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哥大商学院 硕士读master是种什么体验

明德立人服务项目
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发表时间:|发布者:明德立人|查看: 次
明德立人提示:美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最终肯定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它经历了长达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有每天图书馆背单词的寂寞背影,有一战,二战的烦躁情绪,有收到dream school拒绝的懊恼心情,很多很多的苦涩汇聚了一条并不宽广的路.但是更多的,是怀揣了美国梦的希望的喜悦与期待,对未来幻想的美好憧憬,收到心仪Offer那一刻的尘埃落定.既然选择了前方,就要风雨兼程,哪怕前方泥路崎岖,困难重重。
(Columbia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属于常春藤盟校,是协会创始成员。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5所大学之一,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毕业于该校。历史上,哥大的著名校友还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二十位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二十九位美国州长、三十四位国家元首等等。哥伦比亚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院、商学院、新闻学院等,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据统计,有10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校友44名)曾在哥大工作或学习过,位列世界第二。哥大在2017年US News排名中位列第5。2017 《华尔街日报》/《泰晤士高等》美国大学排名,哥大名列第3。
那么,在这样一所世界名校习、生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明德立人小编和大家分享知乎上一欧、朱英楠两位校友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的学习体验,排队坐好。(本文转自知乎,原文标题:在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1、城市对于大学有不可磨灭的印记
纽约的伟大成就了哥大的伟大,一个大学必然是一个城市的高层精神建筑,这个行为逻辑很简单很粗暴:如果你是一名对冲基金经理或者著名导演,你会选择家庭范围内的最好的大学送你的小孩去学习跟你相似的专业。那么在1990以前,美国最有财富和知识的一批人还是多数聚集在纽约以及东北部,所以给纽约、波士顿、宾州的学校带来了大量的生源,常青藤也是聚集在这一片区居多。有人说纽约只有,这非常不对,纽约远远不只是的城市,那是香港的经济定位;纽约是欧亚进入美国的第一大港,从经济形成的原理来讲,一个continental级别的港口,经济要素肯定包括了贸易、制造、餐饮等基础行业,进而必然形成强势的零售、地产,大量的财富积累不可避免导致了金融、咨询、设计、等的昌盛。如果你在纽约只接触到一个圈子,那么只是说明你没有用好生活中的2nd degree connection罢了。因此哥大毕业典礼上,在家长的方阵中,摄像机扫过的瞬间,你可以找到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导演、演员,这就是他们送小孩来读书的地方。
2、学生面貌、流行文化
Gossip girl是严重的误导。虽然哥大有很多富豪子弟,但是大多数非常低调,很多同学家里很有背景,比如家里是著名的私募基金,或者西班牙王室,但是顶多只有看见他们穿成比较decent的preppy style。哥大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讲究preppy的装扮,Ralph Lauren, J Crew, Brooks Brothers是首等受欢迎的品牌。Preppy的穿着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和商业课题,这个行为下的消费者对于几个特殊的品牌有很强的偏好。穿学校球衣的人也非常多,哥大的篮球队在美国大学的排名不错,橄榄球队是常年垫底的,去哥大就不要穿football的衣服和帽子了。
3、各种意识形态冲突
哥大的意识形态多样化,非常自由,主要是按照学院划分。由于金融业的过分强势,几乎工学院、院的很多专业学生都想进入华尔街,商学院就不必多说,处于哥大校园的中轴线位置,占领了最好的图书馆。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排名非常靠前,风气比较务实,所谓的务实就是,大家都在图书馆里面投简历和谈论工作,学术在这里不是最受推崇的。人文类学科的学生则相反,高举人文关怀的旗帜,在2012年底的时候,公然在学校广场上围成圆圈反对华尔街;然后对面就有西装笔挺的商学院学生走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冲突。
