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用掌侧和背侧描述而脚呢

小指近节骨基底部在哪里
小指近节骨基底部在哪里
09-08-27 &匿名提问
这个需要根据骨折粉碎情况,是否涉及关节面,骨折的对位对线等问题来考虑,一般来说如果骨折涉及关节面,则尽可能的手术治疗,以免以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如果骨折比较粉碎,对位对线不良,也需要手术,因为掌侧和背侧有肌腱通过。如果骨折畸形愈合,可能会造成肌腱自发性断裂或者肌腱一些疾病的问题。如果骨折不牵涉关节面,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碎片对肌腱不会影响,可以使用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也需要定期复查x线,效果不理想仍需要手术治疗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肝炎一般是身体乏力,尿黄,肝部有疼痛。你的应该没问题。放心吧。
您好,不一定是肝炎的,现在天气反复,容易感冒或出现鼻炎等都是有可能的,一般急性肝炎会出现厌油、食欲不振、乏力、低烧、肌肉或关节痛,甚至有恶心、呕吐及腹胀,右上腹痛等。所以建议您出了检验报告再确定,一般检查“两对半”、“肝功能”两项,可以的话再做个肝胆B超,也就是一般的常规体检。附参考资料:厌油、食欲不振、下降。 乏力、懒动。 低烧。 肌肉或关节痛。下肢酸困不适,稍加活动则难以支持 恶心、呕吐及腹胀,往往食后加重。 腹痛。右上腹部有持续性胀痛,个别病人可呈针刺样或牵拉样疼痛,于活动、久坐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右侧卧时加重,左侧卧时减轻。 部分病人尿黄,尿色如浓茶,大便色淡或灰白,腹泻或便泌。 黄疸,皮肤发黄,眼珠也发黄 出现以下情况应去就医 持续的流感样症状或者其他更为严惩的表现。慢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甚至死亡。 朋友或家庭成员发生了肝炎,那么你也可能被致病源感染。 你的症状出现在去过一个肝炎高发国家后;在你旅行期间,也可能感染此病。 得了肝炎,皮肤会上出现一些变化。由于皮肤改变能用肉眼看见,如果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帮助。 提起肝炎的皮肤变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疸,皮肤发黄,眼珠也发黄。我们这里介绍的,是肝炎的其他几种皮肤表现。 (1)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1/5-1/3的人可以发生皮疹。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这些症状往往在黄疸或其他症状出现以前1-6周就能出现。有人的皮疹,像猩红热病人出的疹子,有的则是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有的是神经血管性水肿。所以,一旦出现了皮疹,也不要忘了检查有没有肝炎。 (2)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有这种皮炎的病人,以2~6岁的学龄前儿童居多,也有少数人是年轻人。这个时候的皮肤损害,通常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的末端,有两三毫米大小,是圆拱型的丘疹,丘疹互相之间不融合,也不发痒。年龄小的孩子,皮疹可能大一些。大约经过半个月至1个月,皮疹可以慢慢消退。当皮疹消退的时候,肝炎的其他症状也就出现了。 (3)荨麻疹 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有人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荨麻疹,而且反复发生。严重的病人,可伴有高热、腹痛等全身症状。这种荨麻疹与一般的“鬼风疙瘩”不同,不容易消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4)指甲改变 肝炎病人指甲的甲床变得混浊,人们形容它是“白甲”,指甲弥漫性发白,有时仅在指甲的前端一小部分还残留有粉红色。 (5)毛发改变 有些肝炎病人的头发变细。男性病人的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男性肝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6)皮肤瘙痒 肝炎病人有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人是暂时的,有人则是持续瘙痒。特别是有黄疸的病人,皮肤瘙痒早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黄疸出现后一年发生。 (7)皮肤色素沉着 肝炎病人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治疗,或者病情严重,就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全身的皮肤色泽会成为黑褐色。 (8)蜘蛛痣和掌红斑 有的肝病病人,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掌红斑”。 “蜘蛛痣”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微微高出皮肤,从红点向外,伸出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样子就像蜘蛛的肢脚,所以把它称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铅笔尖按压在小红点的中央,那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就消失了,笔尖一松,它们又重新出现。 这种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部、脖颈及上肢部位,在肚脐以下的地方就少见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掌红斑出现在手掌或指尖处。出现在手掌时,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这些部位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退色。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有1/4的人皮肤有改变。如条状斑纹、甲下出血,以及像红斑狼疮或局限性硬皮病样的皮肤表现。还有的病人出现炎性的丘疹,中央有小脓疱,脓疱结痂后留下疤痕,像种牛痘后留下的疤痕。还有的病人,会出现“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病人的皮肤上有紫红色的小斑,关节痛,还有肾脏病的一些症状,病人非常虚弱。 1、肝炎是怎么回事? 毒物、毒素等特物质中毒引起者称为中毒性肝炎;病毒引起者称为病毒性肝炎。故而肝炎一词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肝脏发炎的总称。