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软件可以远程巡检主机的网络硬件巡检表

  摘 要:本人介绍了一种机房自动巡监机器人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基于该体系结构的各模块原理,通过制作基础型自动巡监机器人验证"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机房自动巡监机器人系统初探
  摘 要:本人介绍了一种机房自动巡监机器人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基于该体系结构的各模块原理,通过制作基础型自动巡监机器人验证了该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并对该系统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行了讨论。 中国论文网 /8/view-5263527.htm  关键词:巡监机器人;机房巡检;模块原理;无线发射   1 引言与背景   对设备和仪器的监管和检测是电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播音和高效播音的基础和保障,因而巡机抄表和日常巡视也成了我们无线电台以及许多工作单位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传统的巡机需要人员到机房去做定期巡查,重复性做大量的日常巡检工作,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电台无人化值守的进展,也需要人员定期到现场检查部分设备的运行情况。为了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更快地推进机房无人值守的进程,提高电台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利用自动巡监机器人完成机房设备的巡检,以至于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了了解和看到机房及其设备的一切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笔者开始了对自动巡监机器人的研究,并开发出了可应用于现场的基础型自动巡监机器人。   2 巡监机器人的设计与功能   机房自动巡监机器人结合人工巡机的经验和要求,采用完全自主或远程遥控方式,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多传感器技术、机器人视觉技术、视屏读表系统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机房内设备的定时自动巡机抄表和对机房各部分环境监测,采集并处理声、光、视屏等数据信息。准确及时的发现问题和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的疏漏,为无人值班机房的推广提供了创新型的技术检测手段。   2.1 机器人的设计要求   根据巡监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和工作要求,进行系统设计时有以下要求要求:   ⑴顺利的实现在机房环境中的行走、越障和待作业位置处的准确定位,按规定轨迹运行,全程视频监控,定点拍摄。   ⑵避开发射机干扰,保证上下行信号稳定通畅。能根据上位机参数设定改变巡机时间、移动速度、移动位置,拍摄方位和角度等。   ⑶机器人底部要适合机房地面及转弯、越障需要,尽可能保证机器人平稳匀速移动。机器人腰部要有足够大的安装基面,以保证机器人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性。同时,由于机器人底座和腰座承受了大部分的重量,腰部轴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而为了减小机器人运动惯量,提高控制精度,运动部分采用轻型材料。   ⑷机器人手臂或者摄像云台结构尺寸应满足工作空间要求,腰座以上部件,包括机械臂,摄像头等部件尽可能采用轻型材料,以保证运行速度和精度。   ⑸安全有效,使机器人在运行时符合机房的安全守则;经济实用,尽可能使各部分组件效用最大化。   2.2 机器人的功能要求   对巡监机器人的功能要求需基于人工巡机抄表的要求同时结合芯片的选择来定,基本的巡监机器人功能有:   ⑴可以实现本地、自动、远程三种操作模式自由切换。机器人能自动沿人为设定的巡机路径运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在上位机上反映机器人某些参数,将运动中的视频、速度等直接传到监控电脑。   ⑵到达指定点后停留,发出指定信号,摄像头拍摄指定照片并保存。   ⑶通过视频读表系统,读出表值(或模块亮灯数)并记录。同时判断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在正常的数据范围内,若不在则发出告警。   ⑷记录巡机点,沿巡机线路去下个记录点,直到回到起点,等待下个巡机时间(比如整点)的到来。   ⑸下位机采集各项数据,处理后在软件界面显示各类数据。上位机可以对各项参数进行设定。   而理想的巡监机器人能在基础型机器人的基础上实现语音控制、智能壁障、夜间(断电)自动巡检、超声测距、红外测温等,并将运动中的视频、音频、环境温度、湿度、速度等数据传送到监控电脑,到达抄表点后,结合机械臂的精确控制,进行读表及判断各模块使用情况。   理想的巡监机器人由于涉及到机械臂的开模设计,整体费用较高,开发周期长,而基础型巡监机器人芯片使用STC11F32XE型单片机便可实现,鉴于本机器人处于研发阶段,笔者先开发基础型机器人用于实验研究。   