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多症哪些抗体异常

【图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大小:1.3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反复咳嗽为哪般: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一例
作者:jennifer_jjy
美国马塞诸塞州大学医院呼吸中心 Martinez-Balzano 医学博士等报道了一例以慢性咳嗽、结节性气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hronic eosinophils pneumonia,CEP)。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Chest 上。病例简介男性患者,66 岁,9 个月前因右耳和鼻部疼痛至当地医院就诊,经活检确诊为复发性多软骨炎。同时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当地医院给予泼尼松 90 mg/d,复发性多软骨炎和慢性咳嗽症状迅速缓解。激素治疗前,复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病情稳定后,激素逐渐减量。一旦激素减量至 & 30 mg/d,患者慢性咳嗽症状即再次出现,但无耳部和鼻部症状。患者起病后 6 个月再次复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当时泼尼松 20 mg/d)。目前患者有干咳,严重度为 10 分(0 - 10 分,10 分最重)。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出现呼吸困难。无发热、寒战、鼻后滴流、鼻窦压痛、耳痛、鼻痛、胸痛、咯血、体重下降、关节痛或肌痛等症状。现为进一步明确慢性咳嗽病因,至马塞诸塞州大学医院呼吸中心入院治疗(为明确诊断,患者入院治疗前停用激素 7 天)。既往史患者来自亚利桑那州,无吸烟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无过敏性疾病病史。患者自诉在儿童期有「难治性哮喘」病史,后经治疗后好转,平时无任何呼吸系统症状。体格检查两肺听诊可及弥漫性湿罗音,呼吸频率正常,指末氧饱和度为 91%。其他体检未见明显异常。检查结果血常规示:白细胞 15.8×109/L,中性粒细胞 81.3%,淋巴细胞 10%,单核细胞 7.1%,嗜酸性粒细胞 1.4%,嗜碱性粒细胞 0.2%。肺功能示:FEV1 为 1.94L(66% 预计值),FVC 为 2.66L(68% 预计值)。乙酰甲胆碱(16 mg/mL)吸入激发试验阴性。胸片示:右肺上叶(RUL)致密实变影伴空气支气管征(图 1)。胸部 CT 示:RUL 致密实变影,左肺上叶弥漫局灶性病变,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图 1)。图 1 胸部影像学 A 胸片示右上叶实变。B - D 胸部 CT 示:右上叶实变,左肺上叶弥漫局灶性病变,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B、C 为肺窗,D 为纵隔窗)行诊断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树满布多发散在结节和融合斑块状粘膜病变(图 2)。只有少部分结节病变出现在软骨上,大多数都与软骨无关。对气管和支气管内病变取活检,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行经支气管肺活检。图 2 支气管镜示:气道粘膜(A)、气管(B)、左主支气管上有结节和融合斑块状粘膜病变对 BAL 液分析如下:WBC 计数 4.1×109/L,其中嗜酸性粒细胞 87%,中性粒细胞 29%,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2%。真菌、抗酸涂片和培养均为阴性,流感聚合酶链反应阴性,流感、水痘 - 带状疱疹和巨细胞病毒培养阴性、肺囊虫直接免疫荧光阴性。虽然细菌培养提示有 B 组链球菌生长,但最后证实为污染。经支气管肺活检结果见图 3A 和 3B,结节性气管支气管病变见图 3C 和 3D。图 3 支气管活检的组织学检查(苏木精和伊红染色)。A 肺实质中有大量嗜酸性脓肿(黑圈)(× 4);B 对图 A 中画圈的区域放大显示:亮红色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周围有少量纤维蛋白(粉红色无定形结构)包绕( × 40);C 支气管壁(支气管病变)有弥漫性、混合性炎症浸润( × 10);D 对图 C 放大显示:血管内有嗜酸性粒细胞聚集(黑色箭头),周围存在散在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 40)对活检标本行格罗克特六胺银染色,未发现真菌。血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包抗蛋白酶 3 和抗髓过氧化物酶)、球孢子菌血清学检查、粪线虫菌血清学检查、粪便虫卵、粪寄生虫和尿军团菌抗原检查均为阴性。最终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累及气道)。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后,给予患者泼尼松 60 mg/d。激素使用数小时后患者的咳嗽症状好转,1 周后咳嗽症状完全消失。3 周后随访胸片示:RUL 病变显著缩小。目前给予患者泼尼松 30 mg/d。计划给予激素逐渐减量,但需密切随访患者呼吸系统症状以避免出现复发。临床讨论该患者症状不典型(慢性咳嗽是唯一的临床症状,气管支气管粘膜病变是由于嗜酸性脓肿所致)。但是 CEP 可以解释所有上述表现。虽然一开始,这名患者的近期病史、临床特点及病理活检结果与复发性多软骨炎相类似,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复发性多软骨炎与最后的诊断相关。CEP 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疾病,常好发于非吸烟者,可隐匿起病,症状持续数月,表现为:咳嗽、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和呼吸困难。目前尚无以单发咳嗽为临床表现的 CEP 病例报道。CEP 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1 - 80 岁),高峰年龄为 40 - 50 岁,女性更常见(女性:男性为 2:1)。很多患者有过敏(63% - 75%)或哮喘病史(36% - 64%)。哮喘也可于 CEP 诊断 17 个月后出现。CEP 往往于患者症状加重需药物治疗时才能得到明确诊断。这名患者就是在激素减量慢性咳嗽复发时,才明确了 CEP 的诊断。目前对于 CEP 诊断,尚无统一指南。CEP 的常用临床诊断标准包括(并不要求同时满足):隐匿起病、症状持续数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影像学提示存在外周浸润,BAL 液或肺活检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激素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血液和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同时增多并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若胸片提示存在外周浸润,血液 / 肺组织中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即可诊断为 CEP。值得注意的是,CEP 诊断中应选用何种水平嗜酸性粒细胞作为阈值(BALF 或外周血)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很多研究中将 BAL 液中嗜酸性粒细胞 & 40% 定义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有学者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6% 作为诊断标准。研究发现,大约 14% - 22%
