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项错误A.流行性乙型脑炎炎病毒,登革病毒B.流行性乙型脑炎

&& 《》 &&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本首先(1953年)在日本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称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所致在日本称日本(JBE)。1950年以来,我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和研究,为了与甲型相区别,定名为,简称,是我国夏秋季流行的主要之一,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发生,年发病人数2.5万,10%,大约1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
(一)形态与结构
为球形,直径40nm,内有(C)与构成的核心,外披以含的囊膜,表面有囊膜(E),即病毒,囊膜内尚有内膜(M),参与病毒的装配。为单股正链,全长11kb,自5′至3′端依次编码C、M、E以及非结构蛋白NS1—NS5,病毒RNA在内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装配成熟,出芽释放。
(二)敏感动物与
乳鼠是常用的敏感动物,脑内接种乙脑病毒后3~4天发病,一周左右死亡,脑组织内含大量病毒,是分离病毒、大量制备的可靠方法。
BHK、C6/36细胞系及鸡胚是常用的敏感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引起细胞圆缩、颗粒增多、细胞脱落等CPE。在培养上清中含有病毒,胞浆内上可检出。增殖病毒简便易行,已取代动物培养用物制备、诊断抗原,以及研究机理、筛选等。
(三)抗原特性
乙脑病毒稳定,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毒株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抗原。E糖蛋白上有中和抗原和抗原表位,可诱发机体产生中和和血凝抑制抗体,在与中重要作用。用做交叉证实E糖蛋白上有与毒属成员广泛并叉的属特异性抗原,也有仅与圣路易、墨里谷、西尼罗脑炎病毒交叉的亚组物异性抗原,以及仅乙脑病毒具有的种特异性抗原。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研究乙脑病毒抗原结构与功能以及鉴定新分离的毒株,解决了特异性低的问题。
乙脑病毒囊膜糖白具有血凝特性,能鹅、鸽、雏鸡,在pH6.2~6.4条件下凝集高。病毒血凝素与红细胞结合是不可逆的,但这种病毒与红细胞形成的仍有感染性,加入可抑制这种血凝现象。
(四)对理化因素的
乙脑病毒对热抵抗力弱,56℃30分钟,故应在-70℃条件下保存毒株。若将感染病毒的脑组织加入50%缓冲盐水中贮存在4℃,其病毒活力可维持数月。、1:1000钠以及常用均可灭活病毒。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适宜pH8.5~9.0。
(一)致病性
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为。蚊感染病毒后,细胞为最初复制部位,经侵犯和,并再次复制,终身带毒并可经卵,成为传播媒介和贮存。在热带和亚热带,蚊终年存在,蚊和动物宿主之间构成病毒持久循环。在,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贮存宿主。病毒每年或通过候鸟的迁栖而传入,或病毒在流行区存活过冬。有关病毒越冬的方式可为:①越冬蚊再感染鸟类,建立新的鸟—蚊—鸟循环;②病毒可在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体潜伏越冬。实验表明,自然界中蚊与息息相关,蚊将乙脑病毒传给蝙蝠,受染蝙蝠在10℃,不产生病,可持续存在达3个月外,当蝙蝠返回室温环境3天后,出现病毒血症,构成蚊—蝙蝠—蚊的循环;③冷血为冬季贮存宿主(如蛇、蛙、晰蜴等),可分离出病毒。
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特别是当年生仔猪最为重要,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
当带毒雌蚊叮咬人时,病毒随蚊虫传入人体皮下。先在及等处的细胞中增殖,随后有少量病毒进入血流成为短暂的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随血循环散布到肝、脾等处的细胞中继续增殖,一般不出现明显或只发生轻微的前驱症状。约经4~7日后,在体内增殖的大量病毒,再侵入血流成为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及等症状,若不再继续发展者,即成为顿挫感染,数日后可自愈;但少数患者(0.1%)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进入脑内增殖,引起及脑组织,造成细胞变性、毛细血管、,甚至出现局灶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临床上表现为、、、以及脑膜刺激症。重症患者可能死于,部分患者病后遗留、性、等后遗症。
(二)免疫性
人受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部分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0.01%),这与病毒的,侵入机体内数量及感染者的免疫力有关。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缺乏免疫力,感染后容易发病。
本病病后4~5天可出现血凝抑制抗体,2~4周达高峰,可维持一年左右。给合抗体在发病2~3周后方可检出,约存在半年。约在病后1周出现,于5年内维持高水平,甚至维持终生。流行区人群每年不断受到带病毒的蚊叮咬,逐渐增强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常随年龄而增高,例如北京市20岁以上成年人90%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因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近些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值得重视。
乙脑早期快速诊断通常采集性期患者血清或特异性lgm ,也可做RT—PCR检测中的病毒核酸片段,一般6个小时内可初步报告结果。常规试验,(H1、CF、NT)需取,同时做对比试验,当比≥4倍时,有辅助诊断意义,可用于临床回顾性诊断。由于乙脑患者病毒血症期短,直接检出病毒抗原或分离病毒阳性率低,较少用于诊断试验。
(一)特异性lgM检测
乙脑病毒感染发病早期即产生特异性lgM ,病后2~3周达到高峰,故单份血清可做出早期诊断。可使用:①lgM 捕捉ELISA法(见23章); ②2ME—NI法,血凝抑制抗体存在于lgM及lgG中,将早期单份血清分成二份,一份用2(2ME)处理,以破坏lgM ,另一份不处理,然后同时做HI试验,若处理滴度比未处理的下降≥4倍,则为lgm 阳性; ③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标记的抗u链血清,检测已与细胞抗原片结合的lgM,根据特异性荧光颗粒,判断中的lgM存在。
(二)常规血清学试验
1.血凝抑制试验对乙脑诊断而言,本法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高,简便易行。常用于病毒的初步鉴定,确定有无乙脑病毒存在。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I抗体,多采用2ME—HI法。
2. 抗体仅存在于lgg 中,病后出现迟,消失快,适用于诊断近期感染。
3. 抗体存在于lgG、 lgM中,出现早,维持久。中和试验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但操作繁杂,需用大量动物或管,需时较久,不适于常规使用,而在血清学和病毒鉴定上有价值。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
取病尸脑组织研磨成10%悬液,1-3日龄乳鼠脑内,待发病频死时,取脑悬液,用单克隆抗体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也可接种敏感细胞(如C6/36细胞系)分离病毒。
(一)特异预防
现用的是用地细胞培养增殖,灭活制成,初次免疫时,2~3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一次,免疫力维持半年左右,保护率达66-90%。我国已筛选出乙脑病毒,用地鼠肾细胞培养制成,只需皮下注射一次,安全有效,目前正作现场观察。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来自非的军民。流行区当年饲养的仔猪接种,以杜绝传染来源,也可使猪健康成长。
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二)特异治疗
目前乙脑治疗仍采用对症处理及,有报道用、、恢复期血清等治疗,可能减轻病势,但已出现脑炎症状者,则无治疗效果。我国采用淋巴细胞技术,制备出高中和活性乙脑单克隆抗体,经系统动物实验治疗证明安全有效,95年经批准进入Ⅰ、Ⅱ 期,是一种治疗制剂。
出自A+医学百科 “医学微生物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变 A. “血管套”形成 B. 小脓肿形成 C.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变 A. “血管套”形成 B. 小脓肿形成 C.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D. 软化灶形成 E. 胶质细胞增生
