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调理舌头齿痕舌怎么办

齿痕舌怎么调理_中医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齿痕舌怎么调理
养生之道网导读:齿痕舌怎么调理呢?齿痕舌是指舌体的周围可以看见牙齿的痕迹。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那么大家知道齿痕舌怎么调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齿痕舌怎么调理。
齿痕舌怎么调理1、治疗齿痕舌的食物1.1、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齿痕舌的情况,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然后进行科学的治疗,无论是由于或者是脾阳虚所引起的齿痕舌情况,恢复身体都要以健脾为主。1.2、除了从日常饮食方面着手,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材,例如芡实、山药、以及薏米还有扁豆等等之外,也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养身体,例如服用具有健脾功效的材,或者是进行按摩等等手段,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1.3、齿痕舌患者宜吃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鸡肉,兔肉,,,桂鱼,,,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2、治疗齿痕舌的按摩方法2.1、揉搓血海位置:将双手的拇指放在血海穴上面,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摩五分钟,再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按摩五分钟。2.2、按摩小腹:将双手的小鱼际位置紧紧的贴在肚脐旁边的上面,然后上下运动进行按摩,等到手心出现热度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2.3、按摩胁肋:将双手小鱼际的位置紧紧的贴在身体两侧的肋骨位置,然后前后进行按摩,要求速度快并且用力,等到身体出现热度的时候就可以停止。2.4、按摩穴:将双手的拇指在上面进行按摩,要求一定要用力,并且按摩大约五分钟左右。3、其它治疗齿痕舌的方法3.1、宜食用质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体积大、坚硬、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减少对溃疡面的机械性刺激。3.2、少量多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少量,可减少胃酸分泌;多餐,可弥补食量之不足。一般每餐不宜过饱,以正常食量的2/3为宜,每日进餐4~5次。定时定量对维持胃液分泌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3.3、为促进溃疡愈合,提供营养全面的膳食,特别是选用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很有必要。3.4、烹调方法应以蒸、煮、炖、烧、烩、焖等较好,不宜采用干炸、油炸、腌腊、滑溜等方法。忌过甜、过咸、过热及生冷食物。齿痕舌的症状1、的颜色淡白,并且显得湿润,同时舌头的边缘出现牙齿的痕迹,这说明身体中的寒湿之气比较的严重。2、如果说舌头的颜色出现淡淡的红色,同时周遭出现的痕迹,那么就说明身体出现脾虚或者气虚的情况。3、如果是舌头的颜色发红同时肿胀,舌头的周围出现牙齿的痕迹,那么说明身体出现湿热的情况,同时还伴随有痰多以及痰浊的症状。齿痕舌的病理变化1、上皮层变薄。上皮层在正常舌最厚,凹陷部次之,凸出部最薄,这可能与局部营养状况有关。2、粗面内质网的改变。在基底层和棘细胞层,粗面内质网减少、扩张、核糖体丢失,这些表现提示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功能障碍,是细胞损害的表现之一。3、张力丝减少。齿痕舌张力丝减少,棘细胞和基底层的细胞间隙增大,呈稀疏的网孔状,指状乳突桥粒减少,说明齿痕舌的细胞连接不良。4、细胞组织的水肿。主要是局部缺乏营养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水液溢管,渗入细胞。另一方面淋巴回流不畅,不能带走多余的水分。
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0709/0709/0709/07
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
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
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
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09/13
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夏至习俗、夏至吃什么、夏至养生食疗、夏至节气饮食等与夏至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夏至节气有关的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齿痕舌怎么办?国医大师教您巧除湿
我的图书馆
齿痕舌怎么办?国医大师教您巧除湿
齿痕舌怎么办?国医大师教您巧除湿
编辑/学问有没有进步
& & &有齿痕,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脾胃的调理是需要一年四季都得不断的学习这方面的生活小常识来予以关注的.不像其他内脏,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是重在个别季节的调养.
  舌头上有齿痕主病及相关研究: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
  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
  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舌头上有齿痕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舌头上有齿痕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丙型:
  一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二阳虚型: 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首先,饮食要讲究七分饱,过量会加重脾胃负担,同时要少吃冷饮,避免刺激.其次,可以在食物中多添加些谷物杂粮类的补脾益气.另外,也可以在上午9至11时间按摩脾经的主要穴位,如: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最后,假如日常压力大,用脑时间过长,久而久之也易造成脾虚,所以要学会舒缓压力,劳逸结合.
