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说不为酒困,10世的礼制情况,可以知道

您的位置: &
> 【每日论语39】为政篇第二十三则
【每日论语39】为政篇第二十三则
作者:shenwei
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未来十代的制度现在可以知道吗?孔子的这个逻辑是非常合理的,其实这也是我们判断未来的一种普遍逻辑推演方式。商代的制度主要是继承了夏代的礼,去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现在都有记录,可以通过考据来了解。掌握了历史大势,那不管我们身边的具体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自身,确保我们获得最后的胜利。
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三则。 1、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傅佩荣原文 子张请教:“未来十代的制度现在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殷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可以知道。以后若有接续周朝的国家,就算历经百代也可以知道它的礼制。” 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这么年轻的学生,提这么大的问题,实在是很有气魄。孔子不喜欢算命,不预测未来。他只是告诉学生从过去可以推知未来,即所谓“鉴往知来”。 傅佩荣:礼应视人性情情感需求而调整 孔子认为礼是客观的制度,制度一定要视人的情感需求而做相应的调整。人的情感需求在每个时代的表达方式都可能不同,像中国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是谓“丁忧”。而现在如果三年不做事,就很难生活下去。儒家认为变化的形式中,有着不变的情感,孝顺是由内而发的。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对于判断未来社会的形势,孔子提供了一个基本逻辑,认为虽然朝代更迭,但“礼”是大体不变的。通过过去的经验,可以得出今后社会的走向。孔子的这个逻辑是非常合理的,其实这也是我们判断未来的一种普遍逻辑推演方式。 但是否就是完全正确的呢?“百世可知也”,但近代中国的剧烈变革,应该是在意料之外吧。到现在,夏商周已经变成遥远而史实大多散佚的故事,其“礼”的精神,已经离我们太遥远! 4、弘丹学习心得 本章,孔子主要回答的是礼制的变迁和鉴往知来。 傅佩荣先生解释道:孔子认为礼是客观的制度,制度一定要视人的情感需求而做相应的调整。这一点对于现代还是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常常会陷入制度的惯性中不可自拔,最后被制度约束。 这一点,也很难做到,礼制和社会制度往往是反应比较迟钝,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有一些思想前卫的人,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或者被“道德绑架”,因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前的“男尊女卑”逐渐被“男女平等”取代,但是,这个历程是艰辛的,而且直到现在,“男女平等”也还没有完全做到。 关于“鉴往知来”需要辩证的看待。我们的确需要读史来了解历史的变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用过去的经验,指导现在的自己,去走向未来”将是相当为危险的。我们需要:更新思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能力、更新方法、更新心态、更新习性,一个词:与时俱进。我们有时候需要用颠覆的思想。 但这个变化中,又有不变的东西,比如,诚信,善良等等。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也需要找到这个不变的“宗”,不至于被变化弄得眼花缭乱,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5、都市隐居人 对《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三则的理解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古人一世有指三十年的,这样十世就是三百年。当然也有种说法指王朝换代为一世。子张问:“十世后的事情,可以预知吗?”也就是问三百年以后的事情可不可以算出来。孔子说:“商代的制度主要是继承了夏代的礼,去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现在都有记录,可以通过考据来了解。周代的制度又是继承于商代,去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同样可以通过考据来了解。其实每一代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继承前代的精华,这样算来只要能够抓住礼制的核心,那继承周代的王朝,即使百代以后的制度也是可以预知的。 子张的这个问题牵涉到算命了。本来他也许只是问能否预测未来,而孔子的回答更像是现在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这段话里,孔子历数了夏商周三代的继承关系,重点强调的是一个“礼”字,也就是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等大方向上。掌握了历史演变中这种种重要事项以及其驱动其内在演变的核心力量,那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就可以掌握,人类未来的发展进程自然也可以掌握了。 所以在讨论预测未来方面,孔子并没有去关注在细节上是否可预测,那个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太多。孔子的关注点在于历史的进程、大势。所以孔子“好古敏以求之”,学习古代并不是要回到古代,而是通过古代的经验来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唯物史观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掌握了历史大势,那不管我们身边的具体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自身,确保我们获得最后的胜利。
看过 【每日论语39】为政篇第二十三则 的人还看过
Powered by2.23子张曰:“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
<span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楷体_GB子张曰:“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李泽厚译】子张问:“今后十代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承继夏代的礼制,所增加、删削是可以知道的。周代承继殷代的礼制,所增加、删削,是可以知道的。那也许继承周代的,虽然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笔者注】本章指出了礼的特点。子张,复姓颛孙,名师,字字张(前503年—?),春秋末年陈国人,孔门十哲之一。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孔子评他“性情偏激”。
从孔子的回答来看,子张问的十世指的是十个朝代。夏礼、殷礼指的是夏与商的各种法律制度等社会规范,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礼的意思(现代的礼,指礼貌、尊敬与礼节仪式)。商朝取代夏朝,周朝取代商朝,前朝的法律制度符合本朝需要的,保留下来,不符合本朝需要的,废除,再根据本朝的特点,制定一些新的法律制度,但是,国家的基本制度没有变化,规章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化。孔子不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变了周朝的分封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孔子更不知道,二千多年后,中国废除了君主制,实行了民主共和制。这些变化,都是对基本制度、基本原则的改变。孔子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对前朝的法律制度加以甄别,或保留,或废除,再创新。但是,秦朝以后二千年,中国的政治体制一直没有大的变动,始终实行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毛泽东曾说过:“百代皆沿秦政制”)。这是孔子无法预料的。也就是说,孔子之后,作为社会规范的国家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孔子想预测未来的国家制度是做不到的。然而,有一样东西是不随朝代的更替而改变的,那就是人性。人性是人类的一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有人类,就会有人性。人性是永恒的,作为人性的人类知性与情感也是永恒的,人类的欲望、厌恶、喜悦、悲伤、希望、恐惧、绝望、安心和骄傲、谦卑、爱、恨、妒忌、怜悯、恶意、慷慨、野心、虚荣等情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明显的变化。人类为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情感和由情感支配的行为而创立的道德与法律等社会规范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孔子说可以知道十个朝代以后的法律制度是有根据的。当然,说道德与法律等社会规范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指的是规范人性的部分,并非指全部的道德与法律等;说孔子可以知道十个朝代以后的法律制度,指的也是规范人性的部分。
【笔者译】子张问孔子:“您能预见十个朝代以后的事情吗?”孔子说:“商朝的法律制度来源于夏朝,夏朝的法律制度符合商朝的需要的,保留下来,不符合商朝需要的,废除,在此基础上,商朝根据本朝的特点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对于改变的内容,我们从商朝的法律制度中可以知道;周朝的法律制度来源于商朝,对商朝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保留、废除、创新,对于改变的内容,我们从周朝的法律制度中也可以知道。以后或许有替代周朝的新朝代,再以后或许有更新的朝代替代新朝代,一直延续下去,历朝历代都会对前朝的法律制度进行保留、废除、创新,但无论怎么改,关于人性的法律制度不会有大的改变,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我们从现在周朝的法律制度中就可以大致知道一百个朝代以后的朝代的法律制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隐藏的论语(选载)
我的图书馆
隐藏的论语(选载)
隐藏的论语
&&& 新燕顿旺,原名:吴文学,1976年出生于江西,现居广州。
&&& 其人:无门无派,亦古亦今。学无常师,行不由径。
其志:居方丈室,纳乾坤门。说空有法,证涅槃心。
序:《论语》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
&& &解玺璋
如果说,孔子生前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的话,那么,他身后的遭遇则充满了喜剧性。几乎所有朝代的统治者,都试图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解释孔子;这些解释叠加起来,不仅使孔子的面目变得更加模糊,也显得十分滑稽。千百年来,孔子就以这种面目在中国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他和他的《论语》,也以这种方式,生存于五花八门的解释之中。究竟哪种解释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呢?或者说,哪种解释更接近孔子的真实面目呢?人们已经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孔子”,其实都是现实的孔子,都是解释者心目中的孔子。这些孔子,更多地不是从《论语》中得到的,但又不得不建立在《论语》的基础之上,介乎于似与不似之间。于是,我们要接近孔子,就显得越来越困难了。