3 巡监机器人结构组成   整个自动巡监的过程可以分为机器人运动、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反馈三个部分,采用基站和移动体相结合的方式来替代人工巡机抄表,提供诊断机房设备运行重的事故隐患和故障的有关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安全播出。基础型巡监机器人样机如图1所示。   3.1 机器人的系统结构   基础型巡监机器人分为远端基站和机器人运动体两个部分组成,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3.1.1 远端基站控制系统   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交换机以及相应的无线通讯设备组成。监控主站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采用C#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开发设计,提供友好的操作交互界面,完成监测功能,负责对传回的视频图像进行视频读表,给机器人运动规划提供相应的命令及环境信息,并可以对机器人采集的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并提供专家诊断功能等。远端基站控制系统的视屏控制部分如图3所示。   3.1.2 机器人移动站系统   移动站系统主要由主控芯片、巡视检测、能源电池、运动控制、网络通信以及视屏采集等系统组成,实现机器人运动定位、可见光及红外数据检测采集、能源管理补给以及状态信息上传、视屏传输等功能,结合基站控制系统,完成机器人遥控巡视和自动规划巡视等功能。   3.2 机器人系统模块原理   基础型巡监机器人系统主要由无线通讯模块、运动控制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电源及上位机部分组成,其工作方式如图4所示。   3.2.1 无线通讯模块   机器人可以采用WI-FI或蓝牙模式进行操作,由于两者类似,只是WI-FI模块与蓝牙模块的区别,这里以WI-FI为例,需要把普通的无线路由器通过刷入开源的Openwrt系统(经思科路由程序改编,可以用在特定芯片的小型系统),让它变成运行Linux(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系统的小电脑,然后在WI-FI板上运行mjpg-streamer程序(mjpg-streamer可以通过文件或者是HTTP方式访问Linux UVC兼容摄像头),进行视频编码,经过WI-FI传回上位机,接着,便在电脑上可以看见机器人传来的视频了。一般路由设有TTL接口,将该串口引出,接着通过路由的Ser2net程序(一个可以通过电脑向路由的指定端口发送数据,然后路由原封不动的将数据发送到路由的TTL接口的程序),让WI-FI信道的指令转到串口进行输出,这里串口的作用就是与单片机通信,让它知道用户发出什么指令。
  3.2.2 运动控制模块   这里的运动控制模块需要和红外控制系统相结合,红外控制系统遵循循迹机器人原理,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物理表面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红外传感器,使机器人能沿既定轨迹运行,本机器人设定为沿着黑色胶带轨迹前进,并在规定图片采集地点处的地面横向贴一条黑色胶带,作为给予机器人拍照采集信号,待机器人按要求采集完毕后,由上位机发送一信号使得机器人继续前进。待机器人完成所有规定采集点的采集后,机器人会回到初始位置,等到上位机设定的下个巡机时间的到来时,机器人会进行新的一轮巡机和采集。   3.2.3 单片机系统与下位机   单片机系统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因为频率低,不能实现大量数据运算。我们通过改变单片机的输出引脚(即IO口)电平,让单片机控制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运动,控制机器人前进、转弯、后退。基础型机器人使用STC11F32XE型单片机,和51单片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⑴STC11系列是1T模式,指令速度是普通51的8~12倍。   ⑵抗干扰性强,功耗低。   ⑶拥有独立的波特率发生器。   ⑷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29K EEPROM空间可用于保存用户数据。   下位机主要用来监测和执行上位机的操作指令。单片机里面的程序作用是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指令,进行分析和解码,给予单片机的指定引脚对应的高低电平。这个指令先从上位机发出经由路由也就是WI-FI模块,到达单片机。现在的单片机和无线模块的串口以TTL居多,它有三种数据线:发送TX,接收RX,地线GND。相同的电平类型的可以进行通信,如果是9针RS232串口,需要接有232转TTL的小板后才能与各种模块进行通信。   3.2.4 上位机与视频采集分析模块   发送命令的部分称之为上位机,命令发送到无线模块或者路由器,然后经由路由转换,命令达到芯片,进而机器人执行命令,与此同时,上位机发给路由一个视频请求,路由会把摄像头视频回传给上位机,上位机对视频进行解码,并显示。而上位机的编程则是通过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用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把数据发送到路由端,机器人的上位机是客户机模式,路由端是服务器模式,这样就不需要什么转发操作,直接连机器人就可以控制了。   