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来电科技免费租充电宝充电宝是哪家工厂代工的

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共享充电宝很快会一片血海
大战会先洗掉一批,剩下几家再来拼,是一个从“百电大战”到“七国之乱”,再到三国杀的过程。这不是闪电战,会是持久战,拼的是资本、资源、产品运营和用户体验。
这个事说白了就是你死我活,没有中间地带。口述|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采访|郭朝飞 &编辑|马吉英摄影|邓攀对共享充电宝的外界质疑,我觉得正常。所有的伟大背后都有争议,有争议才热闹。很大一部用户是很看好共享充电宝的,确实是刚需。但是,刚需是有一定范围、分人群的,基本上是85后、90后,卡在40岁这条线。讲刚需,拿我们的数字来说,一人一个月已经用过两次了,网点更多后一周一次的频率完全是可能的。我们现在讲到刚需,看的是需求更本质的东西,来电的充电共享实际上是解决手机没电的焦虑问题,给你安全感。随着网点越来越多,对用电需求从克制到不克制,再到释放,三个层级其实是从低频到高频的一个转化。都在说无线充、快充,无线充我也在做,一种是磁感应,一种是磁共振,我们都有了战略合作伙伴。大家都在看,苹果申请了一个发明专利——WiFi充电,这个目前能量等级还太低,毫瓦级,也就是说比还低,比充电还慢。如果有一天成熟了,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是颠覆性技术,在我们产品规划的路径和范围内,是可控的变量。充电共享只有一个真正天敌,手机材料的革命性突破,手机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充一次。对于我所研究的来讲,可能是体积不变,能量提升了15倍,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就不是充电共享的事了,这个事二十年之内难有突破。共享充电宝是不是共享经济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如果要给它定义的话,我们更想说它是分享经济。我拿东西分享给大家,限时免费,超时收费,这样去理解会更准确。我们叫做场景差异化的定价法则,大多数场景头一个小时是免费的,超时费用更多来说是资源占有费。从0到1我2004年就开始创业了,以前是做电池的,自己开工厂。工厂曾经有三四千人,一年销售额1个亿左右。2013年,雷军入局充电宝行业,把整个行业打乱了。作为创业者,我觉得我已经被宣判死刑了,只不过是缓期一年执行。所以我们对未来有恐慌,特别焦虑,2013年双十一那一天,充电宝卖了200万个。之后我郁闷了一个星期,因为我准备了6万个,结果才卖了8000个。京东又退了我2万多个,所以我手上压了七八万个充电宝的库存,相当于六七百万现金。我去见了一个朋友,他20分钟就把我整蒙了。他说老袁,充电宝能不能免费,还挣钱?我想一个充电宝成本几十块钱,怎么免费?想了一个月,我说不卖可以租嘛。他说有点意思了。后来我们开了几天的闭门会,讨论用户到底为什么需要充电宝?用户使用充电宝的时候有什么痛点?我们从0到1,用了2014年到2016年两年时间。第一代充电宝是生产的,后来转到飞毛腿了。试错也有,我第一代机器中大概小机器有100台,大机器有三十几台,全部废掉了。因为我们发现硬件上有bug,必须升级。那时候都是自己的钱,1000万,到2016年2月份就花完了,没钱了。外面融资融不到,大家觉得这是伪需求。我们内部Pre-A,又投了700万,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现在我们的机器已经升级到第四代,第四代跟第三代比,屏更大了,未来商业想象空间也更大了。第一代机器我不想把屏幕搞太大,让商家一看会说你是靠屏幕赚钱的。屏幕小一点,跟商家的谈判门槛低一点。要是第一代是这样,商家肯定要收我钱的。现在来电在市场认知已经起来了,这个风吹起来了,我拿这个屏幕跟商家做资源交换。比如25%的时间播商家的东西,剩下的我来做主。从1到10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是我们从1到10的阶段。你知道今年春节前我们BD几个人吗?加我才4个。