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当野蔷薇,奋力向前,就是害怕黑夜的席奶奶来临下一句话 对自己爱人

时令已过中秋的秦岭,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依然开满了野花。最夺目的是那一簇簇野蔷薇,红的热烈,白的纯洁,黄的尊贵,粉的妖冶,都为温庭筠疲惫的旅程带来了绵软的慰籍。
这位66岁的花间词派鼻祖,被清幽的花香引进了诗词意境,情不自禁地低吟:野蔷薇啊,野蔷薇!恍惚中那一丛丛野蔷薇化作一个美丽的身影。火红的斗篷,银白的纱巾,黄色的丝衫,粉色的头饰,灿烂地笑在秦岭山路。他缓缓勒紧马缰,翻身下马,惊喜地狂呼:幼薇,我的薇儿!
幼薇是他曾经的弟子,出生在一个姓鱼的平民之家。
幼薇从小丧父,母女相依为命,靠着给青楼娼家缝补浆洗勉强维持生活。或许是文人墨客偏爱啸聚青楼的缘故,小幼薇五岁颂诗百篇,七岁出口成章,十一二岁便诗名誉满京都长安,身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孙的温庭筠自然早有耳闻,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来,他也是自小才华过人,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称为“温八叉”、“温八吟”。如此才俊居然连省试也未能参加。只因他家卷入杨贤妃谗害庄恪太子冤案。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
披着一身春色,已是不惑之年的温庭筠叩开了鱼幼薇的家门,也叩开了窈窕少女的惊喜与心事。温庭筠自报家门,鱼幼薇面对陌生的面孔顿时一阵眩晕:天呀!这就是诗名正炽,与李商隐齐名“温李”,
词与韦庄齐名,立起婉约派大旗,并称“温韦”的大师?只觉得耀眼的圣光充盈了自家陋室的角角落落。
温庭筠欣赏这小才女小美女良久,想起来时路上,柳絮飞舞,拂人面颊,正与眼前的小人精和谐成奇美春图,便提笔写下“江边柳“三字。鱼幼薇不用多问,便知是命题索诗,以手托腮,略作沉吟,便拾来一张花笺笔走龙蛇:“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接过诗作反复吟读,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皆属上乘之作。而且瞬间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不能不让人叹服。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结成忘年之交。他们的关系,象师生,象父女、也像朋友。
不久,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襄阳。他没有想到,他跨进鱼家第一步,就已经把学识与爱情播近幼薇心田。离别后的思念,助长了幼薇的情思,他写下一首火辣辣的“遥寄飞卿”
五言律诗:“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才情非凡的他,面对清澈如涟涟湖水,灿灿若日月光华的诗歌,何尝读不懂一个情窦初开少女的心迹?对美丽的小才女又何尝不是怜爱有加?然而,他想到,自己已是朝天命之年奔的人了,而且容貌丑陋,空负虚名,事业无成。那里配得上幼薇?爱,并不意味着占有,只赋予了给与的理由。幼薇该有自己的美好未来,该找一个年轻貌美根基牢固的乘龙快婿。自己堂堂不惑之年的读书人,焉能心存自私,顺水推舟,利用人家的天真浪漫?
他犹疑再三,决定狠心把感情控制在师生尺度或朋友界限内,不能再向前跨越。而鱼幼薇春心暗系老师身上,不见雁传回音并不气馁,谁让自己追求一位顶尖大师?大师的爱岂是一诗就能换来?
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按捺不住思恋的折磨,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七言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沉。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如泣如诉的幽怨,柔情万种的娇痴,让温庭筠不禁动容,他真想一改初衷,回应那焦灼期盼的目光,撕心裂肺的呼唤,拥抱那美丽多情的小天使!但他拼命压抑住自己的冲动,不断提醒自己:理智,理智!爱她,就是害她;占有她,就是糟践她!在一个个沉沉黑夜,他就这样被无形的两只手撕来扯去,他决定重返长安,把这一情事做个了断。
温庭筠回到离别了两年的长安,鱼幼薇已长成亭亭玉立、光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他们各怀心思心照不宣,一个等待回绝爱情的最佳机遇,一个等待收获爱情的幸福时刻,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机会不期而至了!
