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家的小孩买许多学习资料却不写

梦见结婚却不知道新郎是谁,预示着新的事物的出现,应当积极勇敢的面对,不要老以一种敌对的太多开始,应该主动接纳,改变现在阶段这种状态。梦见结婚却不知道新郎是谁,心里原因造成梦境的出现。结婚的压力太大,而自己却没有挑选好新郎,迫于社会、父母、以及亲戚朋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结婚却不知道新郎是谁,性格原因造成梦境的出现。文静、单纯、不喜欢变动的你,对于结婚有些害怕。
更多解梦请关注大师微信号》》》jiemeng_2280com
08-2307-2410-1812-0209-2302-2603-1907-1111-0106-21&p&全文约8.4k字。篇幅很长,但它值得你停下来读一读,也许你的思维方式会就此改变。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p&&br&&p&这是喵关于学习策略的第四篇文章。在第一篇中,喵给出了适用不同情况的最优记笔记方法,并介绍了如何构建专业课的知识体系&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高效学习方法? - 知乎&/a&;第二篇讲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及时获得学习中的正反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一种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 知乎&/a&;第三篇讲了如何克服困难,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欢、觉得困难但又不得做的学习任务&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欢的工作/学习任务? - 知乎&/a&。这一次我们来系统地谈一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p&&p&&br&&/p&&p&本篇内容的主要参考的是我在 “拆书训练营”课程的过程中记录的学习笔记,经过整理、总结得到的,加入了一部分个人见解。因为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分享给大家。&br&&/p&&p&&br&&/p&&br&&p&&b&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b&&/p&&br&&p&首先,我们来区分两种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p&&br&&p&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属于第二种学习的范畴。&/p&&br&&p&“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p&&br&&img src=&/v2-783eca9efeb49b3cfc4fc695269fea5e_b.pn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v2-783eca9efeb49b3cfc4fc695269fea5e_r.png&&&br&&p&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就要从提高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行合一。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是学习某种技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p&&br&&p&&b&这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学习的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给出了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第四个部分是个人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两种不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b&&/p&&br&&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br&&br&&ol&&li&&b& 内化和应用知识&/b&&/li&&/ol&&br&&p&《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一种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3张便签来帮助实现“内化与应用知识”的方法:&/p&&img src=&/v2-3715adc8efb_b.png& data-rawwidth=&1206&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6& data-original=&/v2-3715adc8efb_r.png&&&br&&p&前几天收到一个小朋友的私信,满满的都是委屈:“小姐姐我听了你的建议去读了《学习之道》,但是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呀。里面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但我还是学习不好。” &/p&&br&&p&“XXX我早就知道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b&人们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已经知道的内容去匹配它,用“已知”去附会“新知”,于是就以为自己看透了、读懂了。&/b&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它来源于在学校中学习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习惯:总是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用过去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没有错,我在之前写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第一篇也提到了“通过联系新课程与旧课程,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用已经掌握的公式推导得到教材给出的新公式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这个推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从旧知指向新知的箭头。&/p&&br&&p&&b&附会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止步于附会。&/b&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同之处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而找到不同之处,则需要你去思考。好的学习者则会追问,这个信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内容细节的差别在哪儿?适用条件有没有差别?对细微的知识有多敏锐,就体现了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p&&br&&p&市面上常见的提升人际关系与执行力的畅销书,比如卡内基《人性的弱点》,比如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人说前者是“提升人际关系的圣经”,也有人说它“讲得是谁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所以根本没用”;有人说后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有人说它“老生常谈,名不副实”。&/p&&br&&p&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论呢?除去个人理解能力不同的因素,第二种人显然更多地附会旧知。提出新的理论的人少之又少,但同类的书中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老生常谈”进行了“生动演绎”——你本来就听说过的道理,一直不知道怎样实践,它告诉你怎样把这些道理用在生活中。这是的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值得我们去花钱花时间在这本书上。&/p&&br&&blockquote&&b&具备内化和应用知识的一个表现,就是把附会的本能反应,升级为界定新知旧知二者边界的理性反应,从而能更深入、更敏锐、更清晰地理解新知,同时还加深了对旧知的认识。&/b&&/blockquote&&br&&p&我们回看上面的“便签法”。&b&在“重述信息”(I便签)这个步骤中,&/b&很多人会止步于附会旧知,或者干脆就直接摘抄了原文中的内容。就算你把书里的这一段背下来了,它也不是你自己的。“重述”的意义在于“理解”,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中的内容,是很难用自己的话表达的。&b&为了达到“内化与应用”的目的,可以在具体操作时将原文知识总结或加工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b&&/p&&br&&p&&b&在“回想经历”(A1便签)这个步骤中,切忌泛泛而谈。&/b&没有具体时间、具体事件的都是泛泛而谈。讲的是认知而非具体经验。为了让这个步骤执行性更强,可以参考这些要素:记录的事件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叙事体现了起因、经过、结果;原文或I便签的诸多要素有明确的对应。A1便签最关键的是经由新的知识点刺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思自己的经验,从而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获得个人成长。&/p&&br&&p&当你要规划A2时,先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在原书中很重要,但是对我自己不重要,不妨到此为止,去看后面的内容吧。当你真的决定要把书中的知识用在实际当中时,先定目标。&b&规划行动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行动,&/b&而不是对原文的摘抄,哪怕原书的建议给的非常具体,也不能算成自己的知识。&/p&&br&&p&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新年到来之际“表决心”:“新的一年,我要读100本书,我要瘦20斤,我要……”;总是喜欢在考试结束后发誓“下个学期我不能再这样颓废了,我要好好学习”,通常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过了三分钟热度就再也没碰过。因为这些目标都太远大了呀,大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才能完成它。当你打算执行“规划应用”(A2便签)步骤时,&b&先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Time-bound)目标(即目标遵循SMART原则)。&/b&然后问问自己:&b&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谁?在哪里?何时开始?是否在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或推动他人做到的吗?能测量做到的程度吗?&/b&&/p&&br&&p&只有对“规划应用”这个步骤的那些问题很清晰,才能提高对决心或感慨的辨识力。能够判别哪些决心泛滥的话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无法落地;哪些是确实可行脚踏实地的建议——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p&&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p&&b&2. 分析和整理信息&/b&&/p&&br&&p&分析和整理信息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信息远多过知识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流。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可能会今天看到“人际关系不好,是因为你不知道这几点”于是觉得人际关系最重要,明天发现“不懂得时间管理,你已经输在了起点”,后天又发现“情商才是你最大的短板”。有一些自媒体人和写手为了博取阅读量会刻意地偏激、夸大、煽情甚至误导。&/p&&br&&p&并非所有信息都是知识。二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知识的上下文主要显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如何避免盲从轻信,鉴别那些信息是对自己有益的呢?