虽然没有出现LSE或者Chicago那样的学派,但是哥大的一直非常强势,或许是太兼容并包让这个学校的学术无法统一成一个派系。学校几大诺贝尔台柱Joseph Stiglitz,Ned Phelps,Jeff Sachs都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研究。Stiglitz研究宏观已经到了学界泰斗的地步,现在也还在哥大讲课;Ned Phelps有很多微观的理论;Jeff Sachs则在SIPA下面的一个类似于研究院的机构从社会学的角度开始创新性的研究。此外,工程系虽然没有特别大红大紫,但是近年来随着前任市长Michael Bloomberg的强力打造,利用纽约市的media industry强大的保证,在新媒体所属的细分领域有快速的提升,目标是赶超硅谷。
朱英楠David
哥大四年,说两句亲身体验。
先科普一下其他答案纠结的哥大的4个本科学院:
&CC(录取率6%左右,多人申请)认为自己才是哥大最orthodox的学生,也就是另一答题中有资格说自己是HYP之后排名第四的本科学府;
&SEAS(录取率7%左右,多人申请)排名不如CC,但也是不错的学院,而且跟CC的学生统一orientation、一起住宿舍、统一所有校园活动,所以除了上课很少在一起之外,CC和SEAS的学生们基本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尤其是大一(必须住校园墙内临近的5栋宿舍),所以两个学校之间的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另外,SEAS这几年越来越难进,从我入学时(2007年)的19%录取率降到了2015年的7%;
&GS(录取率32%左右,多人申请,另有多个joint-degree programs)是一个&提供传统的本科教育给非传统学生&的学院(如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直接读本科,或在本科期间中断过一段时间回到学校继续的学生),不住CC/SEAS的宿舍,也很少在课外一起social(毕竟年龄不一样),所以基本上感觉不太像同一个学校的小伙伴;
&Barnard(录取率25%左右,多人申请)跟哥大的关系可能连Barnard校长自己都很难解释清楚。不同校园、不同宿舍,但经常和CC/SEAS一起social,所以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但申请渠道完全分开,是所有哥大学院当中最纠结的。
哥伦比亚大学简史
聊体验之前,先说说没什么人了解的哥大历史。哥大创立于1754年,在大不列颠帝国国王乔治二世的皇家特许下成立,因此哥大的原名叫做&King's College&(国王学院),是纽约州成立的第一所大学、全美第五所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前创立的9大殖民学府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后,为了与皇室撇清关系,哥大改名为&Columbia College&(哥伦比亚学院)。&哥伦比亚&一词源于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是一个在独立战争后十分受欢迎的名词,象征着北美大陆新世界的独立。后来,哥伦比亚学院于1896年更名为&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同时也由位于纽约中城区Madison大道的原址迁移到Morningside Heights的新址。
申请一所学校最大的原因当然包括校友的去向,因为衡量一所学校的终极指标不是排名、教授、课程、资金,而是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
在过去262年里,哥大共培育了3位美国总统、26位国家元首、9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123位普利茨奖获得者。另有39为非校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哥大有关联,多为哥大教授或研究人员。
我本科学的经济学,所以也一直比较关注金融行业的知名校友。除了以上耳熟能详的两位罗斯福总统、巴菲特、奥巴马,哥大在金融界知名的校友还包括前高盛董事长Stephen Friedman(Law'42)、前花旗银行CEO Vikram Pandit(SEAS-BS'76、MS'77;Business-MBA'80、PhD'86)、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 James Gorman (Business'87)、KKR创始人Henry Kravis (Business'69) 等。&奶茶妹妹&章泽天赴美交换的女子学院巴纳德学院 (Barnard College,哥大隶属学院,稍后详解) 的校友更包括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的太太Laura Blankfein (BC'75),而巴纳德学院校长Debora Spar也自2011年起任高盛董事会董事。
哥大知名的中国校友还包括胡适 (PhD-1917)、徐志摩(未毕业)、杨澜(SIPA'96)、李开复(SEAS'83) 等。
从上面这些杰出校友的毕业院校中不难看出,尽管哥大在人们眼中可能是一个整体,但其实哥大校内各学院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在专业领域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今天的哥大共有20所学院,包括3个直属本科学院(Columbia College【CC】,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SEAS】, 和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GS】)和1个隶属本科学院(Barnard College【BC】)。哥大下属的各学院另与全球许多学校设立了各种joint programs,包括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America和Julliard音乐学院等。
