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把xvid编码的avi格式编码解码器以分辨率为720.480的行式以数据刻录到dvdr光盘里有的能放

在DVD上U盘放映,有的AVI格式播放正常,有的AVI格式放不出来。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在DVD上U盘放映,有的AVI格式播放正常,有的AVI格式放不出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的编码类型可能不对,影碟机只支持XVID,DIVX编码类型的avi视频格式、分辨率建议720*480(480p普清)。mpeg(xvid、dvix编码)、vob、dat。音频格式MP3、wma。图片格式jpeg、jpg
采纳率:28%
可能某些avi格式的视频,dvd机没有对应的视频编解码所以就读不了文件。你用格式工厂打开可以在dvd机上能播放的那个文件然后查看文件的信息。然后自己再转换不能播放的那些文件
重新转码看看.用格式工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avi格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3193人阅读
音、视频开发(10)
先简单说一下,mkv和avi的格式只是封装容器,里面封装的是视频流+音频流。容器不会影响画面质量,影响质量的是容器里面封装的什么东西。所以你换换容器,而里面的东西不换的话,对清晰度字幕音频等是没有影响的。
补充一下视频基础知识吧,可能有不对的地方。
一,首先说,视频格式并不能决定清晰度。影片的清晰度一要看分辨率,二要看片源,三要看码率。当然有些特定的格式决定了自身的清晰度。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电影采用同一种视频编码,越清晰的体积越大。
目前视频都是由音频流+视频流组成。格式只是封装容器,例如rmvb,mkv,avi,mpg,ts等等。常见的视频流有MPEG2,MPEG4,H264,VC1等等,MPEG2是比较老式的视频编码,压缩率很低。MPEG4是比较新的编码,常见于DVD影片等等,压缩率一般,最新的MPEG4视频编码是Xvid,还有比较老的DivX.H264(X264是H264的一种)是新生的视频编码,常见于高清视频中,压缩率高,但是要求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高,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较高。VC1是微软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编码,跟H264差不多。
根据压缩率的比较,同一个电影,同样的清晰度,MPEG2的体积&MPEG4&H264=VC1.但是压缩率越高,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高。
二,说一下几种常见的封装容器(即格式)
1.rmvb,rmvb这种格式方便之处在于体积小,不能修改的内置字幕(也是rmvb的硬伤,经常见rmvb上的广告和一些不得体的字幕等等)。但体积和rmvb的视频编码(real9.0)决定了rmvb不会太清晰,分辨率只有(640-800)*(272-500),码率也只有4-5MB/分钟。也许有人说了,在我电脑上看rmvb很清晰啊,当然有可能,一般17寸纯平显示器的分辨率为,如果rmvb达到720*300的分辨率,看着就比较清晰了。但是rmvb只能达到DVD的画质,关于DVD,HDTV,蓝光,HDDVD下面再说。
2.avi,avi是微软推出的一种视频格式,因为现在视频编码的更新,所以avi可以封装更新的视频编码来到达高清晰度。以前DVD都是用MPEG2封装的avi,体积非常大。一部高品质的DVD电影的容量一般为4-5GB,但经过DivX或XviD编码后的大小只有650-700MB,仅仅为原DVD容量的八分之一,图像品质却与DVD相当使得AVI格式成为电影发烧友的首选格式之一。
3.mkv,mkv是民间流行的一种视频格式,以它兼容众多视频编码见长,可以是DivX、XviD、RealVideo、H264、MPEG2、VC1等等。由于是民间格式,没有版权限制,又易于播放,所以官方发布的视频影片都不采用mkv,网上制作下载常见。
4.mpg,即mpeg,视频编码一般是mpeg家族,1,2,4等等。