惟一的可能性是回到起点,重新阅读原著。与其从别人的解释中接受一个孔子,不如在心中造就一个自己的孔子。过去常说一句话,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读《论语》也应该是这样。我最初看到《隐藏的论语》这部书稿时,就很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在读原著时是下了功夫的。《论语》这部书,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由孔子的学生们分别记录下来的老师的谈话构成的,很多都是当时的口语,生动活泼而富有人间情趣,今天我们读起来也并不特别的难懂。倒是后人的许多解释,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我们如坠云雾之中,辨不清它的真相了。《隐藏的论语》或者是想恢复《论语》的本来面目,而不局限于前人的任何一种解释。他采取的办法,就是认真地阅读原著,细心体会原著的意思,从而找到他认为最接近孔子本义的一种解释。作者不玩儿概念,也不搞玄奥的东西,他避免使自己的阅读陷入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秦汉儒学和以心性本体为框架的宋明理学的泥淖,而是联系实际,联系自身,使《论语》回到大众生活和现实社会之中,找回曾经遗失了的人间的品格和功能。这一点,读者从他的书中一定可以得到确认。如果说,《论语》有其本性的话,那么,这种现实的人间烟火气,就是它的本性。
所以,《论语》不仅是读的,更是做的。《论语》的另一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坐而论道,玄思辩难,都是读《论语》的歧路。我们都知道歧路亡羊的故事,这是读《论语》时特别要警惕的。宋代的程颐说过:“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程颐的意思就是强调,读《论语》一定要落实在“做人”上,即个人的修养上。黑格尔是不大看得上《论语》的,他嘲笑《论语》,只是“处世格言”而已。这么说也不能算错,但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其实,即便就是“处世格言”,就是“个人的修养”,也还没有那么简单,其中仍然包含着非常深邃的关于人性的理念和理想。在这方面,作者也是非常用力的,他在每一章,每一节的后面,都撰写了或长或短的评论、札记和解说,其中不乏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但更多的,还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论述。读这些地方,常能使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隐藏的论语》很快就要和读者见面了,作者新燕顿旺为此倾注了数年的心血。他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一篇序,对我来说,是有点儿勉为其难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作为此书的责编,我所得到的大大超过了我所付出的。所以,在这里,我只能写下阅读这本书得到的一点感想,就算是序吧。
《论语》今注逐个捉
《论语》于汉初发现,传世已有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的注疏汗牛充栋。但其中有较大影响的,当属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些注解分别引领了同时代人学习《论语》的新高潮,其中尤以被官方纳入法定教材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甚。五四运动以后,人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标志着西学东渐的开始。从此《论语》等儒家经典被当作封建意识形态来看待,人们对《论语》的解读也进入了万马齐喑的局面。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年代,才逐渐有了《论语》新的白话文解读。传统文化复兴的灯火,又重新照亮起来。下面我想就将影响较大的几本《论语》新解作一个评述。
&& &杨伯峻《论语译注》:一板一眼见功深
《论语译注》成书于1958年。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叔父杨树达先生,更是一位重要的经学家、甲金文学家。杨伯峻先生的学术背景及其家学渊源,使他在注解《论语》、《孟子》和《春秋左传》等古籍时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
当然,《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首先,他的“增字解经”法受人非议极大。
所谓“增字解经”,就是使用原文中并不曾出现的内容,来补充说明经文的含义。例如:《论语·为政第二》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杨译: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译句括号中的[懂礼仪]、[掌握了各种知识],便是《论语》原文所没有的,也并非是经文中隐含的意思,而是杨先生为了对经文有所解释,使读者容易读懂白话翻译,而硬加于其中的,它未必符合经义。这种增字解经的做法,很可能会误导读者偏离经文真正的含义而不自知。
再如:《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杨译:君子[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
译句括号里的内容,便将经义拘定为“对于事业”而言了,实则未必。
当然,杨伯峻这样做的原因,也有其不得已之处。因为《论语译注》全书旨在译、注,并不作经义的发挥阐述,使无个人意见搀杂其中。但这又很难完全做到。所以杨先生在译句不顺畅或读者难理解之处,不得已要增字。此增字可视为作者的加注,而不可视为原文所隐含之义,否则就难免谬误远矣。
其次,在一些语句的解说上,常有前后矛盾之处。
如《论语·学而第一》中的“学而时习之”,杨译为“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但后文曾子一日三省之“传不习乎”,杨又译为“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两个“习”,他在注释中明言: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可翻译时一作“实习”,一作“复习”,并不一样。类似的问题还同样出现在“仁”、“立”、“礼”等字上,使读者常感迷惑。
第三,对《论语》所涉及的道、天、仁等心性学问,尚欠缺直指功力。
我们知道,道、天、仁等心性学问,是孔子思想中最深奥难明的部分。《论语》中子贡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若非多年修学儒家思想且悟性极高者,即便象子贡般善于经营、思辩敏捷,也难理解孔子之仁、道。杨伯峻先生虽精于语言学,博览群书,却并非儒家思想的修行实证者,因此并没有太多的哲思体验与我们分享。
钱穆《论语新解》:戴着脚镣起舞
《论语新解》成书于1963年。
钱穆先生早年是中学老师,自学成材,著作等身,在经、史、子等领域均着力极深,富真知灼见而成一家之言。他是那种典型的扎根于传统文化,并为之倾倒的人,浸淫儒家思想几十年,身体力行,如琢如磨,所以他的道德人品与其学问一样,广为时人尊敬。但是,他也为儒家思想背负了太多的负担,显得拘谨和不合时宜。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儒家思想被全面否定甚至是给摸黑的时代,人们对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嘘声四起,国内时局又是革命声浪齐天、城头王旗变换,谦谦君子之道,庶几无存。钱穆中年、晚年所居住的香港和台湾,更是一片纸醉金迷,世人蝇营狗苟,也就难怪乎老先生要作孤独且倔强的坚守了。
《论语新解》一书是钱先生出入各注,“异说既多,贵能折中”后的产物,经由他的火眼金睛并与其时代呼应,确实能给我们极大的启发。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孔子生平事迹的详细考证,包括:生卒年月、父母、志学、初仕、设教、适齐、适卫、过匡、过宋、仕鲁、至陈、至蔡、及晚年居鲁等详细年表,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动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钱先生于各章注解之余,偶有一两句感悟,直有画龙点睛之妙,可说是字字如金!例如《论语·学而第一》中他评论有子一章说:
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以上感触,确是阐述“仁”内涵之至当至确之语,仅此便知钱先生的国学修为!
应该说,杨伯峻和钱穆正是可以优势互补的两位学者,若能将杨伯峻的语言学修为与钱穆的国学功底相结合,势必能写出一部更完美的《论语》新解。的确,比较起来,《论语新解》最大的问题便出在语言上。钱穆在序言里指出:“……当时力求通俗,专用白话。成稿未及四分一,乃复悔之。……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较可确切。”可从实际效果看来,平易已不可得,确切更难企及矣。全篇都是半白半文、磕磕绊绊的语言风格,不仅使人读得吃力,且多数译句令人难究其义。
例如《论语·为政第二》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钱译:仅向外面学,不知用思想,终于迷惘了。仅知用思想,不向外面学,那又危殆了。
这句译文,实在讲是有语病的。比如“终于迷惘了”的“终于”,既无出处,又与原文内涵的逻辑不合,使人佶屈聱牙。“那又危殆了”的“危殆”,便是典型的半文不白。这一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钱先生一译,似乎反见陌生了。
又如《论语·为政第二》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钱译: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
“周”解为“待人忠信”已属奇论,而舍“营私”取“阿私”,又不符合常人的用词习惯。《论语新解》一书的行文、译句大抵如是,就不再多举例子了。
&南怀瑾《论语别裁》:深入浅出
《论语别裁》成书于1976年。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佛教界的大德居士,当代的禅宗泰斗,有修有证,近年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推广儿童读经运动。人们说“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正是南师的写照。与他有过接触的,常以两句话评价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评价很不简单,南先生一生的际遇更不简单,兼通儒、释、道的国学修养更令人高山仰止。我所说的国学修养,当然指恭行彻证、一日三省、死而后已的“学问”,并非一般人夸夸其谈的“知识”。
很巧的是,本人早些年好读佛经,因此看了不少南先生的著作。个人觉得他最重要的作品起码有三部:《楞严大义今释》、《如何修证佛法》和《论语别裁》,后两部都是根据他的讲座内容整理成书的。这里单说《论语别裁》。这本书洋洋洒洒六十五万字,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起来让人趣味盎然,不忍释卷。《论语别裁》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都是革旧鼎新的。
首先,《论语》的价值在“讲”,而非“注”。
《论语》中的语录,原本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对话,它是生动活泼的,更是有情境、有主体的。后人因其义宏深,而尊其为“经”,但并不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也刻意板着个面孔不苟言笑,否则非但不能见仁见智,更是对孔子“乐而忘忧”为学精神的违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首先打破了古人学经时的呆板面谱,博古论今,侃侃而谈,所以能风靡于当世。
其次,南先生“经史合参”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的读经方法,如曾国藩所言,盖自西汉以至于今,无非是义理、考据、词章三途。但是,《论语》学问的最大特点,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论是为学、为政还是日常处世的智慧,无不与人的具体人生境遇息息相关。而义理、考据、词章三途,皆为读经而读经,缺乏活学活用的灵活方便。但是,如果一味和今天的时事结合,则事过境迁,难免给人炒冷饭之嫌。何况,褒贬当今的为政得失,总有诸多不便宜处。所以南怀瑾先生干脆用经史合参的方法,既能让人将经典的智慧与史实联系起来作深度思考,又能避免一味求新带来的时效短和政治上敏感的弊病。
最后,《论语别裁》图的是成为整个传统文化作普及,而并不局辖于儒家。
《论语别裁》象是一道门,这里不仅仅能指示读者通向儒家思想的殿堂,同样能指示我们进入佛学、老庄哲学及诸子百家的思想殿堂。南怀瑾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但贯穿其中的,实在讲只是佛家之心性,儒家之天命,得此“一”,天以清、地以宁矣。南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便在于处处示人以“一”,不作门户之辩。真理,一定是殊途同归、光光互融的,除非它不是真理。那些因儒辟佛,崇法废墨之说,皆愚夫盲言也。
