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发展必然要求

& & & & 正文
邓清柯:绿色发展理念彰显治国理政的责任担当(2)
核心提示: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而实现这个目标,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从实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的看,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顺应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责任担当
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我们要顺应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加快绿色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幸福指数是社会运行和民生状态的&风向标&,而绿色是人民幸福的&底色&。绿色,使老百姓享受更多可见可感的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使老百姓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使老百姓拥有优美的环境,让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宜居、更和谐、更温馨。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党要巩固治国理政的&民心工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效举措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优化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国际环境看,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塑造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责任担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坚持绿色发展,是为了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庄严承诺,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当今时代,世界正处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和能源革命浪潮之中,全球产业链面临绿色重构,生态环境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作为综合实力竞争力的焦点,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许多国家都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我们只有积极顺应绿色发展大潮,才能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形成了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全球生态安全形势,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党要优化治国理政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展现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发力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看,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而且造成较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资源环境的恶化,是长期积累的矛盾,在补齐资源环境的短板上,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经过长期快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跨越这道坎,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党要认真总结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把绿色发展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途径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6|
上传日期: 08:13:0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
官方公共微信       
     
       
     
从沙漠到绿洲-----杭锦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这些年
布仁道格桃 刘檬
】 【颜色:
】 【】 【】
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境内地形地貌由黄河冲积平原、沙地沙漠、波状高平原和砒砂岩丘陵镶嵌排列,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从东南至西北随着降雨量(350-70mm)的递减,平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0倍,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非常严重。黄河途径杭锦旗242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44万亩,占总面积的51.12%。特别是全旗分布的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面积206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2.8%,是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杭锦旗党委、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全旗最根本的基础建设来抓,全面启动了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工程,依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淤地坝试点工程、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结合穿沙公路防沙治沙经验,针对库布其沙漠不同的立地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综合治理,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沙化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目前,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24.67万亩,森林总面积500.82万亩,灌木林地面积477.25万亩,有林地面积23.5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到33.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7.3%和30%分别提高到了2015年的18.5%和75%,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214万亩。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整体向好、局部优良”的重大转变。
杭锦旗将在“十三五”期间,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到719万亩,完成绿化任务356.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8.5%提高到22.8%,植被覆盖度由现在的75%增加到88%。截至目前,杭锦旗已完成各项绿化任务55.3万亩,完成率达到15.5%。
生态建设发展历程
回顾我旗生态建设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实现了四次跨越。
个体造林,保护生存空间。上世纪70年代初,未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区森林覆盖率仅为0.8%,植被覆盖度仅为16.2%,每年六级以上的大风天就有40多天,赤地千里、沙进人退是当时的基本生态特征。沙漠不断挤占着老百姓的生存空间,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杭锦旗开始放宽林业政策,逐步引导农牧民开展生态建设,个体造林成为这一时期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专项治理,改善生活条件。1998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国家生态建设项目的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日元贷款风沙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实施,拉开了我旗生态规模化建设的序幕,激发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科学发展,优化发展环境。2009年以来,杭锦旗将生态建设作为新型工业、现代农牧业、现代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撑,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造林模式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围绕全旗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实施生态移民、库布其沙漠锁边林、环锡尼镇生态经济圈等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地区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建设,增进人民福祉。2015年以来,围绕全旗村村美化绿化工程、精准扶贫工程、全民义务植树、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实施、锡尼镇五大出口生态建设等工程加大实施力度,加快了生态立旗建设步伐,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命力。
生态建设保护措施
落实林业重点项目,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政府主导、农牧民自筹等形式破解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以国家投资和地方投入为依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飞播造林、津京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淤地坝试点工程、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返还治理精品工程等一大批国家和地方生态重点建设工程,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十二五”以来,杭锦旗共完成各类生态建设项目433.2万亩。
注重奖补政策,提高群众积极性。根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杭锦旗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总面积为2242.5万亩,上级拨付杭锦旗2016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中央资金为10473.24万元,截至目前,已发放2016年草原补奖资金9075.66万元。通过创新和完善社会化造林机制,采取林权抵押、贴息贷款、税费减免、返还植被恢复费、免收育林基金及税收先征后补一些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引进企业和造林大户开展造林。通过落实森林保险“保防虫、保火灾、保旱灾”措施的实施,为农牧民群众森林资源侵受旱灾、火灾及病虫害等突发性、意外性、不可抗逆性灾害上了“强保险”。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于杭锦旗全面实施禁牧舍饲和严格执行草畜平衡、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建设积极性。
