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讲述女大学生卖淫的小说,后来染上艾滋病一次就会染上吗

您所在的位置:
艾滋姐妹卖淫感染24人
日06:58  
  一名患有艾滋病的吸毒女为筹集毒资卖淫,最后竟导致24人相继感染艾滋玻昨天,南京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已经不局限于其对吸毒者本人身体和精神的摧残。记者同时了解到,去年,被南京法院判处三大刑(死刑、死缓、无期)的人员中,超过1/3涉及到毒品。南京警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新型毒品已经取代传统毒品,成为危害社会的新毒品类型,警方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打击新型毒品的蔓延态势。
? | ?推广 |
  对于这起患艾吸毒女卖淫感染24人的案例,警方并没有详细介绍。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了此事的大致经过。当事人廖凤(化名)今年38岁,是南京人,十多年前到广州打拼,因没有学历没有特长,她只能在夜总会当服务员。后来,廖凤认识了一个香港老板,并成了他的“女朋友”。在港商的引诱下,廖凤开始吸食毒品。同居半年后,港商将廖凤抛弃,而此时廖凤已经深陷毒潭不能自拔。
  当时才23岁的廖凤走投无路,便走上卖淫道路,并经常和一起卖淫的“姐妹们”聚在一起吸毒。后来,廖凤又开始注射毒品。由于对艾滋病不了解,她都是和其他人共用一支注射器。直到有一天,和她共用注射器的一名女子因艾滋病死亡后,她才害怕起来。但此时已经太晚,该发生的毫无意外地发生了,廖凤在因卖淫被抓到看守所后,被查出患有艾滋玻
  不久后,廖凤回到南京,因生活无着,不得不走上卖淫的老路,并继续拿卖淫挣来的钱吸毒。当时,廖凤的心理已经发生畸变,在明知毒品有害的情况下,还劝诱哥哥和妹妹跟自己一起吸毒。吸光家产后,廖凤的妹妹也走上了卖淫道路,而哥哥则每天帮她们姐妹去拉客。更让廖凤后悔的是,她后来竟然让哥哥和妹妹同自己共用注射器,导致哥哥妹妹也染上了艾滋玻
  对毒品的迷恋让廖凤兄妹三人陷入了疯狂。廖凤姐妹俩发现,单纯卖淫来钱太慢,而勾引有钱男子,并用毒品控制他们,是更快的来钱渠道。于是,廖凤姐妹俩开始主动出击,专门寻找那些好色之徒。在每次和这些好色之徒发生“一夜情”之后,廖凤姐妹俩都会主动拿出毒品邀请他们吸食,骗他们说是保健药,吃了能增强人的性欲,而这些人大多都上了当。在这些人犯毒瘾时,他们会拿钱给廖凤姐妹俩买毒品,而她们买毒品时,也会给自己留一份。
  由于共用针具吸毒加上无保护的性生活,廖凤姐妹俩先后感染了24名男子。“某些区,80%的吸毒女有卖淫行为”,警方有关负责人介绍。
  警方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目前,新型毒品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毒品的风头,开始在一些娱乐场所流行。所谓新型毒品,是指K粉、摇头丸等,这些毒品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毒品的戒断症状不像传统毒品那么强烈,即使停吸,吸毒者也不会感到要命一般的难受。所以,新型毒品的欺骗性很强,很多年轻人都把新型毒品当成一种时尚用品,而不是当成毒品。某外企高管人员带领手下员工集体吸食,就曾被南京警方当场抓到。目前,警方已经成立了禁毒巡逻队,专门在娱乐场所打击吸贩毒的违法行为。(罗双江)(扬子晚报)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19岁女大学生染艾滋后疯狂报复男人 致324人染病_新浪湖北资讯_新浪湖北
19岁女大学生染艾滋后疯狂报复男人 致324人染病
国际在线评论
  国际在线专稿据半岛电视台4月2日报道,肯尼亚一名女大学生在不幸被传染上艾滋病后开始了报复男人的行动,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她疯狂地与324名男性发生了性关系,导致他们染病。
  据报道,这位女大学生今年19岁,是肯尼亚卡巴拉克大学的一名在校生。去年9月底,她在一家夜店邂逅了一位陌生男子,并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对方发生了性关系。两个多月后,该女生发现自己染上了艾滋病。
  在接受采访时,该女生坦言,自己当时甚至曾想到过自杀,但是后来改变了主意,“我恨男人,我应该报复他们,我的未来都被他们毁了,他们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在随后大约3个多月的时间内,该女生先后同324名男性发生了无预防措施的性关系,并导致他们染上艾滋。
  该女生还说,每次与男人发生性关系后,她都会写日记,记录下对方的年龄、职业等信息。她说,这324人中,有156人都是学生,其他人中绝大多数都已婚,其中不乏一些政客、作家、律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不过,她同时表示,自己不会停止“报复”,她的目标是“再睡2000人”。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烧公鸡锅底涮串串
探店:喜欢:评论:
招牌鸡汤水饺
探店:喜欢:评论:
成都冷锅串串香
探店:喜欢:评论: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9a607d1d06943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中国首个公开承认患艾滋病女大学生讲述自身经历_网易新闻
中国首个公开承认患艾滋病女大学生讲述自身经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朱力亚,目前中国惟一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大一时,她遇上了一段浪漫的异国恋情,然而,这段异国恋情却无情地将她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她的生命也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甚至让她看不到希望和未来。她痛苦、迷茫,想到过自杀和逃避,然而,最后,她选择了公开自己的故事。
  得知可能感染艾滋病毒,朱力亚第一感觉就是“一切都结束了”。
  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朱力亚来说,这天却成了她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天,这天下午,她听到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即将消逝的声音。
  “现在感触最深的就是说那天老师找到了我,他说的第一句话:你知道吗,他感染上艾滋病已经发病了,就这么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他”就是朱力亚的男朋友,某医学院的外国留学生。
  “第一感觉就是说一切都结束了,过去的快乐也好,或者说是自己得到的一些成绩也好,都没有了。对我生命来说一片空白,过去的一切已经终止了,现在面临的就是死亡吧。”
  让朱力亚感到恐惧的是一种叫HIV的东西,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它一旦进入人体,就会迅速复制,而且终生传染,最终会使人体免疫系统彻底崩溃,直至生命的死亡。性接触是其中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而朱力亚很有可能会因为这段恋情,遭遇上可怕的艾滋病病毒。