可以试着从以下8个方面入手:&/p&&br&&p&&b&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b&&/p&&blockquote&&b&前&/b&(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br&&br&&b&因&/b&(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行性吗?&br&&b&后&/b&(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br&&br&&b&果&/b&(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blockquote&&br&&p&&b&整理信息的关键是适用边界。&/b&&/p&&blockquote&&b&适&/b&(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事例?&br&&br&&b&用&/b&(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br&&b&边&/b&(旁敲侧击):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br&&br&&b&界&/b&(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blockquote&&br&&p&以几天前在知乎引起热议的《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为例来试着用上面的8个方面分析与整理这篇文章的内容吧。&i&&b&斜体字是栗子,不想看可以直接跳读到下一个部分。&/b&&/i&&/p&&br&&p&&i&——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i&&/p&&p&&i&——嗯我正在读大学,而咪蒙却支持休学,和我是有关系的。&/i&&/p&&p&&i&注意,这个地方如果判定的是“对我不重要”,可以直接关掉这篇文章了。如果认为不重要还继续看,接下来的每一分钟时间除了变成沉没成本以外,对你不会有任何好处。&/i&&/p&&br&&p&&i&——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i&&/p&&p&&i&——她的实习生学了不喜欢的专业,为了自己的“喜欢”休学了,作者支持而咪蒙认为“为了学习,你休学吧。”&/i&&/p&&br&&p&&i&——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i&&/p&&p&&i&——作者认为:①现在大学的很多课,太没营养了,浪费时间,也浪费生命。②人生最难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如果你找到了,就去做,不用管什么狗屁的世俗标准。③互联网时代,那些野生的人才,往往才是最有爆发力的。&/i&&/p&&br&&p&&i&——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 &/i&&/p&&p&&i&——对于假设1她举了一些个例来印证她的观点。请注意这里,她的样本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提出的,并没有提到人群中有多少的老师是“是极不走心的”,只是含糊地说“很多老师”,没有任何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的支持。而在我的认知里,四年间我上过的几十门课程中,如她所说的不足3人。对于假设2,作者没有论证。什么是自己喜欢的?怎样判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有标准可以参照吗?怎么样才算“找到了?” 这是一个没有根据的论点。对于假设3,有知友指出论据里“北大教授”说的话其实是哈佛一名教育学家说的,而且这名教育家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作者的论据与论点矛盾。&/i&&/p&&br&&p&&i&——还有其他可行性吗?&/i&&/p&&p&&i&——我可能在毕业之后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事业”,既拿到了文凭也实现了心愿;也可能在大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实现心愿”;也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喜欢”;也可能休学了,“喜欢”的事业失败了,一辈子也没有成为“成功人士”;也可能从明天起奋发图强成了一个学霸。&/i&&/p&&br&&p&&i&——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i&&/p&&p&&i&——依从作者的观点,我应该休学。可能的好的结果是我靠着在社会中磨练走向了人生巅峰,坏的结果是我可能拿不到学位证还一事无成。&/i&&/p&&br&&p&&i&——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i&&/p&&p&&i&——我可能维持现状,不好不坏地过完四年。不改变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i&&/p&&br&&p&&i&再考虑适用边界:&/i&&/p&&p&&i&——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事例?&/i&&/p&&p&&i&——有。作者自己就是个不支持她观点的事例,作者是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却支持实习生休学。&/i&&/p&&br&&p&&i&——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i&&/p&&p&&i&——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条件,如果我要去做这件事的话,首先要考虑休学成本。如果“喜欢的事”失败的话可能得重新高考,这个成本有点高。靠写字赚钱养活自己,万一我灵感枯竭了怎么办?如果读者不喜欢我写的东西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怎么办?我想去的传媒公司第一门槛是学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因素。&/i&&/p&&br&&p&&i&——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i&&/p&&p&&i&——有,“读书无用论”。其中的两种:一种是高学历的人给学历没那么高的人打工;另一种是读了很多书最后都忘了。观点一侧重的是“单一原因”导致“唯一结果”,事实上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观点二没有考虑到“结果是多样的”,即“不读书的话,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可能都会有所不同,而只看到了“忘记了”这一方面。&/i&&/p&&br&&p&&i&——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i&&/p&&p&&i&——角度不同。这篇文章的侧重于“理想”,上面的两个侧重于“原因和结果”。相反的信息如知乎问题“如何看待《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下前几位答主,侧重于道德、营销策略、经济水平等不同方面。&/i&&/p&&br&&p&&b&重要的不是信息是从哪里来的,重要的是无论拿到什么信息,我们可以去判别、加工信息的质量,可以给他补上上下文。&/b&你越能一针见血地问到这8个问题,就越能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p&&br&&p&&b&想要提升学习能力,就要在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b&&/p&&br&&p&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既包含“以知识为中心”也包含“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认为“都是别人的原因”: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不上心;成绩不好是因为老师水平不行讲得不好;和女朋友关系不好老吵架是因为她太作;和男朋友关系不好老冷战是因为他不够爱自己;和上司发生争执是因为他太变态……也许你说的这些理由都对,但是,学习还是不好;还是没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工作人际关系也一塌糊涂。而“反求诸己”的意思则是,从自己开始改变——就算不是自己的原因,但它对我很重要,我也应该做点什么来让它变得更好不是吗? &/p&&br&&p&&b&为什么大家在校的时候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离开学校几年之后就天差地别了呢?其实每一个人的特质和能力本来就差别很大,只不过在学校的时候你只看到了学习成绩,就误以为已经了解了他的全部。&/b&毕业1年之后,沟通能力和在错误中学习的能力带来的影响就会显现;毕业3年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能力、关系能力就会把差距拉大;毕业5年之后,拼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逻辑能力和影响力;毕业10年之后拼的是成就、幸福,而这些主要来自于在婚姻中不断成长的能力,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和激励他人的能力。&/p&&br&&p&&b&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但能力改变命运。对资产不多的年轻人来说,最优的投资要投资到自己的能力上。在所有具备的可控性要素中,只有能力的增长能带来指数增长的自我升值。&/b&&/p&&br&&p&而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p&&br&&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p&&b&3. 追问和反思经验&/b&&/p&&br&&p&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p&&br&&p&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是经验,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智慧。如果不加以明觉精察,不进行反思、总结,那经验就不可能变成智慧。&/p&&br&&p&大卫o库伯(David kolb) 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p&&img src=&/v2-1c34bdee379af43b1e504_b.pn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v2-1c34bdee379af43b1e504_r.png&&&br&&p&在“内化和应用知识部分”我们介绍了便签法,再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吧:&/p&&img src=&/v2-7b0e6b66bed_b.pn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v2-7b0e6b66bed_r.png&&&br&&p&改进一下,就得到了“追问与反思”,实现库伯学习圈:&/p&&img src=&/v2-9eb87cc96_b.png& data-rawwidth=&939&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9& data-original=&/v2-9eb87cc96_r.png&&&br&&br&&p&在真正的行动中检核信息,然后发现新问题再去反思,如此形成循环。&/p&&br&&p&&b&追问和反思经验,在经验中学习的要点如下:&/b&&/p&&br&&p&&b&A1部分用来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b&一定要是自己亲身遇到的问题,不能是想象的问题、理论的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问题最好是紧迫的、比较重要的,因为解决无关痛痒的问题很难带来真正的学习。要尽可能简短。没必要进行过多分析,用几句话简要描述就可以了。&/p&&br&&p&&b&I部分用来重述信息,澄清问题,理解问题,找到根源,从而重新定义问题。&/b&当在A1便签中写下问题时,一定不要急于寻找答案或者采取行动。一定不要直接从A1跳到A2。因为同样是自己的经验,在读书时想到的和在解决问题时写下的A1有着本质的区别。未经反思的经验都是不可靠的,未经追问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p&&br&&p&经反思,背后的假设、前提或标准往往是含混、片面或完全错误的。&/p&&br&&p&与第二部分“分析和整理信息”类似,&b&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追问的前因后果:&/b&&/p&&blockquote&前(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br&&br& 因(相因相生):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br& 后(以观后效):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那是我期待的吗?