我的本科毕业于Columbia College,也在这里着重分享一些在Columbia College读书的体验。
哥大本科教育的核心:立三观的Core Curriculum
作为哥大创始学院的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简称&CC&)2015届的录取率仅有6.4%,在常春藤里排第二,仅次于(Harvard College)的6.2%。而CC的本科教育中最著名的就是近百年历史的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也是哥大最为引以为豪的综合教育体系。作为通识教育的典范,哥大的核心课程涵盖了文学、哲学、音乐、艺术、写作、科学、第二语言、体育锻炼等领域的全方位知识体系。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最早源自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提出一系列作为一个&自由公民&应该接受的全面教育体系,后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演变,直至近代的欧美教育体系中。今天,通识教育在欧美盛行,其目的旨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哥大的核心课程中最重要的有两门课,分别是Literature Humanities (简称&Lit Hum&,文学人文学) 和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也简称为&CC&,当代文明基础)。其它核心课程均在一个学期内修完,这两门课需要上两个学期,而且均是20人的小班教学。
CC的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不久,便会收到一本邮寄过来的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这是让每个CC学生自豪的一本书,证明自己是Columbia College而不是其他学院的。
虽然我在高中时期也读过莎士比亚、乔治&奥威尔、马克&吐温等作品,但真正接触西方古代文学经典还是在大一的Lit Hum上。从公元前1200年的《伊利亚特》到公元后1927年出版的《To the Lighthouse》,这门课绝对是对西方社会文化源头的最好入门。
Lit Hum里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有柏拉图的《The Symposium》和希罗多德(Herodotus)的《The Histories》。前者定义了&爱&,而后者定义了&幸福&(具体的展开说篇幅太长,有兴趣探讨的可以另起问答)。和许多核心课程当中的哲学论点一样,这些可能毕业后再也难打开的书籍奠定了许多CC学生的三观。
其实文学还算相对易读,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里西方哲学才真正进入到核心课程体系中最富有挑战的领域。
如果说Lit Hum中的文学作品打开了对人类历史理解的一扇门,当代人文基础这门课的文献才真正从根基上解析了人类是如何通过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元素,从一批简单的高智商哺乳动物,逐步建设起史无前例的人类社会(最近在读《人类简史》,所以对之前CC读过的东西多了几分感触)。从帕拉图的&洞穴之喻&探索什么是启迪、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探索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到亚当斯密眼中理性利己的人类所营造的繁荣社会、康德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结合,这门课上所引发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甩开了所有其他课程好几十条街。
哥大核心课程的内容也会与时俱进,比如为应对全球化发展所添加的《古兰经》和Global Core(全球核心课程,即非源于西方文化的文学、哲学课程)。但与此同时,核心课程仍然有非常古板和倔强一面,比如哥大著名的Swim Test(游泳,在校内泳池里来回两趟即可),如果不能通过,即使所有学分都修够了也无法毕业。《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Mortimer Adler就曾因为没能完成游泳而拿不到学士学位,直到60年后哥大给他补发荣誉学位。
哥大校内:自由、多元和PC
和其他藤校一样,课程仅仅是本科教育的一小部分,校园活动占据了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本科期间,我参加过学生会、兄弟会,当过街舞社社长,创建过阿卡贝拉合唱团,休过学、创过业,还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
最高峰的时候,一周每晚的会都能排到十一二点。很多美本的学生会有类似的calendar,其实大部分over-achiever无论上什么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地满满的,所以不足为奇,也不算是哥大的什么特色,除了有很多活动是跟&纽约市&相关的罢了(比如在纽约Asia Society的活动、去MET博物馆参观、参加JP Morgan纽约总部的networking event等)。
