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就是绊脚石吗是什么修饰手法

[转载]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1-60)
诗意表达,平等对话—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1)
作者:余映潮&&&&&&&&&&&&&&&&&&
&&“对话”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儿,这与课标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课标在此方面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说的是理念。
&&&第二,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说的是形式与要求。
&&&关于对话,人们有很多内容比较复杂的诠释。我想,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课堂对话,主要指师生围绕着某种教学内容、某个教学话题的看法与交流。
&&&再细化地说一下:
&&&1.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不同于教师的评点语,尽管有时候它带有一点评点的味道。
&&&2.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从教师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第一,参与学生的话题讨论;第二,对学生的讨论活动进行小结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三,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进行解答;第四,对课文的难点进行讲析与诠释。
&&&在这里面,最为生动活泼的是参与学生的话题讨论。
&&&在这种参与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诗意表达,平等对话。语言要自然、简洁、准确、优美、流畅、切题,表达要富有情意,富有诗意。要力求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
&&&下面这个片断,就是我在北京六一中学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我视它为我的教学实践中最漂亮的“对话”之一:
&&&(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诗歌吟诵、自由背读、抒发感受。以下内容出现在学生的自由背读之后。)
&&&师:好啊!现在请大家静静地、静静地思考一下,准备抒发感受。
&&&(生静静地思考。)
&&&师:好吧,悄悄地把你的感受讲给相邻同学听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师:好啦。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哪位同学先来?
&&&生1:读到这首诗,我想起中国一首古诗,它里面有两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广为传诵,它告诉我们,遇到挫折不要气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希望,而且要在希望中向前。
&&&师: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谢谢你!
&&&生2:这首诗虽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深深地镂刻在我心中,试问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谛。
&&&师:生活就是海洋,海洋是不平静的。好,继续来。
&&&生3:读过这首诗后,我就想,人生是一条大路,不可能一路畅通,总会出现绊脚石,当绊脚石真的出现在眼前,就要像诗中所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我们要镇定下来,克服它,逾越它。当我们逾越过去回头看时,其实那些绊脚石挺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并且勇敢地面对未来。
&&&师:是啊!真好,生活也像一条河流,它是弯曲的,但一定是奔流向前的。继续来。
&&&生4:人生就像小船航行在大海上,当自己迷失方向时,这首诗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方向。
&&&师:它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必经的一课。
&&&生5:它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要对未来怀有希望。当你成功时,回忆这些困难,你会品味到成功的乐趣、滋味。
&&&师:也就是说,艰辛能让你领略到更美的人生风光。
&&&生6:我们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生活很幸福,但是总会遇到困难。这首诗告诉我们,当你感到无助时,坚信阳光总会来临,未来的路很曲折,有悲伤,有欢喜。
&&&师:要知道,你同样有坚强的双肩。
&&&生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像给你心上留了一块伤疤,你要继续品味这种痛苦,镇定地想一想,快乐会让这个伤疤愈合。
&&&师:诗意地回忆过去,温馨地展望未来。
生8:生活欺骗了你,是给了你痛苦的回忆,但不要一蹶不振,有痛苦的回忆,才有充实的人生,我们要大步向前走。
师:诗人海涅有这样几句诗: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将会还给你。明白他的意思吧?
&&&生(齐):明白。
&&&生9: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一句话:“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我们的人生避免不了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当我们战胜挫折时,我们看到的将是美丽的彩虹。
&&&师:是啊,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形成的果实吗?
&&&生10:我觉得人生总得有挫折,但挫折不仅给我们带来痛苦,挫折还给人启迪,要学会从挫折中提取另一种东西。
&&&师:是的,挫折中有经验有教训,经历了挫折,以后的路会更平坦。好,谢谢同学们。其实,我们得到的启示很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诗意的,遇到痛苦时,我们要微笑着面对,扔掉一切烦恼。可以说,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
生(众):要乐观、坚强。
&&&这种“对话”做起来不是很容易,但这毕竟比单纯的简略评说要好得多。为了将这种“对话”进行得轻松流畅一些,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课文,必须对课文有很深的体味与体会,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应该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有优化、深化学生认识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有与学生平等和谐地交流的意识。
文章来源:
讲析,一种基本的必要的教学手法。
讲析,教师凭个人教学水平来实施教学的通用手法、传统手法。
讲析,在课标理念中,有时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与交流。
我认为,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好讲析的内容,要用“生动讲析”的方法,对有关内容特别是教学的难点进行生动、形象、细腻的分析与讲解,以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讲,要讲得实在。
如我在初一“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从这个学习点开始,我就要介绍学习方法了。品味词语,一般来讲,作为我们初一的学生,可以用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谈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它写出了……更难一点就是转一个弯——“我”觉得这个词是不可替换的,无论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替换它,都没有这个词的意境好。这就是替换式的品读。第一种简单一点,第二种难一点,同学们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表达,来品析某一个词。
像这样的讲析简明扼要,点拨到位。它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给我们这样的启迪:教师的讲析要生动易懂,要精要切题、要言不繁。
教师的讲,要讲得生动。
如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的讲析,内容集中在对课文写作技法的点示之上:
你们看,这篇文章从整体来看,从阅读品味来看,有这样一些美点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发现这篇文章揭示了一种文章写作的规律。它首先是写花之美:啊!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灿烂!然后写情之美:生命的喜悦荡漾在我的心头,给我宁静感,给我喜悦感。最后是立意之美:啊!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的写作是由“物”到“情”到“意”。所以我们读这样的文章,心里就有这样一个轮廓:这类文章是由“物”写到自己的“情”,再写到它的主旨、它的含义。这样的文章,就是写景抒情、托物寄意的文章。好,同学们可以把“写景抒情、托物寄意”这八个字旁批在课文的标题处。
像这样的讲析充满感情,生动明了。它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给我们这样的启迪:教师的讲析中,知识的厚度、文化的厚度是第一要素。
教师的讲,要讲得细腻。
如我在《说“屏”》的教学中,在学生们对第一段进行品析之后的讲析:
这一段,第一,美在用词非常雅致,比如“纳凉”、“销魂”、“向往之情”、“微妙”、“擅长”等。第二,美在虚词中的情感表达,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但“怪不得”、“真”、“总是”、“很”等等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第三,美在赞叹话语的运用,比如“神秘作用”、“实在微妙”、“齐声
称道”、“富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等等,此类赞叹的话语很多。第四,美在引用诗句的手法,引用使文章更富有诗意了。第五,美在精妙的概括,比如“关键在一个‘巧’字上”。此外,还美在这一段是一个抒情式的开头,并且和结尾形成前后照应;还美在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巧妙地引出了说明对象——屏。还有它的层次也很美,你们看:先是“童年”,然后是“后来”,再就是“因为研究古代建筑”,这三个层次写出了作者从童年到中年感受屏、研究屏的这样一个过程。以上,就是这段话值得品味赏析之处,所以老师说这段话意味无穷,这就是精读。精读就要把文章的表面含义、一般含义和深层含义都品味出来。
像这样的讲析条分缕析,例证充分。它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给我们这样的启迪:教师的讲析,其层次的高下表现出教师研读教材水平的高下。
