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感觉最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了挂

香港中文大学比香港大学差多少?有没有清华北大好啊?_香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8,099贴子:
香港中文大学比香港大学差多少?有没有清华北大好啊?收藏
香港中文大学比香港大学差多少?有没有清华北大好啊?
携程提供酒店,宾馆,旅社,客栈,经济连锁,酒店公寓,青年旅社等住宿信息!在携程订酒店保证低价,手机预订更便宜!网上订特价酒店,还可体验不可思议低价惊喜!
看具体专业吧在大陆招生分数很高,不是省市状元基本没戏,面试也很重要
胡说八道,中文大学在内地招生是纳入统一招生的,不需要面试的,录取线也没有清华北大高,更别说什么状元了就拿湖北来说,2010年北大理科667,中文大学657;2011年,北大理科679,中文大学664
港大和中大好,但大陆的过去比较困难,英语有要求
这就是为甚麼港大和中大,虽然出不了诺贝尔得主,排名还能上全球前70了。师资和学校强 学生和社会环境弱
学校风气.....教授水平......自身能力.....对自己未来帮助的计算....!!留意课程主要针对目标..及学校过去师兄的现今成就.....这也是主要参考.....!!
看排名啰,北大在几十年前还是很好的。不过已经被建校不足五十年的各种大学超越。这是中国的悲哀。
我看神州九号上的字都是简体字,发射的各种口令都是标准普通话,那些科学家都很年轻,很睿智,好像大学毕业不久,不知道是不是亚洲第一的香港大学培养的?
不做任何评论
大学生创业,到底做什么好?
话说,清华北大的文化底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是不能比的,不过清华北大早就不是当初的清华北大了。而且最近几年各个省的状元大部分跑到香港去了。
简单来说,北大清华你在内地发展可以非常好港大中大你在国际发展会比较好
自从90年后,再无清华北大
能比吗,出了天朝就是质的飞跃
最好去中大,
都是一群无聊的人在争论,其实估计他们什么都考不取
香港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内地的大学是培养奴才的?
那么多北京“高素质”的学生夹在清华北大里面,清华北大的排名想不高都不行。
13亿人中选拔出来的智商,学习能力极高的学生,进了清华北大,却不见出成果。排名是一些指标,指标改变了,也许排名就剧变。但是至少该有成果吧。
港大开始进步了
看到北大教授孔xx你就知北大水平......还用多说.
中文没有港大好
中文没有港大好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内地本科招生手册
凤凰网教育【
内地本科招生常见问题 &
香港中文大学与其他香港院校的招生方法有否分别?
有。由2005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只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收内地本科生。所有拟报读中大本科课程的内地学生,必须按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向所属省市高招办填报志愿。今年本校属于提前录取批次。其他体制外的香港院校是以自主招生形式进行。 报考香港其它高校的学生,亦可在填报志愿时选择香港中文大学。
填报香港中文大学与其他内地高校会否有冲突?
由于本校在统招中属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在填报香港中文大学的同时,亦可填报其他本科一批的内地重点高校。若考生于提前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得本校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一批录取时获其他已填报的高校考虑。
由2007年开始,若考生已被其他独立招生的港校录取,便不可能再被内地的高校录取。那是否香港中文大学也不可再录取这些学生?
按教育部指引,独立招生的港校必须在七月七日前完成录取工作,考生如获体制外的香港高校录取并缴付学费确认接受录取,考生便不可再获统招内的高校录取资格。
内地学生第一年是在甚么地方上课的?
内地学生四年全程都在香港中文大学上课。
教学语言是否全为英语?
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以中、英双语并重为教学原则,重视两文三语。校内大部分教师曾在世界各地大学攻读或任教,多兼通中、英两种语文。学生若能掌握普通话和英语,上课应不会有困难。
什么是书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是本港唯一一所采用书院制的高等学府,每位全日制本科生均分别隶属于新亚、联合、崇基及逸夫其中一所书院。学生透过不同书院提供的通识教育、学生宿舍、文娱康乐设施、辅导服务等获得更周到的照顾,对同学的全人发展作用甚大。
每个学科门类包括那些学院?&
文科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理科类包括医学院及理学院;工科类为工程学院;商科类为工商管理学院。
奖学金基础班是怎样申请的?
考生只须在专业志愿中填报「奖学金基础班」便可。奖学金基础班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并以奖学金基础班为其中一个专业志愿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中文大学为颁授奖学金而定的分数线。(以750分为高考满分计算,理工类及综合类考生须达630分或以上,文史类考生须达600分或以上。) 另英语单科成绩须达130分以上。若符合奖学金成绩考生超过该省/市奖学金名额,则顺序按高考实际分数 (不含加分) 择优选拔。
获录取入奖学金基础班的学生其后学年续领奖学金有没有甚么条件?
奖学金原则上为期四年,但获奖学生每学年成绩须达到大学具体规定的平均积点3.00(相当于乙等)。若学生学年成绩未达到续领奖学金要求的平均积点,则须保留观察一年。学生在观察期内可继续领取奖学金,但若翌年成绩仍未达到大学的规定,有关奖学金则须终止。
来港就读须在香港办什么手续吗?&
内地学生可以因私身分申请「进入许可」标签,香港中文大学将协助同学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申请来港标签。
学生何时须抵港就学?
学生必须于8月下旬抵港就学。
大学如何协助学生适应香港生活?
大学设立「学长制度」,由内地/香港学长担任辅导学长,协助新生尽快适应香港的生活及学习模式。学生入读后可自由参与,大学将按实际需要尽量安排。大学的学生事务处专设「来港生组」,协助非本地学生适应和提供辅导;各学院内亦驻有学习辅导主任,专责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学习辅导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学习辅导主任专责协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有效学习模式,并辅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现时大学共有五名学习辅导主任,分驻于工商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院、理学院及工程学院。
学生毕业后可留港工作吗?
可以。在符合香港入境规定下可留港工作。毕业生如获聘,须向入境处申请工作签证,并提交证明文件如聘书、公司财政状况、公司简介等。入境处一般约需4星期时间审批。
2008年起,香港政府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所有内地本科生毕业后可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而内地生连续在港居住七年,可向香港政府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内地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如何?可留港或到海外升学吗?
2009内地毕业生出路:
在内地就业:6%;&&在香港就业:54%;&& 在港读研究院:24%;&& 往海外深造:16%。
招生范围有限制吗?
有。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范围为二十五省市自治区:安徽、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福建、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陕西、山东、四川、浙江、江西、贵州、云南、北京、重庆、上海及天津。招生范围由国家教育部所定。
香港中文大学主要招收那类内地学生?&
香港中文大学主要招收普通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设有那些专业供考生报读?
香港中文大学分设文、理、工、商四个学科门类,每学科门类分设下列「奖学金基础班」及「基础班」。学生在入学时按就其说属文、理、工、商基础班的相关学系中选择并提出专业意愿。学生于第一学年修习所选择主修专业的基础科目,及其它通识、语文等课程,利用第一年时间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适应新的学习及考试模式。学生于第二学年确定主修专业。
内地考生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要选择中文大学的工科和商科班,要属于那科呢?
中文大学的理科和工科班只收理工类考生;文科和商科班则文理兼收。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制是怎样的?
所有本科课程均采用灵活学分制度,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收入学的学生,须至少修毕123学分,其中包括主修课程规定必修的学分、体育科目2学分、通识教育21学分及副修或选修科目。
学生可按个别情况及兴趣订定其修业进度,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并符合主修课及大学其它毕业规定,便可获颁学士学位。除个别课程另外说明明外,学生一般修业满3-4年便可毕业。
有外语要求吗?
有。考生报考的外语必须为英语。以150为满分计算,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所有奖学金生则须达 130 分或以上。
香港中文大学设有入学面试吗?
如何填报志愿才能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在提前批次将香港中文大学选作第一志愿。若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可选择奖学金基础班;若经济能力许可,可同时填报自费的基础班;若再加上服从调剂,被录取的机会将更高。
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的学费为多少?
非本地生的2010学年的学费为10万港元。
在港住宿及生活费用大概为多少?
住宿费约7,000-8,000港元,其它杂费、生活费每年约需30,000港元。
「奖学金基础班」的奖学金名额为多少?
100名,分布于25招生省市。各地名额每年将透过有关省高招办公布。
「奖学金基础班」的奖学金金额为多少?
大学向每名在学的奖学金学生颁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学年45,000港元的住宿费及生活津贴。惟获奖学生每学年成绩须达到大学具体规定的平均积点3.00(相当于乙等)。若学生学年成绩未达到续领奖学金要求的平均积点,则须保留观察一年。学生在观察期内可继续领取奖学金,但若翌年成绩仍未达到大学的规定,有关奖学金则须终止。
& 查詢香港中文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法: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兆龙楼 201 室入学及学生资助处电话: (0 8946 (国际长途电话) 热线:
(内地号码) 传真: (0 5184 电邮: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教育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编辑:马俊茂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最热万象VIP·[] ·[] ·[] ·[] ·[]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If you would like to study soci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 Tsinghua / Fudan ,etc top mainland universities would be much better choices. Top students in HK would not do a bachelor in Social Science except Bsc(GLaw) offered by HKU becoz of the added value of a LLB degree.&br&&br&The entire atmosphere among & thoughts of lo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CUHK are very united and biased , a very undesirable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which require viewing the same matters with different angles and revealing the truth covered by the seemingly true conventional wisdom.
