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京肝病科好不好专家许玉华看乙型兰州西京肝病科好不好好不好

肝好不好看手就知道
核心提示:肝病患者通常会发现自己的手在大拇指至小拇指的根部之间的大小鱼际处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手指按压后变成苍白色,抬手后立即恢复,这就是“肝掌”。如果肝病患者出现肝掌,证明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
  肝病患者通常会发现自己的手在大拇指至小拇指的根部之间的大小鱼际处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手指按压后变成苍白色,抬手后立即恢复,这就是“肝掌”。如果肝病患者出现肝掌,证明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无论男性或者女性体内都有雄性、雌性两种激素共同存在。而这两种激素发挥完生理作用后,不能总在体内呆着,是需要被灭活活性的,而 这个过程是肝脏来完成的。如果肝细胞受到损伤,无法及时灭活体内的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蓄积,就会导致体内的小动脉扩张,表现在手掌上就是肝掌。由此解 释,肝硬化和慢性肝病患者当肝细胞受损而导致肝功能异常时,出现肝掌多是肝功能下降的表现,也是为您亮出的一张黄牌——提醒您及时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了。所以,标题说肝脏的危机正在增长。
  但请大家注意:出现肝掌的不一定都有肝病。临床上往往见到不少健康人发现手掌心发红就慌里慌张地以为自己得了肝病,但各项检查显示无肝病,且肝 功能也正常。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比如体内雌激素分泌过多,已经超过了肝脏的灭活能力而导致的肝掌。因此对于出现肝掌者,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肝胆胰脾彩超等多项检查后并经过综合分析判断,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春季养肝护肝是许多网友比较关注的,如何进行春季养肝护肝呢?39健康网肝病频道为您讲解: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好,以及如何预防乙肝病毒、甲肝病毒、丙肝病毒!另外,可以关注39健康网健康肝病,关注春季养肝护肝食谱!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曾几时,枕秃成了家长判断孩子是否缺钙的一个体征。那么,……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艾伯维丙肝鸡尾酒Viekira Pak的临床研究在60例伴有代偿期肝硬化的基因型1b(GT1b)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成人感染者中开展,数据显示,患者在接受为期12周的Viekira Pak治疗后,实现了100%(n=60/60)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仁者大医”六十载 记我国著名肝病专家骆抗先_凤凰财经
“仁者大医”六十载 记我国著名肝病专家骆抗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骆爷爷,您好。非常感谢您一直科普乙肝防治知识。每周学习一次您的博文已成了我的习惯。看了您的博客,消除了我的疑惑。看到这周的更新是在周一凌晨4点,又不免担心您的身体。骆爷爷,谢谢您。”在骆抗先的乙肝博客,记者看到每篇博文后面都会有这样类似的留言。他们口中的骆爷爷,就是我国著名的肝病专家,今年85岁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骆抗先。载誉一生,但老人却始终谦虚:“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骆抗先在实验室工作。邬晓伟摄“骆爷爷,您好。非常感谢您一直科普乙肝防治知识。每周学习一次您的博文已成了我的习惯。看了您的博客,消除了我的疑惑。看到这周的更新是在周一凌晨4点,又不免担心您的身体。骆爷爷,谢谢您。”在骆抗先的乙肝博客,记者看到每篇博文后面都会有这样类似的留言。他们口中的骆爷爷,就是我国著名的肝病专家,今年85岁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骆抗先。载誉一生,但老人却始终谦虚:“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为病人省时省钱省心“骆老,我又来复查了!您帮我看看,这次的指标怎么样。”7月6日一大早,患者高贵娇来到南方医院感染内科进行复查。“还不错,不过还要继续用药。我之前给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一定还要注意啊!”对高贵娇的身体指标进行分析后,骆抗先开了药,又再次详细嘱咐了注意事项,随后,他起身将患者和家属送出诊室,站在门口招呼下一位病人。“我这样做,一来可以活动一下身子,二来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平缓一下大家等待时焦急的情绪。”骆抗先微笑着说。遇到记者,高贵娇打开了话匣子。“1997年,我来骆老这里看病,当时刚做完脾摘除手术,其他医院的大夫说我最多能活三五年。在骆老的医治下,这都快20年了,我还很健康!”高贵娇说,当时,得知她来自农村,没有足够的药钱,骆抗先将自己身上的钱都拿出来给了高贵娇。“骆老选择的诊疗方案充分考虑了患者的经济状况。对像我这样家里贫困的患者,骆老都会说复诊时不要挂专家号,普通号就行。”谈起这些,高贵娇满脸感动。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林加兴说,每周3次出诊的骆抗先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出诊要提前半小时到诊室,看完全部患者才能下班。有一次,一位山东患者7点就来到诊室,看见刚到的骆抗先便随口说:“您这么早就来了啊!”没想到老人竟道起歉来:“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应该比你们来得更早才对……”林加兴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每周3次门诊计算,骆抗先早到、晚走1小时,62年里他比别人多工作17856个小时,相当于义务工作2232天,多工作了6.2年,多诊治病人10多万人次。从医多年来,骆抗先固守“科学掺不得半点水分”的信条,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科研,容不得半点敷衍。“骆老做事太认真了,很讲原则。”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教授孙剑说,为防止一些厂家利用他的影响力做广告、搞推销,骆抗先从不参加药厂组织的“鉴定会”等,他还多次揭露了一些药厂乙肝治疗药物的不实宣传。