一日无事,两人相偕到城南崇贞观中游览,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得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令鱼幼薇羡慕不已。也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温庭筠透过气势雄浑而又伤感的诗句,读出了幼薇的功名欲望,愈发自惭形秽,愈发坚定了忍痛割爱的决心。
李亿也来游览崇贞观,他是为出任因祖荫而世袭的左补阙官职来到长安。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大为仰慕,想一睹题诗奇女子的风采。在拜访京城的亲朋故旧中,来到温家。
温庭筠在襄阳曾与李亿有一段文字交往,算是文友了。二人寒暄毕,李忆要看温庭筠新作,鬼使神差一般,在书桌上看到一幅眼熟的诗笺,上书一首抒情六言诗:“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此诗本为催促温庭筠射出定情之箭,却令李忆热血奔涌,动情不已,语无伦次地询问作者是谁,当得知正是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李亿更是心猿意马。
李亿微妙的神态怎能瞒过温庭筠的眼睛?立马猜透了李忆的心思。心想这倒是一桩绝好姻缘。李亿二十二岁就已官至左补阙,可谓前途无量,人又生得端正健壮,性情温绵,与鱼幼薇很是般配。还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于是,从中撮合。
鱼幼薇这才明了温庭筠一番苦心,把自己的偶像看成老师,那就师意难拂;可看成父亲,更是父命难违,只得一声仰天长叹应下了这门亲事。在长安繁花如锦的阳春三月,一乘花轿把盛妆艳饰的鱼幼薇,迎进了李亿居住的宅院。在那里,李亿与鱼幼薇度过了一段销魂夺魄的美好时光。
  在江陵,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连连来信催促他回去祭祖搬家。无奈的李亿只好离京接眷。李亿有正房妻室,鱼幼薇早已知道,通情达理地依依送别,赋诗一首:“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幼薇独守空房,从秋风乍起到数九寒天,才盼得李忆携妻来到长安。&&&
尽管一路上李亿赔尽小心,请求裴氏接纳他的偏房,可心高气傲的裴氏始终不肯点头。一进门就喝令随身侍女,把出来迎接的鱼幼薇按在地上,用藤条毒打一顿。鱼幼薇没有反抗,只想在夫人消气后,关系逐渐解冻。然而裴氏硬逼着李亿把鱼幼薇赶出家门不可。李亿实在拗不过裴氏,只好写下一纸休书,将鱼幼薇扫地出门。两人的婚姻仅仅是维持了三个月相守,五个月相思。那年她16岁。
其实,李亿并非薄情之人,只是性格懦弱,和如今一些男人一样,有严重的气管炎。可他没有如今男人偷偷包二奶的聪明,或买或组一套房子,而是暗里派人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宜观,赞助了一些银两,把鱼幼薇安顿观中,丢下一句话:“暂忍一时,终有重逢之日!”咸宜观的观主为鱼幼薇取了“玄机”道号,从此鱼幼薇成了鱼玄机。
鱼玄机思念李亿,泪水和墨汁写下了:“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因为无法寄出,只好把诗笺抛入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他坚信,虽然和李忆已经再无夫妻名分,但是相爱的心不会改变,她的心声一定可以抵达李忆心怀。
终于有一天,他听到李忆早已偕妻赴任千里之外的扬州。只觉得五雷轰顶,天塌地陷。她搞不明白:暂忍一时是多久?为何长别而去,不见一面,不留一书,甚至没有一个口信?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她想到了老师温庭筠,她盼望老师在她溺水之际,伸来救援的手,以后的事情依然由老师做主。若老师不弃,甘愿侍奉左右。&&&
温庭筠也想到了成为道姑的学生鱼玄机。因为替人代考事发,又大闹考场,他被贬随州,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是婉转得知了鱼玄机的遭遇,不禁捶胸顿足,痛悔不已:原想让自己的学生有个光明的前程,岂料把她推进了苦难的深渊!他想尽快再给鱼玄机找一个如意郎君,使之有个好的归宿。然而,他在远离京都的小小随州,哪有合适的人选?一个被休掉又当了尼姑的女人,到哪里找如意郎君?事情就在无奈中搁置起来。他不曾想到,默默流逝的岁月,在酿造着更大悲剧和千古怨憾。
