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触控板和 MacBook 一样好的笔记本怎么关闭触控板吗

MacBook购买指南:哪个型号最适合你?
腾讯数码讯(肖恩)随着12英寸MacBook的正式发布,MacBook系列的型号选择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如果你打算在近期购买一部MacBook,但不确定哪一款机型最适合自己,科技网站MacRumors最近撰写的一篇选购指南可以作为参考。苹果的MacBook系列可以被看作是为了满足两种不同需要而存在的,它们分别是性能和便携性。如果你寻找的是一部有能力处理任何任务的机器,那MacBook Pro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可如果你需要的是一部足够便携,同时又能轻松处理日常任务的机器,那就选择MacBook Air。如果你想要的是最新的科技和最大程度的便携性,同时又不在乎价格,那MacBook肯定最适合你。Retina MacBook ProRetina MacBook Pro是MacBook系列当中处理器速度最快、显卡性能最强大、RAM容量最大(通过升级)的型号。如果你需要一部可以满足你编辑照片、视频和音频,以及玩大型游戏需要的机器,这款设备是最适合的选择。MacBook Pro系列提供了13英寸和15英寸两种屏幕大小和多种不同配置可供选择。当然,售价越高的机型性能自然越强。除了13英寸MacBook Pro(老款)之外,该系列的其他机型都配备了Retina显示屏。这款机型已经数年没有获得升级,因此你在购买时应该避开这个选择。在过去,只有MacBook Pro才有Retina显示屏,这也成为许多用户选择它们的原因。但随着12英寸MacBook的发布,消费者已经不必在便携性和高品质显示屏之间做出割舍了。如果你不需要MacBook Pro的性能,但又想要Retina显示屏,新款MacBook更加值得选择。虽说MacBook Pro是苹果性能最强的笔记本,但它同时也是最笨重的。13英寸MacBook Pro(新款)的机身重量为1.58千克,15英寸为2.02千克。虽然听上去并不多,但相比其他1千克左右的MacBook型号,整天背着这样一台笔记本绝对是一大负担。在接口方面,所有Retina MacBook Pro都拥有2个接口,2个USB 3.0接口,1个HDMI接口,1个音频插孔和SD卡插槽。那13英寸(新款)和15英寸机型之间又该如何选择呢?15英寸的配置要更加强大,包括四核处理器、Intel Iris Pro显卡(可升级独立显卡)和更大的显示屏,当然售价也更高。虽然13英寸机型采用的是双核处理器,也只能选择集成显卡,但该机型刚刚获得了升级。至于15英寸型号的升级,可能要等到今年晚些时候才会到来。13英寸MacBook Pro拥有一块相当酷的Force 触控板,更快的闪存和最新Broadwell处理器,不过15英寸应该也会获得相同的升级,幅度并不会太大。如果你更偏爱15英寸机型,那不妨再等待一段时间。以下是13和15英寸Retina MacBook Pro所有型号的配置和售价:13英寸显示屏(非Retina),2.5GHz双核Haswell处理器,4GB内存,500GB硬盘,Intel HD Graphics 4000显卡 - 7788元13英寸显示屏,2.7GHz双核Broadwell处理器,8GB内存,128GB固态硬盘,Intel Iris Graphics 6100显卡 - 9288元13英寸显示屏,2.7GHz双核Broadwell处理器,8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Intel Iris Graphics 6100显卡 - 10788元13英寸显示屏,2.9GHz双核Broadwell处理器,8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Intel Iris Graphics 6100显卡 - 12898元15英寸显示屏,2.2GHz四核Crystalwell处理器,16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Intel Iris Pro Graphics显卡 - 14288元15英寸显示屏,2.5GHz四核Crystalwell处理器,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Intel Iris Pro Graphics + Nvidia GeForce GT 750M显卡 - 17988元所有这些机型还都支持配置升级,比如13英寸机型最高可升级至3.1GHz Broadwell处理器,16GB内存,1TB固态硬盘。但你需要在购买时就作出决定,购买之后是无法自己动手升级的。MacBook AirMacBook Air原本是苹果旗下最便携和最廉价的笔记本,但“最便携”这一称号如今已经被12英寸MacBook所夺走。而这款设备的廉价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Air是MacBook系列当中唯一没有Retina显示屏的机型,其11英寸版的屏幕分辨率为英寸为。虽然不再是最轻巧的MacBook,但Air依然要比Retina MacBook Pro轻不少。