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张GB17924-1999 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产品通用要求的封面!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5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积分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7页
0人评价11页
0人评价10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2积分关于授权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部分白酒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公告(2006年第137号)
核心提示: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自日起组织实施白酒产品生产许可审查和换(发)证工作。
【发布单位】 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文号】 2006年第137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
  根据《》的规定,现就授权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发放部分白酒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公告如下:
  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对年销售额500万以下的白酒生产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白酒生产企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申请受理、实地核查,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自日起组织实施白酒产品生产许可审查和换(发)证工作。
  特此公告。
  二OO六年九月十八日
  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白酒包括以淀粉原料或糖质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糖质原料无须糖化剂),经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发酵、蒸馏、贮存、勾调而制成的产品。白酒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白酒、白酒(液态)、白酒(原酒)。白酒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编号为:1501。
  二、基本生产流程与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处理&配料&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调&灌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配料; 2. 发酵;3. 贮存;4. 勾调。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感官质量缺陷:如色泽、香气、口味、风格等与产品标识不符;
  2. 酒精度与包装标识不符;
  3. 固形物超标;
  4. 卫生指标超标:如甲醇、杂醇油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 厂房总体布局要求
  要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制酒车间、酒库、包装车间和成品库。原料库应阴凉、通风、干燥、洁净,并有防虫、防鼠、防雀设施。
  (1)原料粉碎车间
  原料粉碎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能满足原料除杂(土杂物)、粉碎、防尘的工艺技术要求。架空构件和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便于清理,防止和减少粉尘积聚。
  (2)制酒车间
  白酒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能满足白酒配料、糖化发酵、蒸馏的工艺技术要求。操作场所应有排气设施;场地坚硬、宽敞、平坦、排水良好。采用地锅蒸酒的工厂,地锅火门和贮煤场地必须设在车间外。发酵窖、池、缸、罐应按特定技术要求制作。
  (3)酒库
  必须有防火、防爆、防尘设施,库内应阴凉干燥。
  (4)包装车间
  包装车间必须远离锅炉房和原材料粉碎、制曲、贮曲等粉尘较多的场所,应能防尘、防虫、防蚊蝇、防鼠、防火、防爆。灌酒间应与洗瓶间、外包装间分开。
  (5)成品库
  成品库的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库内应阴凉、干燥,并有防火设施。
  2. 生产设备、工具、管道等的要求
  (1)所有接触或可能接触白酒的设备、管道、工器具和容器等,必须用无铅、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不与白酒起化学反应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裂缝。蒸馏冷却器必须用高纯锡、铝、不锈钢材料制作。
  (2)各生产车间、酒库应根据工艺技术要求,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糖度计、酒度计等。
  (3)酒库、包装车间、成品库应使用防爆开关和灯具,并装有安全防护罩。
  3.酒糟存放设施
  应在远离生产车间的适当地点,设置便于销售、清理、避免霉烂的酒糟存放销售设施。
  注:白酒(液态)可不要求原料粉碎车间、制酒车间、酒糟存放设施;白酒(原酒)可不要求包装车间和成品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粉碎设备:粉碎机