但是,若反而观之,以上三处特点,又恰恰是它的缺点之所在。
《论语别裁》因是讲座内容的整理,所以词繁不杀,读者第一次阅读不觉大碍,但再读时便有重复罗嗦之嫌;因其“经史合参”的解读方法,言辞间多有帝王将相,所以不免被张中行之流借以攻击他为封建帝王颂赞歌;又因《论语别裁》内容驳杂佛、道及诸子,常使一般读者感觉“口味不够纯正”,而且全书重解、轻注、无译,没有可供参考的白话译文,常给研究者带来查阅上的不便。所以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也。
李泽厚《论语今读》:中西结合
《论语今读》成书于1994年。
有人说:“文人一大耻,国内讲康德,国外谈孔子。”此语刻薄,却象是专门给李泽厚准备的。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他的“美学三书”中,《美的历程》较有文学性和知识性,是美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书。他也是较早将目光投向西方哲学领域的学者,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向国内读者系统介绍了康德的哲学思想。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书,正应了上半生在国内讲康德、美学(亦是西方提出的哲学概念),后半生在美国谈孔子的讥语。
时下的明星学者易中天曾写《盘点李泽厚》一文,我看到“如果兼容性不够,或统摄力不足,自己心里想着‘集大成’,给人的感觉弄不好就是‘一勺烩’”时,忍俊不禁,真是一语中的!《论语今读》的最大特点,便是将马克思主义和康德哲学及李泽厚自己提出的各种新概念点缀其中,表面看显得中西通融,集古今之大成,实际上反而不伦不类,招人齿酸。
例如《论语·里仁第四》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李泽厚便在“记”中对“士”大发感慨道:“总之,不可苛求人均具使命感的宗教性道德。梁启超在本世纪初曾作‘私德’‘公德’的区分,大约相当于我所讲的‘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因此,‘知识分子’今日亦可作主客观两解:客观解释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主观解释则为负有上述使命感的知识者。此词颇为复杂,在其发源地本土,以撒·柏林(I.Berlin)便认为屠格涅夫等自由派可称为知识分子,而托儿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等强调宗教、道德、反近代西方文化等等便不能算知识分子。这样,‘知识分子’一词又有某种‘现代倾向’或现代信仰、趣味、观念的时代特征了。”
这一大段下来,有梁启超,有屠格涅夫;有中文,又夹了几个英文词组或缩写,还充斥着大量不知所云的概念和任意新造的词语,看起来真是中西结合,集大成啊。可这恰恰也是最可笑的,大家读罢,除了一眼而可知的浮躁,剩下的并不是思想,而是卖弄——易明星所说的“一勺烩”是也。所以,李泽厚的康德研究和孔子研究,乃至于他不断自我肯定的美学“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和哲学领域的“情本体”、“西体中用”等概念,无不充满矛盾与浅显易见的错误。我们这里只谈他的
《论语今读》,关于美学,今后或者还有机会探讨。
比如在《论语·里仁第四》中:“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李译:人犯错误,各有种类。观察他的错误,就知道他是哪种人了。
李泽厚将“斯知仁矣”中的仁,直接等同于“人”,实在是低级错误。孟子是说过“仁者,人也”的话,但后面紧接着说明:“合而言之,道也。”可见“仁”并不能等同于“人”,而是讲“为人之道”,从善之心。对“仁”这样关键的内容,解译尚且如此随意,其他各章则可想而知了。
《论语》究竟该怎么读?
前面点评的几本《论语》今注,各有良莠。杨伯峻是以语言学的学术底蕴去读的;钱穆是以纯正国学、传统的解经思路去读的;南怀瑾融通佛学与道家,而对《论语》作了别样的阐述;李泽厚则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管窥《论语》。这些书各有侧重,各有其他注译不能赶超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如果从整体上去考察,就会发现它们也都具有很多相同的缺点。
首先,以上各注都侧重对《论语》每一章语录进行解读,而对《论语》的整体编辑思路、各篇主旨及章节脉络一无所发。
实际上,《论语》的很多语录是上下文紧密联系的。比如《论语·八佾第三》: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很明显,第『18』章是告诉我们:如果与领导相处事事尽礼的话,别人就会说你在拍马屁。本章只告诉我们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是,第『19』章马上就帮我们明确指出了如何与领导相处的方法——“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将上下文结合,方知孔子真义:下属对领导不必事事尽礼,只要工作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再如《论语·里仁第四》: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wù)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仅看第『3』章,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说“只有仁者才懂得爱人、恨人”?普天下的人不都可以爱、恶、欲吗?可见这一章是不完整的,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于是紧接着第『4』章说,“真正有志于仁的人,是没有恨人之心的”。可见,仁者的爱人、恶人,并不是普通的爱、恶之情,而是超越了“小我”利益的。这样我们就进一步深入到孔子“仁”道的核心了。仁者的“爱”是爱人,仁者的“恶”也是爱人,不过是以“恶”的方便假象来行教化之道而已,如同父母责骂子女、老师批评学生。
那么,其他人解读《论语》时,难道就没有注意到它这种上下文紧密联系的特点吗?并不是这样。
杨伯峻和钱穆在解释“论语”的命名时,都指出了《论语》经过精心“编辑”这一重要事实。杨伯俊的《论语译注·导言》,对“论语”的命名有两点结论:一是“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二是“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钱穆在《论语新解》中也认为:《论语》的“论”,是讨论编次;《论语》的“语”,是“谈说”的意思,同于《国语》、《家语》一类。也就是说,他们都知道《论语》是经过孔子的弟子精心编纂的,而绝对不是简单的凑合。所以各条语录之间,肯定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且不可分割的。
此外,南怀瑾在《论语别裁》正式解读经文之前,说了这样一段话:“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至少今天我个人认为是如此,也许明天我又有新认识,我自己又推翻了自己,也未可知,但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是如此。”可见他已经注意到《论语》的编辑特点,隐约感到《论语》的每一篇其实都是一篇逻辑通顺的文章,而整部《论语》的二十篇,也同样是构思严谨、严密的一篇宏论。但遗憾的是,他在具体讲解经文时,又放弃了上下文相联系来发挥经意的正确方向。
那么,为什么他们在感到《论语》编辑的严密性之后,还会放弃这种整体性考虑的方向呢?我凭着撰写《隐藏的论语》书稿的亲身感受,觉得他们放弃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这两个原因,也是以上所评述的《论语》今注的另外两个共同缺憾。
第一个原因,是不知如何下手去研究《论语》的中心思想。《论语》有篇题,可这个篇题是以第一段语录的开头几个字为题目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深刻的寓意。而各篇正文中,也基本上都是孔子的语录,偶有归纳性的文字,它所涉的话题庞杂,逻辑思维跳跃性很大,从文句的表面意思上看也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大家不自觉地被“注疏格式化”了。从古至今,注解《论语》都分原文、注解、个人发挥等几个版块,大家不自觉地形成了习惯,上来就是这个样子,直接奔向《论语》每一条语录的细节中去了,忘了先宏观地考察编辑者按这样的顺序、逻辑去编排的原因,及考察每章语录是否另有潜含的深意。
所以,我在写《隐藏的论语》的时候,大概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写一个字,专看每一篇的宏观结构,潜心思考每一条语录所具备的深刻内涵,谨慎论证它所在的位置究竟能对篇题起到什么样的阐述作用。这样我就先得到每一篇大致的中心思想,再将这二十篇的中心思想罗列出来,考察篇与篇的内在关联、说理的逻辑顺序和脉络,并分析它们分属于孔子思想的哪一部分。就这样,一幅“燕鹊图”就诞生了。所以,我是先发现《论语》的“燕鹊图”式结构,而后写成《隐藏的论语》的。之后,大概是完成《隐藏的论语》初稿的大约两个月后,我又因一个偶然的机缘,彻底破解了《论语》二十篇之所以按现在的顺序编纂的原因。欣喜之际,几欲垂泪!这一连串的突破,使我深感《论语》编辑者的良苦用心,深感《论语》内涵之精深不可穷尽,也更坚信读《论语》的方法,必须要将整部书、每一篇通篇予以考虑,继而结合每一条语录的上下文结构、说理逻辑去理解,才不致偏差。应该说,拙著《隐藏的论语》的最大特点,就在解读方法上的“论”与“语”并重,这是前人所从未有过的,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于《论语》中获得更多启发。
以上评述及对《论语》的感悟,纯属个人意见,大家见仁见智可也,恭请诸方家予以指正。
&&& 新燕顿旺
&&& 2006年12月23日
&&& 轮到我说话·代序
&&& 学而第一···············································(16)
&&& 学以致用
&&& 本立而道生
&&& 真抓实干才有真才实学
&&& 态度决定一切
&&& 知人识礼
&&& 为政第二··············································(33)
&&& 以德治国
&&& 孝治天下
&&&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
&&& 德以人为本
&&&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为人即为政
&&& 八佾第三··············································(54)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礼轻仁义重
形礼而非礼
&&& 尽善尽美,礼乐之道
&&& 里仁第四··············································(73)
&&& 仁发于心,入于智
&&& 仁者无敌
&&& 放下即休
&&& 渐修以礼
&&& 孝子难为
&&& 忠恕以为里仁之门
&&& 公冶长第五············································(93)
&&& 孔子选女婿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生前身后事,留待世人评
&&& 狂简无可取裁
&&& 观过,斯知仁矣
&&& 雍也第六··············································(110)
&&& 中庸之道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一切法得成于忍
&&& 君子儒与小人儒
&&& 厚积而勃发
&&& 变与不变
&&& 绯闻里的中庸思想
&&& 述而第七··············································(132)
&&& 孔子素描
&&& 素质教育,有教无类
&&& 人命关天
&&& 乐在其中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圣心仁义万古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谦谦君子,落落光明
&&& 泰伯第八··············································(157)
&&& 礼让为国,文明始兴
&&& 曾子有礼
&&& 诗礼乐即是德相
&&& 心无旁骛,精进不辍
&&& 文服四海,德沛万方
&&& 子罕第九··············································(173)
&&& 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 进退取舍之据
&&& 道通天地人
&&& 圣心比日月
&&& 此心能有几人知?