但目前所说肝炎是狭意的病毒性肝炎的代言词。 2、病毒性肝炎还能细分吗?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七种。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而分类的。1990年前被世界公认的有五种,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以外,近年又发现己型、庚型肝炎。目前肝炎已有七种类型。它们都是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己型肝炎病毒(HFV)、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 3、临床上病毒性肝炎诊断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根据七种肝炎在病原学、血清学及临床经过,肝脏以外器官损害等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共性,常用于诊断的临床类型有: (1)急性黄疸型肝炎(少数可转变成慢性重型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部分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成为慢性,以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多见)。 (3)慢性肝炎和馒性活动性肝炎。 (4)淤胆型肝炎。 (5)急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 4、七种病毒性肝炎哪种感染率最高? 根据1996年全国第二次肝炎普查:甲型肝炎的感染率(请注意不是发病率)其平均阳性率为80.9%是我国甲肝的总感染率。但80.9%的人并非得病,而仅是受过甲肝病毒侵袭而已,甲肝病毒感染率长江南75.5%,长江北为86.7%,农村高于城市。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57.6%;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2%;丁型肝炎为1.15%的感染率。戊型肝炎感染率为18.1%。 5、急性黄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状?病程有多长? 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起病较急,可分为三个期。 (1)黄疸前期:为时数日至半月,先有全身乏力不适,(小儿伴低热),约1/3起病急,有轻、中度发热,亦可高热伴寒战。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胀,少数有肝区疼痛,腹泻或便秘等。根据起病时突出症状的特点,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流感型;以消化道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上腹剧痛、寒战、黄疸为主的胆道疾患型;恶寒、驰张热,迅见黄疸的败血症型和以关节肌肉酸痛,发热的风湿型等。这些对作出早期诊断极为有益。 (2)黄疸期:约2—6周。此期黄疸加深,尿色深黄,巩膜(眼白)皮肤黄染,一至二周达到高峰,多数不再发热,大便色泽变浅,消化道症状乏力明显加重,皮肤发痒、肝肿大、有叩痛,有的患者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明显损害。 (3)恢复期:二周至4个月,以上症状在二周左右开始逐渐消失(儿童病程短)恢复快,。成人中约有5%长期有肝区痛,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的肝炎后综合症出现。乙型肝炎等尚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免疫等原因可演变成慢性肝炎。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6、如何早期发现肝炎? 有了以上的肝炎知识,就要警惕,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早期发现肝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近半月——半年内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输过血,用过血浆、白蛋白、人造血或胎盘白蛋白;用过末严格消毒的注射器、拔牙、手术等。即有被染上肝炎的途径。 (2)近日来全身乏力不适等上述15题所讲之(1)黄疸前期症状,经休息仍不好转,又无其他原因时,应考虚肝炎之可能;如有肝肿大,黄疸发生就应高度杯疑患有肝炎之可能。 (3)有接触史和自觉症状体征者,应该很快去做实验检查尿化验。如做尿三胆检查,如发现尿胆红素阳性(正常人是阴性)。血清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转氨酶)升高时,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如症状轻微,起病缓慢,可怀疑为元黄疸型肝炎。 (4)作好肝炎病毒方面的抗原、抗体检查,明确何型肝炎。甲型肝炎者,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一HAVIgM)阳性;乙型肝炎者抗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一HBCIgM)阳性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他型别均可测出。 7、黄疸是怎样形成的? 巩膜(俗称白眼仁)和皮肤发黄叫黄疸。黄疸的发生与红细胞的破坏、肝脏的功能正常与否,胆道的畅通三大因素直接相关。 正常时,红细胞从骨髓生成至死亡约120天,红细胞破坏所产生的血红蛋白每日约250—300毫克,要转化为间接胆红素,到肝脏内由肝细胞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并将其分泌到毛细胆管,成为胆汁的主要成份,由胆管排出,在小肠和大肠的细菌作用下将直接胆红素还原为胆素原,每日排出约40一280毫克,并把大便染成黄色。而另一小部份则重新被吸收到肝脏,经血液由肾脏排出,此时称尿胆原,(每日排出约0.5毫克一4毫克)。 上述正常过程,周而复始,直至寿命终止。 当以上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时,胆红素就会大虽返流或滞留在血中,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微摩尔/升(即2毫克%)时,胆红素就渗到巩膜、皮肤粘膜就发生黄疸。 8、肝炎时有黄疸、尿为什么似浓茶、大便为什么发白? 肝炎时,肝细胞发炎受损凋亡、坏死,肝小叶被破坏,不能把间接胆红素转化成直接胆红素使黄疸加深。而大量返流入血的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由肾脏排出,故此尿液呈浓茶色,有部份病人因胆管通道炎症,坏死组织阻塞胆汁暂时不能排入肠道,故此大便末染黄而成白色陶土样便。 9、肝炎患者肝区为什么会痛? 