3年写就“乙肝字典”作为我国乙肝治疗领域的“泰斗级”人物,骆抗先为给乙肝患者提供循证防治策略,历时3年独立完成了125万字的专著《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初稿完成后,骆抗先又花4年时间反复征求国内著名肝病专家的意见,不断增删修改。该书1997年正式出版后,他坚持每5年对书中涉及的数据和方法亲自修订一次,每次修订时要重写约60%的内容。为此,骆抗先还自学并亲手修改了书中的统计表和插图。该书被传染专业从医人员奉为“红宝书”,成为他们办公桌上不可或缺的“乙肝字典”。“专业知识普通人看不懂,您不如开个博客。门诊您每天能收治几十个病人,但通过网络,每天能让成千上万的病人看到!”2006年,一位病人建议骆抗先开通科普博客,他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说干就干,当时已75岁高龄的骆老开通了博客“骆抗先的乙肝频道”,生活也从过去的“白天看病人,晚上做实验”,变成了“白天出门诊,晚上写博客”。对于一位普通话不标准、没学过拼音、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的老人来说,玩转博客并非易事。在学生的帮助下,骆抗先从零开始学习打字。因为患有白内障,他每写一篇博文都要花上三四个小时。每写好一篇博文,他都要先“放一放”,确定观点无误、文字准确易懂后才正式发布。对网友评论,骆抗先还认真回复,每篇博客一般回复30条,条条都是解答读者最关心问题的“干货”。就这样坚持了10年,骆抗先共发表了385篇文章,博客访问量达1126万,目前每天浏览量达2万人次,位居新浪博客健康总流量榜第17名,受益的患者不计其数。培养出一支“骆驼队”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0%的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广东省比例更高达15%至20%。从医后的骆抗先誓要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积极投身病毒性肝炎研究,一手创办了医院的肝炎基础实验室。“我是1988年来骆老创办的实验室的,那时条件非常简陋。”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医生何海棠对当年实验室的情况记忆犹新。难以想象,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一实验室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还被广东省和全军批准为重点实验室。何海棠感慨地说,就在这个实验室里,骆抗先带领团队填补了许多国内研究空白。1996年底,武汉某军事学院700多名学生转氨酶不明原因增高。作为全军传染病专业组组长,骆抗先当仁不让地来到疫区,一头扎进调研中。消毒、收集与分析血清和粪便样本、前往外训基地调查,他凡事亲力亲为,最终鉴定出一种新的病毒基因组成段,是继甲型和戊型肝炎后的第三种经胃肠传播的肝炎病毒。在国内肝炎研究领域,无人不知骆抗先——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肝研究,发现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感染者的病毒变异,并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研究;他提出的“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新论点,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虽获得了无数荣誉,可骆老十分谦虚:“比起同行,我算不上聪明,我只是在认准的路子上以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前行罢了。”对自己一向“抠门”的骆抗先,在培养人才方面却是出了名的大方。骆老的学生侯金林回忆说,1992年他去英国的圣玛丽医院医学院进修学习,临走前骆老塞给了他200。这笔钱是骆抗先之前作为公派学者到英国深造时攒下来的。“当时的200英镑相当于3000多元,我在国内的每月工资也就200元。”幸亏有了这笔钱,侯金林撑过了在英国没发薪水的日子。(经济日报记者 庞彩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721
播放数:440007
播放数:1386827
播放数:5808920访著名肝病专家王福生教授:慢性乙型肝炎应该能够治愈
我的图书馆
访著名肝病专家王福生教授:慢性乙型肝炎应该能够治愈
人物介绍:现任解放军第302医院的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传染病学教授,传染病研究方阵领路人,解放军第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三级专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记者: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问题,对机体危害甚大,那么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如何发现和诊断的呢?与免疫学又有什么关系呢?王教授,您是肝病免疫学领域的专家,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王福生教授:好的。乙肝病毒感染确实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曾经被其感染,我国更是乙肝高发地区,而且我国多数患者是在围产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约95%可转为慢性,并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经历这三步曲。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是表面抗原,自从其发现就与免疫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63年,布隆伯格教授用免疫扩散的方法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抗原成分,最初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1974年正式定名为表面抗原。基于这项伟大发现,布隆伯格教授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一般情况下,表面抗原在乙肝病毒感染2周后即可出现阳性,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可持续阳性,因此表面抗原至今仍然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经典标志物。但是有少数患者的表面抗原是阴性的,但是体内却有乙肝病毒的存在,这可潜在地引起疾病的进展,这种情况就是常说的隐匿性肝炎,因为难以发现,所以可能会延误诊断和治疗。虽然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从过去的酶联免疫法升级到目前常用的电化学发光法,但是本质仍然是免疫学相关的抗原抗体反应。