他们主要在深圳,全国资源主要是我在找,全国合伙人是我管的。全国合伙人就是城市加盟商,他们做业务拓展,还要投资,我培训他们怎么做。我培训全国合伙人是16个字,“一个目标,三个方法,一个原则,一个底线”。一个目标,做来电的合伙人,要么是唯一,要么是第一。你做不到绝对第一,我就撸了你。做来电的合伙人一定要有野心和目标。我选人是有标准的,第一,深度认同来电的项目,我们是半公益性项目,没有暴利,细水长流。我们做的是规模。第二,你要有很好的资源,去驱动这件事情落地,比如ShoppingMall、政府、火车站的资源等。第三才是资金,启动资金100万,交给我,我交付设备和充电宝,挣钱分成,大头(广告和租金收益)是你的,小头是我的。我做平台。三个方法,一卖二租三置换。你是商家的话,要么你买我机器,要么租,要么置换。我有1000台机器的时候,你知道我牛逼到什么程度?我有10%的机器是商家给我付租金运费安装费。你问问现在同行敢收商家的钱吗?我敢。我敢收商家钱,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思维。曾经有个朋友有全国很多商家资源,他说老袁你这个模式不对,不应该收商家钱,要快速铺开。你哪见过佃户收地主钱的?我过了一周给他打电话说,你说得不对。首先更正下身份,第一我不是佃户,我是派了个机器当长工。为什么我这么硬气?我是行业老大,我有足够的时间窗口,我敢探索。我很清楚,还没到我求规模的时候,我要验证商业逻辑中的每一环是否成立。有了数据模型,融到钱了,我可以跟商家说我不收钱了,你给我好位置,咱们签三五年合同行不行?我从高往低了降很容易。高开低走。其实我在研究人性。在没有竞争的时候,我就把门槛定得高高的,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现在我可以免费,但是要签3年合同,排他,还得让我(在机器大屏幕上)做广告。城市合伙人是2016年4月份探索出来的。当时我在想如何从深圳走出去,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不可能自建团队。我第一个合伙人是2016年5月份开始接触的,他是一个成都的1994年的小伙儿,在深圳玩,朋友带着他借充电宝。他觉得这个好。他是特种兵转业,人家来找我谈的时候没问怎么赚钱,就想把这个弄到成都那边,条件任我开。当时我已经有一些基本条件了,我说我要考察考察你,我去了成都,考察了一圈,坐在咖啡厅就把合同签了。现在城市加盟商接近30个了,再授权10个差不多了。现在成都在全国不算最好,排名前十。接下来成都我会直营。进行城市扩张时,我先看城市加盟商靠不靠谱,100万能花完,机器落了地还挣钱,那就说明靠谱。全国我都是直营加加盟,先把城市加盟商的钱花完,然后我再上。直营的时候设备的钱就是公司出了,一个城市要投入上千万,不是一般人能拿得起的。直营就是要上规模了,运维团队还是加盟商的团队,他们在前面把路趟好,我直营给他分成就行。战争前的亢奋目前,共享充电这个行业划分为三种产品形态,来电、街电和小电分别位于三种形态的头部。来电以大产品形态著称,第二名与我们距离很远。街电是小产品形态,小机柜的头部,现在聚美优品陈欧加入,讲的故事是充电+电商,这事儿变得更具话题感了。小电,背后是腾讯,梦想是霸占每张桌子。我们来电也在从大场景往小场景跑。简单说,来电就是以大带小,大场景切到小场景,大小实现联动。来电在大场景已经拥有了一张门票,在小场景中,我们两种产品形态都有,一种是桌面式小柜机,一种是桌面式单体机,5月底全面上市。
新闻线索:400-&&&&合作咨询: &&&&免费注册: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
中国电池网
共享充电宝&来电绝对不是蹭共享充电宝的风口,我3年前就做了,我创造并且定义了这个行业。&24号上午,邦哥在世贸天阶的咖啡馆里采访到了来电哥袁炳松。2014年成立的来电是袁炳松第二次创业。今年4月份共享充电宝火了,几十家突然一股脑地挤了进来,袁炳松不得不带着来电跑的更快。一个月来,创业邦以「共享新经济」为主题,走访了 10+ 家初创公司,以及 、光速中国、元璟资本等相关投资机构,带来一手好料和最新的思维方式。这是我们的第 11 篇报道。16岁独闯深圳,22岁干到厂长1997年,为谋生活,袁炳松独闯深圳。那年,他在深圳过了16岁的生日。2003年,他以网管身份加入了一家电池工厂。工作了不到两个月,他就替工厂拿下了4、5千万订单。