明确诊断为 CEP 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 & 6%。5% - 26% 的 CEP 患者,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0.5×109/L。这说明即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也不能除外 CEP 的可能性。有趣的是,有研究指出,相比未合并哮喘的 CEP 患者,合并哮喘的 CEP 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高。这名患者在本次入院评估前停用了激素,但是激素使用 2 - 4 天后即可导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CEP 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应对所有可能导致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包括: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菌和药物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CEP 患者的肺功能可以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就像这名患者)、两者同时存在或正常。如何治疗CEP 对症治疗后转归良好。全身激素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一般在开始用药 12 到 48 小时内,CEP 症状消失。影像学异常往往在用药 7 天内得到改善。虽然部分 CEP 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但是有时 CEP 也会导致死亡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标志物可以预测 CEP 患者的预后及转归。CEP 复发率在 44% 到 58% 之间,常发生于激素停用或减量的过程中。有的患者需要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激素数年,来预防和治疗 CEP 复发。有回顾性研究指出,合并哮喘的 CEP 患者接受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CEP 复发率较低。有研究指出,奥马珠单抗,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 IgE 抗体,已成功治疗了 2 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 的 CEP 患者。影像学讨论虽然外周浸润是 CEP 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但是只有 25% 的 CEP 患者会有这种影像学改变。这种影像学改变出现的机制目前也不得而知。CEP 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大叶性肺炎(这名患者)、多发结节、弥漫性间质浸润甚至正常。CEP 多样的影像学表现说明,不能单纯依赖影像学表现来诊断 CEP。对于该患者,从影像学角度有大量疾病需进行鉴别诊断,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诺卡菌病、结节病、粘膜腺癌和间质性肺病(如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反应性的。病理讨论CEP 的典型病理特点是:BALF 细胞学检查和肺组织活检中存在嗜酸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可大量积聚在肺泡和间质中导致嗜酸性脓肿的形成(该患者,图 3A、3B)。CEP 中可同时存在一些机化性肺炎的非特异性改变,如:纤维粘液样结节堵塞和纤维蛋白形成(图 3B),2 型肺细胞增生。这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存在气管支气管结节病灶(图 2),这一度困扰了临床医生。回顾文献后发现,CEP 肺实质和气道嗜酸性脓肿可导致气管支气管结节病灶的形成。到目前为止,英文文献中只报道了 6 例结节性气管支气管病变(就像这名患者)。大多数有上述病理改变的患者来自日本。这 6 例气管支气管病变病理活检均显示存在粘膜嗜酸性浸润和嗜酸性脓肿形成(图 3C、3D),与这名患者的病理表现相同。其中,4 例结节病灶位于中央气道,另 2 例结节病灶局限于特定肺段。基于此,研究人员对 29 个 CEP 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研究发现,2 名患者存在支气管病变,发生率 6.8%。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没有支气管病变患者,有支气管病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高 (血和 BALF)。上述 6 例存在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患者中,有 4 名患者在使用了全身激素后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研究发现,使用激素后,气管支气管病变显著改善。鉴于不是所有 CEP 患者都会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因此支气管结节的实际发生率可能高于预期。目前并不清楚,支气管结节病变的出现是否与疾病表型或严重程度相关。对于这名患者,鉴于其使用激素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因此未复行支气管镜检查来评估其气管支气管病变情况。患者咳嗽症状完全消失,因此可以认为气道病变也完全消失。即使在其他嗜酸性粒细胞疾病 (如: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中,支气管结节也很罕见。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后,上述病变可以彻底缓解。基于这些文献检索结果、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激素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可以除外复发性多软骨炎及血管炎,明确 CEP 诊断。结论CEP 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疾病,预后良好。这个患者以咳嗽为唯一临床症状,伴嗜酸性脓肿导致的气管支气管结节病变,对于 CEP 来说较少见。目前对于 CEP 中支气管病变的发生率报道的较少,也不清楚其真实发生率。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脓肿相关文章
肉芽肿相关文章
疼痛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今天去做了血常规.嗜酸性细胞百...
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今天去做了血常规....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今天去做了血常规.嗜酸性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范围请问这有什么关系吗还有就是血常规可否检验得出身体潜在的疾病用吃药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血液病、 骨髓异常 、血小板异常等
