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重善扶阳堂诊所在什么地方,有知道者望详细告之,谢谢!

[转载]《中医养生浅见》讲座预告(第107期活动)
&&&&&&&&&&&&&&&&&&&&
《中医养生浅见》讲座预告
&&&&&&“养生”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所谓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生命只有一次,值得任何人珍惜,好好对待自己,爱自己才能让生命焕发出更充沛的活力。
&&&&&梓又古琴馆今年第一次雅集《从立春到谷雨----浅谈春季养生》,做为一个小小的引子,抛砖引玉,引出即将要举办的《中医养生浅见》的讲座。特邀主持人赵军老师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您的身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您的生命健康活力。
主持人简介:
&&&&&讲座部分预告:&
&&&&&您知道中医养生的境界吗?
您知道中医的四种层次吗?
您了解中西医的差别吗?
您知道中医里的火神派吗?&
&&&&&&您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讲座时间:
日(星期六)晚上19:30分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欲参加者,请与梓又古琴馆联系以便预定席位,名额有限,订完为止。
定座热线:028--
(温馨提示: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聆听讲座内容及欣赏古琴曲,请前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们请在讲座开始时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活动进行中请勿随意走动及喧哗。)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浅谈学习“郑卢医学”的次第
五月五日至九日的鹏城阴雨不断,太阳已经久违,但在罗湖区的富丽华酒店却是充满了阳光,蓄积着巨大的能量,因为“扶阳传人博士弟子经典课程班”(后简称弟子班)第二期正在此如火如荼的举行,这是“扶阳论坛”的升级版,也是“郑卢医学”核心技术和心法的全面传授,由师爷彭重善先生领衔亲授,我有幸跟随师父参加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学习“郑卢医学”的次第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感悟,希望以此因缘深入卢门法海,得窥岐黄堂奥。
&&&&世间极少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那样能够顿悟的天才,绝大部分人学习修道都是循序渐进,依次第而登高前行,我们学习“郑卢医学”也不可例外。佛法修行分为“信、解、行、证”四个内容和阶段,我发现此次弟子班的授课内容正好对四个方面都有所阐述,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都值得我们赞叹,弘扬“郑卢医学”可以说是天意,是顺应时代潮流,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1、信心。无论是彭老还是师父授课时都提到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学习任何的法门都是从生信开始,因为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对于中医这门高深的学问,遇到困顿挫折是必然,唯有信心能让我们坚守前行。首先,对“郑卢医学”的信心来源于其稳定极高的疗效,师父是亲眼所见卢师及师爷诊治的诸多疑难重症一一获愈,张雨轩老师更是亲身感受了扶阳正法的神奇;其次,信心来源于善知识的指引,我的体会颇深,自2009年在网络结识赵君师父,他为我学习中医的真诚所感,在扶阳理法用药上给予诸多指导,使我在一开始运用扶阳法时就未出现重大偏差,不但疗效显著提升,且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而自去年正式拜师学习脉法后立法用药进一步精准,临床诊治更为自如,信心也进一步加强。对“郑卢医学”生信既难又易,难在它的见地太高,与其他医学差别太大,曲高必然和寡,易在它的简易高效。此次弟子班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由“郑卢医学”最权威的传人彭重善先生亲自授课传道,把卢门最核心的技术要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如果这样信心还不能建立,只能说明你和这一法脉太没缘分。
