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级起点六年级六年级我们做过哪些模拟实验

查看: 5441|回复: 0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实验》教案
2《实验》一课教案
南关小学& &马立芬
一、预期学习结果
1. 知道什么是模拟实验,什么是对比实验。
2. 知道并重视对比实验中的公平原则。
3.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识别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难点: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电筒、地球仪、烧杯、方糖、筷子、热水、实验纪录、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我们进行了很多实验,我们发现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二)认识模拟实验
1. 还记得模拟昼夜的形成,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吗?
2.请一名同学演示实验的过程。
3.师:在这个实验中,地球仪代表的是什么?(地球)手电筒代表的实什么?(太阳)转动地球仪代表什么?(地球的自转)
4. 师小结:我们把像这样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
5.想一想,从三年级到现在,我们做过哪些模拟实验?
(模拟雨的形成,模拟火山爆发,模拟水的毛细现象)
(三)认识对比实验
1.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的模拟雨的形成、模拟火山爆发、模拟水的毛细现象等这几个是模拟实验,还有一些就不是,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我们把这类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它是运用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2.今天我们再做来做个对比实验,体会下对比实验中条件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3.进行“糖的溶解于什么条件有关”的对比实验。
(1)提出问题:糖的溶解于什么条件有关。
(2)学生假设。
(学生可能出现的假设有:糖的溶解可能于搅拌有关;糖的溶解可能于水的温度有关)
(3)小组讨论:打算如何开展实验,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交流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强调:实验要遵循公平原则,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对于不变量要控制好,如搅拌的力度,搅拌的大小,水的深度,搅拌器的垂直状况等。)
(5)分组实验,填写实验纪录。
(6)汇报交流。
(重点:实验是怎么开展的,其中有没有控制好不变量,实验的结果与变量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实验可以分成哪两大类?(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当前位置: >>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培训材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培训材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 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 肤上的细
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二、教法分析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 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 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取水观察,交流发现――认识显微镜,寻找水滴里的微生物――自由提问,了解列文虎克事迹――分组 观察,认识微生物多样性――课下制作,拓展延伸 环节一:学生用肉眼观察采集来的水样,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此时教师提示用放大镜观 察,使学生认识到水体中还有用眼睛看不见的生物。 环节二:教师出示显微镜,讲解并示范显微镜的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和调节螺旋的名称及反光 镜和调节螺旋的使用方法。强调: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 要碰着玻片;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轻拿轻放。指导观察时,教师要提示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地 来观察一滴水,把自己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水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 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 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学生汇报时,可以在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 并用语言进行描述。为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可利用课件显示放大了的微生物图片。 环节三: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微生物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围绕相关 问题自由交流,教师利用课件补充讲解列文虎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 环节四: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利用用课件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丰富学生的认识。如 果时间充足,可让学生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环节五:课下制作小水塘,具体方法参见课本。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准备: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 制作过程: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2、做酸奶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 、捂住鼻子打喷嚏。 、用热水冲洗筷子。 、勤用肥皂洗手。 (1) (2) (3)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材是继前一课了解了微生物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中的一种细菌。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空 气、水、土壤、人体皮肤的表面甚至在身体内部,都有它们的踪影。但由于它太微小了,以至于我们根本无 法直接看到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细菌全是有害的,实际上危害人类的细菌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 菌能和我们和平共处甚至为人类造福,本课教材从孩子们喜欢的做酸奶活动开始,引领孩子们去认识细菌。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认识细菌、病毒;能够通过尝试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愿意与同 学合作交流,能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 科学知识: 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知道病菌的传播途径及 一些预防措施。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课前制作酸奶,课上举行酸奶品尝会――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 施 环节一:由于教材中对酸奶的制作方法介绍的比较清楚,因此,我们可以将制作酸奶的环节提到课前, 这样可以节约课上时间。上课后,师生共同品尝酸奶,交流制作工艺及保温方法,看谁的酸奶酸酸甜甜、美 味可口。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酸奶形成的原因,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 环节二: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学生进 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在充分讨论基础上,教师小结: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体积微小、 “吃”食物、繁殖很快)。从形态上看, 细菌可以分成三类:球菌、杆菌、螺旋菌。教材上给学生提供了三种不同形状的细菌。细菌数量极多,分布 极其广泛。在模拟细菌的繁殖实验时,要让学生说出各种物品模拟的是什么? 预测实验到细菌繁殖到第八代、第二十一代细菌的数量。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制醋 离不开醋酸杆菌,制泡菜、酸牛奶离不开乳酸菌,制甲烷(沼气)离不开甲烷细菌。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 害,有的细菌会使食物腐败变质,有的细菌能够引发传染性疾病,这样的细菌叫病原菌,简称病菌。例如, 结核杆菌可以使人类和家畜患结核病,肺炎双球菌可以使人类患肺炎,软腐病细菌可以使许多种蔬菜患病。 人类曾长期遭受传染病带来的灾难,鼠疫、霍乱、肺结核……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毁灭了很多城市。由于 这方面的知识较多,在交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开层次交流,先谈“功”后论“过” 。最后,了解乳酸菌会使 牛奶发酸变成酸奶的原因。 环节三:首先教师提问: “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讲解病菌通过皮 肤接触、空气传染等。可以分组模拟病菌传播的活动,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围绕如何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的 问题,可结合生活中讲究卫生的做法予以分析。同时可以安排学生举办一期手抄报,向全校师生宣传卫生防 病的知识。 三、实验与制作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 1―2 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 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 5―6 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实验名称: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 实验准备:每组豆子若干、纸杯八个、实验记录纸 实验过程: (1)在 1 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 2 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8 个 2 相乘,得数为 256 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约需要 20 分钟(实验中可以用 20 秒钟来模拟) ,当繁殖到第 21 代细菌时,也就 是约 7 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了多少个细菌吗?21 个 2 相乘,得数为 、馒头发霉了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 答: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问题 2: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答:温暖、潮湿的条件下。 问题 3:除了下表列出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 答:还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寒冷、潮湿的条件组合;一种是寒冷、干燥的条件组合。 问题 4: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 (1)真空包装; (2)放干燥剂。 二、教法分析 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非常普遍。真菌是微生物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 的“发霉的馒头”作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菌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 霉菌家族。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 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科学知识: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 方法。