If you would like to study soci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 Tsinghua / Fudan ,etc top mainland universities would be much better choices. Top students in HK would not do a bachelor in Social Science except Bsc(GLaw) offered by HKU beco…
&p&您好,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名2015级学生,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p&&br&&p&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还在建设中的大学,并处于发展初期。还在建设中的一期校园会在2017年6月全部交付,并在2017年的9月开学投入使用。也就是说,这所大学从2014年开始办学收入的前三届学生确实要在面积不大的启动区中有所经历。我作为第二届学生,确实觉得当前的校园面积无法与国内许多名牌老校相媲美,但是即便从现在开始算起,下一届入学的学生便已经可以享用占地一百万平方米的优质校园环境。另外,虽然学校的建筑倾向于现代化的设计,但亦会有非常多与人文主题相关的活动与课程,连校长本身也是书法家,还有驻校艺术家活动等。在这里,很多同学都可以得到人文和艺术的视野拓展,确实可以得到一定的熏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深圳的命运是相似的,她们年轻,但是具有无限的创新性及发展潜力。&/p&&p&2、学校在招生宣传上确实下了比一般大学大很多的功夫,这自然来于作为一所新生大学的招生压力,但我可以保证数据是真实和客观的。并且我们确实拥有非常优秀的教授资源,为深圳以及国家引入了许多人才,而为了在早期能招到更好的生源,让学校得到社会的认识乃至认可,我们学校的师生都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包括校长和副校长以及教授们都亲自奔波许多省市进行宣讲。对于这一点,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相信,当我们与现在的清北复交有同样的年龄时,招生工作便也不会如此艰难,也不需要如此费力宣传了。&/p&&p&3、深圳早期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是事实。我作为一个在深圳长大的孩子,见证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离开深圳,若是想留在广东,那最佳选择便是中山大学;要么就北上寻找老牌优秀教育资源。深圳作为一个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其政府当然意识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且确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作为一所本硕博均有招生资格的学校是得到深圳政府所认可的。全国政协常委、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和教育部副部长等人员均有来访过,并强调政府将大力支持学校发展。深圳市依托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经建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市高等金融研究院,未来还将有更多方面的合作(如未来将招收基因、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学生)。而在其他教育资源引入的同时,我们不说与他人争个第一第二,但是一定会是具有蓬勃发展的态势,各自发展各自的优势,助力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区甚至中国实现更大的腾飞;&/p&&p&4、认可度:目前第一届硕士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已经发出,确实是由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签字,并且毕业生流向大多是具有优良名誉的企业单位。从招生比例上来讲,这里招收的生源未必比香港地区本地生源差,这也是部分港校学生感到威胁的原因之一。但是,我觉得在这里的学习经历,是可以让未来毕业的我们在国内或国际上立足的。至于学费,中外(含内地与港澳地区)合办大学的收费标准大多是此水准,与大学的运作息息相关。而在广东省,2016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结果表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投档线已经超过中山大学,位列广东省第一。这既是生源优秀的体现,亦是学校获得教育界以及社会认可的体现。不会存在被当做二本、三本对待的情况。&/p&&p&5、校友圈:如果说是纯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友的话,那确实需要时间来积累沉淀。但是学校亦早已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庞大校友会取得联系。就我所知,大部分港中大的校友是非常支持港中大(深圳)的建设和发展的。并且最早一批商科学生——2014届学生亦已经从中大校友资源中获得益处,由相关行业的港中大杰出校友直接作为他们的导师,带他们接触企业与社会,分享经验。我亦有幸参加过香港校友圈的聚会,不存在无法融入的情况。而如果经历数十年,深圳这边的校友资源亦会是惊人的。&/p&&p&6、选择大学确实是个人的自由,也与个人性格及家庭因素有关。一位学生,有好的分数,可以去具有优秀传统的名牌大学提高自己,也可以选择来深圳这所年轻的充满创新精神的城市向国际化奋斗。这都没有对错之分。龙岗区原不是深圳中心区,但深圳寸土寸金,深圳市政府本身就在实行东进战略,龙岗区建立国际大学城以及进行相关产业升级是在规划中的事情,一切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如此多的青年来到深圳,只为更好的机会和更自由的环境去大展拳脚;腾讯、华为、中兴、平安、阿里等中国的巨头企业均将总部设在深圳,也足以证明各界精英人士对于深圳的高瞻远瞩。我相信,就我们学校来说,毕业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普林斯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院校的教职员工前来奉献自己,一同建设一所全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校。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付出是无愧的。&/p&&p&最后,我想告诉您和各界关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人士:&/p&&p&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确实有许多还未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但也有许多优于部分国内高校的优点。最起码,我作为一个2015级理工学院的学生生活在这里,感到的是充实与快乐,并且真的也学会尊重学术权威,努力学习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我在大一暑假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学校的暑期项目去到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斯坦福大学分别进行学习,而这些世界顶尖名校能接纳我们,亦说明他们是认可我们的,而我也很感激这样的机会。&/p&&p&我觉得我们学校一大非常好的优点就是问题反馈可以非常快得到解决,连校长每年都会开好几次“校长夜话”的会议,召集大学的主要部门工作人员现场聆听所有学生的意见反馈。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立刻通过邮件或是直接前往办公室的方式去反馈到相关部门。这也是学校不断完善自身的一个良好途径。有机会,欢迎来参观感受。&/p&&p&很荣幸的一件事是,这里的师资真的非常卓越。以我个人经历为例,理工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包含微积分、物理、化学等学科。我的微积分教授的学历是“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日本筑波大学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博士后”,化学教授是前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主任,物理教授学历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硕士,加州理工博士”。令人羡慕的是2016级的大一理工学院物理课竟然还有身为院士的唐叔贤教授,来教授这门最基本的物理力学学科。我大二的计算机专业课的教授连本科学历都是北京大学的,后又在美国获得博士。他们的学历高到令我们肃然起敬,令我们也不敢怠慢学习。更令我们不敢相信的是,他们总是热心教学,积极参与到与学生的互动当中,一点也没有架子。并且,在学校食堂以及各种生活场景中,我们都能很轻易地与这些教授接触到,一起聊天,一起探讨。这真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而学校的博雅讲堂、大师讲堂、中国文化大讲堂等讲座活动也经常请到世界级的嘉宾来为我们进行分享。我才在这里就读不到两年,就与谭咏麟先生合奏过音乐演出,与日本宇航员山崎直子博士握过手,听过奥运女排冠军运动员之一张萍老师的讲座,还上过1986年图灵奖获得者Prof. John Hopcrot为我们带来的数据科学课程……还有许多许多令人兴奋难忘的体验。您可以在我校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号进一步了解。&/p&&p&而在开始写下这段文字的日,一颗小行星正式以我们学校校长徐扬生教授之名命名;同时,依托于我校而建立的深圳市高等金融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这都是令我们自豪的事情,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所涵盖的实实在在的荣誉。在未来,我相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前景还十分广阔。&/p&&p&我亦相信,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本事。&/p&&p&(不匿名,我也不是学校请来的水军。这些感受都是我在学校这些时间的所思所想,以及个人所了解的。我基本不写知乎,但是也不希望外界对我们学校存在大的误解。对于学校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登陆官方网站&a href=&///?target=http%3A//ww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i class=&icon-external&&&/i&&/a&进行进一步了解,或者关注官方微信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欢迎联系我们这些在校学生和老师们。我相信随着时间的运转,我们一定能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也希望我们能真正做出好成绩,回馈社会,回馈祖国)&/p&
