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春天的季节特征征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不同风景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公园总面积(昌华景区)739.4公顷。公园地处小西山东部,西倚自然山脊,南起八大处公园,北至香山公园,东临香山南路和五环路。距离市区西直门仅20公里,是目前北京市距市区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乘坐318、360、505、630快、630慢、698、714、962、运通112路公交车到南河滩下车即到。公园里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98.5%。适于登山锻炼活动。P1
喜欢这个地方还需要理由吗?
这不就我家旁边么……
大家还在看查看: 回复:3
自驾《西山湖公园》秋天的季节,天空是蓝蓝的,挂上几朵白云映在水面形成倒
您好,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200个字!并且是原创内容,布局合理。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自驾《西山湖公园》秋天的季节,天空是蓝蓝的,挂上几朵白云映在水面形成倒映,深是好看极乐了。在家无事,天气也凉爽,和妻子一商量,拿起包装上相机、摄像机和水,下楼、上车、打着火,出发了。西山湖公园,前身是滨城一个民用水的水库,这些年己经不用了,政府投资1.7个亿,经一年的修建3公里长的木栈道,12处观景台和休闲广场。8处自然石及各种雕塑。63种、80余万株各种名贵树木,以及500多万株各种菊花和各种的花。可以露营,做饭,烧烤,是游人、车友聚会的好地方,山清水秀,鲜花树木下的木栈道,清凉,好看。是恋人的好去处,也是到滨城旅游的宾客必去之地。请观赏准备上车出发
申请精华帖
您的申请已经提交,请耐心等待审核
1、审核通常是1-3个工作日
2、审核结果我们会通过系统消息给您答复
申请精华帖
您已经超过申请限制,不可再申请
您的申请连续三次被驳回,已经无法再申请精华帖,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如有疑问,可以
申请精华帖
您有发现精华的慧眼,赞一个!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此贴已经申请精华中,谢谢您的支持!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您好,该帖子经过审核后,发现内容不符合精华要求,无法申请成为精华,谢谢你的支持!
申请精华帖
抱歉,帖子还没达到精华标准
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于200个字!您的帖子未达到要求,不能申请精华。
&发表于&08:10&
用户被锁,内容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西山文化带”的三种文化类型
关注新华网
【城市文脉·北京西山文化带建设】
“西山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及“运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文化带,环绕着北京城这座文化核心区域,如众星拱月,璀璨辉煌,尽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
北京有7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5处在三个文化带里,包括万里长城的北京段、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明代皇家陵寝十三陵、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西山文化带”实际上包括三个文化带中的所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北京段穿越了京西的群山,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发源于京北昌平白浮泉,北京猿人遗址位于京西房山区周口店,明十三陵位于昌平天寿山,清颐和园建造于瓮山(今万寿山)与昆明湖一带。由此可见,“西山文化带”应该位居三个文化带之首,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就文化类型而言,“长城文化带”和“运河文化带”都是单一的文化类型,而“西山文化带”是综合的文化类型。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西山文化带”包括三种重要的文化类型:
第一种是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即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周口店位于北京房山区,距北京城约百里之遥。从20世纪初年开始,国外的著名考古学家就纷纷来到北京,在周口店的龙骨山进行考古发掘,在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发掘之后,中外考古学家取得了众多重大成果,在这里发现了十分丰富的猿人骨骼化石、猿人制造的各种石质工具、多种古代动物和禽鸟化石,以及人类用火的遗迹。这里出土的人类化石十分珍贵,包括从直立人阶段的北京猿人,直到新人阶段的山顶洞人,形成较为完整的人类发展系列的标本,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证明早在70万至50万年前,人类就生活在北京地区,并在这里不断繁衍和进化,最终成为今天的人类。其中,由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首次发现的完整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尤为珍贵。
第二种是大型皇家墓葬。在“西山文化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位于房山区的金代皇陵和位于昌平区的明代皇陵。金朝帝王完颜亮在夺得皇权之后,从金上京(今哈尔滨阿城区)迁都到金中都(今北京),同时在金中都城西面的大房山中选择吉地,建造皇家陵寝,然后把埋葬在金上京的金太祖、金太宗等祖先遗体迁葬到大房山的皇陵之中。这处皇家陵寝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可惜在明朝末年遭到严重损毁。近年来北京的考古专家对这里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丧葬文物。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权,并定都北京。为了巩固北京的都城地位,明成祖特别选择在北京城北面的天寿山建造了皇陵,称长陵,表示自己至死也不离开北京的决心。此后的诸多明代帝王也不得不将陵墓建造在长陵周围,遂形成了一组皇家陵墓群,即明十三陵。
第三种是大型皇家园林。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元代以前,北京西北一带的自然环境非常好,群山耸立,树木葱郁,泉流奔涌,花鸟宜人,也就自然成为人们旅游的胜地。及金朝完颜亮迁都到此,以后诸帝在处理政务之余,大多到此游览,遂建造有多处皇家行宫。到了明代,西郊一带除了保留有一些皇家行宫之外,又开始建造有多处私家园林。而到了清代,帝王们陆续在前朝私家园林的基础上又建造了一批皇家园林,通称“三山五园”。清代建造的这批皇家园林,当以已经遭到严重损毁的圆明园和尚保存修复完好的颐和园最具代表性。颐和园是把江南园林文化的精华和北方都城园林文化融为一体的杰作。而圆明园吸取了西方园林文化的特色,堪称世界园林文化的典范。可惜的是,这处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炮火中遭到难以恢复的毁坏。
在“西山文化带”中保存的丰富历史文化遗迹是北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者:王岗,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季节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