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 2、教学重难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实物导入,显微观察――分析判断,大胆猜想――寻找证据,实验验证――应用科学,谈功论过 环节一:本环节中,首先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发霉的物品,注意边观察边画图,认识 霉菌的形态。霉菌是一种绒毛状、棉絮状、蜘蛛网状的丝状真菌。学生有的看到白点,有的看到丝状灰毛, 都是霉菌。 环节二:本环节分两个层次来进行,一方面师生讨论它们是不是生命,教师补充讲解应结合生命特征来 判断,如它们是不是会慢慢扩大。另一方面讨论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相关 条件及相对应的条件。发现霉是有生命的,它需要呼吸、能生长繁殖、需营养等一系列生命特征。 环节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分析在每一组对比试验中,相同的实验 条件和不同的实验条件分别是什么,以便控制实验的变量。 环节四:通过以上探究发霉的条件的实验,探讨防霉的方法,真空包装、低温冷冻冷藏、干燥、高温照 射等,化学消毒、射线辐射等方法。在交流霉的功与过时,要特别强调在青霉素的发明以前,很多病都无法 医治,它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准备:新鲜馒头(也可以是其他容易发霉的食品) 、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电冰箱 实验过程:选用下表中实验条件的组合做对比试验,观察那种实验条件下的馒头最容易发霉?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1 温暖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 温暖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寒冷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4 寒冷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实验结论: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问题解答 问题:你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细胞。 二、教法分析 正如建造高楼大厦的砖头一样,搭建生命体的最基本结构就是细胞。本课指导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 深入到细胞水平,使学生体验和发现生命体的奥秘。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伴随着工具的进步而逐步发展 的。利用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3~5 倍,而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小的生命世界。本课教材的编排按 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 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科学知识: 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 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 长发育过程。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 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问题导入,引出课题――观察细胞图片,认识特点――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阅读材料,了解细胞 发现 环节一:上课后,教师提出问题: “你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讨论过程中引出细胞。 环节二:观察细胞图片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说明细胞的特点:大多数 很小,极个别较大。 环节三: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在教学中也可以选择其他细胞,但要确保一个是植物细 胞,一个是动物细胞或人体细胞,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实验发现植物细胞基 本上是规则的,而人体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环节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2 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提问:细胞是谁发现 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另 外,教师要进行保健教育,使学生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能对生活中的受伤经历作出解释,充分认识白 细胞对人体的防御和保护作用。如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 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 ,当病菌被消灭以后, 炎症也就消失。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大体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三个阶段。 问题 2:如果你以每小时 4 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 8 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答:40091÷(4×8×365)≈3.43(年) ,约为 3 年零 5 个月,学生年龄加上年数,即为绕行赤道一圈后 的年龄。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从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到今天人们可以在太空中给地球拍照,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 有一个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课文的第一部分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人类是怎么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学生心存疑问,去研讨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第二部 分介绍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第三部分现代人们的科学研究。第 四部分通过实际数据,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有多大。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 问题;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不迷信权威;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分析学生 目前,学生对“地球形状是球形的认识”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虽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但是他们对于人 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过程了解不多, 而这个探索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历史知识以及相关的科学情感与精神, 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好载体。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是宏观的想象认知课,学生要建构地球是圆形的比较困难。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般 感知――理性感知――理性认知――建立知识,来学习新课。课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千年历史,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体会典型的历史片段,理解前人的不懈努力。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 如下的教学思路: 课前搜集资料,探究活动前置――交流图文资料,了解地球形状――搭乘历史快车,经历认识过程―― 观察“进港的帆船” ,体验地球的形状――借助计算活动,建立地球大小概念――课堂总结评价,制作卡片延 伸 环节一:本环节是针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而设计的课前调查活动,学生可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 史资料。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将课前活动准备作为科学探究活动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师可布置学生 采用上网查询、查阅书刊等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式,搜集证据,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 中,丰富扩展他们宝贵的学习经历。 环节二:本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一方面与课前准备环环相扣,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 识。学生的交流方式宜多样化,可交流文字、图片。对资料的交流使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交流现在的科 学仪器拍摄的地球照片,二是交流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故事。学生的交流毕竟不是系统的,而老师则不予过 高的要求学生说的多么具体,主要是激发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做补充,丰富其知识经验,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环节三:课文以古代的中外图片和科学家的话来形象具体的表示古人对天地的猜测,可以让学生仔细看 图,认真的读字,发挥想象,让学生知道其所然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其所以然,体会古代文明古国的先进性。 还可以利用课件以时间为序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人类对地 球形状的认识的时间、典型观点、提出人、证据等方面具体分析,以体现对资料的整理、分类、归纳、总结 过程,同时渗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的科学认识。 环节四: 教师可用课件播放 “麦哲伦航海探险” 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 同时让学生借助地球仪和粉笔头,模拟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航船的情景,可用橡皮泥做小船在地球仪上进行 模拟航行。动手做的要点是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船从远到近行驶过来的情况。在动手之前应先动脑,组织 学生讨论:如果地球是平面的,船是怎样的?如果地球是圆形的球面的又是怎样的?在观察时,教师要指导 学生眼睛要平视, “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再次,可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现 在人们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中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让学生进一 步的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仍然居世界前列。 环节五:小组合作的计算题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有多大。让学生看教材第 16 页资料,了解地球的有 关数据。在完成课本上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打破教材限制,出一些变式练习帮学生建立地球大小的概念, 如①假如我们步行绕地球走一圈:每天走 100 千米,大约需要多少天才能走完?②假如我们绕地球修一条铁 路,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 80 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才能绕地球一周? 环节六:这部分可以在课堂评价总结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阅关于地球表面的图文资料, 既丰富知识,又与下一课知识学习相链接。注意指导学生关注信息的来源,能主动甄别信息的真实性。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观察“进港的帆船” ,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准备:橡皮泥、火柴棒、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出港,你有什么发现?