您好,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名2015级学生,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还在建设中的大学,并处于发展初期。还在建设中的一期校园会在2017年6月全部交付,并在2017年的9月开学投入使用。也就是说,这所大学从2014年开…
很多人说要去扣王淑英女士的年终奖,作为cuhksz一员,我想说 cuhk 的招生工作的确没有我校做得好,对于一个新生的学校,录取线某种意义上就是生命线,每逢招生季,全校总动员并不是一句玩笑&br&还有,我想这位同学作为全省榜眼,一定是清北招生组重点对象,他选择了我们,清北招生组一定将优劣表明了,也许我们学校有他所看重的独特的东西,不必过度揣测&br&另外,全省前50真的一向不是我校重点目标,假如学生表明不感兴趣,教授也都是祝前程锦绣,所以虚假招生的言论可以歇歇了&br&最后,诸位港中文的同学们,我们承认在招生时我们借用了港中文的声誉,因为我们的教学质量受港中文监督所以受到世人信任,因为我们的教学体系传承了港中文所以被认可,我校招生好也是社会对港中文的认可。我们的确是两所独立的学校,但独立不代表没有联系
很多人说要去扣王淑英女士的年终奖,作为cuhksz一员,我想说 cuhk 的招生工作的确没有我校做得好,对于一个新生的学校,录取线某种意义上就是生命线,每逢招生季,全校总动员并不是一句玩笑 还有,我想这位同学作为全省榜眼,一定是清北招生组重点对象,他…
作为学生,我自己并不后悔选择了这所学校。我当年的成绩不算顶好,是当年踩着录取线进来的倒数第二被录取的 (有点尴尬啊)但是也是省里文科排名前千分之几,高一本线60分左右吧。当年我们省里录来的文科第一名是全省文科30名。高一本线100多分吧。不至于念个野鸡学校吧…更多说这个学校不好的,感觉甚至可能都没有来过我们学校,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这么评价,感觉好像亲身经历一样…让人有点怀疑他们的意图。但是和鲁迅先生相反,我向来是以最大的善意来猜测人们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可能是不了解这种办学形式和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br&
讲真,之所以合办,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港澳台大学不能再内地办分校的规定,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内地大学合作。真说起决策权和日常管理,都是港中大来的班子有决定权,因为是校董会制度,在内地和香港班子五五开的情况下,我们的校董,也就是本部的沈校长,有2票。所以你懂的。在学术自由上,我们还是有很大自主决定的程度的。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师资,其实完全可以打开官网对着教职员名单查一下,那几个经济的教授王锋什么的,都是美联储跳槽过来的,我就不说世界一流吧,但总不至于野鸡吧。其他大咖大家自行百度,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我懒,太多了懒得打 )。第三,野鸡大学呢,除了在央视的曝光活动以外,应该是不会出现在国家领导人关注范围内的,但是我们学校是中央很支持的,之后要建的金融研究中心,中央给的定位是要媲美清华五道口的,来帮我们种奠基树的也是汪洋啊同志们。汪洋不会闲得来给野鸡大学种数吧。深圳市政府也不会闲得给野鸡大学杂几个亿吧,那些香港名流,深圳名企也不会闲得给野鸡大学捐巨额资金吧…闲得慌?&br&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建我们学校吧,不是政府钱烧的,也不是教授脑子有坑,强行要关掉国外的研究室回来败坏名声,更不是港中大本部嫌自己办太好想砸招牌。最终还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美好新中国好吗?深圳的战略地位和未来发展定位我应该无需多言,看新闻了解时事的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它缺好的高校,缺人才,不利于产业转型和自主创新。之所以引进那么多名校来办分校(之后据说还有中山的分校,北大的分校,哈佛,康奈尔)是为了让更多人才来到深圳,扎根深圳。你看看我们开的专业,其实是完全符合深圳目前需求的(经济类和科技类)。这个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尝试。我就不在这夸海口说咱们学校天下第一什么的啦,但她绝对是一所用诚意,用好的资源,用好的机会和好的生源(允许我夸一下自己 )在办的学校。现在实际情况也是再多省的招生情况都直逼老牌全国前十的高校。(今年已经签了50几个奖学金,这还才刚开始填志愿呢,咱们奖学金是全省前150才给的)所以说野鸡的…您要不再了解了解?&br&
最后,说实话,新学校,不可能没缺点,因为老学校缺点都大把。只是要看看利弊权衡,孰轻孰重,我们学校吧,小毛病有,大毛病,不多。食堂味道差,学校不够大(还在建一期)。但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毕竟这些都是看着看着发展起来了,我们当年食堂只有一楼,现在已经有二楼茶餐厅了,第一届只有5、6座楼的启动园区,现在也快建好十几栋新楼了。哲学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嘛~&br&
那些七七八八的实习机会,交流机会我就不多说了,我现在在参加学校UBC的暑课,在加拿大凌晨2:30完成了这个答案,只是希望大家不要不了解一言不合就开黑。理性来看待我们学校~也是希望能帮助今年的高考生做出适合他们的决定吧。非安利文。大二学生一枚。可私聊哦,不过等我这里的9点后好嘛?
作为学生,我自己并不后悔选择了这所学校。我当年的成绩不算顶好,是当年踩着录取线进来的倒数第二被录取的 (有点尴尬啊)但是也是省里文科排名前千分之几,高一本线60分左右吧。当年我们省里录来的文科第一名是全省文科30名。高一本线100多分吧。不至于念…
时隔两年多重新更新答案。&br&利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4届学生,目前在腾讯公司战略部商业分析组实习。&br&&br&在回答问题前我想先说两句题外话:&br&&br&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中有不少带有侮辱谩骂词汇且似乎是代表本部利益的学生。&br&&br&其实我对他们的学籍身份表示质疑,我想一群分数在北清复交分数水平且接受过“博文约礼”之校训的熏陶的学生怎么会说话像一个市井菜市场小民一样?嗯…想必是高端黑,一黑黑两个学校。&br&&br&很欣慰的是,真正的本部同学亦表达与我相同的观点,如截图所示:&br&&img data-rawheight=&1177& src=&/v2-0e5f64394a2deecce3c58_b.jp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0e5f64394a2deecce3c58_r.jpg&&&br&&br&沙田本部的本科生,因为长期受到中大学生会(15年前由泛民派管理,15年后由吹鼓香港民族论到港独派把持)的宣传灌输,对深圳的印象长期停留在学生会的片面说辞上。这的确造成了不良的舆论影响。&br&&br&不过本科生只能代表一部分中大内地生,中大内地生还包括研究生和MBA学生。之前学校曾和本部商学院联合办过MBA校友导师项目,中大的已毕业的MBA校友都报名积极的,组成了100多人的校友导师团,帮同学们提供了不少实习和networking资源。&br&此外,我在参加腾讯暑期实习面试认识到一些本部硕士研究生,他们主动称呼我为校友。这可以看出主动撇清两校关系只是一部份本部内地生。&br&&br&之前带着泛民理念的local管理学生会的时候,他们至少还是承认我校是本部的一个分支(称作深圳分校),他们主要担心的是我校被tg插手,这和香港泛民派的政治理念近似。而本土港独派掌握学生会后,极力撇清我校和本部的关系,是不是很像那些极力撇清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一国关系的港独政治团体?&br&所以说,两校的争议其实暗含政治理念的差异,看客们可以仔细体会一下。&br&&br&好,现在进入正题:&br&&br&“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能否走向一流大学之路?”&br&这个“一流大学”的定义是什么?&br&&br&是学生入学分数水平长期稳定全国前列还是毕业生就业申研水平在全国前列?&br&&br&是从科研师资水平的角度看还是学生水平角度看?&br&&br&是达到国内大学排名标准的前列还是世界大学排名标准如QS、US News之类的前列?&br&&br&&br&我分条回答:&br&1. 入学水平和毕业待遇方面:&br&2015年港中大(深圳)的理科各省分数线平均高一本线113分,文科各省分数线平均高一本线72分,大部分省份分数线和本部分数线分差已小于30分,个别省文科分差甚至只有个位数。这个分数水平大概是中等偏上985的水准。&br&详情见:&br&&a href=&///?target=http%3A//mp./s/YwNg3GNLkFzA1qlKRIjg_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YwNg&/span&&span class=&invisible&&3GNLkFzA1qlKRIjg_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这个分数水平对于一个刚成立三年的学校,相信随着学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和师资力量长期扩充,以及社会networking的发展,分数线在长期上会处于上涨趋势。&br&&br&关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水平,同时在沙田和龙岗教课的教授或讲师大多表示,深圳的学生要比本部的更努力,成绩更好。我记得有本部学生反驳说本部local虽然学习不好,但那是其他学院,商法医的local实力还是很强的,加上英语水平,碾压你们深圳之类的话。&br&&br&但不好意思,我刚才提的就是商科之间的对比,我比较熟的在两校同时教商科的老师有 Hui Chuihong、Andy Wong、Hugh Thomas和Simon Lee。如果不信,请自行问他们深圳学生的水平。&br&&br&关于英语方面,有本部学生说ta觉得深圳学生口语很差,对于这一点,我不多说,直接上图吧:&br&&img data-rawheight=&1334& src=&/v2-c4aa8b7f8ce326d6673d_b.jp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c4aa8b7f8ce326d6673d_r.jpg&&&br&&br&&br&综上,深圳学生的平均水平,不亚于本部学生(包括内地生和local)的平均水平。