视频采集由安装在机器人上的网页摄像头完成,可以对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全程监控,可以在其外围配置乳白色毛玻璃罩,利用毛玻璃的半透明性和对光线的弥散作用,消除屏幕反光,取得高质量的仪表图像。上位机利用视频读表系统读出发射机上对应表值。目前发射机的表值主要有3种,指针式、数显式和模块亮灯式,视频读表系统经过图像预处理,指针、字符及亮灯区域分割,后续识别处理对图像进行读表,然后由上位机程序对表值数据进行判断处理。   4 结语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发射机房设备智能移动巡检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任务或是操作人员在远程电脑控制完成机房内的巡视与抄表,记录相关信息提供异常报警,操作人员只需通过远端计算机收到的实时数据或图像等信息即可完成机房设备巡检工作,经过现场运行表明本基础型巡监机器人系统的非接触式移动检测可以有效运行。   但是其缺点和不足还是明显的,首先基础型机器人所采用的单片机在实现大量数据传输和处理(比如在结合对设备特定部位的红外温度探测、超声测距)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其次是无线模块在机房这种电波干扰较大的环境中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运动的精确度,以及以后机械臂的稳定度和精确度都尚需提高,尤其在移动方式上,基本型采用的循迹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器人的巡检路径规划以及运动的精确性;最后视频读表系统准确性和灵敏度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完成对下位机的硬件完善、无线模块的更高效稳定及逐步向理想型巡监机器人靠拢后,结合更为精准的视频读表系统,可以逐步实现机房环境及其设备的无人化巡监,推进机房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提高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向东,鲁守银,王宏,等.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体系结构分析和设计[J].机器人,):502-506.   [2]李向东,鲁守银,等.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多级通信系统[J].山东科学,):32-3.   [3]沈祥,祝项英,金乃正.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89-90.   [4]张喜平.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建设经验[J].电力系统自动化,):97-99.   [5]赵新华,曹作良.可移动机器人位置跟踪的数字控制原理[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8-2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用友U8财务软件,远程(外网)使用的最佳解决办法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用友U8财务软件,远程(外网)使用的最佳解决办法
用友U8财务软件,远程(外网)使用的最佳解决办法花生壳和直接IP都用不了能用什么办法?VPN
直接远程桌面
还是什么的什么方法最节省流量网络ADSL拨号上网6-8M接入
  描述:用友软件U8、T6、T3软件都只局限于局域网使用,如果客户没有跟服务器在一个局域网的情况下使用那么必须有专门的网络通道。而这些系列的产品不像T1、T+一样,只要服务器网络环境下有公网IP地址,只需要在服务器(软件主机)上做一个动态域名,然后将路由器中做好映射之后就能够直接访问软件了。但是U8、T6、T3的开发底层架构不同所以不支出这种访问模式。  一、如何在外网中访问U8、T6、T3软件呢?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们用得最多的是三种:VPN通道、虚拟化服务器3389访问方式、专线。那么这三种有什么区别呢?  1、VPN通道需要在客户端网站安装好软件的客户端程序,然后通过第三方VPN(有软件VPN和硬件VPN)搭建通道,即分别在服务器和客户端都需要安装VPN软件,通过VPN软件分配的ID和密码来直连,这个就像打电话一样,必须知道对方的号码,搭建一个独立的通道直接访问对方。  2、虚拟化服务器3389(远程访问)端口,这个需要在服务器上面安装虚拟化平台程序,将服务器的远程访问端口映射到万维网中,在服务器端虚拟化平台将U8的客户端程序发布到平台中去,然后也需要有公网IP地址做动态域名解析,访问域名来打开网页登录到平台中就能够看到虚拟化发布的U8客户端程序。  3、搭建专线坏境,但是这个费用比较高,一般企业都不会采用这个方式。除非是政府单位和一些保密单位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不得不使用自己的专线通道来传输数据和办公;  二、详细描述VPN通道与软件应用连接的坏境搭建方法,这个方法是很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个缺点那就稳定性的问题。稳定性取决与网络坏境带宽和VPN的质量问题。这种方法不需要服务器网络有公网IP,也不需要做任何的映射和动态域名解析;  1、使用TeamViewer软VPN搭建坏境。