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两肺纹理增多稍多,气管右移,右肺门影浓,

右侧胸部结节病1例--《医学理论与实践》1992年01期
右侧胸部结节病1例
【摘要】:正 患者,男,44岁,咳嗽,咯痰,发热伴胸痛半月余。检查:胸廓对称,双肺(一)锁骨下及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实验室:白细胞6×10~9/L,中性0.78,淋巴0.18、酸性0.04X线检查:右下肺动脉重叠处有一“椭园”形影,密度不均,部份边界可见,无分叶,右肺门影增浓。印象:考虑右肺癌。CT检查:右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各叶、段支气管粘膜,管腔均无异常发现。剖胸探查:胸腔内少量胸水,整个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患者,男,44岁,咳嗽,咯痰,发热1乍胸痛半月余。检卉:胸廓对称,双肺(一)锁骨下及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实验室:厂一!细胞6X10。/L,中性0.75,淋巴0.18、酸性0.0心X线检查:右下肺动脉重叠处有一“椭园”形影,密度不均,部份边界可见,无分叶,右肺门影增浓。印象:考虑右肺癌。CT检查: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华战,施武敬,唐兰芬;[J];山东医药;1980年10期
王钟富;李建章;;[J];中原医刊;1980年01期
郭其欣;;[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0年02期
王敬三;付家智;;[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李日镛;陆献瑜;;[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80年03期
李岩;;[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0年05期
李熙寰;;[J];黑龙江医学;1980年02期
蒲岷;;[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张慕峡;[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1年04期
栾文忠;;[J];国际呼吸杂志;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履华;;[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周新;汪均陶;;[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汤敏;王珏;;[A];第三届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蒋封运;郑长泰;廖天安;程宏宁;;[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姜红光;裴素丽;夏庆欣;乔思杰;;[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狄根红;;[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刘君;方志沂;于泳;刘耀林;杨晓东;;[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郭智荣;钟丽萍;陈登琳;;[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王艳滨;陈敏华;张晖;严昆;廖盛日;王天峰;林本耀;;[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张建功;范来福;赵晓红;;[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朝阳医院
张洪玉教授;[N];健康报;2000年
峡江;[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刘少华;[N];健康报;2002年
;[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容小翔;[N];医药经济报;2002年
龚秀千;[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王其玲;[N];健康报;2003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
刘少华;[N];家庭医生报;2003年
谭加荣;[N];陕西日报;2003年
许锦东;[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水;[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应可净;[D];浙江大学;2004年
徐文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张景熙;[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李成州;[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张杰;[D];复旦大学;2005年
张丽丽;[D];山东大学;2005年
赵美蓉;[D];吉林大学;2006年
李洋;[D];吉林大学;2006年
施焕中;[D];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邵方淳;[D];浙江大学;2003年