可以看到首先出现的是“桅杆”火柴棒,然后才是船身。出港时相反。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可以 看到 “桅杆”火柴棒和船身同时出现。 实验结论: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2、地球的表面 一、教法分析 地球的表面沟壑纵横,高山平原,海洋湖泊,沙漠草原,峡谷岛屿各种地形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无 限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们常常叹为观止。在课堂上通过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了解 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在制作地貌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地图的产生。最后从了解家乡地貌的特点开始,直至了 解地球的整个地貌分布。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 (2)结合卫星拍摄的立体地貌,认识高低起伏的地表,在平面图上的自然形态。 (3)通过制作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尝试把自己的地表模型用不同的色彩画成简单地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秀美壮丽;渗透地图制作的科学方 法;体验到动手做科学的乐趣。 科学知识: (1)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2)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貌和高度。 2、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地表是高低不平,千姿百态的。 (2)认识到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3、教学思路与流程 这一课,主要是在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属资料展示课,以资料 展示与动手做地表模型为主要活动形式。课文是按“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制作两种地貌模型――了解描 绘地貌手段的发展”的思路编写的。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交流图文资料,欣赏地球美景――制作地表模型,画出地形轮廓――观察地形地球仪,加深地貌认识― ―交流家乡图片,试画平画图形――了解测绘技术,预测未来测绘方法――课下实践活动,制作村居地图 环节一: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搜集图片等资料举办信息发布会、资料展示会等,力求在欣赏地球美丽图片 的同时,认识地球地貌的丰富多彩,如高原、海洋与岛屿、山地、平原、峡谷等。可让学生猜想它们的成因。 这里不要求学生能一一作出解释,其目的是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知道 地球外部力量也可以改变地表形态。 环节二:通过制作让学生了解制作模型沙盘的一般过程,对地球的外貌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这里培养 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制作地貌模型前,老师可以先出示一个地表模型, 共同交流制作方法,再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制作的地貌的特点,然后有目的的去制作。注意网格透明塑料片能 正放在模型上,以便于用俯视的方法画出按比例缩小的轮廓模型。学生做完后,可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介绍 自己的作品,给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环节三:为加深对地貌的认识,老师可以出示地形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说说各种不同的颜色分 别代表什么地形,同时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使学生能够 概括性地记住地球地貌的总体状况。可补充解释古人“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 环节四:首先,师生共同交流家乡的图片,出示一张本地地图,试着找到学校所在的位置。学会看地图, 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在试画地图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用已有的生 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体系,真正学会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环节五: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卫星相片,表 明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而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老师可 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手段的先进性进行比较的同时,大胆想象,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 环节六:本环节给学生布置了课下实践活动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同时使学生的知识 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 二、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用沙、石或橡皮泥做一个地表模型,并画出它的地形轮廓图。 制作准备:彩色笔、透明塑料片、托盘、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水族箱里的 那种) 制作过程: 1、先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沙盘。 2、把画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罩在地表模型沙盘上,用彩色笔在塑料片上画出地球轮廓。 3、用彩色笔在活动记录的方格纸上画出按比例缩小的地形轮廓图。 4、自我评价制作效果。 3、地球的内部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三个盒子里分别放有不同的物品。不打开盒子,有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装有什么? 答:用钻洞观看、摇晃听音、手拿掂重等方法,可以知道盒子里分别装有水、细沙和小石块。 问题 2:你认为科学家会从哪些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答:科学家不但从火山、地震、地热等地表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而且还从地震波的偏转现象给地球 内部分层,从而正确地描述出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教法分析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内部的构造。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去猜测暗盒里的物体,通过不同的方法 去猜测盒子里的物品是什么,为后面了解人们是如何研究地球内部作了铺垫。课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科学家 们是如何收集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的。第三部分是学生动手做一个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这一课相对来说显 得很简单。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能够制作一个比例合理的地球构造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重自然的科学自然观。 科学知识: 知道科学家所揭示的地球内部构造。 2、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2)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教材是按照“猜测黑盒子里的物体――了解科学家如何掌握地球内部信息――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 型”的思路编写的。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激趣导入,猜盒子里的物体――推测科学家工作,讨论地球构造――动手动脑,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课堂评价,总结结课 环节一:教师出示三个密封的胶卷盒,提问: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 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各组学生讨论后亲自动手实验,注意在实验中要及时记录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依据 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能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环节二:教师提问: “地球的内部有什么,科学家是怎样知道的?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这样,一 方面与上一环节有效联系起来。同时很好的调取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交流时,应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 象和判断。在此基础上,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通过这些现象引 导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并画下来。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进而总结 出,科学家不但从地球表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还从地震波的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再次,课件介绍地 球内部构造的片段。教师出示鸡蛋一只,讨论:鸡蛋的内部结构会与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关系?弄清地核、地 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环节三:在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之前,先先引导学生讨论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地球按比例缩分 为:内核大约直径 1 厘米,外核厚度是 1.7 厘米,各种岩石组成的地幔大约是 2.2 厘米地壳-薄薄的一层即可, 同时要讨论制作的顺序及选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 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环节四:课堂评价是应侧重于学生自制模型的效果以及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程度,大力表扬大量搜集 资料、及时整理分析资料的学生,使学生获得做科学的成功感。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制作准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尺子 制作过程: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如果将内核的直径做成约 1 厘米的小球,那么外核的厚度 约为 1.7 厘米,而地幔的厚度约为 2.2 厘米,最外面的地壳只需要薄薄的一层即可。 2、先做好里面,再做外面。 3、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4、火山和地震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仔细观察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过程,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答:火山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 问题 2: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答: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 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二、教法分析 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地球内部构造、火山喷 发成因以及火山喷发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火山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以 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认识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这一客观规律,形成科学的自然 观。