李忆黄鹤一去不复返,老师泥牛入海无消息。鱼玄机死心了,尤其母亲和道观的观主相继死去,道姑们作鸟兽散,道观只留下鱼玄机一人,她要生存,要情感,要文字交流,出路何在?她觉得如此情势,唯有自己救自己了!她想到自从自己入观,许多人慕名而来,为道观平添许多收入。因为自己守身如玉,刚烈耿直,使不少心怀异念的人知难却步。她在孤独清寂的深夜,写下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次日就在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文告。
消息很快传遍长安,自认有几分才情的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宜观拜访鱼玄机,谈诗论文,聊天调笑。对他们的馈赠,鱼玄机是来着不拒,先后与多人发生一夜情。她的艳名越传越广,当然,她也拒绝了很多看着不顺眼的家伙。比如一个叫裴澄的,本来就为他与李忆正室夫人同性而反感,还仗着在京为官有权有钱牛皮哄哄,她赌气骂咧咧地把那人撵走了。
唉,道家净土成了淫乱场所,一个心性高远名气远播的美丽才女,竟沦为一个败坏风化的荡妇。对爱情已经彻底绝望,自己都不再看得起自己的她,竟然在自己放荡中又一次燃起爱的火花。
&因为,有一位乐师出现了。不过她没有想到,正是这位乐师从结识那刻,就为她拨动了送终的琴曲。&
鱼玄机不再囊中羞涩,鱼玄机不再孤守青灯。咸宜观成了文化沙龙兼地下淫窟。她有了珠宝墨宝,她有了弟子兼侍婢,他有了一批光鲜体面的新朋旧友。可她总觉得还缺一种很重要的东西。
这一天,咸宜观中来了三位锦衣华冠的贵族公子,带着歌姬和乐师。这种阵势鱼玄机已是司空见惯,此次不同的是那位乐师,虽然衣着普通,带着几分腼腆谦恭,却因仪表堂堂,举止儒雅,令鱼玄机怦然心动。酒过三巡,茶过五味,进入才艺表演。晚唐时期词风渐兴,民间流传的曲目,被定型为各种词牌,虽然要求字有定数,韵有定声,但它突破了格律诗的局限,有更大的文字表现空间和风格上的自由度,而且不必先有诗,再临时谱曲成歌,加快了诗词传播的节奏。自然而然地登上大雅之堂,逐步与唐诗并立而平分秋色。
平时这类活动,大都由鱼玄机自己操琴,乐队伴奏,演唱自己创作的诗歌词赋。由于临时组合,总会出现不合拍现象。这一次她选择了温庭筠的两曲《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她没有想到那琴师首次合作,就配合得丝丝入扣珠联璧合,既烘托了她的歌喉琴艺,又延展了词义内涵和音乐效果。她久久沉浸在其中,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温庭筠,自己曾经的丈夫李忆,想起了曾经的期盼与惆怅,唉,斯人远去,往事难追啊!不禁两行清泪脱框而出。是掌声,欢呼声,赏银击案声,把她拉回现实。
那群人尽兴离去,鱼玄机仍无法平静下来,老师和前夫的影子上叠印出乐师温文尔雅的影子,一种久违的冲动悄然腾起,她迅速摊开彩笺,挥就一首热烈的情诗:“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正思量如何让那个叫陈韪的琴师看见,陈韪竟悄悄出现在眼前,原来他返回途中,编了个理由溜回来了。鱼玄机故意让他看了桌上的情诗。于是干柴烈火一点即燃。从此她称病谢客,专门等候陈韪琴瑟相和,她又找到了恋爱的感觉。
鱼玄机的贴身侍婢绿翘已是十五岁的姑娘,也是天生丽质。数年受她调教,不仅乖巧听话,而且也粗通文墨音律,所以颇得鱼玄机喜爱与信任。一日,鱼玄机应邀参加一个春游聚会,直到暮色四合方归。绿翘禀报:“陈乐师午后来访过”。她心想:以往自己外出,陈韪都是等她归来,今天怎么不等了呢?再看绿翘双鬟微偏,面带潮红,神色不大自然,陡然生疑。入夜,点灯闭院,鱼玄机把绿翘唤到房中,令其跪在地上,厉声问道:“今日做何不轨之事,从实招来!”随后察看全身,发现胸前乳上有划痕,于是拿起藤条狠狠抽打。绿翘被逼至极反唇相讥:“都是跟你学的”!鱼玄机气急败坏,拼力抓住绿翘的脖子,朝地上猛撞。等她筋疲力尽松开手时,才发觉绿翘已经断气身亡。鱼玄机定下神来,趁着夜深人静,在后院紫藤花下挖了个坑,掩埋了绿翘的尸体。过了几天,有两位客人来访,酒酣耳热之际,一客人到紫藤花下小便,见有一大群苍蝇聚集在花下浮土上;驱赶开后又复聚过来。客人心中生疑,回家后告诉了衙役,于是官衙中派人现场勘查,挖开浮土,发现绿翘尸体,鱼玄机涉嫌被捕入狱。
