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有来山西河曲新闻的移民吗,在明朝

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后查看。也可拨打免费咨询电话: 400-633-1888与客服专员联系索取免费体验帐号。
拟在建项目跟踪记录:
&&为会员提供报批发改委立项、审批前、后的项目信息,涵盖以下大部分内容:项目总投资额、工程地点、建设周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帮您赢得先机!
&&想知道拟在建项目都包含哪些内容?您可以查看。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九仁村记往(十四):白姓源渊参考资料《保德州—五台山白氏家族》(转)
本帖转于中国五台人论坛据考证&&五台西头白氏与元曲四大名家之一的白朴是本家|http:///read.php?tid=33129
小时候,大概上初中的时候就看到过我家珍藏的一本山西五台西头村《白氏族谱》,那是一本躲过了文革期间“破四旧”,没有被毁破而珍藏下来的家谱,编撰于民国时期的1928年,由我村先辈白绘锦纂修而成,上面记载了山西五台西头村白氏始祖善府公于“明洪武二年,自保德州龙凤坡迁五台,后兄弟三人分居西头村、大峪口、探头村”的始迁记载。那时因为年龄小,知识面不广,见闻狭窄,对此深信不疑,觉到在山西保德县找到“龙凤坡”这个地方不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及至到了2008年,政通人和,家族兴旺,盛世修谱,西头村白氏重新纂修家谱的事情摆上了本村议事日程,村中成立了修谱委员会,家父作为村中有知识,有文化,爱参与村中公益事业的一员,荣幸成为修谱委员会中的一员。经修谱委员会四年努力,餐风露宿,东西奔波,南北走访,西头村白氏新谱五册玉成于2011年。新谱记载从明洪武二年始祖善府公始迁西头开始,一直记录到当下,共廿三世,把迁居在外的白氏族人也详尽载录,为明确西头白氏谱系做出了积极贡献,不啻为我西头白氏一大幸事。
去年,我休假回家之时,看到了我村新版的《白氏族谱》五卷,也为我村白氏完成如此浩大,如此精美的族谱而喜不自胜,家父也详细地把修谱的过程及其中的艰辛给我进行了阐述,其中谈到修谱时美中不足的是对“始迁祖善府公由保德州龙凤坡迁居五台西头”一事,经询问山西保德县的熟人朋友,在保德县没有找到“龙凤坡”一地,致使白氏先祖只能追溯到始迁祖善府公一代,不能再往前追根溯源白氏先祖,这不能不说是五台西头《白氏族谱》的一大缺憾。
一、保德州龙凤坡——五台白氏一个悬而未解之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解开“保德州龙凤坡”之迷,续上白氏源流,成了我这位漂泊在异乡的白氏后人的一个心愿,久久不能忘怀。我决心尽自己所学所能,了却父辈心愿。
近来手头工作不是很忙,决定利用工作闲暇,充分发挥利用网络资源,着手查找“保德州龙凤坡”,解开五台西头白氏这个悬而未解的迷团。
(一)查找“保德州”的历史沿革。首先,我想搞清楚明洪武二年“保德州”的历史沿革及所辖范围。百度查到的结果是:元朝至元三年(1266)河曲、芭州合并入保德州,保德隶属太原路。明朝初期设置保德州,明洪武七年(1374)改为保德县,洪武九年(1376)又恢复保德州,管辖河曲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元朝至元三年(1266)开始到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保德州管辖的范围大至是今天山西保德县和河曲县两县的范围”。
(二)找寻“龙凤坡”的确切位置。接着,我在百度里对“龙凤坡”这个地名进行了搜索。搜到的结果是:当代叫“龙凤坡”最有名的、百度搜索排位最前的是“黑龙江省海林市龙凤坡公墓”和“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乡龙凤坡村”,其它还有河北平山、河北张家口、北京门头沟叫“龙凤坡”的地方,这些地方离我要查找的“保德州龙凤坡”距离比较远,应该不是我要查找的地方。距离较近的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有一个村叫龙凤坡村,我姑且把这个村作为我要查找的“保德州龙凤坡”的备选对象之一。对本次搜索的结果我比较失望。但是在搜索“龙凤坡”的过程中,百度有两个词条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词条是五台小王村郑氏发的寻找“保德州龙凤坡”的信息,据称是要修小王村郑氏家谱,“祖上于明洪武二年,由保德州火山龙凤坡西立村迁至五台小王村”,网上发贴请网友及知情人氏查找“保德州龙凤坡”,但结果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另外一条是五台张家庄康氏的词条,说:洪武元年,康守志从火山(河曲古称)龙凤坡迁至五台县张家庄村,三世时分为四支,由张家庄散居五台县走马岭,东冶镇、五级村、槐荫村,后来又从走马岭散居五台县官庄村、翟子沟、柳沟村、崞县(今原平)中腰村,口外银盘梁、杀虎口等处。本来对搜索结果很失望的我一下子又萌生了新的希望,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上两个词条中提到的“火山”是不是我要查找的线索呢?
(三)查找“火山”的历史沿革。百度词条云:火山,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熙宁四年废,属代州。金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州,后更名隩州。兴定二年(1218年)九月改隶岚州。四年迁治黄河滩许父寨。元宪宗七年(1257年)省州县入保德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置县。以其地有火山,岩石隙缝处烟气迸出,投之以竹皮木屑则焦,架之以鬲釜,水米则熟,其下似一团纯火,而山仍有草木根株不灼,事理之甚奇者,因境内有火山而得名。从以上资料得知,宋元时期的人们称现在的河曲叫“火山”,“火山”就是河曲的旧称,地名来源于河曲某地有“活火山”,实际上是地下的煤矿在阴燃,古代的人不明白,以为是“活火山”而已。当代的河曲县治下有两个“火山村”,一个是旧县乡火山村,一个是单寨乡火山村。在我们五台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杨继业的父亲杨衮就被人称为“火山王”,据考证就是现河曲县旧县乡火山村人,现村里还存在“火山王”杨衮的点将台、炼鞭炉等遗址。
根据五台小王村郑氏族谱和张家庄康氏族谱提供的“火山”这条线索,我把目光从保德县辖区转移到河曲县辖区来找寻&“龙凤坡”这个地方。遗憾的是我在百度搜索中没有搜到河曲县下面有关“龙凤坡”的任何线索。这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要找的“龙凤坡”在茫长的历史岁月中已经佚名了;一个可能是“龙凤坡”地方比较小,就是某村下面的一个坡,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进入百度词条。一时间,我的思路又陷于迷惑之中。&
二、追溯白氏姓氏起源——起源于楚国贵族白公胜
白氏姓氏起源,已经有前人的好多考据,史实证据确凿,我也没必要再做无用之功,直接引用百度的信息。
(一)白氏姓氏源流
据前人的考证,白氏姓氏源流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2、出自部落。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远古时期,中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3、出自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
4、出自改姓。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①&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②犹太族(蓝帽回回):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之后裔中有白姓。
③满族: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中有白姓。
④&突厥族:据《台北县氏族略》所载,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来。
⑤其他民族:裕固族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鄂伦春白依尔氏,土族白彦氏,汉姓为白。台湾土著、佤、东乡、苗等族均有白姓。
(二)历史上的迁徙分布
白氏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氏(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朝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封大将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使得白姓家族更趋繁茂庞大。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白锽居郑州(今属河南省);白锽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省)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湾,进而移于海外者。