对于不到100人的厂子来说,这就是比巨款。这家工厂是生产手机电池的。他谈下的4、5千万大单,却是给便携式DVD做配套移动充电设备的。&一个设备有6组电池,当时厂里有很多人反对这笔订单,害怕做不好,出了安全问题&。袁炳松说,&如果把接口改成USB,我们要生产的其实就是个移动电源。&2003年10月份前,为了让这笔订单顺产,他把品质部、研发部、生产部、业务部,除了财务部以外地工作都干了一遍。刚来工厂的时候,他连电路图都不会看。为了这批电池能发挥更好地性能,并且保障安全问题。他愣是拉着研发部的同事搞了两个月的。在几个月时间里,我在百十来人的小工厂快速成长,学到了所有东西。22岁的袁炳松就做上代理厂长、总经理。23岁借钱创业3年做到1亿流水,还开了工厂2004年,袁炳松在工厂主管贸易部。年底,工厂要从市区搬到郊区,搬到深圳机场附近。袁炳松决定出来创业。他说,那时候没有一分钱存款,靠借的2万5千块钱起家。&在华强北租了一个5平方米的小店,把租金交完,钱就没得差不多了&。袁炳松是从华强北杀出来的,从1999年到2002年,他就一直在华强北自学电脑。23岁,他又回到了这里创业。3年时间,&我从一个店做到8个店 ,一年能做1个亿。&电池贸易,在华强北 ,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到了2008年,袁炳松开起了工厂,也是生产电池,当时最大业务就是给电脑做移动充电设备。这一年,他27岁,来深圳闯荡了11年。一个月卖10万个充电宝2013年就有了共享充电的萌芽16岁独闯深圳,22岁做到厂长,23岁创业,27岁拥有自己的厂子。从一无所有,甚至借钱创业,做到电池工厂老板,袁炳松拼了11年。与所有的传统行业的老板一样,2009年,已经衣食无忧,实现财务自由的袁炳松觉得人生已经到了瓶颈阶段。袁炳松开始报各种企业培训班、总裁班。他告诉邦哥,包括带队学习,累计花了大概360万。有提升个人的事业、团队的管理,这类的课,也有绩效管理、财务模式总裁战略培训,随随便便一个课,都得10几万。年,袁炳松开始从电池贸易转做内销。主要市场在淘宝、京东,因为移动电源在国内开始火起来了。&那时候我移动电源卖的正嗨着这呢,一个月10几万台,千万的流水,爽啊&。2013年8月,被&成长天花板&困扰的袁炳松让一件事刺激到了 ,他第一次有了共享充电的萌芽。袁炳松有个开连锁火锅的朋友,对他说,咱俩跨界合作呗,我的火锅店经常有顾客要充电。袁炳松自掏腰包拿出了100个充电宝,&我想知道用户和商户的需求都是什么&。没想到两个月后,袁炳松接到电话:老袁啊,你快拿走吧。实在不好意思,一个没卖出去,还丢了40个。我也挺痛苦的,我每天还得伺候这批充电宝。尝试虽然失败,袁炳松也发现了商户的痛点。第一,商家确实有为顾客充电的刚需;第二,还得给这些充电宝充电;第三,还老丢。
袁炳松当时嗅到了商户对于充电宝的需求,也决定了现在的来电要做的是B2B2C的生意。双十一亏3000万,卖房再创业双11的两天,袁炳松紧急准备了10万台充电宝。结果,淘宝仅卖了8000个,京东也退回去28000多个。&突然近千万货值库存压到我手里,再加上渠道上欠我的钱,原材料上压的钱,3000万啊
。我还有三四百个员工,这些都是我面临的问题。&双十一以后,袁炳松带着团队开了三天闭门会
。&讨论充电宝未来的前景和方向,这是比较虚,战略层次的&。2013年的&双十一& ,在淘宝上卖了。200万台充电宝,存在即合理,商业及人性。这充分验证了大众充电的需求。大众为什么需要共享充电宝充电宝其实就是解决,移动充和应急充的需求,就是电能的载体。袁炳松对邦哥说,他们还研究了巨人怎么做,微信和支付宝在做去卡化的事。未来的人出门连钱包都不想带,还会带充电宝出门吗?袁炳松从这个问号去找答案,人对简单方便有没有追求,人生而渴望自由
他对邦哥说,从几辈人的出行习惯看, 60后、50后,是能多带就多带;70后、80后,差不多就行;90后,一定是能不带就不带。90后的人,因为是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太容易啦 。&我是新型互联网人一味的快和烧钱没有用&从2013年到2015年,电池技术不断在发展。但充电需求的时间从17点提前到了15点,还早了俩小时。2014年4月份,袁炳松决定重新。&我的COO黄云之前是珍爱网的人,从出来的,当时大家讨论怎么做,那时候就要落地了&。袁炳松卖了价值350万的房子,钱基本都投进去了。他说,现在我穷的就剩梦想了。