公堂之上,一声惊堂木响,鱼玄机抬头一看,主审官竟是昔日被她骂走的裴澄,心理反而沉静下来。她彻底醒过梦来了:姓裴的男女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网,一个黑暗的世界。在他们面前,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生还之路的猎捕之物。自己不该生为女儿身,不该爱上老师,不该爱上李忆,不该爱上陈韪,更不该来到这个世界。,她后悔,在被李忆抛弃之初就该想明白这些,早对自己有个了断,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就不会沦为行尸走肉和今日的阶下囚。事已至此,她只求速死,早点结束自己的龌龊丑陋。于是从容不迫、一五一十地交待了杀人经过。这案子审得过于顺利,反让人们目瞪口呆。裴澄本想好好整治让他曾经丢尽脸面的鱼玄机,就等着她抵赖。结果如此,大出意料。琢磨了一会说:“命案重大,人犯神色有异,暂不画押,隔日再审”。
死牢里,摆着一桌酒菜。裴澄眼里射出一道淫邪的贼光:“美丽的才女,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虽你当初那般待我,我并不记恨。因为我依然钟情于你。今日公堂之上,我是有意为你留下一条活路。你可以翻供,就说绿翘下毒谋害。即便说绿翘盗你珠宝,责罚失手也可罪不致死。这再造之恩,你如何回报?来,咱们先对饮一杯”!鱼玄机仰天冷笑:“裴大人,免了!我是早就该死之人,苟且偷生到今天,自毁名节,即便不杀人,也该挨上一刀。请你从速成全”。裴澄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他不甘心又一次在鱼玄机面前丢尽脸面,却也无可奈何。
风华绝代的才女被判极刑,成为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很快传到随州。也惊醒了醉生梦死的温庭筠。自己的官场失意,一些人对他“艳词祸世”的攻击,鱼玄机的堕落,不仅让他心灰意冷,而成为别人的佐证更令他羞愤难当,觉得自己走进最阴冷最黑暗的地狱,索性破罐子破摔,整天喝花酒,眠柳巷,还玩起了同性恋。性伙伴中就有曾在随州任职的裴澄。如今,鱼玄机犯在裴澄手下,本可以借那种龌龊的关系通融。但他得知鱼玄机的心志后,自己也幡然醒悟了。他速速赶往京城,恰在行刑前日。
在押往刑场途中,二人见了最后一面。在路边一家茶馆,温庭筠摆好随身携带的古筝和香案,请求裴澄为鱼玄机卸去刑具,二人净手相对坐定。温庭筠说:“薇儿,我抚琴一曲,为你送行,就选以前经常唱的菩萨蛮吧”!弦动声起,鱼玄机那清亮的歌喉随之飞出茶馆:“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歌罢,温庭筠说;“薇儿,你抚琴我来唱,听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唱你的诗‘送邻女’吧”!鱼玄机脸上掠过一片红晕,含笑操琴,温庭筠击手放歌:“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其时,他老泪纵横:“薇儿走好,前面等我。倘若有来生,非你不娶”!鱼玄机起身深施一礼:“多谢飞卿!倘若有来生,非你不嫁!我在黄泉路上等你。薇儿走了”!温庭筠仰天大呼:上苍啊,你听见了吗?双手扯住琴弦,猛然高高提起,奋力摔往地面,顿时琴弦俱断,琴体肢解,他的十指鲜血奔涌,蒙在因极度痛楚而扭曲的脸上。
在一刻死寂中,秋风骤起,在潇潇悲歌中漫天飘荡着野蔷薇花瓣,红的,白的,黄的,粉的…….。
鱼玄机乘着漫天飞舞野蔷薇含笑走了,离开了这个肮脏的世界,时年26岁。那个秋天好凉,好凉。
鱼幼薇走了,过去人们翘首以待她那野蔷薇般艳美的彩色诗笺;现在又像看免费的秦腔大戏,看刽子手怎样萧萧秋风一般挥洒出一地落红,享受一幕极具刺激性的肃杀剧情。
人们看的是戏,收获的是谈资笑料。温庭筠觉得自己也是剧中人,无法像他人那样听任花自飘零水自流,是自己逃避了幼薇的爱,使她由鱼幼薇变成了李忆妾,变成了鱼玄机,变成了死囚。而自己逃避的理由竟然是为了爱她。他实在弄不明白,自己荒唐一世,给人当枪手,闹考场,喝花酒,写艳词,同性恋,本想在幼薇身上做一件无愧人性良心的事情,却是荒唐绝伦的结果。他认定是苍天对他的惩戒,是一种现世报应,就为了让他一辈子心灵不得安宁,死不瞑目。