5.ts,ts是高清专用封装容器。多见于原版的蓝光,HDDVD转换的视频影片,一般采用H264,VC1等最新的视频编码。
三,再说官方发布电影的各种光盘。
VCD,VCD的视频影片由于只能采用MPEG1等老式视频编码,分辨率只能达到300*100多,清晰度很差,几乎遭到淘汰。
DVD,采用MPEG2编码,体积较大,一部120分钟的影片需要4-5G.经过Xvid或者DivX重编码后,一部120分钟的影片只有700-1400M,清晰度跟采用MPEG2的一样。DVD属于标准清晰度,标清。
HDDVD,新一代光盘存储,一张HDDVD盘能达到15-50G的容量,可以提供更大的分辨率,码率。由于在实力上输给蓝光,所以现在已经停止研发。属于高清。
蓝光,BLU-RAY DISK,(简称BD)新一代光盘存储,普通蓝光盘可以达到20G以上的容量,设置达到惊人的100G,所以可以存储更清晰的影片。属于高清。
四,清晰度。
rmvb由于其局限性,最多达到DVD盘的清晰度。
avi可以通过封装不同的视频编码来达到不同的清晰度和体积。
mkv同avi,但更自由。
ts高清专用封装容器,常见蓝光或者HDDVD原版无损转换的影片。
rmvb体积小,如果你不太注重清晰度或者对清晰度要求不高,对内置的字幕和广告不太在意,而要求更小的存储空间和小的带宽,就选择下载rmvb的影片。
avi,一部DVD压的700M avi清晰度=一部DVD压的300M的rmvb.但是avi可以通过不同的视频编码达到更高的清晰度,例如封装H264的avi,可以达到的分辨率。
ts,高清专用,所以体积也很大,一部蓝光电影无损转换为ts格式后,一般20G以上一部120分钟左右的电影。
清晰度不光要看分辨率,也要看片源,例如同样一部DVD和蓝光压的电影,同样的分辨率,蓝光压出来的要清晰而且体积小。
推荐网站:
推荐格式:X264视频编码BDrip(或者HDDVDrip)的mkv影片,一般一部电影1.4G,要比rmvb或者DVD压的avi清晰很多。
rip是压缩的意思,也有re. remux是无损原装的意思。
另外还有720P,1080P等视频标准,720P是的分辨率,1080P是的分辨率,当然分辨率越大影片越大,跟不同分辨率的图片大小不同是同一个道理。
Remux是什么及为什么选择Remux?
& & 高清影视节目的市售产品,有HD-DVD和Blue-Ray两种。且不说其碟片相对国民收入高昂的价格,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正规渠道在销售。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网络,得到高清影视节目的数据。
& & 蓝光和HD-DVD节目,其正片(即电影或电视剧本身,不包含花絮和访谈等内容)基本都是采用Full-HD的1080P格式,所以,为得到完全同质量的视频文件,我们有两个选择,原盘和Remux。
& & 所谓Remux,就是通过某些软件,把蓝光和HD-DVD光盘中的正片音频、视频数据提取出来,并打包到视频“容器”中,这个容器通常是Ts或Avi。
& & 对蓝光和HD-DVD的Remux处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蓝光和HD-DVD标准创立之初,技术人员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加密。因为DVD的CSS加密惨遭破解后,DVD盗版导致了数额巨大的版权损失。由IBM、英特尔、华纳、迪斯尼、微软、索尼、松下和东芝等大牌厂商支持的AACS(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高级访问控制系统)被寄予厚望,但没有多久,又被相继破解。随后,蓝光推出了BD+加密方式。但也于2008年春天,被成功破解。
& & 如AnyDVD的最新版本,就能将BD+加密的蓝光光碟中的正片提取出来。
& & 网络提供的Remux视频文件,都具有播放方便、可加字幕、质量无损、文件量较小(相对原盘,其实都不小)的优点。当然,如果是追求完美的爱好者,可以选择原盘镜像来收藏。原盘中会含有所有花哨的3D菜单,交互式视频评论,花絮等内容。且可以刻录到蓝光刻录盘上,就等于自制了一张蓝光影碟了。
H264和X264究竟有什么区别?
看到有朋友在问这个问题,也因为在播放时从properties的filter中看到的是相同的解码器,所以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陈述,也希望能对经常压片的朋友有所帮助...