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实现绿富兼收。自2015年以来,杭锦旗大力开展村村美化绿化工程,主打经济林产业致富增收项目。通过乡村绿化工程的实施,“产业发展、绿色覆盖、环境舒适、生活优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已初具成效,提高了农村牧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治理氛围。
落实全民义务植树,美化城镇环境。杭锦旗围绕干线公路、工业园区、城镇郊区和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发动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校师生、个体工商户等,集中力量,严把苗木质量关和栽植关,跟踪服务监督,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落实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十二五”以来,杭锦旗累计完成义务植树723.39万株,共计50多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96%。
灵活治理库布其沙漠,生态荣誉齐丰收。经过对库布其沙漠长期探索实践,制定了“北锁南堵中切割”的综合治理方案。即:加强北缘锁边林带建设,防止沙漠北侵;南边较平缓的地区进行大面积封沙育林和飞播造林,防止沙漠南扩;中部腹地以条件相对较好的恩亘沟、大白柠条天然林基地及毛补拉孔兑为轴线,把库布其沙漠切为四段,逐步向纵切的两侧辐射,进行切割式治理。同时提出了“前挡后拉”的沙丘治理办法和“栽死的、种活的、养绿的”的长远治理方案。穿沙公路两侧生态植被建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二等奖。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的成功已获全世界的认可,从2007年至今,先后举办了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然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坚持科技兴林发展思路,促进沙化治理。积极应用再生沙障、顶凌造林、容器苗造林、机械整地沟底挖穴造林等造林技术。新型“水冲沙柳”种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苗条长栽植深、适用范围广、投资少、成活率保存率高、免设沙障、不受干沙层影响、坐水栽植等九大特点,广泛被各造林企业和造林大户所应用,在沙漠、在沙地,只要水利条件具备,较常规造林速率快20多倍,成活率达95%以上,目前“水冲沙柳”(水器种植法)、“水冲乔木(无根系乔木)”已在全旗广泛应用,随着科技进步,在一些无水利条件种植区域,大力开展“干钻式沙柳种植法”,成活率和造林效率也有大幅提升,成活率达90%以上,上述办法苗木深栽都在1M以上,不易受风沙侵袭,同时有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投入,我旗根据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结构,对条件适宜的地区全部采用水冲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显著提升,加快了沙漠治理步伐。
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巩固建设成果。近年来,我旗通过加大森林公安、林政资源、草监所、水土保持监测站和禁牧办等5个旗级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力度,同时又在苏木镇、嘎查村组建了10个管护站配备456人专职护林员,形成了一支由林业、草原、水保、防火和禁牧组成的专业管护队伍,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了管护责任,并制定了《杭锦旗护林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管护队伍建设。近日,旗农牧局全面动员,对重点地区禁牧禁垦工作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并联合农电、水利等部门,对非法开垦及偷种、抢种经济作物的农牧户采取停水、停电等措施。联合旗公安局对非法开垦草原20亩以上的案件及时出警调查,依法对非法开垦草原的机械设备采取扣押、封存等措施。截止目前,累计查获非法开垦草原案件17起, 偷牧案件27起,有效遏制并打击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生态建设成果利用
大力发展原料林。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林沙产业在杭锦旗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亿利、伊泰的药材加工、源丰的生物质发电、汉森的葡萄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等产业已开始显现效益。以沙柳为主的工业原料林85.06万亩,以柠条、杨柴为主的高质量饲草料原料林271.31万亩,以红枣、沙棘、葡萄、肉苁蓉、欧李为主的经济林8.15万亩,生物质热电厂1家,药材加工企业2家,沙柳切片厂5家。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形成沙漠、湖泊、草原、森林相结合的壮美特色景观,结合杭锦旗民俗文化和沙漠越野文化产业的特色旅游业,以库布其世界沙漠公园、鄂尔多斯草原、夜鸣沙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正逐步发展为我旗的朝阳产业,全旗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
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殖业。通过退耕还草工程、卫星放牧等项目的实施,圈养散养相结合,大幅度增加饲草料供给量,经济效益相当可观。通过水利建设,土地平整,配套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一系列工程,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帮助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大力发展新型生态产业。充分利用库布其沙漠的光热和空间优势创新实施,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治沙综合示范项目,利用高支架太阳能面板间的土地空隙,开拓“板下经济”,在不改变林业用地性质的情况下,栽种适宜于我旗生长且经济价值高的低矮灌木及优良牧草。
优化生态功在千秋,美化环境造福后代。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杭锦。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政务&
 建议使用:分辩率
真彩32位浏览  &社院学苑|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您是第位访客
站内搜索:
登录帐号:&&登录密码:
谢灿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发布时间:点击数:3797&&&&&&&&&&&&&&&&&&&&&&&&&&&&&&&&&&&&&&&& ――以云南藏区为个案
作者:谢灿坤(谢灿坤,女,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
摘自:《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探索》(蒲跃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在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作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本文拟以云南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个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作一探析。
一、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1.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史,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明的脚步却是以自然为人类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2.云南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云南藏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1998年以来,云南藏区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把生态保护与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经济服从于生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先后通过实施退耕、退伐、退牧、退污,上生态产业项目、上高项目、上生态建设项目、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四退四上”,努力开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道路。一是实施重大工程保生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护林、纳帕海湿地综合治理、香格里拉县城“三河”治理、集中供热,德钦县城整治拓展等重大生态工程,同时,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目前,云南藏区为核心的“三江并流”区域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全州已有白茫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2583万亩林,森林覆盖率达73.9%。二是发展生态产业保生态。依托良好生物资源,大力发展核桃、红豆杉、葡萄、蚕桑、药材、野生菌等生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三是节能减排保生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降耗责任,切实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耗任务。通过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云南藏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保持了云南藏区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3.云南藏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云南藏区在“全国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但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云南藏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贫困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消耗程度高(云南藏区仍处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决定经济增长的格局,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全州仅有的企业都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全州总人口37.2万,其中,农业人口达32.9万,占总人口的88.44%,缺少城市支撑,村镇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力低,自然灾害损失高(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突出,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人,人均国土面积6.4471公顷/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耕地面积61170.3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697公顷/人,耕地垦殖率为2.63%,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自然地理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峡两江一坝”,境内沟谷纵横,坝区面积及耕地面积所占比例非常低。