&br&&br& 果(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blockquote&&br&&p&&b&然后对问题的原因假设追问适用边界:&/b&&/p&&blockquote&适(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会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br&&br& 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br& 边(旁敲侧击):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br&&br&界(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blockquote&&br&&p&在写A2的时候,要注意目标性、行动性、关联性、可控性。&/p&&br&&p&仍然优先考虑目标,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你就满意了。这样的话,你在A2中写下的行动或者应用,都是为了拉近现状跟目标状态之间的距离。另外,尽可能要求自己在A2便签写下一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因为有多个备选的方案会大大增加找到更好的结果的可能性。到了最后在综合考量每个方案的现实性、可执行性、成本和收益,根据可控性的要求锁定具体行动。&/p&&br&&p&我在参加“拆书训练营”课程的时候老师给了一个用来分析的范例,直接贴在这里了:&/p&&br&&p&&i&用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i&&/p&&br&&p&&i&大专学历,工五年工作经验,感觉无法突破技术瓶颈,因为英语底子太差,无法阅读最前沿的技术文档。手机上装了一个“新概念英语”的app和背单词的软件,但觉得英语水平成长很慢。&/i&&/p&&br&&p&&i&对问题追问前因后果:&/i&&/p&&br&&p&&i&——为什么学英语对我很重要?&/i&&/p&&p&&i&——英语本身对我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前沿技术文档都是英文的&/i&&/p&&br&&p&&i&——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越来越多地需要英文文档。&/i&&/p&&p&&i&——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呢?1.英语底子差;2.工作忙,加班多,能用于用于学习的时间少;3.没有能够指导自己的人。&/i&&/p&&br&&p&&i&——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i&&/p&&p&&i&——我该问问去技术大牛,看看他们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i&&/p&&br&&p&&i&——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i&&/p&&p&&i&——我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技术能力会上升,可能升职加薪。但是我们公司好像不是很看重技术,技术岗位机会比较少,只是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也不大。&/i&&/p&&br&&p&&i&对问题的假设追问适用边界:&/i&&/p&&br&&p&&i&——有没有人会不同意我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i&&/p&&p&&i&——这个我不清楚。我有必要去了解是不是每个技术专家的英文能力都很强。&/i&&/p&&br&&p&&i&——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i&&/p&&p&&i&——就我这个底子,即使只是到流畅看文档的水平也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i&&/p&&p&&i&——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i&&/p&&p&&i&——如果我有机会定期参加技术培训也许会更好。可惜,我们公司很少安排学习机会。我有一个朋友在腾讯,他们参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都很多,我估计很看重技术的公司都会很在意技术岗位员工的成长、培训等等。&/i&&/p&&br&&p&&i&——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i&&/p&&p&&i&——真正的区别在于我的公司很少有学习机会,给技术专家也没多少晋升的空间,总是想的自学。&/i&&/p&&br&&p&&i&I:我怎样找到并能进入一家能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的企业?&/i&&/p&&br&&p&&b&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通常认为需要解决的、最近一直很困扰自己的问题,经过反思、追问,大部分都会被重新定义。&/b&&/p&&br&&p&&i&A2:一周内约XXX喝咖啡,请教他的成长之路和学习方案。一个月之内收集到两家目标求职公司,以及两家用于练手面试的公司……&/i&&/p&&br&&p&&b&在经验中学习,最难的是追问的不同视角。&/b&&/p&&br&&p&经验经由反思和追问可以沉淀成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以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联结和行动会内化为能力,行动带来新的经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如此不断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就达到了知行合一,产生了学习之道。&/p&&img src=&/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p&&b&收藏居然是点赞的4倍,只收藏不点赞的人,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生气)&/b&&/p&&p&&b&这篇文喵从早写到晚,写了整整一天,为了表示鼓励,给喵点个赞吧~&/b&&/p&
全文约8.4k字。篇幅很长,但它值得你停下来读一读,也许你的思维方式会就此改变。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
&p&谢邀。&/p&&p&&b&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b& &/p&&p&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p&&img src=&/2ccddc5b5facb2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2ccddc5b5facb2_r.jpg&&&p&在他们看来,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p&&p&在他们看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p&&p&在他们看来,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p&&br&&p&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23a80ddd21e3acc32a2a783a6db3e6d& data-hash=&823a80ddd21e3acc32a2a783a6db3e6d& data-hovercard=&p$b$823a80ddd21e3acc32a2a783a6db3e6d&&@张英锋&/a&的这篇文章&a href=&/p/& class=&internal&&你也是这样理解智商和天赋吗? - 教育成本 - 知乎专栏&/a&中,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p&&p&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p&&p&成绩=天赋×努力;&/p&&p&天赋=成绩÷努力;&/p&&p&努力=成绩÷天赋,这套简单的公式。&/p&&p&&u&&b&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b&&/u&&/p&&br&&br&&p&首先亮明,这篇文章将要论证的观点是:&/p&&p&1. 天赋的差距是&b&存在&/b&的,并且这种差距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是&b&存在&/b&的。&/p&&p&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p&&p&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p&&p&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p&&p&重要的话说三遍!&/p&&br&&p&2. 但是,大多数人&u&高估&/u&了这种纯天赋的作用的重要性。&b&人们对学习现象下意识的肤浅认知,会导致我们把很多其实源于后天习惯,但比较隐蔽的因素归因于天赋。&/b&&/p&&p&(我知道很多人会举出一堆自己身边的听说的天才例子来反驳,然后说“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b&请注意,我这里论证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这个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于习惯的贡献”。&/b&)&/p&&br&&p&3. 如果我们把学习效率看成一个以天赋,努力,习惯,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为变量的多元函数,那么&b&只取天赋与习惯两者的偏导数&/b&,它们的对比应该如下图所示:&/p&&br&&img src=&/v2-5dfe3cb98d36d6a14cb2a_b.pn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v2-5dfe3cb98d36d6a14cb2a_r.png&&&p&(当然,许多能力即有天赋的贡献,也有习惯的贡献,比如体力。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示意图。&b&并且这个因素画在这里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事实上贡献谁比谁大有待考证,这并不是我论证的重点&/b&)&/p&&p&&b&我们对学习规律的洞察力越强,认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隐蔽的习惯来源,在我们的认知中天赋和习惯的分界线也就越靠左;&/b&&/p&&p&&b&反之,你的认知越肤浅,能够解释的就越少,然后把那堆自己解释不了的因素笼统地归因为“天赋”,这条分界线也就越靠右,这无非是另一种神秘主义。&/b&甚至在这个问题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认为“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荒谬的论点,已经趋于反智了。&/p&&p&现在开始论证。&/p&&br&&p&===================================&/p&&p&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其实应该叫&u&“伪天赋”&/u&才对。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b&:学习习惯&/b&与&b&思维习惯。&/b&&/p&&p&&u&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u&,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一种“天赋”的错觉。&/p&&p&&b&学习习惯有多重要?&/b&&/p&&br&&p&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b&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b&;&/p&&p&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b&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b&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p&&br&&p&——于是,同样是刷书遇到枯燥的章节,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b&更倾向于走神&/b&,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推完了这个坎;&/p&&p&而后者&b&更倾向于专注下去&/b&,二十分钟就能推完。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p&&p&同样是上课接受信息,刺激阈值更高的前者,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b&更容易随时「滑落」至其记忆中高刺激的事物&/b&,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游戏或和女神的约会;&/p&&p&而阈值更低的后者,则&b&更容易适应低刺激信息流&/b&,从而进入状态。