&&& 时不我待,努力正当时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乡党第十·············································(195)
&&& 言行举止
&&& 衣食住行
&&& 为人处世
&&& 先进第十一···········································(209)
&&& “野人”孔子
&&& 弹与赞
&&& 颜渊第十二···········································(228)
&&& 达仁三步曲
&&& 克己如训“牛”
&&& 明礼难,复礼难上难
&&& 何以则天下归仁?
&&& 礼用为仁
&&& 克己为仁
&&& 复礼为仁
&&& 子路第十三···········································(246)
&&& 为政“三通”
&&& 带个好头
&&& 执政的一般规律
&&& 正身务本
&&& 人恒其德
&&& 君子之国
&&& 中央党校毕业
&&& 宪问第十四···········································(266)
&&& 难能可贵
&&& 克:逞匹夫之勇
&&& 好胜未必能胜
&&& 伐:吹牛不上税
&&& 无矜名传千古
&&& 欲:贪得无厌
&&& 进德不是贪
&&& 怨:怨人怨己怨苍天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苦口婆心
&&& 卫灵公第十五·········································(294)
&&& 不通?通!
&&& 事人的学问
&&&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 收获始于耕作
&&& 克己复礼谓之恕
&&& 实事求是谓之忠
&&& 康庄大“道”
&&& 当仁不让
&&& 相师之道
&&& 季氏第十六···········································(320)
&&& 国将不国
&&& 人间正道是沧桑
&&& 学为可知也
&&& 人心不仁,如礼何?
&&& 阳货第十七···········································(336)
&&& 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 性相近,习相远
&&& 礼乐为学
&&& 败德之徒
&&& 仁德存乎一心
&&& 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 微子第十八···········································(353)
&&& 时兮?运兮?
&&& 隐不拘其行
&&& 子张第十九···········································(363)
&&& 子张的传承
&&& 子夏的传承
&&& 子游的传承
&&& 曾子的传承
&&& 子贡的传承
&&& 尧曰第二十···········································(376)
&&& 一脉相承
&&& 为从政者说
&&& 《论语》无多子
&&& 《论语》综观·········································(383)
&&& 《论语》二十卦
&&& 谋篇布局
&&& 燕鹊图
&&& 《论语》“野孩子”疑云
&&& 子思无师自通?
&&& 儒学心传
后记················································(418)
学而第一 学以致用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而本章是学而的第1章。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学而》篇的中心思想,也关系到能否抓住整部《论语》的中心思想。这一点,等我们研究完整部《论语》大家就知道了。
&&& 古今注解在此处有较大分歧。一般认为孔子是说人生有三乐:所学的知识经常去复习,是学习之乐。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是交友之乐。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火,是君子之乐。可生活告诉我们,读过的书再看第二遍,乐从何来?学海无涯而人生有限,如果学了一点知识便反复复习,既无趣又无益,哪里还有时间广泛涉猎?朋友来了高兴是不错,可也挺麻烦,担心对朋友照顾不周,乐从何来?受人误解多令人恼火,乐又从何来?
&&& 我不能赞同“三乐”的解释。首先这是孔子说的一段完整的话,不是随意拼凑起来的,应该是要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果理解为“学习之乐、交友之乐、君子之乐”,三者之间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这样的情况在《论语》其他章节还没有出现过。南怀瑾先生认为,“学而时习之”是“学习要经常见习”,“有朋友自远方来”的远方指时间上的“远”,即后人中的知己。这样理解整章的意思也是零碎而无主旨的。其次,将“三乐”作为“学而”的开篇,比较莫名其妙,跟“学习”不搭界。其三,从句子的解释看,“学”理解为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勉强,似乎只是为了配合后面的“习”要解释为“复习”而生硬配套的。
&&& “学”在句首,是个主语,既可作“学过的知识”解,也可作“学问、主张、学术”解。“时”既可解释为时常,也可解释为时代、时世。“习”可理解为复习,但古字却是见习、演习、实习的意思。如“习礼乐”、“习射”等。“朋”在过去是指志同道合的人。《说文解字》将朋作“凤”的古字,“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朋党字。”可见朋字是因追从万鸟之王而延伸出来的,更见其“追随”本意。“来”则有归附、认同的含义。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再说说“君子”。君未必指国君,而是受人尊敬的人,可以理解为领导、官员、长者等道德之士。以前将《论语》定义为封建王权的捍卫者,“君”是罪行之一,其实是冤枉了。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我们是否也要把中药理论定为封建王权的捍卫者?君就算指代国君的意思,也不见得就在捍卫封建王朝的君主制度。总统、首相、主席、国王等等称呼,今天依然存在,这也是政治制度演变而不离其宗的明证。至于其他更多的内容,诸“君”要细读《论语》,自然知晓。
&&& 所以,本章可解释为:
&&& 孔子说:“学术主张能被时代所接受,付诸实践,不是件欣慰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亲近,大家互相切磋,不是件高兴的事吗?即使别人都不理解我,也不心存怨恨,不也是君子风范吗?”
&&& 这样就非常清楚了,本章开宗明义,孔子是用三句话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学问能为时代所用,利益这个时代,当然很好。不能影响时代,能被别人接受使之获益,也很好。纵然没人理解,为学也可以让自己变成谦谦君子,改变气质。细细分析“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这并非简单排列的“三乐”,而是有层次感的:欣慰、高兴、不怨天尤人。孔夫子是教我们摆正为学的心态:立大志、发大愿,坚持学以致用。
&&& 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利则生民者,非大丈夫之志也。”范仲淹从小就有济世救人的志向,后来果然成为一代贤相。他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激励着历代读书人身怀家国公利。有感于此,赋诗一首:
&&& 论语开篇深深意,惊蛰初闻阵阵雷。
&&& 残梦无关风与月,家国春秋孰是非?