  (2)蒸馏设备:蒸酒机(甑、甑桶、甑锅)
  (3)发酵设备:窖、池、缸、罐等
  (4)贮酒设备:池、缸、罐、酒海等
  (5)灌装设备:洗瓶机、灌装机
  白酒(液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上述(4)(5)规定的设备。
  白酒(原酒)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上述(1)(2)(3)(4)规定的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DB14/T80-1996
DB15/T253-1997
新工艺白酒
DB13/T306-1997
DB22/T221-2000
DB50/T15-2001
DB53/T092-2001
DB23/T308-2002
清香型白酒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白酒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规定。
  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企业购进食用酒精必须符合食用酒精GB,并且要加强自检,确保不会误把甲醇当食用酒精生产白酒。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二)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三)气相色谱仪(标准中不需检测单体物质可不要此仪器);(四)恒温干燥箱;(五)恒温水浴锅;(六)比重瓶或酒精计;(七)比色管。
  七、检验项目
  白酒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识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白酒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以木薯或代用品为原料者
白酒(原酒)不要求
白酒(原酒)不要求
  注:1. 产品标签标注内容应符合GB10344的规定;
  2. 白酒(原酒)的检验按有效的企业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判定。
  八、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成品库或成品贮罐中抽取发证检验样品。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保质期内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瓶(总量不少于100kg)。
  (一)抽样品种
  根据企业申请的取证产品品种,选择1个主导产品进行抽样。
  (二)抽样数量
  1.瓶装酒:随机抽取6件产品,每件抽取1瓶,共取6瓶,总量不少于3000ml。
  2.从成品贮罐抽样时,抽样率为50%,但最多不超过3罐;从成品贮桶抽样时,抽样率为5%,最多不超过5桶。从每罐(桶)中抽取等量样品,混合均匀,总量不少于3000ml,分别装入6个样品瓶中。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样品确认无误后,由审查组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
  九、其它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将白酒生产线列入了限制类目录。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编辑:foodlaw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健中国食用菌协会成立于1987年 现任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国
会员登录 LOGIN
□ 组织机构
□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100801)
联系电话:010-
传  真:010-
电子邮件:
shiyongjun@
原产地域产品 庆元香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Product of designations of origin 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Qingyuan Xiang Gu (Qingyuan 。s Lentinus edodes) 前 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与GB《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庆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庆元县食用菌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克甸、张世炎、徐毓春、鲍文辉、吴庆其、叶长文。 庆元香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庆元香菇的术语和定义、原产地域保护范围、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庆元香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产品外包装标志 GB317 白砂糖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12025 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5483 石膏和硬石膏 GB/T5009.10 食用菌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GB/T5009.15 食品中隔的测定方法& GB/T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GB/T6543 瓦楞纸箱 GB/T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 GB/T12531 食用菌水份测定& GB/T12532 食用菌灰分测定 GB/T12533 食用菌杂质测定& GB/T15673 食用菌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QB/T2343.1 赤砂糖& NY/T119 饲料用麦麸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庆元香菇 Qingyuan Xiang Gu (Qingyuan 。 s Lentinus edodes) 指在原产地域内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使用特定的香菇品种和培养料,采用独特的栽培、加工工艺生产的香菇。&