境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6740米,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高点;最低海拔为澜沧江河谷,海拔1480米,境内平均海拔3380米,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发展赤字高(全州城镇职工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尚未实现应保尽保,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逐步探索完善阶段,城乡基础设施欠账严重,特别是村镇脏乱差问题更为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云南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是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良性互动原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学习生态智慧与发挥生态优势原理;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体现,并蕴涵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方法论,生态文明理论可以应用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去,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1.建设生态文明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其中包含着“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辩证统一,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提出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内在统一的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己和谐的理想社会形态。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的有机的身体。并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有关大自然反抗与惩罚人类盲目开发有精彩论述和警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另一方面,马克思把自然界看作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充分肯定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调控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党和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战略目标提出,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包含又有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不但互相包含,而且直接相通。生态文明包含了社会和谐的内容,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尊重和爱护自然,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良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又促进生态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也可以说生态文明本身就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外延是不能完全包容的,也就是说,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比生态文明有着更为广泛的外延和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和谐社会要努力形成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局面。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3.云南藏区具有良好的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是解决云南藏区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生态伦理思想是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藏传佛教大约公元11世纪初传入香格里拉,至公元15世纪兴盛。苯教则早在距今2700年前的西周时期就传入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唐代已广泛流传于中甸。苯教及藏传佛教在云南藏区的广泛传播,使之拥有了为数众多的信教徒,加之后来佛苯相互吸收、借鉴,佛苯道德规范已经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信徒们也严格信仰宣扬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藏传佛教的行善戒恶以及佛苯融合形成的禁忌,成为了藏族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其中就包括环保意识(对山、树、水、草地、动物等的保护)。
藏传佛教提倡一切生物的平等观,对一切有生命的生物平等对待,并保护它们不受侵害。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因果报应观以及慈悲利众观等观念使佛教教徒履行着不杀生及保护一切生命的道德规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由于受原始灵魂、万物有灵论以及教义的影响,自古以来,在藏族聚居区一直传承着对山、水、树等崇拜习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对山的崇拜过程中,村民形成了对森林、河流、草地等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藏族的丧葬主要有天藏、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每一种葬法都有不同的葬仪。而水葬、火葬、土葬这些丧葬习俗的主要特点是占地少,污染少,在客观上保护了耕地资源,节省了物力财力。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藏族保护环境的信仰意识蕴涵着一定的环保意识,透视着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思想。理应学习、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促进云南藏区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1.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潮流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惧怕自然;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顺应自然;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挑战自然。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了农耕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飞速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人类认识到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持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云南藏区社会和谐稳定
云南藏区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脆弱的生态和经济规模,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地区,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发达地区经验的优势。必须抓住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努力把云南藏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的藏区。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按照“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抓手,以生态文化体系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保住青山绿水,保住发展与竞争的优势,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保持云南藏区“香格里拉”的优势和品牌,促进云南藏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把云南藏区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生态文明的一面旗帜和示范区。
一是在思想上,进一步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是在政策上,紧紧抓住国家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云南藏区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在发展政策上,争取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州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三是在措施上,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县、乡镇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四是在行动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维护好宗教教义、道德规范中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引导信教群众为云南藏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要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和案例,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大对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国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C)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 28 地址:昆明市五一路221号 联系电话:( 传真:( ICP备案 滇ICP备号:昆明千龙企业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