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发炎、充血、肿胀、渗出和肝细胞坏死,肝脏实体增大,使肝脏外的包膜极度被撑开,肝包膜上的神经与膈神经相连,属脊髓神经支配,当肝包膜上的神经受压力、炎症、化学性物质刺激后,就可将冲动传入大脑,产生胀痛、钝痛、重压感或针刺样痛,体检时患者常有触痛、叩痛。 慢性肝炎,肝炎恢复期时,肝肿胀引起的肝包膜的紧张度得到相应缓解,肝功能明显好转或正常。但感肝区隐痛等,一是要排除肝包膜周围炎症,胆囊胆管感染,肝癌以及胆汁外渗或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等均可引起肝区疼痛。疼痛还和个体敏感性不同有关。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疼痛可完全消失,也有少数患者可能由于久病后,大脑的疼痛固定兴奋灶,一时难以消除而产生疼痛。 10、肝炎患者为什么易出血? 肝炎患者特别是重型肝炎晚期和慢性肝炎患者经常见牙龈渗血、鼻出血、皮下换斑、便血、吐血、尿血、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注射部位流血,臀部紫瘢,血性胸水、腹水等。其原因有:(1)肝炎时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肝炎时凝血因子消耗增多。(3)有止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出血。(4)血小板质量异常,数量减少,质量受损。(5)肝炎病毒或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直接损伤血管内皮,造成微血栓大量形成,使肝、肾、脑血流受阻,组织缺血、坏死出血,(6)内毒贫血症与出血密切相关。(7)继发感染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大量血栓导致出血。总之,肝炎时出血原因较为复杂,有些机制还不大清楚,仅列出以上几个有关原因。 11、为什么肝病时常出现血管痣、肝掌? 患急性或慢性肝炎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明显下降。结果体内雌激素增多、蓄积,使体内小动脉扩张,形成象蜘蛛样的蜘蛛痣(血管痣)。大小如米粒,约2—3厘米大小,少者1—2个,多者数百个。多见于面颊、胸部、上肢手背部。当你用大头针帽压蜘蛛痣体部扩张部分时,网状分布之蜘蛛脚体即消失,压力消除恢复原状。血管痣的出现率急性肝炎为1%左右,慢性肝炎为54%左右,蜘蛛痣的出现常与肝功能状态相平行。肝功恶化时增多,好转后渐渐消失。 肝掌的发生原因同血管痣一样,主要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变的手掌上。肝炎患者的手掌大、小鱼际及指掌面、手指基底部呈粉红色胭脂样斑块、斑点,压之退色,久者呈紫褐色。肝掌也随肝功能好转而减轻或消失。 12、肝炎患者有的有性功能改变是何原因? 与上题相同的原因,肝炎患者由于雌激素灭活失衡,雌激素在体内增加不仅使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血管痣、肝掌,而且还可使女性月经紊乱,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性功能减迟。长此以往还可造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掌侧与背侧不同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浙江创伤外科》2015年05期
掌侧与背侧不同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掌侧与背侧不同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慈溪市慈林医院收治的桡骨C型骨折患者62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背侧组(30例)、掌侧组(32例),分别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桡骨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功能恢复和整体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同组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6~12个月随访,平均(11.27±1.36)个月。背侧组和掌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大致相同,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组术后6个月X线检查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活动度恢复程度明显优于掌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背侧组有效率优于掌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及临床疗效优于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但这两种方法的早期及远期并发症方胜率并无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使用方面,需要临床医师结合患者骨折的具体要求及适应条件进行治疗。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87.3【正文快照】:
桡骨远端C型骨折发生率较高,因其损伤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故患者入院后首先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背侧及掌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虽然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111,但对于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后临床疗效却无统一的认识。因此本研究选取本院62例桡骨C型骨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勇;周大鹏;韩文峰;田竞;项良碧;;[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05期
周欣;王伟;韦民;;[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5期
谢世隆;方楚权;严瑾;成钊敏;黄振盛;;[J];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07期
龙超;程志军;毛兆光;;[J];浙江创伤外科;2013年02期
周德杰;田军;徐军;刘财;;[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06期
朱大安;路磊;方斌;;[J];浙江创伤外科;2014年02期