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地质现象,它也是地球内部运动的产物。教材提供了唐山地震 后的情景图片,展示了地震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通过推测地震的成因,模拟地震仪工作原理以 及了解预防地震的方法等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 结果,如何在地震中作好自我保护。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想 像能力,同时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 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 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的作用,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以及地震火山带的分 布。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教材是按照“了解火山――研究地震”的思路编写的。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课前收集资料,探究活动前置――展示火山和地震,提出问题――探究火山喷发成因,模拟火山喷发― ―探究地震成因,模拟地震发生――了解科学家故事,学会自我保护 环节一:上课前一周,要让学生通过查找课外书籍、查询因特网,获取有关火山以及地震方面的各种信 息特别注意让学生记清楚资料的出处,强化学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 环节二:利用课件让学生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是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性的一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进行研究是科学探 究的起始。学生产生问题后,师生共同交流火山喷发和地震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危害。 环节三: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首先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认识,而后讲解火山 结构示意图,最后用土豆泥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让学生从有趣的实验中获得信息,想象火山喷发时的 情景。得出“火山喷发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的结论。为创设情境,教师还可打开啤酒瓶子,让学生 观察情景,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分析出啤酒瓶 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 内部有压力。 环节四:探究地震形成时,首先利用教材上的图文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以今年的汶川大地震为话题进 行交流。然后让学生做课本上的实验,也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自主设计地震模拟实验。如把桌上的毛 巾叠起来放平在桌面上,用手按住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褶皱现象。还可用手握 住枯树枝的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感受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断裂形成地震,所 以地震时往往大地会震动,而且还有轰隆隆的声音。必要的条件下可以播放地震的形成过程录像。为丰富学 生的认识,教师还可补充一些地震前兆的知识: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 等。 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 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 “活仪器” 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 。 可以介绍一首歌谣给学生: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 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 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环节五:本环节主要介绍喀夫特夫妇和张衡等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宝贵精神,知道科学研究的艰辛。了 解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 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例如地震仪就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来记录和 预报地震的。在讨论地震自救措施时,要考虑到各种情况。例如: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 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 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三、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 ,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结论: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实验名称:模拟地震的发生,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准备: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决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其中一次为低震级的震动,找震中;另一次为高震 级的震动,找震中。 5、 地表的变迁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吗? 答: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是海洋的推测。 问题 2: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答: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面貌。火山 口湖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 的。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风蚀石主要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问题 3:岩石是坚硬无比的,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答: 。这是因为天气冷暖变化、植物生长和冷冻、流水的搬运作用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问题 4:岩石在昼夜、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逐渐破碎。 问题 5:下面这些岩石是被什么力量破坏的? 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岩石逐渐风化。 问题 6:过一段时间后,沙盘里的沙子和泥土出现了什么变化? 答:沙子和泥土被流水搬运到沙盘的另一侧。 问题 7: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还发现了其他现象?它说明了什么? 答:沙子和泥土变细,说明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 问题 8:沙盘的坡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坡度越大,搬运越远,岩石破碎越严重。 问题 9:大自然中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 答:风、物体重力、人类活动以及其他的动物活动都可以把岩石的碎屑带走。 问题 10: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人类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 平,另一方面对自然也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二、教法分析 本课通过独特的地貌景观、岩石的风化、流水的搬运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地表的改变等内容,指导学 生认识地球外部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提高学 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会探究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自然观,意识到自然界 是不断变化的。这一课安排了两条线,一条是自然力影响地表,如火山,地震,风化,侵蚀等等,一条是人 类的认识和活动影响地表的变迁。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 影响;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知道地表 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教学重难点: 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欣赏化石图片,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探究自然界的风 化和侵蚀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环节一:师生共同欣赏化石图片,进而老师提出这些化石来自于喜马拉雅山,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 题,围绕“喜马拉雅山的过去是怎样的?”大胆猜想,引出本课课题。针对“那里可能是海洋”提出证据, 渗透科学研究要尊重证据的实证精神。其中,古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此的阐述可作为一条重要的的证据。 环节二:教师谈话: “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对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 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什么力量造就的呢?”学生围绕问题,交流收集的材 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启发学生从分析地貌现象入手,找出形成的原因,如火山口湖是怎样形成的? 石林是怎样形成的?风蚀石是怎样形成的?海边礁石是怎样形成的?引出“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吸 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 环节三:围绕“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是否真有这么大的力量”这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器 材、方法、注意事项,并分组做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做实验时,老师要巡回指导,强化安全教育,规 范实验动作,确保实验效果,适当分析对比实验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出什么是风化现象。揭示出 冷暖变化、植物生长和冷冻对岩石具有破坏的作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对岩石造成侵蚀现象。 环节四:本环节教学中,首先交流当地历史上地表改变的情况,过渡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如筑河 坝、倾倒垃圾、开采煤矿、修筑梯田等,分析其对地表好坏影响,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三、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研究冷热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准备: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验过程: 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会发现石头开裂变碎了。 实验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2、实验:研究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准备: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 (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在课堂上展示现象,学生描述结果。 