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请陌生人在农村别人家里北大投毒案了!被害人很久才吃到被毒死!时间过了很久了那该怎么找凶手农村没摄像头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 普宁 [我要发帖]
上页1&到页&
  案件起因:  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COMEFROM_TIANYA_APP$]
  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  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警方表示,在该生宿舍饮水机内剩余的水中检验出某些含剧毒化学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  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日,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大学研究生遭投毒,警方3天就基本认定其室友嫌疑。这实在令人不解。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日 复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洋饮用寝室饮水机中的水后,身体不适,有中毒症状  日 复旦大学报案。上海警方在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锁定黄洋室友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  日 林森浩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日 黄洋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  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林森浩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大部分不理性的网友都选择相信媒体的言论,对本案中存在的疑点置若罔闻,宁愿相信司法机关的黑暗也不愿相信林森浩的非故意杀人的可能性,期待司法机关能够顶住压力,做出理性公正的审判。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中山医院对黄洋在4月3日、6日、8日和12日所做的4次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3项指标就是主要依据。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指标,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指标,这其中包括3个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黄洋在4月3日的检查中,上述3项指标,仅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呈阳性,数据是161.8,稍高一些;但另外两个指标都是阴性的。从4月6日开始,上述3项指标均呈阳性,且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从原来的161.8急剧升高到1000以上。  这是典型的爆发性乙型肝炎的症状。只要这些指标同时呈阳性,那就是感染了乙肝,而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包括中毒。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爆发性乙肝跟“过去有没有乙肝”其实没关系。爆发性乙肝患者有可能以前就携带乙肝病毒,也有可能只是乙肝病毒的一次突然侵入。但这与中毒应该是两个不同事件,如果没有中毒,黄洋也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两对半指标与其他因素都没有关系,与中毒也没有关系。  黄洋在日那天就跟同学说过身体不舒服,4月1日去门诊看病时,门诊病历上写着“有不洁饮食史”,而不是“饮水史”。而3月30日那天,林森浩还没有投毒,黄洋还没喝水,他是4月1日才喝了一口水,又吐出来的。4月1日当天,黄洋的体温就升高到39.7℃,这也是符合病毒感染症状的。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本案中黄洋所患“爆发性乙肝”有两种可能的成因。一种是单纯的乙肝病毒侵入人体,还有一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二甲基亚硝胺诱发了乙肝发病。但第二种情况,除了林森浩的口供外,没有其他准确的证据。  这里要说明一点,爆发性乙肝是独立发作的,跟劳累、喝酒包括中毒的关系其实不是很大。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即便没有上述诱因,也会患上爆发性乙肝。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日,医院曾查过黄洋的乙肝DNA,呈阴性。如果黄洋是爆发性乙肝,那他的乙肝DNA为何会是阴性?  按常理,乙肝暴发的时候,乙肝DNA一般来讲都是阳性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  比如,有一部分患者的乙肝病毒并不会分泌到血清中,因此用血清查找会查不到;再比如,会有一些变异的情况存在,出现假阴性——肝细胞在合成时,乙肝病毒的抗体生产过多,战胜了乙肝病毒的数量,病毒被快速地杀灭,因此查不出病毒来。后者,恰恰可能是一种“免疫过度应答”,正好能造成肝坏死。原来只需要1份抗体杀死一个病毒,但现在抗体多了,有两份、三份抗体,但病毒只有1个,由于抗体生产过多,造成肝脏组织被破坏。  做乙肝DNA检查,要求使用一次性试管、一次性血液,且血液放置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我注意到,医院在日早上6点采了黄洋一管子血,同时做了乙肝DNA和丙肝DNA,丙肝DNA当天下午4点多就检测了,乙肝DNA直到第二天下午2点多才开始检测,这距离采血时间已经过去30多个小时了,检测的准确性存疑。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实际上,早在日,黄洋所在的中山医院就有一个消化科医生和其他科室医生出具过一份“病历会诊意见”,上面称,“不排斥(除)爆发性乙肝引起肝衰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北京302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个水平很高的专家,第一反应就考虑爆发性乙肝。我后来查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发现药物中毒对乙肝“两对半”检查不会起什么作用。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为什么说黄洋死于暴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黄洋在中山医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有过4次针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验,时间分别是在日、4月6日、4月8日和4月12日,检验项目都是3个,分别是“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这3个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1.0”“&1.0”。  除了4月3日那天,“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e抗体”“核心抗体”是阴性外,其他3天所有检验项目的结果均显示为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本应“1000”。这不是疑难问题,任何法医都能看出来。  还有,一直要检测的质谱图(待测物质在质谱仪上表现出来的曲线),到现在也没看到。如果有质谱图,我们还要看其是否有空白对照。比如要查黄洋的尿,也要用其他病人的尿来对比。如果没有空白对照,那么还得对鉴定打问号。所以,应该重新鉴定。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检验显示黄洋遭受到乙肝病毒的大量侵入,这个病毒侵入和黄洋之前有没有乙肝没关系。乙肝病毒暴发原因不需要确定,有的可以找到原因,比如酗酒、身体衰弱等,也有的可能找不到原因,人体太复杂了。  林森浩承认投毒,事后黄洋死亡,很多人都认为林森浩是杀人犯。但黄洋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是否是林森浩投毒所致?这些问题都要拿证据来证明。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什么是真相?是当事人的口供,还是科学的证据?现在要定案,就得靠一系列科学证据来定。嫌犯一句话不说,也可以用证据来锁定他。  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鉴定不完善,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鉴定结果受案情左右,所以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可以说,每一个涉及命案的冤假错案背后,都会有一个错误的、或者不规范、不科学的鉴定在支撑。这是我们国家自侦自鉴司法鉴定体制问题造成的。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现行司法鉴定体制有着制度上的局限性。没有一家独立的、国家意义上的司法鉴定机构。公安有公安的鉴定机构,检察院有检察院的鉴定机构,这都不是独立的。这种自侦自鉴的体系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容易受领导意见的左右,很少有人去质疑,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自侦自鉴也易导致冤假错案。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司法鉴定从公安、检察机关剥离出来,建立由国家主导的、独立的、完善的、科学规范的司法鉴定体系。  这个司法鉴定新体系,应该与公检法平行,所有经费由国家划拨,鉴定也是免费进行,司法鉴定科学应当成为一个国家最集中的尖端科学领域。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再掀波澜”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受害人非因投毒而死?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一颠覆性质疑,但说法并非全无道理,尤其是“法医鉴定机构不独立”确实是个真问题。为避免冤案,有必要重新鉴定,更应对司法鉴定体制进行改革!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去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中毒去世。警方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12月8日二审从早上10时到晚上11时30分,昨天的庭审历时近十四个小时,期间休庭两次,法官宣布择日宣判。如果说一审的焦点放在了林森浩为何投毒、如何投毒、为何投毒后不坦白上,二审的焦点则聚焦在了黄洋的死因上。辩方法医证人关于黄洋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而非二甲基亚硝胺的证词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黄洋难道不是死于投毒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真理越辩越明,真相不惧怕辩论,中国的很多冤案如果能像复旦投毒案一样有这样的律师就能避免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个律师都成功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死者同学:黄洋去世前全身浮肿  王某在证言中说, 事发后他多次陪同黄洋看病,在黄洋去世前两天,王某看到黄洋全身浮肿,已经认不出原来的样子。