&br&&br&&br&就业申研方面,因为本科生还没有毕业,我没法明确一个水准。&br&&br&不过在申研方面,我听说一本线高不多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一年有过半学生申到top 50,十几个人申到牛津剑桥。我想我校分数线比他们高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其水平应该比他们好很多。&br&&br&而且宁诺的人大多申请授课型硕士,这种硕士门槛更低,而我校有不少人是打算申请mphil或者直接phd的。大三不少人已经考了GRE,跟着做研究项目和搞推荐信了,相信14届到时候能弄出来几个phd。&br&&br&在就业方面,因为国内金融行业普遍招聘研究生几步,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读研再就业的。不过目前也有很多本科生已经拿一些top实习了,据我所知的有:&br&腾讯summer产品岗,商业分析岗&br&中信、国泰、中投、银河等券商投行/研究部门&br&欧莱雅市场分析岗&br&宝洁的summer intern&br&四大咨询/审计部门&br&MBB的pta&br&复星的summer intern&br&各种PE/VC/FA的实习岗位&br&&br&当然我不认识的本科生可能还有很多不错的实习offer。&br&&br&比较遗憾的是,我校还没有人拿到外资投行和MBB的summer intern,中金有人获得sunmer的面试机会,不过没有过,希望今后再接再厉,突破这些公司。&br&&br&2. 研究与师资水平&br&&br&科研方面:&br&对于刚成立的学校,科研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有的实验室还不多,学校在深圳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几个研究所,在科研经费和教授工资方面深圳政府都有帮助。学校也开始招收博士生。但目前学校的研究项目都和那几个比较厉害的教授的研究方向有关,想建设成全面综合的研究型大学还需要师资的扩充和研究所的一步一步发展。可能需要很久的时间。&br&&br&师资方面:&br&对于刚成立三年的学校,的确存在师资不完善、行政问题较多的现象,需要时间去完善改进。&br&目前的师资比三年前刚入学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例如:&br&目前任经管学院院长的是熊伟,同时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31岁就成为普林斯顿正教授,经常飞机两边跑。想了解其学术水平可以去搜“熊伟 普林斯顿” 或“熊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br&&br&原来任理工学院院长的是蔡小强是沙田本部某工科专业的系主任,现在升到副校长了,现任理工学院院长陈长汶不了解。人文学院院长顾阳也是本部某专业系主任。&br&理工科出身的校长、副校长及院长动用人脉倒是拉过来很多教授甚至各国的一些院士以及本硕连读项目,让我经管院同学很是羡慕。&br&&br&具体师资信息可以看官网。&br&&br&但目前学校的师资规模比起许多综合性大学还有不小差距,但我相信作为一个刚成立三年的学校,还有很大上涨空间。现在只有2000名学生,如果开始就招过多的教授那也暂时用不完,师资规模会随着学校的扩张慢慢发展起来。&br&&br&&br&如果对比北大清华哈工大在深圳的研究生院以及北大汇丰商学院,在建校开始,都有师资队伍不完善,发展前景不确定的问题,不过他们现在都活的挺好的,北大汇丰最开始分数线不过是普通985的水准,现在比北大本部还要高。这应该和深圳政府对科研的扶持(研究所的建设和课题、基金等支持)以及师资支持(鹏城学者和教授专项津贴等)离不开。&br&&br&相信我校在这方面也会获得类似的扶持,继续扩大科研和师资力量。&br&&br&3. 大学排名方面,我想这和师资科研息息相关,不过也需要等很久中大(深圳)才可能参与排名。但我仅指的是国际大学排名,国内大学排名多以量取胜,像我们这种不追求学校规模的是会很吃亏的。&br&&br&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中大本部的背书。这包括学位证书、每学期本部教务会的教学考核、愿意来深圳教书的本部老师以及中大校友的支持(特别是MBA校友)。也希望个别本部本科生摆正心态,中大(深圳)的发展有利于中大整体声誉的提升(傻子单看校名也知道两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也体现在分数线、暑期校招实习等方面,我相信我校会发展的很好。
时隔两年多重新更新答案。 利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4届学生,目前在腾讯公司战略部商业分析组实习。 在回答问题前我想先说两句题外话: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中有不少带有侮辱谩骂词汇且似乎是代表本部利益的学生。 其实我对他们的学籍身…
是时候上这张图了,图源自我的同学的project。&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838& src=&/39c099d0f2a3ecff845d1fad83a8bef1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9c099d0f2a3ecff845d1fad83a8bef1_r.jpeg&&
是时候上这张图了,图源自我的同学的project。
如果你最终想回国的话无所谓,以学术水平为准。东大水平确实很高。“美国专排20-30”我的理解是西北、Rutgers,UMN这样的,如果你说的“前十”不是清北的话,没有熟人推荐信你未必就进得去。NUS和香港好处就是华人环境和离家近了吧,和前两个不好比。另外欧洲国家水平很高的学校也有啊,也可以考虑一下。&br&&br&如果你出国的目的就是人肉翻墙,或者至少是想毕业以后留在当地工作几年的话,我还是推荐美国。以我有限的认识,大部分中国学生再学一门外语并且熟练掌握到能工作的程度是很困难的。另外美国的IT和金融比较发达,能够容纳大量退出学术界的数理PhD。香港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最近的一系列事件,我不看好这个地方的未来。&br&&br&最后,不要觉得学PDE之类的硬分析是“可找工作可学术”的,工业界没人找你去估计各种花式不等式,还是要找你真正最感兴趣的方向,&b&千万不要在研究方向上为了“后路”去妥协&/b&。想留后路的话把玩心收一收,坚持每个学期去计算机系选一门课,这样五年下来你可以弄到一个CS master。如果你哪天真的对学术失去兴趣了或者混不下去了,刷刷leetcode找个码工没那么难。我自己当时就是这么干的,很多唱高调讲奉献的如施一公,当年也是拿过CS master的。
如果你最终想回国的话无所谓,以学术水平为准。东大水平确实很高。“美国专排20-30”我的理解是西北、Rutgers,UMN这样的,如果你说的“前十”不是清北的话,没有熟人推荐信你未必就进得去。NUS和香港好处就是华人环境和离家近了吧,和前两个不好比。另外欧…
更新一下:&br&评论中有学长实名提到我校存在“以面试名义聚集学生”情况,故特此更新。我校的招生政策中除六三一外是不应该再有面试的,奖学金的发放审核或许用“面谈”形容更为恰当。&br&&br&已把相关情况跟学校招生办领导反映。如果有同学能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欢迎私信或者留言回复。这种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若确实存在,查实后应该会被学校慎重处理。&br&&br&另外,如果有学弟学妹想了解我校情况,可以私信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量保证公正客观。&br&————————————————————————&br&利益相关,不请自来,实名怼题主。&br&&br&&br&在题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br&&br&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真是个好学校!在高考之后,竟然可以超越政策在各省私自安排面试,并且能吸引题主以及题主口中比自己更厉害的高分学子前来面试!&br&&br&2.“各省招生排名相差近100分”。我校文科分数线一般超一本线70左右,理科超一本线分数大多在100左右。参考近几年各省高考分数线,可以得出结论,题主发现我校文理科均有超出一本线近200分的人才!想来这个分数上清北也绰绰有余,不愧为题主笔下“除了清北最好的学校”!&br&&br&3.我校今年在全国向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题主口中:“每个省一般招8个人”。加上国际生,一届学生居然只有200来个!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小班教学,精英教育”?&br&&br&4.“据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找我们学校拿的名单。”看来我校在题主省份有强大影响力,居然能让学校冒着风险给出学生名单!&br&&br&5.先是学校给名单,后来又是教导主任劝你。这到底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入人心,让人信任,还是贵校跟你有深仇大恨,一心想把你往火坑里推?&br&&br&显而易见,根据题主的描述,我们只能推断出来一堆一看就不靠谱的信息。&br&&br&事实上,我校除六三一(广东浙江上海)外根本没有面试,也不存在在哪个省只招8个人的情况。其他的消息更是无稽之谈。&br&&br&而且从题主的描述中,题主面试前先做了一些研究,面试后又找同学核实情况,发现情况不对之后还上公共平台发布信息。这些行为无一不表现出题主“乐于调查”“勇于分享”的优秀个人品质。但上述低级错误和谎言却又说明,题主在bibi之前懒于花哪怕一点时间查一查相关资料,把自己的陈述变的可信一点。&br&&br&我不认为答主是港中大的学生。&br&考虑到港中大和我校学生的水平,即使两校极少部分同学因为少许意见不同有所争执,或者因为相爱相杀而互黑。发出的言论大多也是有一定事实作为依据的。即使有撒谎的部分,也绝对不是题主这类近乎瞎编的回答。&br&&br&最后,我给题主一个真诚的建议:&br&鉴于你“老是忍不住英俊的笑”,我建议你去神经内科,精神科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检查,同时也该去找一个好一点的心理医生聊一聊。&br&&br&我上百度稍微查了一下,“老是忍不住笑”这个症状对应的精神类疾病和心理疾病还挺多的,最严重甚至有可能是精神分裂。建议题主早查早治,早日得救。&br&&br&最后的最后,我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劝题主好好做人。你还是先治病吧,身体重要,健康重要。
更新一下: 评论中有学长实名提到我校存在“以面试名义聚集学生”情况,故特此更新。我校的招生政策中除六三一外是不应该再有面试的,奖学金的发放审核或许用“面谈”形容更为恰当。 已把相关情况跟学校招生办领导反映。如果有同学能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欢迎…