&&&&2、理解。“郑卢医学”不是简单的经验累积,而是理法体系臻于完美的医学,《郑钦安医学三书》从医理上阐述了运用大剂扶阳药的依据,坎中一阳为生命之本源,是健康长寿之本,万病之源也在于此。卢铸之祖师提出“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这就是运用姜桂附的依据。很多中医怀疑否定“郑卢医学”,理由是《伤寒论》有众多寒凉方,很多时候是寒热药并用,怎么可能所有的病都是用热药?郑钦安祖师在《医理真传-阴虚证问答》对真热阴虚证有详细辨别阐述,可见他并未否定真热证的存在,也并不反对用寒凉药,只是我们必须要辨清阴阳,是否有“精神不倦,口臭气粗,口渴饮冷,芒刺满口”,细细甄别后会发现真热证极其罕见,那为何其他医生会广泛运用寒凉药呢?这就是郑钦安祖师说的医理不明,错辨寒热虚实,以致“滋阴降火,杀人无算,医门大憾。”其实钦安祖师从未脱离违背过伤寒六经体系,而是仲景学说的真正继承和发扬者,卢太师爷说“郑钦安是仲景后第一人也”,历史和实践将证明此言并非过誉。若遇到真热证,那肯定是用白虎承气,钦安祖师写到“仲景一生学问,阴阳攸分,即在四逆、承气二方见之。”承气汤也是救命之方,但首先是辨别阴阳,不可将假热当成真热,另外热证的背后还是正气的亏虚,特别是用过大剂寒凉药后,很多时候是承气汤治标后接着用四逆汤固本,这是标本缓急的灵活运用,是“法有法则,法无定法”的体现。其实每个中医一生中遇到真热证的机会太难得,除非瘟疫流行,而现在的生活方式及医疗模式都在源源不断的制造阳虚患者,正如卢永定太师爷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不是阳虚,那就是吕洞宾,虽是戏言,现实却也大致如此。陈修园也曾说“宁事温补,勿事寒凉”。这两句话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3、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而正确的理论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理论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趋于完善,“郑卢医学”产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经五代薪火相传,治愈病患无以数计,其实际疗效是勿用怀疑的,《扶阳讲记》公开刊印七年余,举办《扶阳论坛》已六届,《郑钦安医学三书》一再翻印,扶阳理法的大框架已广为人知,可惜真正敢去实践扶阳法、运用扶阳药的中医并不多。有的人始终打破不了固有的思维,不敢越雷霆半步;有的人只是在以往用药经验基础上加用几味温热药;有的人是小剂量运用扶阳药,如桂枝10克、附片15克;还有人是不断尝试加大扶阳药计量,如附片用至500克,而能按卢氏用药计量及配伍的中医极少。很多人在运用扶阳法过程中若是疗效不显著,或是出现不良反应,就会怀疑扶阳学说,进而远离放弃,原因一方面是信心不坚定,还有就是缺乏明师指点,其实二者也互为因果,信心坚固找到明师是早晚的事,遇得明师则会增强信心,我的学习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此次弟子班由彭老及其多位优秀弟子口传手授,信心不难建立,通过学习《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大家对“郑卢医学”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如果还不能去临床实践,那是天大的遗憾。