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事件经过  10月30日  上海市二中院受理对林某的公诉  25日  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19日  上海警方公布复旦投毒案案情  18日  投毒案同宿舍中第三人失踪  18日  复旦投毒嫌犯供述犯罪动机  17日  复旦投毒嫌犯学习好动机不明  16日  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去世  14日  没有脑电图,肺部无法自主呼吸  13日  黄洋瞳孔放大  12日  中毒太深,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  9日  事件现重要进展,中毒确定毒源  8日  陷入了昏迷,但病因仍然未明确  7日  开始鼻孔出血治疗对他不起作用  3日  初步认为是中毒造成肝功能损伤  2日  急诊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出现损伤  1日  喝寝室饮水机水,晚上恶心呕吐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一审:  庭审现场,林某某称,黄洋喝下被投毒的水时,自己当时在宿舍并未阻拦。之后,还听到黄洋在床上有痛苦呻吟声音。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于当日上午9时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林森浩被指控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这起震惊全国的校园杀人案曾一度引发舆论对大学寝室关系话题的热议。  据林森浩供述,认为俩人关系一般,不是很“贴”,他认为黄洋很聪明优秀,但有些过于自以为是。他并没有对黄洋言行有不满,只是自己很注重公平,认为对人对己应该是一样的,而黄洋不是。  对于动机,他认为只是是个巧合,事发当天黄洋开玩笑说愚人节要整人,林森浩看他当时很得意,自己就想:“那我就整你一下”,自己曾经看报纸有用某有毒化合物致人死亡而没有被查获的案例,当时头脑里根本没有想过后果。  对于毒品来源,据林森浩交待,毒品来源于实验室,曾有过由于毒品浓度过高而致实验大鼠死亡的案例,他总结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同一实验室的吕博士亦告诉过他毒品存放地。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上海市二中院正在公开审理复旦投毒案。被告林某某出庭,对于公诉书所提到的投毒过程没有异议,但对于自己“因琐事”加害黄洋的指控表示否认。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父亲黄国强证实,在黄洋留下的手机里,曾有3月份给林森浩的短信,要求林森浩给宿舍饮水机换水。还有一条林森浩的回复,称自己吃水很少,不想分摊水费。  “双方的矛盾肯定不只是买水那么简单。”开庭前一天,黄国强这样说。  复旦大学投毒案今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预计庭审持续一天时间。审理该案的审判长王智刚曾是轰动一时的“杨佳袭警案”的审判长。  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在寝室中毒后死亡,同室学生林森浩涉案被捕。事发7个月来,林森浩的真实作案动机仍像一团迷雾令外界不得而知。而黄洋的遗体则一直存放在上海的殡仪馆中,至今不能入土还乡。  被害人父亲因证人身份不能旁听  虽然黄洋已经去世7个月,父亲黄国强还保留着黄洋的微信和微博账号,上面黄洋和同学的聊天记录也都一一保留着。黄国强有时会用黄洋的账号和儿子的同学们沟通。他随身携带的一小本相册里,是黄洋从出生到19岁时的照片。  和事发时相比,黄国强和他老伴儿的精神状态略有缓和。11月25日晚,夫妻俩和亲友已从四川老家乘飞机赶到上海,等待一审开庭。他们说自己心中关于案情也有很多谜团,希望庭审时能够解开。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昨日已更新开庭公告。公告显示,复旦投毒案将于11月27日上午9点30分、下午1点30分,分两次开庭审理。被告人林森浩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涉嫌罪名仍是“故意杀人罪”。该案审判长王智刚曾是轰动一时的2008年“杨佳袭警案”的审判长。  11月20日,法院组织当事人律师举行了庭前会议。受害人黄洋家属由上海刘春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叶萍提供免费代理。被告人林森浩则由上海市聚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波红进行辩护。但目前双方律师均表示,开庭前不便透露任何信息。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在之前警方调查时做过笔录,参与过调查,属于本案证人,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根据规定,黄国强不能旁听法庭审理。但其家人获得了三张旁听证,当日黄洋的母亲和两名亲戚将出庭旁听。  两人曾因分摊水费产生分歧  时间回溯到日,上海市公安局(微博)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称,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后确定,黄洋应为N-二甲基亚硝胺中毒。  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警方认为黄洋同寝室同学、今年27岁的该校研究生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警方依法对林森浩实施刑事传唤,并于4月12日将其依法刑拘。  4月16日,28岁的黄洋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依法批捕。上海警方随后也出具鉴定书,认定林森浩无精神异常。  上海警方在首次披露案情时称,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但目前,林森浩的作案动机、案发过程、毒品来源等,争议颇多。警方在此前简单披露案情后,也始终没有透露更多详情。尤其是两人产生纠纷的“琐事”,具体内容仍未明确。  黄洋所住的宿舍有三名学生,其中一名姓葛的同学不经常在宿舍。平时,宿舍饮水机的水费由三人分摊。黄国强向北青报记者证实,在黄洋留下的手机里,曾有3月份给林森浩的短信,要求林森浩给宿舍饮水机换水。还有一条林森浩的回复,称自己吃水很少,不想分摊水费。  据双方的同学说,两人确因买水问题产生过争执,最后林森浩退出,自己买水喝。  但黄国强认为,“双方的矛盾肯定不只是买水那么简单。”黄洋活跃,林森浩相对沉闷。“两个人就不是同一类人,两人性格就不合。”黄国强说。  黄洋出事前,在微信群里还和同学们商量去郊区采草莓。群里,同学们都叫他“黄总”。黄洋的微信里没有加林森浩为好友。  案发后被告人曾拎水果探望黄洋  目前,黄洋的遗体仍停在殡仪馆。因为停放时间太久,模样已经有些走形。黄国强的父亲说,考虑到案件并未了结,可能还需要尸检,还暂不考虑下葬。  黄洋遗体曾接受过两次尸检。最近一次尸检在9月15日,有十几名专家参与,确认黄洋应为N-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身亡。  在黄洋出事后,算上这次参加庭审,黄国强夫妇已经五次从四川老家赶到上海了。  4月3日,得知黄洋出事后,夫妻俩在上海呆了一个多月,因身体不适回到四川。5月底,夫妻俩再次来到上海,一直呆到7月底。两次来沪,夫妻俩都和复旦校方进行了沟通。复旦也曾给黄洋家属提供在上海的生活照料。但复旦校方坚持认为自己在事件中没有责任,双方在6月中旬彻底谈崩。  其间,黄国强曾到公安局、检察院“催案”。在8月和9月,黄国强为了解案情和了解第二次尸检结果,又两次来到上海。  但黄国强表示,到目前为止,自己对案件的细节,尤其是林森浩作案的具体动机,也都不了解。  黄洋曾经的宿舍早已被锁上,空置了很久。相邻宿舍的同学早已毕业又换了新生。对曾经的投毒案,年轻的学生们也都只是耳闻。  同屋的葛姓同学在事发后把自己的全部物品都搬走了。黄洋和林森浩的东西则留在原地未动。校方在事发后对黄洋的父母说,两人的物品作为涉案证据暂时不动。黄国强则希望,能尽快把黄洋留在学校的东西收拾好,运回老家。  4月3日,黄国强到上海当晚,还曾和林森浩同在宿舍住过。“当时同学都说黄洋和林森浩关系挺好,林森浩自己也说俩人关系很好。”黄国强说。  4月8日下午,林森浩还拎着水果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探望病重的黄洋。他问黄国强,黄洋的病情如何。得知病情严重时,林森浩说,是不是考虑下肝移植。黄国强还觉得很意外:“医生都不知道怎么办,他怎么就能想到肝移植?”  黄国强回忆,他曾问林森浩是否还念博士,林森浩说自己已联系好广东一家医院,准备工作了。  直到4月12日林森浩被警方拘留,黄国强再没见过林森浩。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黄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是家里的独子。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专业。2013年考取博士。曾获得复旦大学“第一三共制药奖学金”、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热衷社会活动,曾作为志愿者远赴西藏墨脱支教。还曾担任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赛扶团队领队,获校内辩论赛最佳辩手,两次被复旦派去香港交流。  林森浩,1986年出生,广东汕头人,高考时以780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2010年,林森浩因成绩优异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见习。大学期间发表13篇核心期刊级别论著,有8篇完成于研究生期间,其中第一作者占到5篇之多。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日在事发7个多月后,备受国内舆论关注的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将于今天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林森浩,涉嫌罪名仍是“故意杀人罪”。曾主审“杨佳袭警案”的王智刚担任审判长。  根据警方此前公开披露,今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微博)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称,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警方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今年27岁的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警方依法对林森浩实施刑事传唤,并于4月12日将其依法刑拘。  4月16日,28岁的黄洋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  据警方初步调查,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对于毒品来源,此前资料显示,林森浩发表过的多篇论文与“N-二甲基亚硝胺”相关,且在做实验时有很多机会接触这种剧毒物。警方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有毒物品来自校方实验室。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讨不来公平,我们不会安葬孩子”  2013年日上午,在上海市二中院开庭审理“复旦大学投毒案”之前,大河报记者在沪专访了受害人黄洋的父母,他们讲述了此案诸多内情。  “生活琐事”是宿舍用水?  警方初步查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而痛下“毒”手。  “黄洋是今年4月1号出现身体不适的,4月3号我还在他的宿舍里住了一晚上。当时,林森浩也在,我感觉这孩子笑容可掬,对宿舍同学、外宿舍同学,也都挺和气的,应该是个很懂事的孩子。”黄洋的父亲黄国强说,黄洋病重后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林森浩还曾带着水果去探望,让他和家人都挺感动。  4月11日,林森浩被上海市警方刑事传唤,次日即被刑拘。  “听说林森浩是凶手,我到现在都想不通。”黄国强说,他接触到的林森浩,唯一让他起疑的一点是,4月8日黄洋病重时,在主治医生、护士包括他在美国的老乡都没有提到“肝移植”时,林森浩便告诉他“可能需要肝移植”。  