&&& 君子挥毫三尺剑,修身治平尤可为。
& &&少年不立轮王志,空向人间走一回。
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就是做学问“学以致用”的大原则,是《学而》篇的中心思想,也是贯穿整部《论语》的灵魂所在。
学而第一 本立而道生
&&&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人,而又喜欢冲犯领导的,非常少有。服从管理,不冲犯领导的人,却喜欢作乱犯法的,就更不会有了。所以君子应该致力于培养自己基本的道德品质,具备了这些品行,就自然懂得为人处事的原则、规律。而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就是达到仁的基本品行。”
&&&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小孔子33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了一段有趣味的谈话,辑录于下:
&&&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执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翟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翟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翟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如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 孔子不知用了什么神通法术,“天气预报”很准,还知道商翟什么时候会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弟子们拿这两件事问有子是否知道原因,有子答不上来。这下弟子们不干了:对不起,这个位子不是你的,等于不认同他“老师”的地位了。
&&& 根据《史记》的注解,第二次月宿毕不雨,孔子的解释是上一次月亮靠近了毕宿星的北面,所以要下雨,而第二次月亮靠近了毕宿星的南面,所以就不下雨。在《周易》中,北方属坎卦,代表五行的“水”,而南方属离卦,代表五行的“火”。同样,子贡也曾问孔子商翟有五子这件事:
&&& 子贡曰:“何以知?”子曰:“卦遇大畜,艮之二世。九二甲寅木为世,六五景子水为应。世生外象生象来爻生互内象,艮别子,应有五子,一子短命。”颜回云:“何以知之?”“内象是本子,一艮变为二丑三阳爻五,于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
&&& 可见孔子精通《易经》,学识相当渊博,而孔子的弟子中也的确是人才济济。
&&& 有人说《学而第一》篇有子的语录紧跟孔子之后,所以《论语》必成书于有子的弟子。可在我看来,有子“本立而道生”一章只是因内容的重要性而摆在孔子“学而”章之后而已,与是谁编辑的《论语》并不相关。第一章讲“学以致用”的大原则,接着本章是讨论治学的重要规律:万丈高楼平地起。治学要注重基础,学习“孝、弟”的基本道德品质。换句话说,儒家主张做学问先要学做人、要知礼,所以作为礼之基础内容的孝、弟的品质就至关重要了。
&&& 孝、弟即“孝悌”,属于“礼”的内容。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中,只有父子关系、长幼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其他如:朋友可能反目,夫妻可能分离,君臣可能倒置。所以孝、弟是社会礼制最重要的环节。孝、弟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关系到父子、兄弟彼此两个方面的心行。
&&& 在《论语》中,“学”的含义和我们今天学校的数、理、化不太相同。孔子所谓的“学”,是包含道、德、仁、艺几个方面的,是人格、智慧、技能全面成长的“立体学习”的概念。我们今天学校教授的,属于《论语》六艺的范围:礼(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乐(音乐歌舞等艺术)、射(军事及体育)、御(驾驶技能)、书(文、史、哲等文科科目)、数(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可见孔子对人学习科目的安排更加合理,如果孔子今天办学校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去他那里报名。
&&& 孔子培养人才的理念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与现代教育一样。但是孔子将这种人格、智慧、技能的全面成长,建立在孝、弟的基础之上,让他的学生从洒扫应对中,打好品性、德能的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今天所忽略的。现在的小孩简直是“不足观也”,不但目无尊长,也目无校纪国法。电视报纸刊登的校园暴力事件,比成人犯罪还令人发指,比如前一阵全国通缉的马加爵等。“孝弟”的基石没有了,德智体的“德”就成了一句空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离娄》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世间万事万物万法,看似复杂,若归源复性,实则简单。比如音乐的7个音符,能演绎出无穷的妙乐,计算机的“1”、“0”代码,能创造出无穷图案。学习如果能弄通根本的原则,就能活学活用、一通百通。相反,下围棋不懂得“做活”,就永远悟不入方块黑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他在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与他小时候父亲要他背诵《孟子》有极大的关系。可见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研究,学问之间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彼此能够相互启发。不同领域的知识,其实就象是一根藤上的瓜,那根藤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古人最用功处,就是要先在那根藤上弄清楚。而对于心性之学的研究,本身就是在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又怎么会与其他学科相冲突呢?所以君子务本,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好好在基础的道德品行上下功夫。
学而第一 真抓实干才有真才实学
&&&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孔子说:“那些花言巧语、只做表面功夫的人,是谈不上仁的!”
&&& 有些人读《论语》,就爱跟着句子的意思跑,一会儿是孝弟、一会谈仁,其实那是表面的意思,内在的含义并没有脱开“为学”。前边的“孝弟”是基础,本章是讲用真诚心、真抓实干,这是治学的前提。
&&& 做人也好、做学问也好,就怕你不发真诚心,只“巧言令色”装个学习的假样子。什么是“巧言令色”?明明是玩游戏上瘾,自己还美其名曰“学协调能力”,这是巧言。父母推门进来的时候就装着写作业,父母出去了,便把小说拿出来,这就是令色。官员们平时工作不抓紧,领导检查时就装着特别勤奋,也是令色。现在什么都讲究“包装”、炒作,其实就是弄虚作假,于是常有些公认的好人,一下子爆出丑闻来的。“装”终究不是真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迟早都会出问题。
&&& 将工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得到回报。天道酬勤,不我欺也!
&&& 『4』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责?与朋友相处有没有诚信相待?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学习落实?”
&&& 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zēng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国贵族的后代。曾参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是年龄最小的弟子之一,却也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少数弟子之一。一般认为他二十六岁悟道,二十七岁便已设教讲学了,这点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另外,曾子以孝子出名,《孝经》就是孔子感于曾子之孝而写成的教材。
&&& 这里仍然是讲学习的重要基础:脚踏实地,常常检查、反省。学问落到实处、动真格的,才能得到实益。说道理谁都懂,真正落实就难了。忠、信都做到了吗?有没有“巧言令色”为自己的不足掩饰和辩解呢?老师教授的知识能灵活运用了吗?“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每天的检查落实,点滴积累,正是做学问的不二法门。
&&& 《大学》说:“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可见“忠信”为道之本。为人谋而忠,是忠于人、敬于事,把别人的嘱托当成自己的事情一样上心去办,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让领导和同事少担心。与朋友交往,重点在“信”,言而有信才能赢得大家的信赖,知己满天下。
&&& “传不习乎”的习,仍作实习、落实解,不是复习。老师教的课本知识可以复习,如果教大家“改过”怎么复习?所以解释为“落实”更圆满。
&&& 『5』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孔子说:“治理一个大的诸侯国,做事严肃认真才能取信于民,勤俭节约才能普惠百姓,征用劳力符合农时的规律,才能不影响耕种和收获。”
&&& 也许有人怀疑,前面说的孝弟、忠信就是学问?学了以后在工作当中有没有用?这章就是回答:治理一个大诸侯国,也是敬事而信、节用爱人而已。为人处事的基本品行,真正落实起来,可以去治理一个大的诸侯国,作用就有这么大!
&&& “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都是说治理国家的基本道德品行,对治家、治企也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章进而将“为学”概念延伸到具体实践的范畴。学习不仅指书本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求索。
&&& 节用指量财为出,杜绝铺张浪费。一个朝代灭亡之前总是大兴奢靡之风,而奢靡的产物——阿庞宫、铜雀台乃至圆明园,下场都不好。无论中外,奢靡建筑多灭于火海,就是因为这些建筑积聚了百姓的怨气。爱人指以人为本,将百姓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若以现代经济学的观点,节用是资本的有效利用,爱人是人才的有效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不正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两大要素吗?
&&& 使民以时。天时不等人,在农业社会,农民误了农时就要饿一年肚子,所以“使民以时”是对百姓生计的人性关怀。现在则可进一步延伸为尊重事物发展的时序和科学规律,为政不能扰民。对何时要防旱防洪、何时要稳定农产品价格,都提前安排,早作准备。
&&& 以上几条综合起来,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孔子在几千年前提出的治国基本理念,对今天仍有如此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真正的智慧颠扑不破。
&&&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尊重师长,做事严谨、守信,对人充满平等的爱心,而又能够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些都真正做到的时候,才可以学习典籍。”
&&& 除了孝、弟、忠、信以外,本章又提出爱人、亲仁的品德。清代康熙时的秀才李毓(yù)秀根据本章写了一本童蒙教材《弟子规》,很适合小孩读诵。
&&& 泛爱众,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家庭的孝、弟之心扩充到天下人——心量大,事业才大。
&&& 亲仁,即亲近仁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 “行有余力”的“行”字不可忽略而过。知道抽烟不健康,与真能戒掉是两回事。孝、弟、忠、信、爱人、亲仁都能做到了,才可以学习文章、典籍。“文”指历史典籍,主要是《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后期还包括《春秋》。那时孔子删订“五经”作为课本,用以教授学生。“文”也包括了做文章在内。
&&& 第3-6章,着力讲为学应从孝、弟等基本品行着手,真抓实干。
&&& 我们将《学而第一》称为“篇”,篇里带序号的小段文字称为“章”,而将若干章组成的较完整阐述一个道理的段落,称为“节”,每节往往会冠一个小标题。后面的分析都是如此,不再赘述。
学而第一 态度决定一切
&&&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子晚年在卫国招收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战国时期“八儒”的重要一支。
&&& “贤贤易色”很多人解释为“向贤人学习要能舍弃女色”,也有说“能交换女色”的,还有说易为“轻”,即“轻女色”的。如此解释都很有问题。第一个贤是动词,尊敬、学习的意思。第二个贤是名词,贤者。易是改变。色其实是“态度、脸色”的意思,不作“女色”解,意思是说向贤者学习要端正态度,脸色要为之一变:恭敬。
&&& 子夏说:“向贤者学习,能态度端正、神情恭敬;孝敬父母,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领导者办事,能全身心投入;与朋友相处,能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还没有开始研究学问,但我却说他就在研究学问啊。”
&&& 事父母能竭其力,也指孝敬的态度,毫不保留,竭尽全力。但如果自己做不到的,则无须勉强。父母非要买辆高级轿车,你这个小职工做不到,可以拒绝。反过来,父母病了要花两万元医疗费,你明明有却不愿意给,就是不孝。孝,就要尽量满足父母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事君能致其身”是说与领导共事能设身处地替领导着想,而不是一味投领导所好,真正把事情做到完美才算尽职尽责。人无信不立,不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跟谁交往都得言而有信。
&&& 这一章,其实都是讲为学的存心和态度。
&&&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断句,有人断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解释为:“君子不严肃就没有威信。学习才不会固步自封。力主忠信。不要与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犯错就不要怕改正。”其中有几个问题:“重”是什么意思?“学则不固”是“不重”的结果吗?“无友不如己者”该怎么解释?