&/p&&p&&b&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b&&/p&&br&&br&&p&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b&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b&;&/p&&p&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b&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b&;&/p&&p&——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刚,当下解决问题。&/p&&p&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其实这也是答主大学学习效率低的主因);&/p&&p&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p&&p&&b&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b&&/p&&br&&br&&p&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会在早期缺乏挑战困难的教育,于是&b&更习惯于&/b&放弃;&/p&&p&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则在一件件坚持后完成的难题中得到成就感,从而&b&更习惯于&/b&坚持。&/p&&p&——于是,同样是学习中遇到难题,前者可能畏难而放弃,认为没必要研究那么难的问题;而后者则会仔细钻研,然后干掉大BOSS,暴涨一波经验值,在滚雪球的挑战与成就感中达到越来越高的等级。&/p&&p&&b&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b&&/p&&br&&br&&p&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大错特错。&b&学习也能积累学习的速度&/b&——换言之,&b&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b&。&/p&&br&&p&&b&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u&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u&。&/b&所以,我一向认为,那些说什么“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的,不是思维过于简单,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p&&p&当然,更不用说学习本身还能让你积累试错经验,改进学习方式了。&/p&&br&&p&===================================&/p&&p&以上的论证,仅能证明“&b&后天养成的学习习惯能为学习效率产生巨大贡献&/b&”,并不意味着“&b&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b&”。&/p&&p&我知道很多人会举XXX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来就要说到另一种因素——&b&思维习惯&/b&。&u&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u&&/p&&br&&p&&b&思维习惯有多重要?&/b&&/p&&br&&p&&b&我们在接受一个新的经验或新的理论时,对其的认知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经验或理论进行的比较与联系。&/b&&/p&&p&许多关于学习原理的书都会讲到这一点,并由此强调体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这是怎么回事。&/p&&ul&&li&举个经验的例子,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即便我们没见过面前这种桌子,但凭借其与这一类事物极其相似的特征,我们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模式识别,认为其也将和这个类别下所有的事物一样,被公认为具备“桌子”的分类。
&/li&&/ul&&br&&ul&&li&再举理论的例子,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学习物理,听说过“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往往可以瞬间理解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
&/li&&/ul&&p&比如一个积累少的人:&/p&&img src=&/v2-137b19f5ba34a7de7b9289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37b19f5ba34a7de7b9289_r.png&&&p&一个新的东西进来,他可能很难找到相通的东西:&/p&&img src=&/v2-eb5e4c25aa_b.pn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v2-eb5e4c25aa_r.png&&&p&但如果积累多了:&/p&&img src=&/v2-893f19e3cb_b.pn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v2-893f19e3cb_r.png&&&p&能够找到链接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体现出来就是一种“熟悉”的感觉:&/p&&img src=&/v2-a2ef897dccb7e3deba88eae2_b.pn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v2-a2ef897dccb7e3deba88eae2_r.png&&&br&&p&而对于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后天教育中一个作用相当大的途径就是&b&阅读习惯的养成&/b&。&/p&&p&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p&&p&&b&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b&&/p&&br&&p&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b&早期经验积累&/b&,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p&&p&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联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p&&br&&p&一个热爱阅读科普杂志或者浅显理论的孩子,则更容易养成锻炼出自己&b&接受外来理论与整理既有经验的习惯&/b&。同时一个个由以往经验整理出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在价值观上激励他们思考,并养成强烈的思考倾向。&/p&&br&&p&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u&&b&而这种愉悦将成为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使其爱上吸收外界经验/接受外界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道难题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b&&/u&&/p&&p&细分起来,&b&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所谓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的。而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b&&/p&&br&&p&然后,你可能会说,许多天才长于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这些比较先验的东西,这又如何解释?&/p&&p&这里引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23a80ddd21e3acc32a2a783a6db3e6d& data-hash=&823a80ddd21e3acc32a2a783a6db3e6d& data-hovercard=&p$b$823a80ddd21e3acc32a2a783a6db3e6d&&@张英锋&/a& 的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智商高低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吗? - 张英锋的回答&/a&(同时建议阅读):&/p&&blockquote&&b&成年后的高斯说&/b&,&b&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b&。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
通过长期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不仅计算能力极强,而且非常善于发明数学工具,来简化自己的计算过程。刚才说到高斯9岁时就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速算方法,他
在18岁时又发明了最小二乘法,极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后来,勒让德在54岁时也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并早于高斯发表,获得了优先权,但这个工具高斯已经用了
但是没有公开!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当时能及时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整个高等数学可以向前推进50年!但高斯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拒绝发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来自内在视觉洞察力,是直觉形式的结论,虽然他自己长期使用,已被验证没有问题,但并没有经过逻辑严密的证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来,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到琐碎无比的严密证明上。如果高等数学真的因此被推迟了50年,这可真是整个科学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我前面说道,数学家可以不借助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这其实来源于他们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会好奇,高斯的计算强度究竟有多大?我们以1818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8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他曾估计测绘所画的图就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随便两个点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冗长的计算获得,一般需要一个计算能力中等的人计算2~3天才能算完,共有3000多个坐标点,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一天不休的计算10年!&/blockquote&&p&也就是说,即使是逻辑推理与数学直觉这种东西,也是可以通过&b&后天的思维训练&/b&锻炼的。&/p&&br&&p&&b&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b&&/p&&p&——于是一个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u&可能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看过的书中熟悉过&/u&,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p&&img src=&/v2-d1bfb9d57f7a39cde19b_b.pn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v2-d1bfb9d57f7a39cde19b_r.png&&&p&——而一个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于是要解决这个问题,&u&他可能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u&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p&&p&&b&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做不出来题目,事后发现原因都是「想不到」。