(三)当代白姓分布与图谱&
白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44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9%左右。“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氏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白氏名人古已有之,文坛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时事,长庆集中载功德”是白居易的写照。白氏虽历经迁徙,但仍为一典型北方姓氏。全国形成了豫冀、秦晋两大块白姓的聚集区。今日白姓以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为多,这四省白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这六省区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从上面的资料得知,白氏以楚国贵族白公胜这一支最为源渊流长,枝繁叶茂。白公胜封邑于白邑(今河南息县),因而以封邑为姓氏。白公胜因参与楚国内乱,受到牵连,白公胜被杀,有四个儿子逃到了秦国,居于陕西眉县。后代中出了秦国名将白起,白起因战功封为武安君,后因奸臣陷害,白起被杀。但秦公很快发现这是一起冤案,为了补偿白起,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白氏遂成太原望族。这就是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白氏的起源。再后来,到北齐时,白仲的后代中出了一位名人叫白邕,做了太原太守,白氏在山西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唐时白邕的后人出了一位白建,做到了唐户部尚书,封邑到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白建的后人叫白锽,白锽居郑州(今属河南省);白锽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省)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可以看出白公胜这一支白氏的迁移路线是由:河南息县到陕西眉县,再到山西太原,然后又从山西太原到陕西渭南,再到河南洛阳的一个迁移路线。当然,我认为这个迁移路线不是单向的,这些有记载的迁移是因为有白氏名人在内,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记载,实际情况是即使名人望族迁出了一些,原居住地也会留一些支系,小民之间的迁徙远比上述的迁徙要复杂的多。总而言之宋元时期,河南、陕西、山西是白氏活动的主要省份,陕西是白姓第一大省。现在秦晋边界沿黄河两岸都是白氏的聚居区,陕西这边陕南眉县、渭南、韩城,陕北清涧、米脂、绥德、吴堡、府谷、榆林,山西的永济、河津、临县、兴县、保德、河曲都有大量白姓人口居住,而河曲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之处,人员来往非常复杂。如果五台西头白氏家谱上记载的“保德州龙凤坡”一说可信的话,从语言、风俗习惯等特征接近陕北的方言、民俗特征判断,我倾向于五台西头白氏不是来源于太原白氏的后代,迁移路线应该是先陕南后陕北,再到山西河曲,后迁五台西头。至于是来源于白起的后代,还是唐时白建的后代,还需要找到可信的资料来佐证。总之,资料证明都是来源于楚国贵族白公胜的后代。
三、《常遇春梦洗五台》——五台移民难以忘却的回忆
小时候,听我村的老年人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常遇春梦洗五台》,说的是:元未明初,洪武皇帝朱元璋有一个大将名叫常遇春,常遇春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生存,成了一个四处流浪的小乞丐。少年时来到山西台州(今山西五台)乞讨。一天,走在台州街上,饿得头晕眼花,眼睁睁地看着路人丢弃的一块西瓜皮,因为饿得实在受不了,捡起来正准备吃的时候,街上走来几个小混混,把常遇春捡起来的西瓜皮打落在地,其中一个混混还在西瓜皮上狠狠踩了几脚,把西瓜皮弄得不能吃了。常遇春忍饥捱饿离开了台州这个伤心之地,仇恨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它日一展凌云志,一定要向可恶可狠的台州人进行报复。谁知几年以后,这位讨吃要饭的穷小子,竟然真的飞黄腾达,成了朱元璋手下一员大将军,领兵打仗,勇猛无比,功名显赫,因军功一步一步升为朱元璋帐下的股肱大将。洪武元年,朱元璋组织力量北上讨伐蒙元在北方的势力,领军大将正是武功赫赫的常遇春。当常遇春常大将军率兵“追击元左丞相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传说中元将中最能打的一个人)至忻州,跟扩廓帖木儿在忻州对垒的时候,想起了少年时期在台州的糗事,但由于朱元璋已有军令,不允许滥杀平民百姓,再加上自己现在已经是大明王朝数一数二的大将,位高权重,再计较过去的一些小事就显得自己心胸狭窄,也就只好把少年时复仇的心思深埋在心底。一天中午在营帐中午休时,不知道是潜意识作怪,还是借题发挥,睡梦中喊了一句梦话,“血洗台州,鸡犬不留”,帐外守卫的传令兵不辨真假,立即就把这个命令传达了下去,常遇春的大军立即浩浩荡荡开赴台州,不分老幼,不问青红皂白,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于是,台州大地,天昏地暗,血流成河,遍地尸首,哭声震天。当常遇春睡醒之后,传令兵向常遇春报告了这件事,常遇春听说后大吃一惊,急忙传令鸣锣收兵,但为时已晚,台州人已经被杀得十室九空,所剩无几。忻州有个村叫令归村,传说就是常遇春收回命令的地方,为了纪念常遇春这次“光明磊落”的行为,就把这个村改名为:令归村。后来因台州十室九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只能从其它人口较多的地方移民到台州,所以说,土著五台居民在明朝洪武元年已经被常遇春杀得所剩无几,现在的五台人大多是明朝洪武时期迁民的后代。这就是我小时候听到的《常遇春梦洗五台》的传说,传说的真伪小时候也无法辨别,无法考据。
想起《常遇春梦洗五台》这个小时候听过的故事是因为最近看到的一些内容大致相同的资料引起了我的兴趣,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先讲几个我看到的故事:
故事一:“洪武赶散”的传说。苏北地区民间的传说:传说明洪武年间,苏州阊门一带生长一种毒虫,形如苍蝇,见人就螫,螫人即死。也有传说是张土诚兵败后在破庙中被人砍死,尸体腐败生出许多红蝇,红蝇见入便咬,咬到便死。于是人们畏惧那夺命的红蝇,纷纷逃离故土,携儿带女,避居他乡。当时人们把这种逃避红头苍蝇螫人的事件叫做“红蝇赶散”,又称“洪武赶散”,或叫“红君赶散”、“红蜂赶散”、“红鹰赶散”……。&“蝇”、“君”、“鹰”、“蜂”土语发音近似,可知无论怎么称之,这个传说是有同源性的。这个传说是十分恐怖的。江苏灌云县的乡民说,他们原非当地人士,祖先是“红蝇赶散”从苏州逃来的。他们讲起“红蝇赶散”无不心存余悸,说那时红头苍蝇漫天飞着,见人就叮,人若被叮了十死八九,所以苏州人纷纷往北方的海边逃难。
故事二:湖南皆杀。话说朱元璋从一个和尚当上了大明皇帝,夫荣妻贵,当过丫头的大脚婆马氏,册立了正宫娘娘,在南京登基之日,臣民欢庆之时南京有条湖南街,装了一台故事灯,一匹马上,骑了一个大脚婆娘,后面跟着一个人,捧着个大南瓜,被彩灯锣鼓簇拥着在街上游行。有善于拍马邀功好事之徒,向洪武皇帝密报说:湖南街人特意讽刺当今皇帝,胆大包天,罪该万死,他的分析是:骑马者,暗指姓马也;大脚婆娘者,讽刺马氏皇后也;捧南瓜者,攻击朱元璋的明朝江山是从他原来的主子小明王韩林儿那里篡夺来的。原来史载元朝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部将廖永忠假以迎接之名,将韩林儿沉于瓜步(今江苏省六合县南瓜捍)江中,于是朱洪武当上了皇帝。朱洪武闻之大怒:连呼“湖南街杀”。领旨的武官顿时慌了手脚,误听为“湖南皆杀”。等到有人报告时,已经杀到常宁州。皇帝猛然一怔,立即传旨,快马追止。追止人追到常宁庙前以上时才追到,这时天已经亮了,所以这个地方名叫赶火埔。由于这一音之误,演出一场“血洗湖南”的残案。
故事三:朱元璋血洗山东。传说某年山东大水,千里汪洋,唯有一有孕尼姑,以瓮作舟,方免于鱼鳖之口,随波漂零于安徽风阳,后生下一娃,此人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不久,其母死,朱元璋乞讨来山东寻根。呼人拜问,人皆亡之。朱元璋寻觅无缘,屈念归舟。待其鸾旗龙廷,便嫉恨山东夷祖之仇,遂发兵血洗山东。山东人民被屠戮殆尽,所剩者百不之一,以至造成了荒无人烟。这才有了以后的山西洪洞县大迁民。
故事四:胡大海复仇。说的是元朝末年胡大海在河南要饭,遭到当地人的侮辱。胡大海深感这个地方人情太坏,立誓要报此奇耻大辱。后来胡大海投入到朱元璋的军队中,屡建奇功。朱元璋即位后大赏功臣,唯独胡大海不接受赏赐。朱元璋觉得很奇怪,问胡大海要什么,胡大海将在河南讨饭时的遭遇讲了一遍,请求朱元璋允他去河南报仇雪恨。朱元璋踌躇再三,答应他一箭之地。胡大海刚到河南地界,恰逢一行鸿雁飞来,胡大海飞箭离弦,正中最后一只雁的后尾,那雁带箭向前飞去,胡大海也统兵向前杀去,那雁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造成了河南、山东尸积如山。朱元璋后来只好下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往没人的地方迁民。