而对于哥大校园文化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在于进出这所大学的人。因为坐拥纽约市的地理优势,哥大校长Bollinger早在2003年就创办了一个World Leaders Forum(全球领袖论坛),每年邀请像克林顿、普京这种级别的世界领袖来校内对话。而我对哥大校园文化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正是我刚入学时,伊朗总统Ahmadinejad (内贾德) 应邀参加World Leaders Forum的那一次。
2007年9月,伊朗总统Ahmadinejad应邀来到哥大。美伊关系彼时异常紧张,因为Ahmadinejad否认Holocaust (犹太人大屠杀)、高调反对同性恋,甚至认为911事件乃是美国政府自导自演。
从媒体、政客到哥大教授和学生们,都对邀请Ahmadinejad大加挞伐。但Bollinger校长是研究美国宪法的权威学者,这次邀请也正是要体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精神。最后,Ahmadinejad如期而至,全校沸腾了,上千名学生坐在校园草坪上观看对话直播。尽管在对话过程当中,校长在言辞上丝毫没有客气,不断质问Ahmadinejad有关人权、政治方面的问题,但整个过程除了口头交锋之外别无干戈,非常顺利,即便是反对者们也都通过和平抗议表示对于言论自由的尊重。
而这仅仅是哥大作为一所世界级学府所必备的自由和多元氛围的冰山一角。
哥大本科生里只有39%的白人,其余全部是非裔美国人、拉丁裔人、亚洲人等少数民族,更有近20%的国际生,分别来自60多个国家。毫不夸张地说,哥大是纽约这个种族大熔炉的缩影,而这种多元文化和自由、包容的校风早已深入骨髓。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哥大便是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历史阵地,在女权运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天,哥大最具前瞻性的政治问题包括LGBTQ人群的平等待遇、合法婚恋,如何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降低第三世界国家贫困人口等。哥大学生的多元背景、教育体系、以及对于社会话题的开放包容,都充分地将每一位走出哥大校园的CC学子培养成为可以在任何国家、任何领域发展的世界公民。
由于这样多元、自由的环境,使得与弱势群体相关的敏感话题和言论都更被崇尚以中立的方式呈现。在西方,这种言论表达方式被称为&PC&(&Political Correct&或&政治正确&)。
今天对于&政治正确&一词也有很多负面评论,因为过分强调PC其实会降低沟通效率,也可能因无法自由表达偏见而使偏见加深。但相比不顾政治正确、互相伤害和诋毁的环境,拥有一定政治包容的中立言论才能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权利,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团结和融合。
哥大校外:The Empire State
无论是教育体系还是校园生活,对于在哥大整体读书体验影响最大的可能仍然是她的地理位置:纽约市。哥大的全名其实并不是Columbia University,而是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可以说,纽约是大部分人申请哥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哥大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碾压其他藤校的巨大优势。
纽约是一个典型经过周密规划的方形矩阵城市,哥大位于114街,在曼哈顿北部,距离闹市区也就20分钟地铁。
哥大本科基本上周五都没有课,因此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Thursday is the new Friday&,社交活动从周四晚上就会开始,而一到周五,大批的学生就会坐1号地铁往南20分钟到中城区(Mid-town)看百老汇歌剧、去MET(大都会博物馆)和MoMa(现代艺术馆)看最新的展览、去Governor&s Island骑脚踏车。
还有些较早步入职场的人,会利用课外时间去华尔街投行、Madison Ave的广告公司(《广告狂人》的故事发源地)、第五大道的Fashion House实习。
纽约的繁华、多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赋予了哥大学生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但也同时稀释了原本属于学术、社交、校园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很多人认为哥大在藤校中是一个人际关系相对冰冷的地方,因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并不会像其他藤校学生一样对学校本身有着过多的归属感和依赖性。
在这一点上,哥大倒是充分体现了&纽约人&我行我素的个性。自信的眼神、高冷的步伐、不耐烦的语气,都是纽约人的特征。在纽约,地铁上经常会留出空位,因为站着更能够显示出他们的个性和主见。无论是华尔街还是时代广场、报摊大叔还是餐厅服务生,大部分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独立自主的,这也让许多无法独立的人难以适应。
我见过被父母一路呵护长大的学生,来到哥大后因为诱惑太多,整晚在外饮酒社交,无法很好地安排作息时间,结果一学期挂掉好几门课。我也见过和我同一年毕业的校友,平时不怎么去上课,也很少在图书馆里看到,每天参加很多社交活动,但最后拿着4.0的GPA直接考上法学院读JD。