这个工具如今网上有很多破解版的,如果为了稳定和质量可以向厂商购买正版的程序。当然免费的也可以使用,下载地址:,这个版本可能比较老,可以在网上搜索“TeamViewer VPN版”有很多更新的。  2、在服务器上面将U8服务器程序安装调试正常,同时需要将客户端电脑的U8客户端安装好。  3、分别在服务器上和客户端电脑安装“TeamViewer VPN”第三方软件。选择连接方式为VPN。  4、将服务器上面的“TeamViewer VPN”软件密码设置为固定的。同时需要创建快捷方式添加到启动项中,因为该版本是面安装版的,所以需要手动设置启动。密码设置为固定的原因是在我们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时候密码固定记忆。不然软件没开一次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密码。  5、服务器端只需要将软件程序打开即可。客户端在连接服务器的时候需要输入服务器端VPN软件的ID和密码,这样才能够正常连接到软件。  6、连接成功之后,打开U8软件登录。U8软件中服务器地址输入U8服务器的本地IP地址即可连接(需要将服务器的防火墙关闭,否则无法正常连接)。&  注:该工具只限于测试软件或搭建测试坏境使用,勿使用于商用!
远程接入软件。极通。global的那个。太多了
请详细点,谢谢
你不是想在外网访问CS程序嘛。就用上面的第三方软件发布出去就可以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用友专门配置了和U8搭配使用的远程通。要使用远程使用的话就要购买用友U8 的远程接入(远程通),这样才可以使用远程操作。远程通是一个独立的模块,它不是集成在U8一起出售的,是需要用户进行选购的,是一款可以局域网使用或者是跨地域使用的软件,相对的价格也不一样用友U8 财务软件,不过使用的话需要借助辅助软件,而在U8里面,根据使用的人数不同而订购不同的数量
有专业的软件的,非常好用。可以百度HI里详谈。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用友u8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基于远程网络的掌上巡检及其管理模式研究_硕士论文_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远程网络的掌上巡检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关键词: &&&&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1次
设备巡检工作对保障设备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为克服传统的设备的诸多弊端,提高巡检工作的便携性、有效性和加强对企业设备的管理,本文首先对设备巡检系统的需求和目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巡检系统的解决方案,然后开发了一种网络化设备巡检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给出了设备巡检系统的总体构架。该设备巡检系统由前台掌上巡检仪和后台设备巡检管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前台主要负责按巡检计划进行巡检,后台主要负责对巡检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和发布。2.构建了掌上巡检仪的硬件平台。掌上巡检仪硬件系统主要基于嵌入式系统快速研发平台即X-HYPER255硬件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它主要有采集板、主板、液晶屏和触摸屏四部分组成。为提高采集速度及采集性能,硬件系统采用双CPU结构,即采集板和主板上分别有自己的处理器。采集板和主板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讯。系统采用了触摸屏和液晶屏显示器分别作为系统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方便了仪器的操作并大大减小了仪器的体积和重量。为了降低系统的功耗,实现了液晶显示器自动关屏功能。3.结合硬件结构平台的特点构建了掌上巡检仪的软件运行平台。软件系统采用了嵌入式作为其操作系统,利用图形系统为嵌入式系统提供图形支持,具体工作包括:Bootloader下载、Linux内核的移植、文件系统的移植和MiniGUI的移植。运用Linux下标准C语言进行开发了设备巡检软件,该软件主要具有系统管理模块、点检模块、巡检模块、历史追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五大模块。为了能及时分析现场数据,巡检软件实现了常用的时域、频域信号分析方法。另外,为了方便输入或修改数据,巡检软件实现了数字软件盘功能。最后将巡检软件交叉编译并移植到掌上巡检仪。4.实现了巡检系统的网络化。前台巡检仪与后台巡检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采用了C/S模式网络构架,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网络通信。后台远程网络功能的实现采用了B/S模式网络构架,最终达到支持远程共享和远程访问的目的。最后,对巡检管理的模式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该仪器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追忆、通信功能于一体,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等特点。它不但可以及时对现场信号进行基本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还可以将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后台。因为前台掌上巡检仪具有分析功能,因此前台可以独立工作。后台巡检管理系统可以对巡检数据进行各种分析、诊断及报表,而且还可以通过WEB查询巡检信息,从而实现对巡检信息的远程访问。