H264隶属于MPEG-4编码,是一种高运算量的编码格式,H264的优点是在目前影视文件中容量最小的RAW,缺点是编码时需要大量运算时 间,H264支援硬件加速,H264支持自变速满帧技术(15fps-6000fps),H264编码的文件最大特征是后缀名为.h264;
X264是H264的另外一种开源编码格式,其开头的&X&意思是&software&,是使用CPU软解码的一种视频格式,特征是编码速度相当 快但解码很慢并相当耗费CPU处理能力,X264不支援硬件加速,是和RMVB一样的强解码类型(同一机型GeForce7300和 GeForce9600播放H264时CPU会有巨大的差异但播放RMVB和X264二者无异),X264不支持de-block(区域马赛克弱化换算) 技术;
在常见片源中,最简单的辨认方法是H264的容器是.mkv,X264的容器是,mp4,X264可同任何形式的音频格式再封装成mkv或者 avi,H264不能同mp3,mp2,ogg,wav,wma等常见音频格式再封装为mp4或者avi(目前H264只能配AVC)
在清晰度的对比上,X264与H264在同等清晰度下H264的容量小于X264(videostream比较),H264即使在运算能力较低比 如赛扬M530(1.73GHz/1MB/533FSB)配合支援硬件解码的独立显卡也可以流畅会回放1080p的H264,而X264则需要你有一颗强 大的处理器(X264不支援硬件解码),这就好比ePSxe和VGS模拟器之间的差距一样:H264需要的是钞票,而X264需要的则是温度...
ps: 其实也不尽然完全是这样,对于1200kbps-2500kbps/640*480/30fps这样的要求x264是很适合我的处理器的 (笑),而且在回放时也不会太卡(Rage Mobility只支援DX7),一般制作压缩还是首选x264,诚然观看者要付出一点点代价吧(再笑)
另外就是衍生的编码算法,常见的有H263,VP6,VP7和FLV4,H263俗称FLV1,是目前大多数在线站点使用的回放编码格式,优点是 解码速度快缺点是画质与帧率较差;VP6是基于H264编码,画质清晰压缩比高能保证帧率,但编码时所耗费的时间也凸显了H264的劣势;VP7和 FLV4是国外流媒体站点所新兴的一种格式,使用H264编码MP3或AAC音轨封装的容器(比如niconico和有土鳖),在极小容量的情况下有着惊 人的画质与音频质量(512*384),呃...最近才知道有土鳖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油条布&...XD
K-lite里是没有x264的编码器的,x264和H264基于相同的解码算法(比如你安装了DivX685后就算不装XviD1.2也 能播放XviD编码的文件),H264的解码器默认是支持x264的,请安装好K-lite中的H264自带的ffdshow,就可以播放x264了;
至于封装,因x264和H264是不同的类型,并且x264不依赖显卡的GPU,所以大部分软件都编辑导入,而H264因为编码相当复杂而且涉及到硬件加速功能,在我这里也是报&无法识别的文件类型&,恩,就算是能编辑那估计也是卡的要命吧...
目前国内的wisencoder适合做x264的编码器,开启二次编码(也就是2-pass)可以大幅度改善画质,它本身自带x264_v2的编码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笑),我一直用的还是老版本的1.9.8,效果不错...
