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教育界为什么不大力推广,让知识让女友更容易高潮被记住

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将教材一网打尽!
有时,看到一些同学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总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我问那同学,同学不好意思地说:做作业的时候,我总有些定理公式记不住。我对同学说,那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孩子保证:老师,课下我一定好好背。
我告诉那孩子:学数学,不能靠死记硬背,最主要的还是理解记忆。但是那孩子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书上的知识点总是比较死板,如果能够将那些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口诀就好记多了。
为了孩子们能够高效学习数学,我整理总结了一些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记忆顺口溜,希望能对孩子们有所帮助。【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将教材一网打尽,太好记了!】
用心做教育,陪孩子成长!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我每天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方法、提分技巧、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
我将在网上举办免费公益课,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欢迎在微信与我交流:xuexi79。报名免费听课。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做教育的12年时间里,经过探索,研究,我致力于将高效记忆方法运用于小初高孩子
没有好记忆,就没有好成绩!
今日搜狐热点&nbsp&nbsp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欢迎您!
开学教育不放松,安全知识记心中
发布: 上传:歇马教管中心
浏览:115次
&&&& &&&北碚区红岩小学开学安全教育活动
&& 为了在新学期里能让师生与安全同行,北碚区红岩小学在假期中,就开始积极排查解决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开学伊始,学校又开展了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
&&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全校师生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师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件的教育。
&& 在开学典礼上,学校聘请了北碚区歇马派出所的陈晓辉警官为法制副校长。陈警官就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防溺水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并针对我们存在的交通隐患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还着重强调了学生不得携带危险品进入校园,不得带火种入山和不得私自或结伴去玩水戏水。
&& 各班班主任老师也在班级内组织学生上了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内容包括校园内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森林防火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等,还教给了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护自救知识。老师们用生动具体的事例警示、告诫、教育学生,给每一位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本学期学校的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校园安保人员和全体护校队成员,还在陈警官的指导下,进行了反恐防暴演练,以全面提高校园安保力量应对恐怖和暴力事件的能力。
&& 随后,学校的安保干事又和陈警官一起,对一到六年级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及危险品的情况进行了清查教育。
&&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在开学第一天就更好地了解到校园安全隐患,掌握了安全防护知识,牢固树立了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把安全防范工作落到了实处,促进了新学期校园的安全和谐。总共7862条微博家人记录:
查看: 4961|回复: 12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的思考,如何在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的思考
国学,仿佛是一个距离遥远又似乎无处不在的词汇。说它遥远,是因为一百年来,中国文化与学术系统受到了西方文化与学术系统的猛烈冲击而日渐衰微,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骨髓,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从80年代“文化热”到90年代开始的“国学热”,中国文化复苏的波澜不断涌起。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国学越发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国家把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予以支持和推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学”已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源。宝安区教育局敏锐地将国学引入中小学校园,力图将中华文化的源头介绍给孩子们,将国学提升到全区中小学特色教育的高度,实在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自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大力加强国学内容也是中小学语文改革的一个倾向。下面结合实际,就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意义和如何开展国学教育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国学润滑师生和谐关系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为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指导作用。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二、如何在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
(一)国学课程进课堂
目前,国学的内容其实在正规教育中存在得很少,语文课有一些,历史课有一些,更多地是侧重于现代科技内容。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尚须时日,因此推广国学教育,首先要解决课程的设置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书篇来诵读,在1-6年级作为单独的课程列出来,而7-9年级则渗透在语文的教学中。另外通过开设国学兴趣课,包括书法、武术、民族舞蹈、象棋、古筝、国画、剪纸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校发展等都应围绕国学展开。有必要建立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要求孩子们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孩子都能“积跬步,致千里”。
(二)重视校本教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校本教研,国学教育成功与否和教师有很大关系。学校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鉴赏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该用科研促教研的方式不断的探索出科学化、专业化的国学研究道路,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国学教育的水平。全体而言,可从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员教师推进课——教师的集体研讨等环节入手,反复实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授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国学教育不断地注入底蕴,争取使国学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行,真正的达到枝繁叶茂&。
(三)国学教育必须注入现代元素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我认为,必须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此次培训,北京二中课间播放世界名曲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每次课间播放一首世界名曲,一天下来,就有六七首,一星期一轮换。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听数百首世界名曲。这一做法值得国学实验学校借鉴,如在校园音乐中每天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音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四)采取较灵活的体制,多方协作
国学本身也存在着扬弃和继承再创新,赋予时代新内容的问题。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应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国学教育的时间可采取弹性制。如老师每天早自习前20分钟领着诵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
开展国学教育,还需要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步骤包括老师的进修、学校的教育教学决策、校园环境建设、德育的大力倡导和配合、社区的辐射等,只有在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从国学中受益。
叶匡政:国学教育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
近日,台湾地区的一套《国学基本教材》在大陆出版,该书系大陆引进的第一套台湾语文教材,四十年来,台湾人的青春时代都诵读过这套教材,与大陆的相比,台湾的国学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连贯,比较成熟,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课程配置等,我们请该书主编叶匡政先生讲述台湾历经四十年打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也许能为我们的国学教育提供一个对比,一个借鉴,一个思考。
《社会科学报》:历史上的台湾中、小学“国学教育”情况如何?