一般来说,一门课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会讲清楚这门课用的教材是什么,还会推荐几本进阶参考书。&br&&br&但是包罗万象的参考书单我是没见过的。
一般来说,一门课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会讲清楚这门课用的教材是什么,还会推荐几本进阶参考书。 但是包罗万象的参考书单我是没见过的。
&p&这题放着我来!&/p&&p&利益相关:该同学(下称为Turtle)的好朋友,曾与其深入交流过选校事宜。&/p&&p&上面居然有人说他是去陪女朋友的,还有说是去买房的,真是其心可诛。&/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daffc34fbc46& data-hash=&fdaffc34fbc46& data-hovercard=&p$b$fdaffc34fbc46&&@严格&/a& 大佬其实已经说的很好了;我当时听闻他的决定(thu, cuhksz二选一)时其实就已经明白了,thu他是不会选的。他个人的品质已经让他在很久之前就放弃了清北,而这次还能再次考虑能否去thu,其实他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虽然cuhksz确实在宣传的信息上被我们抓了不少bug,但最后都被招生组逐一化解。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祝福他在深圳顺利的生活下去。&/p&&p&但这只是一个人的选择而已。我倒想问一问题主,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在无法了解Turtle的个人情况时,想必各位都无法理解他做出的选择。三年以来,他做了许许多多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事情,特别是他的理想主义情怀,令人十分敬佩。而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又与诸位何干?在这里揣测动机,不如多去读一点书吧!&/p&
这题放着我来!利益相关:该同学(下称为Turtle)的好朋友,曾与其深入交流过选校事宜。上面居然有人说他是去陪女朋友的,还有说是去买房的,真是其心可诛。 大佬其实已经说的很好了;我当时听闻他的决定(thu, cuhksz二选一)时其实就已经明白了,thu他…
本人CUHKSZ新生,忍不住回答这个问题。&br&1我不知道之前回答中用“完全独立”这个词,这根本是误导,CUHKSZ作为CUHK的一个校区,怎么可能与CUHK完全独立?而且,我们开学典礼上沈祖尧校长致辞,专业课老师都是CUHK沙田校区的教授上的,沙田校区的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以及一些客座教授也给我们上过课,沙田校区的学长也给我们传授过经验,作为一个校区,和哈工大(威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样,得到CUHK毕业证书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什么叫“给不相干的人使用”?况且沈祖尧校长又不傻,如果真的不相干,早就打官司去了,我有怎么会有机会来知乎回答问题。&br&2什么叫“课程设置像技工学校?你是指我们现在开设的经济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是技校课程吗?那我只能说您所在地方的技校太强大了。况且这其中的子专业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被誉为港中大神课,您说是技校,我只能说,您可能是哈佛大学GPA满分大神,所以觉得其他学校像技校吧。”&br&3作为龙岗校区的一个学生,我就不回答值不值得上的问题了,但你可以了解一下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平时组织的大型活动,,以及发给学生的福利,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要轻信打着“个人观点”的幌子,没有实地考察的人。
本人CUHKSZ新生,忍不住回答这个问题。 1我不知道之前回答中用“完全独立”这个词,这根本是误导,CUHKSZ作为CUHK的一个校区,怎么可能与CUHK完全独立?而且,我们开学典礼上沈祖尧校长致辞,专业课老师都是CUHK沙田校区的教授上的,沙田校区的副校长、文学…
本人本科北大,博士港中文,两所学校都待了近四年。&br&&br&不知题主纠结的是本科差异还是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两者在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差异都是很明显的。根据我的观察,北大和港中文在学校的综合实力方面不相上下。然而,就文化氛围、学生发展机会、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组织管理方面相去甚远(当然任何两所高校都不一样,这里仅说题主关心的两所)。&br&&br&先说校园文化氛围,因为这是我感受差异最为显著的地方。首先和地域文化有直接关系。香港是在西方民主熏陶中发展壮大的,这种对“自由民主”的绝对追求在学校中甚是明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港中文毕业典礼会有学生因为对特首不满(特首一般会出现)而离场(这算好的)、扔鞋等。每年港中文本科生学生会一定会在民主墙上把学校管理阶层骂得体无完肤,回头贴张照片感受下。本科生学生会(注意是本科生,因为CUHK的资源是非常倾向本科生的)参与学校大大小小各种决策,比如涨宿费啦,换餐厅啦,修建图书馆啦……一句话,只要是重大学校决策,本科生都有资格发表意见并且影响学校决策执行,这一点和大陆的学生会地位真是太不一样了。当然,学生反对的未必是正确的或者代表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很多时候我们看来就是瞎胡闹。比如,中大餐厅招标时麦当劳中标进驻,校方都同意了。但是学生会愣是说麦当劳是血汗工厂,剥削劳动人民,不能出现在校园里。结果麦当劳没有进入校园,其一怒之下立下规定,全港地区,外卖不送中大。这个事情差点在星巴克进驻时再次上演,还好后来平息了。这就是中大的学生民主文化。说回北大,其实学生也有诉求啊,以前有一个三角地张贴各种大字报,但是后来学校说影响学校形象,就给换成了电子屏幕,那感觉一下不一样了。北大学生会对校方决策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学生有诉求的时候,如果学校搭理你了(比如你的帖子很火,上了北大未名bbs十大),那是校领导体恤学生,如果学校压根不表态,那事情闹再凶基本也会平息(如前阵子静园事件)。&br&另外,中大学生组成也与北大不同,主要由香港本地人(我们称为local),大陆学生,国际生组成。平时也多是各自玩各自的。北大组成主要是内地生,港澳台同胞,国际生。后者分开授课,讲的内容难度也不同。&br&&br&学生发展机会,其实两个学校都有很多平台对外交流、实习。但是港中文目前积累更多一些。特别是学生就业指导方面,一入学就有很多渠道和平台去了解。&br&&br&基础设施建设:都很好。北大最近几年建了好多新楼新学院,把理教拆了又盖,化院物院都搬到马路对面去了。港中文则是新建了好几个新书院。说起书院,这个是港中文独树一帜的一种学生管理方式,只有本科生有(又是本科生,研究生真不是亲生的!)。每个书院有自己的圈子,书院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在一起吃住、办活动等。&br&&br&学校组织管理:那太不一样了。主要感受是跟学生打交道的老师态度不同。中大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感觉就是公司员工;而北大感觉是老师,地位比较高一些。前者制度化好,但是遇上事情那些员工一定是按规则办事,不会有任何违规;后者人情多,相处得好很多事情可以圆滑处理,效率高很多。&br&&br&目前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本人本科北大,博士港中文,两所学校都待了近四年。 不知题主纠结的是本科差异还是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两者在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差异都是很明显的。根据我的观察,北大和港中文在学校的综合实力方面不相上下。然而,就文化氛围、学生发展机会、校园基础设施…
今天刚刚结束山东的招生任务,在等飞机回深圳。一直我们就知道每年招生就会有人黑,有的学校还够着我们黑,撕。难道是人红是非多?我来谈一谈我们这个组的情况吧。&br&&br&首先,山东今年教育厅发布了一个重点高校的推荐填报分数。我们是文科599,理科627。名次分别是。这是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我们也是按这个分给学生,家长宣讲的。在高招会或者著名中学的现场,我们都是先问学生是文科理科,然后介绍我们建议的填报分数,分数接近的我们建议冲一冲,分差距大的自然就不深入了解了。分数高的,能给奖学金的,我们自然要关注一下。Please name one university that does not desire high score students. 北大清华每年还为了状元打架,我们当然想争取高分的学生,更何况我们很乐意给奖学金。要讲的是,别的组我不清楚,我参与了四川和山东,我们讲的很清楚,我们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我们是中外合作办学,合作方是深圳大学,但他们并不参与我们的教学与管理(感觉深大躺枪)。这是法律的规定。西交利物浦,上海纽约具体模式有差异。但基础都是海外大学来中国大陆办学,必须有一个合作方。&br&&br&关于奖学金,能拿奖学金的我们都是希望能给就给的。差一俩分能拿奖学金我们都是乐意帮忙争取的。很多情况下,是学生分数不够奖学金,但是家庭条件一般,我们也是很惋惜的,毕竟都是非常好的生源。山东这边有个文科640,我们给全免,但是差一分全额,我们争取到了给全额,通了几次电话了解到学生想学法律,那我们就只好祝福他了。还有人说我们追着给奖学金,同学,你毕竟还too young,讲真进到大学里谁还关心你是全省第800名。你身边的都是全国的尖子,显不出来你的。每年这么些省状元,现在还有谁记得他们?泯然众人矣。&br&&br&既然有奖学金,这也就出现了一些非正式面谈的情况。相关招生负责人和学生以及家长面谈奖学金这有什么问题呢?差一两分能拿奖学金家长争取一下这不很好理解吗?难道我们稀里糊涂的给奖学金就很负责?学生家长对学校想深入了解和老师面谈这不是正常的吗?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槽点。&br&&br&看题主的情况分数是不是够不到奖学金,面谈又没谈出来结果心有不甘来抱怨几句的?既然看不上我们学校,我们也不会强求啊,何故还要黑一把?&br&&br&最后祝题主录取到一个好学校。然后提高一下自己的姿势水平。&br&&br&还有告诫一下有一些朋友你们千万要注意了,不要见着风是得雨,接到有些消息,自己本身也要判断,明白这意思吗? 假使这些完全无中生有的东西,你再帮他说一遍,你等于——你也有责任吧?