&/b&&/p&&img src=&/v2-69ee0bc7cdfd_b.pn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v2-69ee0bc7cdfd_r.png&&&br&&p&&b&&u&我们每做一道题目,每理解一个概念,每尝试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底下的一个个逻辑通路,对其的神经链接不断地变得畅通。&/u&&/b&&/p&&p&&b&&u&而对这种逻辑通路的熟悉,会迁移到我们未来遇到具有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中去,从而举一反三。换言之,做题好处的本质,就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间”,从而让自己的逻辑习惯能更好地拟合实际问题的路径。&/u&&/b&&/p&&p&&b&然而,事后,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b&&/p&&br&&br&&p&当然,你的确可以举例来反驳我说某神思维习惯并不突出/某神阅读量其实稀少/某神拖延癌/某神天天追求刺激等等。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包括了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b&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b&。但总的来说,最根本性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p&&br&&p&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由大量独立因素影响的变量将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学生的成绩也应如此(虽然这些因素并非绝对独立,但也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无数的学生依据其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人尽不同的个人经历,高低不平的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生身上。&/p&&br&&img src=&/v2-7dae558a0868bdadd1f48c65a6576aac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7dae558a0868bdadd1f48c65a6576aac_r.jpg&&&p&而那些排在前1%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优秀”这个层次。&/p&&p&&b&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说,到了最顶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b&&/p&&p&&b&但是你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在最顶尖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b&&/p&&p&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顶尖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精确6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优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顶尖的成绩。(ps:评论推荐区可以找到哦)&/p&&p&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b&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其实,真的单讲天赋决定上限也没错,但没有意义,因为决定上限的远不止天赋。&/b&&/p&&p&&b&一个因素要「决定上限」,有两种可能:&/b&&/p&&p&&b&1.这种因素无法改变;&/b&&/p&&p&&b&2.这种因素的上升空间极大,没有人能摸到顶。&/b&&/p&&p&&b&而天赋就是第一种,习惯就是第二种。很有可能,满分100分,你见过习惯最好的人,可能能打40分就不错了。&/b&&/p&&p&&b&习惯能到极致,到100分,是何等恐怖的存在呢?&/b&&/p&&p&&b&习惯到100分,就意味着,这个人有极端专注的注意力,极端科学的时间规划,极端冷静的心理素质,极端坚韧的意志力,极端开阔的眼界,以及对这个学科极端狂热的热爱。&/b&&/p&&p&&b&这位仁兄从启蒙时期,就接触到了这个学科,从小接受最科学的训练和引导,一天到晚想到这个领域的问题就跟嗑药一样high;&/b&&/p&&p&&b&他对这个领域底层逻辑的积累,已经密密麻麻,触角遍布他的整个认知空间,所以他会对这个领域极端敏感,遇到任何事情都能给这个领域的问题以启发,遇到任何新的思路都能为他在此领域的思考做出贡献。&/b&&/p&&p&&b&我相信,这样的人,无论天赋,努力,方法如何,放在哪里,都会是这个领域上神一级的人物。但是,很有可能能摸到习惯上限的这种学习机器,在历史上一个都没有出过。&/b&&/p&&br&&p&天赋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变,但一来我们讨论的是“谁权重更高”而不是“谁更难改变”,二来以大多数人的习惯之差,习惯的上升空间不知有多大,让习惯产生边际效应递减是极为困难的事。&/p&&br&&p&=============================&/p&&p&所以,智商带来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吗?&/p&&p&&b&不是的。&/b&&/p&&p&前面大约提到,我们学习的途径本质上分两种,一是从外界表象获取新的经验,二是从既有的经验与理论中整理归纳出新的规律与理论,或者外界协助你完成这个过程。&/p&&p&(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张形象介绍DIKW体系的图,可惜找不到了,有谁记得吗?)&/p&&p&而我们最最普通的智商测试一般长这样:&/p&&img src=&/v2-cada83ecb84cff74f1fd559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9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cada83ecb84cff74f1fd559_r.jpg&&&br&&p&也就是说,这些网上流传的智力测验,是在测试你&b&从给定有限的经验中归纳出规律与理论的能力&/b&(所以智力测验声称跨文化,是因为其剥离了既有经验的因素),对应的是第二种。&/p&&p&这种能力的确重要,比如数学上有一个段子:&/p&&blockquote&数学家能找到定理之间的相似之处;
优秀的数学家能看到证明之间的相似之处;
卓越的数学家能察觉到数学分支之间的相似之处;
最后,究级的数学家能俯瞰这些相似之处之间的相似之处。&/blockquote&&p&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归纳能力的强弱。&/p&&p&另外更专业的测试,可以测出工作记忆,反应速度等等。&/p&&p&所以说,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是&b&存在的&/b&。&/p&&br&&p&&u&&b&但是,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b&&/u&&/p&&p&&u&&b&但是,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b&&/u&&/p&&p&&u&&b&但是,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b&&/u&&/p&&br&&br&&p&&u&如果你告诉我一个清北的学霸在天赋,对学习的理解与勤奋度上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一本的学渣,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u&这两个人之间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带来的习惯。&/p&&br&&p&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要告诉你的是:&/p&&p&&u&&b&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b&&/u&&/p&&p&&b&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在竞赛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b&&/p&&p&&b&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壁垒,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b&&/p&&br&&p&很多天赋论者以为,我反对天赋决定论,就是在说“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过他们”。&/p&&p&错了。&/p&&p&&u&&b&普通人和学神的差距有多大,这个壁垒就有多难击穿。击穿这个壁垒,是相当于玄幻小说中「逆天改命」这个级别的事情。&/b&&/u&&/p&&br&&p&&u&习惯的作用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弥散渗透在了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控制着你绝大部分的学习行为,而又隐蔽得让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将其归因为“天赋”这个笼统的概念。&/u&许多人见到天才就吓得腿软,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环境与教育因素。事实上,习惯是可以被后天改变的,但它需要长久的时间与探索。&/p&&br&&p&“天赋神话”是一种懦弱的逃避。与其留下那一点点可以改变的愿望,不如干脆断了念想来得舒服。&/p&&p&&u&&b&毕竟,最让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b&&/u&&/p&&p&我相当反感当下流行的一种“鄙视链”的风气:我们不谈对学科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b&却偏偏要攀比成绩除以努力的那个商数是高还是低&/b&,然后拿来排出一二三四,论出甲乙丙丁。&/p&&p&&u&一个人好好学习而成绩一般,那便最该鄙视;若是成绩不错,那倒正常,位列次席;万一这个人成绩不错时还能天天打游戏,那就更要奉为至高无上的大神了。&/u&&/p&&p&&u&&b&这是一种何其病态的风气。&/b&&/u&&/p&&br&&p&我知道,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的思想历程,长期来看都是一种“震荡”的路线——&/p&&p&我们小的时候,被鸡汤和学校灌输了努力决定论的观念,长大之后发现一些天赋起作用的现象,就会想当然地一转到底,认为天赋决定一切。&/p&&p&然后你开始觉得,自己看到了真相,成功地批判了“鸡汤”。甚至还有人极端到了认为“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荒谬观点的地步。&/p&&p&但是,正题反题合题的规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这两个极端都是错的,真正正确的解释,应该更为曲折和复杂,是对正反两方的扬弃。&/p&&p&正题: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不如努力重要或者不存在,努力就能成功&/p&&p&反题: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比努力重要,这种因素是天赋&/p&&p&其中反题对在,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的确比努力重要,而正题对在,这种因素并不是天赋,而是由后天决定的。&/p&&p&所以,最后的合题应该是:&b&的确存在决定效率的因素,但并不是天赋,也不是无法改变,而是改变有难度。这种因素是由习惯,方法,环境,资源等复杂因素交叉影响的结果。&/b&&/p&&br&&p&当然,除了个人属性以外,学习效率还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学习环境:在一个进入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课的学习效率,当然比离期末考还有大半个学期的大学日常要强得多。&b&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许多习惯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补偿。&/b&所以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环境/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p&&br&&p&最后,答主本人智商测试做过140+的,也做过160+的(注:160+那一次是小时候在某医学院的附属幼儿园做的,印象比较模糊,也可能是140+或150+,总之不低) ,但其实在学习过程中也非常坎坷(最后只是勉强进入1%,羞耻XD),更能体验到天赋的作用其实实在有限。更详细的过程可以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学霸变学渣」和「学渣变学霸」分别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 edmond 的回答&/a&这个回答。&/p&&br&&p&=================================&/p&&p&&b&最后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也仅仅来源于一个普通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抛砖引玉,只作一个参考。&/b&&/p&&p&&b&如果想学到专业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如有不当之处,也还请专业人士指出,诚惶诚恐,不胜感激。&/b&&/p&