叶匡政:台湾的教育历史比较复杂。1945年前,台湾被日本侵占了50年,一直是日式教育,官方语言也是日语。1945年收复台湾后,才开始慢慢肃清日语的影响。1949 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便着手大力推行“重建中国文化”的教育。1952 年,通过《台湾省各级学校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其中规定:国民学校把“爱国、守法、孝顺、信实、礼节、合作、勤俭、整洁”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中心,中等学校以“忠勇、孝顺、仁爱、信义、廉耻、礼节、勤俭、合作”为训导的准则。自此,正统的儒家思想一直在台湾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这一切是通过国文教育来实现的。
《社会科学报》:台湾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国文教育理念如何?
叶匡政:从小学到初中,台湾如今称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在国民教育期间,它的教育目标明晰,就是“培养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所以在其《语文课程纲要》中,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具体表现为,首先课程学习时间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年200天授课时间,规定《国文》要占到正规学习时间的30%。其次,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分量,比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以后每学期递增10%,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另外,书法也是初中国文的必修课,平均每两周一课时,学生每天要练习毛笔字。比如在《纲要》的能力指标中就要求:“欣赏名家(欧颜柳褚)碑帖,辨识各种书体特色”“用硬笔毛笔写出正确而美观的硬笔字、毛笔字”“能欣赏书法的行款、布局、行气”。书法成绩计入国文成绩中。
在初中《国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弘扬孔孟学说与复兴中华文化》的文章,文中说:“孔孟学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我国学术思想的主流,亦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中华民族所以可大可久,历五千年而不堕者,就是由于我们以仁为本的民族文化,能绵延不绝,日久弥新。”这句话基本道出了台湾重视国学教育的原因。总的说来,台湾国民教育比较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注重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对学生的熏陶,把立高远志向、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劝学惜时、做品行修养高洁之人作为国文教育的主要目标。
到了普通高中,国学教育的分量就更大了。不仅制定了专门的《“论孟选读”课程纲要》。在《“国文”课程纲要》中,也明确把国学教育列为它首要的两个目标:1.培养阅读文言文及浅近古籍之兴趣,增进涵泳传统文化之能力。2.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培养社会伦理之意识及淑世爱人之精神。可以看出,台湾的国学教育是从培养学生“社会伦理意识和淑世爱人精神”的角度提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经典中的文化精神传播到社会生活中去,把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所以纲要要求:“吸取古人深思、反省之生活智慧,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上;配合现代思潮,以达新旧传承之目的。”
《社会科学报》:能否介绍一下他们的教材使用情况,以及更为具体的教学安排。
叶匡政:教材上,高中国文有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国学概要》。其中《国学概要》为选修课。《国学概要》中,不仅文言文比例均在50%以上,而且要求高中生具备写作明易文言文的能力。作文教学也体现了重文言文的倾向,这从早年台湾大学联考作文题就可看出,如:《曾文正公云:“风俗之厚薄,系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试申其义》《荀子云:“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试申其义》《言必先信行必中正说》《仁与恕相互为用说》等。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与《高中国文》同时教学,贯穿高中三个学年。一般他们的教学安排是:《国文》每周3学时,《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每周1学时,作文每2周2学时。《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也就是我们引进的这套《国学基本教材》,内容为四书的现代阐释。这套教材教学目标主要是阐明儒家义理,并倡导学生躬行实践,所以老师在讲读时,也常常配合历史故事与日常生活事件,阐发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使学生能透彻领悟,在动静语默间,达到培养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这套教材的《教师手册》中说明了学习四书的意义:“四书中所讲的伦理道德,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人与人的关系,古今相同,未尝稍变。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大学》所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些基本精神,现代亦未尝稍变。”“四书为中国文化的宝典,儒家学说的精粹,非口耳之学,乃身心之学,应教导学生由此学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进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以有助于个人的立身处世。”“儒家思想就是人生哲学……其中心思想是济世安民,以今日观之,仍具有时代意义……此时此地学四书,不是抱残守缺,而是为恢复民族自信心,建立和谐的伦理观念,因此教导学生研读《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要其体认中国文化的精博,培养其爱国淑世的精神,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实践做起,以奠定家庭伦理、社会秩序与国家建设的基础,进而实现社会大同的理想。”
而《国学概要》则分为“文字构造与演变”“修辞种类与方法”、“文学体裁与源流”、“史学略说”、“经学略说”、“子学略说”等,在整体上呈现了国学的源渊与总体脉络,为学生的阅读及成长后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略的学术指导。
高中生的国文总成绩一般按如下标准计算:《国文》与《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属必考科目,占总成绩的50%;作文练习成绩占40%,课外阅读成绩占5%,书法成绩占5%。从这个标准可看出,台湾的国文教育对学生的考核是非常全面的。
《社会科学报》:我们的语文教育与在台湾的国学教育相比较的,不同之处何在?