朱学强;[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孙威;[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吴武军;[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陈萍;[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赵洪伟;[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王美霞;[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王湛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赵汉学;[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晏丹;[D];南华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中国肿瘤临床》1985年03期
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摘要】:正 患者女,50岁、教师。五年前因间断性头晕、胸闷、心悸、气促。、双下肢轻度浮肿,诊断冠心病,曾住院内科。出院后五年来因上述症状而断续服用潘生丁、脑益嗪和救心丹等。20余天来心悸、胸闷、气促加剧,血压升高至170/100mmHg,于日第二次住院。胸部正侧位及体层摄片显示右肺门下方近心旁处有一直径3cm大小之圆形块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侧位相当于右肺中叶,水平裂轻度下移,肺纹理轻度聚拢现象、气管及主支气管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右中叶肺瘤可能性大。6月10日行手术探查,见肿块位于右肺中叶,直径3cm,质硬,边缘清楚、紫褐色,行右肺中叶切除。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患者女,50岁、教师。五年前因间断性头晕、胸闷、心悸、气促。、双下肢轻度浮肿,诊断冠心病,曾住院内科。出院后五年来因上述症状而断续服用潘生丁、脑益嗓和救心丹等。20余禾来心悸、胸闷、气促加剧,血压升高至17。/10OmlnHg,于1983年5月l日第二次住院。胸部正侧位及体层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秀珍,王继芳,张惠芳;[J];山东医药;1980年05期
张廷华,叶满萱,卢念祖;[J];新医学;1980年12期
柴仲培,徐荣楠;[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Z1期
陈作霖;[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06期
金容鹤;金贤玉;吴海林;李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80年01期
林慧芝,赫明昌,孟宪荣;[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王世英;[J];陕西医学杂志;1981年07期
侯碧环;[J];陕西医学杂志;1981年07期
李学佩;[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1年05期
高耀洁;王晓梅;任玉芝;;[J];广西医学;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瑞东;;[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王晓卫;李永诚;郑家伟;竺涵光;;[A];2000国际暨第六届全国头颈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辛育龄;张伟;刘德若;李福田;郭永庆;石彬;田燕雏;赵凤瑞;;[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朱鲜阳;韩秀敏;王琦光;全薇;邓东安;候传举;张玉威;;[A];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02年
陈少明;于庆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卢献平;刘生;蒋宁一;伦绮云;梁九根;刘幸光;陈少雄;杨笑梅;;[A];第三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郑绪鹏;牛玉明;韩名胜;;[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张志文;李安民;郭晓明;查炜光;傅相平;梁树立;闫润民;杜程刚;易林华;薛菁晖;;[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都继成;;[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A];全国PET/CT新技术研讨会(学习班)暨PET读片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凤呜;[N];大众卫生报;2000年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褚京津;[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胡德荣;[N];健康报;2000年
张萍;[N];中国医药报;2000年
杜固宏;[N];中国医药报;2000年
饶媛;[N];医药经济报;2000年
张金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湘雅医院外科教授
罗学宏;[N];健康报;2001年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张传生;[N];健康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英;[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晶樱;[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张华辉;[D];浙江大学;2005年
王晓园;[D];武汉大学;2005年
朱国华;[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张眉;[D];浙江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过敏性肺泡炎1例报告
作者:刘艳明&&&&作者单位:150010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过敏性肺泡炎