案发后,黄洋的电脑被警方查封,留作物证,黄国强没有接触,但从黄洋未被暂扣的手机上,他知晓两人曾因为宿舍用水发生过矛盾。  “今年2月份,黄洋发短信给林森浩说,下个月该林森浩换水了,但林森浩说他吃水很少,春节后的3月份就主动退出了。”黄国强说,“一个同学投毒杀死自己同宿舍同班的同学,那得有多大的仇恨?会是因为点水?”  在复旦枫林校区,黄洋曾发起创办了“赛扶”团队,致力于培训、指导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小有名气,黄洋也总是被同学称为“黄总”。 他的手机上,黄国强至今仍留存着儿子的微信签名:“算是个有些思想有些能力有些热情的好人吧。”  按照黄国强的理解,儿子表现优秀,脾性外向,可能稍有张扬,相对内敛的林森浩即便是有妒忌,也不至于会置同学于死地,除非心胸极为狭窄。  线上线下争论“黄洋之死”  作为证人 黄洋父亲未被允许旁听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未准予黄国强旁听此案庭审。原因是,黄国强是该案的证人之一。  “我很想旁听,看看这案子到底是啥个样子,不过也没办法,公安确实找过我,做过询问笔录了。”黄国强说。  根据黄国强夫妇的安排,黄洋的母亲杨国华及黄洋的大姨、叔叔3人将旁听此案,且已获准。  按照规定,被告人林森浩的亲属也可旁听,但因为林森浩方面律师周波红目前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加之家属十分低调,林家人是否旁听,暂不得而知。  日下午4时,复旦大学新闻中心有关人士说,校方会否安排旁听,他们不清楚,“至少我们新闻中心这边,没人去旁听”。  不仅如此,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殷华明确表示,他不会旁听此案。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日电(李楠楠)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网站消息,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将于今日上午9时30分,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此前,黄洋父亲黄国强透露,他接到上海检察机关的电话,提醒他负责复旦投毒案的上海市公安局(微博)文保分局已将案件材料移交上海检察机关。按照法律程序,检察院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后,符合起诉规定的,将向法院提起公诉,然后由法院审理判决。  案件回顾:  4月1日  复旦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身体出现不适,当晚被送至该校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入院后,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  4月11日  上海警方通报,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上海警方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4月16日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去世,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捕。  10月30日  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官方微博消息,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林某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案。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日,复旦投毒案中的受害人黄洋的遗体被送入了太平间。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听闻消息的同学们纷纷赶来送别黄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回顾,两个家庭的转折点。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毫无疑问成为了他们两个家庭的转折点。一个始于愚人节的“作弄”,让“被作弄”的黄洋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6岁,也让嫌疑人林森浩面临牢狱之灾。如今,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已经将儿子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但这一切其实并没有结束……不论对于黄洋的家庭,还是对于林森浩的家庭,生活都还要继续,2014年的春节他们又将如何度过?  2010年,两个同样优秀的年轻人都进入了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黄洋成功考入继续他的研究生学业,林森浩因成绩优异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这一年,他们成为了同学。  2011年,他们又从同学成为了室友,共同住进了421寝室。也可以说,这一年成为了他们生命轨迹的转折点……林森浩曾表示,黄洋和自己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是完全相背离的。  一切都始于一个愚人节的“作弄”  日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极为正常的一晚,然而,对于421寝室而言,却是风云突变的一晚。这一晚,林森浩在寝室打游戏机,黄洋则和其他同学开玩笑,计划在4月1日愚人节当天“整人”。也许到死,黄洋都不能明白,自己会因为这样一个“玩笑”而丧命。  “将熟睡人的脚浸泡在热水里就会让他尿床”,也正是这样一个“整人”的计划,让林森浩也想“作弄”一下黄洋。  3月31日,林森浩进入实验室,将自己此前做试验的N-二甲基亚硝胺原液和注射器用一个黄色医疗废弃袋装好后拿走。晚饭后,林森浩回到了421宿舍。趁着寝室没人,林森浩将N-二甲基亚硝胺从饮水机水槽里倒入。随后,出门后分两个地方将黄色废弃袋等物品丢入垃圾箱。下毒后,林森浩曾通过网络查询“N-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关信息。而当晚黄洋回来后,并没有喝饮水机的水。  4月1日早上8时许,黄洋用自己的白色马克杯装水喝完后,马上出现呕吐现象。当时林森浩担心被怀疑,就继续假装躺在床上睡觉,随后趁着黄洋前往公共盥洗室清洗饮水桶,林森浩接了个电话,就赶紧出了宿舍。当时两人并没有打过照面。  黄洋一条年轻生命的最后16天  尽管黄洋只喝了一小口含有N-二甲基亚硝胺的水,但他还是很快出现了不适。4月1日当天中午,黄洋就在同学的陪同下前往中山医院就诊,打完点滴后,虚弱的黄洋被送回了寝室。  4月2日,在公共盥洗室呕吐的黄洋被同学第二次送往了中山医院就诊,当时他自己以为是急性胃穿孔,便提前联系了在中山医院实习的室友林森浩为自己做全腹部的检查。  4月3日,血小板开始减少、病情急剧恶化的黄洋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黄洋的学长见状后联系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当晚黄国强抵达上海,在寝室遇到了林森浩。  4月4日,黄国强和黄洋的学长将寝室里的饮用水取样送检。  4月5日,黄洋全身浮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此后陷入昏迷状态。  4月6日,黄洋鼻子开始出血,全身浮肿、插满了导管,开始不受控制的嘶吼,很难看出原来的模样。  4月7日,黄洋的校友再次将他此前食用的老干妈、蜂蜜等物品送检,希望尽快找到原因。  4月8日黄洋陷入昏迷。  4月9日,黄洋的学长收到421寝室葛某的短信提示,初步怀疑黄洋是N-二甲基亚硝胺中毒。  4月10日,黄洋的学长送检了1克N-二甲基亚硝胺的混合物。  4月11日,警方先后2次找林森浩询问情况,同时警方通报称,在黄洋寝室的饮水机残留水中监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  4月12日,黄洋因中毒过深,已经病危,医院发出黄洋病危通知书。同时,警方传唤林森浩,林森浩逐步交代。  4月13日,黄洋的瞳孔开始放大。  4月14日,黄洋脑电图没了,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  4月15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黄洋中毒的消息。  4月16日15时23分,黄洋因抢救无效死亡。同日,林森浩被警方刑拘。  这一天,这两个同样出身寒门、苦读二十载、承载了整个家庭希望和梦想的年轻人,前途都戛然而止。  案发后林森浩首次与家人见面竟是法庭之上  黄洋死亡当日,林森浩被警方刑拘。对于黄洋,全国进行了“狂轰滥炸”般的说法,因为无法获取更多关于林森浩的信息,有媒体前往林森浩的老家,一度林森浩成了“富二代”、成了“双面人格”。  直至11月27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林森浩才首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也是林森浩的家人自2013年春节后,第一次见到他。  日,上海寒潮来袭,不少在法院外等候开庭人的心情格外沉重,林森浩的家人就是这样。开庭前,穿着朴素的林爸爸躲在法院旁边小弄堂内默默地看着手机,一语不发。直到记者询问对案件的看法时,林爸爸才首度开腔表示,绝对不是自己儿子干的。林森浩的叔叔说,林妈妈得知消息后一病不起,自从2013年春节后,家里所有的人就再也没见过林森浩。  林森浩为节约钱不买桶装饮用水 曾5次获得奖学金  林森浩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又为什么要用这样残忍的方式杀害自己的室友黄洋呢?  在11月27日7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林森浩可以说是“惜字如金”,回答法官问题时说的最多就是“没有”、“无意见”。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林森浩与坐在旁听席的亲属也几乎没有眼神交流。  林森浩家境清贫,正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林森浩从2013年2月开始不再和室友一起购买桶装水,也放弃读博士。  在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后,林森浩曾5次获得奖学金,其中1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的款项,林森浩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用于请客,而是尽可能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同学证实,黄洋曾对林森浩获得奖学金不请客不满。  对于自己和黄洋的关系,林森浩坦言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但黄洋认为他没有生活情调,自己则认为黄洋自以为是。  话不多的林森浩放弃了最后的自我辩护,但在庭审结束前,他说道:“我的犯罪根源,首先,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几年里,我的性格内向,加上对为人处世这方面重视不够,不怎么学习;其次,我对为人处世的对和错缺少正确认识,就是我这个年龄本该有的(指为人处世的认识)。我有点形成了讲话或做事不顾后果的情况,遇事后逃避的习惯。我的行为导致我同学黄洋的死亡,给他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我对不起我父母近30年的养育之恩。我罪孽深重,我接受法庭给我的任何审判。”  黄洋的骨灰被父母带回老家安葬  自4月16日黄洋去世后,他的遗体一直安放在上海市殡仪馆。从这一天到火化,他一共接受了两次尸检。黄洋的父亲黄国强曾告诉新民网记者,要待一审宣判后,再带黄洋回家安葬。  随着庭审的结束,尽管判决结果还没出来,由于经过两次尸检,黄洋的遗体不宜长时间存放,黄国强最终决定,在12月19日,将黄洋的遗体火化,在近半个小时的追悼会上,黄洋十多位亲戚和他生前的一些同学送完了他最后一程。  12月20日下午6点,黄国强夫妇从上海回到了自贡荣县。  12月21日晚上12点,荣县还飘着小雨,室外温度只有四五摄氏度,黄国强仍然和亲戚们一起,为黄洋守灵。  12月25日,黄国强夫妇将儿子黄洋的骨灰安葬在公墓。  据媒体报道,每年这个时候,就是准备年货的时候。黄家,肯定会准备香肠、腊肉、麻辣兔。