其11英寸机型的重量为1.08千克,13英寸则是1.35千克。此外,两款机型的机身厚度都是1.7厘米。如果你的购机预算有限,但需要一部售价在6000元左右、同时又足以应付日常使用的便携笔记本,MacBook Air是你应该选择的机型。这款笔记本在处理网页浏览、邮件收发和轻量级应用上面没有问题,一些游戏和大型应用(Photoshop和Final Cut Pro等)也能运行,但效果肯定没有MacBook Pro那么好。可如果你预算较多,那Retina MacBook Pro和MacBook高出的价格都是物有所值的。如果你对于便携度和接口的要求比较高,那MacBook Air也是更适合的选择。MacBook Pro的便携程度并不高,而MacBook虽然是3个系列当中最便携的,但它周身只有一个USB-C接口,这显然无法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MacBook Air的双核处理器要比MacBook的酷睿M更加强大,但在处理日常任务时,两者的性能差别并不会特别明显。配置方面,11英寸和13英寸MacBook Air都采用了相同的处理器和内存,因此它们的性能表现相差无几。但13英寸是更值得购买的选择,因为该机型的固态硬盘速度是11英寸版的一倍,续航也要长3个小时。MacBook Air各机型的配置及价格如下:11英寸显示屏,1.6GHz双核Intel Core i5处理器,4GB内存,128GB固态硬盘,Intel HD Graphics 6000 - 6288元11英寸显示屏,1.6GHz双核Intel Core i5处理器,4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Intel HD Graphics 6000 - 7788元13英寸显示屏,1.6GHz双核Intel Core i5处理器,4GB内存,128GB固态硬盘,Intel HD Graphics 6000 - 6988元13英寸显示屏,1.6GHz双核Intel Core i5处理器,4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Intel HD Graphics 6000 - 8488元在配置升级方面,你还可以选择2.2GHz双核Intel Core i7处理器(1104元),512GB固态硬盘(2280元),8GB内存(760元)。在升级处理器和内存之后,Air的性能基本能够达到了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接近的水平,但花费(8852元)也会逼近MacBook和MacBook Pro(9288元),不过你依然无法获得Retina显示屏。此外,即便升级到最高配置,MacBook Air的处理和图形性能距离Retina MacBook Pro依然有一定差距,因为后者即便是最低配置也采用了2.7GHz处理器和Intel HD Graphics 6100显卡。因此,除非你想要拥有一部比Retina MacBook Pro更便携、续航更长,同时性能与之接近的笔记本,否则是没有理由忽略MBP而选择升级版MacBook Air的。MacBook12英寸Retina MacBook是苹果最新推出的一部笔记本,等到苹果有能力把成本降得足够低,这款机型应该就会彻底取代MacBook Air。如果你想要获得苹果所有的最新技术,对便携性有着苛刻的要求,又希望能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那这款Retina MacBook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这款设备的机身重量仅为0.92千克,比11英寸MacBook Air还要轻。如果你经常需要四处旅行,那它是个显而易见的选择。它的机身厚度仅为13.1mm,小巧到足以被放在任何地方。将其放进背包,你也几乎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Retina MacBook基本上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Retina MacBook Air。它的屏幕分辨率为(226 ppi),同时还具备许多额外的功能和花样。不同于MBP和MBA,这款笔记本提供了和相同的三种机身颜色选择:银色、金色和深空灰色。不过和所有苹果推出的全新产品一样,售价是这款笔记本的主要缺点。Retina MacBook的售价为9288元起,可选机型包括:12英寸显示屏,1.1GHz双核Intel Core M处理器,8GB内存,256GB闪存,Intel HD Graphics 5300显卡 - 9288元12英寸显示屏,1.2GHz双核Intel Core M处理器,8GB内存,512GB闪存,Intel HD Graphics 5300显卡 - 11288元在配置升级方面,Retina MacBook只支持升级到1.3GHz处理器。和MacBook Air一样,这款设备的内存和存储空间最大只能到8GB和512GB。如果你需要更多内存,Retina MacBook Pro是唯一的选择。Retina MacBook所配备的处理器和显卡在性能上并未达到2015款MacBook Air的水平,但处理日常任务也完全足够了。