实验结论: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答:加热蜡块时,我们会发现蜡块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成硬的固体。 问题 2: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答: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是性质的变化;树叶颜色变化是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地在 石灰石上是出现发光发热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都属于形 态的变化。 问题 3:选择下面的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 答: (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蛋壳上会出现许多的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的物质。 (2)压扁饮料罐, 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形态变化。 (3)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 醋,会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往 澄清的是会中吹气时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混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说 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 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所以属于形态变化。 (6)将白糖加热至焦黑,这说明了白糖 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所以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二、教法分析 本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 示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本课是先让学生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形态的变化和产 生新物质的变化,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是我们不要求学生去掌握这两个概念,只要 求能够判断变化的类型。然后引导学生有根据地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最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研究 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进一步提高获取证据的意识,同时强化对两类变化的理解。 1、 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科学知识: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实物导入,研究蜡烛的变化――举一反三,分析物质的变化――提炼概念,总结变化的规律――动手实 验,判断变化的类型 环节一:出示蜡烛,让学生说一说:关于蜡烛你知道什么?在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蜡烛认知程 度, 对于我们下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引导学生自行研究蜡烛。如果让蜡烛发生变化的话, “ 你有什么办法?” 利用这个问题教师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蜡烛的身上。孩子们会想“怎么样让蜡烛变化呢?”在这个过程中教 师还要适当的引导,除了简单的物理变化外,还要引导学生想到燃烧蜡烛等办法。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 意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环节二: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物质的变化都一样吗?交流研究发现,结合分析实验现象,进而引导 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在这里要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其关键在于看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生鸡蛋 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水的三态、铁水变成钢锭属于形态的变化。 环节三:通过分析环节二中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物质变化的规律: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环节四:探究其他物体的变化情况。这时让学生去探究其他物体的变化,进一步用实例去验证结论。交 流汇报,根据现象分析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还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一 类的物质变化,指导学生用科学分析生活,同时要引导学生着重说说理由。 2、铁钉生锈了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你在哪里见过铁锈? 答:自行车的车把、车条、链条、铁窗、铁扶手、铁钉等铁制品上都有会铁锈。 问题 2: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 答: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问题 3: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答: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铁在接触酸、碱、盐等物品时也容 易生锈 问题 4:人们根据生锈原因,想出来很多的防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由什么科学道理吗? 答:擦去水分是为了隔绝水;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制成不锈钢是为 了改变钢铁的内部结构。 二、教法分析 钢铁生锈,这是孩子司空见惯的现象,同时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却蕴含着 深刻的科学道理,现在我们把它拿出来让学生去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铁生锈是因为铁接触空气中的氧气 和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物质而形成的。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在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铁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观察铁锈和分析生活现象的过程中猜想铁生锈的原因,并 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贴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 1、 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参与评价,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长,补 己之短;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观察铁钉导入,自由提问猜想――控制实验变量,自主实验探究――介绍防锈方法,明晰防锈原理 环节一:课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生锈了,并把生锈的铁制品带到课堂上来。教师可出示各种生 锈的铁器让学生观察, 然后问学生; 这些铁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继续问学生: 你曾在哪里见到过生锈的物品? 铁生锈是什么样子?由铁生锈的事实,你想到什么? 然后学生自由提出关于铁锈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铁生锈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这一环节,主要 是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铁钉生锈的原因进行猜想,因此,花一点时间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生 锈的物品”很有必要。 环节二:具体研究铁锈形成的原因,由于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设计前,可 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待所有的学生都选定影响铁钉生锈的某一个因素后,再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对实验的器材选择,有水、无水的环境创设,有氧、无氧的条件建立等许多问题 都会考虑不周。因此,建议教师在学生初步完成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组汇报、互相补充的形式,带领学生 初步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利用教师准备的冷却的沸水、植物油、砂纸等,学生带来的无锈铁钉、矿泉水瓶 或透明塑料保鲜袋、干燥剂、细线绳等组装实验器材,创设所需环境,以便课后观察研究。提醒教师注意, 如果选用透明塑料袋作为盛放铁钉的容器,透明塑料袋要厚一点,铁钉尖最好用胶带包一下。创设无水或无 氧的环境用塑料袋最好操作,只需把塑料袋内的空气放完即可。小组按照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学生通过交流 可以发现: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教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铁接触到酸碱盐的情况下也 容易生锈。 环节三: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如何防止铁生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并说明理由。根据课本图片的介绍,可使学生认识到:常见的防锈的方法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 电镀等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出示生活中的例子巩固应用。比如:自行车是同学们经常会用到的物品, 而且自行车的有些部件也很容易生锈,当学习了防锈知识后,我们应该如何防止铁锈的产生? 3、变色花 一、问题解答 问题: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会变成什么颜 色? 答:纸花的花瓣会变成红色,而叶子会变成绿色。 二、教法分析 日常生活中酸性和碱性物质随著可见,本课只是从“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这一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 识两大类物质,了解它们的用途。但是酸碱能够让指示剂变色的原因在小学科学中不做研究。 1、 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 愿望;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科学知识: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魔术激趣,带着问题做实验――联系生活,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用紫甘蓝做试剂,检测 身边物质的酸碱性――补充生活实例,增长学生见识 环节一:教师以表演的形式,出示自制的白色纸花,给学生变个魔术,在这多花的上面喷洒一些神奇的 水就可以花瓣变红了,叶子变绿了。这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被提升。此时,教师问学生:你有什么 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然后教师说: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 来验证。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会发现:白醋会让紫甘蓝汁变红,碱水让紫甘蓝汁变绿。 环节二:根据上述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像白醋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碱水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 么变色吗?学生解释后,教师接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此时,再观察课本 图片,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环节三:通过刚才的小魔术孩子们肯定会非常想也拥有一瓶像那样神奇的水,这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制 作紫甘蓝汁。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包心菜的薄叶,少用梗;(2)紫包心菜撕的 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制作完成 后,可让学生用紫甘蓝汁检测学生自带的矿泉水、肥皂水、洗发精等物质,了解生活中的物品的酸碱性,以 便更好的服务和搭配自己的生活。