体质决定食物 阴虚、内热、脾湿的食疗方法&
秋季来临,阴虚的人往往会有内热,而阴虚与内热往往是相对的。还有的人感觉头昏脑胀,上面实,下面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鲜藕。就是把中间的藕节剁掉,把藕切碎,把它放在铜器或者是铁器里捣成汁,再用豆包布包出来,榨出汁来喝。梨汁、荸荠汁与鲜生地汁,都可以。这些东西滋阴清肺,可以预防秋季感冒。但是,需要说一点的是,胃寒的人不要用这些东西。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胃很寒,怕冷,就不要用这些东西。擦亮眼睛,认清你上的是什么“火”火又分心火、肺火、肝火、胃火这么几种。它们各自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口腔溃疡是心火过旺的表征,肝火则表现为头疼、耳鸣,因此在养生的时候,我们也要有所区分的“对症下药”。●莲芯降心火在中医里,除了把火分成实火、虚火之外,又分心火、肺火、肝火、胃火这么几种。那么,它们的表现症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心火,心火旺盛的人,一般来说,首先表现在心烦意乱、烦躁不安上。再严重的话,可能还会长一些如口腔溃疡这种病。从中医上讲,舌为心之苗,因此,他会在舌头上来表现出来些溃疡。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平衡你的心态,这个是首要的。当然这个也比较难做到。还有一个方法,就比较简单了,你去市场买点莲子芯,把它当成茶来饮用。莲子芯是专门对付心火的,喝一点莲子芯,就可以把心火降下来。●肝火吃海蛤那么肝火的外在表现,与心火有什么不同呢?肝火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易怒上。有的人他点火就着。一般来说,这种现象还伴随着头晕、头痛、耳鸣、恶心。肝火太重怎么办呢?还是那两个方法,一个是你自己来调节情绪,还有就是在饮食方面,可以吃海蜊子,就是海蛤。海蛤是佑肝肾两津的,专门用来降肝火。因此,常吃这个东西,对于缓解你的肝火有很大的帮助。●荷叶清肺火肺火一般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说咳喘病,像感冒,甚至是肺炎,往往都是因肺火而引起的。
&&& 90岁的路老,依然精神抖擞。路老有一个独家小秘方,路老已经服用20多年的醋泡姜,把姜切片,用山西或镇江的米醋浸泡3天,每天服用一片,可缓解中老年人脾胃虚寒、呃逆、打嗝等症状。
&&& 路老花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编著了一本书《中医湿病证治学》。路老总结: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可见,水液代谢失常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和广泛性。
&&& 另外,湿又分为内湿、外湿。外湿就是自然界中的水湿,如云、雨、雾、露,生活中的眼镜上的水汽,包括空气中的湿度。外界的湿度增加了,也是个致病因素。比如说雾露特别大的时候,空气流动的慢了,在空气中悬浮的微颗粒,粉尘就多。呼吸后容易产生疾病。房子里容易长霉,容易引起过敏,特别是夏天大家都能感受的到,闷热。湿度大,出汗后不能很好的蒸发,大家都知道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散热方式,从而调节体温,但如果不能很好蒸发,就不能达到这一作用,所以夏天,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温度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么高,但你都感觉很难受,甚至中暑。
&&&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呢?一般来说,胖大舌、齿痕舌、舌体有裂纹都是湿多的表现。
&&& 湿邪也有地域差异:南方、沿海地区多以外湿为主,而北方内湿相关,路老研究表明,北方湿病发展呈上升趋势,影响北方湿邪发病的主要原因有:
如果口舌生疮、上火了怎么办?如果腹泻、着凉了又该怎么办呢?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但是如果又有热还有寒,是该先祛热还是先驱寒呢?