&4 原产地域保护范围 原产地域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庆元县、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行政区域范围。见附录A。
5 产品分类 5.1 干香菇 经过脱水干燥或烘干的香菇。 5.1.1花菇 菌盖表面有天然裂纹的干香菇。 5.1.2厚菇 菌盖边缘内卷、菌肉较厚的干香菇。 5.1.3薄菇 菌盖平展、菌肉较薄的干香菇。 5.2保鲜菇 采收后即经低温技术处理,保持鲜香菇原有风味的香菇。 6 要求 6.1品种& 庆元香菇菌种应选用241-4、)、庆科20等品种。&6.2 培养料 6.2.1主料(木屑) 6.2.1.1 树种& 壳斗科的水青冈属、栲属、石栎属、麻栎属;金缕梅科的蕈树属、枫香属、马蹄荷属、水丝梨属、蚊母树属;桦科的木属;榛科的鹅耳枥属;胡桃科的化香属;杜英科的杜英属;猴欢喜科的猴欢喜属;漆树科的漆树属、黄连木属;大乾科的乌桕属;豆科的黄檀木属、相思树属和李科的枳属等树种。不允许使用香樟树及松树、杉树等针叶树种。
&6.2.1.2 理化性状&&杂木屑细度在5mm以下,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pH值8.0左右,总氮含量不低于0.3%,不允许使用长期堆积发酵的木屑。
6.2.2 辅料& 6.2.2.1麦麸按NY/T119规定执行。 6.2.2.2赤砂糖按QB/T2343.1规定执行。 6.2.2.3白砂糖按GB317规定执行。 6.2.2.4石膏按GB/T5483规定执行。 6.2.3塑料筒袋的袋长550mm~600mm、袋宽150 mm~170mm、薄膜厚0.04mm~0.06mm,物理机械性能按GB12025规定执行。 6.3生产工艺& 6.3.1栽培工艺&& 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贮藏。菌棒制做期为2月至5月,菌丝培养期为2月至10月,出菇期为9月至翌年4月。&
6.3.2保鲜菇加工工艺& 鲜菇预选→预冷(0℃~1℃)→排湿→初选→入库保鲜(1℃~4℃)→精选分级→包装→冷藏(1℃~4℃)。 6.3.3干菇加工工艺& 预选→排筛→机械热风干燥→分级精选→包装贮藏。烘干过程条件控制见表1。 表1 烘干过程条件控制 烘干期 烘干时间(h) 热风温度(℃) 进、排风控制 要 求 初 期 0~3 30~35 全 开 含水量高的鲜香菇初期温度要低、升温要慢 中 期 4~8 45 关闭1/3 每小时升温不超过5℃;6h~8h移动筛位。 后 期 8h后 50~55 关闭1/2 10h后合并烘筛并移至上部。 稳定期 最后1h 58~60 关 闭 全部干燥时间8 h~13h。 6.4栽培模式 采用高棚层架或畦床脱袋出菇方式生产优质厚菇;采用高棚层架不脱袋割口出菇方式生产优质花厚菇。 6.5生产环境 6.5.1自然环境 庆元香菇产区位于浙江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792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5%,无霜期250天,具有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区内峰峦叠嶂,沟壑交错,海拔高度100m~1900m,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野生大型真菌达460多种。区内有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瓯江、闽江、福安江三江之源。
6.5.2生产用水按GB5749规定执行。 6.5.3生产环境空气质量按GB3095规定执行。 6.5.4生产场所周边干净、整洁、无污染源。& 6.6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不允许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不允许在出菇期间和仓储期间向菇体喷洒任何药剂。
6.7感官指标 6.7.1保鲜菇感官指标&保鲜菇呈扁半球形稍平展或伞形,菌柄长度小于或等于菌盖直径,颜色分别为菌盖淡褐色至褐色.菌褶乳白略带浅黄色,菌肉致密、韧性好、润爽,具有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不允许混入虫菇、烂菇、霉变菇、活虫体、动物毛发、排泄物,金属等异物和其它杂质,其余指标见表2。
表2 保鲜菇感官指标 项目 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菌盖厚度,cm ≥ 1.2 0.8 开伞度,分 ≤ 5 6 7 菌盖直径,cm ≥ 4.0均匀 3.0均匀 3.0& 残缺菇, % ≤ 1.0 1.0 3.0 畸形菇、薄皮菇、开伞菇总量, % ≤ 1.0 2.0 3.0 6.7.2花菇感官指标 菌柄长度小于或等于菌盖直径,菌肉致密、韧性好、润爽,具有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不允许混入霉变菇、活虫体、动物毛发、动物排泄物和金属等异物,其余指标见表3。
表3 花菇感官指标 项目 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颜 色 白色花纹明显菌褶淡黄色 白色花纹明显菌褶黄色 花纹茶色或棕褐色菌褶深黄色& 菌盖厚度,cm ≥ 0.5 0.3& 形 状 扁半球形稍平展或成伞形规整 扁半球形稍平展或伞形& 开伞度,分 ≤ 6 7 8& 菌盖直径,cm ≥ 4.0均匀 2.5 2.0& 残缺菇, % ≤ 1.0 3.0&&碎菇体,% ≤ 0.5 1.0& 褐色菌褶、虫孔菇、霉斑菇总量, % ≤ 1.0 3.0& 杂质, % ≤ 0.2 0.5& 6.7.3厚菇感官指标 菌柄长度小于或等于菌盖直径,菌肉致密、韧性好、润爽,具有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不允许混入霉变菇、活虫体、动物毛发、动物排泄物和金属等异物,其余指标见表4。