可以看出,哥大读书的体验跟纽约这座拥有&宇宙中心&之称的国际大都市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整个曼哈顿都是哥大的校园。这里的文化、生活、娱乐、社交、职业&&全人类在此刻所拥有最好的一切,都触手可及。
点击了解&&&
相关阅读推荐
点击查看:&&&&留学&&&&&&
更多资讯、活动讲座,请关注微信 明德立人&MiddleburyEdu&
◇小组服务N+1 &◇海外学长辅导 &◇录取委员把关 &◇美国本土机构
预约咨询热线:400-888-4251 & & &&点击
明德立人优势
专注 小而精的定制留学 五对一VIP计划
专业 海外名校学长指导 同专业精准服务
专一 英美留学十年深耕 近一千成功案例
精英 精英团队护航精英学子
精准 精准定位打造逆袭奇迹
精通 精通录取规则流程透明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B座715
400-888-4251
010- / 010-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联系我们
明德立人是一家专注于、口碑居首位的服务机构。提供、、等申请服务。第三方登录: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寒期课程体验
深圳新闻网讯 商科向来是留学生留学的首选,而在世界顶尖商学院学习更能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搭建完美的桥梁。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优越的地域优势使其与华尔街搭建了独特的金融桥梁,是世界著名的顶尖商学院之一。据启德深圳美国教育主管张甜甜介绍,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美国顶...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麦克拉思最新出版的《竞争优势的终结》一书中,麦克拉思详细阐述了 “核心竞争力”的迷思。她的研究表明:1)所有的优势都是暂时的,不可维持;2)能追求的是新业态下的短暂优势;3)业态风水轮转,保持期权一样的变“态”能力很重要;4)灵活转型、业态切换能力是王道。
  她同时还指...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是“常青藤联盟“”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商学院,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商学院。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的哥伦比亚大学晨边高地校区(Morningside Campus),被誉为全球入学难度最大的顶尖商学院之一。
哥伦比亚...
  哥大商学院PK长江商学院:想进没那么轻易
  往年,长江商学院因促成了一段段大佬和女艺人的姻缘而走红网络,成为与蓝翔技校齐名的“神奇学府”,顿时让一票婚恋网站成了浮云。无独占偶,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进修的京东CEO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也在美国碰到了人生的第二春,和奶茶MM章泽天开始了热恋。这使外界纷纷猜测,哥大...
  托普仕留学
  微信号 tops-01
  虽然美国以外也有很多著名的商学院,但美国的MBA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是有绝对优势的。很多人都知道MBA的排名很重要,因为学校在乎,学生在乎,招聘公司也在乎。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与自己的利益切身相关。对MBA进行排名的机构也很多,虽然标准不同,结果却大相径庭。
  美国人选择商学院,看重什么?
  首先,美国学生多半比较现实,有多厚钱包就读多贵的学校。为了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学校的奖学金放弃耶鲁、达特茅斯塔克、哈佛、哥伦比亚的美国人绝不是稀有动物。原因也很简单,top40的学校对于真正的美国牛人来说就业机会的差别可以通过个人关系网弥补。
  第二,大家会选择真正适合自...
苹果watch发布前景不看好 被质疑欠缺实际功能
10:23:00  来源:环球网 查看:6633次
本文摘要:
苹果公司于北京时间10日凌晨1时在旧金山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智能手表AppleWatch的详细规格及发售详情,苹果欲借助售价过万元的豪华版打入奢侈品市场,不过...
  他们说坏事如泥巴,沾身洗不清。当某人或某个组织受到诋毁时,人们总会念念不忘。但这对商学院重要吗?如果重要的话,商学院怎么应对?学生和校友应该关心这些事情吗?
  在最近几年,这些问题很可能已经成为数家知名商学院办公室里的话题。
  今年1月,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
网易教育讯 英国《金融时报》于1月28日公布了2013年全球MBA排行。中国有7所大学的MBA入选,分别为大陆三所,香港三所。其中香港科技大学MBA名列第8,中欧商学院排名第15,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27,香港大学第31,霍特国际商学院排名第57位(美/英/中/阿联酋合办项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排名第66,复旦大学管理学...