&&&&4、证道。一般的技术学问到前面三阶段就结束了,而谈到证悟必定是道层面的事,“儒释道”都是需要实证的,中医也一样。经络穴位的发现肯定是古代修行者用身体证悟所得知,《黄帝内经》提到的真人、至人就是能和天地相通之人,神农用身体去体察药性,扁鹊内视以洞察经络,这些已被当今中医界视为传说迷信,以致中医沦为要去和现代医学套近乎,此为医道之式微衰落。卢铸之祖师从跟师学医尝药到正式悬壶济世达二十年之久,难道他需要花这么长时间才学会治病,显然不是,《卢氏临证实验录序》记载“又采药炮制,并亲咀嚼,体味其性,务求其与身中经络脏腑薄膜网油气血要道相通相应之理”,这不就是中医的内证吗?难怪卢氏药性解和其他本草书目有如此大的差异,除了来自郑钦安、颜龙臣二师的传授,还有就是亲身实证所得,后来得知卢铸之祖师是道门中人,并且预知时至、坐化命终,可见其修行之高。医者易也一也,道生一,大道至简,故医道应该是至简归一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郑卢医学”是最简单的医学,简到阴阳辨证,简到重点审坎中一阳,简到只有法没有方,刘力红老师说过“郑卢医学”是“一”层面的医学,到达“一”层面便可见道证道,我们能够进入卢门,这是莫大的福德,我们不但可以掌握高超的医术,并可以从医入道,这才是为医的最大价值。此次张雨轩老师的授课进一步让我们知道了卢铸之祖师的伟大,祖师是按运气学来诊断并立法遣药的,诊的是气,治的也是气,故能做到药专效宏。赵君师父经常和我们谈:如果没有真修实练的功夫,学习“郑卢医学”只能是模仿,最多是高仿,而很难与卢铸之祖师神交。师父高屋建瓴,让我们在拜他为师学习“郑卢医学”的同时,必须要拜入“槐轩门”,学修刘止唐的圣人之道,这是“郑卢医学”的根源,也是成就大医的捷径。师父给我们讲子维公(刘止唐六子)的治病方式,提前一天就将病人的药方贴在墙上,第二日由病人按顺序取方服药,疗效神奇,显然这是用医道来治病。
&&&&“信解行证”四个次第,层层递进,密不可分。信心是起点,也决定终点,只要信心坚固,早晚会遇明师、得真传;现有法脉权威彭老及其优秀弟子为我们亲授绝学,《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公布于世,结合《郑钦安医学三书》、《卢氏临证实验录》、《卢氏药物配合阐述》,对于粗浅理解“郑卢医学”应该不是难事;明理后必须要付诸于实践,临床取得疗效一方面会加强我们的信心,另外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在临床遇到问题时再去翻书去问老师,会纠正提升我们对医理的认识;医道之不显久矣,而我们有幸学习的“郑卢医学”恰恰是医道与医术的完美结合,由医可以窥道入道,而证悟得道后的理论才能趋向于真理,对于疾病的本质清晰明白,方药简要精准,法的概念也不存在,因为能生万法,这时信心会无比坚定,对医理的认识会接近祖师,临床治病潇洒自如,甚至是享受,成为是真正的大医。
&&&&&赵君老师入室弟子&景天驰&甲午小满执笔于知行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火神门医案】:《扶阳传人博士弟子经典课程班》医案分享
我的图书馆
【火神门医案】:《扶阳传人博士弟子经典课程班》医案分享
@ 火神门:我们始终坚持恩恩相报的道德准则,我们不会忘记帮助过我们的任何人,特别是不忘记在弟子班学习期间,不保守、不藏私,帮助大家提高技能,无私分享学习及临床体会的各位师兄。 在此,火神门全体师兄师姐向陈庆兵师兄的宽广胸怀,以及张建华师兄的无私奉献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次分享给大家的医案,为《扶阳传人博士弟子经典课程班》学员陈庆兵师兄的临床实践总结。四逆白通汤的威力自从3月7日参加首届扶阳博士弟子班学习回来实践验证了几例,四逆白通汤可谓威力无穷,用对了立竿见影,当天见效,此方真乃火神门看家本领方。郑卢医学四逆白通汤是张仲景四逆汤合白通汤用生姜易干姜而成。其方药组成:附子60~90g,炙甘草15~20g,生姜60~90g,葱白(全葱)3~5根。适应证:在脉沉取洪大或劲或结,但肾脉弱甚,其人或沉睡或无神不语或阳不升引起喉痛或神经衰弱或年龄稍长以及脑力不够用,可常服四逆白通汤,或者右寸微微紧外邪不厉害或肾脉弱甚不考虑外邪情况下也可使用本方。以下是我本人3例病案验证了四逆白通汤的威力。 一、急危证病案(尿毒证)盘某,男,27岁,农民,患者于3月27日来初诊。主诉:尿毒证正在透析,喘促厉害。患者因近年在广东打工,患感冒后因失治,误治加之气候条件恶劣,风扇,冷水,冰饮食等导致病情加重,最后演变为尿毒证。现在要通过做透析而生存,由于治疗此疾病血透几乎倾家荡产,无奈选择看中医试试有无疗效。刻诊:喘促甚,面色黧黑,浮肿,声低乏力。