谢邀。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他们看来,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在他们看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
&img src=&/v2-1b7f55cdeb1df66ff6c8e5fe85c5afe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1b7f55cdeb1df66ff6c8e5fe85c5afed_r.jpg&&&br&&blockquote&&b&1. 拒绝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b&&/blockquote&&br&&p&我曾酷爱盲目下载别人推荐的资料,却极少考虑这些资料是否匹配自己的手头任务,知识水准,学习风格。结果呢?结果往往是费时寻找并下载了一堆无效资料,并因此自责和受挫。&/p&&p&为什么我曾如此盲目?罪魁祸首是我的潜意识。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与我们的行为有何关系?让我用一个冰山的类比来解答。&/p&&p&在海面上观察一座冰山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而看不到水下的冰山主体。我们的意识系统,也有类似的结构:我们能感知到,能干预的部分很小,从比例上来说,可能比图中水上冰山的整体占比小得多。而潜意识,也就是我们感知不到的,无法干预的意识,却在意识整体中占比很大。&/p&&p&&b&潜意识是混乱复杂又充满偏见的,可它却常常主导我们的决策:&/b&社交措辞,观影选择,消费方式,往往决定者都是我们的潜意识。&/p&&p&许多时候,我们在社交、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往往祸起自己的潜意识。好可怕。&/p&&p&为了避免这些挫折,我学着自己观察自己,学着去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动机。为了洞悉这些诱因和动机,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看了包括 &i&Psychology and Life&/i& 和 &i&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i& 在内的心理学名著(后者更偏科学方法论)。&/p&&p&有了心理学的帮助,我渐渐能理解自己一些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动机。比如,我之所以盲目地下载他人推荐的资料,诱因和动机可能是:&/p&&p&&b&a. 盲从权威:&/b&认为牛人推荐的资料就一定好,就一定适合自己。&/p&&p&&b&b. 错失恐惧:&/b&又叫 FoMo ,全称是 Fear of Missing out 。&/p&&p&FoMo 的本质是害怕错过。当我们看到别人,尤其是圈内人,都在做一件事(下载某些资料),我们却不在做时,就会害怕。&/p&&p&&b&c. 认知失调:&/b&在当时,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特上进,可实际上我却很懒,因此我很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我就会做些轻松的伪工作,比如下载学习资料。&/p&&p&在我了解自身行为的动机和诱因后,潜意识就愈发难牵着我的鼻子走了。看来,常常自我监控,自我观察,还是有必要的。&/p&&p&神作《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i&GEB&/i&) 》的作者,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更是善于自我观察。这项能力还使他得以开启『极速学习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类比法』,也是我受他启发后坚持使用的一个高效学习法。详细介绍请看下文(整理自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场讲座)。&/p&&img src=&/v2-82be36fac70cd35cd291_b.png& data-rawwidth=&862&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2& data-original=&/v2-82be36fac70cd35cd291_r.png&&&br&&blockquote&&b&2. 用『类比法』撬动极速学习模式&/b&&/blockquote&&br&&p&&b&先提个问题:&/b&如果大家花5小时读完1篇专业课文献,大家期待怎样的学习成果?&/p&&p&我猜常见答案有:&/p&&p&&b&a. 理解所学内容:&/b&往往,仅仅学得爽是不够的,因为学得爽有可能是『学习的幻觉』—— 学得爽不代表理解。我们在初高中时可能有过这种学习的幻觉。上数学课时,听老师优雅地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时,会觉得自己理解了该概念,也因此产生愉悦感。&/p&&p&但如果下课后,同桌央求我们解释那个概念时,我们很可能会语塞,或者只能含糊地讲解一遍。&/p&&p&科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学习的幻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教授,就针对这种幻觉,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费曼学习法:即,要确保理解某个概念,就要确保自己能流利正确地向他人讲解这个概念。不过,这个方法在知乎已经很流行了,我就不再赘述。&/p&&p&&b&b. 记得牢:&/b&这个诉求很常见。毕竟,如果我们钻研了某个概念,或研读了一本书,过几天记不起太多内容,肯定会有挫败感。&/p&&p&&b&c. 能直接应用:&/b&比如学了某条英语语法,那最好能在说和写时也避免在犯此语法错误。&/p&&p&&b&d. 能跨界应用:&/b&在场景1里,在学科1中,也能应用自如应用在场景2里和学科2中所学。这种跨界应用是创新之源。&/p&&p&的确,这些都是常见学习诉求。在『学习方法盲』时期,我只能对学习上的挫折忍气吞声,因为我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后来,我开始钻研学习方法:我读了 MIT 教授 Seymour Papert 的很多书,读了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 的很多文章。终于,我能识别常见的学习问题,也能有针对地逐一解决。&/p&&p&之后,我继续在业余时间钻研学习方法,我发现几个学神,如 &i&GEB&/i& 的作者 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物理学大师 Albert Einstein 和创业家 Elon Musk ,都钟爱一个学习技巧——『类比学习法』。于是,我也开始深度挖掘和锤炼这个技巧。&b&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技巧能同时满足上文提到的4大学习诉求。&/b&&/p&&p&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课堂中就释放过『类比学习法』的惊人力量。以下,我为大家精编了这节课,以节约大家的学习时间:&/p&&p&&b&a. 类比是什么?&/b&&/p&&p&类比是我们大脑中感知到的『事物1』和『事物2』的本质共同点。&/p&&p&&b&b. 类比在我们脑海中闪现,并转瞬即逝。&/b&&/p&&p&Hofstadter 教授分享了一个轶事。有次,在飞机上,他读到一艘船(下图中的 A.C.)为了避开飓风(下图中的 H.H.),而选择改道的故事。&/p&&br&&img src=&/v2-dddca8cff87_b.pn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v2-dddca8cff87_r.png&&&br&&p&飞机落地后,Hofstadter 教授(下图中的D.H.)下了飞机,在走廊里遇到一位拉着行李箱(图中的S)的女士(图中的W)。此时,他灵光一现:嘿!我就是那艘船,而那个拉着行李箱的女士就是飓风,为了避开她,我只好绕道而行了。&/p&&img src=&/v2-fc0a75ce053c2d54b958e_b.pn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v2-fc0a75ce053c2d54b958e_r.png&&&br&&p&这件事就是个类比的好例子。不过 Hofstadter 教授表示,类比在我们脑海中往往是转瞬即逝,很少人能及时有意识地捕捉到它,更别提记录下它了。&b&所以,捕捉并记录类比,是稀缺技能。&/b&&/p&&p&&b&c. 类比的实用价值&br&&/b&&br&Hofstadter 教授接着分析了类比的实用价值。他向听众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有他家农场中的一棵树。由于阳光被树枝树叶挡住了,大树下也有了影子。&/p&&img src=&/v2-d389003fdcc9f50c81e496df1506ff2a_b.png&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v2-d389003fdcc9f50c81e496df1506ff2a_r.png&&&br&&p&然后,他展示了另外一张照片——同样是一颗树和树下一块漆黑的东西。但是,这张照片摄于某年冬某阴天,树下没有阴影才对。那这漆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p&&img src=&/v2-97a69b48ac7b8decc72cb9_b.pn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97a69b48ac7b8decc72cb9_r.png&&&br&&p&答案是,那块黑漆漆的区域里都是土壤。由于树枝树叶挡着,雪花落不到这块区域,所以在照片里,此区域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深黑。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此区域是『冬雪阴天』里的树影。&/p&&p&之后,Hofstadter 教授提到了树影在地理科学中的类比:雨影效应 (rain shadow effect) 。&/p&&p&雨影效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理现象。如下图所示,由于雨影效应,山的迎风坡多雨,而背风坡少雨干燥。这是因为山脉阻隔暖湿气流,把水汽集中在迎风坡,水汽聚集并到达一定强度时,就会下雨,同时背风坡常年不能接受水汽,以至于蒸发量相对更大,使土壤相对干旱。&/p&&br&&br&&img src=&/v2-7a363fa94c06aa41403e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a363fa94c06aa41403eb_r.png&&&br&&p&&b&比如,美国的俄勒冈州就由于雨影效应,出现了以下的地貌奇景。&/b&&/p&&br&&img src=&/v2-b9c6dec6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b9c6dec6a_r.png&&&br&&p&最后,Hofstadter 教授谈到一个关于挪威气候的例子。某天,他遇到了挪威某大学的一个教授。寒暄时,他说,你们挪威很冷吧。对方说,不都是,我来自北挪威,那里不是很冷,南挪威才很冷。&/p&&img src=&/v2-82e961ede984b07ca7b42_b.pn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v2-82e961ede984b07ca7b42_r.png&&&br&&p&Hofstadter 教授很诧异,问到:啊,这是为什么?&/p&&p&挪威教授给出了答案:北挪威的气候受墨西哥湾暖流 (gulf stream) 影响,比南挪威要温暖,后者由于受英国阻挡,无法享受墨西哥湾暖流带来的升温效应。&/p&&p&那一瞬间,Hofstadter 教授有了灵感:如果墨西哥湾暖流是阳光,那英国就是树,而寒冷的南挪威就是树影,就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p&&p&这就是类比,这就是类比之于学习的积极影响:&b&更透彻的理解、更牢固的记忆、更快速的直接应用、更多跨界应用的可能。&/b&&/p&&br&&img src=&/v2-6a5cd0b66ff6aae07aafa2a5_b.jpg& data-rawwidth=&3600& data-rawheight=&2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00& data-original=&/v2-6a5cd0b66ff6aae07aafa2a5_r.jpg&&&br&&blockquote&&b&3. 更进一步:让深度思考成为习惯&/b&&/blockquote&&br&&p&我思维上还有一大改变——拥抱深度思考,不再畏惧,也不再抵触。我养成的其中一种深度思考习惯与今天的主题息息相关:每当我理解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后,我都会拷问自己,这个知识点到底与我之前所学的内容有何关联?我能否建立起一个新的类比?&/p&&p&这些问题的答案,能滋养我的思维之树:新知就如有魔法的树叶,在它专属的『类比枝干』上茁壮又稳固地生长。&/p&&p&当然,不断拷问自己,尤其是在刚领悟新知,还来不及享受多巴胺的犒赏,就拷问自己,是很恼人的。同时,我们还会有恐惧,因为不是每个拷问都会有答案的。&/p&&p&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会让天生渴望心理闭合 (closure) 的我们不适和不安。这些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正是我们人类的生物局限。&b&但人类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我们能一次次超越这些局限。&/b&&/p&&p&深度思考让穴居人发明了工具,让中国人建了长城,让埃及人造了金字塔。数学、科学、历史,追寻着大爆炸的开天辟地和不断膨胀的时空轨迹,我们不断探秘,不断解密。&/p&&p&祝大家学习快乐。&/p&