&&& 这里面第一:口腔上火就用清热药物不对。第二,一看拉肚子就用热药不正确。第三,一看口苦口粘就用祛湿的药物也不行。一般病人病情比较复杂,既有寒又有热,既有湿又有虚,各种病情掺杂在一起,缠绵难愈。清热容易生寒,散寒容易生热,祛湿容易伤气,补气容易胃胀。属于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虚实夹杂,湿邪中阻,兼有脾胃虚弱。所以要清热温下,辛开苦降,健脾祛湿,用行气流动之品。
&&& 根据路老治病的特点,给大家推荐一个夏季祛暑小方子:
&&& 中医讲湿与脾胃有关系: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水湿。五脏之中,所有的水湿代谢都离不开脾。而湿在脾和湿在胃也有不同,湿在脾与脾的运化有关,湿在胃则与水湿停积有关。
&&& 一般湿邪在脾时,可用古方参苓白术散,一般药店都有成药出售。但是服用此方剂时,要有方法。临床上有些人也说这个方子的效果并不好?路老总结:第一,急于求成,药量用量较大;第二,时间短,没有等脾胃功能恢复就停药,所以效果不好。这里有一个路老的经验服用方法:现在市场的参苓白术都为丸药,需用热枣水化开,1次3克,一天2次。要调理脾胃,缓慢图之,剂量要小、长期服用,才能根治。
&&& 另外湿邪在脾的表现可以为腹泻,也可以为便秘。夏季出现腹泻,路老经验:止泻不可过早,如果急于止泻会把湿热滞留在肠道中,不利于水湿代谢。如果夏天着凉,出现轻微怕冷,低热,恶心呕吐,伴腹泻。可用芳香化浊的药物:藿香正气。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之功,本品性温而燥热,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用于暑湿症及湿温症初起,为暑令常用之品。本品又能和中止呕,常用于呕吐,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最为适宜。《本草纲目》言藿香“治脾胃呕逆,为最要之药”。
&&& 如果湿邪在脾的表现为便秘:大便粘滞不爽,欲便不尽,质地不干,排便时间长,许多达半小时以上。路老验方:莱菔散
& 人一上了岁数,都会出现腰疼的症状,有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受过伤”,有的说“我肾虚!”。其实您的腰疼并不是腰椎损伤,也不是肾虚,而是肾着腰疼。
&&& 何为“肾着”呢?肾着说白了就是停留在腰部的湿邪,这里说的肾只是肾脏的反射区,并不是肾病。区分这三种腰疼的方法也很简单。
&&& 肾着腰疼与腰椎损伤的鉴别方法:
&&& 1、痛点不同:腰椎损伤的痛点是唯一的;而肾着腰疼的痛点是多个。
&&& 2、活动范围不同:腰椎损伤无法承受重力、也无法长时间活动;肾着腰疼则是越动越舒服。
&&& 肾着腰疼与肾虚的鉴别方法:
&&& 1、用药不同:肾虚用六味地黄丸见效;肾着腰疼用之则无效。
&&& 2、痛点不同:肾虚腰疼只要稍稍休息,症状就可好转;肾着腰疼则是越休息越痛。
&&& 因此,总结起来肾着腰疼有四大特点:
&&& 重:犹如腰间缠绕五千铜钱般沉重。
&&& 困:转侧不利,长时间不动则病情加重。
&&& 酸:并非运动后的肌肉酸胀,活动后症状减轻。
&&& 凉:腰间冒凉气,热敷后症状减轻。
&&& 正是因为湿邪停留在肾府,所以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我们推荐给大家一个路老的经验热敷方。
&&& 另外,路老在治疗肾着腰疼时,经常用“肾着汤”,但此方需要医生开具,所以我们也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化方。
&& 肝胆怎么会有痰?
&&& 痰,一般人认为是指肺中咳出来的痰。其实不是。
&&& 痰有很多,比如:①轻的:口腔中的粘腻不爽的感觉,口角拉粘。②重的:吐出的所有和痰一样的粘稠物,都叫做痰。比如一部分的脑部疾病,或者癫痫的患者。发作时,口中吐出粘稠粘液。脑中风发作时,喉中痰鸣如拉锯。这个痰就不是由呼吸道的肺咳出的。
&&& 什么原因造成的痰湿?