在这里还要告诉学生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测试,要注意安全。 环节四:教师补充讲解了解酸性、碱性物质的意义,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竹子喜好碱性土 壤,如果淋了酸雨,就会大面积死亡。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家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用紫甘蓝做试剂 制作材料: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牙签 制作方法: 1、将紫包心菜(约 50 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2、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约 50℃~60℃)。 3、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 3~5 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 4、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烧杯中。 4、洗衣服的学问 一、问题解答 问题: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呢? 答:做这样的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在这个实验里,我们要用水量一样多、污物 大小一样大、洗得时间要一样长、用的力要一样大、洗涤剂的用量要一样多,所不用的是洗涤剂的品种不同。 二、教法分析 洗衣服时孩子们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洗去衣服上的表面尘土和泥土是很简单的物理变化,而去除衣物上 的油污等则属于化学变化。本课就是从生活中的这样的小事中复习巩固物质的两种变化,并引导学生认识洗 涤剂的特点和去污原理,指导孩子的生活,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差异法实验的要求。 本课共有三个部分:提出去除污物的问题――设计对比实验――了解肥皂去油污的道理。在这样的过程 中让学生轻松地研究。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 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科学知识: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实物导入,提出问题――对比实验,获取证据――深度探究,统计结果――课件解说,理解原理――课 外调查,增长见识 环节一:出示一件漂亮的衣服,不过这件衣服上已经弄上了墨水和一大块油污,引起孩子们的怜惜,同 时激起他们想要把油污去除的欲望。从而产生问题――怎么才能洗去这些污渍。 环节二:到底哪种洗涤剂的效果好呢?通过学生的争论,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研究方案。 交流研究方案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有疑惑的方案提出质疑。同时在交流中让学生认识到在设计对比实验时 应该控制的变量和不变量,应该怎么去控制。教材中出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记录表格都是一个指向,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准备材料和学生思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充。小组内根据设计的方案,选择 1-2 种污物进行研究。 汇报交流,尤其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汇报,因为每个小组选择的是不同的污物。 环节三:根据以上实验的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对不同污渍的物品进行洗涤实验,在实验中找到效果最好 的洗涤用品。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不相同,但是只要选对了洗涤剂,它们都能被洗 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环节四:利用课件介绍肥皂洗衣服洗干净的原因,清晰地解释肥皂是怎么洗净污渍的,我们还可以让学 生通过阅读课文文字来了解。 环节五:课下时间可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各种洗涤用品的使用情况,了解更多用途的洗涤剂。 四、实验制作 实验名称:设计实验证明哪种洗涤剂的效果好。 实验材料:洗衣粉、皂粉等几种洗涤剂,烧杯、小勺、滴管、布条、食用油、墨水、果汁 实验过程: 1、往 2 个烧杯中倒入同样的多的水,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皂粉,分别搅拌三分钟。 2、分别用滴管滴三滴食用油在两块布条上。 3、把布条分别浸泡在两种溶液中,观察布条上污物的变化。 实验结论: (根据自己的实验观察概括)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登月之旅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答: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有个叫羿的英雄力 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 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 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 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 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 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 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 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 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问题 2: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神话? 答: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本课的内容是遵循了人类认识月 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本课只要有四个部分:人类对月 球的认识――解释环形山――了解月球概况,让学生对月球有个初步的了解。 1、 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 探索的;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科学知识: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知道环形山的形成;了解宇航员是怎 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交流对月球的认识,调取生活经验――解释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验证――介绍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 况――展望中国探月,梦想登月旅行 环节一: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学生掌握了很多关于月球的信息,课上的交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好的调 取出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本环节在实施中,要为学生的交流营造融洽的交流气氛,要提示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反思、学会纠正别人的说法、学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很有必要补充讲解关于人 类观察研究月球的历史,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最后提问: “关于月球,你有什么问题?”如①月球离地 球有多远?②月球的大小怎样?③月球上有什么?没有什么?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⑤月球上有引力吗?大小怎样?教师应组织学生首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再请学生回 答以上问题。学生的答案,很可能不太确切,教师应认真去听,并整理正确的答案,为下一步归纳小结做准 备。 环节二:本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环形山图片,猜一猜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后,要让学生 说出自己的根据。在此基础上,给出结论,即是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 结论是否成立。为了明确的表示出沙坑的深度,我们可以把沙子倒进沙盘,均匀地晃动,使沙子的表面尽量 平坦。把牙签垂直插进沙子的中心,牙签的一头要能碰到沙盘的底部。在牙签与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笔做个 记号,这个牙签就相当于标尺。石子在沙盘中砸下一个坑,把牙签按照刚才插入沙盘的方向再次插进沙坑的 中心,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个记号。用小尺测量两记号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确定沙坑的深度。在获得大量数 据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模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沙盘 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环节三: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登月工程。教师可以播放课件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谈体会,再予 以讲解创设情境。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补充相关资料。 环节四:教师可补充讲解中国探月工程的相关信息,中国的登月计划叫“嫦娥计划” (详细资料可上网查 询)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长他们的见识。然后提出“假如到月球去旅行,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鼓 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发言,激发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和所要研究的问题。 四、实验制作 制作名称: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制作材料:盘子、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 制作过程: 1、在盘子里铺上一些沙子,制成一个沙盘。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4、用手电筒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注意事项:探究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环形山的效果最好时,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 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2、太阳系大家族 一、教法分析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就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 步。本课正是从引导学生有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了解太阳系和太阳这颗恒星,并指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 一些现象。本课主要有三个部分:介绍地球的公转及其造成了四季的变化;太阳系的家庭成员中各大星体及 其运动规律;探究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1、 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 系的有关数据;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八大行星排列位置;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 动的游戏,培养学生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 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谈话激趣导入,了解地球公转――研究四季成因,区别直射斜射――了解太阳系构成,游戏巩固认识― ―探究距离周期,提出问题延伸 环节一:由于学生课前搜集了有关太阳系的一些资料,所以他们有较多的知识经验来参与本课的研究。 上课时,教师可以谈话的方式介绍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在此基础上,还可 用三球仪做演示实验,用形象化的方法介绍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姿态,为下一环节的进行做好铺垫。 