表4 厚菇感官指标 项目 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颜 色 菌 盖 淡 褐 色 至 褐 色& 菌褶淡黄色 菌褶黄色 菌褶深黄色 菌盖厚度,cm ≥ 0.3 0.2 形 状 近扁半球形平展规整 近扁半球形平展 开伞度,分 ≤ 7 8 9&&菌盖直径,cm ≥4.0 ≥3.0 &3.0 残缺菇, % ≤ 1.0 2.0 3.0& 碎菇体, % ≤ 0.5 1.0 2.0 褐色菌褶、虫孔菇、霉斑菇, % ≤ 1.0 3.0 5.0 杂质, % ≤ 1.0 1.0 2.0 6.7.4薄菇感官指标&菌柄长度小于或等于菌盖直径,菌肉致密、韧性好、润爽,具有浓的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不允许混入霉变菇、活虫体、动物毛发、动物排泄物和金属等异物,其余指标见表5。
表5 薄菇感官指标 项目 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颜 色 菌 盖 淡 褐 色 至 褐 色 菌褶淡黄色 菌褶黄色 菌褶深黄色 菌盖厚度,cm ≥ 0.3 0.2 形 状 近扁半球形平展规整 近扁半球形平展 开伞度,分 ≤ 7 8 9 菌盖直径,cm ≥ 5.0 4.0 3.0 残缺菇, % ≤ 1.0 2.0 3.0 碎菇体, % ≤ 0.5 1.0 2.0 褐色菌褶、虫孔菇、霉斑菇总量, % ≤ 1.0 2.0 3.0 杂质, % ≤ 1.0 1.0 2.0 6.8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6。 表6 理化指标& 项 目 要求 保 鲜 菇 干 菇 水分,% ≤ 86.0 (菌盖表面干爽、有纤毛或鳞片、手摸不粘、运到销售地菇体不出现水珠) 13.0 粗蛋白(以干重计),% ≥ 15.0 20.0 粗纤维(以干重计),% ≤ 8.0 8.0 灰分(以干重计),% ≤ 8.0 8.0 6.9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见表7。 表7 卫生指标 项 目 要求 干 菇 鲜 菇 砷(以As计),mg/kg ≤ 1.0 0.5 铅(以Pb计) ,mg/kg ≤ 2.0 1.0 汞(以Hg计) ,mg/kg ≤ 0.2 0.1 镉(以cd计),mg/kg ≤ 1.5 0.5 六六六,mg/kg ≤ 0.2 0.1 滴滴涕,mg/kg ≤ 0.1 0.1 二氧化硫(以SO2计),mg/kg ≤ 50 50 7、试验方法 7.1感官指标 7.1.1肉眼观察菇体颜色、形状、混入物。 7.1.2鼻子嗅闻辨别气味。 7.1.3品尝口感。 7.1.4目测菌盖开伞度。& 7.2不允许混入物 分取样品500g,分别检出菌褶色泽不符、虫孔菇、霉斑菇、残缺菇、碎菇体称重,计算所占比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计算结果:X=(m1÷m)×100% 式中:X——褐色菌褶菇、虫孔菇、霉斑菇、残缺菇、碎菇体百分数,%。 m1——褐色菌褶菇、虫孔菇、霉斑菇、残缺菇、碎菇体质量,g。m——样品重量,g。 7.3菌盖厚度 沿切去菌柄后的菌盖中心纵向切开,量取菌肉最厚处的厚度。 7.4杂质 按GB/T12533规定执行。 7.5理化指标 7.5.1水分按GB/T12531规定执行。 7.5.2灰分按GB/T12532规定执行。 7.5.3粗蛋白按GB/T15673规定执行。 7.5.4粗纤维按GB/T5009.10规定执行。 7.5.5重金属、六六六、滴滴涕按GB7096规定执行。 7.5.6 镉和二氧化硫分别按GB/T5009.15和GB/T5009.34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 8.1抽样方法 按GB/T12530规定执行。 8.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质量要求。 a)培养料配方改变时; b)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c)其它认为有必要检验时。 8.3交货检验 每批产品交货前进行。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和水份。 8.4判定规则& 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中有任何二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即判为不合格,卫生指标中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即判为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标志 9.1.1产品外包装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并须有下列清晰正确的标志: 产品标志、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净含量、保质期、企业名称及地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 9.1.2保鲜菇内包装标志根据需方要求,按双方商定执行。 9.1.3外包装上须有下列清晰正确的标识: 收货单位、供货单位、小心轻放标志、防雨淋防潮标志、防晒标志、防重压标志。 9.2包装 9.2.1保鲜菇的包装箱(袋)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87的规定。 9.2.2干菇外包装应符合GB/T6543 的规定,定量包装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鉴定规程 》规定。 9.3运输& 9.3.1不得与有毒物品混装,不得使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 9.3.2鲜香菇应用温度控制在1℃~4℃的冷藏车运输。 9.3.3干菇运输时应有遮蓬,防止雨淋,避免挤压。& 9.4贮存 9.4.1鲜香菇应贮存在温度控制为1℃~4℃的冷库内。 9.4.2干香菇应密封贮存,包装用品符合卫生要求,不得直接裸露空间。& 9.4.3& 三个月以内中短期保存的干菇应避光、常温、阴凉干燥、防虫蛀、防鼠咬、并有防潮设备,三个月以上长期贮存的还应控制温度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下,箱体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9.4.5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