教师的讲,要讲得精美。
如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教学中,我集中讲析了如下内容。这些讲析的内容在我的备课之中是反复进行了斟酌取舍修改润色的:
好,下面我就把同学们说的回顾一下。这首诗有三美:意象丰美,意境优美,意蕴淳美(课件显示)。
第一,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咱们中国人往往用红豆表示相思,用杜鹃表示悔恨,用杨柳表示送别,这里的红豆、杜鹃和杨柳就是意象。这首诗的意象丰美就表现在连用了十几个意象,而且都是两两相依。不仅角度丰富,而且层层递进,从对爱人的呵护一直写到欣慰地看着爱人的成功,每两个意象之间是相依相存、不能分开的,有急流、小河就有小鱼,有荒林就有小鸟。
第二,意境优美。什么是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蕴涵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我们读《天净沙·秋思》,它的意境是凄婉的,我们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它的意境是悲壮的。《我愿意是急流》这一首诗的意境是开阔明朗的,是优美清新的,它具有悠远无尽的意味。
第三,再看意蕴。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出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甘愿牺牲的热烈的爱情,很纯粹。当然,由于人的世界观的不同,人的文化素养不同和人的性格不同,人们在爱情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把它化为文学作品,那么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蕴。
像这样的讲析意境开朗,生动简明。它能够在细节的设计上给我们这样的启迪:教师的讲,要在关键之处绽出美丽的火花,要显山露水。
由以上内容可知,语文教师必须苦练讲析的基本功。
我想,如果没有了教师的“讲”,很多很多的语文课就没有了点睛之笔。
侧面入手,正面解读
一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3)&&
&&&我的“新版”的《狼》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一段,要求是:朗读之中,在课文的某个地方要加进一个表示非常惊讶的“啊”字: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边朗读边体味在哪个地方加进“啊”字为好。当把这个“啊”字加在“转视积薪后”读出来时,学生们没有一个不读得绘声绘色的。
&&&湖北兴山县有位陈光福老师在网上这样评价道:
&&&在“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之间加的一个“啊”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不仅让我们与文本有了心灵的对话,对文中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还与余老师有了心灵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听者的教学尝试。这个“啊”字,“啊”出了故事的惊险曲折,“啊”出了屠户的心思缜密,“啊”出了名师的独具匠心,“啊”出了听者的教学尝试……因为有了这个“啊”字,文章气势陡增。学生演读的积极性也空前高
涨。教师的这种“有意而为”表现了他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奇特的处理。
&&&这种“奇特的处理”就是笔者使用的“侧面入手,正面解读”的手法。
&&&在使用这种手法时,教师并不正面切入课文,并不是用讲析、欣赏、品评、质疑等等方式直接展开课文的学习。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设计的活动好像与课文品析没有什么关系,而实际上是为了“歪打正着”,实际上是为了品读课文。在《狼》的第4段的朗读教学中要求在某个地方加进一个“啊”字,其实是带动了学生对课文情节、对课文情境、对人物境遇的深刻理解,不仅如此,还要学生自己将这样的理解用语音表现出来。
&&&将“侧面入手,正面解读”的手法运用于读写教学,其好处是: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能化解课文教学的难点,有时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这种手法,能用于课文片段的教学,也能形成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新鲜创意。
&&&如《说“屏”》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任务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但笔者没有运用那种提问、朗读、概括的方法,而是运用了一个全新的“侧面入手,正面解读”的新鲜创意。
&&&请见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咱们怎样学习课文呢?两个字(屏显):精选。下面我们就先做一个有趣的练习,来试一下你们的身手。什么有趣的练习呢?
&&&(屏显: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练习。)
&&&师(出示人教版课外阅读文选进行示例):你们看这篇文章的上方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从文章里面摘出来的,放在此文的标题上面。啊,人家一看这句话就觉得好有趣呀。就想读下面的文章,这种编书的手法叫作“引读”。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做这样一个练习,从课文里找一句话放在课文的最前面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开始。
&&&(生翻阅课本,师巡视。)
&&&师:建议你们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生商量。)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看法,选哪个句子放在前面最有趣、最吸引人呢?
&&&(生踊跃举手。)&&&师:好,你先来。&&&生1:我觉得应该引用唐人杜
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师:因为它有诗意,而且很典雅,能够吸引我们往下看。好的,这是一种观点,继续来。
&&&生2:应该是文章当中的“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师:“屏是真能够吸引人的”,语言很富有感染力,猛然一看,怎么“吸引人”呢?就想往下看。好,请说你的观点。
&&&生3:我觉得是“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齐声称道”。
&&&师:理由呢?
&&&生3:理由就是“关键在一个&
‘巧’字上”。
&&&师:怎么个巧法呢?
&&&(师启发生,生犹豫。)
&&&师:就是功能和美感怎么完美&
地结合。这个也一定能吸引人看下&去。
&&&生4:我选的是“接触到这种&
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感&觉这个“神秘”会吸引人继续读下&
&&&师:对,这个“神秘”能够激发&
我们看文章的欲望。(对一跃跃欲&试的学生)请说你的。
&&&生5:“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
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
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师:他选的是关于屏的作用的&
内容。还有其他同学呢?
&&&生6:我觉得是第l段中的第&
一、二句话:“‘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
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
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师:你选的也可以,就是长了一点。好,我觉得你们都挺厉害。要找的这句话要关联到全篇文章,因为这句话一定要和全篇文章有重要的联系,人家才喜欢看嘛,请看大屏幕。
&&&(屏显师精选的句子。内容&
&&&师:这句话你们没找出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你看把它放在文章最前面,人家也会心生向往之情。其他几个你们都找出来了,不错啊
变直为曲,柳暗花明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4)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在文章写作方法中,有一种方法为“突起,纡行,峭收”。“纡”是指内容表达要纡回曲折而富有变化;“突”和“峭”则是指开头和结尾要精警、醒目和含蓄有力。
阅读教学中,有时候也需要“文如观山不喜平”的教学意境,用写文章的话来说,就是“纡行”;从教学设计的手法来看,就叫作“变直为曲,柳暗花明”。
所谓“变直为曲”,就是“盘马弯弓射不发”。目标已经明确,却“故意”走一点弯路,不是直奔目标,而是用各种“旁敲侧击”的手法,引着或者“逼”着学生去思索,去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下面用一个简短的例子进行说明:
《马说》的教学到了词义理解阶段。
如果是“直”走,这时的教学就是在学生质疑问难的基础上由教师落实一批字词。
但教师却出示了两个这样的问题,让“直”路走“弯”:
请同学们以“课文中的两个
(词)意思不同”为题进行说话,或者以“课文中的两个(词)意思相同”为题进行说话。
这样,就进行了思维量很大的“词义辨读”。
“变直为曲”的手法用于阅读教学,首先是“好看”。好的语文课是应该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的,那种微波荡漾的课一定比平铺直叙的课更值得赏鉴。除了“好看”以外,还有“好‘玩’”,那种预伏波澜的课、那种设置悬念的课更会让学生思绪起伏。
那么,怎样将教学进程“变直为曲”呢?
好多方法都是可以用的,总的说法就是:根据课文特点,有机地进行一些示例、穿插、引进、迁移、联缀、补充、收集、查询、比较……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线条与情趣。如用资料穿插的方式进行浅显的可行的比较阅读、用“设例分析”的方式给学生演示分析的角度、朗读训练之前请学生进行语调设计等等。
如下面《律诗二首》的实录片断,展示的就是一次比较有趣的“背读”过程。如果“直”着处理,就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读。但这次的处理是“变直为曲”的:
师:现在看第三项活动——背读。背读,但老师不要你们直接地背,咱们先研究一个问题,《过故人庄》、《游山西村》这两首诗都是写游客到农村去游玩、作客的,这两首诗的内容有很多很多相同的地方,咱们先找一下,这两首诗有哪些地方相同呢?找了之后咱们再背。开始两两地商量一下,找一找。
(生按师的要求在课文里找两首诗相同的地方。)
师:好,现在试着发言。
生1:我觉得这两首诗都写了农村的风光,都充满着农村的生活气息,然后写出了村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师:她说了四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很好。继续来。
生2:我认为相似的地方是第一句,诗人都写了农村的鸡和肉,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好客,第二句都描写了农村美好的景色,到最后都表现了对农家的喜爱。还有第一首诗的“菊花”,第二首诗的“扣门”,都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留恋!