&&& 其实中医讲内湿的产生原因很多,虽然脾胃是产生湿的主要脏器,但许多脏腑功能失调也都能造成水液代谢失调,而产生内湿。而这种内湿产生后,可以停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比如肠胃、肝胆、皮肤、肌肉等,也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比如说寒湿、湿热、痰浊等,关键要看病人的体质,或者说脏腑的功能状况,中医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一个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就容易侵犯哪一脏腑。换句话说,湿邪停留的部位,一定是相关脏腑功能失调。而且,湿邪停留的形式,是随着病人的体质转化的。一般这样的病人,平素容易动怒,经常饮酒,参加各种宴会,饮食不节制,又正当壮年,应该是肝火或肝阳偏亢,内热偏盛,这样湿邪产生后,就会随之化热,我们称为湿热。停留在肝胆,就叫肝胆湿热。
&&& 中医的肝胆是除解剖学概念外,包括精神,神经系统的生理病理概念。比如我们常说有些人一来就肝火旺,形容脾气不好,他并非是肝脏着火了,说一个人胆小如鼠,也并非是说他胆囊真的跟老鼠一样大,所以根据这些俗语也能反应出肝胆和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而肝胆的湿热也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 精神紧张和愤怒时,胃液分泌大量増加,因此,强烈的情绪刺激引起大量的胃液分泌。胃腺分泌大量的胃蛋白酶和胃酸,同时贲门腺、幽门腺和胃腺颈部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増加。所以有精神、神经系统不稳的状况下,亦会出现多痰的现象。
&&& 出现了肝胆湿热怎么办?
&&& 可以用茵陈大枣水。
&&& 原料:茵陈蒿30克,红枣10枚
&&& 制法:将红枣掰碎,与茵陈共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1~2次食枣、喝汤。
&&& 也可吃凉拌天麻
&&& 凉拌天麻的制作
&&& 原料:鲜天麻、葱、姜少许
&&& 制法:1、将鲜天麻块洗净,用刀像切土豆一样切丝。然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待凉后和姜丝、葱丝一起加盐、味精等调料拌合就成了。
&&& 2、此外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增加一些搭配的食材。
&&& 云贵两省自古就有食用天麻的习俗
大家通常都会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问题,比如:痰。很多人都觉得痰是和炎症有关系,但实际上痰是和水液代谢产生的关系最为密切。
&&& 痰即淡饮,淡字通澹,澹就是水波动荡的一种样子。为了形象地形容人体的病理形状,所以加了病字头,成为痰,所以叫痰饮病。现在的人则习惯于把清稀的叫做“饮”,粘稠的称为“痰”。
&&& 肺气通于天(气温、粉尘、细菌、病毒等),为娇脏。中医上常说: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脾功能失调都会使水湿代谢失常,所以水湿就变生痰湿。痰湿蕴藏于肺,所以导致肺的功能失调,加重水液代谢失调。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疾病。
& & 对于痰多的病人可以常饮用三子养亲汤来进行调理。苏子:辛,温。归肺、胃、大肠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豁痰利气,温肺散寒,通络止痛。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导滞;降气化痰。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三者均有化痰、理气、定喘的作用。&
馆藏&1251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齿痕舌的中医辨证法
新浪语:中医望诊中常用观察舌头的诊断方式,有时候我们照镜子的时候也会无意看到自己的舌头上出现了齿痕,平时我们都不会在意,以为都是自己牙咬的痕迹,但是对于中医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则为身体病症的出现,又称齿痕舌,即为异常舌形的一种,指舌体边缘可见牙齿的痕迹,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中医认为其主脾虚和湿盛。
《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中写到:&舌边缘凹凸不齐如锯齿状,为肝脏气血郁滞。&还有研究发现与正常淡红舌比较,齿痕舌的微循环改变首先为供血障碍,其次为局部缺氧及营养不足,最后才是组织水肿。这些多说明齿痕舌患者多有瘀血的病机存在。齿痕舌以气虚、湿盛、瘀血而兼夹他证者为多,故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辨证治疗。
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伴有面色白或萎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或先干后溏,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舌质淡,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苔厚或厚腻,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四肢重困无力或下肢微肿,小便不利,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肠鸣泄泻,嗜卧思睡,脉儒缓或沉眩或滑。治则:依据病机不同可采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健脾祛湿等法。
舌质老,有瘀点、瘀斑,舌苔厚或剥或腻,舌色青、紫、绛、晦暗,舌下有瘀点、瘀丝、瘀斑,舌下脉络怒张甚至迂曲。常见疼痛、肿块、出血、皮肤青紫或肌肤甲错等,脉象细涩,或结代,或无脉。治则:活血化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精彩图片欣赏
国务院出八项措施推进医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
养生喝茶 要看体质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选择喝红茶。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特别适合...