&&& 1& 病例资料
&&& 患者,女, 42岁, 已婚,某机械加工厂装配工、磨工,总工龄21年(接触磨工粉尘14年,接触汽油7年)。个人史:本人自述没有到过疫区、传染区。既往史:无。2007年2月本人感到胸闷、气短、咳嗽、乏力等,特别是闻到车间刚装修后的残余气味(装修用的材料有涂料、油漆、烯料等)更觉喘气困难,遂到医院就诊,诊断&肺间质纤维化&。由于患者有14年磨工粉尘接触史,所以患者申请尘肺诊断。
&&& 临床表现:一般状态尚可,神清。T 36.6℃,P 82次/min,R 20次/min,BP 120/78mmHg。听诊:肺部偶听到Velco啰音,心律齐,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7(参考值0~5),OT实验(-),肺炎支原体(-),血清检查特异性沉淀素抗体(+)。日X线高千伏胸片报告:双肺纹理增强,双肺可见模糊片影,呈现蜂窝状改变,右侧叶间胸膜增厚。日X线高千伏胸片报告:双肺模糊片影减少,阴影密度增高,可见有少量不规则小阴影。日X线高千伏胸片报告:双肺模糊片影消失,肺纹理略增强。经市尘肺诊断组诊断:无尘肺。肺部CT扫描:日CT报告:两肺支气管-血管纹理略增多。双肺示肺泡结节样高密度影,部分融合成片,沿气管支气管走行,双肺略呈对称性蝶样改变,小叶间隔增宽,部分网织样改变。段以上支气管通畅。双肺门结构清晰,纵隔无移位,气管及大血管形态、大小正常。间隙清晰。4R组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可疑少量积液。日CT报告:双肺叶段支气管通畅,各间隙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双肺内见模糊片影及小网格影,双侧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日CT报告:双肺模糊片影消失,双肺可见少量的小网格影,各间隙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发病前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正常;发病后肺功能测试: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病理所见和诊断:右肺萎陷,肺泡间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会厌、声带未见异常,气管黏膜光滑,环状软骨清晰,隆突锐利,右主支气管黏膜下血管扩张,余未见异常。活检:右下支气管基底段4段,诊断:未见明显异常。
别&&& 此病人起病急,病变发展迅速,经过一系列抗炎、抗激素、保肝及对症治疗,病情见明显好转。急性病例肺内小结节阴影,可在4~6周逐渐消失。慢性病例产生肺纤维化改变,与尘肺病的X线改变较难鉴别[1]。X线胸片、CT报告显示:从发病4~12月份影像学改变见明显好转。此病例肺部纤维化发生在肺野内带,而尘肺纤维化小阴影多发生于肺野外带。尘肺纤维化改变是不可逆的,治愈不了的,所以诊断不支持尘肺。车间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监测结果:不超标。机械仪表车间机加工段其他粉尘:0.57 (国标10mg/m3),机械仪表车间砂轮修理其他粉尘0.53 (国标10mg/m3)。根据发病急、治疗效果明显,临床表现、X线、CT改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7(参考值0~5),结合职业危害接触史、发病史,工作前后肺功能改变及血清沉淀抗体测定综合分析后予以诊断[2]。
【参考文献】
李德鸿,何凤生,苏志,等.职业病医师培训教材——尘肺病.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6.
王培安,刘卓宝,曹钟兴,等.职业病临床指南.上海:上海医科大学,1.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作者:李宏阁&&&&作者单位:274031 山东菏泽,菏泽市立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恶性纤维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病原因不明,以四肢多见。而发生于肺内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非常少见,且恶性程度较高。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4例,笔者认为,本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手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须有赖于手术和病理学检查,尤其是做免疫组化检查。
&&& 1& 病例介绍
&&& 例1,患者,女,46岁,于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黑紫色血块,花生米大小,每日4~5次,夜间加重,2~3次,有右胸隐痛,在外院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又来我院检查,X线胸片示右肺内肿块,考虑为良性肿瘤,CT扫描检查诊为肺癌收入院(图1、图2)。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右肺中叶外侧,约6 cm&5 cm&5 cm大小,与侧胸壁粘连,分离后顺利切除中叶,肺门有两个花生大小质软淋巴结,给予切除,与肿块一起送去检验。病理检查:肿块呈多叶状,灰白色,其内有黄色或黄褐色(脂质、含铁血黄素)组织。诊断为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淋巴结未见转移瘤。
&&& 例2,患者,男,60岁。左胸部疼痛1个月,加重2天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左上肺可闻及少量啰音。透视下见左肺上叶肿块影;CT检查:左肺上叶后段5.5 cm&5.0 cm&5.0 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内密度不均匀,CT值21.0~33.4 HU,内见偏心性空洞及气液平面,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3)。CT诊断:左肺上叶恶性肿瘤。