我们为什么做大柜机,我们考虑到充电的需求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培养周期比较长。我把大柜机放在线下人流的入口处,抓充电人流转化的概率。一台机器一天只要有7个人借,这事就成了,7乘365,就是2500个用户。袁炳松告诉邦哥最开始做的时候,我就是要做到免费。机器往这一扎,客人就来了,获客成本比别的方式低多了。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我们在打磨产品,验证。因为如果没人用,一切就都归零了。来电在这段时间的努力,被袁炳松称为从0到1的阶段。&我验证了这件事可做&。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他称为来电从1到10的阶段,我验证各种场景下的数据模型,各种场景下的定价逻辑。&今年也该到了引入资本阶段了,该起飞了&。袁炳松对邦哥说,来电不只是给用户提供充电宝,我要做的是让用户可以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充电。来电与创业公司微鹅科技一起研发无线充电技术,袁炳松对技术迭代并不担心。&我是传统行业出身,对硬件有敬畏之心。&为了硬件安全和信息安全,袁炳松并不赞同,花大钱快速抢占市场。&互联网思维的快&一定是有节奏的快,为快而快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24小时报不停
暴风集团重组方浮出水面 华鑫股份或成战略投资者
Facebook COO:广告系统内将加入更多人工审查
打车难打车贵再现 部分地区放松了网约车准入制度
特斯拉和AMD结盟 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芯片
老虎证券获美国顶级券商IB战略投资 宜信跟投
“递名片”获数百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国泰瑞丰投资
iPhone X再遇问题 要到10月中旬才开始量产
无人驾驶诉讼大战升级 Waymo向Uber索赔26亿美元
亚马逊被指纳税数目过少 不及竞争对手沃尔玛零头
短视频MCN机构何仙姑夫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启明创投投资企业再鼎医药今登陆美国NASDAQ上市
百世登陆美股,成第二家赴美上市快递物流企业
联通混改已与BATJ展开业务谈判
Apple Watch 3没上市就出问题 苹果正在开发补丁
谷歌已进驻HTC总部,将宣布收购手机相关业务
比特币交易平台关闭 “矿机”降价抛售
菜鸟在嘉兴推出全新智能仓 ,宣布双11启用超级机器人仓群
自媒体平台“女神进化论”获千万级A轮融资
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自杀案,女方翟欣欣已聘法律顾问
消息称乐视体育将易主,贾跃亭让出多数股权
摩拜单车进军北美市场,全球第8个国家
今年双11快递将超10亿件,超级机器人仓将集体亮相
迷你KTV再添一员,“SuperK”获千万级天使融资
知乎个人用户数破亿,并开放机构号注册
成人玩具商“小怪兽”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
高德地图携手国家旅游局 推乐游云服务助全民十一出行
留学后服务供应商OfferComing完成千万元级别Pre-A轮融资
小鹅通完成3000万A轮融资,喜马拉雅FM独家投资
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完成C+轮数亿美金融资
新浪微博CFO加盟百度,任CFO领导百度财务体系
宠物用品品牌PIDAN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库克:999美元iPhone X很划算而且物有所值
群成员“犯事儿”群主担责系误读,但需承担管理责任
「链商」完成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办公室租赁
「指掌易」获1.5亿元A+轮融资,昆仲资本领投
Facebook或明年入华,已在进行准备工作
摩拜单车率先进入美国首都华盛顿,逾1.5亿用户遍布全球180城阅读正文 :
来电共享充电宝进驻地铁 服务覆盖超200个城市