叶匡政:最大的不同就是,台湾的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哲学基础,也可以说是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人生活的。有了统一的哲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脚点。将“传道”作为目标,可以说是台湾国学教育最明显的特点。
而大陆语文教育,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这几年虽然发明了“语文素养”这个词,开始关注语文的人文精神了,但因为没有统一的哲学基础,所以教材中收录的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是混乱的。你说,把孔子、鲁迅、卡夫卡的作品放在一起学,学生最终相信谁的思想与价值观?结果是,语文越学,价值观越混乱。
一个健康的社会,它的主流人群,应该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会价值观,这样社会才能稳定,生活其中的人才能感到幸福。而这一切,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而教育中只有语文教育能够承担这个功能。所以确立我们语文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社会科学报》:这次引进的《国学基本教材》,与市面上种种国学书籍相比,其区别何在?
叶匡政:我们知道大陆的国学研究一直注重校勘与考据,做国学的现代阐释的学者很少,使得中国传统思想的微言大义根本无法进入公共话语平台,更不用说指导普通民众的生活与认知了。市面上虽然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大多带着偏颇的个人视角,很多普及读物,对国学的解释方法是混乱的,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达是谬误的。
这套教材的可贵之处,是注重与现代社会生活经验的结合,每一篇原典后的“析论”部分都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生活经验与伦理意识。从每单元后面的“问题与讨论”我们就可看出,比如在论语“言行”篇后,讨论问题是“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而在孟子“存理克欲”篇后,问题是“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这些问题都会促使学生在反省现代社会时获得生活的智慧。
《社会科学报》:你认为我们国学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和框架下如何可能?你有没有这样的设想?可行性如何?
叶匡政:我们的国学教育进入现行教育体制正在成为可能。近年,已有北京、上海、福建等10个省已实行了语文教改,将语文必修课的时间缩短到2个半学期。另外3个半学期,设定为选修课时间。各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校本课程的使用。比如厦门的松柏中学就已经决定使用这套教材作为校本课程了。去年以来,国学如何进入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的热门话题。据我所知,今年教育界就有好几个研讨会探讨的是这个主题。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一个健康的社会,它60%以上的主流人群,应该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会价值观,这个社会才能稳定,这个社会中的民众才可能感到幸福。所以国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多是为了通过培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来重构一个全体民众可以共享的文化共同体,藉此唤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国家认同的新秩序,而这一切必须是在学校教育中完成的。
《社会科学报》:如何看待民间层面、自发形式的国学教育,比如读经班等?
叶匡政:这种民间自发的国学教育,说明了民众对信仰缺失的恐慌,他们在尝试着重新接受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与精神,来寻找心灵的寄托。儒家强调天道就在日常伦理中,你只有理解了儒家,才能理解我们的文化中,本来就有一种类似宗教的力量。它使人即使在挫折中,也能体会到生的幸福感,它可以时时抚慰你的心灵。儒家自古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心灵的教堂。
我认为这肯定是好事,学校教育与民间教育从来都是互补的,现在讲求终身学习。我认为民间的国学教育只会越办越好。很多事物在发展之初,有一些无序是正常的。多诵读一些国学经典,我想你会对这块土地多一些理解,更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也多一些理解。
《社会科学报》:国学教育中一部分是书面上的“国学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之中,文化实践之中。我觉得不能忽视这一部分。所以国学教育也许要重视这一方面。
叶匡政:因为教材传达的是一种明确的人生信仰,所以台湾国学教育强调的就是躬身实践,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学的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非常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大陆语文教育在生活实践上,可以说极为欠缺。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这里我想引用台北县国中初中一年级语文老师的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就会明白台湾的国学教育是如何倡导身体力行的了:
课文:《论语论孝选》
主题:躬行孝悌
学习单设计:
1. 先说明自己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实情)。
2. 这一个月来的变化(言语、行为、态度)。
3. 因为变化、家庭气氛变化(反思、思考)。
4. 因为躬行孝悌这件事,让我体悟到……(感受)
□ 反省自己的言行。
□ 认真观察熟悉又陌生的父母。
□ 站在父母的立场去思考父母所做的事。
□ 尤其重要的是:实践孝悌不是一个月的事,是终身的事。
《社会科学报》:在小学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尤其是那些经典的东西,小学生如何能懂,现在有的地方的做法就是死记硬背下来,我想这也许不是一种较好的做法,如果小学生不能懂,背它有什么用?
