复杂,没有按索尼官方给的A7RII维修手册来维修是很困难的。更多新鲜热辣的拆机视频,请关注微信号:jiuyaochai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r2如何拍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