&&& 先看第一个,重如果解释为严肃,那么孔子是叫我们保持严肃、凝重的表情,来获得威严吗?那跟巧言令色的伪君子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不是严肃凝重,也不是让我们吃得胖胖的,而是“自重自爱”的意思。自重则他重,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谁还能信任你呢?所以“威”指威信、受人尊重的意思。
&&& 第二,“学则不固”不似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与“不重则不威”句式相同,二者应该是并列的关系,共用“君子”这个主语。固可解释为局限住,故步自封。但我觉得如果与“君子不重”是关联的一句,表示的就应该是人不自重的另一个后果,即“所学的知识、品德难以固守”。一个不自重的人,整天嘻嘻哈哈、吊儿郎当,也许有点小聪明,老师教的知识都能懂,但转眼就抛到脑后了,不能固守。
&&& 再看“无友不如己者”,不少人都解释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我就要问孔子:怎样才算超过自己的朋友呢?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孔子在后文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这里意思的就矛盾了。见贤思齐,见过思改,与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失败的教训啊。所以过去的解释非常不合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无不通“毋”,友也不作动词,而是名词“朋友”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哪个朋友是比不上自己的”,都可以向他们学习,这也是一说。但在《论语》里,一般“无”都通“毋”,“友”作名词时作“朋”。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其实与前边“主忠信”是合在一起的完整句。意思是说:“我们自己做个忠信的人,不要与不象自己这样(忠信)的人做朋友。”如是“象”的意思。
&&&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受人尊重,所学的知识、德能也无法固守。自己力主忠信,不要与那些不忠信的人做朋友,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孔子意在指出“自重”、“忠信”两种求学态度的重要性。
&&& 自重,与人相处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对自己来说可使所学的知识扎实稳固。
&&& 忠信,与人相处能交到忠信的朋友,对自己的过错也能实事求是地改正。
&&& 从上下文来看,自重、忠信与上章的贤贤易色等内容,都是指为人处世、学习的态度,彼此关联性很强,说理逻辑通顺。
&&& 以上是我的浅见,大家不妨存疑。
&&&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过去一般将之解释为:“慎重对待丧礼,追念远久的祖先,民风就会淳厚了。”那么这句放在“学而第一”里是说明什么?碰到类似的问题,过去人就说是《论语》在编辑时候弄乱了。真是这样吗?再看意思的推论:好好对待丧礼,追念祖先,民德就能归厚吗?如果我们的祖先是无耻之徒,该怎么追念?最近有报纸报道,秦桧的后代要求免去秦桧像跪岳飞的“惩罚”,这就算是“追远”而带来的民德归厚?可见句子的前后意思也不通。
&&& “终”代表结束、结局,表示事物的最后结果。“慎终”即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果。如《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意思是说:事情即便到快完成时也能象开始那样保持谨慎,就不会遭致失败了。“追远”也不能武断地解释为“追念远古的祖先”,而是“致远”的意思。所以比较起来,我更倾向于南怀瑾先生的解释:
&&& 曾子说:“为使结果圆满,就要追溯到我们的出发点和一路以来的努力,懂得这个规律,社会的道德风气就自然归于淳厚了。”
&&& 也就是说,凡事欲慎其终,必先追其远。这是因果规律的表述:看到奥运冠军获得荣誉、金钱,就要想到他们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的。看到罪犯在判刑的时嚎啕大哭,就想到他们是因为犯罪而导致悲惨结局的。建立起“慎终追远”的因果的观念,民风自然归于淳厚,大家都不会投机钻营。
&&& 古时候的官员去世都要给他定一个谥(shì)号,对他的一生进行简短的评价——“盖棺定论”。普通百姓死了,也会根据他一生的性格、行为,为他再取一个名字。皇帝死了也逃不了后人的“谨慎”评价,如哀帝、献帝是末代皇帝常用的谥号,武帝是对赫赫武功而又好战征伐君王的评价等。所以“慎终”如果非要狭义地定义在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应是“谨慎地对待葬礼”的意思,而是慎重地对待亡人一生功过、得失的评价。“追远”是说要追溯他一生的努力,同时要观察其言行对后世的影响。比如评价毛泽东,他有丰功伟绩,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但是他在文革中也犯过错误,这些都注意到了才算是“慎终追远”。如果全社会形成了这样的风气,人们做事时就会考虑后果——是给子孙造福增光,还是遗臭万年?如此可“民德归厚矣”。
&&& 过去中国人的因果观念很强,大家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不敢做坏事。宋明的理学家为了弘儒而抑佛,说“因果报应”之说是佛家拿来吓唬老百姓的,结果弄得社会大乱。实际上因果不是佛家的专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又余殃”就是出自《易经》,它是道家的经典,也是儒家的“必修课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是道家的话。佛、道、儒其实都积极提倡因果教育,因为因果并非是为吓唬人而杜撰出来的,而是客观的规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无不是因果的相续。“犯罪下狱”就是最常见的因果,陈水扁如今弊案缠身、众叛亲离,不都是因果吗?
&&& 运用到做学问道理也一样,想获得成功,就要从一开始就好好努力。所以本章提到了另一个为学的态度:慎终追远。
&&&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他在《论语》中出现了几次,总是想探听一些有关孔子的“八卦消息”,不象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 “闻其政”是闻达、预闻政事的意思。有人将之解释为:“孔子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打听政治上的事情,是他想求官职,还是他想给那个国家提供一些建议?”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闻”者,听闻,不是打探的意思。其实这里是强调个人修养是博学多闻的基础。品德高尚的人,就有人愿意向你倾诉并听取你的意见,这也使他自己得益。人格完成了,道德就完成了,道德完成了,学问也自然就成就了。所以本章可解释为:
&&& 子禽问子贡说:“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总能预先知道那里的政事,这是他刻意打听到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子贡说:“我们的老师温和亲切、心地善良、尊重他人、生活节俭、谦虚礼让(,人们愿意向他请教而让他知道很多政事)。老师了解到政事,与一般人了解到这些事也是不一样的吧?”