.cn/html_2/1/124/id=11141&pn=0.html
h264是一种视频编码方式,x264是基于h264的开源编码解码器&
h.264是一种视频编码标准,x264是一种采用这种标准的具体实现 珊瑚太详细会弄糊涂的 简单地说比较清楚 绝对支持x264那个编码器 开源的缘故 技术改进很快 和xvid一样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它多些
同意楼上,有时候写太多我自己也会糊涂了(苦笑)...另外非常支援开源组织,一直以来都是XviD的忠实拥护者,非高清编辑的话XviD是低主频处理器的福音啊(笑)
目前我尝试过的高清编码还没有过直接导入成功的情况,特别是x264(avc1)和wmv3(vc1),xvid可以正常导入绘声绘影和 Premiere,vegas装一个k-lite code pack也能正常导入(试验的版本是xvid 1.0.2),x264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57828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23篇
转载:27篇
评论:30条
(2)(1)(2)(1)(2)(1)(1)(3)(3)(5)(9)(3)(2)(3)(1)(5)(3)(3)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求助】为什么我的AE CS6 渲染AVI格式不能选择Xvid编码【ae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2,581贴子:
【求助】为什么我的AE CS6 渲染AVI格式不能选择Xvid编码收藏
我同时装了CS4和CS6两个版本,CS4可以渲染Xvid编码,但是CS6就没有这个选项,解码器我也重新装过了 还是没用
2017精美原创ae模版,炫酷的动态效果,震撼的视觉体验,超多视频模板免费下载!AE模板/会声会影,原创ae模版 一键免费下载,每日更新!全覆盖,超实惠!
顶一下 在线等
弱弱问一下,装2个版本有什么特殊用途?一个不够用吗
cs6输出功能大大弱化。我得cc也无法输出xvid。但是。。。。adobe在弱化ae输出的同时,强化了media encoder的输出。而me就能输出xvid。输出方法:ae有一个添加到输出序列的选项,其实就是用me输出。输出要点:注册机安装ae,me功能才全;xvid要安装64位解码器。试过32位解码器无法识别。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会声会影“分享”输出AVI格式最佳选择
我的图书馆
会声会影“分享”输出AVI格式最佳选择
首先说明,到目前为止,输出的格式选择中,最清晰的莫过于AVI了会声会影输出AVI体积庞大,一直以来被人诟病,其实,这是非常冤枉的,因为人们没有了解它,没有进行相关设置只要进行一点点设置,会声会影就可以输出既清晰又体积小的AVI,而无需外挂小日本、无需什么搭桥好了,分享→创建视频文件→自定义→保存类型→选第一个,即avi.好了,先别急着点击“保存”,那样你就会得到体积庞大、渲染慢得烦人的AVI。点击“选项”→视频保存选项→AVI,跟着,下面有个“压缩”,打开下拉框,得到下图。作一些说明第一个“无”,这是默认的,即渲染出的AVI没有进行压缩,因此,得到的AVI文件就大的吓人,渲染速度非常慢。其实,没有必要选“无”,对于一个被编辑的视频,最清晰的莫过于原视频了,就算你选无压缩的AVI,其清晰度也不会超过原视频,但体积却远远超过。因此,无必要第二个,即“DV 视频编码器 -- 类型1”,选择这个的话,渲染速度比较快,清晰度也很清晰,但体积只有“无”的九分之一!看倒数第一,即Divx 5.1 Code,在这么多压缩类型中,它的渲染速度是最快的,但实话讲,它输出的视频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不推荐倒数第二个,即Xvid MPEG-4 Code,这个是我推荐的,输出速度很快,且质量也很好,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输出视频的体积很小,完全达到我们的要求倒数第三个,即Indeo? video 5.10,这个压缩模式也很好,输出速度即质量跟倒数第二个差不多,只是体积比它大一点点综上所述,输出质量高体积小的AVI,选择倒数第二个,即Xvid MPEG-4 Code就这么简单的设置 本帖子讲的仅仅是对会声会影输出AVI而言,解决的是会声会影输出AVI既要清晰度又要体积小的问题。