中医美容不要“偏食”
中药美容保健以其声称的无副作用而受到青睐。在享受按摩、针灸,甚至减肥美容的过程中,专家提醒...
慢性咽炎中医辨证验方
慢性咽炎传统医学称之为&喉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
请问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
请问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吗 ?今年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叫了姑娘,没想到感染了生殖器疱疹,现在...栏目类: |
齿痕舌是怎么回事?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 00:01
  【 人体管道工】做健康咨询很多年,常遇到有齿痕舌的网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也许,稍懂一些中医常识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这是脾虚!没错,通常情况下是这样,因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运化不好,代谢变差,通常就会出现齿痕舌。
  还有一些网友也看过中医,有的中医认为,齿痕舌是气虚的表现,这也没错。
齿痕舌是怎么回事
  看到这,可能很多网友都晕了,那这齿痕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先来了解一下背景知识,给大家一组标准答案。
正常舌与齿痕舌的对比
齿痕舌实拍
  什么是脾虚?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什么是气虚?
  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
  怎么样,看到这,你晕不晕?反正我晕了。我想,对于很多初入中医门的网友,看到这,必晕无疑。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下通俗的解释就明白了。
  这个皮球原本是充满气的。但当它亏气时,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咱们再来看看气血亏的人手指肚是什么样的。
气血亏的手指肚
  正常人的手指肚应该是饱满而红润的,但是当一个人气血亏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上图这个样子。
  与皮球里只是充满气不同,人体内充满的是液体--血。因此,如果当血量不足时,在肢体的末端--手指肚,就输送不上去血,因而手指肚就干瘪。而血之所以能疏布到手指肚上,靠的是气的推动。这个气,除了我们先天的元气之外,最直接的还是来自于我们的肺气。换言之,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肺气将身体里的血推送到了身体的各个部分。通常情况下,气亏血也亏,反之亦然。所以,我们通常是把气血连在一起来说的,就是说这个人气血亏虚。当然,细分之下,还是可以精确地分辨出到底是气亏还是血亏的。
  好了,下面我们回到齿痕舌的正题来。说脾虚的,说的是哪个脏器出了问题;说气亏的,是指现象,两个说的都没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那为什么会出现齿痕舌呢?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太重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再举个例子。
  如下图,我们的肌体就相当于一团活好的面:
  如果当一团面醒好之后,你用手指压一下面团,一会儿它还会复位,这是因为这个面很筋道。之所以面团会筋道,是因为它里面除了包含了一定量的水份,还有因酵母发酵产生的气体。但是,如果不是醒好的面,而是刚刚和好的面,面里的水分很大,气不足,那你按它一下就很难弹起,比如下面这张图。
还未醒的面
  回到正题,我们舌边之所以出现齿痕,直接原因是我们体内的湿气太重,就像上面这张未醒好的面团图一样。当牙齿长期接触按压胖大的舌体时,舌体就不易恢复为正常的状态,就会出现齿痕。
  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心脏的功能太弱了。因为,在中医五行里面,心为脾之母,母弱子能强吗?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你会发现,那些实症高血压的人,手指肚都是鼓鼓的,不会是瘪的。通常情况下,高血压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自保本能,因为人体是一个智能系统,当它发现肢体末端气血供应不足时,它就会提升血压,以便将血送到最远端。而很多人之所以高血压,是因为其经络堵了,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才会提升血压,当形成血压高的环境没有改变时,久而久之就形成高血压了。
  那经络为什么会堵呢?原因很多了,要因人因地因时来判断,通常情况下,既有风寒署湿燥火等“六淫”的外邪,还有我们的饮食不节,起居无度,情志不畅等多因素造成的。
  经络堵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体的湿气重。对湿气重的人,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手捏一下他身上的肉,只要捏着疼痛的,都属于湿气重。对于湿气重,即使是最牛逼的中医也都头疼。因此,要解决湿气重的问题,就要先通经络。
健康的舌相
  通经络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刮痧、拔罐、拍打、点穴,与此同时,还需要饮食、运动、起居等相配合,只要你的经络通了,气血运行自然也就通畅了,再捏你身上的肉就不那么疼了,你的身材、体重也就恢复到标准了,你的手指肚也变的红润和饱满了,最终,你的齿痕舌也就慢慢消退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齿痕舌只是现象,而非本质,这正是: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
赞助商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齿痕舌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