今天刚刚结束山东的招生任务,在等飞机回深圳。一直我们就知道每年招生就会有人黑,有的学校还够着我们黑,撕。难道是人红是非多?我来谈一谈我们这个组的情况吧。 首先,山东今年教育厅发布了一个重点高校的推荐填报分数。我们是文科599,理科627。名次分…
這是我第一次答題,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題就很想答。&br&&br&我和前男友高一開始在一起,本來成績差不少,高三他一個奮發圖強趕了上來,最後我在科大他在中大,能在一個城市了簡直開心得不行,不多贅述。&br&&br&來香港之後,雖然科大和中大還是比較遠的,去中大要坐小巴再換地鐵從九龍塘轉線到大學站,不過還是能保證每週一次見面的。&br&&br&見面的時候一開始是在雙方校園逛逛,餐廳吃吃,圖書館學學,偶爾看他在中大內地男籃的訓練或者友誼賽,像個腦殘粉一樣坐在台邊,幾乎是唯一的觀眾,拍照拍個不停,幾個小時都不嫌煩。後來就是約好幾點在九龍塘站集合,再一起去旺角,買衣服吃飯,差不多就是這樣。&br&&br&我帶他來過我們的組聚打邊爐,他也帶我去過他們的組聚,邊爐和桌遊。在中大還認識了幾個朋友加了微信。我們兩個都時不時秀一發恩愛什麼的。&br&&br&當時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孩。&br&&br&因為中大和科大的假期時間差很多,我們家裡又不在同一個城市(他從其他地方來瀋陽上學),所以中間有大概兩個多月沒有見面。回來之後sping sem我們都上了莊,學業也忙了起來,生活上遇到了很多煩惱,兩邊都經常吐槽又沒有辦法或沒有心情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對方遇到的問題(現在想想當時他還是開導了我很多,很感激)。中大和科大的文化還是有些差異的,有的時候說話的用詞都不一樣,互相也懶得解釋。見面的頻率也稍有降低,因為有的時候就算週末兩個人也都有事情要忙,見面了有時也會吵起來。不過這些小打小鬧我們高中的時候都經歷過,過去了也就過去了。&br&&br&大一春節大年初三,我去中大找他,忘記具體是說到什麼,他就跟我坦白,他好幾個月以前就對我沒什麼感覺了。&br&&br&一開始不太相信,畢竟都在一起這麼久了,那麼多挫折都挺了過來,還是想能不能改變些什麼重新把感覺找回來。回學校之後又微信談了兩天,打了好多電話,沒談攏,就分手了。&br&&br&從此之以後再沒見過一面。&br&&br&我們在一起998天,兩年快八個月。&br&&br&剛分手的時候真的是生不如死,撕心裂肺的那種難受。又趕上熬夜開AGM又考midterm辦體育節。每天行屍走肉一樣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後用剩餘的全部時間想他、罵他。&br&&br&現在過去快半年了。冷靜下來想想當初其實有的時候我對他真的挺mean的。感情並沒有什麼誰對誰錯,還是&b&雙方都缺乏有效的緩解壓力的方式,又缺少溝通吧&/b&。題主如果是即將來香港上學的異校情侶還是要注意一下。&br&&br&很想念中大的老乾媽辣子雞,不過再也沒有理由跑去吃。&br&&br&當初在中大認識的也都不聯繫了,有的還屏蔽了我。&br&&br&聽說他現在單身生活過得自由自在。&br&&br&我在科大有了新的男友,很優秀很靠譜又能經常在一起。&br&&br&可惜是可惜吧,不過現在這樣也挺好的。&br&&br&另外,我高中的閨蜜在港大,比中大更遠,我們一學期也就見一兩次面。&br&&br&不過有句話說&br&友情經得起平淡經不起風雨,&br&愛情經得起風雨經不起平淡。&br&&br&&br&不匿了
這是我第一次答題,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題就很想答。 我和前男友高一開始在一起,本來成績差不少,高三他一個奮發圖強趕了上來,最後我在科大他在中大,能在一個城市了簡直開心得不行,不多贅述。 來香港之後,雖然科大和中大還是比較遠的,去中大要坐小巴再…
小透明的知乎首答……&br&
作为榜眼的六年同校同学+关系不错的朋友,首先要澄清一点:&br&
他不姓张,姓陈……&br&
他不姓张,姓陈……&br&
他不姓张,姓陈……&br&
好的进入正题,高考出分后我们知道他的分数时,其实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之前就说过不想去清北。我们一群损友纷纷对清北招生组双双被拒的场景表示喜闻乐见。&br&
然而……………………&br&
听说他要去港中深的时候,我们真
了。因为他平时是那种典型的geek,平时跟我们说想学EE一类的方向(好吧我也不太懂),我们都觉得甚至港中文都不是很适合他,更不要说深圳校区了(事实上,港中深在我们学校的宣讲让我对这所学校的印象并不好)。另外一个朋友赶紧拉着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然后打电话跟他聊想劝劝他,然后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复。(不过,以他的性格,我们也没指望能说服他)&br&
总之,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能认同他的选择,并觉得他的理由有欠考虑。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我还是相信他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的。也希望大家尊重他的选择啦。
小透明的知乎首答…… 作为榜眼的六年同校同学+关系不错的朋友,首先要澄清一点: 他不姓张,姓陈…… 他不姓张,姓陈…… 他不姓张,姓陈…… 好的进入正题,高考出分后我们知道他的分数时,其实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之前就说过不想去清北。我们一群损友纷…
&p&更新一下:&/p&&p&又快到新的一年高考季了,出国党们申请结果应该也都出了。刚惊觉自己的答案竟然点赞数排第一,我觉得还是更新下比较好,以免误导学弟学妹们。&/p&&p&原文内容主要都是我高中时对各大学的stereotype的集中吐槽。但其实有些stereotype是不太对的,比如说,港大中文的政治氛围确实很浓,但若你不主动置身其中的话其实对你影响不大;又如中文现在并不必修粤语,港大虽然后两年不保证有宿舍住但是学校会补贴校外宿舍,所以实际成本也不高等等。(详细的可以看看评论区,有不少港大中大的同学指出我原文偏差之处)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在纠结选校的学弟学妹的话,我还是比较推荐各位多看看“在xx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的系列问题,或者找在这些学校的高中学长学姐们深入交流,这样更容易发现哪间更适合自己。&/p&&p&信息要多对比,一家之言都难免会有偏差。&/p&&p&预祝各位高考及录取顺利。&/p&&p&----原文分割线----&/p&&p&不邀自来…&/p&&p&高一的时候就决定不去港大了,原因嘛其实挺奇葩的。当时港大来我们高中作宣传,然后宣传他们的……呃……社堂(hall)文化……一个小时的时间自豪地介绍社堂各种活动这个集体多么自豪自豪想申请到好hall多难blabla……那自豪劲堪比蓝猫。当时的我就觉得,这个充满着集体主义自我感动的玩意值得你们专程来一趟深圳宣传么…(如有冒犯还请见谅,我当时比较中二)
之后又是一个老教授拽着一口当时的我听不太懂的港式英语一脸自豪地扯了一小时港大和剑桥的渊源… 进一步加剧了我的不适感,就觉得不喜欢港大了。再后来我又了解到港大虽然面试分数低(在广东的话差不多能达到211的线外加英语130分就能去了)但是至少在广东基本只录有浙大以上分数的人,我掂量了下自己高考,没太大机会到那个分数,也就不浪费这个报名费了。&/p&&p&港中文嘛,对我而言最大优点是靠近深圳,从我家到港中文一小时内就可以到,理论上是可以走读的,但是感觉校园政治氛围太浓了而且还必修广东话,所以也就算了。(但其实来了香港以后发现校园政治氛围对内地生影响不大,除非你真的很在意大字报墙上的粗鄙之语)当然我的分数也不够港中大的录取线…&/p&&p&科大嘛好地方,没啥政治氛围学生闷声发财。虽然据说校园活动没港大中文那么丰富,但是就业倒是特别好,适合我这种高中期间就疯够了的人专心读书找工作。风景迷人这个大家都懂的。当时学长学姐来我高中宣传我直接就喜欢上这个学校了。面试线虽然比港大略高些,但是只要过了面试线就不会太在意你的分数了,至少我就是完全踩着面试线进来的。&/p&&p&当然…严格讲,我不存在“选择”,因为我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中大的录取线,也没有达到港大的隐藏最低要求,所以我就理所应当地进了我喜欢的学校了… 现在挺开心的,就是每天都沉浸在找不到工作和成绩要烂掉的焦虑中。&/p&
更新一下:又快到新的一年高考季了,出国党们申请结果应该也都出了。刚惊觉自己的答案竟然点赞数排第一,我觉得还是更新下比较好,以免误导学弟学妹们。原文内容主要都是我高中时对各大学的stereotype的集中吐槽。但其实有些stereotype是不太对的,比如说,…
谢邀,把我之前的一个回答贴过来,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的本科,本来也申请了本校的博士,虽然最后决定去美国,不过去年完全亲身参与了整个的招生流程,来来来搬个小板凳我来跟大家说说。&br&&img src=&/218a2edcbd1fabe5c56bccc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218a2edcbd1fabe5c56bccc_r.jpg&&&br&我觉得近几年港校招PhD的趋势是越来越主动了。不光是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地接触教授,教授也在更加主动地吸引学生。就拿我们系来说吧,我在中大的老板最近两个月已经跑了三次内地,去了广州上海北京西安,之后可能还会去更多的地方,就是去内地的高校做宣传吸引学生。宣传的内容不仅包括我们的学校、我们系,还有&u&&b&暑期夏令营项目&/b&&/u&,还会有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就是俗称的Hong Kong PhD Fellowship)。&br&&br&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夏令营啊,最近越来越多的教授喜欢提前敲定学生,而这个夏令营就是最好的机会。有个教授跟我说我们系现在差不多一半的博士生是通过这个夏令营招进来的,&u&&b&七月来夏令营,九月就可以拿到offer了&/b&&/u&,想想你大四一整年都可以high啊,完全没有压力啊有木有。这样不仅对学生好,对学校和教授其实也很好。学生可以直接放弃准备保研考研之类的,减轻了太多压力。学校也可以提前敲定学生,毕竟港校之间也有很多竞争啊,大家都想抢学生。还有教授的话,在新学期开始之前能够敲定学生的话,他们也可以更专注于research和教课,不会再花太多时间去管招生的事情。那么大家肯定会问,在哪里能找到夏令营的信息呢?当然是官网的信息最靠谱啦!直接找找自己喜爱的学校学系的网站,一般都会有相关的信息,都是要读PhD的人了,这点搜索信息的能力应该有吧。&br&&br&还有同学可能会担心了,那我错过了夏令营的时间,或者我暑假有别的事情走不开啊!那怎么办啊?不用担心,后面也还是有机会的!如果没有去成夏令营,十一月十二月通过正常的申请流程也是可以获得机会的。中大的EE一般每年十二月会在深圳举办一次面试,会邀请后面正常申请的同学来这边面个试吃个饭,当然在夏令营的时候已经提前拿到offer的似乎就不用来了。去年好像一共有大约五十个同学受邀到深圳面试,&b&当然最后录了多少我就不知道了。