看了这五个传说,发现其中有两个共通之处,一是恐怖的屠杀和驱赶。二是实施恐怖屠杀和驱赶的不是朱元璋就是朱元璋的手下大将,而且有趣的是这些传说与明朝洪武初年移民的迁入地惊人的一致。正好反映了明朝洪武初年移民的一些史实。明朝洪武初年的大移民,除了山西洪洞大槐树最为有名之外,就是“洪武赶散”所反映的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往苏北、鲁南移民;“湖南皆杀”反映的是“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故事三“朱元璋血洗山东”反映的是山西洪洞大槐树向山东的移民,故事四:“胡大海复仇”反映的是山西洪洞大槐树向河南移民的史实。分析这几个故事的真伪,在历史上发生的可能性,我发现《常遇春梦洗五台》的时间、地点、人物都能跟历史史实对得上,是可信度最高、最靠谱的一个传说。“洪武赶散”所反映的苏南往苏北的移民,是朱元璋打败盘据在苏州的张士诚后,为了防止张士诚的势力死灰复燃,而且在跟张士诚作战的时候,苏州百姓无条件地站在张士诚一方,朱元璋很生气,一怒之下迁移苏州豪强到苏北、鲁南,这个账记到朱元璋头上也不为过。故事二“湖南皆杀”、故事三“朱元璋血洗山东”和故事四“胡大海复仇”把朱元璋描绘成一个暴君中的暴君,跟历史上的记载不符。试想元未明初,赤地千里,人口锐减,朱元璋在当时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是他当上皇帝之后第一考虑要做的事情,再实施屠杀平民百姓的政策是跟自己的政权过不去。故事三“朱元璋血洗山东”更为离奇,朱元璋御驾亲征的战斗也就是跟张士诚在苏州、陈友谅在鄱阳湖血战的时候,山东、河南、山西都是徐达、常遇春带兵出征,朱元璋根本就没有带兵去山东,也不可能血洗山东,所以最不靠谱。不过是因为元未明初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苏北一带正是元军与刘福通红巾军,朱元璋与竞争对手陈友谅、张士诚激战的地方,战乱最集中,自然灾害最严重,因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减少,朱元璋在政权建立之初就实施了由人多地少的窄乡到人少地多的宽乡的移民政策,就是从人口较多的晋南、苏南、江西往河南、山东、安徽、苏北等地的移民。因为移民都是官府强制的,穷家难舍,故土难离,造成了许多移民骨肉分离、兄弟永别。移民到了迁入地之后,又强制同宗兄弟不能同处一地,强制移民不能回原籍探望。移民恨死了朱无璋,所以编造了一些恐怖血腥的传说,最后把因战乱造成人口减少的污水泼到了朱元璋和他的部下的身上。我从一些史料中看到,朱元璋曾多次下令禁止滥杀平民。这些故事也反映了很多北方人像山西、山东、河南、苏北在北宋靖康之耻之后就陷入异族统治,到明朝初年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亡国日久,对恢复汉人江山已麻木了,对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统一中国”还是抱有一定的敌意的。
上述几个传说都是反映经过元未明初的战乱,河南、山东、湖南等地人烟稀少,迫切需要增加移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史实。但明朝初年山西晋南洪洞等地作为最大的一个移民迁出地,为什么会在五台产生《常遇春梦洗五台》的传说呢?是不是也跟元未明初的战乱有关呢?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常遇春梦洗五台》时的历史背景下。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朱登基以后,令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统军二十五万进行北伐。徐、常所率大军先后平定山东,横扫中原,于7月24日直抵元大都(北京)城下。因当时驻守山西的元军大将扩廓帖木儿不服王命,元顺帝派大将李思齐、貊高等部赴山西清剿,故大都得不到救援,以致元朝灭亡。元亡后,朱即令徐、常率大军直抵山西,追剿元军残敌。在《明史.常遇春列传》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与大将军(徐达)攻太原,扩廓帖木儿来援。遇春言于达曰:“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达曰:“善。”会扩廓部将豁鼻马来约降,且请为内应,乃选精骑夜衔枚往袭。扩廓方燃烛治军书,仓卒不知所出,跣一足,乘孱马,以十八骑走大同。豁鼻马降,得甲士四万,遂克太原。遇春追扩廓至忻州而还。诏改遇春左副将军,居右副将军冯胜上。北取大同,转徇河东,下奉元路,与胜军合,西拔凤翔。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大明北伐军在山西境内与元军的激战主要是太原之战,明军与元军降将豁鼻马里应外合智取太原,扩廓被打得大败而逃往大同,常遇春率军追赶扩廓元军到忻州。忻州之战是如何开展的,《明史.常遇春传》没有详细记载。小说《英烈传》中还记有常遇春在追击扩廓到达忻州后上了五台山,遇到了太极始祖张三丰,张三丰给他留下了一道谶语:一世多英武,胸中虎豹藏。先于和里贵,后向柳中亡。“和里贵”是说常遇春在“和里”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从此开始了自己辉煌富贵的一生。“柳中亡”是说常遇春命不长矣,果然常遇春就在第二年病亡于山西宁武柳河川。另有野史记载(引用“五台人论坛”小夫子的贴子):秋八月(1368年8月),常遇春与扩廓帖木儿在定襄城北,滹沱河北岸相遇,决战三昼夜,大败元军,斩元军偏将于马下,弃尸骨于大营西侧沟壑,(因当时汉人称北地人为狼主、狼王、狼人,故后人将弃尸地称作狼将沟)。扩廓帖木儿收拾残部西逃,遗弃良马近千匹,牛羊数十群。
随后,常遇春将所率部队屯集滹沱河两岸,分设主营一座(大营),偏营五座(前营、后营、赵家营、管家营、陈家营)。相传,常遇春与元军交战后,看到大营东、南两侧滹沱河环流,可作驻军扎营的天然屏障。北边有车道沟一条,沟宽两丈,沟深丈余,沟口崖头筑一土堡(后称土楼),既可作防守地,又能当了望台,是兵家难得的驻守要地。营寨西侧一马平川,既可演练兵马,又能垦荒屯田。为了营盘坚固,东筑门(现河门)、西设关(现西关)、南建寨(现寨子底)、北砌堡(现堡子湾),并着健校分别把守,真可为固若金汤,铜墙铁壁。常遇春还在大营西南数里外设马城一座,专门圈养所弃军马。又因营北另有一条宽沟,常年水草丰沛,利于畜牧,故令百余军卒在沟里养牛牧羊(后人称此沟为牛羊沟)。平日,将士们除在白草地上习武练身,还在军屯地里垦田劳作。
一日,常遇春在中军帐内午休,忽有探马报道:“五台境内有元军流窜”。常睡眼朦胧中给部将下达命令:“追歼元军,血洗五台”。数日后,只见五台境内白草殷红,黄土腥赤,血泻川流,尸横山积,处处只闻哀泣遍野,村村但见颓垣断壁。士卒归营以后,还将沿途所勒百姓千余口在营西空地斩首。据传,押解途中,有百余百姓解索西逃,但仍被军士追杀,尸身抛在中原岗村西高地(后人称此地为没头脑),头颅丢在龙山脚下一水渠(后人称此地为头儿渠)。此次杀戮,五台民众死伤近万人。常遇春怕此事被朱元璋知晓,故放出口信,说“血洗五台”是梦话所致,并非本意。要求部下告示五台:收尸掩埋者由军方支付费用。告示发布后,先后有上西村田家、槐荫村赵家来大营认尸,并就地埋葬。埋葬地一处叫田家垴,一处叫赵家沟。无人认领尸骨则集中在营西空地焚烧,焚烧场地后人叫烧骨场。
常遇春为何要借追剿元军之名血洗五台城?其原因应从常遇春少年时说起:常遇春祖籍安徽怀远县,少年时,因江南起义军风起云涌,为避战乱,随本地人到北地谋生。途径五台县城时,为拣食路边西瓜皮,被当地人夺下踩碎,遂结下怨恨。本次北伐,勾起昔日往事,故借追剿元军之名,滥杀五台民众,以图报复。这就是“常遇春梦洗五台城,烧骨场怨魂四处游”的故事。据说,常遇春大肆杀戮以后,孤魂野鬼尾追其后,并具状上告天庭。天庭震怒,令阴司削其阳寿二十四载,以示惩罚。故不到一年,即洪武二年七月七日,常攻克元上都开平以后,病逝于班师途中的柳河川,享年四十岁。相传,常遇春大军开拔以后,大营仍驻扎部分军队,直至天启年间才全部撤防。有诗为证:
明初名将常遇春,滹沱河畔扎大营。
跃马挥枪征战急,狼将沟上斩枭雄。
马城寨里圈骏马,牛羊沟底牧笛鸣。
车道沟头建土楼,西关哨口列强兵。
白草地上习骑射,军屯地里试耕耘。
田家垴顶埋尸骨,赵家沟内飘冤魂。
烧骨场上黑烟起,屈杀无辜惊天神。
江山初定常即逝,功臣庙里空有名。
又有七言诗为记,以警后人:
五台城头血横流,烧骨场上鬼神愁。
滥杀百姓天人怨,柳河川中一命休。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叫《常遇春血洗秀容》,忻州古称秀容,也就是血洗忻州,故事的描述大同小异,只是把地名由五台换成了忻州而已。不管是五台还是忻州,总之从上述史料与传说说明,常遇春来过忻州,而且正是北伐时忻州一战的明军最高统帅。至于梦中呓语或酒醉之言,未见史料文字。还有,常遇春发迹前,少年时从安徽怀远千里迢迢来五台讨吃要饭、遭遇羞辱之事,更是传说中的传说。我想,常遇春还没有小气到“鸡犬不留”这种地步吧。