温庭筠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不再高谈阔论,口若悬河;变得深居简出,不再张扬招摇,眠花宿柳;变得阴冷刻板,不再恃才傲物,不拘行迹。他要认认真真做人,为自己人生迟暮,涂上光彩的一笔。不久,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那是为国家培养选拔人才的最高学府。次年,以国子助教身份主持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又搅闹过考场的他,深知其中的猫腻。所以,主试与众不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等于把科考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杜绝了作弊和因人取土之风,一时朝野传为美谈。但砸暗箱,堵后门,他知道肯定招致权贵忌恨。果然宰相杨收为此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此番出长安,越秦岭,就是奔伏牛山下,白河岸边的方城小县。老友纪唐夫知道白发之人被贬出京意味着什么,设酒为他饯行,含泪举杯宽慰道:“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他淡然一笑:“我感谢还来不及呢,是人家成全了我,何来记恨?我混沌一世,徒负虚名,唯有此番修成正果啊”!言罢酒伴清泪一饮而尽,这是幼薇死后他第一次沾酒,也是最后一次沾酒。
临行之前,温庭筠来到骊山脚下的一片松林,野蔷薇掩映之间,是鱼幼薇的坟墓。温庭筠拔净坟堆上的杂草,用杂草扎成扫帚,一面轻柔地打扫坟堆的浮土,一面低语:“薇儿,我是来辞行的。今年赶不上你的忌日了,就让我提前为你扫房吧!你看,早来也好,这野蔷薇开得那么艳,我这次给你插花啊,让你像新娘一样艳美,你一定会很高兴,是吗”?扫墓毕,他就去采摘野蔷薇,尖利的花刺扎破了他的双手,他苦笑了:“看来这世界上,得到任何美,都要付出代价啊!为了薇儿,值了”!
野蔷薇开满了坟堆,一圈红的,一圈黄的,一圈蓝的,一圈粉的,地面是一圈黑的,花朵上,沾着着殷红的血迹,阳光下那么显眼。一阵马蹄声引开他的视线。是李忆。身后4名随从,正从马背上卸猪头三牲,白烛纸钱等祭品。李忆怯怯地呼一声:“先生……”温庭筠冷冷问道;“大人因何屈尊此处”?李忆嗫嚅道:“是我不好,先生自该责训。不过,当年不辞而别,久久不归,确有苦衷。也怪幼薇不堪自守,招致杀身大祸。而今,贱内母狮暴病身亡,圣上龙恩进京升补,倘若她苦守至今……”温庭筠忍无可忍,厉声喝道:”住口!不许你再责怨污蔑薇儿!是你追求薇儿在先,抛弃薇儿在先,哄骗背信在先。你扪心自问,堂堂朝廷命官,堂堂五尺男儿,连自己钟爱的女人都保不住,弃之道观,有何颜面立于人世?既有后来,何必当初?既不负疚谅人,何苦屈尊来此?你作你的官,她守她的荒野,两不相干,你走吧!再不要来了“!言罢拂袖而去。
眼下,温庭筠在这条行人稀绝的秦岭山路上,分明感觉到鱼幼薇的存在。他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只是一种幻觉。他狂奔着,呼喊着,大山回荡着“薇儿,薇儿”的呼声.直到一阵鼓声传来,才让他猛然神智恢复,发现已是月上柳梢,四野蒙在月色薄纱之中。凭鼓声判断,此地已经离方城不远,附近就是青云寺。他牵过坐骑,迈开沉重的步履,攀援而上,朝青云寺走去。虽然青云寺坐落在秦岭深山,香火却很是旺盛。皆因占卦十分灵验,尤其预测仕途前景,几乎每卦皆准,引得书生官员纷至沓来。
温庭筠报出家门,方丈亲自出迎,引至自己卧室,上茶用斋之际,攀谈起来。原来方丈与温庭筠是同科举人,因为来此拜佛占卦,测定与仕途无缘,便皈依佛门修行,法号智远。虽然彼此并不相识,但人家知道他的根底,因为他文声太高。温庭筠无心多聊,他发现方丈卧室有一具古筝,一看就是上等檀木琴身。自从幼薇临刑摔琴之后,再也没有动过,一来指伤久久不愈,二来是见琴神伤。今天不同,冥冥之中,他感觉幼薇在等待他的琴声。便对方丈说:“智远大师,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月华之夜,名刹古道,忽萌诗心歌情,能否借琴一用,一抒心怀”?方丈一笑:“先生客气了!此夜此时,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云为渡船。此乃佛缘,先生请便,小寺僧众有幸恭陪先生琴歌敬天,造化匪浅啊”。