“黄洋最喜欢吃香肠和麻辣兔,香肠要提前做好,有川味和广味两种,麻辣兔要现做现吃。”说到这儿,黄国强笑出了声,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快乐的时光。只是今年,黄家啥都没有准备,“你知道的,其实也确实没时间。”  至于未来,黄国强和爱人还会继续坚强地生活,但是他们真的没有任何打算。自始至终能想到的,就是先为黄洋讨回公道,“如果林森浩没有被判死刑,我们还会继续上诉。”  林森浩的父亲:如判得太重无法接受会上诉  日,林爸爸说,林森浩的母亲患有风湿性心脏病,需要每天服药,目前他已经回到老家了。对于还没有宣判的案件,林爸爸说,判得太重自己接受不了,会选择上诉。  对于网上一些指林爸爸在拜神的之说,林爸爸坦言这些都是假的。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年,林爸爸无言以对。林爸爸说,判决时,他一定会到上海。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震惊社会 死者同学含泪送别  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图为黄洋的遗体被送入太平间。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杀人者林森浩自白:愿父母忘了我  “我只能说三个字,对不起,让他们(父母)把我忘了。”一审庭审时,因投毒杀人被判死刑的林森浩,没回头看过一眼旁听的父亲,对记者作了这样的表白。去年愚人节,复旦医学院硕士的林,将剧毒化学试剂注入饮水机致室友中毒身亡。  回顾  日  复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洋饮用寝室饮水机中的水后,身体不适,有中毒症状  日?复旦大学报案。上海警方在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锁定黄洋室友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  日 林森浩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日 黄洋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  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林森浩  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案  日 "复旦投毒案"开庭审理  距离事发将近1年,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即将于明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今日,受害人黄洋的父母将赶赴上海到庭旁听。黄洋父亲的黄国强表示,希望凶手受到法律的严惩。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今开审 被告被控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  11-27 11:31 中国新闻网  2 放到桌面  【审判长宣布暂时休庭下午庭审继续】今日上午11时45分,审判长宣布暂时休庭,待下午1时45分再开庭审理。被告人林某在法警押解下被带下。  【林森浩回忆了自己获取二甲基亚硝胺的过程】3月31日下午,我从实验室出来,假意说自己有东西忘在实验室,从实验室吕某的手中拿到了钥匙。"来到实验室后,林森浩马上找到了装有二甲基亚硝胺的纸盒和注射器,用一个黄色医疗废弃袋装好后拿走。  【林某:所投毒物不多 实验老鼠会自然好转】当被问到警方问询时,林某为何没有告知黄洋病因时。林某表示:我认为所放的剂量是很少的,黄洋当时是一个病程。其次实验中的大多数大鼠并没有死亡。  【林某曾多次看望黄洋 不敢和他说话】 林某说,4月5日、6日、8日,自己都去重症监护室看过黄洋,"从玻璃窗外看见,黄洋表情还是比较自然的。我不敢和他说话。"  【林某称投毒只是想整黄洋并不想夺命】对于犯罪动机,林某称,愚人节前夕,黄洋曾过来说,有一个愚人节的整人计划。林某由此想到了要整黄洋,后来的投毒也是想要他难受,并不是想要他的命。(新民网记者 胡彦珣)  【林某:投毒行为源自愚人节整人想法】林某称和黄洋没有较大的个人恩怨。投毒行为源自一个巧合,黄洋说了一句愚人节到了,他要整人,林某看见他的样子觉得他会整自己,林某心里想到:"好,那我就来整你一下"。据新民网  【林某:和黄洋关系一般 他有点自以为是】林某说,可能他和黄洋互相之间有些看不惯,可能黄洋觉得自己没有情调,他则觉得黄洋有点自以为是。据新民网  【林某:买药物为动物研究 清楚药物毒性】被告林森浩陈述作案过程,称当初购买"二甲基亚硝酸铵原液"药物是为了做动物研究。据新民网  【林某陈述作案过程:明知黄洋喝水未制止】林某称,听见黄洋用勺子清洗水杯发出的声音,知道他倒水了,紧接着听见他呕吐咳嗽的声音。林某觉得黄洋可能发现了异常,但其并没有上前制止而是继续躺在床上,后来接到同学电话便离开宿舍,避免和黄洋对话。据新民网  中新网11月27日电备受关注的投毒案将于今日上午9时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林森浩被指控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这起震惊全国的校园杀人案曾一度引发舆论对大学寝室关系话题的热议。至今,被告人的具体作案动机仍不为人们所知晓,公众也期待从庭审中获知事件的真相。  复旦研究生疑被室友投毒杀害  今年4月1日,复旦大学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身体出现不适,当晚被送至该校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入院后,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4月9日,黄洋的师兄孙某收到神秘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因此事件出现重要进展,黄洋的中毒终于确定毒源,但已中毒太深。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黄洋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上海警方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森浩实施刑事传唤。4月12日林森浩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4月16日,黄洋终不治身亡。黄洋去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尸检于4月17日进行,尸检结果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  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黄洋的室友林森浩。  10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官方微博透露,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案。今日上午9时,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  林森浩作案动机引发外界关注  近年来,不论是至今未破案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还是已经执行死刑的马加爵杀人案,都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在寻求知晓犯罪分子作案动机的同时,也在思考其背后折射出的教育缺失问题。  林森浩的作案动机曾一度引发网友热议和猜测,三大版本之一的“竞博”说被校方称没有事实依据,“情杀”说被警方排除,“误杀”说则被同学称没有根据不可能。  上海市公安局4月19日下午发布消息称,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但具体是什么样的琐事引发投毒行为,警方并未公布,因此,网友对林黄二人关系及林森浩作案动机仍存有疑问。  此外,林森浩投毒使用的N-二甲基亚硝胺具体如何从实验室获得,以及校方是否负有管理责任也引发质疑。就此,教育部办公厅事后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  黄洋遗体存放半年多仍未下葬  相比于公众对案件的好奇,黄洋的家人更希望了解事件的真相。据悉,黄洋的父母也将赶往上海参加庭审。  黄洋父亲表示,4月3日得知儿子患病的消息后,就从重庆飞到上海,曾在儿子的寝室住了一晚,和儿子同寝室的两位同学见过面,见过投毒嫌疑人,未发现异常。  黄洋的父亲称,黄洋的遗体已经在殡仪馆放了半年多时间,他们只有在凶手受到应有惩罚之后,才会让黄洋入土为安。对于赔偿,他们目前还没有过多地考虑。“我现在想的就是逞凶追责,还黄洋一个公道”,他说。  相比黄家的悲痛,林家也陷入一场灾难。直到4月15日,黄洋离开人世的前一天,林父才接到上海来的噩耗。林父不敢相信,还在电话里笑着说“儿子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林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泪俱下,说儿子是被人陷害的。林森浩姐姐则表示,据她了解,弟弟是一位善良的人,心地非常好,有同情心。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今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案件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前来。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说到伤心处,林妈妈掩面而泣。新快报记者 郑光隆 林良田/摄  复旦投毒案追踪  犯罪嫌疑人林某浩是大家眼中的乖乖仔,亲朋近邻都不相信他会投毒杀人  "不能见到儿子,除了烧香拜佛,我还能做什么?"林某浩母亲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浩,老家位于广汕公路和平路段边上一个富裕的村庄里。林某浩跟其他学子一样,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通过高考才走出家门到外地求学的。一直都是成绩优秀和学业顺利的林某浩,其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大家对他评价如何?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林某浩的老家。  父母曾教他与人为善勿与人结怨  “儿子要有个三长两短,家就垮了”  昨天中午,新快报记者赶到林某浩家中时,林母正坐在家里一楼的商铺里,精神恍惚,头发凌乱,双眼通红。“我们全家人的希望都放在两个儿子身上,小儿子还没成材,如果大儿子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家就垮了。”说到伤心处,林母忍不住嚎啕大哭,一旁安慰她的几名女邻居也禁不住跟着流泪。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从获悉林某浩被刑拘之后,林母就一直茶饭不思,每天早上都会去附近的庙里上香为儿子祈祷。遇到村里的人,无论关系亲疏,都会关切地询问林某浩的现状。“除了烧香拜佛,我还能做什么?”林母哽咽着说,她现在最想可以立即见到儿子。而赶到上海的林父和其他亲戚朋友,到目前仍无法见到林某浩一面。  母亲起早贪黑收废品供五子女读书  林某浩的家位于广汕公路旁,这是一栋建于10年前的4层居民楼,一楼隔成铺面,批发一些纸巾和饮料,目前由林母经营,2至4楼用于居住。这样殷实的家庭,在和平镇,也只能算是中等人家。  林某浩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及一个弟弟,其弟目前正在读大一。事情发生后,家里不敢让弟弟知道。后来他自己通过网络知道了,想要回家帮忙处理。但家中劝他以学业为重,不要因此而分心。  在邻居眼中,林家能培养出两名大学生,还能盖一栋4层楼的房子,完全是靠林父和林母辛苦打拼。“大热天的中午,他(林某浩)妈妈还顶着烈日在外面收纸皮等废品,劝她歇一会都不肯。”一位知情的邻居说,林父在服装厂打工,收入并不高,而林母则起早贪黑地在周边村庄回收废品。含辛茹苦赚来的钱,都用在供五个子女读书上面。  据邻居透露,林母年轻时操劳过度,最近几年身体不好,才没去收废品的。  由小到大从未跟村里小孩红过脸打过架  “他(林某浩)小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只会回家告诉他父亲。从小到大,从未跟村里的小孩红过脸,打过架。”林母说,养儿知儿心,她始终认为儿子林某浩绝对不会做出那么恶毒的事情来。一直以来,她跟丈夫都是教育儿女凡事要讲道理,与人为善。  林某浩上初中时,有一次回家告诉林父,说班上有同学笑他是书呆子,所以不想跟他们交往。