刘安华;;[J];浙江创伤外科;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明;陶圣祥;夏春明;何振华;胡阿威;程智涛;刘胜;李兴华;韩洪舜;;[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年09期
倪明;丁菊红;尹伟忠;胡晓亮;曹师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3期
马仲锋;齐明;王心宽;;[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年05期
苏伟坤;叶少腾;陈嘉欣;;[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年06期
黄平;黄东永;;[J];河北医药;2015年21期
胡欣;;[J];实用骨科杂志;2015年09期
舒云均;;[J];亚太传统医药;2013年06期
朱大安;路磊;方斌;;[J];浙江创伤外科;2014年02期
赵红昌;管中宁;;[J];浙江创伤外科;2013年06期
费红良;王金法;石盛生;费国芳;王丹;;[J];浙江创伤外科;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国太;孙海浪;袁东堂;谢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10期
陈一平;姚一民;于学军;张聪;;[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年03期
鲍飞龙;刘涛;高伟;胡义明;亢世杰;李清玉;程坤;;[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1期
吴晓东;郭文川;;[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3期
赵勇;周大鹏;韩文峰;田竞;项良碧;;[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05期
刘振武;颜继英;杨朝晖;崔树北;;[J];华西医学;2010年01期
吴树华;王树金;王遥伟;张华俊;;[J];骨科;2012年03期
王平;廖晓辉;李峻;王伟;;[J];实用骨科杂志;2011年04期
董军政;李延明;吴艳刚;王利民;赵洪双;;[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16期
姜保国,龙奎元,张殿英,傅中国,陈建海;[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映波,刘仁孝,黄继义;[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1年01期
赵建华;杨雷;钱希颖;柏顺明;杨滨;;[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22期
辛桂桐;;[J];广西医学;1986年03期
高伟阳;[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巫庆新,徐生根,宋光太;[J];浙江创伤外科;2004年04期
张延龄;[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韩良军;曹春;;[J];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02期
任志勇,魏长月,黄东平,王成琪;[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曹娟;陈淑琴;王莹;乔光军;;[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4期
刘英;;[J];安徽医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林如;洪锋;马宁;郑文杰;;[A];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任志勇;魏长月;黄东平;王成琪;;[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张兴群;赵风景;陈莹;徐一波;张龙春;姚建民;;[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张兴群;赵风景;陈莹;徐一波;张龙春;姚建民;;[A];2012年浙江省手外科学暨显微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谢大兴;高纯;海山;鲁安;余超然;龚建平;;[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郑有卯;张法云;吴立志;金子清;郑卜真;王斌;顾仕林;;[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吴建伟;陈维波;李建瑞;;[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吴建伟;陈维波;李建瑞;;[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潘伟波;梁军波;徐国成;;[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李玉宏;李奇;;[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玉泽;[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晋艳;[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缓解脚后跟疼的五个妙招
缓解脚后跟疼的五个妙招
摘要:脚后跟疼痛,建议穿运动鞋或坡跟鞋,有点后跟(跟高约1.5~2cm),但不是高跟哦。告别平底鞋和帆布鞋吧,它们真的不适合你。
  哪里长骨刺哪里疼,似乎骨刺就是万疼之源。
  很多人认为「脚后跟疼是因为长了骨刺,一根刺戳在肉里当然疼啊!」
  但,很多时候骨刺是被冤枉的。
  骨刺是代罪羔羊
  先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骨刺君」。
  「骨刺」只是通俗的叫法,它的医学名称叫「骨赘」,是骨的一种代偿表现。
  骨赘可存在于身体的各个关节处,这与衰老、长期保持某个固定姿势、长期磨损等有关。当存在以上问题时,在人体承重部位如腰椎、膝关节、脚后跟就会出现炎症,刺激骨的代偿性生长,也就有了骨赘。
  骨赘就像消防队员,哪里需要去哪里,虽然偶尔也会添点小乱子。
  很多人认为骨赘有害无利,一旦发现就应立即去除。实际上骨刺对人体是有一定好处的,它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比如,有的患者长期腰痛,几年后腰痛好转了,结果拍片发现腰椎长了骨赘,增加了腰椎的稳定性。
  因此不要太介意骨赘的存在,它的出现只能说明「组织需要它」。
  有问题的是需要它的「组织」,比如脚后跟。
  脚后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疼的原因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可能的原因:跖筋膜炎、足跟垫炎、跟腱炎、跟骨骨内压增高症、跟腱断裂、跟骨骨刺、骨、、跟骨、应力性骨折&&
  喂,来点看得懂的,好吗?