你可以把入门级机型(1.1GHz)看作是运行OS X系统的iPad Air 2——两者的运行速度应该非常接近。而1.2GHz以及1.3GHz机型也能带来不小的性能提升,大幅超越iPad Air 2肯定不成问题。由于采用了超低功耗的Core M处理器,Retina MacBook并未配备散热风扇,这意味着它在运行时是完全静音的。这款笔记本的电池也是苹果特别打造的,可提供9小时的续航时间——和Retina MacBook Pro相当,但低于13英寸MBA。和MBA一样,Retina MacBook有能力运行大多数软件,但在运行专业级大型软件时的表现可能不会很流畅。至于多任务的处理,它相比MBP和MBA应该也有一定差距。虽然性能牺牲给了便携性,但Retina MacBook还有不少相当酷的功能,比如Force Touch触控板。这块触控板可通过震动提供按压反馈(其本身并不会下陷),并带来了基于触摸压力的手势。与此同时,这款笔记本的键盘还得到了重新设计。苹果为键盘按键加入了新的蝶式技术,后者不仅降低了按键厚度,同时也提升了稳定性。这块键盘的手感和传统MBA或MBP键盘非常不同,且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因此你在购买之前最好先在商店中亲自体验一番。接口的缺乏也是Retina MacBook身上的一大改变。这款笔记本只有一个USB-C接口,连接外设和充电全都要靠它。虽然苹果已经推出了相关的适配器,但仅有一个接口可用依然会带来不小的麻烦,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使用多种外设的用户来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Retina MacBook的摄像头分辨率只有480p,而其他MacBook机型则都是720p。如何选择苹果的这几款笔记本在处理日常任务上面都没有问题,但在选择时,你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特定用户需求来进行考虑。如果你打算进行视频和图片编辑,或是运行大型软件或游戏,那就应该选择Retina MacBook Pro。如果你更偏重性能,15英寸型号更适合你;可如果你还是需要一定的便携性,13英寸机型的负担会小一些。如果你需要的是极致的便携性,最佳选择是12英寸MacBook。这款轻巧纤薄的设备非常适合随身携带,虽然运行大型应用可能会有些吃力,但用来浏览网页或收发邮件绝对足够了。如果你想要便携和性能兼得,MacBook Air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依然是苹果最便宜的笔记本,非常适合预算有限,且不介意没有Retina显示屏的用户。这款设备在性能和便携性上达到了很高的平衡度,且续航也是三款机型当中最强的。来源:
[责任编辑:miyali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Mr.White)
(做自己的小可爱)
第三方登录:有触控板和 MacBook 一样好的笔记本吗? - 知乎282被浏览11305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重新定义的快捷键,MacBook Pro的触控板会成为笔记本标配吗?10月28日最新款MacBook Pro如约而至,新MBP除了性能的升级和外观变得轻薄外,最大的更新是引入了传说中的TouchBar-触控条,发布会上,苹果花了不少时间对其进行介绍,并多次用“Amazing”去形容,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交互方式,那么其是否真有那么牛逼,今天就针对TouchBar展开聊聊。Touch Bar为何物?苹果重新对MacBook Pro的键盘进行了设计,将原来F系列的按键去掉,采用一块长条形的Retina视网膜屏幕代替,支持多点触控,苹果将它命名为Touch Bar。Touch Bar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它让笔记本电脑拥有了更多快捷键、更多快捷操作,比如可用于启动Siri、观看照片、编辑照片、快进音乐,甚至发送emoji表情等。Touch Bar还支持第二代指纹识别功能,由Apple T1 芯片单独控制,可指纹解锁电脑和支付。&Touch Bar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切换对应的快捷功能,比如在Safari浏览器中,Touch Bar将显示书签、搜索、后退和新标签键;视频编辑时,能够直接显示时段场景缩略图,并可提供各种编辑控制快捷按钮。关键是其还可以开放给开发者,从而实现更多的快捷交互方式。苹果为什么要做Touch Bar?这几年来从苹果软硬件的更新可以看出,其在追求简约操作的同时,也不断在便捷操作方面努力,比如iOS 10系统上的快捷任务栏、3D-Touch、Siri都是为了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扩展性,TouchBar的出发点便在于此。比如TouchBar上Touch ID的支持,通过指纹解锁可以取代繁杂的密码输入,以往在启动笔记本、网银登录、邮箱登录时的密码输入,现在用手指按一下就解决,大大提高各种登录和支付的效率。