&&& 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后段,广泛与后胸壁粘连,约5.5 cm&5.0 cm&5.0 cm大小,囊性感,有包膜,固定,内为鱼肉状、液化坏死组织及偏心空洞,空洞约2.0 cm&1.0 cm&2.0 cm大小。病理: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例3,患者,男,6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块,呈暗红色,每日7~8次,夜间加重3~4次。于近日出现右胸部和背部隐痛不适,并伴有胸闷,来我院检查。经X线胸片、CT诊断为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收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无触及肿大淋巴结,胸廓对称,桶状胸,双肺底可闻及少许干啰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双肺野透亮度增强,其下野肺纹理浓密、紊乱。右肺中野见一巨大肿块影,边缘清晰欠规则,侧位与后胸壁联系密切(图4)。CT扫描检查:右肺下叶背段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30 HU左右,最大约7 cm&6 cm&6.5 cm,周边有细毛刺,后方于背侧胸膜紧贴,未见肋骨破坏。两肺野纹理粗乱,肺尖部纹理减少,见多个肺大疱,纵隔淋巴结未见异常(图5)。
&&& 手术所见:右肺上叶约8 cm&8 cm&6 cm大小肿块,并有两个结节,中有1~6 cm出血、坏死明显,部分突入气管腔。右肺尖及支气管旁均见囊性肿物,内有出血和坏死,囊壁呈灰白色。病理学检查:右肺上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右肺尖囊肿及支气管旁囊肿均见为肿瘤。
&&& 例4,患者,男,54岁,以咳嗽、咯血15天余来就诊,透视为右肺肿物入院。CT检查:右肺下叶见两个相邻肿块影,边缘清晰,中间分界清楚(图6)。
&&& 手术所见:术中见右下叶背段有肿物(4 cm&4 cm,4 cm&5 cm)质硬。大体检查:肺两叶,15 cm&14 cm&9 cm大小,切面见肺实质内四个结节,直径2~6 cm,切面灰白,质脆,部分坏死,肺门淋巴结7枚,直径0.5~1 cm。免疫组化:Vim(+)、CD68(+)、CK(-)、HMB45(-),VIM(+)、CD68(+)。
&&& 2& 讨论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由梭形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巨细胞和炎性细胞混合组成,主要特征为梭形细胞呈车辐状排列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又称为纤维黄色肉瘤、恶性黄色肉芽肿。1963年Qzzeuo-Stou和Mrvey通过组织培养研究提出此类肿瘤来源于组织细胞,且具有成纤维细胞的功能。而Fu等1975年结合光镜、电镜和组织培养研究发现,肿瘤中除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外,还有未分化间叶细胞,并提出肿瘤来自于间叶细胞,其中主要向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两个方面分化[1]。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原发于肺内者极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男性多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50岁以上多见,其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胸疼、咯血或咯血块等呼吸道症状。早期可因病变部位、病变大小而异,起病隐匿而无症状[2]。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本组有以下几点特征:(1)肿块大、广泛侵及胸膜1例,其内有偏心性空洞及气液平面1例。(2)孤立性小肿块1例,边界清楚,部分侵及胸膜。(3)多发性肿块影部分侵及胸膜1例。(4)3例最为特殊,CT示肺大疱影,病理及标本为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性囊肿。
&&&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呈软组织肿块,侵袭性较强,较大者常见囊变、坏死及空洞,一般无钙化,常与肺内原发肿瘤如肺肉瘤、支气管肺癌等鉴别,较小者需与周围性肺癌、良性肿瘤相鉴别。CT对观察肿瘤内部结构有较大价值,但一般定性困难,需依赖于手术和病理学检查[3]。免疫组化能排除其他的肿瘤,进一步的确诊。近年来,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较多,对诊断病变性质有很大帮助,且能提高穿刺肿瘤实质部分的准确率。本组例2活检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该肿瘤预后较差,多有局部复发和转移,本组4例均在2年内死亡。
【参考文献】
斯顿伯格 (美国).诊断外科病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王云龙,徐吟秋,陈恒,等.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肺科杂志,7.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新生儿肺炎的X线平片诊断(附30例病例分析)
作者:赵新娟