叶匡政:我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我以为小学国学教育最好的办法还是背诵,这是中国几千年私塾教育检验过的。理解可以帮助记忆,但理解不能代替记忆。而能记住的东西,终有一天会理解的。
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有研究表明,一个孩子背“小鸭乖乖”和背“有朋自远方来”,难度是一样的。过去的唐朝王勃,六岁能辞章;康有为七岁能属文;粱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这并不是说古人比现代人聪明,而是我们常常低估孩子的智力。有读过私塾的老学者就说过,刚开始背时,是一点不懂,但若干年后,一旦豁然贯通了,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
这个“立体的懂”很有意思。现在小学生的学法是,记住一个生字,再记住有哪几种字义,然后记住句子,这只是一种平面的懂。比如说“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0多次,每一次的用法含义都有一些微妙的不同。按照我们现在的学法,就是将“仁”的含义归类,然后记住这些归类后的含义,但你读《论语》时,碰到一些词义变化微妙的地方,还会不大懂。如果能熟读背诵了,把有“仁”的句子都记住了,把这些句子的上下文也记住了,那么因上下文关系而发生词义变化的地方,你自然理解了。你不仅理解了它的含义,你还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含义。这就是一种“立体的懂”。这种融汇于血液中的懂,就是私塾教育所追求的精神。
《社会科学报》:我们过去的“国学教育”可谓是私塾教育,私塾教育利弊何在?
叶匡政:私塾教育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充分发掘了孩子的记忆潜能。过去十二岁,就要求背诵完四书五经。而且孩子记住的,是让中国人两千年得以安身立命的哲学思想,或者说一种信仰。我想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对他们人格与道德的培养,一定大有益处。有这样的文字记忆,不说别的,就是作文演讲也会比别人多一些素材。
我们今天小学语文所教的那些文章,告知孩子的那些道理,都是不接受学校教育长大了自然会懂的东西。什么“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就可以得到这些生活经验,还用专门的课堂讲授吗?我个人认为这属于无效教育,唯一的用处就是认识了一些字词。
我目前丝毫看不出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有何弊端,只是它的很多教育理念今天已经失传。
学校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7月28日,于省会石家庄参加了河北省国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很受振奋,讨论激烈。既有感于当今社会道德缺失、有感于青少年成长的问题,又有感于社会价值观的建立、有感于民族振兴的需要。会议时间虽短,也于建设方面没有什么成果,但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具意义的,对于今后的国学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国学之内涵
国学,顾名思义,一国固有之学也。我们的国学,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一词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周礼》中有“乐师掌国学之政”的话。《礼记》中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可见,“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而不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至明清以降,所谓“国学”,指的是与“西学”相对应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或曰“中国之学”。而我们现在所应提倡的“国学”,应当是一元主导、多元兼容、与时俱进的新国学。
& &“国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其民族性和时代性。首先在于她的民族性。“国学”最一般的涵义是“代表国家民族精神风貌的学术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术文化,所以中国便有中国特色的“国学”。这就决定了国学的民族性格。由国学的民族性又派生出国学的主体性,即国学是以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学术文化。其次,“国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特性表现在国家的学术文化必然在不断与外来异质文化的交流中吸取其思想的营养与精华以丰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新时代的国学在体现民族性、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反映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时代精神风貌。而国学的时代性又决定了她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即国学是不断吸收、转化各种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学术文化,是集民族性、主体性、时代性、包容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新国学。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国学之反动
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大概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五四”运动以“科学、民主、自由”相号召,其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政权,自然要和传统观念特别要和“孔家店”唱对台戏。她在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倡导一个“新”字,她打的是“革命”的大旗。于是,引进和学习西方文化,引进西方科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批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想运动。因而使我们误解了许多经典。如将八卦、《易经》看作是算命、迷信,孔孟思想成了束缚人思想的恶毒礼教,甚至方块字、甚至国民性都被牵连而遭到怀疑。