重者有小动脉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着。  胶质细胞增生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存在血管旁或坏死崩解的神经细胞附近。  由于以上病变的程度及分布各不相同、水肿,有时见粟粒或米粒大小的软化坏死灶。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病变广泛存在于大脑及脊髓。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神经细胞变性,胞核溶解、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你的判断应该比我更准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细胞浆虎斑消失,重者呈大小不等点、片状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软化灶。坏死细胞周围常有小胶质细胞围绕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脑实质肿胀。软化灶形成后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且一般以间脑、中脑等处病变为著选B我本身不是学这个的,但找到一份资料,你自己也可以进行判断,故在临床上神经症状表现极不一致。肉眼观察可见软脑膜大小血管高度扩张与充血,脑的切面上可见灰质与白质中的血管高度充血、脱落。血管周围环状出血。显微镜下可见:  血管病变脑内血管扩张,但主要位于脑部
采纳率:8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乙型脑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导读:传染病学复习题【名词解释】,经过传染过程,4、传染病:是许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5、感染性疾病:由于病人在治病,则可引起显性感染1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14、前驱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16、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18、流行性感冒:是由流传染病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感染谱 : 是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2、重复感染: 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的感染体
3、重叠感染: 是微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即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绝对优势的状态 4、传染病: 是许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5、感染性疾病: 由于病人在治病期间,由于体质和抵抗病菌能力较差,而被感染其它疾病
6、感染: 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7、隐性感染: 当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或入侵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8、显性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9、病原携带状态: 发生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机体排除,仍在体内继续存在
10、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1、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2、传播途径:病原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不但适应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发育、繁殖,并且也适应在宿... 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13、潜伏期: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 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14、前驱期: 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患者开始感觉一般性的不适
15、再燃: 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 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
16、复发: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17、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18、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9、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2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21、肺孢子菌肺炎(PCP): 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为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22、卡波西肉瘤: 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3、麻疹黏膜斑: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4、帕氏线: 在猩红热发作期,在患者的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
25、猩红热: 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26、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初起症状有发热、咽痛、呕吐和扁桃体肿胀等。起病一至两天后,全身出现粟粒样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皮疹。患者皮肤潮红,红晕以两颊明显,与口唇对照,唇的四周皮肤明显苍白,通常又叫做“口周苍白圈”
27、登革热: 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8、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29、流行性腮腺炎: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
30、干性霍乱: 暴发型: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31、中毒型菌痢: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
32、布鲁菌病: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33、伴随免疫:人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这种免疫称为伴随免疫。
34、异位损害:血吸虫虫卵或(童虫)迷走和寄生在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引起的病变 35、尾蚴性皮炎:是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疾病
【填空题】 1、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感染后免疫。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
2、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由 胃肠道途径传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弥漫性变形、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免疫调节剂和核苷类似物两类。
3、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最罕见的远期并发症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4、水痘临床特征为同时出现的以皮肤丘疹、疱疹、 结痂三种皮损。带状疱疹典型皮肤表现为易侵犯肋间神经、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和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是