温庭筠沐浴更衣罢,琴台香案皆已在正殿前摆好,他发现寺中僧人横竖成行静坐阶下,闭目合十,几团浮云在头顶盘旋,写意出开在夜空的野蔷薇。他便正襟落座。和幼薇交往十三年的往事一幕幕掠过心头,最真切的是八轮诗词往来三度诗词唱和。那就借古刹佛土,从第一次唱和时幼薇题写的《卖残牡丹》开始吧!他脑海浮现出少年幼薇,忽闪着天真烂漫的大眼睛从远处翩然而来,那是他们初识不久的影子。于是调弦定声,拨动一脉清泉淙淙流淌,随之低歌出喉:“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曲终歌罢,他记起自己和的是《题鄠杜郊居》,鄠杜在长安市郊,是幼薇的出生地啊,于是一声叹息:“曽何几时,薇儿自己竟成落花”!&&&&
隐约之间,他看到一双幽怨的眼睛,那是对他萌生了爱意,两度传书示爱的幼薇,他未作回复,返回长安后见到的神色。当时幼薇提笔写下一首《早秋》,他有意转移话题,和了一首《早秋山居》,唉,当时怎么就忘了杜秋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名句?薇儿,那首《早秋》我一直烂熟在心,现在唱与你听:“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他似乎看到幼薇眼里闪着泪花,是欣喜,还是伤感?应该是伤感,因为到第三次和诗,是为一名死去的歌姬,那歌姬有着楚楚动人的姿色,有着甜美圆润的歌喉,更有着仗义真诚的心怀。当时,他的诗词被一些人诋毁为“淫词艳科”,其他歌姬不敢演唱,唯有她一如故往。不料因陪客人喝酒过量猝死。温庭筠闻讯很是悲痛,当即赋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已是青年的幼薇看罢黯然泪下,接过纸笔,接连题写出悼亡诗二首:“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鸳鸯帐下香犹暖,鹦鹉笼中语未休。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彩云一去无消息,潘岳多情欲白头”。“一枝月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写完递给他过目,看到诗歌里有哀思,有感慨,有安慰,不禁心理腾起一股暖流。心里暗想:人死了,有人写出寄托怀念的好诗,也是一种幸福。今日我等诗祭死者,日后我等死了,何人诗祭与我?如今看来,这些何尝不是绝妙的自悼诗啊!罢罢罢,今夜索性将这3首一并演唱,告慰薇儿在天之灵。弦动声起时,夜风瑟瑟,松涛和鸣,云散无痕,唯有野蔷薇落英纷纷,有几片居然飞跃琴弦之上,仿佛幼薇那纤纤长指助力合奏,凄凄呜咽着和声齐唱……
琴歌嘠然而止那刻,智远方丈起身施礼:“阿弥陀佛,先生尘缘已了,佛缘已结,本寺僧众恭送了”言毕招呼数名僧人秉烛走向琴台,众僧一看,但见琴身鲜血淋漓,十指上血迹沾着野蔷薇花瓣,红的,黄的,白的,粉的……温庭筠眼睛大睁,盯着茫茫天界,似乎在凝视什么;嘴巴大张,似乎在呼喊什么,却已气息尽失;银白的胡须还在随风飘荡着,就像招摇的经幡。智远方丈一声吩咐:为温先生超度吧!顿时法乐齐鸣,诵经声起。天空又聚拢起一团团云彩,那一朵朵野蔷薇图形的云彩......
温庭筠就这样在青云寺平步青云了,时年66岁 。
附注:温庭筠、鱼玄机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还是我国词史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的诗词作品和文献史料遗失惨重,致使有关他们的书籍、影视和文学作品少得可怜。本文写作中可资参考的资料有限,且相互矛盾,只得综合分析,按个人理解判断,在主要事迹遵从史料基础上,具体情节细节做了大量演绎。因此,出现争议在所难免。本人将诚恳接受各类质疑与批评。以期尽量还原历史真实面貌。虽然,这只是一部文学作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陈ChenCheng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陈ChenCheng 的喜欢
转载自来源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286db0_be4a786',userId:,blogListLength: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蔷薇不甚了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