因此,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仍然离不开免疫学技术。记者:大家都害怕感染乙肝病毒,对乙肝患者避而远之,那么请问王教授,乙肝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播的呢?怎么样才能预防感染呢?目前我国对新生儿均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如果母亲为乙肝患者,那么接种与普通人群是一样的吗?注射乙肝疫苗是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王福生教授: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等。在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婴儿可通过胎盘或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体液而被感染。而且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人口多,如果未对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进行有效的治疗或围产期阻断,孩子均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因此,预防新发感染需从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做起。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乙肝疫苗列入了新生儿免疫接种计划,这项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母亲为表面抗原阴性的新生儿要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并按0、1、6月完成整个接种程序,健康成人的接种程序也是按照0、1、6月进行。而对于母亲为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并同时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结合可能进入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这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成功率大于95%。有力的证据就是我国1985年开始全面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计划后,我国1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降至0.5%以下,这不仅保障了国民的健康,同时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乙肝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接种后需要检验接种效果和表面抗体滴度,当滴度小于保护值(10IU/ml)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维持有效的表面抗体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记者: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这是由乙肝病毒对肝脏造成损伤引起的吗?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吗?王福生教授:虽然乙肝病毒是嗜肝病毒,易侵犯肝脏,但是肝脏损伤并不是由病毒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造成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清除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整体是降低的,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因而病毒可持续复制。当免疫系统与病毒开始发生斗争时,在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控制和清除病毒的同时,也对隐藏乙肝病毒的肝细胞造成了损害,而且复制活跃的病毒可引起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紊乱,从而持续引起肝脏损害。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此时就需要外来的干预措施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或降低病毒的复制而相对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恢复对病毒的控制和清除能力。记者:目前,大家都知道慢性乙肝都需要抗病毒治疗,请问王教授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吗?什么时候开始抗病毒治疗是合适的呢?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如何变化的呢?对抗病毒的疗效有无影响呢?王福生教授:众所周知,慢性乙肝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或者说都适合抗病毒治疗,这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如果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即转氨酶水平正常,肝脏内没有炎症,此时即使病毒大量复制也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一旦出现转氨酶异常或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发现有活动性炎症存在,就应该寻找专科医生在排除其他情况引起的异常后开始抗病毒治疗。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始抗病毒呢?因为此时进入了免疫清除期,我们的“卫士”开始发挥功能了,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才是有效的。在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理想的抗病毒治疗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HBV DNA下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而且转氨酶恢复正常;此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仅得到小部分的恢复,而且是一过性的,并不持久。