&&& “温、良、恭、俭、让”是孔子的画像,也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地方。老子的自画像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曰勤,曰俭,曰不敢为人先。”孔子、老子个人的修为也大同小异,圣贤之人总有很多相通之处。
&&& “温”是温和、温文尔雅,是我们平常说的脾气好,容易亲近。人发脾气,体内会产生毒素,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凡是脾气不好的人,多数都短命——刚则易折,和气百年。我见一些佛教徒,越学脾气越大,看谁都是魔,却不懂得躬身自省,结果搞到家庭不和、朋友不睦,心情整年都是紧张的,实在是求死之道。
&&& “良”者,心地善良敦厚,心行皆善而不以为功。
&&& “俭”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可中国改革开放,百姓生活好了,浪费的现象也很严重,导致木材、水、电等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中国未来要建设成为节约型社会,还非得从“俭”的品德入手不可。懂得勤俭爱物,便能对劳动人民产生感恩之心,其他很多的美德都会因此一一长养。
&&& “温、良、恭、俭、让”在内是指一个人的人品,在外表现出的是求学的态度,你能做到“温、良、恭、俭、让”,老师会格外喜欢你,领导会格外器重你,都愿意将你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所以知识易学而品德难成,为学先为人的道理就在此地。
&&&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dǎo),可谓孝矣。”
&&& 这句的争议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人解释为“三年不改动父母的规矩习惯”,甚至还有将“父之道”解释为“父亲走的路”的。那如果父母过去所定的是坏规矩该怎么办呢?所以他们又解释为不改动父母规矩中“合理的部分”,可原话没这样的意思啊。就算如此,如果父亲是建筑工人,儿子是不是也要去工地干三年活才叫孝?所以“父之道”解释为父母的规矩、道路不合理。
&&& 我们解释一句话,就应该对整段话完整地领会,而不要局限于一词一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其”,指的是子女,如果指父母的话,那“父没”——人都死了,还怎么看他的“行”?所以前边的意思是说:判断子女孝不孝敬,要看父母在的时候,子女有没有高远的志向,父母去世后,他还能不能按照之前的志向切实去努力。“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便是对前两句的一个总结,三年指“多年”,能在很长的时间内,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本章可解释为:
&&&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看他的行动。三年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父母在世时的教导,就算得上孝了。”
&&& “父之道”,指“父母在世时所认可的志向和道路”。道者“导”也,父母的教导。孔子称其为孝,可有三方面的理解:其一,这个人诚恳踏实,不会因为父母督促得紧就随便立空头志向;其二,这个人有抱负又有毅力,不会因为父母去世没人管了,就志气消沉,放松自己;其三,这个人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小的时候,我们入世未深、所知有限,对父母的教导未必心服口服,只有“三年”在实践中加以思考和体会,才能明白父母之心是爱人之心,父母之言是成人之言。这样即便志向有所更改,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舔犊情深了。
&&& 孝敬父母不仅要孝父母之身,还要孝父母之志。自己立志成为有益社会的人,满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志,方是大孝。立志不是为糊弄父母,而是自己能自觉地为之努力,始终用以指导人生方向的航标,不能因父母离世而有所改变。所以,做学问应早立远大的志向,并志行合一。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讲的是人诚实、坚毅的品德和向着远大志向勇敢迈进的求学态度,与上章讲孔子“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质是一致的。
学而第一 知人识礼
&&&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有子说:“社会礼乐的运用,以创造和谐社会为贵。中国古代先王治理国家的原则,就宝贵在‘和谐’这个地方。如果不管大事小情,都由着他不管,想自然而然达到和谐的社会,往往是行不通的。我们知道‘和谐’的宝贵,而一味地迁就‘和’,不通过礼乐、道德的力量来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也是行不通的。”
&&& 前面说学习、做学问,怎么突然说到“礼”呢?这就是《论语》的魅力之一,让你在突兀中寻找答案。关于“礼”我们往后还会再深入讨论。这里有子说了礼用的核心原则——和。有子总结尧舜到周武王时代的政治,最宝贵的就在于“和为贵”。实际上,“和谐社会”是一切政治行为的最高境界,但要真正创造“和谐”社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子说了两种错误的追求“和谐”的观念:
&&& 一是“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什么事情都任由它发展,是行不通的。比如市场经济是不是完全自由的经济?当然不是,政府需要宏观调控、服务和管理,否则人们为了钱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各企业也可能因重复建设而产生巨大的浪费。企业管理的道理其实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人所谓“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不乱管”。
&&& 另一个错误观点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要留意这个“亦”字,就表明与上句的并列关系,表明“知和而和”和“小大由之”一样是错误的。如果仅仅为和而和,凡事只当和事佬,对矛盾双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板子,表面维护一团和气的假象,不以“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也是行不通的。
&&& “小大由之”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行不通,可不少人会有意无意地犯“知和而和”的毛病。比如家庭暴力,有多少妻子因为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而一再地纵容丈夫的变态行为?比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问题,政府会否因为担心丑闻外扬,影响执政党的形象而不彻底查办呢?有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和谐是在圆满解决各种矛盾中形成的,而不是表面掩盖矛盾。圆满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以礼节之”,以法律、道德为准则来处理各种问题。
&&& “和谐”更进一步讲,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又包括了法律、礼乐等多个影响因素在内。国家禁黄、赌、毒的工作还仅限于法的一面,而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则起“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建设和谐社会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 在决定事情成败的因素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知书达礼的人才能“得道多助”。所以,懂得礼用“和为贵”的基本原则,才能将学问切实运用于实际。学习“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的目标就是以“礼用和为贵”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礼乐是孔子十分推崇的治国手段,它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事关学问能否真正付诸实践。本篇从这一章开始转而讨论礼与为学的关系。
&&&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有子说:“诚信待人而言行得宜,则可言出必行。恭敬待人而言行合礼,就可免遭耻辱。因他不失礼、不失信于周围的人,所以他也能受人尊敬。”
&&& 信是内心的品德,义是外在的行为。义者,“宜”也,《说文解字》说“此与善同意,故从羊”。同样,恭指内心,礼指外在的言行。人仅有内心的诚信是不够的,还要行为善良。以前“盗亦有道”,也懂得信,可行为不义,内心能恭,但行为粗鄙,所以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不失其亲”的失指过失,亲指周围交往密切的人。
&&& 本章与上一章是配合的,讲“礼”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礼、义的言行是为人、为学的基础。一个人知识再多,如果行为恶劣,无恶不作,那还不如不学。枭雄、奸臣们也并非一无是处,但他们不知礼守法,误将聪明才智和某些恭信的品德用到了邪道上,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象希特勒,很有个人魅力,能力也非常强,可他却将之用于发动世界战争,残杀无辜,这样的恶魔更让人恐怖。所以,只有具备“礼”的言行才能远耻辱、受人敬重。
&&&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孔子说:“君子吃不贪图口腹,住不贪图安逸,处事机敏而出言谨慎,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可算得上好学了。”
&&& 做学问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心无旁骛才能学有所成。好学的人甚至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为钻研一个事情做到忘身的地步。“忘身”是一种定境,我们经常看到有成就的书画家和科学家,不少都很长寿,看起来鹤发童颜的,就是因为他能致心一处,达到物我两忘的定境,契合了养生之道而引发的身体变化。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指克己之欲,“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处世以礼,这两方面结合,就是好学。本章意在强调“礼”能帮助我们减少利欲之心,增长学问。
&&&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子贡说:“贫穷却不逢迎巴结,富有却不目空一切,怎么样?”孔子说:“不错了,但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贵却仍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里说的‘将那上等的玉石象牙,巧妙地切磋,用心地雕琢’,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可以与你谈诗了,告诉你一个道理,你便能举一反三。”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不容易了。没穷过的人,不知道“身穷志不穷”的难处。我小的时候,每学期的学费都愁没着落,那滋味真不好受,常想问问苍天:“天生我材作何用?”如果是曾经富贵而又没落的就更惨了,吃喝用度习惯了奢侈,一旦只能向别人借的时候,难免不看别人的脸色,哪里还谈得上骨气?所以贫而无谄难哪。反过来看,人若是大富大贵的时候,狂妄劲就上来了,觉得自己是天才。所以富而无骄的人也不多见。
&&&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就更少。三餐不继时,还上学干什么?不如去放牛、打猪草,你去跟他谈道,“民以食为天”就是最上道。佛家也说“无财不养道”,前世不布施,今生极贫苦而想成道的几乎没有,这是“贫而忘道”。相反,一个人如果富贵了,便不把道德、法律放在眼内了。“男人有钱就变坏”嘛,二奶啦、吸毒啦,都想去尝试一下。我还听说有些有钱人喜欢去偷东西,真是变态。社会一般民众的仇富心理,就是基于这样富而无礼的行为。
&&& 关于贫富与为学的问题,由子贡这个工商业界的钜子提出来真是最好不过了。从子贡一生的行履看,的确够得上“富而好礼”,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个社会想令贫、富者各有所安,就需要发展多元的价值观。穷人只要能够温饱,可让他安于自己的才艺、善良的美德、奉献的精神。富人只要有吃有喝,可以让他安于心灵的纯净、宗教的皈依,最好能将助人当成他一生的事业。中国从积贫积弱的时代,过渡到今天基本温饱的时候,就更需要扭转过去偏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心理暗示。当财富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时,人们往往会为了财富而忘失生命真正的意义,使整个社会的人心陷于浅薄。
&&& 回到为学的话题。真正好礼、志求于道的人,是为学最好的助力剂。“如切如磋”是说用道、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同树木之剪裁、玉石之切磋,事关人生观和目标志向,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如琢如磨”是说我们自己的日常修行,指在生活的细节中切切提斯,不断精益求精。人能做到无论贫富,都能保持学习的精神,还有什么是不能成就的呢?