今年3月起,共享充电企业频繁获得资本加持,在短短40天时间内融资超过12亿元。随着美团的入局并开始进行小规模共享充电宝的投放测试,给这个本就火爆的行业,又添了一把柴。另一方面,随着各大机构资本的涌入,共享充电宝市场在线下渠道铺设和用户培养教育等营销领域鏖战正酣,各玩家对场景化营销越来越重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让用户与充电绑定。
经过半年的跑马圈地,以来电科技、街电、小电、怪兽充电为代表的玩家脱颖而出,迅速成为行业第一梯队。截至8月底,小电与街电先后宣布服务进驻全国70多个城市,而来电科技则于日宣布,服务覆盖全国200座城市,并在9月初已进驻哈尔滨地铁,这也是共享充电企业首次进驻地铁。
来电科技创始人、CEO袁炳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来电科技覆盖服务突破200城的消息
一线城市成厮杀重地
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充电宝最先占领的也是一线城市。以来电科技为例,2015年4月,第一台机器投放在深圳的COCO Park,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深圳已经成为来电科技铺点最多的城市。除了深圳,目前,来电科技已经覆盖全国全部的一、二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重庆、天津、南京、长沙等200多个城市。&未来,来电科技将继续在一、二线城市深耕细作,将用户体验做到最佳。&来电科技CMO任牧说。
除了抢夺城市,各玩家也在争夺场景,比如火车站、机场、购物中心、酒吧、景区、医院、KTV、餐饮等。目前绝大多数共享充电企业,集中火力主打的场景是餐饮、咖啡厅等小场景。
以街电为例,餐饮场景集中了街电超过半数的设备铺设。在街电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截至7月,累计投放139万个充电宝,最高日订单突破22万。有市场调研显示,餐厅成为用户付费充电意愿最低的场景。街电7月的最高日订单22万除139万个充电宝,单个充电宝的最高日使用率仅为15.8%,也印证了这个调研结果。
2016年10月,来电科技和芝麻信用开展战略合作,首次提出免押金租借
在上述调研中,共享充电宝使用率最高的场景为火车站、购物中心、酒吧等,这就意味着大柜机占据了一定优势。据任牧介绍,酒吧是来电科技最早入驻的场景,在购物中心方面,来电与万达、大悦城、凯德、万科、万象城等均建立了密切合作。同时,来电也是业内最早入驻火车站和机场的共享充电企业。这些场景的数据表现非常好。以北京朝阳大悦城为例,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8月,累积的充电用户数将近9万人,累计充电时长有46万小时。如果用朝阳大悦城的营业时间换算,相当于全年无休营业126年,最高频的用户在这里使用311次。&我们在朝阳大悦城总共投入了100个共享充电宝实现这样一个数字,如果是私人充电宝大概满足这么多人充电,至少需要10万台,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共享的本质是节约,而不是浪费。&任牧说。
9月初,来电共享充电宝进驻哈尔滨 地铁
由于技术的壁垒,目前来电科技几乎独占了大场景,其它玩家暂时还未进入,这也意味着,未来一线城市中小场景的厮杀会更激烈。
场景化营销加速
和一般的共享经济不同,共享充电是一门B2B2C的生意,场景对用户充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解决用户应急充电和移动充电需求的情况下,增加用户粘性?各共享充电企业纷纷加大了场景化营销力度,音乐节、动漫节、大型展会或商务会议成了共享充电企业争夺的新场景。比如怪兽充电助力百威风暴电音节,街电参加草莓音乐节等。
来电科技在英雄联盟六周年盛典上为LOL玩家独家提供专业的移动共享充电服务
刚刚闭幕的《英雄联盟》六周年狂欢盛典,来电科技为现场数万名LOL玩家独家提供专业的移动共享充电服务,场面十分火爆,现场甚至排起了长队借、还充电宝。