林父立刻告诫他:“让别人说去,自己把书读好就行。不要跟别人结怨。”  林某浩小时候,林父林母每天都要为生计奔波,没有时间照看子女。但是,林某浩跟兄弟姐妹们都很听话。林家两个儿子读书都很用功,尤其是林某浩,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都很拔尖。  “这个后生仔是我们村的大秀才”  亲朋好友和邻居都觉得,林某浩是个热情有礼正直的人  新快报记者走访时发现,人缘颇好的林家在村里名声不错,亲朋好友跟邻居们都认为像林某浩这种“乖乖仔”是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的。  “这个后生仔是我们村的大秀才。”林某浩的邻居林伯说,林某浩一向都很乖巧懂事,没有年轻人轻浮和狂妄的毛病,待人接物很有礼貌,“每次在路上遇到我们这些长辈,都很主动停下来跟我们打招呼。”  在邻家的妹妹看来,林某浩是一个热情正直的大哥哥,“林哥哥说话比较直接,有时见到我们做错了会直接提出来,从不拐弯抹角”。  他喜欢打篮球,但从不跟人争强好胜  昔日师生颇感惊讶:林某浩性格并无怪异之处且成绩一直拔尖  林某浩小学就读于潮阳师院附小,因聪明好学,成绩一直都在全校名列前茅,因此深得老师的喜爱。1999年,林某浩考进和平镇的重点初中和平初级中学。该校的陈校长对于林某浩仍有深刻印象。“这个孩子学习很勤奋,也很聪明,成绩很好。”陈校长说。  初中毕业后,2002年,林某浩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潮阳的重点高中潮阳一中。高一时的班主任张老师告诉新快报记者,林某浩给她留下的印象就是学习认真刻苦且成绩拔尖。三年后,林某浩以高考分数全校排名第七的优异成绩考进中山大学医学院。“听到这个消息(投毒),我们也感到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和平初级中学陈校长说,林某浩性格并无怪异之处,经常跟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但从未听说过他在球场上跟别人有过冲突。只是相对文静,除了打球,平时不喜欢跟同学们打闹。  据林某浩的初中同学陈先生说,林某浩考上一中,以及后来去上海读研后,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找他们这帮初中同学一起聚会,有时还会相约去附近的潮阳师院打篮球。“在球场上,林某浩从不跟别人争强好胜,纯粹是喜欢运动而已”。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还原复旦投毒嫌疑人心理:过度隐忍而内心扭曲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姜辉丽日14:23  复旦学生中毒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已经被刑拘,但其动机依然成谜。林某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后考入复旦读研。林某的微博(@大汉漠北)也随后被曝光,事发后的4月5日,他在微博中谈及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并称“带种的就来真的”,“出来混,就不要怕死”。通过分析嫌疑人的近期微博内容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们或许能发现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犯下如此大错,竟“同室操戈”。  隐忍压抑是嫌疑人的人格特点  “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  “假如不要让我们一天完成1000个病人,态度大抵会有极大改观……”  “其实就一份工作,无须纠结。选择的多少与干得爽不爽无必然联系……”  “对我潮汕男人的一些评价,最后总结:嫁人不嫁潮汕男。昨晚我不屑做解释。此刻才意识到不屑会否被认为是默认?父老乡亲,是我的错!”  以上为林某微博真实内容摘录,其他还有缺席博士生考试(为什么会一改初衷?),择业进程中的无奈(什么事使他犹豫痛下决心的?)元宵节未能回家(为什么?他的家庭是怎样一个情形?)等等,我的眼前是一位内心世界孤独、现实世界苦苦挣扎仍旧难以融入的孤独人。他心志其实高远,他曾向往过做医学圣人,他其实原本善良很有个性主见,然而他的内在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却在不断升级中。投毒行为的本身可否解读成他是在发泄呢?那么发泄的基础一定会有众多压抑吧,这些压抑究竟是什么?无论他想伤害的对象是谁,投毒饮水机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本身就暗含着林同学性格中的隐忍内向的成分。为此我们看到隐忍压抑是这位同学的人格特点,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一个人的内心如果被压抑多了,这个人的心灵势必会扭曲的,因为他难受,所以他要发泄。  受害者对外界毫无防范之心  学生只有学习能力是不够的。人际关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人际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觉知自己和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其实这些能力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力三者状态的完好整合。由此我们发现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足够庞大了,是时候被关注和积极救治了。我同意北师大李涛老师就这一事件发表微博的观点:“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也关乎别人,特别是对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会有很大关系。  投毒者心理是扭曲的,我相信他这样的心理平时也会有所表现和外露,所以我们如何识别周围人的心理问题,也许就可以防范和避免善良的黄洋悲剧。”黄同学是医学方面的研究生,准博士生,是精英。但他却对外界毫无防范之心,尚不能保护好自己。水的味道不对,是否立刻有觉察,给自己做过及时处理?一个居心如此的同学就生活在自己身边却毫无觉察,那么关于自己的优秀是否会引起同伴的嫉恨,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对身边同学形成压力和无意中的使其自惭形秽,相信黄同学是缺乏这方面感知觉能力的。为这么优秀的人逝去,我们扼腕叹息的同时是否需要思考,究竟什么是优秀,我们究竟该学习些什么?  医者不但要有医术 更要有“医德 仁心”  从林某选择医生这一职业看,他应该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有助人情结。从他比较勤奋的微博表达中我们看到他的内心世界是个很丰富的、很感性的人。“假如不让我一天完成1000个病人……”一个内心世界尚不能稳定和接纳自己及现实的学生,面对现实中的这些强硬指标、浮躁繁忙的生活工作压力,他会怎样?“痛恨自己的选择”然后是失望和绝望吧。  据报道,最后黄洋同学被医院救治无效时,黄的师兄接到神秘短信,提示水中有毒物质的名称,那么我们不妨猜一下这个神秘人会不会就是林同学呢?如果是,这个行为的本身意义何在?他也想挽救黄同学,他在提供线索,他的内心在激烈冲突中,他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从潜意识里更加绝望了。之前他的微博里还有关于一些医护人员辐射危机生命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他对生死问题其实是恐惧的。  作为医生每天面对这些场景,他早已从医圣志向开始转移到对生死的思考了,这里足见林同学的悲哀,也足见医护工作带给每个从业人员的内心冲击。医者父母心,面对指标他们无法实现,面对自身的内心摇曳和痛苦,他们无法排解,“医圣”孤独了,谁来拯救“医圣”?!截稿之时再看到校园恶性事件报道《南航一男生因琐事将室友刺死 两人平时关系正常》我们的校园怎么了?我们该思考和应该做些什么了吧?!  有人说,乞丐只会嫉妒他周围赚钱更多的乞丐,而关于其他大富翁,他们的钱再多他也不会在意。这句话足以说明,当下学生的心胸和视野亟待开阔。现今校园学生活动也多半急功近利性质的,这也是整个社会环境所给予的压力,但真的是这样吗?我所了解的校园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也多半流于形式,这确是千真万确的。后续网络信息还有关于林同学与导师之间的冲突,实习择业时期具体困惑,还有他发言不敢大声讲话等等,无一不是他内心压力不断积累和叠加的表现,可是真正能够使他感知到自己问题的途径在哪里?为逝者痛惜,也为林同学痛惜!  作者:姜辉丽,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红茶紫烟心理所主任,心理咨询师 、心理督导师。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个潜伏的凶手?  作者:吴献坤日11:15  毋庸置疑,“复旦投毒事件”一经媒体披露,引发社会一片哗然。尽管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但是校园中暗藏的心理毒药久久无法让公众释怀。  复旦2010级硕士林某“同室操戈”向室友投毒是一种悲哀,应当接受法律的严惩。据悉,犯罪嫌疑人林某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2010年被免试送入复旦大学,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硕士,事实上林某在父母的眼里是个懂事的孩子,在乡邻口中是村里的骄傲,在中学老师的评价中是从教二十年最闪亮的荣耀等等、等等。说实话,林某作为复旦名牌大学的硕士,在外人看来无疑是一位成功的人,但是作为成功者,为何还会选择如此残忍的手段来报复他人呢?这个问题很是值得研究。  此时突然想起了一个实例,前几天去赶庙会,看到两个乞丐打架,问及原因原来是乞讨在为地盘的优劣冲突,之所以说这些,那是因为乞丐看到的只是彼此之间的当前利益,而迷失了到其他地方或者用其他方式来改变现状的眼睛。林某“同室操戈”也是如此,也摆脱不掉嫉妒、羡慕、恨的纷杂轮回;退一步说,绊倒林某大好前景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内心的自卑和生活琐事的纠结。当表面的风光演变成一种人性的虚伪,在悲观情绪的积累叠加下,自卑的内心一旦无法承受压力的重担往往就会无情地撕破理智的防线,释放过度隐忍和内心扭曲的变态脆弱,“复旦投毒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证。  面对“复旦投毒事件”血淋淋的事实,我们的公众在指责人性教育尴尬的同时,有必要翻阅一下历年来校园重大悲剧:1994年底至1995年清华女生“铊”中毒案;1997年5月北京大学“铊”投毒案;2004年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命案;2013年4月南航一男生因琐事将室友刺死等等,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校园命案的时候,心情除了沉重之外还有什么?不错,还会发出这样一个疑问: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个潜伏的凶手?虽然这个问题比较犀利,但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得不引发社会的思考。  事实上,不管是北京大学“铊”投毒案,还是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也不管是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命案,还是“复旦投毒事件”,尽管事件和地点不同,但是只要细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疾病的诱因。为此,笔者认为,要想给身边潜伏的凶手戴上一个笼头,不妨从大学生心理疏导开始,比如让校园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课真正发挥其作用,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或许只有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把心气梳理顺,使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那才是遏制和预防身边潜伏凶手的正理儿。  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个潜伏的凶手?面对这个带血的追问,我们社会,我们的高校当重视、应快行动,毕竟校园安全伤不起。