从以上资料也可以看出,元未明初大明朝北伐在山西的主要战役就是在太原、忻州一线展开,由明将徐达、常遇春率领的明军北伐军与王保保率领的元军大战于太原、忻州一带,山西其它地方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剩余州府都是望风而降。忻州、定襄、五台作为明军北伐在山西的主要战区之一,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人口死于战乱之中,不管是元军所杀还是明军所杀,战争对平民百姓造成的伤亡是巨大的,总之是人口锐减,农业凋蔽,成了明初移民的输入地之一。查《忻县志.大事记》中又有这样几句话: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徐达、常遇春追击元左丞相扩廓帖木儿至忻州,居民死伤、逃亡甚众,十室九空。秀容县并入忻州,领定襄县,属冀宁道,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改属宁武道。朔州、洪洞等地,开始向忻州移民。
这次移民的规模还是挺大的。从五台白氏移民人数及分居情况来看:白氏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保德州龙风坡迁徙五台者伯叔兄弟九人。据现有白氏各支系宗谱记载汇集,其九兄弟为:善府、善库、善财亲兄弟三人。开基、志刚、三刚亲兄弟三人。银山一人。由五台迁往山阴县马荣乡小柴村一人,名不祥。共八先祖,还有一先祖暂无查证。其各先祖定居和繁衍后嗣情况为:
善府世系:居西头、维坪、堡子、野场、南头、水湾、白沙岭、上西、新堡、刘家寨、神西、南坡、北大贤、卢家庄、东冶等村。己延至廿三世。有完整的新续谱。
善库世系:居大峪口(维磨庄)等村。有完整的新续谱,已延至廿五世。
善财世系:居探头、士集等村、有手抄本记载。己延至廿四世。
开基世系:居台城、西庄、南大兴、黄土坡等村。有完整的新续谱。已延至廿七世。
志刚世系:居唐家湾、东雷、东龙泉等村。有零乱的手抄本。已延至廿五世。
三刚世系:居白家庄,暂无续谱,世系不祥。
银山世系:居茹家垴,有续谱。
随着历史的发展,白氏迁来五台640多年里各支系迁居他乡、他县、他省者甚多,遍及各地。可以说五台白氏全是明洪武二年“保德州龙凤坡”移居五台兄弟七人的后代。
我再找一些忻州、定襄、五台其它姓氏家谱的记载来佐证这个事实:
1、槐荫赵氏。明朝洪武年开始,赵氏始祖伯英公从朔州马邑迁来五台,定居槐荫,以务农为主,勤俭持家,逐渐成为五台望族。赵氏家族繁衍至今,已有600余年,传25世,为槐荫村主要氏族,外乡称槐荫为赵姓一家村。除正宗后裔在槐荫有3000余人外,迁移外乡的超出正宗几倍。遍及晋北及内蒙古各地。槐荫村赵氏英雄辈出,特别是赵三成、赵戴文、赵丕廉等人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积极参加同盟会,宣传革命,推翻满清,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赵源(曾任山西省委书记)、赵鹏飞、赵澍生等名人。
2、徐姓:其始祖才甫,于明初由马邑烟墩村迁至五台县西南的滹沱河南岸的大建安村。五台徐氏人文蔚然。徐继畬系第十五世。徐向前元帅系第十九世。徐继畬、徐向前是同族同谱,前者是后者的族高祖。而且徐向前的母亲也是从马邑迁来的槐荫赵氏后代。
3、忻州前播明村赵氏。始祖赵德祥于明洪武二年由朔州马邑烟墩村圪针沟迁来。现在,在忻府区二十里铺、金山铺、奇村寺庄村、明望村、泉水沟村,泡池村、吕令村、卢野村、六石村等的赵氏都是从前播明村迁过去的。
4、冯姓:洪武二年大移民时,从朔州马邑迁来的冯、赵两大姓,赵姓居前村,冯姓居后村,以东西一条大街分界,于是前村便称作“前播明”,后村则称为“后播明”。
5、郭姓:始迁祖郭玑就是由马邑县趄柳村迁徙到忻、定交界的智村居住创业的。郭玑定居智村后,率子孙披荆斩棘,开荒拓源,辛勤耕耘,躬耕立业。其后裔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逐渐由“躬耕立业”转向“耕读为业”,成为当地著姓。郭姓人开始向外分徙。西邢郭氏始迁祖郭贵在此背景下由智村东迁西邢村谋求发展,成为智村向外分徙者中最为丁盛族繁的一支。
6、董姓:董仲舒的儿子董安从广川迁回陇西,裔孙再迁河东,在洪武年间,与山东定陶等地族人一起转迁至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在公元1369年,迁居到忻州紫郡。
7、任姓:始迁祖任九粟,从晋北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移民到迤南三四百里的忻州定襄县。此外,忻州、定襄、五台张姓、李姓等许多姓氏,都是从马邑烟墩村圪针沟移民而来。
五台五级村张姓,洪武年间由保德州迁来。河边阎锡山的祖上由洪洞棘针沟迁来,阎锡山在其父亲去世后所撰的《哀启》中说:“先世于明洪武初由洪洞棘针沟迁居阳曲坡子街,继而迁居五台县长条街,终乃定居河边村,遂隶籍五台。”大建安村杜心源的祖上也是那一次移民的后代,山西五台《杜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初年,杜旺不知从何处迁至忻州水马川(现忻州市忻府区西张村)居住,后迁至五台五级村、大建安村。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五台小王村郑姓迁自保德州龙凤坡,五台张家庄康姓迁自保德州龙凤坡。我估计我看到的列举的这些资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没有看到记载是明初迁民后代的族谱和口耳相传的记忆可能会更多。我可以看到的族谱资料都是忻州、定襄、五台出过名人的纂修了族谱的名家大族,那些没有修族谱,或者所修族谱不被人所知的应该会更多。从所掌握收集的族谱资料可以看到,明朝洪武初年忻州,定襄、五台当年的移民规模是很大的,现在忻州、定襄、五台的居民大多数是明朝洪武二年移民的后代。而且移民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朔州马邑烟墩村圪针沟、保德州火山龙凤坡、洪洞棘针沟。
四、洪洞大槐树——明初移民后代心中的圣地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到处流传。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况,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使人们扼腕叹息,感慨万千。在人类迁徙史上,洪洞大槐树下的迁徙无疑是范围最广、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一次。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正史上有记载的从山西平阳洪洞移民18次之多,涉及800余姓氏,上万个家族,分别迁至冀、鲁、豫、皖、苏、陕、甘、宁等地。明统治者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在《朱元璋传》中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xū)众蹙(c&)。惧之以戒,胁之以劓(y&)刑。”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移民的原因是当元末明初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是因为那里有元将扩廊帖木儿镇守,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再加上那里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红巾军多次进攻山西,可终因地势险要而屡攻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东有太行为屏藩,西有吕梁做遮挡,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那里逃。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永乐帝朱棣,相继实行了大移民政策。从山西未遭战乱、人丁昌盛、经济富庶的晋南地区,强行迁徙出大批百姓,迁往人烟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
明朝时在山西洪洞县城北二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明代初年,山西省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史书记载的明初移民主要有平阳府辖二十九县,潞(l&)安府辖六县,汾州府辖三县,泽州辖四县,沁州辖二县,辽州辖二县。这些地区共有四十六县,而平阳府就辖二十九县。因当时的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lǒng),加之广济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大槐树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传说大槐树移民伊始,明政府颁布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径(j&ng)而走,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挈(qi&)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大槐树下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批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官府人员宣布:“大明皇帝敕(ch&)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背手而捆,绳绳相拴,数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据说后来的几次大的移民中,官府也是采取了强迫的办法。