环节二:出示季节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从天文学的角度认识四季变化的成因。课前安排各组学生 在两个同样的信封中插入温度计,分别平放、斜放在阳光下,观察温度的不同,并在课上汇报,使学生知道 太阳光直射时产生的温度高,太阳光斜射时产生的温度低,并由此联想到,地球倾斜时围绕着太阳公转时, 南半球、赤道、北半球依次轮流者被太阳直射、斜射,温度也相应循环变化交替,依此解释四季与地球公转 的关系。 环节三:有条件的尽量使用视频资料展示太阳系大家族,越直观越好。教师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太阳系 图片介绍太阳系的构成,注意不仅要学生知道八大行星,还可以讲一讲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开展模拟 太阳系游戏时,我们既可以采用课本上提供的游戏方法,还可以替换为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太阳系行星 模型的方法,教师要注意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环节四:本环节中,可先引导学生猜想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怎样影响行星公转周期的。然后做行星 的公转周期的实验,注意要把小组分好,到操场上分散进行。每个小组有转橡皮塞、记时、记录、监督等成 员。要求学生每次转动 10 圈,然后用转动时间除以 10,至少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为公转周期,以保证数据 的准确性。探究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小结,如“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 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成为太阳系” ,以保证学生对太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最后可让学生提出关于太阳系 的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步出课堂。 二、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实验准备: 1.5 米长的细绳、水笔的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秒表、砝码、合适的场地 实验过程: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 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每次转动 10 圈,然后用转动时间除以 10,至少重 复三次,取平均值为公转周期。 实验结论: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3、看星座 一、教法分析 本课以引领学生看夜空、认星座,建立“我的星座” ,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通过认识认识星座、观察 星座、记录星座,初步学会探究星空以及辨别方向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宇宙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共有四个部分:首先让学生在天空中选择几颗特别的星星组成一个特别图形,建立“我的星座” ,课 上我们拿出这些特别的图形大家共同交流共享,在交流会发现有些星座是共同的,这时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星 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在观察星座时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利用北斗七星寻找 北极星。接下来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制作一个“星座”放映器,让学生利用亲手制作的“星座放映器” ,播放天 空中的星座,或者自己给它命名的星座,再次感受浩瀚星空的美丽。同时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材最后的拓 展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建立银河系的概念,利用观察和阅读资料的方式,丰富孩子的知识,逐步建立脑海中的 银河系的概念。 1、 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天空的主要星 星和星座;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 科学知识: 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会记录星图。 。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认识恒星与常见星座――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自制“星座” 放映器――交流我的“星座”――介绍银河系――课下观星画星座图 环节一:课前课前提前两周布置学生夜晚观察星座,并搜集有关星座的知识。上课时,教师先出示太阳 图片,讲解什么是恒星。然后出示一组星座图片,供学生欣赏。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和适当的讲解:古人把星 星和星星之间用线连起来,将之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让学生初步认识星座大熊座、小 熊座、仙后座、猎户座等,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发表自己的意见。 环节二:教师用课件出示大熊星座,然后撤去大屏幕上星座间的连线,指导学生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通过看图学会怎么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可采用画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方 法巩固学生的记忆。 环节三:出示星座放映器的制作方法,小组内合作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制作完毕后,可进行展示交流 评价。 环节四:本环节的教学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课前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看教师是否指导学生统一时间, 用指南针确定星星的方位,量角器确定星星的高度,亮度用小圈圈表示,是否及时记录观测的结果。小组内 交流“我的星座”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大家发现的相同的星座,然后把这些星座统计下来。把“我的星 座”标到教室里的大投影片上,再按方位用胶带纸把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最后把四个方向的投影片用 胶带粘成一整块,形成一幅完整的星图。同时将“我的星座”和其他同学的星座进行观察、比较、讨论,然 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环节五:出示银河系的图片,同时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字,并谈谈对银河系的看法。 环节六:学生利用自制的星座放映器,坚持观察星座,并画下来。这部分内容不必在课上进行,教师应 加强指导,保证学生会使用放映器,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并在透明胶片上把“我 的星座”画出来,以高质量的完成观测任务。下课前,教师可宣布两周后进行“我的星座推介会” ,请同学们 做好准备,为学生的中长期探究创造条件。 4、探索宇宙 一、教法分析 人类对于宇宙的向往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停止过,宇宙的过去是怎样的?未来又会如何?……这一个个 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探索。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在孩子们的心中 播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够搜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和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从事科学事业是要付出艰辛的,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可敬 的;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科学概念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问题引入,探讨探索宇宙的困难――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情况――认识探索太空的英雄――拓展讨论, 探索宇宙的价值 环节一:出示浩瀚宇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会想知道有关宇宙的 好多问题, 这是教师向学生介绍: “人类一直不间断地探索着宇宙, 就是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那你认为探索宇宙有哪些困难?”让学生试着猜想一下,为下面的认识各种工具做好铺垫。 环节二:师讲解: “虽然在探索宇宙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目前在各方面都 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接下来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小组内可选择一方面进行整理分析资 料,教师同样也要为学生准备一些资料,以补充学生的资料缺口,在整理完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引导学 生将每一种工具的发展历程介绍清楚,例如望远镜方面:引导学生说出:天文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射 电望远镜――空间天文望远镜;让学生体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工具的先进,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更加容易和 清晰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逐级加速火箭是怎么摆脱地球引力的,这里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容易 理解,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用简单的语言介绍。 环节三:出示太空英雄――杨利伟的照片,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然后让学生说说他心目中的杨利伟 是什么样的。接下来让学生介绍还知道哪些太空英雄。教师可随机出示他们的图片(万户、加加林、哥伦比 亚号遇难的太空英雄、费俊龙、聂海胜,还有今年的神七的三名英雄) ,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他们。教师小结: 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应该铭记这些名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太空探险之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英雄。 环节四:师谈话: “人类为了探索宇宙,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有时还会牺牲宇航员的生 命,以这样的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值得吗?”先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小辩论或者集体交流的 形式展开讨论。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并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可以安排学生办 一期手抄报或者是黑板报,向全校师生介绍人类航天事业的进程。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一、教法分析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人认识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们更加相信这些事情。 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激起他们 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投入到探索 宇宙奥秘的活动中去。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能调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像外形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知识: 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 读人类名片――拓展延伸,尝试制作名片。 环节一:教师播放一段有关UFO或者有关外星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时 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环节二: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知 识点。