当然最关键是这个带显示和触控功能的小长条,通过将一些常用的频繁操作整合在里面,可以大大提高交互效率,另外对比以往常规的F按键栏,TouchBar支持自定义,能够针对不同应用切换对应的快捷操作,可玩性和灵活性更高。TouchBar还有哪些很好玩的地方?有人说TouchBar其实就是将iPad的屏幕剪了一部分安装到MacBook的键盘上,事实确实如此,TouchBar可以理解为将iPad的触摸屏优势整合到笔记本上。其理念与微软的Surface设备类似,只不过Surface是将触摸功能直接整合到主屏幕上,新MacBook则新开了一个小屏幕支持触控功能。而TouchBar更大的意义在于,其在笔记本设备上创造了一种特别的交互形式,这是除键盘、触模板、鼠标外的又一种新的交互方式,由此可以看到其有很多好玩之处:1.解放主屏幕,更完整的展示图像和内容。新MacBook的TouchBar作用类似于任天堂的3DS游戏掌机,其采用双屏设计,下屏幕同样支持触控交互,得益于此,设备可以利用主屏幕更完整的显示主要内容,下屏幕用于辅助显示和交互操作。(任天堂3DS)TouchBar同理,比如我们在看电影时,每次进行操作都会弹出一个长长的进度条和各种按键,这或者其会遮挡字幕影响观感,有了TouchBar后,可以利用其显示进度条并在主屏幕外进行操作,减轻对主屏幕的依赖。2.更直观更高效的“右键菜单”。Touch Bar是右键菜单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但其显示更加直观,操作更为便捷,以往的右键菜单需要右键鼠标弹出功能栏,再选择,Touch Bar可以直接显示这些功能,直接点击便可以完成操作,效率上高不少。3.完成实体按键无法完成的事情。键盘主要充当字符输入作用,触控板和鼠标主要用来与屏幕内容进行交互,Touch Bar可以包揽这些设备的功能,其在打字时可以进行emoji表情图标以及特定字符的输入,充当某些功能按钮,或者对屏幕内容进行控制,比如对图片进行左右拖动、缩放等,另外,由于其可自定义,因此可以实现更多想象之外的交互方式。是否为硬需求?苹果在发布会上请来了不同行业的工作者使用不同的应用来展示Touch Bar的功能,其中有利用Touch Bar进行视频剪辑的,编程的,DJ调音台演示等等,看来实用性和便捷性确实很好,不过这并一定就是刚需。采用这种设计的思路在LG V20的辅屏功能上已经体现过,其同样在机身上多开一个小小的触摸屏以提供系统的各种快捷功能操作,但该功能用户反响并不热烈,也没有形成主流配置,可见市场认可度并不高。(LG V20)Touch Bar的理念还类似于微软推出的外设按钮-Surface Dial,其同样出于便捷操作和辅助使用而生,目前主要给设计师用于“快捷调色板”使用,随着SDK的开放,其还可以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与Surface Dial不同的是,Touch Bar在某些应用上或许无法提高使用效率,比如在打字或者鼠标交互时眼睛都是看着屏幕的,Touch Bar很难实现“盲触”,这种情况下使用鼠标生产力会比Touch Bar大。可见Touch Bar也并非很强大和全能,我们不应该把Touch Bar看得太重,将其当作一种辅助功能使用更为合适,笔记本不一定需要Touch Bar,但有了它后可以在某些场景下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便捷性。Touch Bar还有更多可能,但不一定会被模仿Touch Bar并不是一项很黑的科技,只是将一块长条状的触摸屏设计在键盘上,但却因此开创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个人认为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可“自定义”,开发者可围绕它开发更多交互方式,不同的应用能实现不同的快捷操作,灵活、多变。Touch Bar的推出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设备交互显示方面还有更多可能,现在的Touch Bar主要充当按钮操作使用,小小的条形屏幕对于信息的显示并不友好,未来的MacBook会否推出大尺寸的Touch Bar可以想象,那样的话就相当于将一台迷你版iPad整合到MacBook键盘上了。至于其他Win设备的厂商是否会模仿,我看不太可能,毕竟Touch Bar最大的魅力在于应用快捷键可“自定义”,因此软件需要从系统层面得到适配支持,如果系统不支持这种触摸屏快捷功能,硬件厂商做出来意义并不大,目前来看,微软不太可能做这种事情,毕竟它有了Suraface这种支持触摸屏操作的设备,可触控的屏幕是另一种快捷操作的方式。总得来说,Touch Bar还是一项不错的功能,不过考虑到MacBook Pro带TouchBar的版本要13888 元起售(国行版),笔者还是看看就好了。3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4雷科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怎么关闭触控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