编辑:黑子&
没有相关内容
中国食用菌协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食用菌协会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用菌协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食用菌协会市场信息部 电话:010--
版权所有 中国食用菌协会 & 技术支持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中国食品配料网
您的位置:
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GB&General&requirements&for&products&of&designations&of&origin&or&geographical&indication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产地域&产品的定义、确定原产地域产品的基本原则、原产地域和原材料地域的确定、原产地域产品标准的要求和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国务院落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目录》中的产品。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地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原产地域产品&products&of&designations&of&origin&or&geographical&indications&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的,并以原产地域名称的产品。&注&1用特定地域名称命名的产品,其原材料来自本地区。该产品的品质、特色和声誉取决于当地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因素,并在命脉名地域按照传统工艺生产。&2用特定地域名称命名的产品。其原材料部分或全部来自其他特定地区。该产品的特殊品质、特色和声誉取决于当地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因素,并在命名地域按照传统工艺生产。3.1符合注1要求,但以非地域名称命名的产品,可视而不见为原产地域产品。3.2原材料地域&origin&生产原产地域产品的特定地区.3.3原材料地域origin&of&raw&materials&决定原产地域产品品质、特色或者声誉的主要原材料的生产或选用地区。4&确定原产地域产品的基本原则&4.1产品名称应由原产地域名称和反映真实属性的通用产品名称构成。&4.2&产品的品质\特色&和声誉能体现原产地域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因素,并具有稳定的质量,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享有盛名。&4.3&在原产地域&内彩合理的传统生产工艺或特殊的传统生产设备生产的。&4.4原产地域是公认的、协商的一致的并经确认的。5&原产地域和原材料地域的确定&5.1&原产地域的确定5.1.1以历史渊源和当地和自然属性和人文因素为依据。5.1.2原产地域确定后,应明确地理方位并附相应地域图。5.2原材料&地域的确定5.2.1&应选择适宜产出特定品质的原材料、具有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因素的地域或地段。5.2.2&原材料地域确定后,应明确地理方位并附相应地域图。6&原产地域产品标准的要求&原产地域产品标准诮符合GB/T1。3的规定,并应特别规定下述内容。6.1&原材料要求6.1.1应规定原材料地域。6.1.2应规定原材料的感官特性和理化,卫生指标及试验方法,必要时应规定与原材料有关的特殊要示,如选种、地壤条件、水质、施肥与农药、田间管理、采摘、原材料处理和贮存等。6.2&工艺要求6.2.1&应规定产品的固定工艺。必要时应规定关键工序和关键设备。&6.2.2应规定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并应符合相应国宾标准的规定。&6.3&产品的技术要求&6.3.1应规定产品的感官特性和理化、卫生指标、试验方法及有关限制性条款。6.3.2&可规定产品的特异性指标6.4&标签&原产地域产品标签的内容除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外,还应规定特殊标注的内容,如原产地域名称、原材料的名称和地域,并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7&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7.1愿军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见图1。标志的轮廓为椭圆型,灰色外圈,绿色底色,椭圆中央为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椭圆型下部分灰色的万里长城。在椭圆型&上部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产品"字样,字体为黑色、综艺体。国家摄影师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文章编辑:wzl
文章来源:
商务热线:6&&&客服热线:8&&&全国免费热线&&&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配料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出使西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