师:诗人游兴还在。两首诗的第二句都写了农村的风光,《游山西村》第二联和《过故人庄》第二联都是千古名句,要把它读好,标记下来。
生3:我认为《过故人庄》的第三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讲的是农家淳朴的生活场景,《游山西村》的第三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写了古朴的农民生活,这两句我觉得也有相似之处。
师:都是写的农家生活,都是写的诗人的见闻、诗人的经历。
生4:《过故人庄》的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游山西村》的最后一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都表现了诗人对到访地的留恋,还想再次来游玩。
师:还想来作客,还想来游玩。
生5:我觉得不仅如此,结构上也是相同的。第一句都是写受朋友之邀去家里吃饭,第二句都是写农村的风景,第三句都介绍了农村的简朴生活,第四句都是讲的下次还想来。
师:这位同学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了,他的发现非常有助于我们背诵。老师要表扬他。
生6:我认为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是描述作者在他乡作客,而且在诗中还洋溢着对田园的喜爱,这两首诗都有诗人的所看以及所想。
师:同学们多角度地肯定了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现在我就给同学们讲述一点小知识。律诗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首诗,用人的从头到脚的部位来比喻诗的各句,那么律诗的第一句叫“首联”,像头一样,第二句叫“颔联”,像人的下巴一样,第三句叫“颈联”,第四句叫“尾联”。根据这位同学和大家的发言,怎么样背诵这两首诗呢?你看规律,首联都写事件,邀“我”作客,颔联都是写旅途所见,颈联都是写农家作客,尾联都是表达愿望。这样一个规律找到了,就好背了。好,开始背起来,大声地背读。
(生自由背读,气氛热烈。)
师:现在个人背。
(生纷纷背读。)
师:我们试背第二首,注意脑袋里要有一个框框:事件——旅途——经历——愿望。好,现在开始背。
(生齐背《游山西村》。)
师:基本上背下来了。
预作铺垫,顺利推进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5)
文章作者: 来源: 
&&&&教学铺垫,是为了顺利进行目标教学而进行的引入知识、简介背景、预读课文、调动情绪等等降低坡度、由易及难、由远及近、渐渐引入的敷设工作。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做的事。
铺垫可以用于课文整体的阅读教学,也可以用于课文局部的阅读教学,特别需要用于课文难点的教学。它更多地用于对文学作品和文言诗文的教学。
下面从表达目的的角度,介绍几种铺垫的手法。
1.氛围式铺垫。如《珍珠鸟》(开讲以后):
师: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小小珍珠鸟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生(七嘴八舌):一只神气十足的小鸟、一只肯靠近“我”的小鸟、一只乖巧的小鸟、一只可爱的小鸟、一只听话的小鸟、一只贪玩而又听话的小鸟、一只对人很信任的小鸟、一只很稚嫩的小鸟、一只很懂事的小鸟……
师: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来感受它吧。
此种铺垫的目的是为了酝酿课文学习的氛围,表现教学的情感倾向,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它的表现形式多样,有时候也可运用适当的音像手段。
2.释难式铺垫。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这首诗,先要了解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
(课件展示)
(1)丧乱:指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的唐朝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
(2)茅屋:就是“草堂”。是当年杜甫在亲朋的帮助下花了一两年时间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起的一座茅屋。
这种铺垫带有很强的知识性,是为着化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而铺设的。它有时与下面的背景式铺垫合二而一。
3.背景式铺垫。如《纸船》的“课中插页之一”:
冰心生于1900年,1999年去世。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在许多文史家的眼中,冰心是中国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
1923年,23岁的冰心从上海乘船赴美留学。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海上,冰心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纸船》。
冰心诗文的魅力,是那娓娓道来的温婉的调子,是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纸船》就是这样韵味悠长的抒情诗。
师:这段话让我们明白,这首诗是作者离家的时候写的,是一首年轻的女孩遥思母亲的诗,又让我们了解了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即在许多文史家的眼中,她是中国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
此种铺垫出现的频率很高,其目的是介绍与作家作品有关的背景知识,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名著节选的时候,有时还需要进行多重铺垫。
如果更加艺术一点的话,这种铺垫可以运用“侧面引入”的手法:
师:让我们来回忆一首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字眼:“孤”和“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一个非常寥阔的、非常冷清的、非常孤寂的背景下,有一个人在那儿“钓寒江雪”,这个人就是柳宗元。柳宗元写《江雪》和《小石潭记》,是在同一个地方,因此,《小石潭记》是一个失意的文人写的。这个文人是被贬官了,贬到一个很荒僻的地方了。因此,我们读他的文章,读《小石潭记》,就还要读出他游览景物的心情。
4.设例式铺垫。如《雪》: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下面的短诗:
雪是洁白的
她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
当大地歌吟它的壮美
当田野感谢它的滋润
只有洁白的沉默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再读后,生发言。)
师:同学们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对作品的感受。
什么是作品感受呢?
&作品感受,就是对文章的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阅读感受。
如: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感受作品中的故事,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作品中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感受作品中的情趣,感受作品中的哲理,感受作品中的人生经验……
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是:对鲁迅先生的《雪》进行作品感受。
这种铺垫的目的或者是演示学习方法,或者是点示学习角度,它往往用短小精致的例子,简洁迅速地将学生引向作品、引向作品的学习活动,从而顺利地推动作品的教学。
这种铺垫有时也可以做得更加艺术化一点。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简介课文与作者之后):
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样的小诗呢?让我们听听几位成年人对往事的回忆吧:“十四岁那年我读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次读这首诗时我就知道,我不会忘了这首诗,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十七岁时最喜欢的普希金诗句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首诗,已陪我度过许多难过的时刻,我喜欢这首诗,它让我体会到许多人生的哲理。”“这是第一首吸引我的诗,初中时读到的,很感动……我算是跟这首诗一起长大的吧。”
在课文开讲之后,教师没有急着把学生引进课文,而是宕开一笔,插进一些成年人的“读后感”。这个美妙的细节能够立即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更为巧妙的是它酝酿了课堂教学气氛,并为学生下一步的品析性发言预设了范例。
以读带析,一石双鸟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7)
说到“以读带析”,要注意与“边读边析”区别开来。“边读边析”一般指边阅读课文边分析课文,而“以读带析”则有着特定的含义:
1.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
2.这里的“析”是要用“朗读”来表现的。
3.“读”与“析”的活动是由学生进行的。
所谓“带”,含有“顺带”的意思,“以读带析”说的是:以朗读带分析,在朗读的过程中顺带完成一定的分析任务。
如课文《夸父逐日》的朗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用朗读停顿表现出你读懂了课文的层次。
这里的要求不是一般的朗读要求,“用朗读停顿表现出你读懂了课文的层次”是既有朗读的要求——停顿,又有分析的要求——层次,用朗读停顿标示分析的结果,这就是“以读带析”。
所以,在“以读带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双重的学习任务,这就是所谓的“一石双鸟”。
“以读带析”的教学优势表现在:学生需要自己去朗读,去感知,去体悟,去分析,去概括,去揣摩,方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训练学生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散步》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建议同学们这样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文中的“波澜”在哪里呢?老师不知道,但你们一定知道。你们怎么会知道呢?分析文中与“波澜”有关的词句就知道了。
要求学生读好“文中的波澜”,这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品味课文内容并选定朗读的内容。学生选定的内容是写“后来发生了分歧”的第六、七两段,然后自由朗读,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表现“波澜”中不同的人物。
这样的教学设计优点太多了:教材处理比较轻松,切入教学内容的过程十分快捷,学生的思维活动非常活跃;而且,不知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少话语。
设计并组织语文课堂上的“以读带析”活动,对教师品析理解课文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以说,教师对课文如果只是浅尝辄止的理解分析,是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活动的。
如下面《纪念白求恩》的教学片段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样读出层次来。(有学生在思索,有学生在小声议论。)
好,试一试。女生读第一个层次,男生读第二个层次。
女生: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男生: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师:第四段,请一个同学起来读第一个层次,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第二个层次。
生1: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很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齐读: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师:通过朗读这个步骤,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写法——叙议结合。叙是基础,再通过议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下面我们就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通过概括,对课文的内容加以浓缩,吸收其精华。