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专家:复旦投毒案毒物属高毒品 口服可迅速吸收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王月丹日13:59  据报道,【受害学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 @复旦大学 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黄洋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全力抢救、多次会诊,我们为挽救自己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 相关新闻:复旦学生遭室友投毒身亡 喝下毒水误以为过期  据报道,该学生死亡的经过是这样的:晚报讯 昨晚10:13,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该校一名在读医科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加重。通报中,复旦大学方面续称,警方介入后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并基本认定同寝室一同学存在嫌疑,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记者上午获悉,犯罪嫌疑人林某已被刑事拘留。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关于我校一研究生突发事件的通报》中写道:“我们非常痛心地向复旦师生和社会通报一起不幸事件。4月1日,复旦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当晚,被转送至我校某附属医院就诊。入院后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并经病因学检查,未发现病因,学校要求医院全力救治,并请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 复旦通报中续称,“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了工作小组,组织医疗力量全力抢救,积极配合警方侦查案件。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 4月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 ”通报最后表示,目前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针对网上流传的一种说法,毒药可能是学校实验室里的试剂,一名学生表示不大可信:学校实验室对有毒害可能性的试剂都有严格规定,使用前必须登记,“也许毒药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购买的吧? ”自称为受害人好友的网友@Hillary乔,昨晚发了如下微博:“周五去看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全身很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哭了好久,短短一周好好的人就没了。更没想到竟然是被人下毒。这是一起令人发指的犯罪。下毒人是好友的室友。”今晨又发布了多条微博,不过后来均已删去。今天上午,有网友发微博称:“上午去ICU瞅下,觉得熬不过今天了,因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入急诊的,2天后迅速爆发性肝衰竭,TTP,肾衰竭入ICU,几天来输血浆,凝血因子,人工肝,床边透析,不见好转,随后DIC,呼衰,脑水肿,今天脑死亡,12天中毒最多见就是影响肝脏以及凝血系统!呜呼哀哉!”这条微博被众多网友大量转载,但最初发博的人已经删除有关信息。其真实性还有待证实。  那么究竟是什么毒物导致了这名学生的死亡呢?据上面这篇报道说,“根据复旦官方微博,在该生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医药类网站丁香园的微博上表示,根据受害人的临床表现,投毒物似乎是四氧嘧啶。 “快速在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搜索了一下四氧嘧啶(alloxan)的相关材料,大部分都是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文章,没有找到关于四氧嘧啶中毒的文献,复旦大学此例有可能是第一例人四氧嘧啶中毒。 ”此前有人表示可能是四氯化碳,但有人指出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因此可能性不大。”而另据@东方早报报道(/2905977.shtml),导致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的物质初步确定为N-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由这些报道可以看出,目前这个学生死亡主要是由于肝衰竭,肾衰竭,凝血障碍,DIC,.....还可能伴有出血性肺水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而可能毒物,大家认为可能有四氯化碳,四氧嘧啶和N-二甲基亚硝胺。如果是上面这三种,又是其中的哪一种呢?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等待复旦大学和上海警方公布最终的检验结果,不过,今天有人问我的看法,上面三种中哪个可能性大些。我就提提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这三种毒物都可以导致肝脏衰竭。但是,其中四氯化碳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气味,微溶于水。吸入较高浓度的四氯化碳蒸气,最初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随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症状。较严重病例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中毒性肝肾损伤。重者甚至发生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可因室颤和呼吸中枢麻痹而猝死。口服中毒肝肾损害明显。由于不易溶于水,所以,难以想象在饮水机中进行四氯化碳的投毒,而受害者也可以放心饮用。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四氯化碳的可能性。  其次,丁香园说的四氧嘧啶。四氧嘧啶白色斜方结晶或粉末。加热至230℃以上变为粉红色。易溶于水。水溶液无色,呈酸性反应。水溶液触及皮肤生成红色,并有不快气味。熔点256℃(无水物,分解)。半数致死量(小鼠,静脉)200mG/kG。其是生物医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可以导致胰岛Beta细胞的特异性死亡,在实验室主要用来制造糖尿病的动物模型。但其也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的一篇研究生论文《四氧嘧啶诱导犬1型糖尿病病理模型建及其毒副作用研究》的报道,有研究显示四氧嘧啶具有一定的肝损害功能,表现在引起动物肝指数下降的同时肝脏丙二醛含量升高(艾静等,2001)。Goldner等(1943)指出,当大剂量四氧嘧啶引起狗急剧死亡时肝脏无损害。在发病两周的狗中可见脂肪浸润,轻度坏死与磷酸酶的增高。相反的Houssa等(1948)给予狗以大剂量四氧嘧啶后发现有显著的黄疽、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阳性及其他肝脏严重损害的现象。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四氧嘧啶的直接作用;而另外一些狗有晚期黄疽的,则是严重糖尿病的后果。他们发现在给四氧嘧啶后三天有脂肪浸润与肝中央小叶坏死。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篇论文还称,注射四氧嘧啶引起肝损害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和四氧嘧啶剂量大小或肾脏是否损害无关。有时大剂量静脉注射并不产生肝脏坏死,而小剂量却引起严重的损害。因此,不是很大的剂量也可以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因此,复旦学生死于四氧嘧啶中毒的可能性是可能有的。不仅如此,四氧嘧啶是非常容易从网上购买的,随便一搜就有很多网站有货,其中一家网站(http://www.labbase.net/Supply/SupplyItems-2547159.html)的报价为,SIGMA的四氧嘧啶5克,售价为300元。  不过,由于有了东方早报的报道,N-二甲基亚硝胺的嫌疑看来非常大。N-二甲基亚硝胺为黄色液体,呈中性,有弱臭味,粘带度低,可溶于水,口服可迅速吸收,可导致消化道症状等,属于高毒品,可以导致死亡。而有研究表明(Experimental DMNA induced hepatic necrosis: early course of haemostatic disorders in p Biochem Physiol C. ):277-84.),N-二甲基亚硝胺不仅可以导致肝脏功能衰竭,而且可以在数小时后引起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大量减少,导致凝血障碍,引起血管内播散性凝血(DIC)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DIC等,可以由N-二甲基亚硝胺引起,与复旦学生的症状比较接近。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是在饮水机中发现了N-二甲基亚硝胺残留,就确定投毒,应该慎重,应该有定量研究。因为研究表明(水处理中的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由于使用氯胺和自由氯消毒,可以导致饮用水中出现N-二甲基亚硝胺,这个现象早在1998年就已经在加拿大被检测出来了。一般的饮用水中可以含有10ng/L的N-二甲基亚硝胺,污水中更高,可以含有100ng/L的N-二甲基亚硝胺。因此,如果复旦学生宿舍的饮水机中含有N-二甲基亚硝胺的残留,应该确定其含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大大超过则再考虑怀疑投毒,如果没有超过则应该暂时不用考虑投毒的问题。  总之,一个有为青年在英年早逝,确实令人遗憾,我也感到很惋惜,在这里分析他死亡的原因,虽然是为了科学,但也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八卦,对死者的失敬。所以,科学归科学,生活归生活。其实,实验室也是一个小社会,研究生也一样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出现投毒的事件是矛盾激化的表现。这类事件古今中外都有过,以后也还会有,但我希望人心向善,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都应该想开些。无论这名学生死于何种原因,我都希望他能早日安息,也希望他的家长和同学能够走出阴影,继续美好的生活。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发言人:“人人都是福尔摩斯”于社会无益  来源:大河网 |日07:42  原标题 [“人人都是福尔摩斯”于社会无益]  上海消息 据多家媒体特派上海记者报道,对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动机,猜测层出不穷,“嫉妒说”、“误杀说”、“情杀说”等先后被有关方面否定,案件依然存在不少谜团。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反对“人人都是福尔摩斯”,他昨日表示,应多思考少猜测,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  复旦发言人: 多思考事件,少拼凑故事  方明表示,学校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4月15日晚就通过微博发布了“警方检出有毒物”的消息,16日黄洋去世后,也第一时间发布了消息。“发布后的结果超出了我的意料”,方明说,网络上出现各种揣测的信息,各种犯罪动机的版本,都是没有证实的消息,在公安机关结果未出来前应该少猜测。  方明称,没有什么比失去生命的教训更加深刻,复旦校方希望全社会能够冷静克制地思考事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一味拼凑不存在的故事。  