60年代开始,文化革命成了社会主流,所有的思想和观点都被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主导了学术的是非判定。当时,国人一度在观念上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有所偏执,一些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批判的不良事件开始出现,比如批判《海瑞罢官》、评《水浒传》等等,都是在将思想文化问题政治化,用“道统”约束“文统”,以简单的行政干预来代替自由的学术和文艺争鸣。文革的“破四旧”运动更是要扫除一切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红卫兵与造反派展开的打砸抢行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国学在这一场文化浩劫之下遭受了重创。在文革末期还展开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孔子作为林彪的陪绑,被揪出批斗示众。可以说在这十年浩劫中,国学在全面的禁锢中一片凋零。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先生被当做“遗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传统文化和国学一概被纳入到“封资修”的范畴,被“全面扫除”。无数国学经典、历史人物都被扣上各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小农主义”的帽子被加以批判。伟大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都被要求要彻底“批倒批臭”。全国各地的历史遗迹、文物等都遭到了疯狂的破坏……在这十年,对国学、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严酷打压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国学的研究一度陷入了停滞和倒退。“文化革命”其实是革了传统文化的命、革了人类先进文化的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但同时对国学的发扬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过多地宣传了市场经济,夸大了市场的作用,造成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观念的腐蚀,这也使传统文化中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剧烈的竞争也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缺失,出现了诸如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现象,这不仅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也和人类的普适价值观念相左。改革开放方便了对外交流,包括学术的交流,但我们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得不够。另外,“全盘西化”的倾向借助于改革开放而时隐时现。这些现象固然不能全部归咎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并不必然带来这些倾向,但这种次生现象是存在的。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 “厚今薄古”的态度,传统文化无论是在价值评估,还是在传播方式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处于困境之中。国人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在文化观上的认识偏差,导致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往往忽视了其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的一面,忽略了其超越性、共时性的一面,而采取实用化功利化的评价,在“厚今薄古”观念的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妄自鄙薄,切断其与当代文化的联系。
于是我们只知道吃肯得基、麦当劳,只会看奥特曼、米老鼠,只认识圣诞老人而不知孔圣人,我们只能在韩剧的泪水和笑声中长大……
我们的中国心,中国魂到那里去了。我们失去了文化传统,失去了文化记忆,失去了文化认同。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本应出大师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许嘉璐先生认为其原因就是人们民族文化底蕴贫乏。而上世纪之交,中国是一批大师的,如: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冯友兰,钱穆、梁漱溟,科学家如钱学森、苏步青、杨振宁哪一个不都有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
国学复兴之希望
于是,人们呼唤国学。
2004年9月,王蒙、杨振宁、季羡林等数十位文化名流、社会贤达联名发表《甲申文化宣言》,倡导读经。朗朗读书声在中国大地响起。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党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反思。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就在一步步加强,十六大就提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民族精神是一个集体的精神概念,也把集体的人文关怀和个体的人文关怀相结合,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精神。
国学的复兴还有很多全新的任务和挑战。第一个任务就是还原。首先要把原生态的经典进行还原,从文本做起,全面整理经史子集,要实事求是地做好一些基础工程,如历史和古籍的整理工作。其次,就是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关于具体怎样开展国学教育,现在社会上各种讨论仍是悬而未决,具体怎样施行还有很多探索的路要走。第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眼光阐释很重要。从完备的学科意义上来说,国学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传统学术的内容,其二是用现代眼光来阐释与创新传统的学术。振兴国学不仅是指光大传统,更主要是指激活国学的理论创新精神。我们既要尊重经典,又一定要把国学的时代性和传统性相结合。一定要有历史的、学术发展的眼光,重新解释传统并做出创新和发展。
当前出现的国学热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众层面,最近几年,大陆的国学教育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势,国学频频出现在电视、网络之中,如“经典诵读”、“百家讲坛”等等,这个层面的“国学热”参与主体主要是民间的大众,表现为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涨,其二是学者研究的国学热。对大众层面的国学热潮,各方面褒贬不一。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而不是高高在上无法企及的,而应是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个综合体。