阿昔洛韦。
5、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成分是 神经氨酸酶和 血凝素,发生抗原变异的二种形式为 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变。
6、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包括: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7、重型登革热脑膜脑炎型病例中,其死亡原因是 中枢性呼吸衰竭。
8、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循环系统表现。 9、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把好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三关。
1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HIV感染分为三期,原发感染期、HIV感染中期、艾滋病期。 11、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以鼠蚤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家鼠。流行性斑疹伤寒是以体虱 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 12、伤寒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肠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肠穿孔 。 13、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14、细菌性痢疾主要病理损害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为主,因此临床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大便培养出致病菌。
15、肺结核的化疗原则为早期 联合 规则 适量 全程五项原则。 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普通型的临床经过包括血管内皮损害 中性粒细胞浸润、
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皮肤内脏血管损害更为严重和广泛.
17、猩红热的发病机制包括:化脓性病变 、中毒性病变、变态反应性病变。
18、布鲁菌病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消化道、呼吸道。
19、在各种类型的炭疽病中,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20、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性传播,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21、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按蚊。确立疟疾诊断的简便易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血涂片检疟原虫
。用于控制疟疾临床发作的药物是氯喹,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伯氨喹啉。脑型疟疾主要临床表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抽搐等。
22、溶组织内阿米巴在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其形态可呈为包囊和滋养体。阿米巴病按其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以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
23、造成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病人和病畜的粪便污染了水域;2.钉 螺的存在;3.人接触了疫水。(人和人之间不传染)。。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型;腹腔积液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4型。
【简答题】
一、 各型肝炎的血清病原学诊断:1.甲型肝炎: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阳性。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2.乙型肝炎:
(1)具有以下任何一项即可作出诊断。①血清HBsAg阳性。②血清HBv DNA阳性或HBV DNA聚合酶阳性。③血清抗-HBc-IgM阳性。④肝内HVcAg阳性及(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2)急性乙型肝炎:具有以下动态指标中之一项者即可诊断。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一)或低滴度。
3.丙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血清抗-HCV或HCV RNA阳性者。
4.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 血清中抗-HD-IgM阳性,或抗-HD阳性,或HDAg阳性。 (2)血清中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特异性诊断: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而恢复期阳转者。
二、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1) 急性肝衰竭: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状。发病多有诱因。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2)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状。(3)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4)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主要表现:发热期: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和肾损害,发热多称稽留热和弛张热。“三痛”即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即面红、眼红、颈胸红;“一肿”,即球结膜水肿。
低血压休克期:血压刚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后血容量继续下降则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的表现。
少尿期:主要表现为“一加重”即高血容量综合征,“二紊乱”即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三中毒”即尿毒症、酸中毒、水中毒。
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又分为移行期(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 )、多尿早期(尿量每日超过2000ml)、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
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恢复到每日2000ml以下。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原则:、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恢复期 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五、犬咬伤后如何处理: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六、短期内可发展为手足口危重病例的临床特征有哪些:1末梢循环不良2呼吸,心率明显加快3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5高血糖6高血压或低血压
七、什么是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HIV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HIV病毒大量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之前,病毒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八、伤寒极期临床表现:1)高热
体温转为稽留高热,一般持续约半个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长达1~2月。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鸣、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抓空、昏迷。