&&& 本章进一步强调了礼用对为学的好处。
&&&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说:“人不怕别人不了解你,就怕你不了解别人。”
&&& 为学说到底,就是“知人”,知人者智,智慧恰恰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 世间的一切问题,追究起来都是人的问题,真正“知人”就是通道的人。汉代学者杨雄说:“通天、地、人之谓儒。”当中最重要的是通“人”,人的问题通达了,天地、自然万物同时都能通达。而知人的下手处是知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才能及人。知己的方法,就在“孝、弟、忠、信、爱人、亲仁”的仁之本务中求。知己则本立,知人则礼立,本立道生,礼立而功德成就。这便是《学而第一》篇的结论之语,又是第12-16章关于礼与为学关系的结论。
&&& 《学而第一》全篇回顾:
&&& 第1章,讲学以致用的三个原则:利益并影响时代、利益并影响他人、成就自己的君子品德。
&&& 第2章,讲为学最重要的方法:本立而道生。从基本的道德品质、基础的学问做起,不断日积月累才能最后有所成就。
&&& 第3-6章,强调为学必须真抓实干,不巧言令色。“孝弟、忠信、爱人、亲仁”这些基本的品行,是君子应务之本,乃道之所系,忽略不得,必须切实履行,一日三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做好了,道就通达了。
&&& 第7-11章,讲为学在心态上应注意的要点。贤贤易色、孝敬父母尽己之力、替领导设身处地考虑、对朋友诚信,都是很重要的为学心态。自重、忠信对学习进步也极其重要。慎终追远,才懂得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学习。做到温、良、恭、俭、让,自然会增长学问。保持自己所立的志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导)就是诚信、坚毅的品德,同样有利于学习进步。
&&& 第12-16章,讲礼与为学的关系。懂得礼用和为贵,就能立身社会,将学问与实践相结合。为人处事讲究信义、恭敬,就能不失其亲,受人尊重。真正行之以礼的人,就不会过分讲究吃、住等物质享受,而能亲近贤者,做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最后指出为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知己、知人都是一种学习,而“礼”就是知己、知人的重要途径。
&&& 《学而第一》概括地提出了为学的原则、心态、要点,这些内容在整部《论语》中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往后还会涉及到。所以《学而第一》是《论语》的“凤头”:说理清晰,内容简要,引人入胜。
为政第二 以德治国
&&&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 孔子说:“政治工作要以德为中心,好比确定了北极星的中心位置,其他星星就自然围绕在它的周围
&&& 北辰又叫北极星,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是
绕着它转的。政治活动错综复杂,可只要把握住“以德治国”的纲领,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如同明确了
北极星的位置,而其他的星星就围绕在它的周围。这是《为政第二》的第1章,开门见山地点出做政治工
作的中心:无纲不举、无德不立。
&&& 可要这么说,很多人会不服气,觉得孔子不懂政治,因为现实生活中,政治更多是体现出“权谋”的
一面:表面工作会做、与领导处理好关系、搞几个政绩工程,加上一些形象包装、事件炒作,升官才有指
望。那一套孔子一定也知道,他曾出仕四年,官至大司寇,代摄相事,对官场上的陋习不可能不明白。《
为政第二》作为《论语》“学以致用”原则下,为政的开篇,他直接点出的是“权谋”背后起作用的德,
一般人所认为的官运,那个不可主宰的东西,恰恰就是德。
&&& 回顾历史,帝王将相行为中所体现的权谋固然是事实,可中国真正的太平盛世时期,其君主和主要领
导官员的品德修养都是相当高的。李世民曾直言:“凡人主惟在德行。”刘备也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贞观之治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勃兴,全社会几乎没
有什么贪污腐败现象,李世民也没有残害开国忠良。这几条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少有的,其深层的原因,
则与李世民、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诚信、奉公廉明的品德密切相关。小人、佞臣当道的历史时期
都是政治黑暗的时期,时间短暂,好比诈骗、抢劫犯固然能风光一时,可终究好景不常一样,他们不可能
长期主导政治局面。以佛家的智慧看,权位、富贵,皆不可强求,他是道德与能力的附属果报,就算你花
费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依然是你应该得的。所以官场上那些偏离“为政以德”的陋习,都不过是妄为罢
&&& 以德为政,可德是什么?德又如何指导政治活动?文章才刚刚开始。
&&&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孔子说:“综观《诗经》的内容,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思想纯洁、情感真挚。”
&&& 蔽是遮蔽,引申为涵括、概括。“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jiōng壮马)》,全诗颂鲁僖(x
ī)公牧马于野不害农田,以喻乐育贤才。思的古字是上“囟”下“心”,囟是头脑,代表思维和思想,
心主情感。所以,一般注解将“思”作为无实义的语气词是说不通的。“邪”通虚,无邪指不虚伪,正直
纯洁,“真正无有邪曲”。
&&& 德是什么?当你想追问答案的时候,冒出一章孔子研究《诗经》的心得来,与为政毫无关联,可实际
上恰恰是在回答“德”。它以《诗经》作比:政治活动如同诗三百,但贯穿其中的,是思想纯洁、情感真
&&& 从造字结构看,德从“二人,直一心”。直是“十目∟”,“∟”表示躲在围墙后隐藏起来,十目表
示很多眼睛在看着,即无法隐藏为“直”。德的意思就是:大公无私的清净之心,与“思无邪”意思完全
贴合。为政以德即天下为公,要求从政者大公无私,心地清净。正如《诗经》的内容那样,为政以德也要
满足以下条件:
为政第二 以德治国(2)
&&& 首先是为国为民。若为私利,那是“隐”不是“直”,不算“思无邪”。
&&& 其次是感而遂通。政策的出台需以民心为导向,民意有感,政府才应,好比诗歌都是有感而发一样。
平白无故地搞政绩工程,就不能叫“思无邪”。相反,百姓有“感”,政府却没有采取因应措施,也不叫
“思无邪”。
&&& 第三,健康有益。老百姓能得到实惠才叫“思无邪”。对分裂国家的活动、黄赌毒产业等,应坚决打
击,绝不可姑息。再如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便是出于国家命运和前途考量,尽量把民利与国利结合
起来的做法。
&&& 有些政府官员进行钱权交易、买官卖官,则是“邪念”,乃自取灭亡之道。
&&& 《诗经》是一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种题材,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是一部
集合俗、雅文化于一体的文艺作品。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周王朝每年都会派专门的官员到各地采风,其
中有不少诗歌都是褒贬政治得失的,周王朝就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各地政事,以调整国政。比如《风》有
人解释为“讽”,多有针砭时弊之作。而《雅》、《颂》则是传播朝廷之音的,让人民感受国君的品德魅
力,以德化民。所以《诗经》还起到了类似今天文化部、宣传部、广电总局的作用,一方面宣传国家政策
,另一方面也是百姓对国家政策的一种反馈和舆论监督。可见,“思无邪”还代表国家以礼乐的艺术方式
,创造出健康的文化产品,净化社会人心,使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 综上,德的基本特征就是“思无邪”。
&&&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说:“以政策法律来引导、以刑罚惩治来管理,老百姓只想着免于刑罚,没有廉耻之心。以道德
品德来引导,以礼乐规范来管理,老百姓会耻于做坏事而严格自律。”
&&&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可法制有其弊端,只要能钻法律的空子,人们非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
&&& 其二,法律的出台,要对文字进行各种考量,使法律文本只能被少数人所理解,民众的法律知识始终
是有限的,比较起来,道德规范的传播更易于让普通民众理解其内涵。
&&& 其三,法律是事后的惩罚,事前起威慑作用,能部分阻止百姓向恶,而教人向善却是礼乐的强项。法
律体系再完善,都不是治本的方法,取代不了道德约束的作用。
&&& 其四,法律规定越细、越繁杂,那些用以约束极少数“坏人”的条款,反而限制了大多数“好人”的
权益和自由。
&&& 其五,法律越多,百姓就越难全部了解,人们对律师的依赖性越强。出于金钱、时间成本、各种风险
考虑,能真正运用法律的来保护自己权益的的民众反而就越少。打过官司的人都知道——累啊。好比用法
律来追款,一诉、上诉要慢慢等,请律师、取证、调查要慢慢熬。律师们常说:“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
在。”意思是举证太难,谁会随时准备着与人打官司,事事保留证据呢?官司赢了对方还等着法院上门强
制执行才付款,或者再来个“躲猫猫”,要是你追的金额只有几万块,中国原本警力就不足,能调配出几
个人来负责你这事?所以还是孔子说得对,听讼的关键在于使国家“无讼”,这只能依靠道德教育才能实
为政第二 以德治国(3)
&&& 当然,我们指出法律的不足,并非要否定国家的法制化方向,而是要说明法制与礼制不可偏废。
&&& 《论语》中的“礼”,不仅指社会道德规范,也包括了今天我们法律规定的某些内容。比如孝养父母
,过去属于礼的范畴,今天写入法律了,缺少点人情味了,是不是就一定能杜绝不孝养父母的现象呢?看
看报纸就有答案了。用法律规定的效果未必比用道德约束的效果好,但少了“有耻且格”的好处。
&&& 也许有人会叫嚣:“封建道德意识是压在人心上的大山,要打倒它!”可是细一想,教人为善怎么能
算压制人性呢?难道允许“自由”杀人才有人性?那叫兽性!道德就是要约束恶人的兽性,使小人也容易
管理。所以,有多重视法制,就需要有多重视道德,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
&&& “道之以德”,道,导也,指社会宣传工具的舆论导向。象杰可逊脔童的案子,法院判决他无罪,全
世界有几个人相信?可他就能拍拍屁股昂头走出法院。司法腐败要是没有道德的谴责,则社会公平何在?
&&&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修学,三十岁能遵循礼法而有所立,四十岁就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岁澈悟
宇宙人生的真相,六十岁能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七十岁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越道德的合
礼范畴。”
&&& 上章讲“德”的好处,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