可以看出,设计并组织语文课堂上的“以读带析”活动,对教师品味欣赏课文的能力的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有的活动并不只是限于“读出层次”来,而是有着更高的朗读、品析的学习要求。
如《白杨礼赞》教学片段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朗读下面一段文字: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师:请同学们在“悟”的基础之上读出课文的层次。女同学读第一个层次,男同学读第二个层次。
师:这段文字的第一层次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它们读出重音。
师:这段文字的第二层次主要在句子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它们读出激情。
师:这段文字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树的形象与性格,试将它们读出来。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体味以上学习内容对自己的朗读有怎样的帮助。
顺势引申,丰满内容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8)
文章作者: 来源: 
师:下面我把这首词的意思串一下:我失去了“杨”,您失去了“柳”,杨柳的忠魂轻轻地飘扬,来到了天上,来到了月宫。吴刚啊,你用什么来招待先烈的忠魂呢?吴刚捧出了桂花酒,寂寞的嫦娥也在那万里长空翩翩起舞。这时候传来人间已经解放,国民党反动派被打倒的好消息,烈士忠魂的眼泪呀,化作了倾盆大雨,流淌下来,洒向人间。
这首词的风格是豪放雄浑的。我们刚学的《天上的街市》的风格是温柔的,表现出微波荡漾的情感。下面同学们自己来体会:怎样读出豪放雄浑的气魄,怎样读出它的音乐美,想象它的图画美,表现它的情感美。先自己读起来。
这是笔者执教《天上的街市》中的一个细节。从《天上的街市》顺势“拈”出了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引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有时候是可以由课文本身引申开去的。
从课文出发,我们可从主题、体裁、内容、有关资料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引申,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积累。
这种引申,其实是一种理性的教学设计,是将相关的材料进行整合,从“实”、“活”、“美”的角度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
因此,“顺势引申”,就成了朗读教学设计的又一种手法,又一种技巧。课文材料和引申出来的朗读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课堂上一条优美动人、内容丰满的“朗读链”。
如笔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诵读欣赏课的设计。
教学创意:
以“边塞诗联读”的方式组织“顺势引申”式课堂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边塞诗是盛唐写边塞、从军、守边、战斗的诗歌,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表现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豪情,描叙了边塞雄奇瑰丽的奇异景色,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情调激越,音韵铿锵,表现出动人心魄的阳刚之美。
主要教学流程:
朗读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感受景物的荒寒,读出遥远苍凉的意味。
朗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感受风光的奇丽,读出辽阔雄浑的韵味。
朗读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感受沙场的豪壮,读出奔放的情感。
朗读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感受征战的悲壮,读出豪壮的情感。
朗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感受拼杀的惨烈,读出悲壮的情感。
最后,朗读课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受战友的情怀,读出依依惜别的情感。
这样的朗读活动,书声琅琅,意境高远,气势雄浑,多角度、多方位地表现了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俨然一部微型“史诗”,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又如笔者《山居秋暝》吟诵、欣赏课的朗读内容设计,在选材的形式上有所变化:
师:《山居秋暝》这首诗,闲适潇洒,表现出作者一种满足的感觉,应该读得舒缓一点。
师:这首诗的格调是轻松的,意境是宁静的,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清亮的味道。
师:读这首诗,还要表现出一种对山居生活十分陶醉的情怀。
请同学们吟诵课文《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请同学们朗读《山居秋暝》的译诗。读译诗能够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原诗的内容。请大家对照讲义,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自由地轻声朗读。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
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
清清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
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
眼前的秋景多么令人神往。
师:有一种改写唐诗的手法叫“唐诗素描”。就是加以想象,把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融进改写者自己的感情。这是更巧妙的让我们领会诗的意境的方法,读起来,你会觉得心旷神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体会下面的文字。然后我们再进行角色演读。
男:雨说停就停了,山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寺院晚钟的声音,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女: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清亮的细流潺潺地淌过石头,隐隐地流向远方。
男:溪边,竹林摇响着喧笑,月光下,长发飘扬的少女提着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女: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中,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仓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家里总会亮着温暖的灯。
合:时光如水,春芳消歇;宁静与闲适,让人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缥缈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深处。
这样的朗读活动,美感洋溢,韵味丰足,像一部抒情诗,像一部交响乐,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读品结合,读说交替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9)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有读有说的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多的是。朗读与品评结合在一起的活动也不少。如我们常常让学生听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然后进行评说,进行指正,然后再朗读。
本文所说的读品结合,是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指的是将课文朗读与课文欣赏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
如,先好好朗读课文,再共同品析课文;
又如,多次朗读课文,每次朗读之后都有“品评”。
这是一种将教学活动深深引入课文文本的教学手法。
这是一种变换、调整朗读教学节奏的教学手法。
这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培养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手法。
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读说交替的课堂学习活动。
这种艺术的教学手法可以用于短小精致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于课文的精段阅读。
如下面的微型设计:
在语言品析阶段,师生一起读、评《散步》的开头: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读:用叙述的平静的语气朗读。
这是开门见山的开头。
这是倒叙的写法。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生活的画面。
读:用有情致的语气朗读。
评:“散步”二字紧紧扣题。
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全句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读:朗读时可稍稍突出“我”字的重音。
“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暗示出一种责任感。
多次出现“我”,不觉得繁琐,倒是觉得有节奏感。
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读起来给人富有诗意的感觉。
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样的朗读与评说,有着非常浓郁的语文气息;这样的课堂活动,往往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生成”,所以它对语文教师的课堂对话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说到底,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不能很顺畅地与学生对话,不能很准确很快速地应对学生的发言或者说评点学生的发言,问题还是出现在对教材的研读上。
所以,教师如果设计“读评结合”的课中活动,一定要在“评”字上多下一点工夫。
笔者的教例中,有让自己比较满意的一次“读评结合”的活动,即《狼》的三读三评。现浓缩介绍如下:
师:好,下面咱们再读,这一次读,我们就读很长的时间。要读得你知道这篇文章是怎么样写的,文章的脉络是什么。下面我们开始第一轮的读,读法是全班齐读。
师:注意这样读:读完第一段之后,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教材的编者为我们写的“评点”,然后再读第二段,再读评点,这样读下去。
生(齐读):一屠晚归……缀行甚远。
生: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生(齐读):屠惧……并驱如故。
生: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
生(齐读):屠大窘……眈眈相向。
生: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生(齐读):少时……盖以诱敌。
生: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以上是第一部分,是故事本身。
生(齐读):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生:作者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此为第二部分。
师:好,刚刚那位同学读了课文的评点。我在第一段的评点里面圈上了四个字:前两个字是“遇狼”,然后我又圈“开端”;你们迅速地往下看,你们应该圈什么?