约半数患者在病程第一周末于前胸、腹部出现淡红色丘疹(玫瑰疹),直径达2~4mm,压之退色,散在分布,量少,一般仅数个至十数个,多在2~4日内消退。
(4)相对缓脉20~73%的患者体温高而脉率相对缓慢,部分患者尚可出现重脉。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肿大
(6)消化系统症状
腹胀、腹部不适、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等。
九、肥达反应的评价: 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抗体。一般当H≥1:160,O≥1:80,副伤寒凝集价≥1:80时,才有诊断意义。病程中应每周复查一次,如病人H与O的凝集价均高于参考值或较原凝集价升高4倍以上,则患伤寒的可能性很大。若H凝集价高而O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以往预防接种疫苗的结果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十、霍乱的典型临床表现:(1)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尿量略少。 (2)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水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ml以下。 (3)重型:患者极度软弱或神志不清,严重脱水及休克,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尿极少或无尿,可发生典型症状后数小时死亡。
(4)暴发型: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以致死亡
十一、什么是结核病及临床分型: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十二、耐药结核病的分类:1)单耐药结核病
(2)多耐药结核病
(3)耐多药结核病(MDR-TB)
(4)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
十三、炭疽是什么: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但是,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
十四、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要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重者可有败血症性休克和脑膜脑炎。脑脊液可呈化脓性改变。
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季流行。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十五、梅毒的临床分型及表现:1.斑疹型梅毒疹是最常见的皮肤梅毒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的近端内侧,皮疹大小不等,以 1~2cm直径大小居多,常为椭圆形或圆形,境界清楚,分布对称,数目较多,孤立散在,无浸润或浸润较浅,初起为淡红色,很快转为蔷薇色,故又称梅毒性蔷薇疹,无自觉症状,持续2~3周左右,可自然消退,不留疤痕。
2.丘疹型梅毒疹其发生率仅次于斑疹型梅毒疹皮疹,可直接发生,亦可由斑疹发展而来,自豌豆大到指甲大小,浸润明显,呈铜红色,境界明了,表面平滑,或有鳞屑,外观上类似银屑病,好发于面部、掌跖部及外生殖器部,一般对称发生,病损数目多时可波及躯干(腹胸的侧方明显)与四肢屈侧。本型持续时间较长,自然消失也缓慢,如有再发疹时常可呈蛇形、轮状、多环形
十六、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要点: 十七、疟疾的临床特点:1潜伏期乏力、倦怠、哈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1周2发冷期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寒战,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停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1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3发热期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畏寒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4出汗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消化道传播
B、输血或血制品
C、注射途径
D、母婴传播
2、有关HBV血清标志,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3、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HBsAg)
B、核心抗体(抗HBc)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4、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不包括下列哪项(
A、抗HBs阳性者
B、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
C、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D、多个性伙伴,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
5、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措施是(
A、接种乙肝疫苗
B、隔离治疗病人
C、接种丙种球蛋白
D、加强医院内消毒和献血员筛检
6、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用(A
A、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B、注射丙种球蛋白
C、应用干扰素
D、碘酒消毒 7、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
A、丙种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8、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
A、谷丙转氨酶升高
B、谷草转氨酶升高
C、γ-GT升高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9、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A、凝血酶原活动度
B、谷草转氨酶
10、区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
A、病程的长短
B、临床症状的轻重
C、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D、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11、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直接接触与呼吸道传播
B、粪-口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12、水痘是由哪种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C
A、单纯疱疹
B、水痘-疱疹
C、水痘-带状疱疹
D、水痘- 单纯疱疹
13、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错误的是(
A、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呈向心性分布
B、成人患者症状轻,儿童重
C、水痘多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
D、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14、下述哪项不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
A、发疹前数日局部皮肤常有瘙痒等感觉异常
B、局部淋巴结可肿痛
C、带状疱疹皮损常超过躯干中线
D、皮疹先为红斑,数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
15、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是(
16、对于稽留高热的患儿,下列哪项对于麻疹早期最有诊断价值( D
A、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
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红肿
C、咳嗽和声音嘶哑
D、口腔颊部黏膜可见针尖样大小的白色点状黏膜斑
17、患者高热,咳嗽、精神萎糜、眼分泌物多,咽痛。于第4病日出现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最可能的诊断是( A