脉诊:右脉弦硬不柔和,隔间肺胃脉均浮紧,弦滑,命门滞弦。左脉无法诊(由于西医置留导管透析用)。证属:真虚假实,虚阳外越,真寒假热(冬天不盖被子),阳虚极之急症,四逆白通汤主之。方药: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甘草25g,葱白(后下5分钟即可)5根,一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于日复诊,患者服上药一剂后。主诉:药后腹泻一日4-5次。后精神佳,身体爽。刻下:眠差,咳嗽痰多带血丝,饮食纳香。证属风寒邪湿逐渐排泄,故出现以上症状。针对其症开据:祛寒去湿化燥法及桂苓术甘法加减治之(扶正行水法)。方药:第1方:桂枝30g,苍术15g,山楂20g,炙甘草15g,生姜(自备)60g,淫羊藿20g,茯神15g,姜半夏20g,石菖蒲20g,天麻15g,防风15g,紫菀15g,茜草15g,先吃一副(冷水泡20分钟后煎服);忌生冷酒醋。第2方: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白术15g,茯苓20g,茯神15g,桂枝20g,生姜(自备)90g,淫羊藿20g,一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5日复诊,症状:昨天晚上咳喘忽然加剧!四肢痠困,难以平卧。舌苔:舌淡白苔白厚腻。脉象:右脉弦劲滞有力。第1方(开水泡煎服)先吃: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甘草20g,葱白(后下5分钟即可)5根,二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第2方开水泡煎服: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桂枝20g,茯苓20g,茯神20g,淫羊藿20g,生姜(自备)90g,炙甘草6g,苍术15g,忌:生冷、酒、醋;二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按语:三诊药后无汗,腹胀,卧则咳喘,痰带血丝,大便有所改善。病情于节令(清明节)交替时症状加重属正常,因逢节令时节阻阳交替更换,人体也随之变化。故体虚,凡凡重症患者逢此时便会有身体不适反应,为适应节令交替防止病情加重故开四逆白通汤2副急煎服!后服2剂扶正行水法!此病人还在治疗当中。 二、阳脱之兆(心脏支架手术后)沈某,女,74岁,日初诊,来时步履蹒跚,需人挽扶。刻诊:面色寡黄,少气乏力,目光呆滞。主诉:于日刚行心脏支架手术后半月,因西医医院治疗禁止其食饮食,久之加上术后输液损伤脾胃,致失钠运失常,畏闻油腻,饮食闻到呕吐,十多日未食,食之则呕吐。脉诊:六脉皆缓滞弱极,胃滑紧,脉弱滞,坎中一阳弱虚极。证属:有阳脱之征兆,加之刚手术后病人体极虚弱,不敢妄用回阳救逆之大法,故守镇呕调胃法保守治之。方药:1、茯神15g,炒麦芽30g,砂仁20g,淫羊藿15g,炙草15g,生姜(自备)60g,一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2、干姜100g另煎,煮水小量频频温服(保护胃气);忌生冷酒醋。2014年3月18日复诊:患者可以自己行走,精神差。主诉:现在已能食下少量饮食,已不呕吐,因术后其各脏腑功能均元气大伤,故精神差,神色呆滞,所幸无虚阳外越之象。刻诊:六脉空软,坎中一阳衰微,有胃气则有一线生机。证属:此证属阳虚极,有脱阳之兆,急用四逆白通汤治之。方药: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草15g,葱白(自备后下5分钟即可)5根,二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此患者现已纳食已香。按语:此病人已经去西安旅游去了。 三、脑梗塞、脑萎缩、高血压吕某,67,岁,日初诊:症状:家人背来,双下肢萎废无力,下肢冷,欲饮温水。刻诊:舌下静脉怒张青紫;舌苔:舌淡苔白厚腻水滑;脉象:右脉弦滑劲疾,命门弱。左脉弦劲,坎中一阳弱。证属:假实真虚,上实下虚。方药: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草20g,葱白(自备后下5分钟即可)5根,一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2日(家属来代诊)复诊:药后患者可以自行走路。