二是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也就是俗称的“大三阳”变为“小三阳”;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所增强。三是发生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也就是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体出现;患者的免疫功能与正常人几乎相同,尤其是乙肝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基本完全恢复正常。实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是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理想目标,但是非常困难。因此,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记者:据我们了解,王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爬坡假说”,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它的内容和意义吗?上面您提到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是降低的,目前有哪些途径可以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呢?王福生教授:我们根据多年的免疫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慢性乙肝治疗的“爬坡假说”:第一步,进行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使转氨酶恢复正常;第二步,使患者由“大三阳”转换为“小三阳”,逐步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充分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克服其与健康人之间的“鸿沟”,最终实现表面抗原消失和表面抗体出现,彻底清除病毒,这是治愈慢性乙肝的希望所在(如图所示)。目前出现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小分子、治疗性疫苗和免疫细胞治疗等,临床常用的有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等,自体免疫细胞回输可使免疫清除期患者的生化指标明显改善,机体抗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所增强,有效率可达60%;同时有研究者报道,表面抗原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接受表面抗体阳性供者的骨髓移植后出现了表面抗原转阴。由此可见,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质和前景。记者:大家还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什么时候停药合适呢,是需要一直服药吗?王福生教授: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以及何时停药不仅是患者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是临床医生最为关心的焦点,这些只有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是安全可靠的。目前核苷类似物几乎无法使表面抗原转阴,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最高也只使10%的患者在由“大三阳”变为“小三阳”后的5~10年内实现表面抗原转阴。患者肝细胞核内存在的病毒库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和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病毒库清除的半衰期非常长,而且目前的抗病毒药物仅能有效抑制外周血中的病毒,但对细胞核内病毒库的作用甚微,而机体紊乱的免疫又不能将之清除。另外,有研究提示若要彻底清除肝内的病毒库至少需要进行长达14.5年的抗病毒治疗。这些提示,若要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必须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也非常需要患者有足够的信心、良好的耐心来坚持科学的治疗,并细心地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复查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酒等。同时建议患者一定不要自行停药,以免造成肝脏衰竭甚至死亡等不可挽回的后果。记者:慢性乙肝是否能够治愈呢?王福生教授:慢性乙肝是否治愈,取决于患者是否实现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体出现(临床医生称之为是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抗病毒治疗仅可使少数患者达到临床治愈,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发现,高滴度的表面抗原对机体抗病毒免疫有抑制作用,而其滴度降低可解除这种抑制,使机体的抗病毒功能得以恢复,尤其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可能出现表面抗体,实现对乙肝的彻底控制。因此,表面抗原或许可成为临床上一个新的治疗靶点,对进一步减少慢性乙肝患者体内表面抗原水平设计相关的治疗方案,或许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实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以达到持久的免疫学控制。若表面抗原持续降低甚至转阴,则患者的免疫功能可基本完全恢复正常,实现临床治愈。就目前来看,开展有效的免疫治疗使慢性乙肝患者表面抗原转阴和表面抗体出现是可能的,也是患者临床治愈的希望!记者:乙肝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实在是太复杂了,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大家普及了一下慢性乙肝免疫的相关知识。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再次代表我们的读者向您表示感谢!王福生教授:不客气,随时愿意为大家服务。来自《肝博士》 2014年03期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州西京肝病科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