生:应该是“御狼”和“故事的发展”。
师:挺好的,接着来。
生:第三个是“屠户杀狼”和“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生:第四个是“发表评论”和“故事的主题”。
师:两个字。
生:“评论”,“主题”。
师:你们看,故事的脉络就出来了。但是,我们的学习不能就此而满足。我觉得,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遍。我们不从“屠户”的角度来讲,而从“狼”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师:下面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哪一位同学起来读自己的评点,要从狼的角度来。
生(齐读第一段):一屠晚归……
生:写两狼缀行。
师:好,继续。
生(齐读第二段):屠惧……
生:写两狼贪婪凶恶。
师:两狼紧追。好,第三段——
生(齐读第三段):屠大窘……
生:这一段写两狼逼人。
生(齐读):少时……
生:这一段写两狼被杀。
师:好,坐下。这个任务很艰难,你们终于完成了。下面你们就轻松了。你们朗读,我来评。好不好?你们要读出情境来。“一屠晚归”,读——
生(齐读):一屠晚归……
师:文章开门见山,写一人遇两狼,揭示险恶的情境,扣人心弦。
生(齐读):屠惧……
师:投骨而不止狼,使人觉得屠户面临巨大的危险,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现屠户随时有受到攻击的可能。
生(齐读):屠大窘……
师:屠户在情急之中占据有利的地形,准备与狼搏斗,人、狼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情势难以预料。
生(齐读):少时……
师:狼一走一留。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但是,人终于战胜了狼,化险为夷。
生(齐读):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师:读到这里,我问大家,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一起说。
生:议论。
师:叙议结合。这是文章的一个妙笔。光写故事不写寓意的话,这个故事没有深度。没有记叙,这样的议论就没有基础。
在这个环节之后,是细腻的语言品析活动。有了这样的铺垫,语言品析活动将会更加顺利,更加活跃。
角度奇妙,兴味盎然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1)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朗读教学设计,要想达到精彩的境界,必须讲究“角度”两个字。
一般的朗读教学要求,永远不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怎样理解“角度”两个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下面是《珍珠鸟》中描写小小珍珠鸟的片段: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对这一段,一般的朗读要求是: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角度精细的朗读要求是:请学生读出小鸟的稚嫩可爱,特别注意读出“它好肥”的味道。
角度不同,“味道”就不同。第二种朗读要求就那样轻轻地点示了一下,带来的却是一种全新的境界。
许多年前在武汉讲《狼》,在“武汉”这个特殊背景之下,笔者用“湖北评书”的方式有板有眼地给学生“讲”了“狼”的故事。提起此事,至今还有同人大加赞许。
讲《纸船》,笔者请学生读出温婉的语调,读出水一般的柔情,读出金子般的童心。这不仅暗合了冰心文学作品的表达风格,而且也让学生的朗读表现出诗一样的美丽。
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安排了“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吟诵这首诗”的环节,全班学生朗读此诗的细微的沙沙声聚合在一起,像轻涛拂过,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夸父逐日》,一篇不到40字的课文,笔者竟然要求学生“读出波澜”。这四个字,真的将学生深深带入了课文;朗读起来,还真有故事的味道。
教学《沁园春·雪》,第一环节的朗读教学中使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朗读“指令”:吐字要有力度。此“令”一出,学生的朗读顿时昂扬了起来。
这些,都是“角度”的力量,都是“角度”的魅力。
寻求朗读教学的精细的角度,主要靠教师对教材的反复钻研、反复吟诵、反复体味,还要加上反复揣摩,然后设计出比较到位的教学方案。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能够指导朗读,能够进行有质量的范读。以此来看,朗读教学其实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朗读教学设计要达到“角度奇妙”的境界,要让学生读得“兴味盎然”,教师在教材的研读品析上必须花费大的气力。
“角度”这东西,不经过“山重水复”的跋涉,是看不到它的;不达到“千呼万唤”的地步,它是不出来的。
教学《马说》,笔者研读教材不下几十遍,听读、吟读教材不下几十遍,终于发现了此课朗读教学的线索:语气。
“语气”一词“一线串珠”,精细地解决了《马说》的朗读问题:
师:《马说》表现的是深沉的感叹。你们看作者笔下的马,它的遭遇是不幸的,因此我们要将对千里马的那种同情读出来。那么如何读出那种情感呢?抓住两个字“语气”。
我们第一步学习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语气。拿起笔,听老师读,做上记号。
(师范读课文。)
师:体会到老师读的句中停顿没有?
生:体会到了。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下。
(生齐读。)
师:我们第二步学习通过句中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老师给大家点一下,《马说》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叫做“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
生(数后):11个。
师:朗读《马说》,就要把这11个“不”字读好,它表现了作者的不平和愤慨,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下面就在掌握停顿的基础上,通过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表达文章的语气。
(生朗读。)
师:读得好!那么第三步咱们学习什么呢?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听老师读。
(师示范朗读“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这一部分。)
师:这里要读出惋惜的意味。
(师示范朗读“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部分。)
师:这个“也”表现出不平的语气。
(师示范朗读“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这个“也”字,要读出愤慨的语气。
(生按要求朗读。)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次学习,要学会表现精段里的语气。第三段写得非常好,它里面包含了多种语气。“策之……”、“食之……”、“鸣之……”,这里是排比的语气;“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是对食马者嘴脸的勾画,朗读时要很好地表现食马者“天下无马”的轻蔑语气,然后停顿一下,表达作者的愤慨:“其真不知马也!”好像是数着读出来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听老师读一下。
(师示读第3段。)
师:大家来学一遍。
(生模仿师朗读第3段。)
师:为了把这一段读好,我还要问一下,食马者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这么好的马就在面前,他为何还说“天下无马”?你们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体会来模仿一下“天下无马”这几个字的语调呢?或者是低沉的,或者是高昂的,总之,是瞧不起马、鄙视马的语气。它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没有同学来试一下?
积累字词,夯实基础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1)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中学语文阶段的字词积累教学是读写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字词教学重在理解、运用和积累,就学生而言,是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基础的积累。因此,落实字词,积累字词,夯实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字词积累教学是依托课文进行的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研读,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所以,即使是大家认为十分基础的字词教学,也对教师研读文本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对《大自然的语言》的字词梳理:
1.常用词语:
次第 孕育 呈现农谚
推移 灵敏 观测来临
悬殊 短促采集
2.成语和四字词语: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翩然归来北雁南飞
田间草际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3.近义词组:
孕育—养育应用—利用
差异—差别损害—侵害
损害—损失暖和—温和
丰产—丰收播种—耕种
气候—气象植物—作物
季节—时节区域—区划
农时—农事
4.与气候有关的词语:
立春 温带亚热带区域
候鸟 农事 物候农谚
物候学 观测 气温湿度
纬度 大陆性气候经度
内陆 沿海 谷雨立夏
抽青 乔木 逆温层丘陵
生物学 生态学气象学
这种梳理整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它角度丰富,内容周全,为课文字词教学准备了用一般浏览的方法难以得到的教学资源,可供教师相机选用。
又如对《珍珠鸟》中一组近义词的发现: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这种梳理整合,达到了精妙的程度。这种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它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字词的运用,什么是对语言的锤炼。
字词积累教学讲究科学性,也讲究灵动有趣,教学方法不拘一格,以适用、实用为要。如笔者的几个教学片段。
《论求知》的字词积累教学,是作为读、写、背的教学任务来完成的:
第一个教学板块——读记雅词 (10分钟)
落实字词,读写字词,听写下面的20个雅词:
消遣 装潢 运筹偏执
愚鲁 羡慕 挑剔吹嘘
炫耀 揣摩 梗概蒸馏
博学 狡黠 掩饰塑造
繁琐 敏捷高谈阔论
《神奇的极光》的字词积累教学,是作为一项技能训练来完成的:
师:咱们这节课主要的学习任务是筛选信息,刚才大家读的三个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的极光,科学研究状态下的极光,我们肉眼看到自然状态下的极光,这就是筛选。下面,我们再做一个训练,为后面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师:大家找一找,将课文中描写极光之美的四字词语找几个出来。
生1:多姿多彩、五彩缤纷、摇曳不定、变化万千、如烟似雾、时动时静。
生2: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变幻莫测。
生3: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生花妙笔、众说纷纭、行云流水。
师:好啊。我来说几个。“行云流水”,在另外一种语境下意思就不同,如文章写得流畅,可以说“行云流水”,语境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变幻莫测”,注意“幻”字的写法。“叹为观止”,这个词是表达赞美之意的。“出神入化”,“化”字的写法要注意,不要写成“画”。“生花妙笔”,它反过来也可以说“妙笔生花”。再一个是“众说纷纭”,还有“来龙去脉”,最后一个是“瞬息万变”,注意“瞬”字的写法。
《岳阳楼记》的词语教学,则是通过“迁移联想”之法来集聚“课文四字美词”的: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霪雨霏霏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两岸连山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奇山异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西日欲颓月色入户
积水空明藻荇交横
林壑尤美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野芳幽香
佳木繁阴风霜高洁