安土重迁,是国人的一大传统,那些山西人中,肯离开故乡去开辟新家园的寥寥无几。据“大槐树后裔”讲,他们有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背抄手走路,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小拇趾甲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征。有一个盛行的传说,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云云。这些民间传说,有的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的则属无稽之谈。
明初洪洞移民最初的分布地是中原地区和黄淮流域。然而数百年间,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特别是近几十年里,迁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下关东”、“下南洋”,建国后的城市知青“支边”、“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另外,明朝初年的移民迁出地也不仅仅只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一地,有学者归类有八大移民迁出地:山东各地族谱记载的移民出发地除了山西平阳洪洞大槐树之外,还有河北枣强移民、四川成都府石碓臼移民、小云南乌撒卫移民;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多称自己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大多称自己来自于江西瓦屑坝、江西南昌筷子巷,苏北的移民大多称自己的祖先来自苏州阊门。这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圪针沟,湖北麻城孝感乡、江西瓦屑坝、苏州阊门都是很小的一个地方,特别是山西洪洞大槐树集中于一颗树、一个窝、一个沟,而当年移民的规模又非常大,怎么可能从一地迁出那么多人,而不从其它州府迁出呢?事实是不是这样,从正史资料记载迁山西平阳之民确有数处。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县份,洪洞县是迁民重点应是无疑问的,移民最多自在情理之中。但遍布大半个的山西移民后代修葺的谱牒里,几乎都记载先祖来自洪洞大槐树,这颇令人费解。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移民到了迁入地后,时隔多年,已记不清自己的原居住地是哪里了,只记得出发地的大槐树、老鹳窝、路上路过长满圪针的圪针沟等,所以后来就以大槐树、老鹳窝、圪针沟成了自己的故乡标志。很明显,大槐树或圪针沟不可能是移民的真正故乡,只是一个重要的移民集合地或出发地。但由于洪洞县甚至附近其他府县的不少移民都从这里出发,那些没有文化的平民百姓就将这个地名传给子孙。年深日久,无法了解自己真正来历的后代就只能以此为原籍了。当大槐树移民后裔中出现了名人和大族,认同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后裔就会越来越多。对于背井离乡的移民们而言,大槐树老鹳窝是他们在晋南的最后一站,这样,大槐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寄托乡愁的载体。
山西洪洞大槐树、苏州阊门、福建宁化石壁村、广东岭下南雄珠玑巷、湖北麻城孝感乡、江西瓦屑坝、南京杨柳巷、南昌筷子巷都是有名的移民中转站。直到今天,众民对这些地方念念不忘,只是寻根不得的一种无奈。
不过,还有另外一些看法,当代有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一个原因是说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资料“不见于史料,详见于谱牍”,而且族谱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最早的出现在明朝万历年间,而大规模修谱的兴起基本在清未光绪年间,那时离洪武初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时间,已经记不清祖上的来源,那么口耳相传的大槐树、老鹳窝、圪针沟、瓦屑坝、阊门就成了移民共同的故乡。另一个原因是从明朝的正史来看,没有记载设置过移民机构的史实。而且从当时的交通道路情况来看,政府组织设置移民机构的话,考虑到移民的吃饭、住宿等现实难题,应该是尽可能让移民快速从迁出地到达迁入地,没必要多费行程,多耗川资,绕道派遣站去领取川资,这在当时来看是很不经济的,因而是不可信的。至于为什么大多数人说自己移民自大槐树、圪针沟、瓦屑坝、阊门,大多数是趋炎附势,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因而,当时除政府组织的少量移民外,大多数移民属于自由迁徙。
从五台西头白氏迁徙的情况看,我认为五台西头《白氏族谱》所记载的“明洪武二年,自保德州龙凤坡迁五台,后兄弟三人分居西头村、大峪口、探头村”的始迁记载是非常可信的,而且还是明朝官府组织的移民,组织者就是常遇春所率领的明朝北伐军队。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既然全国流传最广、最有名的明初移民迁出地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五台西头《白氏家谱》旧谱纂修于1928年,那时五台最著名、最有权势的人物就是时任山西督军的阎锡山和时任察哈尔都统的五台槐荫人赵戴文,说明当时的编纂白绘锦没有趋势附和于名家大族,比如采用阎锡山阎氏“洪洞大槐树棘针沟”或者赵戴文赵氏“朔州马邑烟墩村圪针沟”等大众说法。而《白氏家谱》仍然采用了祖先口耳相传的白氏先祖迁自“保德州龙凤坡”的事实,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移民迁出来源地,这说明祖上口耳相传之祖籍是非常可信的。二是跟史实是基本合拍的。从《明史.常遇春传》上看到,徐达、常遇春率领的明朝北伐大军在山西与扩廓帖木儿率领的元军大战的时候是洪武元年秋八月,元军败退后北走大同,常遇春大军北向忻州、朔州方向追赶元军残部,后来又西出陕西大战元将李思齐于陕北,朔州马邑、保德州火山都在常遇春进军的路线之上。白氏先祖迁自洪武二年,冬未春初出发,赶到五台迁入地,不会耽搁第二年开春开荒种田,时间地点都是跟常遇春大军进军的时间、方向紊合的。三是从他们到达迁入地的情况来看,先祖善府、善库、善财亲兄弟三人迁居五台后,一个居西头、一个居探头、一个居大峪口,相隔百里,如果没有官府的强制力量在里面,亲兄弟三人按常理一般会选择择邻而居,互相帮扶,断不会主动分开居住那么远的地方。因为明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明朝政府移民垦荒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县,从人多田少的地方迁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曾有定制,对北方郡县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移民垦辟,每户给十五亩,又给3亩菜地,皆免3年租税。凡州、县农民开荒及移民开荒,都归垦荒人所有,作为永业,还责成地方官散发耕牛种籽,使移民、流民能定居附籍,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四是五台西头跟“保德州龙凤坡”相隔有三百多公里,在当时信息通讯闭塞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先祖怎么会知道忻州、台州(明朝初年五台旧称)一带经历了战乱,人口锐减,需要移民。而且穷家难舍,故士难离,父子永别,骨肉分离,自己的好日子不过,到他乡开荒种田,开创一番新的基业的主观意愿不大。一定是常遇春所率领的明军执行了朱元璋强制移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旨意,在行军途中组织了朔州马邑和保德州龙凤坡的移民活动。
五、解开保德州龙凤坡之谜——龙凤坡就在旧县乡
综合上文所述,我认为现在山西五台县大多数人都是明朝洪武初年的移民后代,移民的来源大致有三个地方:朔州马邑烟墩村圪针沟、保德州火山龙凤坡、洪洞大槐树棘针沟。朔州马邑烟墩村据说现在在朔州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烟墩村现属朔城区神头镇所辖,村南有圪针沟。该村是一个古老村庄,因为村东北角有一墩(古代烽火台)而得名烟墩村。&圪针沟就在烟墩村西南隅,离村一里多的地方原来有东西方向的一条大沟,由于沟中遍地圪针满沟,因此叫为圪针沟(几百年来塞外风沙吹填,沟已不复存在)。这也是现代人意会的一个地方,也是无法确定真伪的。洪洞大槐树棘针沟在现在的山西洪洞县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已经沧海桑田,不复存在。就是现在人们顶礼膜拜的洪洞大槐树也已不是当年明初广济寺那棵大槐树,而是民国三年由景大启、刘子林募捐在大槐树原址上修复的遗址。那么“保德州火山龙凤坡”究竟现在是在哪个地方呢?