18、预防麻疹,减低人群中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是(
A、肌注成人血浆
B、肌注胎盘血丙种球蛋白 C、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
D、皮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19、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B、甲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
C、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
D、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0、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
A、黑线姬鼠
2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C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输血传播
D、母婴传播
2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 C
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
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
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
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2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A、全身小血管损伤
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C、全身毛细血管病变
D、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24、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 A
A、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
B、发热、感染、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 C、发热、腹泻、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
D、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慢性肾衰
25、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是(
C )A、临床上有“三痛”、“三红”
B、血像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C、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D、临床上有三大主征: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
26、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应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哪一期使用最有效(A
A、发热早期
D、发热后期
27、登革热是由下列哪一蚊种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 B
A、中华按蚊
C、微小按蚊
D、雷氏按蚊
28、现阶段预防登革热流行的重点措施是(
A、防止和消灭伊蚊
B、捕杀野生动物
C、防鼠灭鼠
D、粪便无害化处理
29、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间接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30、关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病变特点,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B、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使皮肤发亮 C、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
D、通常一侧腮腺肿大3~4天后又累及对侧
31、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做下列哪项检查有柱于胰腺炎的诊断(
A、血淀粉酶
B、尿淀粉酶
C、血脂肪酶
32、男性成人患者,为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早期可使用( A
A、己烯雌酚
B、丙酸睾丸酮
C、利巴韦林
D、地塞米松
33、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B
A、乙脑患者
B、乙脑病毒携带者
3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
D、乙型脑炎带毒者
35、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是(
C、11~3月
36、关于乙脑哪项是错误的(
A、昏迷与病情轻重有关
B、体温愈高病情愈重??
C、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
D、抽搐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37、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错误的( C
A、典型临床经过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B、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 C、自愈性疾病,病人无后遗症
D、临床表现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3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A、外周性呼吸衰竭
B、低钠性脑病
C、中枢性呼吸衰竭
39、下列关于狂犬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狂犬病毒所致
B、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C、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D、一定有恐水症状
40、下面对狂犬病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B、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伤口者发病机会减少 C、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D、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能完全阻止发病
41、狂犬病临床分期为(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42、人在被可疑动物致伤后,应立即开展的预防性治疗是(
A、立即进行伤口处理
B、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C、接种狂犬疫苗
D、三项措施缺一不可 43、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口腔念珠菌病
B、肺孢子菌肺炎
C、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疱疹性直肠炎
44、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卡波济肉瘤
B、霍奇金病
C、淋巴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45、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46、PCP首选治疗是( A
A、复方新诺明
D、乙胺嘧啶
47、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染源是(
A、牛、羊、猪
B、病人和带菌者
C、黑线姬鼠
48、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播途径(
A、水、食物、苍蝇、日常接触等
B、空气传播
C、血液传播
D、垂直传播和性传播
49、下面哪一项最符合伤寒的临床表现(
A、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 B、发冷、发热、肝脾不肿大
C、发热寒战、腓肠肌痛、结膜充血、黄疸、出血 D、持续高热、脉搏快、剧烈头痛、出血性皮疹
50、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可分为(
A、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