方药: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草20g,葱白(自备后下5分钟即可)5根,一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 癫痫(舌边被咬烂)病案(镇八方之法)向某,男,17岁,日初诊:症状:每天发作一次,无汗,发作时舌头被咬烂,舌下瘀曲,一直服用卡马西平药物。舌苔:舌嫩淡边有齿痕。脉象:右脉沉滞紧,肺紧,胃短紧,脾紧滞,命门浮。左脉沉紧心弱,肝弱,坎中一阳微紧。证属:用镇八方之法。方药:第1方(先吃):藿香20g,陈皮15g,苍术15g,天麻(研)15g,白芷20g,炙草12g,生姜(自备)60g,一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第2方:硃砂2g,茯神20g,砂仁(研)15g,淫羊藿20g,藿香15g,厚朴15g,青皮15g,炙草12g,生姜(自备)60g,三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2014年4月3日复诊:症状:药后纳差,癫痫发作次数减少。舌苔:舌质淡红苔白根稍腻;脉象:右脉沉缓,左脉沉缓滞。证属:用镇八方之法。方药:硃砂5g,茯神15g,胆南星15g,苍术12g,厚朴12g,石菖蒲15g,炒小茴香15g,姜半夏15g,炙草6g,生姜(自备)30g,五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2014年4月22日复诊:患者很少发作,喜与家人交谈,舌边已无咬印。今日又用4月3日处方3付:方药:硃砂5g,茯神15g,胆南星15g,苍术12g,厚朴12g,石菖蒲15g,炒小茴香15g,姜半夏15g,炙草6g,生姜(自备)30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按语:此为癫痫患者,已经复诊几次了,说明彭师非桂附法之镇八方之法确实比温胆汤厉害! 舌苔奇案(桂枝综合法)胡某,男,78岁,日初诊,症状:一打冷颤颤就发热,重衣厚被才舒服,风寒湿夹杂60年之久。舌脉:舌质青紫,舌体胖大,舌下瘀斑大片,舌苔为我们住房的跃层似的(即舌苔最上层是黑腻苔,中间层是黄腻苔,最底层是白腻苔),六脉浮滑紧滞稍有力。证属:风寒湿困久矣,桂枝综合法加味。方药:桂枝30g,生姜(自备)50g,炙草5g,陈皮15g,姜半夏15g,茯苓15g,苍术15g,白芷15g,白豆蔻(冲后下)15g,藿香15g,石菖蒲20g,2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11日复诊:舌苔白腻上罩黄腻上又罩黑腻苔,现在只剩下白苔。按语:这个患者是我行医八年来,见过最湿最重的舌苔,没有想到就吃了桂枝综合法二付,就剩下白苔了,真是奇迹,卢太师的心法之妙哉!由于此患者主要是解决发热(一打冷颤颤就发热)。所以患者好了就没有用药了。 出汗奇案(阳虚极四逆汤法)卢某,女,24岁,日初诊,舌苔:正常。脉象:右手脉弦,肺缓胃弦滑,脾弦滞,命门弦滞。左手弦硬,心缓,胆弦浮,肝弦紧,膀胱紧,坎中一阳紧。症状:手抖。方药: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草30g,1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冰凉。2014年4月25日复诊:症状:出汗,非常想睡觉,小腹隐痛,腰痛用被顶着舒服,胃口好,口渴喝热水,下午明显。舌苔:舌质正常。脉象:右脉沉缓细,左脉细缓,坎中一阳缓弱。证属:阳虚极,四逆汤法。方药:白附片(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90g,生姜(自备)90g,炙草20g,2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洗澡频繁,风扇空调,冰镇冷饮。按语:此患者为文山学院大三学生,为她的病我费尽周折,她出汗人软吃不下睡不着,特别一到下午1点感觉头和背热烘烘,无法睡午觉,之前用过桂附理中丸、潜阳丹,四逆汤(用干姜)都毫无寸功,差点就推掉到别处治疗,恰巧3月份遇见了彭师,现在终于可以收功了!非常感谢堂主师兄让我们有缘接触到真正的郑卢医学的真谛。患者发来微信说,陈医生我快成猪了,吃了饭吃了药就睡,睡醒又到吃饭吃药时间了,吃了又接着睡,大道至简三味药,仅仅变换了仲景师一味干姜为生姜就如此神奇!卢太师爷伟哉! 超级口腔溃疡病案(祛寒去湿化燥法)何某,女,45岁,日初诊,症状:口腔舌头溃疡,乏力人软。