国学教育之意义
“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
&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国学研究,我们常常深感责任之重大与紧迫,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国学研究是严肃的学术工作,不可满足于泛泛的议论,也不可追求热闹,而应沉潜下来,认真钻研,将切实的成果贡献给社会。
& &&&国学是启蒙之学。国学基础应该从小培养,启蒙教育要从“头”开始。启蒙的意义,首先在于语言的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升华孩子们对于母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启蒙类的书籍(如《三字经》、《诗经》),琅琅上口、字字珠玉,很容易背诵,是提高孩子记忆能力、增强语感的有效工具。
国学的学习也有利孩子知识储蓄。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取、从善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国学书目中许多有趣的事例、经典的名句、漂亮的文字,都是提高孩子学养的沃土。
国学给予孩子一种独有的“归属感”。孩子由此可以知道: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不仅是因为黄皮肤、黑眼睛,更是因为我们使用神奇的汉语、我们遵行儒家的礼仪、我们创造不朽的诗篇,我们绵延千年的文明,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自豪与自信。
国学使我们会生活会做人。我们不仅是背诵《论语》,能够在生活中秉承孔子的仁义精神,学会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学好问,才算是真正学到《论语》的要点。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国学,并非是简单地恢复旧学,而是希望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刚健人格,使他们成为内外兼修的现代少年和未来的精英。
国学是修身之学、养生之学。世界充满危机,环境污染、艾滋病、资源紧缺、金融危机……使人心理压力增大。尼采说“上帝死了”,谁来拯救人类?阅读经典,无疑是治疗心理创伤的一剂良药。国学,对于我们养成自强不息的刚健之风,养成厚德载物的包容胸怀,养成和谐处世的大爱之德,养成经世致用的奉献精神,养成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都是我们的精神饕餮。
总之,国学是启蒙之学、修身之学、养生之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学国学不是为了复古,是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如大师冯友兰所说:“阐旧邦以辅新命。”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学校国学教育之探讨
界定国学的涵义、树立与时俱进的国学观对于改进国民教育、提高国民道德人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重新确立国学的权威性,大力推广国学教育。应当采取科学的、辩证的态度,坚持不懈地从事传承、普及和推广“国学”的工作。
在当今资讯发达、传播手段多样化的条件下,开展国学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以讲故事形式去普及国学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国学推广模式,但应注意向受众传授正确的知识、真实的历史,而不要随心所欲或哗众取宠;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设立国学学科,在大、中、小学课程中设置国学课程,系统进行国学教育是功在千秋的百年大计;在儿童教育中深入浅出地传授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国学箴言(如名诗、名句)、适度开展“儿童读经”活动则是培根立基的良好举措;此外,在各地设立多种形式的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国学院、国学讲堂、国学讲习会之类的机构、场所,恢复曾经遍布全国的孔庙、书院、寺院、道观,则将为开展群众性的国学教育提供很好的平台。
在我省,保定三小、鹿泉市和石家庄的一些学校,陆续开展了国学教育的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地编辑出版一些国学教育读本,制定的国学教育方案、计划等标志着国学教育正向制度化、常态化、规模化方面有序推进。但是,在学校推广国学教育,也应注意一些问题,本人认为:1.要结合地方实际,力所能及的开展国学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冲击现有教学任务。2.要注重学科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国学教育,要兼顾国学思想和国学知识。3.要形成特色,把国学教育与培养兴趣结合起来,以利于国学教育的长远发展。4.要合理扬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的积极地教育作用。5.切忌国学教育的功利化、商业化,坚持发扬陶冶性灵、丰富精神世界、培塑高洁灵魂、提高人生幸福感的作用。6.切忌跟风作秀,切忌追求国学教育的“虚假繁荣”。
国学教育是一项全民工程。国学教育不应该是一时的热潮,而是一项长期、伟大的事业。省教育厅成立了国学教育委员会、国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和相应的组织,这将极大地推动我省的国学教育工程,我们要借此东风,加速国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贡献。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国学与淑女
淑女气质和风范的涵义绝对不等同于中国传统意义的礼教名词,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女人在仪表、谈吐、举止、思维上和行为习惯上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魅力,真正表现出女人纯洁、温柔、真挚的人格魅力的方面。
中国传统礼教思想束缚下的淑女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它抹煞了女人应有的魅力和价值。我们今天所提倡做的淑女是在传统美德基础上又不失现代社会价值的淑女,是新文明、新文化、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新女性。提倡做淑女,总比提倡做“野蛮女友”、“作女”好。这并不意味着复古倒退,不合时宜,束缚个性,而是使女人更具有个性、魅力和品位,恢复女性的本来面目。
淑女首先在气质上要体现优雅。
淑女也是明清时期嫔妃等级中宫人的一个等级。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个个兰心蕙质,才艺过人。其中,又以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最具代表性。林妹妹既是“作女”的代表,又是“淑女”的形象。对于黛玉而言,其贤淑的一面,表现的是优雅。如果优雅女人能被冠以“黛玉”的称呼,这说明她首先是一个比较有女人味的女人。