据任牧介绍,作为全场景玩家,来电科技还曾作为独家共享充电合作伙伴,参加2017博鳌亚洲论坛、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YOHOOD全球潮流嘉年华、SummerSonic音乐节、世界物联网博览会、2017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2017)等,提供专业、安全、可靠的充电服务。作为蚂蚁金服的重要合作伙伴与应用样本,来电科技还多次随芝麻信用参与包括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2017),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首届世界智能大会、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等大型论坛、展会。来电科技柜机自带的显示屏幕,还能循环播放会议信息、活动资讯及相关图片、视频广告,进一步绑定场景。
场景化营销的烽火甚至烧到了跨界品牌。最近,小电、怪兽充电、来电科技和支付宝推出&一分钱充电&活动,街电、小电和来电科技联合ofo推出专属月卡,将跨界品牌和自身绑定,不断强化用户使用场景。今年7月新开的新零售盒马鲜生,来电科技也已经独家全面入驻。
&我们还和苏州的周庄建立了全面合作,为周庄古镇独家提供全场景充电解决方案。&任牧说,今年6月,针对周庄镇政府需求,来电科技依照周庄旅客动线、人流量,再结合网点使用率全面甄选不同场景下的设备,大设备投放主干线,小设备作为分支路线全面补充,最终投入了近20台设备,全方位覆盖网点,真正做到了智慧、便民服务。类似的合作还在不断增加。
精彩科技视频
科技产品报价
厂商投稿 产品评测/网站合作/010-84383 友情链接:029- 京公网安备55号
Copyright@
驱动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来电共享充电宝进驻地铁-中青在线
服务覆盖超200个城市来电共享充电宝进驻地铁发布时间: 19:5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傅晓羚
中青在线北京9月1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今天,来电科技宣布,截止目前,其服务已覆盖全国200座城市,并且于9月初进驻哈尔滨地铁,这也是共享充电宝企业首次进驻地铁。据透露,未来来电将借助校园信用生态基础在校园场景展开布局。
共享充电宝是今年大热的共享经济行业之一。3月起,共享充电企业频繁获得资本加持,在短短40天时间内融资超过12亿元。经过半年的跑马圈地,以来电科技、街电、小电、怪兽充电为代表的玩家脱颖而出,迅速成为行业第一梯队。
随着各大机构资本的涌入,各玩家对场景化营销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类方式让用户与充电绑定。除了抢夺城市,火车站、机场、购物中心等场景,也成了各玩家的布点争夺地。
据来电科技CMO任牧介绍,酒吧是来电科技最早入驻的场景,在购物中心方面,来电与万达、大悦城、万科等均建立了密切合作。同时,来电也是业内最早入驻火车站和机场的共享充电企业。
“未来,来电科技将继续在一、二线城市深耕细作,将用户体验做到最佳。”来电科技CMO任牧说。 经济部【责任编辑:张曼玉】
[ 09-18 ] [ 09-18 ] [ 09-16 ] [ 09-16 ] [ 09-16 ]
你可能还喜欢看
[ 09-19 ][ 09-19 ][ 09-19 ][ 09-19 ][ 09-19 ][ 09-19 ][ 09-19 ][ 09-19 ][ 09-19 ][ 09-18 ]
这是一个神奇的H5。你心里任意想一个数字,它都能猜出来。不信,你就点进来试试。
伪造实习证明、网销模板、刻印公章、私人订制、百元包邮……买卖实习证明已然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泪水与欢笑,我们一起走过;骄阳和暴雨,我们一同经历……军训,注定是一段痛并快乐的经历。
新闻排行榜(责任编辑:陈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来电充电宝是如何盈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