擅长:白血病,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擅长:真红,血小板增多,再障,MDS, 血友病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小儿腹泻、新生儿疾病
&&已帮助用户:221654
指导意见:嗜酸性粒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一次测定可得到十几项至几十项参数较为常见的为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英文名称如下所示: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R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要求]可用静脉血、指血、耳垂血测定推荐使用静脉抽血新生儿可采用足跟部位取血无空腹要求但建议在在早晨或上午取血最佳具体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化验项目的细节可继续阅读本节下面的内容[项目名称l红细胞计数是贫血诊断主要指标之一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英文缩写]RBC[参考值]男性:4.0--5.5X1012/L(400--550万/mm3)女性:3.5--5.Oxl012/L(350--500万/mm3)新生儿:6.0--7.0X1012/L(600--700万/mm3)(注:mm3μl下同)[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1)红细胞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至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高(2)红细胞绝对增多: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生活者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病理性增加2.红细胞减少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失血三种(1)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i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3)各种急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169329
指导意见:嗜酸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值一般在严重感染,某些疾病(如伤寒)时会减少,解决的方法就是对症下药。是什么病就怎么治疗
问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今天去做了血常规...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已帮助用户:0
嗜酸性粒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一次测定可得到十几项至几十项参数,较为常见的为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英文名称,如下所示: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R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要求]可用静脉血、指血、耳垂血测定,推荐使用静脉抽血。新生儿可采用足跟部位取血。无空腹要求,但建议在在早晨或上午取血最佳。具体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化验项目的细节可继续阅读本节下面的内容。[项目名称l红细胞计数是贫血诊断主要指标之一。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英文缩写]RBC[参考值]男性:4.0--5.5X1012/L(400--550万/mm3)女性:3.5--5.Oxl012/L(350--500万/mm3)新生儿:6.0--7.0X1012/L(600--700万/mm3)(注:mm3μl,下同)[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1)红细胞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至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高。(2)红细胞绝对增多: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生活者,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病理性增加。2.红细胞减少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失血三种。(1)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i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3)各种急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问嗜酸性粒细胞起什么作用,今天去
&&已帮助用户:0
嗜酸性粒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一次测定可得到十几项至几十项参数,较为常见的为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英文名称,如下所示: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R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要求]可用静脉血、指血、耳垂血测定,推荐使用静脉抽血。新生儿可采用足跟部位取血。无空腹要求,但建议在在早晨或上午取血最佳。具体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化验项目的细节可继续阅读本节下面的内容。[项目名称l红细胞计数是贫血诊断主要指标之一。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英文缩写]RBC[参考值]男性:4.0--5.5X1012/L(400--550万/mm3)女性:3.5--5.Oxl012/L(350--500万/mm3)新生儿:6.0--7.0X1012/L(600--700万/mm3)(注:mm3μl,下同)[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1)红细胞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至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高。(2)红细胞绝对增多:为多种因素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生活者,新生儿生理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数量病理性增加。2.红细胞减少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失血三种。(1)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i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3)各种急慢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其他慢性失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问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偏高,我想...
