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多源异构数据采集集技术能采集设备数据吗?

领跑大数据采集,博为为医疗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大数据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的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各个行业的大数据风起云涌,“医疗大数据”更是常被提及。虽然医疗大数据价值众所周知,但真正应用医疗大数据产生大价值的案例可以说是没有的。
无数信息孤岛让医疗大数据成“海市蜃楼”
今天每个城市推智慧医疗,推医疗数据共享,无论是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服务、医联体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还是应用医疗大数据的产业链,其核心基础都必须建立在医疗大数据之上,所以最大困难依然是数据。而医疗大数据核心的问题在于信息孤岛的存在。
医疗领域的数据源虽然众多,但医院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医疗数据来源。而中国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不是碎片化,而是粉末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外电子病历厂商只有5家,而国内前20的厂商加起来不足电子病历市场的20%。在中国,一家普通医院的软件系统往往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三甲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则高达一两百,而国内医疗信息化软件厂家多达几千家,不同厂家、不同系统之间数据无法互联互通,无数信息孤岛就此形成。
如何完成粉末化的医疗数据集成?
将全国近3万家医院、90多万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数据打通,将所有数据(HIS、EMR、LIS、RIS、PACS等)统一到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医疗大数据集成并不容易。
传统的做法就是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实现数据互通,必须面对以下问题:数据对接工作量大、接口开发成本高、接口工作周期长、协调多厂家配合麻烦、部分厂家不提供配合或消失、系统不支持数据接口等。正因如此,医疗大数据即使国家有大力推进,结果依旧是不尽如人意。
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引擎:无需软件厂商接口,异构数据直接采集
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引擎,替代协调软件厂商进行数据接口对接,使用数据采集机器人精准、实时地把医院各信息系统中((HIS、EMR、LIS、RIS、PACS等))的约定的实时或历史数据采集出来,并存储在指定数据库中,然后从数据库获取所需数据,从而达到与原厂商开发数据接口一样的效果。具有不挑软件厂商和医院、无需厂家配合、不影响原有信息系统、接入时间短等优势。
同时,该技术无需开放源数据库,保障数据安全同时保证了数据采集的持续性;而数据结构化输出,可以直接用于未来的医疗大数据分析。
目前,此技术已成功在宜章、宁乡、益阳等湖南各地州市,以及北京、安徽、广西、贵州、陕西、广东等地成功应用。除了医疗领域,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还可广泛适用于存在数据孤岛的各行业领域,如政府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管理、物流信息平台、智慧城市、农业、电子商务、金融、信贷、电力等。
了解更多大数据技术应用,请关注我们的搜狐号:101大数据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博为101大数据平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采集设备性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