B、泻吐期、脱水期、恢复期 C、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D、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51、确诊早期伤寒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大便细菌培养
B、血细菌培养
C、肥达反应
D、尿细菌培养
52、伤寒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检查,以下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
A.粪便培养
B.胆汁培养
D.骨髓培养
53、确诊的伤寒患者,其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
A、喹诺酮类
D、氨基糖苷类
54、预防伤寒的关键性措施是( B
A、提高人群免疫力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注射疫苗
55、引起霍乱大流行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经食物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经接触传播
56、引起霍乱的主要原因是(
A、霍乱肠毒素
B、神经氨酶
D、霍乱内毒素
57、霍乱的常见表现(
A、泻吐同时发生
B、先泻后吐
C、先吐后泻
D、只泻不吐
58、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 B
59、霍乱的确诊依据是(
A、典型的临床表现
B、粪便、呕吐物培养阳性
C、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史
D、大便常规仅见少数白细胞
60、男,22岁。腹痛、腹泻黏液便2天,每日10余次,伴恶心及里急后重。体检:体温39℃,血压100/65mmHg,脐周及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每高倍视野脓细胞10~15个,红细胞3~6个。该患者病原治疗在以下抗生素中应首选(
A、喹诺酮类
6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为(
A、密切接触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
62、男,4岁,以高热抽搐4小时于8月15日急诊来院。查体:T 40℃,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凉冷, 脉细速。白细胞总数18×109 /L,中性90%。追问病史其母述前一日曾进食未洗的葡萄,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乙型脑炎
B、暴发型流脑
C、中毒性菌痢
D、脑型疟疾
63、下列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常伴里急后重
B、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 C、疼痛多位于左下腹
D、结肠可见较多孤立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烧瓶样溃疡
64、疑为中毒性痢疾的患儿及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B
A、急起病,高热,惊厥
B、大便常规化验
C、不洁饮食史
D、急性腹痛伴休克
65、结核杆菌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皮肤接触
66、下列哪项临床类型是结核病的第Ⅴ型( B
A、原发型肺结核
B、结核性脑膜炎
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67、下列哪种症状不是肺结核病人的典型症状(
A、倦怠、乏力
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68、发现早期肺结核的主要方法是(
A、查痰抗酸杆菌
B、胸x线检查
69、肺结核患者大咯血时应采取哪种体位( A
A、患侧卧位
B、健侧卧位
70、男性,60岁,咯血200ml后突然窒息,立即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C、去除呼吸道梗阻
D、静点呼吸兴奋剂
71、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D、结核病高发人群
72、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飞沫传播
B、接触污染的食物与工具
C、皮肤伤口
D、产妇的产道
73、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 D
A、皮疹粗糙,砂纸样,疹间皮肤正常
B、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
C、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可见帕氏线
D、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
74、下列体征中,不见于猩红热的有(
C、口周苍白圈
D、Koplik spot
75、患儿,6岁。发热2天,伴咽痛,皮疹1日,查体:体温38.7℃,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红,躯干部见细小鲜红色充血性皮疹,诊断为猩红热,治疗首选(
76、对布鲁菌病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热,多为不规则热,不伴出汗
B、关节痛较剧烈,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
C、睾丸肿痛最具特征性,由睾丸炎和附睾炎所致,多为单侧 D、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77、布鲁菌病典型热型(
C、不规则热
78、治疗布鲁菌病应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
B、多西环素
D、头孢唑啉
79、炭疽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C
C、外毒素和荚膜
80、炭疽的预后以下哪型最差( A
A、皮肤炭疽
D、口咽部炭疽
81、皮肤炭疽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病灶多发生于暴露的皮肤
B、皮损的发生发展为丘疹→水疱→溃疡→焦痂→瘢痕 C、皮损部位感觉瘙痒、疼痛及触痛明显
D、全身症状有发热、肌痛、头痛
82、炭疽的对症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皮肤恶性水肿和重症可用氢化考地松
B、皮肤炭疽局部可用高锰酸钾湿敷 C、局部脓肿可考虑切开引流
D、中毒颈部肿胀致呼吸困难可考虑气管插管
83、下列梅毒预防措施哪项不正确( C
A、杜绝不正当性行为,提倡洁身自爱。
B、确诊病人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C、对病人的性伴侣进行预防检查,治疗期间可以进行性生活。 D、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84、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85、引起临床上凶险发作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86、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仅在肝细胞
B、仅在红细胞
C、有核细胞
D、红细胞和肝细胞
87、疟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错误(
A、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
B、贫血脾肿大
C、三日疟和恶性疟常有复发
D、恶性疟贫血较其他疟疾明显
88、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B
A、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啉
C、奎宁+乙胺嘧啶
D、奎宁+伯氨喹啉
89、肠阿米巴病病变主要部位在(
A、近端结肠和盲肠
B、回肠 C、降结肠
90、典型急性肠阿米巴病的粪便呈(
A、果酱样的粘液血便
B、黄色水样便
C、鲜红的脓血便
D、白陶土样便
91、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92、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93、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中的(
A、门静脉系统
B、肝静脉系统
C、肝动脉系统
D、肝淋巴系统
94、治疗血吸虫病首选(
95、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C、灭螺和普治
D、粪便和水源管理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资格考试、党团工作、工作范文、考试资料、文档下载以及传染病学复习题.doc答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型脑炎病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