面试的形式是1V5,没错,就是你一个人要面对五个教授,&/b&整个面试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期间每个教授都会对你发问,并且你的座位旁边会有一块白板,必要的时候你要像讲课一样现场图解来回答教授的问题。至于问什么问题,那真要看你遇到什么教授,有的教授比较老好人,就随便问问你以前做了啥啊,你觉得有啥亮点啊。有的教授还就真会考你知识点。。。比如可能会说:把薛定谔方程推导一下吧,麦克斯韦方程组写一下吧。。。遇到这种问题,我只能说,我服。&img src=&/3e2a16fdefade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整个面试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期间每个教授都会对你发问,并且你的座位旁边会有一块白板,必要的时候你要像讲课一样现场图解来回答教授的问题。至于问什么问题,那真要看你遇到什么教授,有的教授比较老好人,就随便问问你以前做了啥啊,你觉得有啥亮点啊。有的教授还就真会考你知识点。。。比如可能会说:把薛定谔方程推导一下吧,麦克斯韦方程组写一下吧。。。遇到这种问题,我只能说,我服。&br&&br&面试之后,就恭喜大家啦,一般会去不久就会有消息,当然我希望大家都能收到offer啦。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申请PhD来说,&b&套词真的是必不可少的&/b&,我所见到的来到深圳面试的,基本都是之前成功联系到教授的。个人感觉现在这个年代,要想直接硬申PhD的希望几乎为零。至于教授看重的方面,每个教授挑人的标准其实不太一样,我所接触到的教授来看,一般主要有三个:&u&&b&本科院校,本科绩点和排名,研究经历&/b&&/u&。这三个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不过你其实只需要一到两点一般就可以打动教授。比如可能你的本科学校不是太好,但是在本系能够排到前五,或者有很多研究的经历,发过paper就更好啦。这样也是很有希望打动教授的!至于具体的申请材料的准备,附上我以前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申请去香港读研? - John 熊的回答&/a&&br&&br&有更多干货可以看我们的同伴导师平台:学思香港,由成功申请到港校学位的前辈及英语大牛担任导师,满满的干货不戳一下?&br&&p&&a href=&///?target=http%3A///r/5zuBmaLEZf8areb6927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5zuBmaL&/span&&span class=&invisible&&EZf8areb6927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谢邀,把我之前的一个回答贴过来,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的本科,本来也申请了本校的博士,虽然最后决定去美国,不过去年完全亲身参与了整个的招生流程,来来来搬个小板凳我来跟大家说说。 我觉得近几年港校招PhD的趋势是越来越主动了。不光是学生需要更加主动…
我在中大读的本科。郎咸平以前的确是教课的,他的corporate finance的研究在finance department 还是有相当分量的,他在学系里影响也是很大的。他至少是教授,至于是不是“首席”就不知道了。现在可能退休了吧,也就只剩名誉教授的title了。&br&我们同学里也会八卦他,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能把他的学术成就和商业行为混淆。对他而言,主持也好,经济评论也好,都是他要卖的商品,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怎么让读者听众舒服怎么说。这些话,可能他自己都知道是胡扯的,但市场需求摆在那儿,他必须得那么说。所以,非学术的评论,千万别当回事。你觉得他那些经济评论不靠谱,可你不知道他这些话就是逗你玩呢,认真你就输了。&br&既然本来就是逗大家开心的玩笑话,那就不能因为这些话不靠谱就贬低郎的学术成就。&br&本人中学也是很喜欢看郎咸平的文章啊评论啊什么的,大学读了两年,经济方面知识多了一点就开始反感他,觉得各种不靠谱,但再深入一点真的看到他的学术上的东西才知道原来人在学术上是很严肃的。至于生活上稍微奢侈一点,女朋友多两个,年轻一点,我才不会说我很羡慕呢。。。
我在中大读的本科。郎咸平以前的确是教课的,他的corporate finance的研究在finance department 还是有相当分量的,他在学系里影响也是很大的。他至少是教授,至于是不是“首席”就不知道了。现在可能退休了吧,也就只剩名誉教授的title了。 我们同学里也会…
你也是敢说。&br&你知道我当时数学考砸了排到差不多全省1K觉得自己估计连BU都上不了的时候有多绝望吗?&br&1、确实新来招生的几所“八大高校中总有两所不知道是谁的”港校以及连八大都不是的港校,不断刷新着港校招生的底线,但只是增加了招生的区间而已,优质生源还是优质生源。(此处点名批评排名漏水般下滑的香港浸会大学,再跟着刷底线你也即将成为“八大高校中又有一所不知道是谁的”学校,虽然已经减少招生名额来及时叫停吃了满嘴的恶果。&br&2、别瞎听那些报纸说什么“尖子生都觉得北大学习环境更好”,就本科学术环境来说,境内外差异大到可以用香港坚尼系数衡量了。而且适合去香港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在北京,反之亦然,人们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br&3、本来想找几个分数线的,但省份太多地域差异我又缕不清楚就懒得找了,但还是要说多看看事实,少偏听偏信传媒。这些报道是什么人写的,知道他们每天早上开会对港陆关系有什么要求吗,摊手。&br&4、小科普:港校存在一条蜜汁鄙视链。就是不管你是哪个学校的本科,互相有多少歧视,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一起歧视本校的授课式研究生,因为人数太多,水平太参差,或者说太疵,所以内地的保研理论在此很不受用。如果在内地人比较多的地方打工实习,你说你是本科生,别人都会用你的学习蛮好的反应来对待,所以请不要单一用Master来衡量港校水准好吗,辛辛苦苦考上来的,兢兢业业做研究的,都是真的要生气的。&br&&im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385& src=&/v2-e1faad8896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
3K-8K 你也是敢说。 你知道我当时数学考砸了排到差不多全省1K觉得自己估计连BU都上不了的时候有多绝望吗? 1、确实新来招生的几所“八大高校中总有两所不知道是谁的”港校以及连八大都不是的港校,不断刷新着港校招生的底线,但只是增加了招生的区间而已,…
&p&这是“世界大学申请系列”的第2篇文章&/p&&p&&b&利益相关,非软文,供参考。原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芝士圈留学(My Documate)&/b&&/p&&p&&b&录取信展示:&/b&&/p&&img src=&/v2-2f5ddd9e3ce3b7c1fdfb08a_b.pn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8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v2-2f5ddd9e3ce3b7c1fdfb08a_r.png&&&p&&b&学生背景信息:&/b&&/p&&p&毕业学校:南京大学&/p&&p&就读专业:企业传播&/p&&p&GPA:3.2+/4.0&/p&&p&IELTS:7.0&/p&&p&录取信息:香港中文大学 MSSc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p&&p&———————————————以下是经验分享—————————————————&/p&&p&玩出精彩,活出真我&/p&&p&&b&&u&1. 标化出分要趁早,否则还债很艰难&/u&&/b&&/p&&p&我的标化成绩真的不算特别好,一共考了三次才刷到现在的分数。&/p&&p&我是大三下学期五月份考第一次雅思,我在考试前其实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因为觉得基础还可以啊而且高中成绩也不错吧(笑),结果当时成绩出来的时候分数很差,就有点灰心。但是后来想想也不能半途放弃,但是后来暑假去央视实习之后,实习就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白天基本上是不可能去看英语的,只能挤时间来准备,我记得我当时就早上起来之后一边吃早饭一边看看单词,包括在地铁上也是在看英语,真的是抓紧一切时间在学;然后考了第二次的成绩,当时口语5.5真的让我非常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就考不出来了?要不放弃算了。但是包括导师在内的大家都鼓励我,我咬咬牙就不信自己学不好吧,之后每天疯狂学英语,天天泡图书馆,每天睁眼就是学英语,一直到睡觉,重复了大概有2个月吧,最终还是收获了这样一个比较满意的达标成绩。&/p&&p&现在想想真的像是在还债——大一大二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要准备这些内容,而且每天玩耍的很开心,完全不考虑读研的事情吧(笑),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尽早准备,把标化早点考出来也不会让最后自己这段时间压力这么大了。&/p&&p&&b&&u&2. 多做实习会让你走得更好&/u&&/b&&/p&&p&我一共有三段完整的比较值得聊一聊的实习,这三段实习对我来说都挺重要的,特别是帮助我去了解了真实的传统电视媒体的行业生态。具体来说的话,每一段给我的体验和收获都是不太一样的:&/p&&p&1、我的第一段实习是在江苏广电下面的【芝麻开门】这样一个节目做实习编导,主要跟着正式的编导开选题会。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想策划+游戏创新点,有时候头脑风暴会到晚上10点,所以还是比较辛苦的。虽然我们想的那些创意点经常会被上面制片组否掉,有时候也会觉得很挫败,但是确实经历过这个之后我的creativity这个方面被锻炼的很多,之前很多被局限的脑洞都大开了(笑),而且最终我提出的一到两个最后被采用,那种被肯定的感觉很棒,所以做得还是很开心的。而且现在回头看就会发现,当时作为实习生想的点都比较稚嫩,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节目,所以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个不足。&/p&&p&2、第二段实习相当于是一个兼职,时间大概是4-5个月的样子,主要负责江苏教育频道的微信推送。当时是和两个同学一起负责的,然后期间也参加过一些活动的策划。在这段实习里面我收获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是沟通很重要。因为大家都是线上工作,很多时候不能见面的话就会导致沟通效率不够高,反馈信息不够对称,所以就一直在努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沟通了几次之后效果就会明显好不少。