然后去分析各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让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星球进行研究,因为这里会用很多的资 料,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星球的资料,教师也应多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教师 准备应该是有结构的材料。研究之后的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介绍,对于不同的意见, 听完后提出质疑。 环节三:探索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而人们对于外星人的猜测和描绘仍然存 在,学生对于外星人也是充满了好奇,在他们充满想象的头脑中,肯定对外星人有着无数次的勾勒,所以我 们设计让将心中的外星人画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如果他们真的存在的话,他们的生存环境应 该是什么样? 环节四:如果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我们和他们的联系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教材中出示科学家用太 空探测器中携带的人类照片和地图等地球名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试着解读这些地球名片,教师可以 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经过特殊处理的“地球之声”等。通过解读这些地球名片,让学生理解地 球名片的科学性、必要性。 环节五:教师谈话: “地球名片是人类向外星人介绍地球的一种方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地球名片来 介绍地球或者介绍自己呢?”这样一来激起学生制作的兴趣。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1 、 假 设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猜测这棵树快死的原因? 答:可能是树皮被剥了,可能是农药喷多了,可能是有害虫,可能是老死的等。 问题 2:魏格纳看到地图时的假设? 答:莫非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们原是连接在一起的一整块原始大陆, 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 问题 3:恐龙灭绝的原因? 答:(1)气候变化。 (2)陨星碰撞。 (3)有害植物毒死了恐龙。 (4)自相残杀。 (5)大陆漂移…… 问题 4:纸和球同时从高处丢下球先落地的原因? 答:纸受到的空气阻力大,球所受空气阻力小。 问题 5:等重的纸片和纸团谁先落地? 答:纸片平放,纸团先落;纸片竖放,同时下落。 问题 6:关于蚯蚓的假设与研究? 答: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蚯蚓在土里为什么不会被憋死?蚯蚓喜欢吃什么?蚯蚓怎样呼吸,如 果蚯蚓的身体断了,它会死吗等,研究方法有实验、查资料、请教等。 二、教法分析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假设,意识到假设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还要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或动手搜集有关证据 来进行验证,懂得根据经验得出的假设还不一定可靠。本课是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本 领――“学会假设”进行集中强化训练。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够提出自己的假设;会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假设是解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感受成功的 快乐。 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假设,如何进行假设,能对某些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 知道假设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 知道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2、教学思路与流程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创设情境: 播放动画片名侦探柯楠破案的画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来破案呢? 2. 学生讨论、回答。 3. 提问:嫌疑犯是如何被判断出来的呢? 4. 引导学生小结: 要想破案, 首先要仔细观察当时的许多现象, 然后根据现象进行猜测、 推理、 想像…… (二) 学习提出假设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三棵树”的故事场景,了解三棵树的不同生长情况。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思考问题:球场边上的树为什么叶子枯黄、凋落了?“凶手”可能是谁?为 什么你会这么想? 3. 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合作填写“案情分析报告” 。 4. 展示“案情分析报告” ,各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各自提出的假设与提出假设的依据。 5. 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并以醒目的形式出示各种假设。 6. 小结:刚才我们对球场边上的一棵树为什么叶子枯黄、凋落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谈了自己的看法,这 些对问题答案的猜测过程就是科学研究上的“假设”“有害虫”“老 。 、 死的”……这些都是对问题答案的猜测,猜测也叫假设。 7. 揭示研究课题:假设。 8. 对于假设,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各种事情作出假设。比如:今天王小明同学没有 来学校上学,可能是什么情况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假设。 (三) 认识假设的价值 1. 过渡: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 的。 2. 讲述魏格纳的故事。出示“世界地图” ,提问:当你看到这幅世界地图时,你能够发现什么?仔细观察地 球表面的形状,你可以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吗?如果有学生提出了与魏格纳一样的假设时,要发自内心地赞 赏学生:你真了不起!竟然与大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同样重要的假设!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述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故事(片断) 。 (1) 介绍魏格纳的身份及他所提出的大胆假设。 (2) 提问:魏格纳提出的假设合理吗? 4. 操作活动:教师为各小组提供彩色卡纸印刷的世界地图,组内合作把南美大陆东海岸的凸出部位与非洲 西部的凹进部位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你们可以发现什么? 5. 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这可以说明什么呢?你可以提出什么假设? 6. 继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 7. 交流讨论:就连这么重大的发现的起源也是假设。从这件事情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8. 小结: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现与发明都起源于假设。假设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一个假设在科学 研究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啊! (四) 搜集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设的资料 1. 谈话:恐龙生活在离我们现在几千万年前,它们曾经是这个地球的主人,可现在我们却再也找不到它 们的踪影了。 2. 提问:你知道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3. 学生交流已知,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4. 科学家们提出了哪些假设呢?教师利用录像、影片资料等多种手段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假设。 5. 组织学生把搜集到的假设整理、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一) 理解假设是如何提出的 1. 回忆关于“三棵树”的研究,出示整理过的“案情分析报告” ,即课上学生提出的有关杀伤树的“凶 手”的各种假设。 2. 讨论: “凶手”是如何确定的?你这样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呢? 3. 小结:假设往往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观察结果等提出来的。 4. 活动:小明今天很不开心,做事情时无精打采的。请你根据对小明的了解作出一些假设,小明今天怎么 了?并说出你提出这种假设的依据。 5. 请小明说一说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检验:你的假设正确、合理吗? 小结: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同学,你必须走近他,了解他的许多方面,并仔细地观察他的行为状态,这样我们才 会拥有一个新的朋友。 (二) 认识经验对假设的影响 1. 谈话:假设仅仅是对问题答案的猜测。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是不以我们的个人意志转移的。有一些时 候,事情的结果可能并不在我们提出的任何一个假设之内。 2. 提问:把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高处丢下,猜猜看,哪个先落地? 3. 组织讨论,提出假设,交流呈现几种主要猜测。 4. 要想知道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或动手搜集有关证据来进行验证) 5. 学生分组自己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假设。 填写实验活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 6. 思考、讨论:自己的假设正确吗?导致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7. 小结: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指导我们认识很多未知的世界,但有的时候人们的经验会束缚我们 的思维。经验有时会造成假象。 8. 补充: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9. 拓展活动:用两张一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重复上面的实验,结果会怎么样呢? (三)拓展:研究蚯蚓 2、 实 验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做过的模拟实验? 答: “雾、霜、露成因”的模拟实验,食物的消化运动模拟实验,风的形成模拟实验等。 问题 2:做过的对比实验? 答: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研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洗衣服的学问等。 问题 3:种子萌发快慢实验的结论? 答:在同一环境下,种子的发芽和种子的大小无关,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温度, 以及充足的阳光。 问题 4:种子萌发快慢实验的问题? 答:种子应是完好无损的。 问题 5:溶解快慢实验的结论? 答:在同等条件下,搅拌的次数越多,溶解得越快。 问题 6:溶解控制的量? 答:搅拌的力度,搅拌时画圈的大小,搅拌器的统一,搅拌器在器皿中的深度,搅拌器在搅拌时的垂直 状况等。 二、教法分析 什么是实验?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通过我们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 化的证据。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是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清楚地说明了事物变化的过程或者物体运动的 机理。后者离不开因果假设,甚至可以说:对比实验就是提出假设和用变量控制的方式验证假设。所以,了 解实验可以模拟或对比事物对于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假设也是学习如何实验的必要步骤。怎样做实 验?有三个知识要点,一是必须公平实验的条件,二是只改变一项影响结果的因素,三是明确实验中观察或 测量的对象。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设计简单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ttlefield 模拟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