1. 拒绝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 我曾酷爱盲目下载别人推荐的资料,却极少考虑这些资料是否匹配自己的手头任务,知识水准,学习风格。结果呢?结果往往是费时寻找并下载了一堆无效资料,并因此自责和受挫。为什么我曾如此盲目?罪魁祸首是我的潜意识。什么是潜意…
&p&首先,答主个人利益相关:高中文科成绩全市前20,大学答主就读于国内前五的法学院,年级TOP10%。这篇文字会涉及以下内容:外在知识体系解构、内在知识体系建构、主动性知识重构、知识面拓展。答主想分享一下我关于学习能力建构的一点浅见。全文6.5K字,但值得阅读。大家也可以收藏了再看呀~&/p&&p&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要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什么是学习能力呢?&/p&&p&&b&我认为,学习能力是学习者本人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内容有机的结合。&/b&&/p&&p&这种结合越紧密,你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换言之,就是你能在学习中,发挥出越大的效率,你的“学习/时间生产率和效费比”也就越高。&/p&&p&而学习能力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呢?&/p&&p&根据我多年的学习经验,学习的过程可以抽象为6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代表一种能力。它们按顺序分别是:&b&1. 获取知识 2. 深度解析 3. 内化适应 4. 合理迁移 5. 反馈执行 6. 补充强化。&/b&这6个步骤的执行能力就分别对应一个组成部分,它们的综合便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此外,还有两种独立的能力,可以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施加影响。一个是&b&自我监控的能力&/b&(并不完全是自制力!),一个是&b&自主学习的能力&/b&(并不是一个人独自学习的能力!)。&/p&&img src=&/v2-00ab08bd6b69cc30adf90_b.pn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00ab08bd6b69cc30adf90_r.png&&&br&&p&我将就如何提高以上八种能力给出我的意见。顺序是自我监控——1~6——自主学习。&/p&&p&&b&1.自我监控能力。&/b&&/p&&img src=&/v2-15f990e07c26f41516dec2d44ae6c474_b.pn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v2-15f990e07c26f41516dec2d44ae6c474_r.png&&&br&&p&也就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认知偏差,积极的对学习做出控制与调整,以期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既包括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抵抗诱惑”的能力,更包含当我们发现方向不对劲时“调整思路”的能力。我们选择学习行为,首先出于一种改变生活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动机而不是其他。所以,要相信我们肯定有能力改善自己的学习。&/p&&p&关于抵抗诱惑,已经有太多的鸡汤被灌了下去,在此不赘述。但是,“调整思路”值得我们大多数人反思。因为,中国式的阿卡德米传统让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目不窥园、发愤忘食”之类的学习,从古代的私塾到现在的高三学生,哪个不是从题山书海里杀出来的饱学之辈?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好,也难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b&因此,调整思路是必要的。&/b&&/p&&p&一个思路的错误在于,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增加效果。错了。结论甚至都无需推导。比如,做一整套要花两小时的练习题,呼呼呼一阵狂写,最后草草完结,累得要死。但是,不如先做五十分钟,再休整二十分钟,再做五十分钟,不仅可以做完,而且错误还较少。不休息的工作、无端的精力损耗,都是不经济的。&/p&&p&另一个思路的错误在于,经常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不够努力,而不是方法不正确。比如,有人在语文学习时,很想把作文分数提高上去,天天看作文书,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经济。为什么?语文作文提分非常难,但通常拉分数很小,以60分计,42分的入格分很容易得到,而最厉害的选手无非也就是55左右。你在作文上投入如此多时间,却忽略了前面基础部分的大头。并且,光看作文书不自己动手练,他们的这个方法适当与否,本身就值得商榷。很可惜,许多学生并意识不到这一点,仍然认为是自己记的素材不够多。其实,这种思路的错误,正是他们的损失。&/p&&p&&b&2. 内在经验的外部运用:获取知识——深度解析——适应内化。(即科技树右边三者)&/b&&/p&&br&&img src=&/v2-a73e900fb0f3de08761c_b.png& data-rawwidth=&874&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4& data-original=&/v2-a73e900fb0f3de08761c_r.png&&&br&&p&&b&什么是获取——解析——内化?通俗来讲,就是我们从哪里去找知识?怎么分析这些知识?又怎么把它们变成自己的?&/b&&/p&&p&在获取新知时,一次良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有目标规划和时间管理原则参与其中的,在这里,有5个原则是必须的:&/p&&p&&b&1. 学习预期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b&&/p&&p&&b&2. 学习预期指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b&&/p&&p&&b&3. 学习预期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b&&/p&&p&&b&4. 学习预期指标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Relevant)&/b&&/p&&p&&b&5. 学习预期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b&&/p&&br&&img src=&/v2-9f1043513eef445cb1e3b6_b.pn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v2-9f1043513eef445cb1e3b6_r.png&&&br&&p&获取知识,我们必须注意方式方法以及渠道,不要选择那种效率较低的、碎片式的、分心distraction较多的渠道,比如,在有QQ闪光的电脑上读书,不是一个好选择。另外,也必须将同时期同等学力者作为参考。这就是“可以达到”(Attainable)。在这里,我只谈论&b&SMART原则&/b&中的“A”,A也是最难把握的原则。比如,就看书为例,如果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并无过人之处,那就完全不建议将《纯粹理性批判》作为课外读物,因为那样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这就是“同等学力”,我认为比较好的获取标准是,较之同等学力者略微高出,努努力,能够够得到的书本,&b&也就是说看的半懂不懂的书是最好的。&/b&&/p&&p&全懂的书吧,很难求新知,完全不懂吧,更难求新知。所以说,半懂不懂是最好的。答主是在8岁时接触到罗斯·特里尔教授的《毛泽东传》,当时真可以说是看的半懂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该书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关于近代史的态度。这种读书的标准,就是比较可取的。&/p&&p&这被称作SMART原则,其余四个字母的奥秘,留待大家自行去意思自治。&/p&&p&而解析和内化知识不仅有对该学科知识的拆解分析(disintegration),也有对该学科知识的重构(reconstruction),重构即是一种内化。在这里,我认为对获取的新知识,&b&不管是一门学科,还是一本书,要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是“概括了解”,而基本点是“材料”与“概念”。&/b&&/p&&br&&img src=&/v2-feffa56ef0f5fc87034e_b.png& data-rawwidth=&381&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1&&&br&&p&首先谈概括了解。&/p&&p&你需要一本入门书籍来概括了解一门学科,或者通过扫视目录来概括了解一本书。这有两个好处,第一,明确该学科最起码的基本研究常识。比如以法律为例,你首先应该知道,法律包含哪些学科,比如宪法,刑法,法理,国际法等等。然后你要明白这些分支之间的关系,比如民商事法律和经济法靠的比较近,宪法与行政法靠的比较近,所以,明白这些宏观联系对你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会让你在面临相近概念时注意辨析,在面临区别概念时加以联系。第二,制定方法。在明白了研究常识后,方法的制定成为可能,例如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法学作品以权利分野为中心……等等,不一而足。&/p&&p&谈一谈概念的组织。&/p&&p&&b&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数都是概念的科学。&/b&有无数的概念需要供我们理解。而其中的主要概念,又是搭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这里以历史学科的梳理为例。我们在整理历史知识时,与其他学科一样,都应该特别重视概念。你可以尝试以不同的分类入手,这种分类可以是由你自己定义的,也可以是现成的分类。一切都由你自由操纵。&/p&&p&比如,在你着力于古代政治史时,你完全可以按照现成的体系,将知识分类为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政治概念,例如家天下,法律概念,例如五刑。这是可行的一条思路。而当你着力于总体史学或者史学史时,你可以将其分作总概念与分概念。这种分类方式就是由你自行定义的了。如井田制、按亩纳税、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就属于分概念,而土地制度或者税制是总概念。这样,你就把具体、繁复的小知识点与抽象、复杂的大知识点联系在了一起。此外,关于土地制度的知识,也可以在你学习经济史或者土地史时发挥作用。&/p&&p&再往上,你可以分解到土地制度、政治继承制度、行政制度、军事制度、经济政策等多个版块,而这些版块再往上,就与具体国家相关,比如汉帝国的军事制度,罗马帝国的军事制度,波斯帝国的军事制度等。再往上,就与国家类型相关,比如古代帝国的军事制度,中古帝国的军事制度……把这些小型的概念逐步加码,最后就得到了属于你自己的一部世界军事制度史。可以说,到这个阶段,你已经是小半个军事制度史的专家了。作出这样的整理,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依然非常值得,尤其是如果在你的专业相关方向,那就更加强烈地建议了。&/p&&p&这种知识归纳方法的优势在哪里呢?