溪深鱼肥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有的课文的字词积累教学还可以别辟蹊径,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乐趣,带来兴趣,带来雅趣。
智能练习,助学助读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2)
文章作者: 来源: 
课文阅读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有时候是可以穿插“课堂智能练习”的。其目的在于对课文进行“助学助读”。
这种智能练习一般用于语言学习,或积累,或辨析,或运用;这样的活动能够将学生诗意地带进课文之中,能够充分利用课文文本的训练价值,能够体现教师注重语言教学的理念。
用于语言学习的课堂智能练习不同于一般的书面练习,不同于一般的检测性试题。它富于情感,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交流情感、点示方法;它更多地倾向于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艺术地留有教学空白,能将学生深深地引入课文。
如《狼》的课中练习,安排在对课文、对注释进行充分的朗读之后,由学生分小组“承包”完成。这份练习意在解决课文教学中字词理解的难点,同时帮助学生用最有实效的方式理解课文结构。
《狼》课堂智能作业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下面的四组字词需要我们加深理解,请你试一试吧。
①标出拼音:
窘( ) 倚()
瞑( ) 隧()
②指出含义:
丘( ) 犬()
洞( ) 隧()
③区别词义:
去( ) 股()
盖( ) 耳()
④解释意思:
少时( ) 顷刻()
变诈( ) 几何()
3.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这个过程可以让你知道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①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②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4.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于是你就了解了课文的结构特点。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如《口技》课中练习,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更加注重练习内容的精致组合,语言表达更加富有情味。它作为一个“道具”,用于课文教学之中,时间总共大约15分钟左右,全体同学都动手,教学效果良好。
《口技》课堂智能作业
这是一份词语方面的“智能作业”。练习题中,有的是对课文预习的检查,有的需要在课文讲析过程中完成,有的则需要你去发现,去探求。不管它们的要求如何,它们的“结果”都是一个“板块”。因此,你将学会一种积累文言词语的方法——()法,它将激发你的兴趣,让你联想,让你搜寻,让你组合……
1.指出用法特别的词的意思。
善( ) 宴( ) 乳()
一( ) 呜()
2.你一定能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下面的词古今词义区别较大,试说说看。
但( ) 觉()
是( ) 毕()
目( ) 意()
少( ) 虽()
名( ) 色()
股( ) 走()
4.解释词义之后,你认为题中的五个词属于什么语法现象。
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满坐()宾客
起: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
5.瞧,课文中还可以找出不少的近义词呢。
群响毕绝——
满坐寂然——
变色离席——
一时齐发——
中间……之声——
撤屏视之——
惊觉欠伸——
又如《小石潭记》的课中练习,则更加体现出教学设计的智慧与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其语言教学的内容是复合型、立体式的。除了课文本身的文言字词外,还有一组特别的近义词穿插进来;除了“读”的活动之外,还有“写”的活动,除了课文本身的内容以外,还有大家共同创造的优美的欣赏短文。
第三个教学板块:趣味欣赏练习(约13分钟)
1.教师提问,引出“清”字。
2.请同学们说一说找到了哪些能够用来分析课文的以“清”字领起的词(教师板书):
清新 清凉 清秀清越
清澄 清脆 清亮清澈
清幽 清冷 清寒清寂
清净 清静 清朗清冽
清凄 清丽 清湛清纯
3.同学们自由选用“清新”、“清凉”、“清秀”等形容词“写句”,以品析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4.同学们发言、交流。
5.教师归结,形成下面的欣赏短文。
《小石潭记》趣味欣赏
“闻水声,如鸣珮环”,水声叮咚,清越动人;“下见小潭”,“尤”有清凉之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景物多么的清秀;
鱼儿“往来翕忽”,嬉戏在清澄的水中;“影布石上”,可见潭水冰清玉洁,清澈透明;
小溪水声清脆,水色清亮,“明灭可见”,消失在远方;“坐潭上,凄神寒骨”,不仅是寒气刺骨,还有坐在石上的清冷;“其境过清”,环境是太清静了,太清幽了,这让作者更感到心境的清凄。
文章段落小巧,布局匀称,文面清丽;
多用四字短句,节奏和谐,读音清朗;
全文就像一幅青绿山水之画,画面清纯;
一处一景,一笔一景,有时甚至是一词一景,景物幽美清新;
有记事,有描写,有抒情,文笔精到,用语清雅,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石潭记》秀美的文笔中,有多少美点尽收于我们的眼底!
这样的学习活动,有一点“妙手偶得”的味道,但一定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它在教学设计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已经远远超越了“智能练习,助学助读”的高度。
词语品析,咀嚼回味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3)
文章作者: 来源: 
像下面这样的词句品析练习,教材里面有很多:
《在山的那边》练习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春》练习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同样,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的练习从来都有着矫健的身影。
词语品析,是指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永远不可忽视的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文本研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语文味儿浓郁的学习活动;在任何课文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关注它的教学设计。
一般来说,字词品析内容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教师指定或者提出,一种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选择。
如笔者在原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中组织的有关内容,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都顾及到了:
活动三,品味一组奇字。
在本单元中,学习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看看它们是怎样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下面,我们就在“揣摩精彩的词语”上面下下功夫,看句中的动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它们为什么用得好。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③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⑦月亮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⑧高粱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
请同学们进行课堂活动,然后自己再从课文中发现一些这样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词语品析活动的组织,一般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品析的活动主要由学生进行,二是教师应该有先行的示范与活动后的小结。
如笔者教学《生物入侵者》时,词语品析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屏幕显示——欣赏:品味语言特色。)
师: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生动、准确,也很有情趣。现在请大家来发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我建议大家把一些好词记下来。这个层次比较简单。还有一个难的层次:进行字词品析。比如说“安家落户”这个词用得好,作者没有说“就在这里生根了、发芽了”,而是用了“安家落户”这个带有拟人色彩的词,生动而又形象。再比如第三段里,“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耗资”就是“花钱”,但是人家用的是“耗资”,是书面语,用得好。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你所发现的内容。
(生思考。)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课文字词。
生1:我认为“啸聚山林”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把“生物入侵者”比喻成盗贼团聚山林,为害一方,使读者可以形象地认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危害。
师:比喻、拟人,而且有声响。“啸聚山林”,写出了那种猖狂的劲头。
生2:我还认为第六段中的“束手无策”用得好。“束手无策”的意思是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作者没有用我们平时说的“没有办法”,而用“束手无策”写出了人们对“生物入侵者”大量繁殖没有一点办法,非常焦急,很无奈。
师:对,成语用得准确、简洁、生动,而且含义很丰富。
生3:“天堂”用得好,因为天堂就是仙境。用在这里形容斑贝的生活,更可以看出“生物入侵者”在入侵地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
师:没有约束,所以是天堂。用得多好!也是比喻的说法。
生4:我比较喜欢第五段的“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这里用了仿拟的修辞方法,假如换成“疏漏”,我觉得就没有原词生动形象。
师:而且,“漏网之‘虫’”的“虫”可指代很多东西。
生5:我认为第四段最后一句“在劫难逃”用得很好,比喻事情一定要发生,想避免也避免不了,这样就可以突出棕树蛇对鸟类的危害很大,使鸟类要遇到很大的灾难。
师:而且它和“一旦”配合起来,就说明事物如果不注意的话,那么恶果一定会发生。
生10:“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一句中的“几乎”用得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全”体现了“生物入侵者”的数量多,规模大。“占领”所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使读者一目了然。
师:准确、生动,在这句话中都体现出来了。
师:好。文章字词运用的生动、简洁、规范,以及它们的情感色彩,都被我们体味出来了。
句子品读,各有创意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4)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句子品读与词语品析、段落欣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析欣赏文章的语言,与这三者都有关联。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句子”的课后练习,这说明了句子教学的重要。句子品读,是一个看上去很小实际上很大的教学难题。其原因在于,需要品析、品读、品味的内容与角度实在太多,且有一些是我们在教学中难以用简练的语言尽述的。
比如常见的品析角度就有:句子表达方式的判定,句子层意的划分,句中字词的品析,句中标点作用的分析,句子形式的欣赏,句子内容的赏析,句子表达优劣的比较,句中修辞手法的认识,句子表达特点与内在情感的品味,句子内涵、含义的揣摩,句子意味的品析,句子表达手法的探究,句子表达作用的研讨,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等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
如此丰富的内容与角度,加上品析中的不同难度,使得我们必须细心周全地考虑句子品读的不同内容、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所谓“各有创意”。
那么,课文句子品读的教学可以有哪些基本的“创意”呢?