昨日,复旦校园开始为家境比较困难的黄洋捐款,学生们表示: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上海警方: 并未对外披露作案动机等信息  对于嫌疑人林森浩的作案动机,传言有“竞争说”、“情杀说”、“误杀说”,甚至有网友猜测其目的只是希望发生中毒事件。还有网络消息称,林某已经供述了作案动机。  对此,记者致电上海警方了解到,警方仍在对嫌疑人进行审讯,其作案动机和作案手段仍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并未对外披露作案动机等相关信息,请公众切勿盲目揣测。  目前,嫌疑人林森浩的家人也面临着煎熬,其母亲和弟、妹坚持认为他是遭人陷害的。在他家经营的不到10平方米的杂货店外,街坊们也说林某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人处世很得体,在村里有好名声。林母说:“3月底我接到他的电话,说写的论文没有署导师的名字,导师很生气。我跟儿子说,你缺乏社会经验,不要意气用事,不要跟老师顶撞……”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研究生被毒身亡续:“毒源”指向校实验室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08:30  “孩子走之前几天,脑电波就没了,可心跳还在,我们还在期待奇迹发生。”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在儿子离开18个小时后强忍悲伤。他保留着黄洋生前的手机,尽管它再也不会发出声音。母亲杨国华不断嘟囔着“洋洋”,痛哭失声。  复旦一研究生中毒:同寝同学存投毒嫌1,3190  转发至:  经家属同意后,上海警方昨日对复旦大学遭投毒学生黄洋的遗体进行尸检。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据黄洋同学透露,此前从黄洋血液中检测出的毒素与饮水机中提取的一致。目前,家属已经与专业人士接洽,就相关问题寻求法律支持。  毒从何来?为何投毒?目前,本案的两大疑问官方仍未作出解释。南都记者采访知情人士和复旦学生,“毒源”来自实验室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毒从何来?  多名学生称不可能在市场买到,“如果真想拿走,实验室管理再严都没用”  据黄洋的同学透露,在神秘短信帮助医院确定病因后,警方开始对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林某在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做过实验吗?”、“他所投的毒是从动物部得到的吗?”等。  多名同学介绍,毒物初步确定为“N -二甲基亚硝胺”。对于毒物的来源,此前复旦校方曾标示:“实验室对剧毒药物有管理规定,林某不可能从实验室途径获取投毒药物。网上诸多关于药品来源渠道的说法均为不实传言,部分媒体此前的报道也有失实。”  不过据知情人透露,案发后警察曾带着林某前往实验室指认,此事很多师生都知道。案发后学校内部还开会指出,半年前以及不久前实验室曾两次丢失过该药物。  多名学生向南都记者表示,该药物剧毒,国家管理相当严格,不可能在市场上买到。“肯定是实验室流出来的,实验室的管理不够规范。因为每次使用剂量上是没有办法次次都监管的,平时想拿出来都是可以的,如果是精心策划的,那就更没问题。”  学生们还介绍,除了涉及到放射性、高度传染性或者非常非常贵的试剂会严格管理,其它试剂管理都很松。“实验室每天都要用到无数剧毒试剂,对这个进行严格登记管理要耗费非常大的人力和财力,不可能实行的。另外,你真心想拿走,再严格的管理都没用。”  动机成疑  林某四篇专业论文涉及“N-二甲基亚硝胺”,但投毒动机令同学们不解  南都记者了解到,林某对于“N -二甲基亚硝胺”颇为熟悉。林某本人曾在国内肝胆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对肝胆病理了解程度较高。网上搜索林某的论文,有7篇是专业论文,其中4篇涉及“N -二甲基亚硝胺”。例如,《组织弹性成像定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以及《力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两篇论文均提及使用“二甲基亚硝胺”对老鼠注射进行实验。  “他是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了,”一名同学感慨,“只是没想到他把建肝癌模型的药用人身上”。但对于为何林某要向黄洋投毒?两人的同学都表示“完全想不出动机”,因为两人分属不同专业甚至不同院系,除同处一个寝室外几乎没有交集。  对于林某被锁定为嫌疑人,黄洋的父亲黄国强起初也感到诧异。黄国强与林某有数面之缘。黄国强来上海当晚住在儿子的寝室,林某也在。“当时没有过多交流,(林某)简单问了我是谁就没怎么说话了。”此后,林某曾两次在不同场合向黄国强询问黄洋的病情,并与同学一起带着香蕉等水果前往医院探望。  据悉,按照学校规定同一院系研究生同住一个寝室,黄洋之前与林某并不同寝,经过几次调寝之后才住到421室。据同学介绍,黄洋换寝“一次是因为寝室漏水,一次是因为住在一楼太吵”。  事件进展  学校垫付26万元医药费  昨日,黄洋的亲属搬到中山医院附近一处宾馆,费用由复旦大学承担。在略显逼仄的宾馆房间内,黄洋的七八位至亲挤在一起,互相倾诉并安慰。父亲黄国强忙着接听各路电话。母亲则始终不做声,时不时趴在床上痛哭。  黄国强说,4月1日知道儿子患病,但没有特别留意。当天黄洋的母亲生病,伴有呕吐,黄国强打电话给儿子咨询。黄洋说自己也生病了,也是呕吐,打过点滴了。  媒体公开报道称,黄洋在4月1日送医,但其实1号没有送医。黄洋的同学说,当天是黄洋自己吃药,2日情况严重后由师兄送去急诊。黄国强介绍,4月2日中午再给黄洋打电话,“电话里他说话就已经很吃力”。  4月2日晚上,黄洋的一个师兄打电话告诉黄国强,黄洋得了“急性肝损伤”。黄国强连夜赶到重庆,3日坐飞机过来。此时黄洋一直很清醒。接着就是清明节假期,清明节后黄洋依然是清醒的。6日,黄洋开始流鼻血,情绪变得比较急躁,不时用纸巾擦鼻血。7日一早黄洋开始昏迷,10日以后基本陷入昏迷,后期脑电波已经消失。  黄国强说,整个治疗过程中,“学校和医院都尽了全力”。据悉,共计花费26万元医药费均为学校垫付。此外,复旦大学将会在黄洋遗体下葬前举行追思会,复旦大学网站主页已经显示为黑白色。  多次会诊难料故意投毒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麻醉科和危重病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彪披露了对黄洋的抢救过程。专家组会诊后考虑到的可能性包括菌菇中毒、老鼠污染食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外来毒物,以及免疫系统疾病,当时并没有考虑到被故意投毒的可能性。  入院后,黄洋的肝脏功能出现弱化,黄疸指数高,凝血能力比较差,进入肝昏迷状态。于是,医院采用m ars治疗(代替性肝脏功能治疗),尽最大努力救治。但4月3日后,黄洋所有的肝功能指标以及生命体征不断恶化。最后死亡是因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排除了食物和生物致死的因素,确定“凶手”为有机化合物。  入院记录显示,黄洋在饮水1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十余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出现寒颤,体温升高至39.7℃,无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现考虑病情危重,为进一步诊治,拟诊"急性发热、急性肝功能损伤、D IC,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  据黄洋的同学透露,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很负责,在黄洋入院后不久就进行了一次很多专家参与的大型会诊,但一直没有往中毒方面去想。据新华社中国网事报道,直至第9天,一条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案情才获得重大进展。  据参与救治的医生透露,即便早知道是中毒,治疗的方法差异也不会很大。“只不过会更早些想到换肝的方式。当时他的血小板非常少,其实做手术是非常危险的。当时一直采取的是支援性治疗,例如输血浆等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被害者:黄洋  年龄:28岁  学历:复旦2010级硕士,准备直博  学科:医学,耳鼻喉科  自挣学费还母治病钱  黄洋曾就读于荣县中学,该校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黄洋第一次参加高考,得了590多分,但黄洋选择了复读,一年后得了690分,考取复旦大学。进入大学后,黄洋妈妈因肝脏生病做过大型手术,“医疗费、药费等基本上全部是他用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费用来偿还的。在他整个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所有费用全部是自己挣,从未用过家里的钱”。[详细]  曾想过放弃直研  黄洋来自四川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黄洋上高中时,父母双双下岗。2005年,黄洋接过复旦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时,就下定决心:“从此,我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还要把学业完成好”。[详细]  同学眼中的他:为人和善  “他的学费都是企业赞助,加上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得来。他妈妈的手机也是他给买的。”黄洋的同学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得最多的词莫过于“他是个很好的人,为人和善。”[详细]  曾感觉水的味道不对,清洗饮水机  黄洋的父亲称,据其了解,黄洋在4月1日前后在寝室使用饮水机喝水时,曾感觉水的味道不对,还特意把饮水机中的水倒掉,并对机器和水桶进行了清洗,“他的师兄说,黄洋怕室友喝了这些水不好”。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嫌疑人:林某  年龄:27岁  学历:复旦2010级硕士  学科:主攻B超方向  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  林某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林某成绩优异,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他曾在学年,获得复旦大学一校外企业冠名的奖学金,还曾获得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仅有265名硕士研究生获得此项奖学金。[详细]  自我评价:有点悲观倾向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喜言辞,不善言辞。内向的人不一定悲观,但是悲观的人一定内向。内向不一定属于病态,但是悲观绝对是病态心理。我想,我是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详细]  曾追求班花被拒 同学称其性格多面  大学同学陈斯认为,林森浩具有多面性格,偏内向。很勇于挑战自我。他曾经报名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还试镜过历史话剧主角。印象里本科五年都没有谈恋爱,大一时追求过“班花”,但最后被拒绝。直至投毒案发,林森浩身边都没有女朋友。[详细]  博考缺席 自曝与导师有不愉快  网友扒出了嫌疑人林某的微博“大汉漠北”,其中他在一条发于日的微博中写道与导师闹出的不愉快。[详细]  投毒动机:因琐事与黄洋不和  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详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遭投毒学生最后15天回放:入院按胃肠炎治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复旦投毒案疑问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王珑锟 16:21  1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黄洋4月1日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的水,15天后不治身亡。