无需插件、无需外挂、无需导入第三方的东东,会声会影的问题就在会声会影软件本身解决,大虾可以用,新手更适用,简单设置即可现在绘声绘影12是不是也已经有H.264输出了,效果会更好。我的X2一开始没有那个选项。于是我按ZXFAMD 40楼的建议,下了个XVID解码器。导出视频速度快,文件很小。为方便会声会影输出高质量视频,我制作了八个视频模板(二组),只要在设置时相应导入,就能输出高清晰压缩(XVID编码压缩)视频。只要设置一次,下次用在输出选中就行,很方便的。& &&&注:先检查一下会声会影是否已安装了xvid编解码器,如没有,必须安装xvid编解码器,输出的文件才会很小,图像质量也高。XVID编解码器可以在网上百度搜索一下,有很多& && &视频模板:320X240;352X288;640X480;720X540;720X576;800X600; ;& && &导入方法:打开会声会影的工具栏——制作影片管理器——添加——导入相应视频模板——写上模板名称,如:640X480等——确定& & 编辑后视频输出方法:创建视频文件——选中你所需要的视频模板。& & 安装方法:先安装xvid编解码器,再导入视频模板。本帖隐藏的内容(30.93 KB, 下载次数: 8, 售价: 2 枚金钱)& &(245.53 KB, 下载次数: 6, 售价: 2 枚金钱)& &(254.81 KB, 下载次数: 15, 售价: 2 枚金钱)& &(112.76 KB, 下载次数: 15, 售价: 2 枚金钱)对视频模板修正,解决音频与视频不同步问题。 在使用中发现,有时输出的作品音频与视频不同步,特别是在拖动播放时缺点明显存在,不少人在帖子中也有反映。经分析主要问题是音频编码问题,现对原视频模板修正,应网友要求增加16:9PAL一组 ( ;&&800X450; 720X404; 640X360; 480X270 )快速设置会声会影输出高质量视频方法”模板,方便了会声会影编辑输出,尤其是给新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使用中发现,有时输出的作品音频与视频不同步,特别是在拖动播放时缺点明显存在,不少人在帖子中也有反映。经分析主要问题是音频编码问题,现对原视频模板修正,视频模板(修正版):本帖隐藏的内容(245.53 KB, 下载次数: 6, 售价: 1 枚金钱)& &(254.81 KB, 下载次数: 5, 售价: 1 枚金钱)增加H.264(x264vfw)设置会声会影输出视频,文件更小画质更高。 会声会影12已能编辑高清视频,尝试H.264(x264vfw)压缩视频,输出高质量视频。  对“快速设置会声会影输出高质量视频方法”的模板,XVID编解码改用X264的VFW视频编解码文件,输出视频更小,比XVID编解码输出又小1倍,而画质更高。  安装方法:以下附件1-2,放在一个文件夹中解压出x264vfw文件,先安装x264VFW,再安装视频模板(见附件)。  说明:与XVID相比,x264编码视频渲染速度会较慢,较占资源,对机器要求也较高。但输出文件更小画质更高(高清),适合CPU2.6以上,1G内存的机器使用。附件:1、X264的VFW2、会声会影X264的VFW视频模板10个(PAL制式):   320X240 x264 P;352X288 x264 P;640X480 x264 P;720X404 x264 P;  720X480 x264 P;720x540 x264 P;720X576 x264 P;800X600 x264 P;  4 P; x264 P;本帖隐藏的内容(30.93 KB, 下载次数: 20, 售价: 1 枚金钱)& &(112.76 KB, 下载次数: 7, 售价: 2 枚金钱)H.264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 H.264最具价值的部分无疑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压缩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视频文件中的非重要信息过滤,以便让数据能够更快地在网络中传输。在同等的图像质量条件下,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MPEG-4高 1.5-2倍。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 在MPEG-4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3Mbps-4Mbps的传输速率。