职称:医师
专长:不孕不育。阴道炎。月经不调
&&已帮助用户:31812
问题分析:你可以调理内分泌系统,多吃蔬菜,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激心理。少食或忌食肥腻,甘甜、油炸、烩灸的食品,对动物类脂肪更需节制。意见建议:注意皮肌肤清洁,若前额有建议把头发夹起避免阻挡毛孔代谢。护肤产品以清爽、补水为主。内服清热解素,清利胃肠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专业的祛痘产品祛除
问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偏高,嗜酸性细胞百分比也偏高,请...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已帮助用户:209911
指导意见:你好,可能是体质性的症状,及时休息保养为主,继续观察吧。
问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是指什么
职称:医师
专长:皮肤
&&已帮助用户:90720
指导意见:说明是过敏反应,与自身体质有关系,可外用丙酸氯倍他素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少吃辛辣刺激的。
问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参考值是何原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科,
&&已帮助用户:6225
病情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此质激素后。意见建议:建议详细咨询医生,进行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
//|//|//|//|//|
【讨论】一不明原因嗜酸粒细胞异常增多症?
中年男性患者,农民,因腹痛一天入院,入院体查:神清,营养差,皮肤粗糙,双足重度浮肿,桶状胸,腹平软无压痛,余无特殊。予查胸腹平片示肠梗阻,予灌肠等保守治疗后腹痛好转,复查腹平片未见液气平面,查肠镜示:糜烂性结肠炎,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疤痕,胃平滑肌瘤,肝胆脾肾b超未见异常。
半年前曾因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并发现白细胞升高,出院后定期复查,白血病一直波动于20左右,并开始出现消瘦,双下肢浮肿。
自幼有哮喘病史。
入院后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波动于14-23,查两次细胞分类分别为:N5%,E89%,L6%.第二次为N6%,E87%,L7%.今日行骨穿亦见嗜酸粒细胞最多,以成熟细胞为主。
目前嗜酸粒细胞最多原因不明,请各位指点迷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成人外周血嗜酸性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450/微升。该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因而其临床意义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常见原因有:①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和血吸虫等感染。②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等。③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湿疹和剥脱性皮炎等。④血液病及肿瘤,如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转移癌等。⑤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病。⑥某些肺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⑦某些药物,如青、链霉素,磺胺类;⑧其他,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和心内膜炎及淋巴肉芽肿等。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同时伴有多脏器浸润的表现,预后差,常因心脏病变死亡。通过该细胞的直接计数即可确诊。但关键是应通过病史和某些相应的检查做出病因学诊断。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如驱虫等),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试用皮质激素治疗。 该病人有如下特点:1.“营养差,皮肤粗糙,双足重度浮肿,”注意仔细查一下肿瘤相关指标。2.有哮喘病史,所以他的特殊体质也是有可能导致嗜酸粒增多。3.风湿系列、血沉、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排除。4.查一下有没有寄生虫总之,这种异常增多还是仔细检查一下病因为好,不要贸然归为原发性的。愚见!!谢谢!肿瘤方面已经查了,暂未有阳性发现,哮喘应该不至于那么高吧?大便找了几次都没发现虫卵,不过本医院的检查水平我是不敢恭维的!
您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