在于你不一定记得每一点,但你的高度比别人要高很多。至少和别人提起罗马军团时,你的头脑中就会飞出一个个概念,一条条逻辑通路,而不是单独的一个个故事。你的头脑中将会浮现出帝国的组织形态,政治哲学基础,工程技术成就,对外征服的时间线,政治缺陷与优势,而不是约米尼,不是五贤帝,不是3世纪危机,不是戴克里先皇帝,不是阿德里安堡之战……这就是有知识体系与无知识体系的最大差别。也就是你们学习能力的差别。你的知识是体系化的、有深度的、有重点和方向的,而如果缺乏这种体系,就是读了再多书,实际上也只是对史料(即故事)的重复平面堆积。达不到深化的效果。&/p&&p&再谈材料的组织。&/p&&p&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许多概念,但对学科的具体材料还是把握不好。可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材料:&b&学科基本理论和动态。&/b&&/p&&p&这些材料将为你提供研究该学科的基本方法。比如,在你准备去研究法学论文写作时,你就应该先去读何海波老师的《法学论文写作》,在你准备去了解欧洲近代法制史时,你就应该准备一本戈尔德·克莱因海尔的《九百年来德意志及欧洲法学家》。你为什么能够知道这些书呢?因为在读“概括了解”的那些书中,已经有人告诉过你了。而学科具体材料方面。这包含着适当的发散了。比如,你已经读过了史学史的书,知道了了解哪个朝代应该看什么书,知道了哪本书的效力如何,知道了《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传统史学史上很高评价的书(所以你就会去读)。或者你读二十四史,在你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一些基础知识之后,你就会明白,哦,原来这里这个“纪传体”就体现为《史记》,这个“修前朝史”就体现为明任命宋濂为元史总裁……这种知识再认的过程本来也是对知识的加深以及体系的强化。&/p&&p&就像你读罢史书,注意的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那么所有的史实都被这一关系所串联,自成系统了。日后再读别的史书,将这一线索拿出加以分析,自然也就嵌套了更多史实进入你的知识词典。这条线索就像词典里的部首,下面穿着大大小小的具体材料,在真正要用时就极为方便快捷。因为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没什么用处,而且非常容易忘记。&/p&&p&解析问题,靠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我们在日常的输入过程(例如阅读)中,会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而对这些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加工,抽象为理性认识,最终寻找出事物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思维能力。&b&思维能力一般在 18~49 岁时达到个体一生中的顶点,因此,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处于一生思维能力的顶峰区,有很多机会等待着我们。&/b&&/p&&p&&b&但是,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度的,你需要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手段来辅助记忆&/b&,笔记,卡片,目录,文档,都是好办法。了解到的新知,就立刻归入相应的体系,各有班位,条理井然。当然,这需要你长时间的积累与坚持,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一旦庞大的知识库准备就绪,也就正式意味着你已经基本完成了“获取——解析”这一过程,下一步,就是内化了。&/p&&p&内化输入信息(即将学到的东西真正变成自己懂的东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举例来说,英语中有很多“小品词”,这些词许多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一词多义让它们很多时候比Big words更难掌握。它需要的是练习,以及从练习中寻找正反馈。如何寻找正反馈以激励自己,我会在下一节中提到。&/p&&p&&b&3. 外部学习的内在建构:迁移——执行——强化。&/b&&/p&&br&&img src=&/v2-2d672eba69_b.png&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2& data-original=&/v2-2d672eba69_r.png&&&br&&p&&b&什么是迁移——执行——强化?通俗来说,就是把你学到的东西拿去运用,再最后收效加以强化,到那时候,它就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了。&/b&&/p&&p&这种过程需要的是长久的练习。在此举外语阅读为例。我们都有这个经验,一开始学英语或者其他什么语言时,在阅读该语言写成的材料时会极为难受,总像是头脑中有一个翻译机一样,一个词一个词的认,而且语言与语言之间还会相互影响,更是痛不欲生。可是读的久了,读的多了,也就自然能够比较流利地读下来了。&/p&&p&这是为什么?&/p&&p&根据语言学的理论,这种过程称作“译码”(decoding),也就是我们头脑中关于词汇、短语、篇章的记忆(即新知识)被调动起来处理和理解外部信息的速度和能力。首先,我们必须面对新材料(raw material)的输入,其中调动自身经验与知识的速度就是我们的迁移能力(transference capability),而将这种经验与知识用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执行能力(execution capability),最终理解知识,并且用这种理解过程来加强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与思维联系,这就是强化能力(enhancement)。&/p&&p&对于一个德语的初学者而言,在他的脑海里,是他的母语(中文)和他的第一外语(英语)早已扎根的语言结构,包括语法,词法,因此,当他在面对不熟悉的德语时,其代入感是必然的。他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去“反应”,哦,这不是英语,这是德语,那德语的规则是……&/p&&p&所以就会读的这么痛不欲生。但是经过多次练习,就能够慢慢适应了,我们的神经系统调取知识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运用自身经验加以分析的过程就会越来越娴熟。&/p&&p&&b&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外物,但是要注意不要矫枉过正&/b&,尤其是法学。任何没见过的概念,最好立即去查书。甚至包括“代理”这样的概念也最好去查书。法学中有大量的专有名词,根本不是能用日常生活中的语境来解释的。因为,这些词汇大多数都是当年日本人翻译过来的,先被法律采用,而后意思变化,才进入了生活。而如果我们望文生义,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这种利用经验加以解读的能力,也是内化能力的一个方面。&/p&&p&还是以学习英语举例。如果你是一个英语词汇量非常大的人,但苦于对词汇运用不熟练,只会背不会用,那么,就说明你的内化功夫还不到家。你还没达到Native那样的表达水平,所以,你应该用你的笔法,把你想表达的东西写下来,也许会非常幼稚,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写要好。&b&用专业的话语来说,这就叫以写作辅助输出,语言充当脚手架,辅助习得语言。&/b&&/p&&p&记得我高中当年比较喜欢背词汇(当时词汇量大约在左右),便勇敢地试着用英语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小说,大概是1000词左右,描述的是曹操在赤壁摧毁了周瑜,统一全国的脑洞故事。题目叫做“On the shining path of the reunification”(大意是三分复归一统)。这个题目本身取得并不好。而且当时的很多词汇仍然用的很稚嫩。比如,我将三国中的“主公”一词自作聪明地译作head,但是如果今天,我会译作warlord。当时我形容曹操南下赤壁的舰队为“massive warship groups”(巨大的战船队),但如果我今天来写,我会使用“stalwart armada”(伟岸的舰队),或者按照 Lawrence Venuti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理论,直接译作Armada(无敌舰队),来让外国人直接明白这个舰队的强大。虽然当时译的不够好,不过,当时那种受到赞叹和崇拜的成就感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种被注视和欣赏的感觉是难以抗拒的。并且,在我搜索素材例句时,记住了许多词汇的使用方式。&/p&&p&看,这就是正反馈和内化的力量,从那一次写作后,我明白了许多词汇的真实用法应该是怎么样的,不去研究,它们就永远停留在纸面上。写语文作文也一样,看作文书多了,就模仿着写一篇,写同题作文,下水作文,都是可行的方式。&b&不通过行动,内化永远不会自己实现。&/b&&/p&&p&一般来说,最强的正反馈来源应该是考试成绩,但是也不尽然,&b&我们要有“不为他人而学习,不为有用而学习”的精神,无用之用,方为大用。&/b&两个进入大学时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完全有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学习素质。这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不要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考试上,努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是正道。&/p&&p&&b&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需要的是求知的情怀,而不是欲望的驱使。&/b&&/p&&p&&b&4.自主学习能力。&/b&&/p&&p&自主学习一般是指我们是否能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比较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再对学习结果加以评价的能力。&b&我认为,这是整个学习能力的顶峰,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培养。&/b&&/p&&p&一个误区是,自主学习并不是固步自封不与他人交流的“自己学习”,也并不是毫无控制的“自由式学习”。自主学习应该是通过学习者独立活动,将外界知识融入到自身内在的知识体系中。客观来说,这其中的自我评价能力又是最难培养的。它直接影响到你的信心、远见、选择方式等多个向度的表现。&/p&&p&&b&通俗来说,这就是自己评价自己“已经到了哪个地步”的能力。&/b&&/p&&p&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以读书为例。答主因为高中时有比较好的文史基础,刚刚上大一时,急不可耐地借了法学名著《论法的精神》来看,想“攻克”这本大书,一个月下来,看是看完了,可是感觉并没学到点什么,当时的心情别提多沮丧了。&/p&&p&而后来我才发现,这是我自己对自己定位不准,没有察觉到当时自己“还离论法的精神这种书差太远”,而后来学了部门法,以及一些基础法理学知识,再回过头去看《论法的精神》,不得不感慨该书的远见之深,原先许多走马观花过去的语句,如今却能拊心长叹,与孟德斯鸠男爵有了共鸣。但是,直到现在有许多书我也不愿意看,雅克·德里达的我不看,伊曼纽尔·康德的我不看,黑格尔的尤其不看。无他,因为的确明白,自己看了也是白看。这就是对自身评价的理性建构。这对于节省时间,主攻“专业”是极有好处的。&/p&&p&当然,这种自我评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很多时候,不妨也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看看在他们眼中的你,究竟是怎样一种水平,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p&&p&此外,答主本人的专业不是教育学。本篇回答得到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洁博士的指导,在此一并感谢他。也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到你们。&/p&&p&祝你们所有人读书愉快,智慧充满。&/p&
首先,答主个人利益相关:高中文科成绩全市前20,大学答主就读于国内前五的法学院,年级TOP10%。这篇文字会涉及以下内容:外在知识体系解构、内在知识体系建构、主动性知识重构、知识面拓展。答主想分享一下我关于学习能力建构的一点浅见。全文6.5K字,但值…
&img src=&/cb856f9ccce2e4df7b2f98ad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8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cb856f9ccce2e4df7b2f98ad_r.jpg&&
谢邀,我如何打造知识体系?&br&&br&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期待的答案是一个书单,可是我要告诉你这并没有什么卵用。&br&&br&&b&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中,你会发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