我按照胡适先生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点,大胆假设“保德州火山龙凤坡”就是今天河曲县旧县乡乡政府所在的那个坡上。
证据有以下几点:
(一)明朝洪武初年保德州辖现在保德县和河曲县。五台张家庄《康氏族谱》提到祖先迁自:“保德州火山龙凤坡”,五台小王村《郑氏族谱》中提到祖上迁自“保德州火山龙凤坡西立村”。可以确定的是“火山”指的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曲县,我可以把范围缩小到现河曲县来寻找“保德州火山龙凤坡”,河曲“火山”得名于境内有火山,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设“火山军”,现在的“火山村”就在今河曲旧县乡辖区内。
(二)“龙凤坡”的地名已经散佚多年,没有文字资料记载在案。明朝洪武二年,距今已有六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很多地名已改变和散佚。由于没有文字资料记载,仅凭人们口耳相传,很容易失传,不再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比如洪洞大槐树,如果不是民国三年景大启等人重建大槐树遗址,现代人又如何能按图索骥,找到明初洪武年间广济寺那棵大槐树呢?而且现在的大槐树公园的大槐树也不是当年广济寺那棵古槐树。现在明初移民后代寻根问祖要找的明朝初年几个著名移民迁出地,如:四川成都府石碓臼、江西瓦屑坝、小云南乌撒卫等至今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这说明明朝至今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地名的改变和散佚还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我国的舆地记载主要靠顾祖禹《谈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及各断代史的《地理志》,再加上一些地方方志构成。假如地方太小,不够出名,没有文字资料记载,那地名散佚或者因地形改变而改换地名的地方是非常多的,这也造成了很多古地名的失传。
(三)“龙凤坡”一定在一个通衢要道上。按照我上文的分析,“保德州火山龙凤坡”的移民一定是常遇春率领的明军主持下的移民,那么大军行军一定会选择通衢大道而行,不会钻到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去。另外一个原因,如果采用一些学者考证的山西洪洞大槐树、苏州阊门、江西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等地名都是明初移民的一个集散地、中转站的说法,假如“保德州火山龙凤坡”也是一个移民集散地、中转站的话,那也一定会设在一个交通方便,官府管制相对较强,便于设局移民的地方。我从其它几个著名的移民迁出地的情况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比如山西洪洞大槐树因当时的洪洞凭借唐宋时形成的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lǒng),加之广济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广东的移民后代寻根问祖都要到韶关南雄珠玑巷,因为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关南侧,是南迁广东移民的重要通道,南迁广东移民踏上广东地界之后,都要在珠玑巷住上一段时间,因此南雄珠玑巷就成了广东移民后代的共同故乡;福建的移民后代寻根问祖都到福建宁化石璧,因为宁化石璧就位于江西进入福建的交通要道上。而旧县乡就是当年宋火山军的驻地,交通便利,官府管制力量强大,便于常遇春在此设局移民。
(四)“龙凤坡”就是河曲古“凤凰城”。我从五台小王村《郑氏族谱》提供的线索,“保德州火山龙凤坡西立村”可以看到,“龙凤坡”绝对不是一个小坡,否则不会在一个小坡之上还有一个小村,也就是说这个坡上还不止“西立村”一个村,还有其它村。虽然“龙凤坡”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镇这样一个行政区划,但可以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坡,否则不能承载这么多的村。现在我再把目光转向河曲县来寻找满足这些条件的,位于交通要道上的一个大坡。在河曲县还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现河曲县旧县乡乡政府所在地,是河曲县旧县治所在地。旧县古村成村于宋代(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发展于明清之际,距今已有1027年的历史。它长期是河曲县治所在地,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上演了宋代杨家将“火山军”抵御外来入侵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距旧县村二里之遥的火山村,还存有老火山王杨衮、杨继业等用过的炼鞭炉、演武场等遗迹和保护旧县村的王翼庄等。旧县古村位于河曲县境中部偏西,面临黄河,北踞高岗。据清道光十年《河曲县志》载:旧县五代北汉时置雄勇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立火山军,曾经是历代王朝抵御漠北入侵的头道防线,也是防御瓦刺、鞑靼等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头道屏障。元晚期至明早期百多年中,旧县始终保留着区区六里方圆之地。自元以来,只有土围子,明初进行过修复,景泰、嘉靖两朝得到不同程度修缮。明万历间,在河南做官的河曲旧县籍苗朝阳偶遇河南籍山西巡抚侯于赵,共同商议重修旧县城事宜,并向朝廷力陈旧县之要害,后侯于赵从平潞二府调一万多兵员,历经一年的时间修复旧县城,修复后,旧县作为晋西北头道要塞,又是经济重镇,时称“金汤要径”。其时城池规模大备,气势恢宏,人称“凤凰城”。其地北踞高坡,三面皆临深沟,面阳背山,雄阔大哉,而街道井然、分区划界、民居错落、庙宇庄严,一派和平安祥的城市景象。从道光十年《河曲县志》可以读出以下一些信息:一是晋西北头道要塞,“金汤要径”,有军事价值,符合常遇春所率明军行军驻扎的需要。二是“北据高坡,其三面皆临深沟”,说明这是一个“坡”形的地势。三是“元晚期至明早期百多年中,旧县始终保留着区区六里方圆之地”,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坡,六里之地,足够存在几个小村庄。四是其时城池规模大备,气势恢宏,人称“凤凰城”,据说旧县城依山临涧、蜿蜒曲折,形似“凤凰单展翅”,故有“凤凰城”之称。另外当地有凤凰的传说。五是《河曲县志》记载的这样一处高坡,宋朝的时候称“火山军”,“凤凰城”是明万历之后修复旧县城之后才开始叫“凤凰城”的,旧县这个称谓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县治搬到河保营之后开始称谓“旧县”的。那么这方圆六里的高坡在元未明初时地名叫什么,志书上没有提供任何线索。但我想元未明初当地人对此地一定有一个叫法,一定有一个地名,只是没有在史料、方志上用文字记载下来而已。因为修了新城之后,地势改变,名字改变之后,只记得新建的“凤凰城”而且口耳相传四百年后,忘却了元未明初未建城之前的老的地名——龙凤坡。六是旧县其地三面临渊,一面临涧,当地人称大涧河。因为河流弯涎曲折,形态像龙,而山坡形态状如凤凰展翅,从地形地貌上分析,可以命名为“龙凤坡”。
(五)旧县乡有白氏族人繁衍生息。大名鼎鼎的元曲四大名家之一白朴的祖籍就是河曲旧县乡人。据元好问《善人白公墓表》记载,白朴的祖上应该在北宋时就已经居住在河曲旧县乡了。白朴虽然没有在河曲旧县乡出生成长,安家生子,一生寓居于河南开封、河北真定、安徽六安等地,但是他的族人在当地生长繁衍是无可置疑之事。
由于手头所占资料的匮乏,我只是对着电脑写了这篇文章,所引资料不够详尽,也缺乏实地的考据,这是文章一个很大的不足。本人现在寓居广东,工作拖累不能亲自到河曲、五台等地实地走访调查,这会使文章产生很多遗漏,论据也很不充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本人一定亲自去河曲、五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找到更加有力的证据。只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还是着手写了这篇文章,只是期望明初移民后代中有致力于寻根问祖共同爱好的人提供更多、更有力的证据,揭开“保德州火山龙凤坡”这个谜团。我觉得这件事对我们五台千千万万白氏后人、郑氏后人、康氏后人,以及其它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从“保德州龙凤坡”迁出的姓氏的后人都是有很大意义的。据现代一些白氏家族新编的《白氏族谱》记载,白朴一支的堂号是“鸣琴堂”,白朴一支有了传世谱系,如果我们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证明“保德州龙凤坡”就在今河曲县旧县乡,那我们五台白氏的传承谱系就会追溯得更为久远,这对研究我们白氏起源、文化、民俗习惯是大有意义的。