经查,其中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在实验中可用于制造肝损伤,而同寝同学林某曾在研究中多次用到过该物质。  查看大图  4月16日,黄洋的好友焦急地等候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病房外  4月19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警方通告中并未涉及林某投毒动机的细节:“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林某浩与被害者黄洋同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科研班的硕士,今年夏天即将硕士毕业,也是东安路130号医学院宿舍20号楼303寝室的室友。他们在不同的医院基地进行研究生轮转实习,林某浩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洋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室也不同,林某浩是超声科,黄洋是耳鼻喉科,两人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两位年轻人都是师友眼中优秀、上进的好学生。林某浩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并已经找好工作;黄洋曾于去年获得直升博士的机会,由于想早点赚钱帮助家里而放弃该名额,今年找工作不顺利后,在刚刚结束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中名列第一。两人的情况甚至有些相似:勤工俭学、保送读研、业务出众、积极组织社会活动。然而,两段青春轨迹在相交之后,其结局却令众人错愕。  19  三联生活周刊  1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黄洋4月1日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的水,15天后不治身亡。经查,其中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在实验中可用于制造肝损伤,而同寝同学林某曾在研究中多次用到过该物质。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同学们闻讯后赶往医院送别  嫌疑人林某浩  林某浩被朋友称作“浩哥”,广东汕头人,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研究生一年级时住在林某浩隔壁寝室的刘志告诉本刊记者:“他家的情况并不像有媒体说的家境殷实,他弟弟上大学的学费是他出的,他‘大五’那年做家教、打工,赚了几万块钱。”  熟悉林某浩的同学得知其被警方带走时的第一感觉多是:不可思议。林某浩成绩优秀,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保送至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他很强的,做事效率高,3月初硕士毕业论文就已经写好了,像我们到现在还在写。他读研一的时候就开始做科研了,已经发表了七八篇论文了,发在国外学术杂志上的就有两三篇。他工作也找好了,回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做B超医生,本来基地这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也留他的,被他拒了,他选择回广州。”林某浩的另一位同学罗勇明告诉本刊。  罗勇明说:“每个科室要看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英文简称)积分,他发了这么多文章,对科室有帮助,而且他临床水平还很高,完全可以胜任在上海的工作。但他觉得在上海当医生,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医学生简称其为‘规培’),其间收入太低,而生活成本又太高,不如回去。”  “浩哥专业知识很扎实的,人也很好,像我们有家里的亲戚来中山医院做B超,预约时间很长,找他帮忙给看一下,他很愿意帮忙。而且,他不是那种网上说的脾气古怪、性格孤僻的人,见到师兄、同学都是离得很远就主动打招呼的。他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组织大家去KTV唱歌,玩‘三国杀’、‘狼人杀’,还和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夜游上海,挺积极向上的一个人。”刘志说。  罗勇明告诉我们,林某浩和黄洋一样,都属于“事业型”的男生,没有女朋友。他说:“所以网上的情杀一说,完全是瞎扯的。”  使黄洋中毒的物质名为N-二甲基亚硝胺,毒性强,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这种实验药品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林某浩在去年曾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使用N-二甲基亚硝胺做动物实验的论文,一篇是发表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上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一篇是《中华肝脏病杂志》上的《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  在黄洋昏迷多日后的4月9日,其孙姓师兄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神秘短信,提醒注意某一种化学药物,这才使得案情获得重大进展。一些复旦医学院的学生告诉我们,坊间认为,这或是林某浩药品剂量放多,后果超出自己设想,或是他良心发现想救黄洋,才发的短信。  但罗勇明认为这也是不可思议的:“首先以林的智商,假使他真的要害黄洋,为什么要用和自己关联性最强的一种有毒药呢?一检查出来谁都知道他嫌疑最大。其次,他没有必要发短信,他对这种化学药品已经很熟悉了,咱们实话实说,黄洋4月1日中毒,以N-二甲基亚硝胺的毒性,到4月9日根本没有可能救回来,又何必引火烧身?第三,假设林3月31日投毒,那么警察在4月9日之后才在饮水机水槽里发现了这种药品,而这中间一个多星期,他完全有机会清洗掉蛛丝马迹,他做实验这么严谨细心的人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刘志告诉本刊,林某浩在黄洋中毒后表现得很正常,一是他曾去医院看望黄洋,二是自己和林某浩通过几次电话商量论文盲审的事,他的语气很轻松。林某浩在医院接病人做B超、办毕业手续、锻炼身体、看电影,直至被警方刑事拘捕。  19  被害人黄洋  黄洋4月1日早上喝了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发现味道不对,担心其他同学误喝,于是把水倒掉,把桶刷干净。当天晚上,他开始恶心、呕吐,发烧到39.7℃。4月2日,黄洋的一位师兄把他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黄洋并不知道自己被投毒,还曾邀请林某浩为其做B超检查。  根据医生发布的黄洋病历,接诊后,医院先以急性肠胃炎予以输液治疗,考虑食物中毒等原因。4月3日,黄洋两侧鼻翼出血,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因为病情恶化,被送入10号楼二层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之后他陷入昏迷,“呼吸机辅助通气,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导致肝功能损伤,但难以判断是何种毒素,无法对症下药。  曾看望过黄洋的同学发微博说:“已完全认不出来,全身很肿,管子里呼出都是血泡。”4月16日15时23分,黄洋在中山医院去世。本刊记者拨通黄洋父亲黄国强电话后,他说:“我真的很伤心了,不想说什么了,他(黄洋)昏迷这么多天,也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他妈妈更受不了这个打击。”黄洋的姑姑、姨妈、表姐等都赶到上海,陪在黄洋母亲杨国华的身边。  黄洋是家中独子,尽管父亲早年下岗,母亲常年卧病,但他是一位开朗、爱笑的男生,被同学们昵称为“妇女之友”。他是四川自贡人,生于1985年,复旦大学上海医院200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中山班的学生,之后继续在该校读研。黄洋性格随和,兴趣广泛,曾作为第一辩手代表医学院参加复旦大学系际辩论赛,也曾到安徽颍上和西藏林芝、墨脱支教,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复旦大学一等奖学金。  李斌波是黄洋的硕士同学,他告诉我们,黄洋人缘好,什么事都热心愿意帮忙,凑巧的是,黄洋的手机号码还是李斌波通过林某浩要到的。李斌波说:“我、浩哥、黄洋还一起去听过草蜢乐队的演唱会,学校里发的票,大家都坐在一起。黄洋还跟我说,他听过其他几场演唱会。他自己歌唱得不错,喜欢到KTV唱歌。”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勤工助学中心的古晓峰老师对黄洋印象深刻:“这个孩子为什么能上大学的时候就给家里寄钱,帮他妈妈治病?他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寒暑假的时候当校园导游,一天大概能有100块钱,他还在资助服务部当办事员,给其他贫困同学办银行贷款,一天大概是13块钱。”  孟天凯和黄洋本科时都是“助学成长之家”的成员,这是一个面向家庭贫困同学的校园组织。“大一”时他俩一同做过宿舍区阅览室的管理员。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光华公司的陆齐龙老师也说,黄洋在文印中心做过复印员,而文印经理也就一个月210块钱。  孟天凯说,他理解黄洋为什么“研二”的时候可以直升博士却选择放弃:“我们这样家庭的孩子都想早点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学医这条路太漫长了,博士出来还有规培,加起来学医的时间起码10年开外,得承受多大的煎熬甚至绝望,所以能像黄洋这么乐观的性格真的很难得。”  19  三联生活周刊  1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黄洋4月1日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的水,15天后不治身亡。经查,其中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在实验中可用于制造肝损伤,而同寝同学林某曾在研究中多次用到过该物质。  交集  刘志告诉我们,本来林某浩和黄洋应该是两个不同圈子的。“科研班研究生一届有将近200人,大家各自跟导师做项目,还要忙着临床实习,自己的时间很少。像黄洋这样本校读上来的和浩哥这样外校保送来的交集不多,本校同学有已经熟悉的圈子。而且大家住的地方也不一样,黄洋可以还住本科时的宿舍,他是后来调寝室才和浩哥一屋的,大概是2011年六七月份的时候,两个人住在一块的。”  20号宿舍楼303室原本住着四个同学,升“研二”的时候需要换宿舍,方便学生到所在医院基地进行科研与临床学习,其中两人就在此时搬离宿舍。而林某浩担心换宿舍后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住,可能因学习计划不同,生活作息上有冲突,所以还是留在了原宿舍。  黄洋是后来调寝室搬进303室的。根据同学们讲,他对宿舍条件有一定要求,换过两次寝室,一次是因为寝室漏水,一次是因为住在一楼太吵。  该宿舍还有第三位室友,是来自上海本地的葛姓同学。他和林某浩是本科同学,从中山大学考研考过来,现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学习,平时很少住在寝室。同学们对葛姓同学接触较少,但对外界猜测林某浩可能想害的人是葛同学的传闻纷纷回应这完全没有依据。  案发后,葛姓同学搬离宿舍,20号楼门前增派保安执勤,不允许校外人员进入。本刊记者在该校学生带领下进入到与20号楼格局相同的其他宿舍楼。这里属老式建筑,楼道里瓷砖贴墙,公共卫生间里晾满了衣服,宿舍房门陈旧,表皮剥落。一般是4人一间,上床下桌,除了门后可以用来堆放行李箱,空间局促。宿舍装有空调,但配饮水机的不多。“寝室关系千差万别,我自己宿舍的四个人像兄弟一样,特别要好,但据我所知,因为作息时间或者生活习惯的差别闹别扭的也不少,但不至于害人吧。”  林某浩在去年11月27日所发的微博中写道:“上海的冬夜,开着电脑,在小台灯的光照下,看着各种图文,听着电脑的沙沙声,还有黄屌丝的呼噜声,头脑里偶尔闪过各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投毒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