舌苔:舌淡白边有齿痕。脉象:右脉沉缓弱。 左脉沉。证属:给予潜阳封髓丹加减。方药:白附片90g(另包,沸水先煎4小时),龟甲(研)5g,砂仁(研后下)30g,肉桂20g,怀牛膝15g,磁石(布包)30g,生龙骨(布包)15g,生牡蛎15g,炙草15g,淫羊藿15g,1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洗澡。2014年4月26日复诊,症状:腹泻右侧口腔溃疡,睡眠差,上半夜惊醒。舌苔:舌质淡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象:左寸劲躁,膀胱紧滑,坎中一阳缓滑。证属:寒湿化燥,祛寒去湿化燥法。方药:桂枝30g,苍术15g,炙草15g,山楂20g,生姜(自备)50g,茯苓20g,半夏20g,石菖蒲40g,厚朴20g,骨碎补20g,3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按语:此患者为超级口腔溃疡,用潜丹加味了时间不长易发,祛寒去湿化燥法则不然,既解了表又化了寒湿,此法解决了我8年来行医在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既上火又有又有表证舌苔又白腻厚的情况,用解表易加重上火,潜阳引火归源,易引邪深入,祛寒去湿化燥法能兼顾矛盾的各种难题,此法太高妙啦! 肾萎缩奇显灵病案(扶阳助胃脾法)陈某,女,47岁,日初诊,症状:脸色暗沉。舌苔:舌苔腻,舌下怒张。脉象:右脉缓滑略弦,膈间浮弦略滑,肺滑,脾命门弱,左脉沉略弦缓,心弱,肝弦,膀胱紧滞,坎中一阳弱。证属:扶阳助胃脾法。方药:白附片60g(另包开水先煎2小时),桂枝15g,白术15g,生姜60g,炒麦芽20g,肉桂25g,山楂20g,炙草6g,淫羊藿20g,白豆蔻20g,丁香12g,6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按语:此患者肾萎缩,以前我用过真武汤,四逆汤,桂附理中汤都没有扶阳助胃脾法加味效果好。四逆汤,桂附法,非桂附法,都用过,但附子法一直用不到这临门这一脚,真的难!非常期待下次5月份彭师讲解附子法之后在临床上奇显灵法。 白带奇案(扶正调经法)高某,女,45岁,日初诊,症状:月经量少,色黑,外阴痒白带如水,月经时间长约12-15天。舌苔:舌质淡白,苔白腻,舌下正常。脉象:命门脉弱,膀胱脉紧,坎中一阳弱。证属:扶正调经法。方药:白附片60g(另包,沸水先煎2小时),白术15g,茯神15g,炒小茴香20g,桂枝30g,砂仁20g,青皮12g,淫羊藿20g,炙草6g,炒杜仲15g,生姜(自备)50g,制续断15g,制升麻12g,生蒲黄(布包)15g,3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按语:桂附法中的扶正调经法,患者她原来白带一直有腥味,白带如水,一不小心好像掉下来一样,我去年用过肾着汤合四逆汤有效但不彻底容易犯,没有此法稳固。还有钦安老夫子的葛根芩连汤可以考虑加减。 过敏性紫癜病案(建中理中法)李某,女,8岁,日初诊,舌苔:舌苔中根白腻。脉象:右脉浮缓。左脉浮缓。方药:桂枝10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4个,炙甘草6g,饴糖1两,党参10g,白术10g,干姜10g,6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冰淇淋西瓜。2014年4月25日复诊:舌苔:舌质淡红,苔白腻,舌下瘀曲。脉象:右脉浮滑,肺浮紧。左脉浮紧滞,过敏性紫癜。方药:桂枝10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4个,炙甘草6g,饴糖1两,党参10g,白术10g,干姜10g,6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冰淇淋西瓜。2014年4月25日复诊:舌苔:舌质淡红,苔白腻,舌下瘀曲。脉象:右脉浮滑,肺脉略紧。左脉浮紧滑。证属:过敏性紫癜。方药:桂枝10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4个,炙甘草6g,饴糖1两,党参10g,白术10g,干姜10g,6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冰淇淋西瓜。