六、从民俗文化来佐证“保德州龙凤坡”就在河曲旧县乡
民俗文化,是指民众的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性和性。民俗文化是根植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不会随着移民所居地域的改变而改变的。
民俗文化方面我想到了几件事。一件是小时候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时候,我村隔壁村维坪村玩的一个游戏,叫“转九曲”,也叫“九曲黄河阵”,通常摆在一块平整宽敞的场地上,用365根高梁杆子,按等距离的方位横竖各置19根,循着一定的规律联结成一条纵横曲折的通道。全阵分为9区,每区有一处360度曲折。每根杆上悬挂一盏彩灯,然后用细高梁竿按一定的路线连接起来。全程1公里左右,曲折反复,但通畅无阻,决不重复,一般要转30分钟左右方能出来。阵图中心杆比较粗大,无论从哪个方向数它都是第10根。中央桩顶端插黄旗,旗下安放八卦图,图下是斗,四面上书“九曲黄河”,并设置神位于其下,供游客和善男信女烧香礼佛,求子祈福,阵门标着“进口”、“出口”,指引游转路线。整个九曲黄河阵布局严谨、灯光辉煌,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是维坪村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传统保留节目。小的时候只管玩的高兴,没有深入思考它的民俗意义、起源传承,现在随着知识阅历的增长,对小时候迷惑不解的问题总想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现在想起来对小时候玩的这个游戏有点诧异,因为我现在知道黄河在河曲县境内弯曲最多,九曲黄河的得名大多因黄河在河曲县境内弯涎曲折而得名。为什么在我们一个穷乡僻壤、交通闭塞的地方人们懂得玩这个游戏呢?因为我村在太行山脉脚下,离黄河还有三百多公里的距离,人们是如何知道九曲黄河的,因为“转九曲”在晋西北的河曲、保德人们玩的最多。这是不是作为河曲火山移民记忆中的一项民俗活动,在迁入五台之后在五台生根发芽,仍代代相传,流传下来的呢?因为维坪村跟我村都是保德州龙凤坡白氏移民后代,我觉得“转九曲”就是五台白氏从河曲火山那边继承来的一项民俗传统游戏。
另外一件是维坪村耍社火,耍的是“七狼八虎出幽州”的杨家将故事。我村正月十五闹元宵,要耍“霸王鞭”,据说也是从杨家将那里流传出来的。我发现北方人中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尤其是山西忻州一带的人,对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寄予了非常非常的厚爱。按说杨家将在历史上对辽国契丹作战中,是败多胜少,本来没有什么可值得大书特书的。有名的战役也就是“七狼八虎出幽州”那一战,结果是宋军大败亏损,七狼八虎是死的死、亡的亡,连老令公杨继业也撞死在两狼山。而杨六郎杨延昭镇守三关,也是长期处于守势作战的态势,对辽作战鲜有胜绩,战功远逊于同时代的狄青、岳飞、韩世忠等,但偏偏在山西忻州、五台一带杨家将故事流传最广,演义的最多。从晋剧北路梆子的传统剧目来看,有关杨家将的故事演唱的最多,有名的剧本有《六郎斩子》、《四郎探母》、《杨八姐游春》、《三岔口》、《穆桂英大破洪州》等等,虽然这跟杨六郎杨延昭长期驻守在山西代县有关,但杨家将祖籍山西河曲火山,“老乡”的因素也非常大,特别是作为河曲火山移民五台的移民后代,杨家将的故事更是成了人们抹不掉的记忆,口耳相传的都是杨家将的英雄事迹。五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河曲老乡,元宵节的时候打打霸王鞭,耍耍杨家将故事的社火,讲讲杨家将的评书,成了我村与周围几个村庄的一种民俗。
引用《民歌、二人台与河曲地方文化特色》田晓强著中有关河曲节日民俗,我们与五台上五台地区的节日民俗进行一个对比,看看有什么异同。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岁时节目,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这个盛大的综合性的节日里,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格。如十分讲究过“大年”和“小年”这两个节日,在大年前还有一个灶神节,这样就包含前后两周的时间,加上这个时期正值农闲季节,天气也慢慢暖和起来,适于人们举办一些活动。
1、节日礼俗。在腊月二十三,人们要祭灶神,祭用饧糖酒脯。晚灶神送天庭,以饧糖贿糊其口,务在玉帝面前美言,以带回吉祥,故灶君台前对联即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俗称“过年”,家家门前贴对联、门神,炊隔年饭,陈设酒肴,祀祖先及室中常祀之神。夜丑时,老幼都穿新衣,麻炮启门,男子发火龙(旺火),院中央设供桌,供桌前罩印有龙、凤、虎等图案的红布桌裙,前面两角挂黄色细纸做的长钱,上摆“三牲”(熟猪、羊肉各一块,熟鸡一只)“供献”(白面蒸的“大供”分两盘,每盘四个),香炉、蜡烛准备就绪,由家长向北敬神、祀神、焚香、烬表,烧水陆(一种用薄纸印有各种人、神等图案,长、宽1尺5寸)奠茶。随将做好的5碗素菜——油炸豆腐、油炸黄萝卜丝裹白面、油炸山药、炒干豆角、炒南瓜片摆上供桌,供天地、福、禄、寿星神等,供毕接着打醋炭,一人持放火炭的砂锅,一人拿醋瓶,每到一屋,往火炭上浇点醋,名为供醋炭神。传说:代天封神的姜子牙封神时忘了自己,只好做醋炭神,但诸神敬畏,在未打醋炭前皆站立,打了醋炭后姜子牙光临,诸神才敢落座受供奉。接神时麻炮齐放,震耳欲聋,远近连成一片。接完神后天已破晓,到了正月初一,在饭前要放炮、敬神,早饭后,要迎喜神,亦叫“出行”,迎喜神的方位每年变换,到了预定地点要放炮、焚香、叩头,以求一年的好运气,返回时要拣点柴禾,象征财帛,放入炉子内,除夕夜,全家人不睡觉,称“熬年”,要轻声说话,慢取东西,不往地上洒水,不说不吉庆的话,不让孩子哭,不让狗咬,不让猫叫。家院不熄灯,炉内不灭火,屋檐上、墙头上都要点灯碗、挂灯笼,这在二人台《挂红灯》里有明确的反映:“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纱灯挂在门前,风刮纱灯陀螺转,越刮越转越好看。”说明了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除夕夜,在水缸里放酸梅,屋子里煨苍术,小孩大人腋下带苍术、红枣、蒜,小孩肩上带小炮、古铜钱,爷、娘、父母要给自己子孙压岁钱,以扶正压邪。正月初二以后,亲戚邻里互相招饮,谓之吃“年酒”,又曰“吃节饭”。如《打连成》中的唱段“过了大年初二三,我请连成哥哥来吃饭”。基本上反映了这一习俗。老弱妇孺都要互相拜年,长者共叙天伦之乐,幼者共庆佳节,二人台《拜大年》里所反映的是咸丰年间的事情,有这样的唱段:“过罢大年头一天,连成哥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左手拉,右手搀,那是依哟咳。”是与史实相吻合的。嫁出之女在初二要回娘家小住拜年。在未回娘家前要先给公婆叔伯拜年,一方面是征得大家的同意,另外也是基本的礼节,如《住娘家》开场唱到:“过罢大年正月正,新媳妇要到娘家的门。”官吏豪绅有功名,有声望的人拜年时,要留名片一张,商人拜年则用红纸拜贴,这些名片和拜贴还寄给外地亲朋故旧等人,招待拜年的设置也十分讲究:炕桌或地八仙桌上摆有4至6碟茶食、1盅茶、1壶黄酒,拜毕,请到桌上边吃边谈,互相恭维,以消除隔阂,共叙美好前景。正月初五,谓之“破五”。黎明扫室中尘土污秽,送于巷口,焚香燃爆,称之“送穷”,间有剪纸为妇人形者,则曰“送穷媳妇”,此日,要吃供神的“三牲”肉(猪、羊、鸡)数盘,名曰“破盘”。商店作坊解雇不称心的下属即在吃“破盘”后宣布。当日不请客不出门,办事小心谨慎。正月初七,叫“迎七”亦称小年,当日占天气阴晴,卜人口平安。是仅次于大年的一个节日,除不接神外,其余均和过年相似,早晚一柱香,晨昏三磕头。