  原因这么多,但是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炎」。
  没错,「炎症」才是大多数脚后跟疼的幕后黑手。
  可是,我的脚又没有伤口,怎么会有炎症呢?
  这里的炎症指的是「无菌性炎症」,多见于慢性劳损、运动损伤等,有别于我们日常认识的细菌感染。
  脚后跟疼,该怎么办?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诊断的治疗都是耍流氓」。
  因此,你得先让医生排除骨折、肿瘤、跟腱断裂等疾病的可能。
  如果排除了「无菌性炎症以外疾病」的可能,那就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休息、减少负重运动
  脚后跟疼痛,是疲劳的体现,是身体无声的抗议,既然这样,那就让你的脚歇一歇吧。
  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运动1个小时,建议休息10分钟。及时缓解疲劳,才能将疼痛扼杀在摇篮里。
  2.换双合适的鞋或鞋垫
  不要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合不合脚,穿上才知道。
  脚后跟疼痛,建议穿运动鞋或坡跟鞋,有点后跟(跟高约1.5~2cm),但不是高跟哦。告别平底鞋和帆布鞋吧,它们真的不适合你。
  我有很多喜欢的平底鞋,我一定要穿怎么办?
  那就买双专用足跟垫,垫高脚后跟,让周围肌肉和韧带放松,疼痛也能缓解。
  3.巧用冷敷和热敷
  看过专业运动员赛后马上将两条腿泡到冰水里的照片吗?
  剧烈运动或运动损伤后及时冷敷,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通俗讲就是减少无菌性炎症的发生,保护身体免收或少受疼痛之苦。
  而恢复期(受伤后48小时)适当的热敷,又能有效地缓解疲劳,促进炎症吸收,降低疼痛的程度。
  建议冷、热敷每次15~20分钟,一天2~3次。最好隔层毛巾,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4.拉伸训练
  包括对跟腱及脚底筋膜的拉伸训练,具体方法包括:
  (1)毛巾牵拉训练
  取坐位,将腿伸直,用一条毛巾环绕患侧足底,双手握住毛巾进行脚踝的牵拉训练。
  (2)踩台阶牵拉训练
  前脚掌踩在台阶边缘,患侧脚后跟缓缓向下落,直至感到脚底和跟腱牵拉感。
  (3)牵拉训练
  取坐位,将患脚放到对侧的膝关节上方。先进行小腿肌肉的放松按摩,然后用手握住脚趾掌侧,往背侧牵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鼠标手?鼠标手怎么治疗?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腕疼痛肿胀,尤其掌屈活动受限。本病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尺骨茎突轮廓消失。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起因
  本病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腕背伸受伤,其轴向作用力大部分经中央柱和外侧柱,经舟状骨、月···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诊断/鉴别
  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  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尺骨茎突轮廓消失。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尺骨下···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症状检查
  手腕狭窄性肌腱滑囊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很常见的手腕在大拇指侧的疼痛。在女性发生的是男性的十倍。手腕部米粒大小硬如软骨的包块是腱鞘囊肿的症状之一。腱鞘囊肿(thecalcyst)是腕背侧最常见的一种肿···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治疗/预防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特殊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防治,重点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克期是老年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及时的门诊复查:复查时间一般以第1周每2天复查1次,1周后每周复查1次···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常识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相关医生咨询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相关症状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患者部位:
相关检查:
常用药品:
相关疾病:
职称:高级整形顾问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公安备案号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残脚和如来神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