第二个就是策划能力的提升,因为我之前并没有做过微信相关的工作,包括选题策划、内容写作等等,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会觉得想不出来怎么做,但是慢慢学习、不断摸索,套路出来之后就轻松很多了。最后就是快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为微信推送这样的形式也是比较注重热点和时效性的,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到相当量的文字这样一个能力,是我在这一段实习结束之后提升的非常多的一个方面吧。&/p&&p&3、最后一段实习就是去年暑假在央视实习的三个月,我当时是在新媒体部实习,主要工作是负责发稿,而且强度很大。这一段实习给我的感觉就是更多的是重复性的工作,而且大家都知道其实传统媒体还是相对体制化的,内部的分工比较细,给实习生去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比较少。我觉得这一段实习给我带来的就是严谨的态度和耐心细致吧,因为我平时比较坐不住(笑),而且那段时间伙食还不错,也长胖了不少。&/p&&p&我觉得经过这三段实习,对于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在决定继续读研这方面。因为能力上,相比较而言其实在职场上遇到的包括老师啊、同事啊都是能力非常强的人,然后就觉得如果立刻就业的话自己能力不太够,需要继续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其次就是我在实习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兴趣点,所以我觉得我需要再去努力学习,再给自己加分这样。&/p&&p&&b&&u&3. 文书是为自己加分的最重要筹码&/u&&/b&&/p&&p&首先我是签了一站式服务的,在文书方面我和我的文书老师有一个很好的沟通,她给我提了很多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我在文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p&&p&具体来说我的行文结构是这样的:&/p&&p&首先,我在第一段里提到了滴滴+杜蕾斯两个公司在传播方面的案例,以及他们所采取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接下来就是详细描述了我的实习经历,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在文书里面把自己具体的规划体现的很多,尤其是描述了我3/5/10年的职业规划,这样整个文书显得就非常完整+真实。&/p&&p&采用这样一个方式也要感谢我的文书老师,我在一稿的时候对这些都不是很清楚,那时候写的文书就很苍白吧,也没有什么说服力,后来沟通之后我意识到了职业规划和实习经历都需要specific,越具体越能体现诚意,这样也就越能打动招生官。&/p&&p&选校+专业必须匹配职业和人生规划&/p&&p&我申请的学校是新加坡+香港地区的学校,标准其实是排名和专业都兼顾的:排名确定我选校的区间,专业决定申请的侧重。&/p&&p&我之所以选择香港+新加坡混申,首先是因为了解到香港、新加坡、英国等都是一年制的研究生,时间上面比较短;其次是因为这两个地区都属于亚太地区,或者说大中华区,对于我适应当地的文化、生活以及之后计划回国工作来说帮助比较大,而它们又足够的international,两者兼顾的话就对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p&&p&专业上其实当时大二选专业方向的时候其实没有考虑太多,我选择了的广播电视,主要是因为当时我觉得对拍摄很有兴趣,而且觉得这样的工作很酷。但后来在考虑未来职业规划的时候,慢慢觉得去公司就职的方向可能更加适合我。因为这两个方向都隶属于传媒大类,所以转起来也不是太麻烦,而且我个人不太喜欢journalism这个方向,所以就选了corporate communication。&/p&&p&总体而言MSSc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这个专业跟我的职业规划相近。我自己个人倾向是去企业就职,比如说公关就是一个我很感兴趣的方向。其次传统媒体和我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我去了之后发现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多,和我自己喜欢的那种比较有自由度和创意性的工作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就觉得以后不会在传统传媒机构就职,因此就不是很想在研究生阶段去研究偏学术、写作类的新闻专业。&/p&&p&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在香港的学校里面我就选了港大和港中文,但因为港中文在新闻方面开设的专业相对丰富、师资什么的也比较好,我就着重去准备这个学校;而港大的communication专业其实是偏重journalism,所以我最后就放弃了。&/p&&p&新加坡我的选校也是一样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在communication方向的专业很少,我最后就没有申请,而南洋理工就开设了mass communication这样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专业,所以还是期待能收到它的offer吧,这样也给自己一个选择的空间(笑)。&/p&&p&&b&&u&4. 申请路坎坷,幸运的是有你们陪我&/u&&/b&&/p&&p&我必须说芝士圈的服务是很不错的。我目前接触的主导师+文书导师都非常的棒,我的主导师Julia Zhu (&a href=&///?target=http%3A///zh/team/100279/topic/789%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medium%3Dzquestion%26utm_campaign%3D170504-ERzl-PLtalk-SPcourse-ACtuiguang-CT02-TG1shenqing-TG2gangzhongwen%23pk_campaign%3Dzquestion%26pk_kwd%3Dzhihu-170504-ERzl-PLtalk-SPcourse-ACtuiguang-CT02-TG1shenqing-TG2gangzhongw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香港大学新闻与大众传媒硕士的申请 - Julia Zhu &i class=&icon-external&&&/i&&/a&)非常负责,而且跟我的经历很相似,我们两个身上共性很多,包括出国的问题上我和她的态度是非常一致的,这样的话其实彼此之间就没有隔阂,不仅分享的感觉很棒,而且坦诚沟通让我整个申请的进展非常高效。&/p&&p&而我的文书老师每次针对我的文书问的问题会非常细致,并且从来不会因为这一点问题很小就代劳了,每一条都会和我确认、都让我自己补充,这样的话就让我对文书的把握很全面;语言润色也很棒,一般我们在三稿之内能够定下成稿,第四稿就根据学校的要求再稍微修改润色,非常的高效。&/p&&p&申请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今年十月份吧。当时是我第二次雅思考完而且分数也很不理想,香港11月开放申请,那时候就很慌,而且自己也会怀疑自己,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比较焦虑的状态之中。我告诉Julia之后,她就会每天换各种方式来劝我,而且后来复习期间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今天阅读错5个,明天听力错4个这样,反反复复的不稳定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周围小伙伴的成绩都很高,成绩出的也很轻松这样子,就让我一度非常灰心——而这些内容和别的人说都不太合适,室友们都不出国也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基本上有困难就找她,Julia也非常耐心的慢慢开导我,而且她本科是英语专业的,每天也针对性的给我辅导,包括各种考试资料的搜集,对我的帮助真的特别大,在这里真的非常感谢她,比心!&/p&&p&&b&&u&5. 虽然人生需要规划,但活出自己最重要&/u&&/b&&/p&&p&(笑)其实我这个人比较坐不住,而且没有在学习和活动上面做什么平衡。因为本身我非常喜欢音乐和唱歌,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参加了很多比赛和演出,然后大三的时候突然醒悟(笑),觉得我需要为我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和争取,所以大三的时候我就重修、选修了一些学分比较多的课,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准备语言成绩上面,放在比赛、活动等上面的精力就少了很多。&/p&&p&申请路上我的感觉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觉悟的也不能太晚。我觉得虽然在准备标化的时候也会有后悔当时大一大二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但想想自己可能就算重来一遍还是会这样吧(笑),玩归玩、学归学,做自己最重要。&/p&&p&未来的话,最近肯定是好好准备南洋理工的申请吧。半年之后不管去了哪个学校,一开始进入大学就要热起来,快速的把自己带入状态,因为本身研究生就一年嘛,时间很短,没有时间给我慢慢适应,绝对不能像大一的那时候一样慢热,导致之后的被动。&/p&&p&—————————————————录取院校简介————————————————&/p&&p&&b&香港中文大学&/b&(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洲首家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p&&p&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林语堂、劳思光、刘殿爵、饶宗颐、余光中、杨振宁、高锟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p&&p&&b&Mssc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项目&/b&旨在提高商业专业人才发展、实践及评估传播策略的能力,对专业背景和工作没有要求,雅思要求为6.5以上、托福要求为网考80以上,需要提交一篇文章陈述申请目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兴趣,以及两份推荐信。&/p&
这是“世界大学申请系列”的第2篇文章利益相关,非软文,供参考。原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芝士圈留学(My Documate)录取信展示:学生背景信息:毕业学校:南京大学就读专业:企业传播GPA:3.2+/4.0IELTS:7.0录取信息:香港中文大学 MSSc in Corporate Commun…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