【关键词】& 肺实变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平片。 结果& 新生儿肺炎(NP)X线主要特点:(1)肺实变;(2)肺纹理改变;(3)肺气肿。 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肺实变&&&&   Plain film diagnosis of neonatal pneumonia(report of30cases)&&&&   Zhao Xinjuan&&&&   Radiology Department Dalian Children's Hospital,Dalian1160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X-ray findings of NP.Methods X-ray findings in30cases of N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Results The X-ray characteristics included a.lung consolidation b.increased bronchovasclar c.pulmonary emphysema.Conclusion X-ray plain film is a important way to detect NP.&&&   【Key words】 neonatal pneumoria lung consolidation&&&&&&   为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我们回顾性分析3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平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16例,女14例,比例为1.14:1,年龄最大24天,最小1h。&&&   1.2 临床表现 患儿常出现呼吸急促,鼻扇,吐沫,吸气性三凹征,发绀等。30例患儿中有哮鸣音者8例(26.07%),有呛奶者9例(30%),肺闻及水泡音7例(23.33%),发绀5例(16.67%),有吐沫4例(13.33%),有8例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呼衰2例(6.67%),肺出血1例(3.33%),败血症3例(10%),NRDS2例(6.67%)。&&&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平片。
  2 结果&&&&   2.1 肺实变 (1)小病灶影12例,占40%,表现为两肺多发小斑片影以两肺下野中内带多见。(2)大病灶影9例占30%。表现为两肺出现片影,边界不清,模糊,也可为单侧,右侧较左侧为多见。部分病灶可融合。(3)肺叶(段)实变,肺不张,2例占6.67%,表现为均匀致密无肺纹理结构的阴影,在侧位片上可见不张肺组织边界清楚。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可相应代偿性膨胀。肺不张以右肺上叶为多见。右肺上叶不张时,可见水平裂向上移位。&&&   2.2 肺纹理增强、紊乱和肺门模糊 27例(90%)主要表现为肺门影增大、模糊。肺纹理增强、紊乱,这是平片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最常见且重要征象。&&&   2.3 肺气肿 2例(6.67%)由于肺泡过度膨胀,肺部密度普遍降低,肺纹理分散变细。表现为两肺透过度普遍升高。肋间隙增宽,横膈位置下降,纵隔向对侧移位。肺气肿可以是双侧性,也可以是单侧性或局限性。&&&   2.4 支气管充气征 1例(3.33%)由于支气管周围的间质浸润,临近的肺泡发生实变,而支气管及其分支充气,呈管状透亮影,形成支气管充气征,此种征象在本病比较少见。
  2.5 横膈和/或心缘模糊 6例(20%)心缘和横膈相临肺组织发生实变,使横膈面、心缘,全部或部分模糊、毛糙、边界不清。
  3 讨论&&&&   3.1 新生儿肺炎分类及病理生理分析 据第五版儿科学,新生儿肺炎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称为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发生于出生后称为产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炎的肺部充血,肺间质浸润,在X线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病灶相互融合,可使细支气管有不同程度阻塞,使肺组织含气减少,在X线上表现为肺不张。支气管周围间质浸润,邻近肺泡发生实变,细支气管及其分支成管状透亮影,在X线上称为支气管充气征 [1] 。&&&   3.2 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与X线之间的关系 在本病例中,大多数有呛奶史,哮鸣音,呼吸困难,但少数病例仅表现为呼吸快,反应差,体温不稳定。新生儿肺部体征在早期常不典型,这给本病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本病例中,有76.67%的患儿有肺实变,有90%的患儿有肺纹理改变。因此早期胸片是可靠的诊断依据。&&&   3.3 鉴别诊断 [2]& NP主要与新生儿透明膜病(HMD),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和胎粪吸入综合征,及新生儿肺出血(NPH)相鉴别。透明膜病是由于肺表面缺乏活性物质引起。MAS主要由于胎儿吸入被胎粪污染羊水发生气道阻塞。新生儿肺出血为肺部出血,是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危重疾病。其X线鉴别主要从肺泡浸润影、肺气肿、肺不张等几方面,详见表1。&&&&   表1 NRDS、MAS、NPH、NP X线鉴别诊断(略)&&&&   3.4 新生儿肺炎的X线诊断 通过对30例患儿进行分析,如果临床拟诊肺炎,胸片有以下一项者可诊断为NP。(1)肺野有明确的实变影,包括大片影,小斑片影,节段性病灶。(2)肺纹理异常,肺门模糊,并伴有气肿征象。(3)有肯定的横膈,心缘模糊或心后影征。&&&   当发现肺纹理增强,边界模糊,可考虑有新生儿肺炎。综上所述,X线诊断离不开病史,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北京:北京出版社,5.&&&   2 包绍林,吴建华.小儿X线临床诊断.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116012辽宁省大连儿童医院放射线科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癌骨转移ct影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