我们用交通运输来做更加形象的比喻:同样是用一辆卡车运输一个大箱子,假如MPEG-4能把箱子减重一半,那么H.264能把箱子减重为原来的 1/4,在卡车载重量不变的情况下,H.264比MPEG-2让卡车的载货量增加了二倍。& & H.264获得优越性能的代价是计算复杂度的大幅增加,例如分层设计、多帧参论、多模式运动估计、改进的帧内预测等,这些都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从而获得比其他标准好得多的压缩性能。& & 不断提高的硬件处理能力和不断优化的软件算法是H.264得以风行的生存基础。早在十年前,主频为几十兆的CPU就达到了顶级,而如今普通的台式机,CPU的主频已经高达几千兆。按照摩尔定律的说法,芯片单位面积的容量每18个月翻一番,因此H.264所增加的运算复杂度相对于性能提升效果而言微不足道。更何况新的计算方法层出不穷,也相对缓解H.264对处理速度的饥渴需求。 & &&&x264是一个基于h.264的免费开源的视频Codec,属于后起之秀,已经受到众多Riper的青睐,但是与Xvid相比,其在解码时对硬件的要求更高。PS:==================================================================帖子中最好说明一下,纠正一下概念,这个不叫编码器,应该叫做VFW,和编码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X264.EXE才是编解码器。这个只是X264的VFW。关于VFW和GUI的区别:/view/189682.html/pinggudian/b ... d0fa0.html/view/25309.htm另外,如果本身已安装有X264解码器(如FFDSHOW之类的),最好别再装这个,会造成解码器丢失,正确的方法是卸载解码包,再安装这个,然后重新安装解码包!如果解码包(如完美解码,K-LITE之流)带有X264VFW的话,最好别再装这个了,原因同上。第三点说明,与XVID相比,H.264编码速度会慢上许多,而且播放解码时,占有的资源可能超过RMVB,所以机子比较老的话,最好不要用这个编码,否则速度你会受不了,而且播放的时候也会卡!我用720X404.P.Xvid与720X404.P.H264两个模板分别对同一项目进行输出AVI,264输出的AVI渲染时间多了一倍多,文件体积小了一半,但画质比Xvid的模板输出的AVI没有提高,从感觉上看反而略有下降,主要体现在画面有点暗,暗部不够清晰。其实我对H264编码技术还是很看好的,经常用它对影视片进行压片,质量和体积都具有优势。是不是这个264模板没有设置好?答:我是自己设置的,没用过这个模板,我设置的挺正常的。另外,有一说是H.264除了编码速度慢这一明显的缺点之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转码颜色的问题,有人比照过片源,结论是H.264压缩的时候对颜色的处理还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对明暗颜色的处理。比如片源是明亮的颜色中间有一些明显的黑线条,那么H.264编码之后这些黑线条就会模糊不清甚至看不见了,而明亮的颜色也相应变暗了一点X264与XIVD生成视频的比较:同样大小的画面,文件体积要小1倍;同样大小的文件,视频画面明显要优。怎样能使上传到优酷和土豆的视频清楚一些啊听风我用Vegas编辑后渲染出的视频都是高清的&&可以传到优酷和土豆上就模糊不清了&&谁能给个解决办法啊 ==================================================================楼主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土豆和优酷绝对没可能上传高清视频,无论你上传什么,土豆和优酷都会在后台给你转换了,加一个恶心难看的大水印,这种私自更改他人原创(可能是)的视频是一种侵权的行为,是恶心的表现,应该予以鄙视!!!想传高清视频,压缩成H.264+NEROAAC的MP4,改扩展名为FLV上传到一些不会转换FLV的视频网站中。比如56(这个要注意,码率低于220kbps(大概是,不确定)的FLV不会被转换)视聚网(以UU播客为后台的都没问题,比如V编在线也属于这一类,一看界面大同小异就知道了。)