2、节日饮食&腊月二十三祭灶,家家买麻糖,恭送灶神爷与各路神仙升天,当晚大人孩子要吃麻糖。几天后,家家要蒸米面窝窝,一般蒸出后要放冷家冻一下,脆圪生生,甜圪因因,冰凉解渴。年三十,普天同庆,中午庆团圆,设家宴,谓之“坐席”,有六六席,八八席等,主菜有:红条肉、清蒸羊肉、焖肉、大烩菜、八宝粥、豆芽等。晚上又守岁包饺子,谓之“捞元宝”。正月初一吃素,早上吃长豆面,预示一年日日通顺流畅,中午吃油糕,预示一年步步登高,正月初二是出嫁姑娘回家的日子,中午设席款待娇客,所以早上简简单单吃上一顿意味深长的“蚂蚁套耗子”——就是把年三十守岁时捏好的饺子热在粉汤里,因老鼠连皇帝头上的顶棚、房梁都敢住,所以占了一个贵字,这顿饭的意思就是要套住这个“贵”而大吉大利,如《打连成》部分唱段:“过了大年初二三,我请连成哥哥来吃饭,下挂面,炒鸡蛋,那是依哟咳,不大大的小扁食包下两大盘”。因此,除饺子外,挂面和鸡蛋也是招待客人的上档次的食品。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午要“破盘”,意即吃盘(旧时河曲人对席面的称法有盘、碗、碟等,用什么容器盛菜即为吃什么)要吃供神的三牲肉。正月初七过小年,又要吃一顿饺子,许多人家还要全家人聚一聚。
3、节日活动&腊月二十三后出行,娶聘等事就不用选日子,因所有神灵回了天宫,无人过问,人们也积极筹备过年,要置办年货、打扫除尘、剪纸、写春联。嫁出的女子要给父母送“年礼”,在外工作的男子要回家过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晚要“熬年”,小孩喜欢燃放鞭炮。正月初二后,亲戚朋友相互饮宴玩乐,从《打连成》部分唱段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喜欢玩“碰胡”,这是一种古老的牌技。如“过了大年初四五,我和连成哥哥来碰胡,二棍子圪料三棍子尖。”而且民间历来有逐家逐户串院子转火龙娱乐的习惯。这种娱乐形式中唯有一旦一丑,连丝弦班子也不过六七人的“玩艺儿”进入每户院内表演。据记载:咸丰元年正月,唐家会张兴旺等串院演出“红云”,“庆寿”等节目。
元宵节&是继春节后民间活动又一高潮,旧俗又称“元夜”、“元节”。由于这天有放灯的习惯,所以又叫灯节,也是挺讲究,挺有意思的美好节日。
1、节日礼俗&一般前后三日,街巷燃灯堆火龙于门首,祀天宫、地宫、水宫,谓之“三元盛会”。每家院内也要燃火龙,大门上挂灯笼,有红红火火之意。这在《五歌放羊》里有这样的唱段:“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挂在大门外,单等五哥上工来。”反映了这一习俗,灯火成为节日的吉祥物。
2、节日饮食&正月十五闹元宵且吃元宵,人们在十三、十四就开始赶制元宵或者丸子以代替元宵。元宵可以大似核桃,小似黄豆,食用方法有带汤,炒吃,有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美味可口。午间则一般以油糕作为应时食品,其原料是黄米(黍之糯者谓之),经淘洗后半干时磨压成面,蒸熟色如黄蜡,再用黄油炸过,香软异常。配以土豆、豆腐、粉条作成的粉汤合曰油糕粉汤。
3、节日活动&在正月十五,锣鼓喧闹,歌舞于市者,唱凤阳歌也,插灯数百枝,排列宛如阵图,观灯人曲折行其中者,谓之转灯游会也。家家张灯结彩,灯有西瓜灯,白菜灯,八角灯,红纱灯等等,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如《打连成》有这样的唱段:“正月十五闹元宵,一班子秧歌过来了”。“正月十五闹花灯,我和连成哥哥去观灯。西瓜灯,红腾腾。白菜灯,绿茵茵。芫荽灯,碎纷纷。韭菜灯,宽森森。茄子灯,紫茵茵。圪溜把弯,黄瓜灯。龙儿灯,满身鳞。风儿灯,花生生。老虎灯,实威风。摇头摆尾狮子灯。三打金弹炮打灯,乃是依哟咳,速溜溜起火带炮乒乒两盏灯。”把灯的种类介绍的详尽周全。深闺女子亦上街观灯。更有小孩上街,提小花灯,骑小竹马,上系铜铃叮当不停。大栅街戏台上要给火德星君唱戏三天,以免一年火灾,街上车水马龙,这边是龙灯飞舞,那边是狮子滚绣,还有抬搁(几个人扛一木架,上有幼童化妆表演)高跷、旱船、车头、大头和尚戏柳翠、二女拉碌碡、二人台、武术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夜幕降临时,火龙齐发,花灯通明。各种焰火(炮打千盏灯,白鹅下蛋,炮打城等)。相继燃放,犹如万炮齐发,绚丽壮观。在元宵节前,人们一般也要制作花灯,来庆祝佳节。如《绣花灯》里姐妹二人绣花灯的景况:“洗一洗手来照一照镜,梳妆台前整整容。双手打开描金柜,闲暇无事绣花灯。”而且人们十分喜爱观灯,把它作为节日的重要活动内容。二人台《方四姐》开场白:于婆听说董家庄上大闹花灯,不免引上一双儿女秀英、保童观灯一回。有这样的唱段:“老身今日喜盈盈,董家庄上放花灯。叫声秀英和保童,咱全家欢欢喜喜去观灯。”
七月十五。这天叫中元节,可能是因时间处一年之中而名。由于此日要放河灯,又叫黄河河灯节。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如二人台《撑船》里这样的唱段:“家住在船湾,紧靠黄河畔。爹爹名叫冯老三,夜来出城东。河畔去散心,听说南海子有河灯会。”这个剧目初次演出是在民国初年,说明远在民国前当地已有这个习俗,直到流传至今。而且据传隋麻祜食小儿,民间以面作人形代之,故七月十五中元节亲戚相酬有送面人者,至今相延不改。是日城隍二次“出府”家家上坟祭祀,中元节由城内三官庙组织一般户和靠水路贸易的商人集资在河神庙唱戏(一般是二人台)三日,晚上在黄河上放船灯,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我看到,除了七月十五放河灯兴起于清朝未年跟五台有不同之外,其余节日民俗跟五台上五台地区的节日民俗几乎一模一样。
另一个迹象是方言。“语言是记录社会变迁的特殊档案,某种方言的形成与移民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移民史可以用来解释方言的部分成因;反过来,方言现象也可以为移民史提供佐证。”方言,会伴随人的一生而不会改变,虽然与居住地的方言有一些融合,但还是会保留一些自己的特色,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讲得就是这回事。
从《河曲方言词汇研究》刘永胜著中所研究的河曲方言词汇与五台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二者相似率非常高,达到了80%以上,举例说明:
1、河曲话的前辍加一个“圪”字。如:圪梁、圪台、圪蛋、圪筒、圪缩、圪拐、圪出、圪料、圪折折、圪牙牙、圪低圪八、圪痒圪蠕、圪扭圪扭、圪蠕圪蠕、麻流圪烦、圪料二三等等。
2、河曲话的前辍加一个“忽”字。如:忽哧、忽通、忽采、忽颤颤、忽张张、忽沓沓、忽零沓拉、忽溜三天、忽丁打闪等等。
3、河曲话的前辍加一个“日”字。如:日鬼、日哄、日粗、日显、日噘、日脏、日怪、日能等等。
4、喜欢用叠词。如:笔套套、布袋袋、火星星、裆裆裤、格格纸、毛毛雨、人人眼眼、坛坛罐罐、不榔不榔、闪闪忽忽、拍拍打打、齐齐楚楚、将将、可可、剌剌、冲冲等等。
5、亲戚的称谓。如:姥娘、姥爷、大伯子、小叔子、大兄哥、大姨姐、小舅子、小姑子、小姨子、外父、外母等等。
6、骂人的脏话。比如吊客、妨主货、挨刀鬼、枪崩货、讨吃货、灰小子、二杆子货、球坯、不要比脸、球景气、黄米等。
这些只是我从《河曲方言词汇研究》一文中载录出来的一部分,我不是研究语言学的,只能载抄别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这篇文章看一下,发觉五台话与河曲话相似度非常高,文中列出的河曲方言用五台方言都能读得下去。文中提到河曲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应该说是跟五台方言属于一个方言区。但为什么是一个方言区,我认为原因就是五台尤其是上五台基本上是明朝初年河曲移民的后代。
从方言方面分析,总觉得五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不大一个五台县还分上五台、下五台、台山三个方言区。对五台人来说,一听对方讲话,就能准确地分辨出对方是上五台、下五台还是台山家。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几个方言区,实在令人费解,因为大家地理接攘,而且像我村五台西头,地理上更接近下五台,但方言属于上五台方言区。为何会明显分为上五台、下五台?上五台、下五台区划的标准是什么?我最近看了这么多资料,对这个问题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见解,下五台大多数是由朔州马邑迁来的移民后代组成的村落,这包括槐荫赵氏、建安徐氏、五级村张氏等几个大族,他们的后人组成了下五台方言区;而上五台大多数是由保德州龙凤坡迁民的后代组成的村落,包括五台白氏,小王村郑氏等,来源于保德州龙凤坡的移民后代形成了上五台方言区,虽然相互有交叉,但经过六百多年的交流、变化、融合,非主流方言融入了主流方言之中,如此形成了五台上五台、下五台两个不同的方言区。这是我对五台方提出的一个大胆的新的观点,希望有志之士共同来解开这个谜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河曲县旅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