  朱力亚2002年刚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这位外国男朋友,2003年10月成为他的女朋友,然而享受爱情的甜蜜不到一年,就发生了令朱力亚一辈子都预料不到的事情,她的男朋友被查出艾滋病发病,接着被遣送回国。
  为了摆脱对艾滋病的恐惧,朱力亚想到了自杀和逃离。
  一种对艾滋病的恐慌气氛,迅速笼罩在了朱力亚的周围。“因为从那一天晚上开始我的一切自由都被限制了,不要我到教室去上课,不让我跟我同学接触,说话。其实我也知道我不愿意去伤害别人,我知道被伤害的感觉是什么样子,但是学校每天基本上都在无形地监视我,甚至我的一些言行或者我的去向他们都很关心。他们那天就监视我去买了一次性的碗和筷子,而且用完了,我的垃圾也不能四处丢,他们让我放好,他们做处理,虽然当时都是在不知道情况的情况下,我的自由就严重被局限了。”
  随后,学校安排朱力亚去做了艾滋病病毒检测。朱力亚心里很清楚,她和男朋友之间发生过性关系,而且没有使用安全套。而艾滋病毒主要是存在于人体的体液中,像血液、精液和其他分泌物当中,很显然,这种无保护的性关系很容易把病毒传染给朱力亚。
  朱力亚曾经想到了自杀,然而,却因为安眠药用量不足,没有成功。高度的精神压迫让她喘不过气来,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她到了西藏。希望这里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险峻的高山,美丽的花朵,能帮助她摆脱艾滋病所带来的恐慌,找到一个能够寄托自己灵魂的地方。
  然而,朱力亚的逃离并没有让她摆脱对艾滋病的恐惧,她想到了回家。以往每次回家都是快乐的,然而,这一次却不同,她是背负着一颗受伤的心灵回家的,而她又必须掩饰自己。她的内心躲避着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她不想让父母看出破绽。朱力亚的内心非常压抑,于是,她又一次选择了离开。
  对艾滋病毒携带者来说,来自社会的歧视远比艾滋病本身更加可怕。
  2004年9月,朱力亚回到了武汉。不幸的是,她被告知正式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打击接踵而至。学校除了保留朱力亚的学籍外,没有让她回到教室继续上课。朱力亚发现自己突然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到9月份的时候,什么压力都承担在我身上了,经济来源没有了,学校也不让我住了,我觉得九月份是我从学校往社会走的那一段时间,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我不够坚强的话,很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了。”
  1981年,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人类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和疗法。然而,人们对艾滋病却存在许多歧视。因为当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并不会马上发病死亡,而是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与正常人毫无异样,但仍然会传染病毒,这是艾滋病最令人恐惧的,人们也由此对艾滋病产生了许多歧视。然而,对艾滋病毒携带者来说,这种歧视却比艾滋病本身更加可怕。
  桂希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艾滋病防治专家,首次发现国内因为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桂教授说:“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一个绝症,其实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实际上它是可以治疗,得到控制可以长期活下去的,是一种慢性感染,但是这一点没有被社会上认识,社会上一听见艾滋病就怕。”
  在朱力亚的周围,这个歧视还没有消除,朱力亚不得不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包裹自己。而只有跟桂希恩教授的交流,她的心灵才能够得到放松。恰巧,在与桂教授的一次通话中,她遇到了一位从此改变她心态的人。
  在经历各种痛苦之后,朱力亚最终选择公开自己的故事。
  白志艺,艾滋病志愿者,在了解到朱力亚的事情之后,便准备帮助朱力亚度过这个困难的时期。白志艺说:“要改变一个人其实也很容易,只要让她看到比她更差的一个人,她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强者。”
  文楼村,许多人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2004年10月,在白志艺的安排下,朱力亚来到了文楼村,这里许多人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朱力亚开始走进这些与她有同样命运的人。
  “当时我也想好好地生活,可是我就是做不到,等到我去到那里的时候,我才觉得我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弱者,我真的比他们还强,因为他们才是一无所有。”
  文楼村之行让朱力亚深感触动,使朱力亚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虽然艾滋病病毒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包括生命的长短,但是她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应该在剩余的时间内多做点有益的事情,让生命展现得更有意义。
  后来,她应聘到一个外语培训机构,开始安静下来做点实事。“让健康人能够更多地了解艾滋病知识,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不要看到艾滋病人幸灾乐祸,不要去歧视别人。其实灾难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说不定你在对别人幸灾乐祸的同时,你自己会加入这种不幸的行列,如果自己是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或者是被其他病魔折磨的话,多乐观一点,要想开一点,很多时候,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经历了各种痛苦之后,朱力亚愿意公开她的故事,这是她感染艾滋病病毒以来,第一次以正面的身份面对媒体来讲述她的故事,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她这里吸取教训。
  “把自己血淋淋的教训告知每一位正在犯错或者即将犯错的朋友,挽救每一个年轻、鲜活、充满希望的生命。”在日记中朱力亚这样写道。
  【转载自:《北京科技报》;供稿/央视《走近科学》】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上艾滋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