摘要&&3-5Abstract&&5-10第一章 绪论&&10-16&&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10-11&&&&1.1.1 课题来源&&10&&&&1.1.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0-11&&1.2 设备的发展与研究现状&&11-14&&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4-15&&1.4 本章小结&&15-16第二章 设备巡检系统的总体设计&&16-26&&2.1 设备巡检系统的特点&&16&&2.2 设备巡检系统的基本结构&&16&&2.3 设备巡检系统开发的总体要求&&16-17&&2.4 设备巡检系统的功能要求&&17-18&&2.5 设备巡检系统的开发原则&&18-19&&2.6 设备巡检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环境&&19-21&&&&2.6.1 设备巡检系统的开发方法&&19-20&&&&2.6.2 设备巡检系统的开发环境&&20-21&&2.7 设备巡检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1-25&&&&2.7.1 系统结构总体设计&&21-22&&&&2.7.2 系统功能划分&&22-23&&&&2.7.3 系统硬件平台的总体设计&&23-24&&&&2.7.4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24-25&&2.8 本章小结&&25-26第三章 掌上巡检仪硬件平台设计&&26-37&&3.1 硬件平台总体结构&&26&&3.2 采集板&&26-29&&&&3.2.1 前端调理电路&&26-28&&&&3.2.2 模数转换部分&&28-29&&&&3.2.3 采集板CPU&&29&&3.3 主板&&29-31&&&&3.3.1 主板的功能描述&&29-30&&&&3.3.2 主板CPU&&30&&&&3.3.3 存储器&&30&&&&3.3.4 网络通讯功能&&30-31&&&&3.3.5 串口通讯功能&&31&&3.4 触摸屏&&31-34&&3.5 液晶显示器&&34-35&&3.6 电源&&35&&3.7 硬件系统特点&&35-36&&3.8 本章小结&&36-37第四章 掌上巡检仪的软件系统设计&&37-69&&4.1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与功能模块划分&&37-38&&&&4.1.1 总体结构&&37&&&&4.1.2 功能模块划分&&37-38&&4.2 嵌入式操作系统与&&38-44&&&&4.2.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38-40&&&&4.2.2 MiniGUI&&40-44&&4.3 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44-45&&4.4 设备驱动程序&&45-47&&4.5 掌上巡检仪的软件平台构建&&47-55&&&&4.5.1 Bootloader下载&&48-49&&&&4.5.2 Linux内核的移植&&49-51&&&&4.5.3 文件系统的移植&&51-52&&&&4.5.4 MiniGUI的移植&&52-55&&4.6 巡检软件开发环境的构建&&55-57&&4.7 巡检软件功能的实现&&57-68&&&&4.7.1 巡检功能模块&&57-60&&&&4.7.2 点检功能模块&&60-62&&&&4.7.3 历史追忆模块&&62-65&&&&4.7.4 信号分析功能&&65&&&&4.7.5 数字软键盘和液晶显示屏自动关屏&&65&&&&4.7.6 数据通信模块&&65-66&&&&4.7.7 系统管理模块&&66-67&&&&4.7.8 巡检软件的移植&&67-68&&4.8 本章小结&&68-69第五章 网络化实现及巡检管理模式&&69-83&&5.1 系统的网络化实现&&69-76&&&&5.1.1 前台与后台网络通信的实现&&69-72&&&&5.1.2 后台的远程网络实现&&72-76&&5.2 巡检管理模式&&76-82&&5.3 本章小结&&82-83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3-86&&6.1 结论&&83-84&&6.2 展望&&84-86参考文献&&86-9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90-91致谢&&91
> 工业技术 >1145被浏览85812分享邀请回答5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运行时错误
“/”应用程序中的服务器错误。
运行时错误
说明: 处理您的请求时发生异常。此外,对第一个异常执行自定义错误页时发生另一异常。已终止请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件巡检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