一、自由式
即现在大面积教学中使用的一种“开放式”的手法:请同学们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它为什么好或者你为什么喜欢它。一般来讲,由于品读内容的散乱,这种手法最好慎用。
二、自设式
即由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阅读体会与教学设计实况来安排句子品读教学的内容。这种手法因为有教师缜密的思考作为后盾,可以让教学内容更集中、实在、真切。
如笔者《行路难》的教学创意:每个句子三次读。
一读,自读自译,明白“句”的全部内容。
二读,品味含义,体味“句”的内在情感。
三读,揣摩手法,研讨“句”的表达效果。
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手法来教学精短的课文特别是文言课文,是比较实用的。
三、选用式
即恰当选用课后练习中所设计的句子品析题,将其巧妙穿插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以解决课文规定的句子品读方面的教学任务。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背影》的课后练习二就设计得很好: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在课堂教学中选用这个练习,在适当的教学时间内凸现这个练习的教学,能够既从理性上让学生知道某类句子的重要表达作用,又依凭课文第六段实践了对“关键性语句”的品读,同时突现了对重要段落的精细的研读,这样的教学,其效果好在双重,好在立体。
又如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的练习设计:
(一)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将这个练习的内容充实一下,细化一下,就是一个很好操作且内容实在的《〈论语〉十则》“句子品读”教学方案。
四、综合式
在充分展现自己教学创意的同时,又综合地考虑课文练习中提出的关于句子品读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全面、更深刻、更优化地完成课文句子品读的任务。
如《紫藤萝瀑布》教学主体部分中“美句欣赏”教学创意:
步骤一:品读课文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一句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
步骤二:完成下面美句欣赏练习: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步骤三:欣赏“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和它所表现出来的哲理。
这个教学创意中的“步骤二”,就是课文的课后练习二。教材编者用这个份量不轻的练习告诉我们,品读语言优美、情感深厚的美文时,应当注意美句欣赏,可选一些句子,对它们的字词、手法、作用、妙处进行评析。而当我们从课文整体教学的角度对这样的练习进行“整合”时,教学创意就更加优美了。
美点寻踪,品位高雅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6)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妙要列举,指的都是品味、探求文章的美妙之处,是同一方法的不同说法。这种方法,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用到,如宋子江先生就写过不少的妙点揣摩式的课文欣赏短论。“美点寻踪”式阅读教学,是品位高雅的阅读欣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请学生在研读、品味、探求、欣赏之中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恰切、生动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生动的启迪的好语言、好笔法、好画面、好形式等等内容。
所谓教师的指导,就是教师进行引导、指点与示范,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从字词运用、句式表达、形象塑造、情节结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构思特点以及可以发现的其他方面体会课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精妙的地方,以使自己理性地品味、欣赏课文。“美点寻踪”是一种审美的教学,是一种作品欣赏式的教学,它既可以运用于文学作品,也可以运用于一般社科文章。根据课文文本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妙要列举”的说法,也可以直接就课文的某一部分请学生说“好在哪里,美在哪里”。在教学中有机地适当地运用这种品读课文的方法,可以逐步养成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
一般而言,“美点寻踪”在教学中有三种用法。
一是用于多角度的尽可能广泛的对课文整体进行的审美式阅读。此举是为了将学生引入课文,既对课文全文进行比较细致的研读与发现,又为下一环节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是用于对课文局部(某一部分、某一片段或者某一精段)进行精细深入的审美式赏读。此时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文章的审美,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发现能力与欣赏能力,并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是用于对课文内容的“专题”式的阅读,如专门欣赏课文的语言之美,专门欣赏景物描写之美,专门欣赏人物描写之美,专门欣赏情感表达之美等等。此时的目的既是为了欣赏,也是为了探究,同时也是为了提炼或者发现规律,同时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比较强烈的审美感受。
以上三种基本的用法,不论取哪一种,都与教师阅读教材有关。凡肤浅的阅读,凡粗糙的阅读,凡表面的阅读,凡单一角度的阅读,教师都很难应对由于“美点寻踪”而形成的品位高雅的教学过程,更难说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了。从这个角度看,“美点寻踪”式的品读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从备课的要求来看,组织这样的教学,教师应该准备比较详细的教案,以增加自己的积累,提高与学生的课堂对话水平。
下面是笔者《云南的歌会》“精段品读”这一部分的教学详案,由此可见教师的精心备课。
师:下面我们来细细地欣赏“在昆明乡下”这一段。
咱们一起来,合作探究一个“主问题”。
主问题:请同学们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
欣赏方法: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美的地方,写得生动的地方。
师:应该说,这一段的每个句子都写得好,关键在于我们的理解与欣赏。
例子: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这个句子写得好。“晨光熹微”写出了时间,“人家屋脊”写出了地方,“郭公郭公”写出了声音,“欢喜”和“坐”将鸟儿拟人化了。
(学生们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之中。)
(学生们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了这段文字的很多美点,我们也好像进入了文章的美好意境之中。现在老师将同学们的发言概括一下,让我们再一次地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如下。)
①这段文字美在“有声有色”。花儿是那样的美丽,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鸟儿是那样的可爱,戴胜鸟叫个不停,云雀不住地唱歌,还有赶马女孩子的歌声在飘荡……
②这段文字美在“点面结合”。写“各种山鸟呼朋唤侣”是略略的一笔,写戴胜鸟是简笔的勾勒,重点是写云雀,这是精致的描写,是工笔的描画。
③这段文字美在“层次明晰”。老马在地上慢吞吞地行走,报春花在山坡上开放,戴胜鸟在晨光熹微中欢喜地坐在人家屋脊上,而云雀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④这段文字美在“详略有致”。写赶马女孩子唱着好听的歌是略,写美丽的景物是详。女孩子的歌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这就叫做烘托,景美人更美……
⑤这段文字美在“烘云托月”。作者营造了一种天空大地融为一体,景在人身边人在图画中的美好氛围。文中让赶马女孩在美丽的景色中唱歌,让小鸟的歌声和云雀的轻吟来应和赶马女孩的歌声,这就是烘托……
⑥这段文字美在“情境交融”。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赞美和喜爱之情,歌声是美妙有情的,是悦耳好听的,还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山花的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戴胜鸟姿态美丽,云雀是最有意思的小鸟……
双篇比读,见解深刻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8)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双篇比读是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思维模式和教学形式,也是常用的教学论文写作模式,其效果是于比较之中见广泛,见深刻。双篇比读,就教学论文的写作而言,没有多少禁忌;而对于课堂阅读教学而言,则需要讲究技巧。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的比读文章,已经有很多人写,而这两课的比较阅读教学,却很少看到有人操作,就是这个道理。
双篇比读的教学设计,首要的技巧是选材——材料尽可能精致小巧一点,这样便于学生研习,也便于教师把握。笔者第一次公开课讲的是《口技》和《天上的街市》。其中《天上的街市》有一个环节是“双篇比读”,其选材比较容易把握。
教学材料: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毛泽东《蝶恋花 答李淑一》。
第一块教学的主要内容:
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2.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
3.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
第二块教学的主要内容:《天上的街市》、《蝶恋花 答李淑一》比较阅读。
研讨之后,教师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为:
两首诗词,都有音乐之美、图画之美、情感之美的特点。它们都在美好的想象中表现追求理想生活的崇高主题。
前者是一首诗,后者是一首词。
前者的作者是诗人,后者的作者是领袖。
前者写作于贫弱不振的旧中国,后者写作于光明灿烂的新社会。
前者的想象在星空,后者的想象在月宫。
前者具有浅吟低唱的韵味,后者具有豪放雄浑的风格。
前者安谧宁静,神奇瑰丽;后者境界开阔,意境深远。
前者想象中的“美”是为了反衬,后者想象中的“美”是为了烘托。
前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是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的颂扬。
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阅读,是多么和谐,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这样的教学,因为材料的小巧及进行比较阅读,所以碰撞出了很多火花,能够做到见解深刻。
双篇比读的教学设计,技巧之二是选点——选点可能比选材更加重要。所谓选点,就是选择角度。比较阅读角度的选择要尽可能精致实用,即使某种角度可以发散出许多内容,但就“角度”而言,还是应当讲求精致。如下面《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的比读角度,可以主要以突现不同点为目的,也可以主要以突现相同点为目的。求得相同点的目的,是发现文章结构的规律,以利于学生的背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两首诗首联都是写出行。前者写诗人塞外出使的经历,后者写诗人出蜀至荆门的游历。
第二联都写的是漫长的历程。前者写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后者写两岸地势的变化,山峦从视野中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
第三联都写了奇妙景物的独特风貌。前者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后者用清雅的画面描写展现了江上的美景。
第四联都是含蓄的抒情。前者渗透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后者则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
两首诗都是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根据这样的行文思路,背诵时就有规律可寻。
如人教七上课文《蝉》、《贝壳》的比读角度,同样是以突现相同点为目的,同样是发现文章结构的规律,但这次探索的目的,则是用散文构思的规律来影响学生的写作。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这是“引出事物”)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这是“描叙事物”)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这是“因物抒情”)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这是“引出事物”)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这是“描叙事物”)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是“因物抒情”)
“引出事物”→“描叙事物”→“因物抒情”:一般来讲,这就是咏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模式。不管文章的主题相去多么的遥远,不管作者的笔法是多么的迥异,思路却大致是相近的。
这样的教学,因为材料的小巧,又因为在比较之中抽象出规律,所以,同样见解深刻。
变形阅读,别有情趣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9)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有位教师在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着将文当诗来读。如下面这一“节”: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又如下面的一“节”:
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当我们根据文中划分的节拍朗诵时,就会感觉到,这些简短坚实、掷地有声的短句,有着鲜明的节奏,有着和谐的音韵,它燃烧着情感的火焰,抒发着作者那火山爆发式的愤怒的激情。
类似于这样改变文章行文格式、改变文章形态的阅读,就是“变形阅读”。
变形阅读在教学中主要指“变文为诗”、“变诗为文”的阅读,但如“文中嵌字”、“词序变动”、“段序重排”、“选句成文”、“重新分段”等,也可视为变形阅读。
变形阅读适用于那些语句精短、音调和谐、具有阳刚之气或柔美之情的,以及具有描叙之美的文章、文段,是一种别有情趣的阅读实践活动。将它用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起码有两大好处。首先,因为需要“变形”而牵动着学生深层次地进入课文并专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体味、揣摩;其次,因为文章的变形而让品味与阅读或朗读的过程变得有趣味。所以,变形阅读常常是让美的文章美的语言显示得更加美好的阅读。
变形阅读的“用法”之一,是“变文为诗”的朗读。如《藤野先生》中非常关键的一小段话语,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好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
不倦的教诲,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
是伟大的,
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这里的朗读,舒缓,深沉,激情,韵味十足。
变形阅读的“用法”之二,是“变诗为文”的能力训练。如诗歌《雨说》的教学中,请学生改写课文为“微型散文”: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我来了,我来采访四月的大地。孩子们,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请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对《雨说》的改写过程,就是对《雨说》内容理解的过程,而改写之后的“短文”,又是体味语言、背诵积累的好材料。
变形阅读的“用法”之三,是在“变形”之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更加强烈的审美感受。如下面《湖心亭看雪》的“变形”文:
湖心亭看雪(五段)
〔明〕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六段)
〔明〕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对于《湖心亭看雪》,人们的赞美语有很多,有的说它是“百年难遇以雪寄情的佳作”,有的说它是“如诗如画的小品精品”,有的说它是“对一种精致生活的追忆”,更有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一文中赞叹它与《记承天寺夜游》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
对于这样高雅的美文,用“变形”的方式,让学生在舒缓的节奏中体味它的飘逸、清新、秀美,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课文原文只是划分为两段,相比之下,则显现出一种局促之感。
另外,有的课文,如《雷电颂》、《海燕》、《安塞腰鼓》、《观舞记》、《雨之歌》、《浪之歌》等,因为它们的“形散”,因为它们文句的优美,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之中采用“变文为诗”的教学角度,这是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进行教学思考的。
变体阅读,带来新意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50)
作者:余映潮 来源: 时间: 
人们常说,课文《岳阳楼记》的画面真美,《安塞腰鼓》是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山居秋暝》是清泉一样缓缓流淌的乐章,《变色龙》就像是一场独幕剧,《观潮》是精彩镜头的剪辑……这是在用美术的、音乐的、戏曲的、摄影的眼光看课文。
不从原来固有体裁的角度来分析、研读、欣赏文章,而是变换角度,从其他文体或者手法的角度来欣赏文章,可称之为变体阅读。《春》本来是描写文,是散文,不从散文的角度来分析它而从“图画”的角度来分析它,就带有“变体阅读”的味道。
变体阅读大量存在于作品欣赏之中,如《石壕吏》,就有这样的赏析:
《石壕吏》的写作特点,第一是用了写剧本的方法。
《石壕吏》中有四个人物:作者杜甫、老翁和老妇,加上一个抓壮丁的吏。四个人的“出场”和“退场”是这样交代的:
“暮投石壕村”,作者出场,
“有吏夜捉人”,吏出场;
“老翁逾墙走”,老翁出场,
“老妇出门看”,老妇出场。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夜久语声绝”,吏带老妇退场;
“天明登前途”,作者退场;
“独与老翁别”,老翁独自一人留在场上。
这个“场”就是石壕村的那家农舍。剧本交代剧中人物的出场和退场,也是这样;不过剧本不把作者自己写进去,而《石壕吏》中首尾都有诗人自己。
再有,剧本往往通过对话说明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石壕吏》也是这样。
它只有24句,却有13句写老妇的话,她的话说明她一家有什么人和全家人的遭遇,有“存者”和“死者”,“死者”固然“已矣”,“存者”也并不幸福,只是“且偷生”。她的话说明了战况激烈,死亡惨重,这就是吏为什么要“捉人”,知道吏来捉人,老翁为什么要“逾墙走”,老妇为什么要“啼”得“一何苦”。
(石声淮《〈石壕吏〉简析》,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3期)
在这里,作者从“剧本”的角度分析了“诗”。
而我们也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编写《石壕吏》课本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诗”变成了“剧本”。在这里,我们是在把一首文言叙事诗当作一个微型“剧本”来读。
这样的品读过程,是不是比听那种一字一句的串讲要深刻得多呢?一幕一幕的场景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抓壮丁”的悲剧将给我们清晰、生动的印象,历久而不淡漠。
变体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同样是屡见不鲜。我们常常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