MO(可惜和谐了)sina播客(最近似乎也开始转换FLV了,以前不转,我上传过超过1000kbps的视频,即使转了也比土豆和优酷码率高,清晰,而且没有恶心难看的大水印)QQVIDEO(加载速度不错,可惜每天限制上传量,基本上只能半夜十二点上传)17173视频(这个也不错,不过有时候比例会改变,点一次全屏再取消就会恢复。)剩下的就不举例了,以上这些都是在线实现高清的,码率低,一点也不卡!因为有了ADOBE公司的技术支持,所以高清在线也成为了可能(因为adobe flash player 在一年前的版本宣布支持H.264编码,所以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出现了高清测试)——本文来自 V编在线再补充说明一下,想上传高清视频在线看的朋友们这个播客不可不看。我上面的回复说转成MP4,改扩展名FLV是有这个道理的,因为flash player从某个版本支持了mp4,所以转成MP4改成FLV,实际上文件格式还是MPEG4的,用格式检测工具就能检测到,同时由于是FLV扩展名,就可能绕过某些视频网站的转换后台,就达到了在线高清的目的。感谢你的热心指教^^这个我知道,我传到自己网站就是用的这种办法(按照网上的教程。先压缩成H.264+NEROAAC的MP4,再改扩展名为FLV),画面非常清晰,虽然缓冲时间长了一点,。但我的视频一般是翻译后做上字幕,希望受众面更广一些,所以大多都选择传到YOUTUBE。(YOUTUBE的高清目前只在美国境内测试阶段,,,)已经安装XVID,怎么导入不了??? 点击:会声会影,工具栏——点击:制作影片管理器——点击:添加——双击:视频模板——写上模板名称,如:640X480等——确定不行哦,确定后没有保存,再进去也看不见? ----------------------------------------------------------------------按照楼主的方法导入模板后,再进去看不到。创建建视频文件时要选择自定义,然后在保存类型的选择中要选Microsoft AVI files格式,在“选项”中点击“常规”,在“标准”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些类似的模板,压缩器为XVID。导出H.264的AVI,没音频,导出WAV音频,把WAV音频用neroencode编码为neroaac的音频,最后用MP4BOX混流。V2好一点 ……用V2的话,如果不是特别注重音质的话拖到20我觉得就差不多够了(话说neoraac真的很强大,可以压缩到比MP3还小10倍的容量,音质依然很赞!)mediacoder据说有混流功能,但是我一直没找到在哪。默认是转码的。所以混流的话,mediacoder有mp4box的,可以直接敲命令行。不会的话可以用yamb这个软件,给mp4box写的GUI,已经有汉化版了,把H.264的AVI(无声的)和NEROAAC编码的音频M4A拖进去,混流就可以了。最后出来的是MP4格式,上传的时候扩展名改成.FLV,可以绕过某些视频网站的后台视频转换,达到高清上传的目的,注意码率别太高了,分辨率不必太高,在线视频没人会特别注重高分辨率的我一般用640的或者480的视频就差不多了。会声会影导出AVI,自定义-类型选AVI,然后再点击选项,视频压缩编码那里选择X264,然后设置参数,音频设置为无(就是设置分辨率那个选项卡下面,有个仅视频的选项,选那个就行),然后渲染得到的就是无声音的H.264编码的AVI,导出WAV音频(因为WAV是波形文件,几乎是无损音质的,虽然容量大,但和无损AVI容量相比根本不算什么,现在的硬盘完全可以负担,哪怕最后压缩音频以后删除都行。),最后用Yamb混流就行了。============================再请教楼主两个问题:1、你做的仅一个素材吧,一个素材没问题,问题出在有两个以上素材时,喧染输出成果时用XP系统自带的“WMP”播放时在第一个素材向第二个素材转换过程的图像很“惨”!请你再试试!2、你说“原文件5.12K,压缩后为1.994K”。请问:你是怎么压缩的?我是这样操作的:“分享”--“创建视频文件”--选择“720*576模板”。创建新文件的。它的大小为2.572M;而不用你给的“模板”,选用会l0自带的“PAl DV(4:3)模板”创建新文件(AVi)、它的大小为77.992M。压缩比可谓大矣!以上问题盼指教!————————————————————————————————我用你说的两个,导入会声会影10编辑,以720X480格式和720X576格式生成XVID压缩视频,一切正常。我可以将生成的视频发给你,但上传不了(这里只能上传500K)。两个视频素材V13是720X480尺寸,V14是640X480尺寸,经会声会影10合并生成的视频仅视频画面大小不一,但外框尺寸一致,播放和图像均正常。