按语:此小孩患过敏性紫癜,人民医院,中医院花了八千元反而加重,并说西医无好办法要大剂量用激素,复诊好多了,喜笑颜开。此小孩还在治疗当中。 夏天吹风扇空调综合征病案(祛肺寒助肺气法)田某,男,56岁,日初诊,症状:咳嗽,胸闷气喘,出汗,怕风。舌苔:舌下瘀曲,舌质淡红,舌中微腻。脉象:右脉右关紧缓。左脉肝脉弱,膀胱脉弱,坎中一阳弱。证属:此肺气虚寒,用祛肺寒助肺气法。方药:桂枝15g,白术15 g,炙草15 g,山楂20 g,生姜50 g,砂仁20 g,姜半夏20 g,石菖蒲20 g,淫羊藿20,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按语:此为祛寒助肺气法典型案例,夏天吹风扇空调多祛痰洁重楼法。 进网吧综合证病案(痰湿阻肺化燥法)杨某,男,24岁,日初诊,症状:胸闷痛胸疼,冷着则咳,下午则明显,咯痰黄,痰中带有血丝,痰黄有陀陀。舌苔:舌质淡红,色中裂纹。脉象:左脉弦滑,痰湿阻肺化燥。方药:桂枝15g,茅苍术15g,炙草15g,山楂20g,生姜50g,姜半夏20g,茯神15g,石菖蒲20g,茜草15g,浙贝母10g,紫菀15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熬夜喝酒进网吧。按语:西医诊断为肺结核,中医认为是感冒,今天此患者是非常典型的西医诊断失误。由于患者长期进网吧,空气恶劣致,就被误诊断为肺结核!事实上就是痰湿阻肺化燥而已! 中医院专家咽炎误治病案(祛寒去湿化燥法)秦某,女,53岁,日初诊,症状:咽炎。晚上口干,喝热水,又怕冷,又怕热,腋下出汗,洗头则感冒,冷则咽痛。舌苔:舌下瘀曲怒张,舌质淡红,苔薄白,边白涎。脉象:脉沉。证属:寒湿化燥。方药:桂枝30g,白术15g,炙草15g,生姜(自备)60g,山楂20g,淫羊藿20g,石菖蒲20g,姜半夏20g,茯苓20g,厚朴20g,防风15g,天麻(研)15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25日复诊:症状:耳鸣,关节疼,全身关节疼,头疼十多年,吹风则疼。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舌边有白涎,脉象:右脉沉滑缓,肺滑紧,脾缓滑紧,命门微紧。左脉沉缓略滑,心缓滑肝缓,膀胱紧,坎中一阳紧。证属:寒湿化燥。方药:桂枝30g,白术15g,炙草15g,生姜(自备)60g,山楂20g,淫羊藿20g,石菖蒲20g,姜半夏20g,茯苓20,g厚朴20g,防风15g,天麻(研)15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一切凉药抗生素。 按语:此患者的症状非常繁多,其实都是误治用消炎药抗生素所害,中医院专家开的也都是清热解毒滋阴方,复诊各种症状大为好转,故效不更方。 牙龈肿痛奇案(祛寒去湿化燥法)冯某,女,51岁,日初诊,症状:舌尖疼,牙龈肿,口中热烘烘,左淋巴结肿。舌苔:舌质淡红,苔稍白腻。脉象:脉右尺沉滞,右寸浮缓,左膀胱脉微紧。证属:考虑食冰淇淋所致寒湿化燥,祛寒去湿化燥法。方药:桂枝15g,苍术15g,炙草5g,山楂20g,生姜50g,茯苓20g,姜半夏20g,石菖蒲20g,厚朴20g,骨碎补20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冰淇淋。按语:此患者已有2年没有找到我看病,此次因这几天气温高31度,吃冰淇淋引起左侧淋巴结肿大,牙龈肿舌尖疼,口中热烘烘,自行服板蓝根,牛黄解毒片反加重。今天于4月23日复诊,其他病,喜形于色,自述2年没见你的医术提高这么快,1付即好,还有2付没有吃。堂主师兄的桂枝法方歌说得妙:苍术配合骨碎补,牙龈肿痛溃疡消,诚不欺我哉! 咽痛上火病案(桂枝综合法和祛寒去湿化燥法)韩某,女,50岁,日初诊,症状:出汗怕冷怕风吹迎风流泪,晚上盖被热,不盖又冷,离不开凉药,抗生素,容易咽痛上火。舌苔: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舌边白涎,脉象:脉沉弦滑,左脉沉弦,膀胱脉紧,坎中一阳脉紧,桂枝综合法加味。方药:桂枝15g,生姜(自备)50g,炙草5g,陈皮15g,姜半夏20g,白术15g,茯苓15g,白芷15g,白豆蔻(冲后下)15g,藿香15g,石菖蒲20g,公丁香10g,吴茱萸10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3-5口);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18日复诊,症状:今日头胀大,胸闷痛,上火咽痛大大减轻,凤池穴酸胀,眼酸胀,起夜1-2次,梦多,以前每天都吃凉药消炎药,这一周以来都不吃了也不上火了。