黛玉,艺术化、忧郁、喜欢阅读和写作,她才貌出众,高人一等,对爱情有着异常执著的追求;柔弱多病,先天不足,行动辄如弱柳扶风;黛玉守贞,奉守“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信条。
“黛色之玉”,“愁凝歌黛欲生烟”,“花飞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个满口诗香、崇尚经典阅读、手执罗帕轻掩淡唇的如烟女子,引得多少代人怜香惜玉、叹息垂泪。她的忧郁、唯美和经典,她冷冷的淡淡的爱与哀愁,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始淑女的形象。她外表柔弱,内心却充满睿智。她生活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大观园中,追求雅致情趣和孑然处之,她的灵魂,是敏感、聪明、忧郁的综合体。
 林黛玉是一个天真率直、喜欢浪漫、崇尚自由的女人。在那种“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偷偷地看《西厢记》,并且达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程度。《西厢记》中的经典台词她常会脱口而出,确实有点过人的才华。
淑女应像黛玉一样是个感情丰富的女人。在心爱的男人面前,内心保持着最柔软的不可触摸的疼痛,保持着善良而多情的心灵,有着所有女人对爱情的渴望。
她们时而情感流溢,时而娇羞万千;时而如水温柔,时而天真可爱;时而风趣盎然,浑身散发着女孩的清纯气息。
当然也会因落寞而难过,也会因感动而掉泪。更要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出现,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美丽。
黛玉虽得贾母宠爱,但过分纤细的敏感提醒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怕被人耻笑了去。为了保证自己的“身子是干净的”,为了“出淤泥而不染”,“质本洁来还洁去”,就连死了,她还是想着要离开——“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黛玉是水做的骨肉,内心敏感、情感脆弱。生命的易逝,人情的冷暖,使她深邃的眸子中满含忧世之伤。她与宝玉感情上的挫折,更是让她痛煞心肺,每日相伴的诗书琴画,春来春往,都会让她忧郁哀伤。
当“黛玉葬花”的纤弱身影出现在大观园中,她那多愁善感的复杂情感,是把自己的遭遇联想其中,担心年华老去,她是在割舍一种情怀,一段岁月。 黛玉,是一个痴情的女人,这一点与淑女形象极其相似。但淑女绝不会在风花雪夜里快活地谈着一场绝望的爱情,因为现代淑女的爱情不再是惟一,她还有人生的另一半——事业。
黛玉确实是一个别有滋味的女人。她可以在你的面前经常地使一些小性子,把你的胃口吊得酸酸的,使你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但如果选择黛玉做典范是现代女性的一大错误,因为黛玉是传统淑女的典范,而不是现代淑女的典范。
淑女的最佳选择是:选择黛玉的优雅,保持黛玉守身如玉,“质本洁来还洁去。”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淑女的谈吐要真正做到优雅动人,在拥有永恒的微笑和磁性声音的同时,必须铭记与人谈话十忌和交谈中的避讳。&&
与人谈话十忌
1.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
2.忽略了使用概括的方法,使对方一时难以领会你的意图。
3.注意力分散,使别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
4.连续发问,让人觉得你过分热心和要求太高,以致难以应付。
5.对待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使人感到你忽略和轻视对方。
6.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言,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
7.避实就虚,含而不露,让人迷惑不解。
8.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细枝末节,使人厌倦,感到窘迫。
9.当别人对某话题兴趣不减之时,你却感到不耐烦,立即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
10.将正确的观点、中肯的劝告佯称为是错误的和不适当的,使对方怀疑你话中有戏弄之意。 交谈中的避讳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凡人皆有长处,也难免有短处。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往往不愿别人触及自己的某些缺点、隐私、不愉快事等。因此,在人际关系中,讲话人须讲求避讳。对谈话对象涉及到一些敏感的、特殊的事情时,应多为对方着想。
1.生理上的缺陷。说话时都要避开人的生理缺陷,不得已采取间接表达方式。如对跛脚人应客气说:“你腿不方便,请先坐下。”
2.家庭不幸。像亲属死亡、夫妻离异等。如果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不宜唐突说起。
3.人事的短处。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不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都是不希望他人触及的敏感点。
4.入乡随俗。“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对于社交成败至关重要。
身为淑女不要觉得你天生就招人喜欢,跟别人说话,注意避讳,其实是理解人、尊重人、讲文明、有修养的表现。如果能尽量避免不愉快产生,人人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淑女优雅动人的谈吐,会有助于社交,有助于体现淑女的个性美,会为她的美丽平添几分姿色
淑女如果没有了大气,魅力就变成了俗气,贤淑通达就无从说起了。大气的淑女可以略施粉黛,也可以素面朝天;可以华衣美食,也可以箪食瓢浆;可以安居广厦,也可以寄居茅舍;可以颐指千军,也可以举案齐眉。
在生活中,天然大气息会在一些女人身上显示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浑然与天地一体,流露无限生机。 大气者在于识大体。识大体就是不以一己之好恶评论世事,而是以包容之心善待众生。有此美德之女人于乖巧伶俐之外,又平添一种雍容典雅、从容不迫的风韵,爽如清风,皎似明月。
大气表现在穿衣戴帽,也见诸于举手投足,更流露于眉宇和谈吐之间。
淑女如果能在享受每一鲜活瞬间的同时,锻造自己那经霜不凋、生死不渝的大气品性,那么,天地间不只是多了一道亮丽的美景,而是又多了一位人伦楷模。这样的楷模越多,世风日上的可能性就越大,淑女的品位也就越高尚纯粹,令人赞叹不已。
大气首先要学会宽容,允许他人不同生活理念的存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间万象,本来就没有对与错的绝对概念。也许身边的朋友通过嫁人从而衣食无忧,而你偏偏坚信女人要自立自强,不能成为男人的附属物。这本该是人生观念的差别所在,你不会因此而鄙视她、唾弃她吧?