陈明哲,现任美国维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座教授、国际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暨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终身院士,是全球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动态竞争理论创始人。陈教授于1976年自国立台北大学(前身为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企业管理学系毕业,1...让安迪年薪百万的哥大商学院、投行究竟有多难进?
10秒速览1、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录取概况2、投行*你知道投行是做什么的吗?*顶级投行的门槛究竟有多高?3、申请名校商院、应聘投行需要怎样的商科实习?4、名校名企商科实习推荐时隔一年《欢乐颂》22楼五美终于重聚啦你发现没除了樊胜美是HR,其余四美都学的商科安迪是投资公司高管关雎尔是金融专业的外企实习生曲筱绡留学时学的是商科邱莹莹的几份工作也与市场营销相关在其他小姑娘还在一个房子里合租时,安迪已经年薪百万了。这么金光闪闪的经济实力,来自于她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和她所选择的行业——投行。那哥大商学院、投行究竟有多难进呢?我们有机会拿到哥大商学院、投行offer吗?1哥伦比亚商学院先用知名院友镇镇楼↓“股神”巴菲特!“欧元之父”蒙代尔!!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费尔普斯!!!&&&身边都是大牛,真是想碌碌无为都难啊……&学校简介哥伦比亚大学是全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哥伦比亚商学院(CBS)被誉为全球入学难度最大的商学院之一。哥大商学院位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与华尔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2016年USNEW排名中,哥大商学院排名全美第8。&学位项目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开设有以下三个学位项目:①工商管理硕士(MBA)②MS项目市场营销(Marketing)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领导力(Leadership)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③PhD项目&录取比率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项目录取人数较少,录取比例约为5%。项目的课程难度较大,需要同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录取数据平均GPA:3.8&平均GMAT:720申请者的平均年龄为23岁平均TOEFL:110,相当于雅思8.02投行从哥大商学院毕业会获得高昂薪酬,这是一定的~以《欢乐颂》中安迪举例,作为投资高管,她的年薪高达7位数。就投行方面,哥大商学院的投行咨询专业也很强。摩根士丹利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把投行校友招聘的核心学校缩减为两所:哥大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两所顶级商学院校在投行金融圈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你知道投行是做什么的吗?投行是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corporate finance)的简称,是所有打工行业中工资最高的职业之一。不要把投行理解为做投资的银行,投行其实是一种金融中介,帮助拥有资金和需要资金的人搭建桥梁,从中抽取佣金。全球顶尖大型投行包括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花旗、巴克莱、瑞银、瑞信、德意志银行。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投行,就意味着:高起点、高薪水、高社会地位。&顶级投行的门槛究竟有多高?那么,进投行到底有多难?来看看以下的数据资料:每年暑假,摩根士丹利暑期项目提供的分析师和助理岗位都会收到大约90000份申请,但录取率不到2%;高盛的录取率同样低的可怜,录取率2.06%。相比之下,哈佛5.9%的录取率就算很高了。看来,要想获得华尔街的实习门票,比上哈佛还要难啊。3申请名校商学院,应聘投行究竟需要怎样的商科实习经验?高含金量的商科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有几个维度可供参考①是否有高强度的训练,让你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②是否有高水平的导师让你接触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③最后,你需要确保是否有正规的证书及推荐信。对于广大准留学生来说,利用假期去美国、香港、新加坡参加实训,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请你也一定要高效利用假期,进入世界级金融机构实习,与顶级业内导师面对面交谈!4名校名企商科实习推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课程华尔街—硅谷实训项目&香港世界500强企业香港研习项目&新加坡新加坡管理大学财会项目5了解更多实训项目详情大脑有时候会欺骗你但实习经历可不会说谎!别在假期停下提升自己的脚步你的申请才会更加顺利!长按扫码,了解更多实训项目详情*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微信公众账号后台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哥大商学院 推荐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