舌苔:舌下静脉怒张,舌质淡红,苔白腻,舌体胖大。脉象:右脉浮缓,左脉缓滑。证属:寒湿化燥,祛寒去湿化燥法。方药:桂枝15g,苍术15g,炙草5g,山楂20g,生姜50g,自备姜半夏20g,茯苓20g,石菖蒲20g,厚朴25g,骨碎补20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凉药抗生素。 月经淋沥不断病案(引血归经法)钱某,女,39岁,日初诊,症状:月经淋沥十八天,黑血块,懒动,一天都想睡,怕风扇。怕冷易着痧。舌苔:舌淡红苔白腻。脉象:右脉缓滑,肺缓略滑胃浮脾紧,命门弱。左脉缓弱,心弱缓,肝紧,膀胱弱紧,坎中一阳弱。第1方药(先吃):桂枝30g,苍术15g,炙草15g,生姜60g,茯神15g,炒小茴香20g,淫羊藿20g,生蒲黄15g,炒杜仲15g,炒续断15g,炒艾叶10g,3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第2方药(后服):桂枝30 g,生姜60 g,炙草15 g,陈皮15 g,苍术15 g,姜半夏20 g,茯苓20 g,藿香15 g,3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按语:此患者月经18天淋沥不尽,引血归经法加艾叶三付即止,再次验证了堂主师兄歌诀:月经七八天不尽,再加杜仲续断医。配加陈艾治崩漏,生姜炮姜全部用。妙哉!老老实实背诵桂枝法歌诀,认认真真实践桂枝法。熟练桂枝法后5月份进入学习桂附法,附子法才理解好懂。2014年5月3日晚上21:16陈师兄发来微信讲述:钱某月经来了18天吃各种药止血药都没有止住,2方为去污化浊治带病法止住。4月份来月经原来有血块,这次无血块,5天就结束没有淋沥不尽了。 张某医案(祛痰洁重楼法)张某,女,70岁,日初诊,症状:咳嗽,早上咳,痰多,喝热水,背心凉。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下瘀曲。脉象:脉浮紧。证属:痰湿阻重楼,祛痰洁重楼法。方药:桂枝30g,苍术15g,山楂20g,炙草15g,生姜(自备)50g,石菖蒲20g,姜半夏20g,茯神15g,淫羊藿20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半杯);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18日复诊:症状:咳嗽减轻咳痰易,有痰难咯,出汗。舌苔: 舌下瘀点,舌质淡红,少苔。脉象:肺脉紧滞。方药:桂枝15g,苍术15g,山楂20g,炙草15g,生姜(自备)50g,石菖蒲20g,姜半夏20g,茯神15g,淫羊藿20g,3副(每副2天,每天3次,半杯);忌生冷酒醋。 刘某医案(加味止嗽散和祛湿通经治痹法)刘某,女,64岁,日初诊,症状:后头痛,左肩颈扯痛,咳嗽有痰。舌苔: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象:右脉紧滑,膈间浮滞,肺紧滑滞,胃脾紧,大肠浮滞,命门缓滑。左脉缓滑,心脏缓滑肝缓,膀胱滞缓紧,坎中一阳紧缓。证属:先1方加味止嗽散,2方祛湿通经治痹法。第1方(先吃):桔梗10g,白前10g,紫菀10g,荆芥10g,化红15g,百部10g,苏叶6g,防风10g,桂枝10g,苍术15g,茯苓15g,生甘草3g,生姜(自备)3片,2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第2方(后吃):桂枝30g,苍术15g,炙草6g,生姜(自备)60g,茯苓15g,茯神15g,羌活10g,松节15g,威灵仙15g,全葱三根,防风10g,石楠藤15g,2付(每副2天,每天3次,每次半杯);忌生冷酒醋。2014年4月13日复诊:1方加味止嗽散后即止咽痒咳嗽有白痰容易咳明显好转。她怕复发,再抓一次巩固。已经收功了。备注:以上医案在描述脉象时,“坎中一阳”指的是“肾脉(左尺)至骨”。本医案是张建华师兄根据陈庆兵师兄临床资料整理。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馆藏&4277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彭重善扶阳医学讲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