720X480和640X480格式生成的视频分别为2.53和2.83M另外,XVID压缩后视频(MPEG4)需要用WMP10.0以上版本播放你发的“352×288&&576×432&&640×480&&704×576&&720×480&&720×576&&800×600&&”采样频率都是44100 Hz(44.1 kHz),但一般下载的AVI视频和大家在制作中都常用48000 Hz (48 Kz)。能否请 ln677 老师将这八个模板的采样频率修改为常用的 48000 Hz 再重新发一次,谢谢!!按照上要求全部制作好了,请下载:(注:采样频率改大后可能输出视频容积会略大一点)只有二步:1. 首先安装H.264(x264vfw)编码文件,2. 再启动会声会影,在会声会影——“工具”——“制作影片模板管理器”中添加所做的模板即可。:模板是如何做的:视频模板:视频尺寸+帧速率+视频格式数据+视频压缩方式+音频格式数据等。ln677老师 制作的XVID uvs11方案令人十分惊讶(源片146MB 720*576 25帧 avi 经过这种方案压缩为 720*576 29.9帧 xvid mpeg4 尺寸只有11M,画质比uvs11的同分辨率的dvd方案(45M)略差一点,但是体积小了很多)25帧是P制式为中国制式,国内电视和DVD等机器都用这个制式,所以我们制作视频应该用P制式;29.9帧为美国、日本等国外N制式。目前压缩比较好而质量又较高的就是算是XIVD编解码了。现新流行的H.264格式压缩比更加高,但会声会影10不支持输出 一直觉得用模板挺麻烦的……一直都是外挂FFDSHOW输出XVID+MP3的AVI的,速度很快,质量很不错。压缩还是H.264+NEROAAC最完美。 选取模板应该与视频大小比例一致,就不会有黑边。如果你视频原始文件是16:9的,而用4:3的模板,16:9的图像套在4:3的尺寸中,那肯定会有上下黑边的。你说使用640×480、800×600&&,可以实现播放时屏幕没有黑边框,那你视频一定是4:3的。这个问题我想在这儿澄清一下:以前发现的重影问题不是本主题的设置问题,而是使用交叉淡化转场的缘故。我用其它转场输出的视频都非常的好。所以,我在这里要好好感谢楼主老师的高超技术和古道热肠,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方法!!我已经用此方法渲染了几个作品,都没问题,非常地好!请大家放心使用吧!会声会影从10版本开始已支持高清视频编辑,为检验效果,我对会声会影10、会声会影11、会声会影12的版本进行了实验,分别导入720P(,MOV格式)高清视频片断,实验结果是:(注:我计算机性能P4, CPU2.66G, 内存2G)  一、导入与编辑情况  会声会影10很卡,不能进行编辑;会声会影11导入的单个视频在编辑窗口中播放不是很流畅,但能输出;会声会影12导入视频后进行拖动和编辑都很流畅。  2. 会声会影12编辑输出情况  1.原文件 3.82M,  2.用会声会影12自带的HDV 720P-25P格式输出体积大小为17.6M。  3.用会声会影12自带的WMV HD 720-25P格式输出体积大小为5.8M  4.在会声会影12中用XVID编解码  三、清晰度比较  三种输出方法清晰度基本一样,视觉上很难区分。  四.结论  会声会影12确实能较好地编辑高清视频,但输出会声会影12自带的HDV、WMV高清格式体积大,尤其是HDV格式非常大。最好的方法是拍摄高清视频,用会声会影12编辑,经XVID编解码压缩输出,压缩比好,视频清晰度高,而文件体积小,常用的视频播放软件都能实现很好地播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声会影12输出HDV格式高清视频意义不大,而且目前大多数播放软件不能兼容。  所以,拍摄是关键,保持源文件清晰非常重要,片源清晰度高,用简便的方法也能编辑出高清视频来。压缩率大的片子, CPU和主板性能差的会造成声影不同步。845主板+P4 2G主频CPU以下大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865+P4 2.4C以上播"高清"才流畅自定义输出分辨率设置,其他版本大同小异!制作影片模板管理器”设置,自定义输出视频大小 详情参考 /p/更多经验教程下载!本帖隐藏的内容(1.12 MB, 下载次数: 14, 售价: 2 枚金钱)
馆藏&1351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vi视频编码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