智慧的淑女不会这样,她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首先要考虑这样做是否伤害别人,怎样才不失淑女通达的本色。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方式,也许殊途同归,最终大家共同达到一个目的。
淑女不是格格不入、自命清高,而是能够包容他人,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也能认可不同人的生活方式。 大气还要表现为热情。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写道:“人要是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大诗人S?乌尔曼也说过:“年年岁岁只在你的额上留下皱纹,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热情,你的心灵就将布满皱纹了。”
淑女有了热情,就会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就能真诚地宽容别人,就能充分利用余暇来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能有心情锤炼本该贤淑的一面。
淑女的热情,会让你变得心胸宽广,抛弃怨恨;会让你变得轻松愉快,甚至忘记病痛,当然还将清除心灵上的杂草。
现代淑女的性格应是内柔外刚、刚柔相济,在柔情似水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坚强的心。她们不再是传统淑女的软弱,也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女强人。
现代淑女深深懂得,刻意追求的强悍,与女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反差太大,是毫无韧性的坚硬。
因此,现代淑女用最温柔的方式换取最优厚的待遇。而且,她们从不抛弃生活与爱情,而是理性地去爱,充分享受爱情的甜蜜;她们真诚地去生活,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作为时髦词汇的淑女是指&假小子&或&女强人&的反面。中国的淑女与西方的lady虽然各自继承了迥然不同的传统,但是,两者之间本来就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在这个日益国际化的当代社会中,它们竟殊途同归,代替它们的两个词汇也互为对译。
中国淑女面对的是君子,西洋lady而对的是绅士,在绅士的观念中,永远&lady first。lady作为主流社会的弱者形象受到特殊的关爱与呵护。在紧身胸衣与裙撑盛行的时代,教养良好的淑女都懂得如何在适当的时候昏晕过去,让身边的绅士英雄有用武之地。淑女在女性范畴中是校使者,在男性范畴中则须扮演弱者。这其中的分寸便是作淑女的要领了。
现代淑女不必工于女红,不必笑不露齿,但她们仍然应该是娴静温柔优雅的,是举上形体中矩中规的。淑女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范。百余年的妇女解放运动使女性逐渐地远离淑女精神。20世纪60年代的青年反传统运动以及由此衍生的&超短风貌&,给淑女偶像以重重一击;80年代穿着宽宽垫肩的西装套裙的白领女性,以其强悍而具有同样的破坏性。直至90年代潮流改向,人们怀念昔日的女性,时装界重新树起的女性主义其实应该叫作淑女主义。
人在社会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当代社会给了女性前所未有的选择。当代淑女更注重的是外表,是形象,假如女强人穿上淑女装就成了淑女。世纪末淑女形象可以用简约主义的或新浪漫主义风格的时装来妆扮。女性们扮成淑女时软语娇笑莲步轻移,小口啜饮料,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换上牛仔短裤去跳迪斯科,或穿西装去打天下赚世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千年前,我们最早的文学开篇就是对淑女的赞美。
尽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但总起来看,无论哪个时代的淑女都必须具备美善的品质,这个总要求是没有改变的。唐代的女人以肥胖为美,宋以后,风尚逐渐把女人引导到以人工摧残的小脚为美,虽然社会对女人的外表在审美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畸变,但对她们内在品质的要求,却总是大体一致的。
从现代社会来看,生活瞬息万变,时尚日新月异,许多观念也竞相更新,可我敢断言,人们对淑女的认识并没有变到哪里去。
最近有媒体介绍说,英国人心中的淑女标准很重要的一条是注意修养,举止有仪。并举“秘书族”的淑女为例,说她们大多出身名校,忠于职守,默默工作,礼貌文雅,生活简朴,却没有飞黄腾达的升迁之心,对同事不说三道四,对上司不巧言令色。
淑女,是极其珍贵的矿物质与后天精心雕琢的结晶,对于更多的男子来说,只能是一种内心的向往。
该帖已经同步到记事狗微博
欢迎您再次来到 123国学网。或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风铃更容易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